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旅游文化论文范文推荐14篇

更新时间:2024-12-07 14:37:26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秦皇岛旅游文化论文范文 第一篇

摘要:

高职教育从上个世纪80年代兴起以来,发展迅猛,成绩卓著,为我国各行各业培养了数以百万计的技术应用性人才,这是不争的事实。但高职教育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其教学手段和方法面临着改革和创新,旅游管理专业高职教育需要以其自身特点为前提,探索教学方法的革新。

关键词:

高职教育旅游管理专业

回顾我国职业教育尤其高职教育的发展历程,也并非一帆风顺,在快速发展过程中,要正确认识与全面把握高职教育的教学特点,我们应弄清一个问题:要对高职教育进行准确定位,这是一个根本问题,也是准确把握高职教学特点的前提和基础。高职教育是以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为主要目标的高等教育,就目前而言,主要指以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专科教育。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有观念转变是否到位的问题,也有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问题;既有教学条件投入相对不足问题,也有教学方法不适应人才培养要求的问题。笔者拟从教学方法的角度进行探讨。

一、高职教育的特点分析

高职教育的教学与其它教育类型、层次的教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既有共同遵循的教育教学规律也有自己独特的特点。通过比较研究,我们认为高职教育的教学有以下八个特点:

(一)教学目标的明确导向性

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教学必须有明确的导向性,就是要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它强调以能力为本位,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质是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位一体的素质结构,这个素质结构主要由四个要素构成,一是完成职业任务所必需的基本技能或动手能力(行业通用技能)二是完成职业任务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三是职业岗位变动的应变能力和就业弹性(职业特定技能);四是在技术应用中的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等(核心能力)[1]。

(二)教学对象的较大差异性

高职院校的教学对象是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也是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因而分析和研究教学对象很有必要。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生源整体素质偏低,起点不一,差别较大。我国高职教育的生源类型较杂,包括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普通初中毕业生、普通高中毕业生等,但绝大多数是来自普通高中。这三类学生入学起点不同,文化、专业素质不同,甚至生理、心理素质也有差别,因此,高职院校的教学对象素质结构复杂,水平参差不齐,教育难度较大,出现“管理难,教学难”的现象也就不难理解。

(三)教学组织的灵活多样性

机动灵活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的长短和时间的组合方式灵活多样,即弹性学制。二是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性。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学制、不同的对象、不同的要求,其教学模式与方法可不同,以适应复杂多样的教学情况。三是课程设置的多样性。总之,通过课程设置的多样性来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要。

(四)教学考评的技术技能性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始终坚持以能力为本位,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出发点来组织教学;二是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与职业素质为重点;注重专业技术水平和职业能力的考评;三是整个教学过程注意恰当渗透职业资格考试教育,努力使学生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四是教学考评与就业创业结合,注重培养和考核学生的岗位技能、适应能力和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坚持正确的就业导向。

(五)教、学、研、产的统一协调性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做到教学研产的统一协调性,才能培养出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一是教、学、研、产是一个既有各自功能又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做到协调统一是高职教育的内在要求,也是高职教育的特色所在,二是既做到教、学、研、产的统一协调,又能发挥其各自的教育功能。

二、旅游管理专业特征

(一)课程设置注重实用性,强调学生参与

旅游管理职业教育的课程一般都是模块式,分三年进行。在设置上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学习及学习能力,主要由课堂参与、独立作业、小组作业、外出考察、毕业论文组成。第一年主要课程有旅游口语训练、旅游法规、中国导游基础知识、导游服务技能等专业基础必修课。并在第一学年第二学期带学生到安徽皖南进行为期一周的民俗自然风情考察。第二年主要课程有旅游市场营销、客源国概况、旅游心理学、实地导游、旅游产品策划等专业必修课,并在第二学年第一学期带学生在南京市内景点进行导游实习,第二学期到华东四市(无锡、苏州、上海、杭州)进行为期一周的导游见习。第三年学分第一学期课程有旅游会展、旅游投资学、应用英语等专业选修课程,第二学期主要是写毕业论文和进行旅行社和酒店的毕业实习。

