意境研究史论文范文(8篇)

更新时间:2024-12-01 18:45:00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意境研究史论文范文 第一篇

陶瓷绘画艺术属美学范畴,它既是唯美艺术更需要“意境”美来征服欣赏者.其实陶瓷绘画艺术它融汇了整个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素养、审美意识、美学思想和哲学观念,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民族风格.画家作品都是通过对其所描绘的景物表达出自己的想象情感,使其意境引发观赏者的联想共鸣,从而达到思想和情感上的感染和升华,使其意境带给欣赏者美的享受.一幅好的作品,不仅在于如实的反映客观事物,还要有对绘画对象所蕴涵的神韵有所体现即神似,更重要的是通过物象传达作画者的思想,做到神形兼备的同时能借描绘对象寄托作画者的情感,让观者做到到美的享受的同时又能做到到另类启发.意境呈现着诗情画意,它能透露出感染人的魅力,“外师造化,中做到心源”借物抒情,借物言志,这是对意境的完美概括.没有绘画的对象就没有情感附着的载体,景物是有形的,而情感则是无形的,必须要以有形的景物作为情感依托的载体才能够以情入景,做到形似、神似.

意境研究史论文范文 第二篇

摘要:意境是中国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它代表着一种重要的审美形态①。 我国古代文学作品都非常讲究意境美,尤其是抒情类的诗词曲赋。中国文艺批评家也常常把意境作为衡量作品艺术美的一个重要标准。因此创造意境美也成了无数文学家和诗人毕生的创作追求。那么,意境是怎样构成的,什么是意境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意境美究竟有什么特征?本文就在学习前人时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这些问题做进一步的探讨。

关键词:意境美;中国古代文学; 作品

一、意境定义的界定

意境是中国文艺理论和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刘禹锡曾经对意境下了一个比较贴切的最基本的定义―――“境生于象外”,也就是说,意境是一种情景交融的“象”,但它又是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无限延伸的“象”。司空图进一步指出“思与境偕”,标举意境的“象外之象”、“味外之旨”。这些古代学者对意境的认识都被后来的学者很好地继承下来。象“境生于象外、意外之象、味外之旨”都是经典的看法,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但是我们还是要从现代科学的角度给它下一个确切的定义。

二、意境的构成

(一)情景交融

我们以柳永的《雨霖铃》为例来进行分析。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这是词人离开汴京时与自己情人的话别之作。这首词为我们创设出这样的意境:在深秋的郊外,天色将晚,寒蝉哀鸣。向远处望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直接天际。清秋的晓风是凉丝丝的,一轮残月挂在天边。可以说诗人的满腔愁绪,一片离情都融入了对景物的描写之中。但反过来看,也正是因为词人有这种离愁别绪所以在他的眼中这些景物似乎片片含情,个个有意。真正做到了情景交融。这种景象背后的情感需要我们根据写作背景,和整首诗的意思去细细体会。

(二)景外之景,象外之象,味外之旨

文学作品创造的意象总是有限的,我们要通过这有限的意象激发出读者更多更丰富的想象,这就像中国的水墨画一样,它不像西洋画那样细致地去描绘事物,而是通过简单几笔的勾勒给欣赏者留下更大的想象空间,这就是留白――一种非常高超的绘画技巧。具体到古代文学作品中意象的构造也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以杜甫的名作《清明》来具体分析。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诗歌为我们创造了这样的意境,清明时节,诗人孤零零地在路上奔波,牛毛细雨纷纷落下,简直让人断了魂。此时他便向路边的牧童打听酒店在哪里,牧童用手指着远处的杏花村,那里就有酒店。那么诗人到了杏花村之后,是否找到了酒店,其情形如何?读者十分好奇,但在此时,诗歌戛然而止,让读者结合各自不同的生活经历去想象,这就是是“景外之景,象外之象。”就像国画中的留白一样。另外,杏花村这个名称本身就能带给人丰富的联想,似乎整个村落全被粉红色的杏花包围,到处都能闻到熟透的桃子散发出的阵阵香气。

三、意境的美学特征

(一)高度的真实感和自然感

意境研究史论文范文 第三篇

人们往往把完美的绘画作品与“诗、书、画”联想在一起.而“诗、书”二字却摆在前面,无疑说明了“诗、书”在绘画艺术里的重要性.“无诗不能成画,无画不能为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苏轼精辟地道出了诗画创作中互相渗透、互相融合,相做到益彰的密不可分的联系,也道出了苏轼对“诗画本一体,天工与清新”这一美学追求的独到见解.于诗、于画,品察万物,皆以抒情达意为主要目的.诗丰富了画的内涵,更提高了画的境界.宋代画家文同曰:“诗不能尽, 溢而为书, 变而为画, 皆诗之余.”可见,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是文人画形式的一个独特表现,“诗、书、画”的完美结合体现出独特的意境之美.唐代王维被后人奉为文人画的始祖.宋代苏轼曾对王维的《蓝田烟雨图》题曰:“蓝田白石出,王川红叶稀,山路原无雨,空翠湿人衣.”巧妙地突出了画的意境,妙笔生辉,让人叹为观止.苏轼评论王维的艺术造诣时说: “味摩诘诗, 诗中有画; 观摩诘画, 画中有诗”.王维的许多诗句, 如“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等这些优美、色泽的诗句, 描绘出一些幽美宁静的画的意境.由此可见中国画通过“诗、书、画”的完美结合表现出独特的意境美.更是陶瓷绘画艺术意境美的追求.

意境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意境中的美学为关于对写作意境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意境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意境研究史论文范文 第四篇

一、选题依据(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苏轼是历史罕见的全才,他在绘画,诗歌,散文,书法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他是我国词坛上的大家,是我国词学史上的一位泰斗级的人物。只要提到宋词,人们往往先想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豪气冲天,气势磅礴,酣畅淋漓。苏轼是豪放词派的创始人,他一改当时词坛香罗旖旎之气,换之以超旷清远,豪放豁达的风格,他反对“诗庄词卑”的观点,引诗入词,扩大了词的写作题材,开拓了词的写作领域,为词坛注入了新的活力。他的词作在当时掀起一阵改革之风,对后世文人的词作有着深远的影响。词在他的手中得到了空前的解放,词的水平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研究苏轼的词作,能够很好地了解我国词学的发展,可以深入探讨这位历史奇人在面对苦难挫折时的心态和历经磨难后的思想,为后世的人面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苏轼堪称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无可争议的高峰,对于苏轼的研究已经成为一门专门的学问—“苏学”。由于苏轼的词作与当时以柳永为首的婉约词作风格大相径庭,他推陈出新的风格深受大家关注,后人对其豪放风格的具体表现和成因各抒己见。因苏轼的性格直率,不外饰,他的政治道路坎坷不平,其受的政治打压也是前所未有的,最重要的是他没有像其他的文弱书生那样自暴自弃、一蹶不振,甚至是采取自杀的方式解脱,而是坚强地挺过来了,所以对苏轼性情和人生态度的研究也是众人关注的一个焦点,自身的修养、家庭环境的熏陶和儒道释的影响都是他闯过难关的必不可少的因素。苏轼的性情毫无遗漏地体现在其词作中,无论是他立志报国的豪放词,还是他缅怀妻子的婉约词,整体的都透露着一种清旷超远的意蕴。他将自己真实的性情毫无遗漏,酣畅淋漓的寄寓于词作之中,苏轼的词就是一部思想发展史,其主线就是旷达。

二、研究内容(主要研究内容,拟解决主要问题,创新点)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研究苏轼旷达词风的形成与发展,了解我国词学的发展。苏轼的人生经历和思想历程将为后人提供借鉴。本文的创新之处是以苏轼的旷达为切入点,详细介绍其旷达词风的表现,继而从整体上了解了苏轼的性情、人生历程和思想发展史。

三、研究方案(研究方法,理论依据,技术路线)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是文献阅读法,认真阅读中国古代文学史相关内容,研读苏轼的传记和词作,通过对其词作地细读,发现苏轼本人性格率真、胸襟旷达,而其词作则是通体透着一种清远旷达之气。然后结合前人在此方面的相关研究理论,对苏轼词作的旷达之气进行分析。也就是说,本论文使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文学史探究、词作细读、归纳分析等研究方法。