(二)教学内容围绕导游职业资格证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全国导游职业资格以能力本位为指导,由旅游机构制定出旅游领域的能力标准,以此来衡量学习者是否具有相应能力。从学习的角度来看,这些标准实际上就是学生学习的目标。而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对学生进行指导,课程与职业的匹配程度比较高。在核心技能课程的开发中,注重课程内容自身的逻辑性与职业要求的结合。这样的教学内容设计是面向世界、面向不断变化的行业发展需要的,观念新、内容广,并且注重学生方法论、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行业指导性。

(三)教学手段灵活,强调团队合作,加强实践锻炼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教学扩大讲课信息量,增强趣味性与直观性,提高教学效果。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学习,如外出考察学习、课堂讨论、案例分析、视听教学、分组作业等,都属于比较灵活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强调团队工作,分组讨论、分组作业是培养学生团队精神的有效形式。外地考察和实习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在毕业前获得工作方面的知识与经验,以适应企业的需求。实习单位包括大众性的旅游公司、旅游景点、旅馆、旅游机构和旅行代理公司等。

(四)师资要求严格,强调教师的双师资格

实际工作经验新的时代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教师不但要有丰富的知识,而且要求专业教师每人都持有全国导游员资格证书,必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教学经验,还必须有一定的旅行社或酒店的挂职锻炼经验。

三、教学方法的探索

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特征对传统教学方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此我们在认真总结传统授课方式的基础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根据不同课程及同一课程不同教学内容的要求,有针对性地采用灵活多样而又相对稳定的教学方法,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多媒体教学

秦皇岛旅游文化论文范文 第二篇

前言

自然环境是人类栖息之地,也是人类生活的物质之源,又是大家的游赏对象。古往今来的旅游者,都将观光赏景视作一种休养生息、调节生活、消除疲劳的乐事。因此,有不少的旅游者,为了能充分地享受大自然的美。他们不辞穷苦,爬山涉水、寻幽探胜,留连于清溪碧流之间、忘返于奇山异峰之中、逗留于滨海沙滩之畔、漫步于林荫绿地之下,而沉浸在优美的意境里,滋生一种超尘拔谷的情怀,自由邀翔的灵性,去尽情地领受大自然赐给人类的美,以陶冶情操、愉悦心情、启迪睿知,得到享受。可见一个群峰巍峨,清泉飞溅,林海绿浪,鸟语花香的优美环境,能吸引大家前去游玩、揽胜、搜奇和观赏。

反之,一个污水横流,垃圾遍地、黑烟弥漫,嗓声刺耳的恶劣环境,怎会是大家向往的旅游之地呢?因此,保护好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业的先决条件。尤其在当前,随着历史的进步,时代的前进,经济建设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加激起大家的旅游兴趣。在新的旅游热潮的情况下,我们更应重视搞好环境保护工作。现就发展旅游与保护环境的关系,谈几点初浅的看法。

一、旅游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的矛盾对立

众所周知,旅游的发展一方面依赖于环境;而另一方面,由于旅游环境的脆弱性,旅游发展又给旅游环境带来破坏和影响;因此,对旅游环境不妥善管理和系统保护,势必影响到旅游发展的持续性。旅游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这种矛盾主要表现于以下两个方面:

(一)旅游对皮,条块分割的现象,不利于旅游环境保护具体工作的开展。

②重产值、轻环境

虽然中央反复强调环境的重要性,但对基层企业领导者和经营决策部门来说,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一直是个两难选择。在许多地区的旅游开发和发展中,以牺牲长期效益为代价来换取短期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

③环保经费紧张

各级财政拨给的保环专项经费和业务费用相当有限,加之工作没有很好地开展起来,许多该收的环保费没有按规定如数加以征收,再加上污染治理欠帐太多,导致许多环保治理项目没有资金保证,环保工作无法实施,形成恶性循环。许多旅游景区的环保部门除了有一两台陈旧简陋的监测设施外,多数无钱添置其他基础性设施和配套设施。对于旅游景区内排污情况难以进行常规分析,环境规划、环境趋势预测往往也因没有监测依据而无法进行。

④旅游开发、发展过程中生态意识不强

我国许多风景优美的旅游景区座落在偏僻的、经济不发达地区,如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区,他们仍处在半封闭、半开放的发展状态中,过着原始的伐薪取暖、辟地种田的生活方式,因此,当其居住地被开发成旅游点时,居民们或破坏生态或猎杀动物以供纪念品交易,并通过这种方式获取旅游经济收入。居民低弱的生态意识也反过来影响了旅游者的生态意识,旅游景区内随地乱扔纸屑、果皮、对文物乱涂写等不文明行为很是普遍。