理论依据:中国古代文学史及文学理论的相关内容

四、研究计划

20XX年1—2月:确定论文选题,并认真阅读作品。

20XX年3月:按照老师要求,查阅有关文献资料。

20XX年4月中旬以前:完成提纲,请老师帮助修改,提出修改意见。

20XX年4月中旬下:撰写论文初稿

20XX年5月中旬以前:完成论文初稿,请老师审阅、提出修改意见。

20XX年5月下旬:修改初稿。

20XX年6月初:完成论文二稿,请老师提出意见,并修改。

20XX年6月上旬:定稿,打印,准备答辩。

五.主要参考文献

[1]《中国古代文学史》[M],郭预衡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7月

[2]《中国文学史》[M],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

[3]《苏东坡传》[M],林语堂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_年5月

[4]《苏轼评传》[M],曾枣庄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5月

[5]《文人的理想品格:从陶渊明到苏轼》[M],张亚新著,济南出版社,20_年6月

[6]《苏轼传》[M],王水照著,天津人民出版,20_年1月14

[7]《苏东坡:旷达人生》[M],范军,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_年

[8]《寄悲慨于雄放飘逸之外寓旷远于清丽婉曲之中—苏轼词风之我见》[J],曲景毅,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1卷第1期,2004年2月

[9]《旷达飘逸,物我两忘—论苏轼由儒入道,由道入禅的心路历程》[J],杨建跃,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第4卷第二期,2004年6月

[10]《旷达与乐观—透过苏轼词作看其人生态度》[J],赵爱梅,青海社会科学,20_年第4期,20_年7月

[11]《浅谈苏轼词作的旷达情怀》[J]茹剑飞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海宁学院讲师

意境研究史论文范文 第五篇

1、转变教学观念,培养综合素质强的人才

大学教学要从课程内容的教育转变为学生能力的培养。古代文学教学中,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需要调整为以学生为主的多维立体教学模式,在教育观念上要从研究性、学术性教学转变为应用性教学模式,从以知识为本转变为以学生发展为本。这种转变的实现是需要教学中改变以往的模式,而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提出问题并形成观点。把学生引入到教学、学习的过程中来,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彰显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定位。

2、改变教学方式,培养创新能力强的人才

联系现实的启发式教学

与满堂灌、注入式教学方法相比,让学生参与教学、提问式、讨论式教学方式更能体现现代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在古代文学教学中,教师可采取知识讲授与互动研讨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如,在课堂讲授中,教师在讲到某篇文学作品时,可采用课堂提问的方式,激发同学思考,活络课堂气氛,亦可在课堂讲授结束前,对下节课所讲篇目提些问题,引导同学预习篇目,拓展阅读。这些都会起到较好的效果。这些是比较基础的,且目前基本上已经被大多数教师采纳吸收到课堂教学中去了,因此将不赘述。在互动教学中,联系现实显得尤为重要。

(1)创新思维,古为中用,教育传道与人文素养的培养相结合

基于应用型办学定位,古代文学看似陈腐,实际上,若能古为今用,则是一条通往成功的捷径。现如今,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都强调有创新思维。创新思维从哪儿来?不会是与生俱来,需不断从对经典的学习、消化、变为己用中来。如,《三国演义》中的权谋、机智的应用,现代人将其应用于企业管理中立于不败之地。这就是一则很好的例子。基于此,古代文学的教学中,教师应当善于启发学生联系现实,从不同角度、立场去欣赏经典,走近经典,真正做到取其精华,古为今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显著特点是直接根据市场需要设置专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的中文专业虽然不像一些新兴专业那样前景广阔,但也有其优势。面对国内外市场经济形势,社会对语言文字的要求也越来越多。