⑤旅游景区客容量超负荷问题远未从理论上和管理上得到解决。尤其是知名度较高的景点和景区,旅游旺季时,长期“人满为患”。

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家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旅游的渴求也越来越迫切,旅游业首先出现在发达国家,这些国家往往很看重旅游地的非经济价值;在旅游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大家则往往更看重旅游地的经济价值和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而忽视了旅游对风景区产生的负面影响。

2、人的素质不够

有些游客的素质不太高,随地吐痰,乱扔瓜果纸皮,烟头、垃圾到处都是。草皮被践踏,在墙壁上刻画“某某人到此一游”,这些行为都对旅游景点造成损害。旅游者环保意识差,加重了旅游景点的人为破坏因素,在旅游景点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旅游者触摸攀爬名胜古迹,在部分古迹上乱刻乱画的现象也不时发生,所有这些,都使名胜古迹的本来风貌和存在寿命受到严重威胁。一些穿着入时的旅游者随手丢垃圾的不良行为,也致使风景区的美观大打折扣。更有少数旅游者,竟在旅游景区狩猎、采集、露营、野炊,这既加重了旅游景区的生态负担,又可能造成物种稀少,甚至灭绝,使旅游景区的平衡受到严重破坏。经过奥运的洗礼,我国的市民都在注意自己的形象,提高自己的素质。

环境保护的周期循环模式旅游人数、旅游景区客容量与环境质量之间有着一种直接的密切关系;旅游人数大于或等于景点饱和承载量时,旅游对环境的破坏则大些,反之,则小些。旅游环境质量变异涉及游客行为、心理、社会文化、居民参与程度等许多不可控因素,因此,可能在某个微观的具体时间断面上,呈现出无规则的特征;但是从旅游景点的宏观历史发展看,游客到达人数与景点演变之间存在一种内在的周期循环规律。下面本文想借助博士的旅游景点周期循环演变模式,通过分析游客人数与景点发展的关系,来提出相应的景区旅游环境保护周期循环的设想。

(一)、旅游景点历史发展演变模式

Butler博士系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旅游地理系教授兼主任,在长期从事安大略省北部乡村旅游景点发展演变的研究之后,于1980年在《CanadianGeographer》刊物中发表题为“TheConceptofaTouristAreaCycleofEvolution:ImplicationsforManagementofResources”一文,并由此提出了旅游景点历史演变模式,按时间发展和游客到达人数,Butler把一个旅游景区的发展演变划分为六个过程:即,开发、参与、发展、巩固、萧条、重现活力(或衰亡)等根据进入游客的数量,旅游者类型特征以及旅游设施的发展状况,这六个过程又可归纳为三大阶段。

1、从高端客户到大纵第一阶段含开发与参与两部分,吸引的游客以少数先锋型旅游者为主,如探测旅游者、嬉皮士、流浪汉等;少数当地人参与旅游活动;该阶段旅游人数少,设施设备简陋,游客或搭帐野营或借宿当地人家中,此时的旅游发展仍处在自由无序状态;旅游对环境尚不构成威胁。第二阶段包括发展,巩固和萧条三大部分,其主要特征是大量游客涌入,景点吸引各种类型的旅游者,尤其以大众旅游者为多,中、高档宾馆数量不断增加,旅游设施设备趋于齐全;旅游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游人大量涌入对环境的威胁日前明显。第三阶段是产品的更新开发阶段,此时的旅游者仍以大众旅游者为主,在数量上可能呈上升趋势、也可能呈下降或衰亡趋势,但无论游客数量的多寡,齐备的旅游基础设施已饱受折腾,旅游环境质量和景点的吸引力已明显下降,旅游人该地区文化和环境带来了相当大的影响,经过管理上的弥补措施,如关闭大修、开发新产品,恢复环境吸引力等,该景区的旅游发展尚有回光反照的可能;否则该景区就从此走向衰亡了。

(二)、景区旅游持续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周期循环模式

1、从没有人的保护大现在大纵保护从对前一部分的分析中不难看出,一个景区的历史发展演变、景点的质量和吸引力都与该景区的环境保护状况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对一个景区的旅游环境保护,也应和该景区的发展演变相对应,呈周期循环保护状态。A.环保开端a.开发e.萧条B.系统保护措施实施b.参与F.再现活力C.持续保护c.发展g.衰亡d.巩固在景区的开发,参与和发展的初期阶段,游客和当地居民卷入的人数少,远未达到旅游景区的容量,旅游发展未有系统管理的存在,该阶段旅游对环境的破坏虽不明显,但已存在,因此应作为景区环境保护的开端(A),有关部门应对该阶段已存在的环境破坏现象做及时的观察和研究,以便科学地、合理地预测和估计该景区今后旅游资源大规模开发利用、景区设施建设,以及大量游人介入可能造成环境破坏的程度,范围和有效保护的重点难点,为该旅游景区今后的发展提供科学的环保依据。强调环保开端阶段在一个景区发展中的意义尤其重要;

因为该阶段的环境破坏常常因其“微不足道”而被忽略,而后却给人带来“为时已晚”的遗憾。当景点经历迅速发展,巩固到萧条阶段时,系统的旅游环境保护措施应及时跟上,这是旅游环境保护周期循环的第二阶段(B),该阶段游客对景点的需求呈急剧上升趋势、游人大量涌入,旅游景区容量常常处于临界范围内,设施呈紧张状态,加上相关的开发和建设,旅游发展对景区环境构成严重威胁、若不妥善保护和管理,环境质量和景区吸引力就会一落千丈;因此,该阶段及时系统的实施环保措施是景区旅游持续发展的关键保证。景点的发展在历经了萧条阶段之后,可能由于旅游实业部门更新产品、加强营销手段、提高产品质量,而重现活力;也可能由于各种努力的失败而从此走向衰亡。但无论如何,对一个景区周期循环的环境保护,不会因景区衰亡阶段的到来而结束;因此,该阶段对景区环境的持续保护(C)是景区旅游得以持续发展的实现。

上述提到的旅游景区环境保护完整周期的三个不同阶段,可能会因不同类型的旅游者需要差异、旅游心理和行为、以及地方文化和居民参与的不同程度,而在微观上体现出不同的特征;但从旅游景区发展演变的整体而言,旅游景区环境保护周期循环模式的三个阶段能从动态的角度、宏观地描述景点历史发展演变和环境保护的关系。从动态的角度、把旅游环境周期循环保护划分为环保开端、系统保护措施实施和持续保护三个阶段的提法,和从静态的角度,把旅游环境保护的实际状态划成不足状态,饱和状态和过度状态之说,在管理方法论和具体措施实施上,可以相互弥补、相得益彰。

3.旅游环境保护周期循环模式存在的理论问题

Butler的旅游景点历史发展演变模式自1980年提出后,西方许多学者曾多次把它应用到旅游景点或旅游产品历史发展演变的实际案例分析和研究中,并在理论上和经验数据上对原模式作了进一步的发展(Hovinen1981,Lundgren1983,Meyer-Arendt1985,Keller1987,Strapp1988)。在众多的文献中,1987年DouglasPearce对西班牙阳光海岸的考察研究发现,景点幼年期、青年期、成年期,衰老期等四个阶段之发展演变与游客数量、旅游环境、景点的城市化和产品资源的商业化不无密切关系;而在这诸多影响旅游景点吸引力的因素中,游客人数的多寡和环境质量的好坏,对延长景点的寿命,起着最直接的使用。与地中海沿岸的其它景点相比,成年期游客的大量涌入和旅游环境质量的急剧下降使西班牙阳光海岸迅速进入了衰老期,加上环境保护措施没有及时跟上,致使该旅游地永远失去了回春的机会。类似的景点发展演变在我国也很普遍。

秦皇岛旅游文化论文范文 第三篇

目前,涉外旅游发展的要求高素质的涉外旅游人才,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涉外旅游越来越显示出活力。

关键词:涉外旅游人才;文化素养;培养对策

本文从秦皇岛旅游立市及创建“国际旅游名城”背景出发,分析了涉外人才需求及文化素养构成并提出了相应的培养对策。

0引言

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文化软实力”高度重视文化、价值观念等影响力,已经成为当今国际社会用以衡量一个国家、地区,乃至城市的重要标准。涉外旅游发展急需一批既懂外语又有专业素养具备文化软实力的高素质涉外人才。本文以秦皇岛涉外旅游发展为例探讨高素质涉外人才的培养问题。