(2)立足地方,联系实际,教育传道与道德情操的培养相结合

池州学院地处江南小城——池州,池州市是一座历史生态名城,素有“千载诗人地”的美称,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在古代文学史中,李白、杜牧、岳飞等著名文人曾驻足流连此地,也留下了千古风流文章。对于地域文学,学生怀有好感且有继续探索的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穿插地域文学的讲解,结合池州市地域风情,可以在传统体育知识与学生的心理渴求之间建立一架桥梁,可培养学生爱校、爱市,对培养有爱国情操的当代大学生也显得尤为重要。地域文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古代文学的研究中也越来越受到广大学者青睐。在今天的古代文学教学中,联系地域文学或者地域文化已经成为一个新的视角。自古以来,地域的烙印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于作家和作品中。学界对地域文化概念的认识也越来越清晰。目前地域文化课程相继在各大高校展开,成为了研究生的专业课、专业选修课或全校公选课,其影响力、作用也越来越大。总之,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立足地方,联系实际,充实地域文化,将教育传道与学生道德情操的培养结合起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自豪感,对培育学生的家乡情结、母校情感都具有重大意义。

再现历史的情境式教学

所谓情境式教学,指教师为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而创设特定的事例情境,以培养学生独立探求问题的教学方法。现如今,实施素质教育,培育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成为教学主要目标,其实现需在理论积累基础上,进一步理论联系实际,而在实际的教授过程中,依然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联系现实不够、教学实践重视程度不高等现象。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部分授课教师认为,本门课程是一门纯理论课程,教学实践环节开展不开展都无所谓,再者,也不清楚该用何种方式去开展。在古代文学这门课程中,教学实践环节可采用再现历史的方式进行,具体而言:一是开展教学采风与观摩活动;可组织学生参观杏花村文化园、齐山翠微亭等知名文化景点,联系课堂教学,使得学生身临其境,再现历史,进一步培养其实践探索精神。同时,配合教学活动,可组织学生观看《大明宫词》、《红楼梦》、《游园惊梦》等知名影片或戏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二是可采用实践教学方式来提升同学对古代文学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效果。如,在上巳节,古人喜在水边吟诗唱和,我们亦可以将古代场景还原至当代。这种情境还原法教学有助于同学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体验古人情怀,熏陶古典气质,这样的实践活动是十分有意义的。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也是任何教学手段所无法取代的。

3、调整教学内容,培养应用能力高的人才

从教学内容上,传统的古代文学教学将古代文学划分为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五个时段,包含了《古代文学史》与《古代文学作品选》两门主干课程。一般来说,这两门课程是先讲史,后讲作品,按部就班的进行。如今,若依旧延续这样的教学内容,就有些不合时宜了。因此,对古代文学课堂教学内容的调整,必须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目标,可从以下几方面思考:第一,应用型人才应当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对于传统课堂教学部分,即作家生平思想创作、作品内容及艺术特色三大块,可交予学生课前自学,课中可进行抽查以保障自主学习之效果。课堂教学中着重从以下内容着手:一是联系地方,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结合池州市情,着重讲述各种特色文学史,如地域文学史,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且使学生能更好地将所学运用于社会,切合应用型办学定位。我校现有杏花村文化研究中心,可结合中心研究课题,开展一系列教学活动,将学生推向科学研究,也为日后毕业论文等的写作提供有利条件。二是面向市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当代文化市场,结合时下热点、焦点文化现象,在课堂上予以交流分析。当代大众文化的主要形式有流行音乐、电影、电视等等。这些作品中吸收借鉴古典文化艺术的不在少数。如方文山的创作、琼瑶的作品等是其中借鉴古典文学成功的范例。学生可能不熟悉原典,但对这些当代文化却十分熟悉,因此,作为教师,应当主动接纳、积极引导学生从当代文化过渡到古代原著,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能力。第二,应用型人才。应当具备较好的写作能力。写作能力当包括文体写作及应用文写作,而古代文学的教学内容亦可围绕写作能力的培养进行调整。具体来说,可做以下尝试:一是穿插专门史内容的讲解,培养学生文体写作能力,如散文史、诗史、词史等,结合优秀作品认真学习、揣摩构思立意、谋篇布局、字与句的推敲等方面的特色。这样不仅可以宏观上把握中国文学中文体发展脉络,避免断代文学史讲述中连贯性差的缺点,也可以微观上深入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并积累写作所需的文体知识。二是带入现代流行元素的讲解,培养学生关注现实,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古代文学产生的社会背景与当代社会看似相去甚远,以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不起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当立足当代,联系现实,带入现代流行元素,结合社会热点文化现象进行讲解。古代文学教学应当瞄准新兴的文化市场,利用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挖掘古典文学的当代价值,如在讲授词这个文体时,可让学生讨论古典诗词与当代流行歌曲之间的关系;在讲授词的起源时,可带入词的起源与音乐之间的关系;在讲授具体词作时,可举当代流行歌曲中化用古典诗词的句子或歌曲,等等。这种实例的列举,充分展示了古今文艺作品的关联,帮助学生挖掘身边的古典文学,使之了解到古典文学的学习与当今现实不仅不是脱节的,而是密切相关的,从而刺激其学习兴趣。第三,应用型人才应当具备较高的文学鉴赏能力。鉴赏能力即审美鉴赏能力,亦称审美能力。是人们认识美、评价美的能力。审美鉴赏能力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重要手段。古代文学作品内容十分丰富,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不仅需要基础文本分析,更多的需要学生多思考、多质疑。如在鉴赏谢灵运的山水诗时,除了文本解读,可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读,如带入影视理论解读时就会发现,谢诗像是一部电影,不断地变换着场景,且多动态画面;用这样的角度去解读同样是山水诗行家里手的谢眺,就会发现其与谢灵运不同之处在于,谢眺的诗色彩斑斓,但多静态画面,如同油画,这样的比较既生动又具象,在教学中应当多鼓励学生思考、探究,从而获得规律性的结论。