1秦皇岛面临的机遇和涉外旅游状况

20_年海南省举办的20_博鳌国际旅游论坛上,秦皇岛与张家界、昆明等7座城市一起荣获“国际旅游名城”称号。20_年9月初,按照河北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秦皇岛市确立了旅游立市发展战略,即按照建设“中国北方最大滨海休闲度假基地,国内最佳、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旅游目的地”的要求,全力构建以旅游业为中心的现代产业体系,力争用5至10年时间,把秦皇岛建设成为休闲度假胜地、山海生态宝地、长城文化高地、健康长寿福地,整体打造“国际旅游名城”。20_年12月9日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工作会议上,秦皇岛被国家旅游局和发改委确定为全国首批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城市。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和国际地位进一步提升,随着秦皇岛旅游立市战略的实施及国际旅游名城的建立,可以预测,入境旅游市场将会拥有及其广阔的发展空间,而高质量的涉外旅游人才势必炙手可热。

2秦皇岛涉外旅游人才文化素质构成分析

本文经过对市内20多家大型旅游企业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了解业内对涉外旅游人才的需求,完成问卷调查,归纳出涉外旅游人员应具备的文化素质。

扎实的语言功底和牢固的专业相关知识作为涉外旅游,首先要有较高的外语水平,特别是口语水平,还要掌握常用的跨文化所需的翻译技巧。同时,牢固的旅游专业和相关知识是掌握业务的必须,无论是导游还是饭店服务,抑或商务、会展服务,都需要相关的专业知识、技能。当然,如果能涉猎人文、历史和地理等其他方面,一定会促进和实现双方的理解与共识。

端正的态度和促进中外交流的责任感涉外旅游人员的态度将一定程度上对游客构成对旅游目的地文化的认识,这种印象会被带回他们的国度形成口耳相传的无形资产。因此,从这种意义上讲,涉外旅游人员的对待中外交流过程中的态度和责任感,起到了促进不同民族、国家之间的交流、理解和友谊的发展的作用。

良好的人际交往和跨文化能力涉外旅游中我们传递的不仅是具体的实用信息,更重要的是传播其蕴含的文化。而其间的旅游服务人员更应该对中西文化差异敏感、宽容,具备处理文化障碍过程中的交际能力。

3秦皇岛涉外旅游人才文化素质培养对策

不断转变教育观念,合理设置课程,增加文化底蕴教学目前许多院校课程结构设计中过于偏重外语专业知识技能、旅游管理学、经济学的理论化知识,而轻视人文知识,或者过分强调专业技能的训练,忽视文化素质的“厚积广发”,这显然不利于涉外人才的培养,课程改革势在必行适当地加入文化素质教育方面内容,从而培养多元实用人才。

工学结合、深化校企合作机制为培养适应秦皇岛涉外旅游所需的高技能的涉外旅游人才,各高校应加强与深化与旅游企业间的合作,建立一系列学生实习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平台,拓宽就业渠道。在实习实践基地的建设上,应使专业教学与企业人才需求接轨,注重人才素质的培养,这样才能满足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注重师资质量,提高高校“双师型”教师比例学生素质的提高离不开教师的力量,“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实现高技能涉外旅游人才培养的根本保证。学校应该选派专业教师到优秀旅游企业参加实践系统培训,也应该建立旅游企业的经理、业务骨干为校外专家的聘任制度,这对对涉外旅游人才培养有重要意义。在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方面,积极推进高校与旅行社、宾馆饭店等各大旅游企业的校企合作,和谐共建,为教师熟悉专业技能操作提供便利条件,共同提高师资环境和质量。

考核中加强文化素质比例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在对涉外旅游人员的考核与培训中要加强文化素质的比例。为提高涉外旅游人员的素质,可以在培训教材及培训内容中加入文化素质元素,通过硬性指标来强化文化知识,使其转化为能力和素质,最终为涉外旅游服务。

不断扩展国际旅游人才合作项目秦皇岛应该抓住目前良好的发展机遇,积极开展与俄罗斯、日本和其他国家的国际旅游方面的合作,鼓励互派学员交流学习、合作项目。依托“国际旅游名城”建立的契机走国际化旅游人才培养的开发道路,建立起国际旅游人才合作培养的机制,为秦皇岛未来国际旅游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者对旅游文化的了解与需求越来越强,涉外旅游人员作为旅游文化的传播者,必须加强文化素质的培养,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质,才能做一名真正的文化中介者,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纽带!