4、小结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古代文学教学既要关注学生的人文素养,更要注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目标,其转型将为古代文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契机,也为当今大学生之全面发展作出极大贡献。改变当今古代文学教学与时代脱节、与现实脱节的弊端,不仅是时代发展的召唤,更是古代文学自身发展所需。因此,在高等教育愈发重视学生综合素养培育的今天,古代文学教学不会淘汰,但是不改变自身,就一定会淘汰。

意境研究史论文范文 第六篇

摘要:中国古代的文学传播思想主要有“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与“再次立言”、“成一家之言”、“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文章可立身、以幻为真与声律传文等。这些文学传播思想大都是一些与文学传播有关的意见、主张或观点,而不是系统的传播思想体系或理论。同时,上述文学传播思想在中国古代还不仅仅是以理论表述的形式发表,还有一些是通过某些文学创作的倾向或致力方向体现出来。中国古代文学传播思想无论是对于中国文学创作的发展,还是对于中国文学传播的发展,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和引导作用。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文学传播;传播思想

中国古代文学传播不但体现出多样性传播方式和传播类型,也形成和体现出许多文学传播思想或观点。这里所谓的传播思想主要指鼓励、强调、号召,以及推动或扩展文学传播的意见、观点、主张,另外,有些关于文学推介、文学互动的观点和态度也属于文学传播思想的范畴。古代中国的文学传播,因为一些文学传播思想的推动或作用,无论是原创的文学还是已存的文学,其传播都会得以或加速、或扩大、或深化、或久远的实现。从传播学立场考察,文学传播思想无论是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还是在外国文学发展史上,都有很多的体现,这一点在中国古代文学传播中尤为集中和突出。易言之,中国古代文学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呈现或体现出明确的文学传播思想。下面我们择要进行归纳、提示和说明,并加以特定的评价与揭示。应该说明的是,从中国文学发展历史上追溯,较早的文学传播思想主要是一些与文学传播有关的意见、主张或观点,而不是系统的传播思想体系或理论架构。同时,有些文学传播思想还不是以理论表述的形式发表,而是通过某些文学创作的倾向或致力方向体现出来的。

一、“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作为一种泛文学传播思想,产生于先秦时代。《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云:

冬十月,子展相郑伯如晋,拜陈之功。子西复伐陈,陈及郑平。仲尼曰:“《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晋为伯,郑入陈,非文辞不为功。慎辞也。”孔子关于“言”、“文”关系的说法,用现代汉语表达就是:言语是用来表达意愿的,文采是用来完善语言的。你不说话,就没人知道你的意愿,你说话没有文采,就不能传布到远方。在这里,被称为“文”的文采或文学性表达,尽管不是我们今天所指称的纯粹文学,但却包含着纯粹文学的主要因素。显然,从文学传播的角度看,“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是具有推动文学传播意义的,其含义是在强调思想的传播要靠丰富或突出的文采来辅助。而这种提倡和主张以“文”行远的传播思想,又因为孔子在中国的特殊文化地位,在后来的文学传播中起到了非常权威的推动作用,造成了极其广泛的影响。

孔子与这个观点相近的表述还有《论语·雍也》的一段话:“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里的“文”也是“文采”的意思;“质”即质朴;“彬彬”就是相互掺杂各占一半。清人刘宝楠《论语正义》更将这个观点解释为:“礼,有质有文,质者,本也;礼无本不立,无文不行,能立能行,斯谓之中。”即文与质的关系,延展到礼的传播层面,文采就不但是传播“言”的媒介,也是传播礼的依凭。从文学传播学的角度看,这实质是强调文采对个人形象传播的重要意义。

尽管在当时的语言生态中“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的传播观点与今天所说的侠义文学传播有很大的距离,但在具体操作上,孔子所提出的观点则跟文学传播关系密切。这一点在他关于“诗三百”的一些阐述里得到说明。孔子主张人们要努力学习“诗三百”,而学习的主要目的之一在于使自己的“言”得到很好的传播,他甚至极端地强调“不学诗,无以言”。这里的“诗”是“诗三百”,是很明确的文学。由此可见孔子的这个观点对文学传播的意义。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的传播思想还体现在先秦时代诸子散文的创作倾向上。先秦时期,一些作为哲学家、政治家和纵横家的诸子,虽然没有像孔子那样公开提倡这个观点,甚至有人还在口头上表示轻视文采,但是在创作实践上,他们却非常重视以文采来传播自己的思想主张,其中最突出的是庄子。庄子口头上说弃却“文章”和“采色”,但他的文章在先秦诸子著作中却是最文采飞扬、文辞华赡的。《庄子》之文在后世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一方面固然在于其思想,但灿烂的文章辞采和生动的文学表述也是重要的原因。这显然说明“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的观点是被庄子实践着的。与此相类似,孟子的文章、荀子的文章也都倾向以文采增强气势、以修辞强化表达。先秦诸子散文尚文采创作倾向的影响所及并不仅仅止于当时,流波所被,是相当深远的。在这样的创作倾向影响下,先秦以后的文人学者,大多都在写作上讲求文采,因此,先秦以后的很多历史学家、哲学家、科学家,往往同时也是文学家。班固的《汉书》、刘勰的《文心雕龙》、郦道元的《水经注》、杨炫之的《洛阳伽蓝记》一类的著作,尽管大都不是文学创作,却依然丽辞华章、文采飞扬。这说明在中国古代“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作为一种文学传播思想,是在思想主张和创作倾向两个向度上产生着作用和影响的。

二、“再次立言”与“成一家之言”

与此同时,“再次立言”也作为一种文学传播思想产生着积极作用。该观点同样语出《左传》,该书《襄公二十四年》云:

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意思是:就人的成功而言,最高层次的应该是德遍天下,以德服人;次一级的是为国家立有战功,报效祖国;第三层次的应该是著书立说,以诗书传世。这三个层次人生理想的实现都可以达到使人永垂不朽。从文学传播的角度看,立言就是创制文学,把文学创作当做人生的“不朽”目标,应该是对文学价值的高度确认。这对文学的创作和传播应该具有重要的推动和支持作用。立言作为中国古代士人的人生目标或毕生追求,曾经被许多文人学者所实践,其中最典型的当属西汉史学家司马迁。他自觉而明确地把忍辱含诟写作《史记》,当成是圣贤立言以传世的工作,郑重强调这个“立言”工作是一项不朽的事业。在接受宫刑处罚以后,用“立言”作为精神支撑,忍受了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用整个生命写成了闪耀着伟大光辉的历史著作。司马迁以后,“再次立言”就逐渐嬗变为士人的人生目标和理想,在文学创作和文学传播方面,对作家起着重要的精神依托和人生价值鼓舞作用,以此也勖助了文学的传播。 与“再次立言”文学传播思想相联系,是司马迁提出的“成一家之言”。从传播的角度看,这一观点也蕴含着非常重要的文学传播思想因素。这种思想观点见于《史记·报任安书》:

古者富贵而名磨灭,不可胜记,唯傲傥非常之

意境研究史论文范文 第七篇

摘要:

总之,我们正在积极探索实践教学的具体实施,并基本上形成一定的体系。各文体的实践性学习各成体系:既有分散进行、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实践性学习,又有相对独立、承担多项教学目标的综合性实践活动。

关键词:

古代文学;实践教学

一、诗歌部分

作为广义的概念,诗歌在中国古代涵盖了古诗、词、曲、民歌等内容。从认知、能力、素质三方面的教学目标来说,古诗、词、曲的实现途径和效果是基本一致的。对这一部分内容,我们设计了三个实践教学目标:识记、背诵名篇;理解、鉴赏古诗;对古诗进行文本解读、设计教学方案并付诸实践。下面依次谈谈具体操作。

2、理解与鉴赏。这一目标和实践任务安排在第二学期专业技能训练中的“文学作品欣赏”中,学生对给出的古诗篇目进行鉴赏,写出书面的小文章,同组成员间互相交流,老师评改。

3、古诗解读、讲好一首古诗。古诗解读安排在第三学期专业技能训练的“文本解读”中,学生从分析文本的角度写出书面的文章,小组交流教师评改。诗歌部分结束后,安排时间由各组准备教案,选派一人在课堂上讲一首古代诗词。

4、在识记、理解、鉴赏、深入认识之后,分班组织古诗词朗诵会,使学生对古代诗词有一个感情上的升华。给出一定的准备时间,期间参赛选手可以请老师指导。班委做好会务工作。朗诵完毕,由学习委员、普通同学、老师组成的评委评分并确定名次,给出相应的奖励。通过这样扎实的过关,到综合性活动朗诵古诗词、讲一首古诗词的时候,学生基本上可以表现的游刃有余,也为他们今后在中小学课堂上讲授古诗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散文部分

古代散文一个是语言的隔阂,一个是与政治、道德的紧密联系,都使得学生学起来比较费劲。而要集中在课堂上去疏通文意,再去理解、分析文章,是很不现实的。因此需要学生在课前利用课余时间去自主学习,搞清楚文中的字词、特殊用法、句式等,大体上搞懂文章的字面意思。课堂上,大家先互相汇报自主学习的成果,然后再分小组讨论文章的主题、写法、结构等。

意境研究史论文范文 第八篇

《禅宗美学》认为“境界和意境作为美学史的概念,应该在禅宗起来以后,唐代才告成立。禅宗境界对精神生活的意义在于通过感性去‘证’和‘悟’精神本体。”[2]关于禅宗进入中国与“境”的产生年代并不能说明孰先孰后的关系问题。“境”这一概念的提出确实产生于唐代,但是“境”是否产生于佛教还值得进一步探讨。“境”这一概念产生于佛教,但是“境”作为审美范畴却未必产生于佛教。要将概念与意义区分开来。“境”作为概念的提出只是人类对其符号化的产物。在事物概念出现之前它的意义已经存在了。如果撇开中国先秦时期出现的“意象”论去谈论“意境”,恐怕只能是空中楼阁。不错“境”的产生吸取了禅宗的某些思想,如刹那,直觉等思想,但是“意境”是否就是佛教之思想呢?所以境界和意境不能等同,它们分属不同的领域。

“意境”的产生得益于“意象”,中国先秦关于言、象、意的阐述多不胜举。“意”乃人的主观情感、思想,“象”则是客观物象,人的主观情感与客观外物的结合,从而产生了意象。在诗歌中产生了以物象代情感的意象模式。意象与意象之间构成了意象群,但并没有达到“意境”。只有意象之间处于和谐统一的整体之中,给人以整体直观的审美愉悦时,才能达到“意境”的状态。意境产生于意象,并以意象为基础形成了中国古典美学的经典范畴。而“意境”这一概念的提出及唐以后“意境”的发展受到佛教思想的影响。就诗歌而言,以王维为代表的禅理诗就颇具特色。禅宗对“意境”的影响不可忽视,但就“意境”的根源来说,不能简单的归结为禅宗。

“境界”是佛教的产物,它强调直观、直觉的审美状态,这是值得肯定的,是佛教产生之后对美学的巨大贡献。“境界”与“意境”仍处于不同的领域。前者作为心理状态而存在,后者则是作为审美范畴为人们所把握。

概念的提出依赖于人类的语言,而语言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符号。我们研究问题不能仅仅局限于概念提出的时间,以此来划分某些问题的界线,如果仅限于符号上的束缚,我们很难看清问题的本质。“境”这一语言符号出现在唐代,不等于唐代之前没有“境”的作品。唐代提出“境”是人们对先前作品和当下作品提出的新的审美批评标准。事实发生在前,概念提出在后。“境”的概念在唐代的提出,受到禅宗思想的影响,从创造和接受两方面都对中国的.文学艺术产生了影响,这一点不容泯灭。但不能仅因为佛教对这一概念的提出起到促进作用,就把“意境”的本源归根于佛教,这是不妥帖的。

我们把意境的源头归于意象,“象”在古典美学中的地位也是非凡的,而在佛学中常提及“相”,它与“意象”之“象”有什么关系呢?

推荐阅读:

  论文序号的标准格式范文(推荐5篇)

  学生论文指导日志总结范文(优选11篇)

  散文研究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优选8篇)

  投稿小论文范文参考(24篇)

  乡村文化旅游论文范文(汇总7篇)

  猪肉原料生产论文范文(通用5篇)

热门标签: 史论 范文
意境研究史论文范文(8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为您推荐

论我国的税权划分

论我国的税权划分,论我国的税权划分 论我国的税权划分 论我国的税权划分(一)中央与地方政府的经济职能分工不同众所周知,现代国家政府具有稳定、分配、配置的职能。按照公共财政的原理,促进经济和社会稳定,实现收入公平分配涉及国家利益、受益范围普遍,其涉及的事权和财政收支权限应主要划归中央政府;

经济论文2023-01-25

社会保障费改税势在必行

社会保障费改税势在必行,社会保障费改税势在必行 社会保障费改税势在必行 社会保障费改税势在必行 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费,是根据国务院1999年1月颁布的《社会保障费征缴暂行条例》,仅仅限于企业征缴,由企业按月申报应缴纳的社会保障费数额,经社会保障经办机构核定后,在规定期限

经济论文2023-01-25

我国典型地区区域竞争力初步研究

我国典型地区区域竞争力初步研究,我国典型地区区域竞争力初步研究 我国典型地区区域竞争力初步研究 我国典型地区区域竞争力初步研究一、国外区域竞争力研究的经验区域竞争力的概念直接来源于企业竞争力。所谓企业竞争力,是指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一般用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来表示。区域竞争力则是指,一个

经济论文2023-01-25

关于个人所得税制的思考

关于个人所得税制的思考,关于个人所得税制的思考 关于个人所得税制的思考 关于个人所得税制的思考贫富差距不仅仅由收入差别造成,还包含财富差别。我国当前出现的较大贫富差距,还可从不同阶层的居民拥有的财富状况得到佐证。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992年为9110.3亿元,2000年增长到64

经济论文2023-01-25

关于公共财政的理论观点综述

关于公共财政的理论观点综述,关于公共财政的理论观点综述 关于公共财政的理论观点综述 关于公共财政的理论观点综述近年来,“公共财政”成为我国学术界和政府所关注的问题。尤其在财政学界展开了一场关于“公共财政”的讨论。现将一些观点综述如下: 一、对“公共财政”的不同看法: 第一种看法认为

经济论文2023-01-25

税务代理法律问题研究

税务代理法律问题研究,税务代理法律问题研究 税务代理法律问题研究 税务代理法律问题研究 税务代理是伴随着民事代理制度的产生而产生的一项法律制度,是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根据我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89条关于“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可以委托税务代理人代为办理税务事宜”的规定

经济论文2023-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