参考文献:

[1]秦皇岛市旅游业年度报告.

[2]王济华.解析涉外导游的跨文化交际能力[J].衡阳示范学院学报,20_,(4):140.

[3]刘艺青.浅论校企合作与涉外旅游人才的培养[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_.(4):107-109.

[4]夏艳秦.高职旅游专业导游文化素质培养探微.中国商界.20_.(4):60.

[5]甘露.加强导游文化素质的培养.文教资料.20_(12):184-185.

[6]肖华芝.从跨文化视角刍议涉外导游的文化素质.西安文理学院学.20_.(8):33-35.

秦皇岛旅游文化论文范文 第四篇

论文题目

我国在线旅游创新模式研究

摘要:

目前,旅游行业已经被定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旅游业的发展受到越来越多重视。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在线旅游行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但是,由于在线旅游行业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仍然存在很多的不足。文章中对在线旅游行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在线旅游创新模式进行了简单的研究。

关键词:

在线旅游创新模式开发研究

前言:

一、在线旅游的基本概念

二、在线旅游行业的发展现状

秦皇岛旅游文化论文范文 第五篇

摘要:所谓的旅游管理就是指旅游行业中的管理者为了更好的为旅游者提供服务,合理的运用各项职能,以对旅游业中的财、物、人、地区及部门所开展的计划、组织以及监督或协调等相关工作。伴随着我国旅游业发展速度的逐渐加快,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也随之快速发展,但是目前在改革的过程中仍然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因此本文以关于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的问题探讨为探究话题进行了分析与阐述。

关键词:旅游管理;体制改革;问题探析

在改革开放逐步深入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在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的方面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因此怎样对旅游管理体系进行改革,以更好的符合旅游业的长远发展,已经引起了理论界的广泛关注。对旅游管理体系进行改革不仅是时代创新的一个重要体现,更是顺应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其也可以更好的符合旅游行业形式变化、发展的实际需求,更是各个旅游企业提升服务质量的必经之路。

一、旅游管理的定义和必要性

所谓的旅游管理就是指旅游行业的管理者为了提升旅游活动的整体质量,以为旅游者提升更为优质的服务,从而运用自身所具有的各个职能,对旅游行业中的各项资源进行计划、指挥、调节以及监督等一系列的相关活动。关于旅游管理的必要性,首先,旅游管理所开展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将旅游部门和国内、外旅游业以及旅游市场之间的关系进行更好的协调。旅游业不仅是一个单独的部门,更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其又是一个较为综合的专业,和国民经济中的诸多部门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其次,旅游管理也是协调旅游行业内部与其他部门以及企业关系的实际需求。在旅游行业中,各个部门以及各个企业都是开展经济活动的组织,同时也是开展经济活动的基础单位。

二、现阶段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少宏观管理

旅游业属于我国的第三产业,随着其发展的迅速加快,很多单位以及部门也相继成立了饭店、交通服务以及旅行社等企业,这些企业的人事权以及企业产权也归属于不同的部门。在旅游行业中,除了青旅、中旅、国旅之外,几乎各个旅行社都处于同一个系统,这种现状也就导致了旅游行业的系统出现各自为政以及多头建设等情况。特别是在市场疲软以及客源不足的情况下,造成各个旅游企业之间的竞争力加大,从而导致了市场混乱以及内部矛盾等诸多的问题。

(二)产业结构严重失衡

首先是商品业整体的开发滞后。商品在旅游创汇中占有着重要的位置,其往往具有劳动密集、成本低以及利益大等诸多优势,同时也能够有效的推动工商业的整体发展。但是由于在生产以及销售体制上缺少完善性,使旅工商出现了严重的不协调,一些旅游商品长期的处在自发状态,在产品品种上也存在着单调、创新不足以及老化等诸多问题,导致其优势不能够充分的得以发挥。其次,在旅游交通上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旅游交通由于受到了短线制约,所以长期以来都处于较为紧张的局面。自90年代以来,出现了客源形式良好的局面,在国际航班中也出现了大量的来华游客,因此也就出现了“一票难求”等诸多的状况,另外在交通口岸的发展以及配置方面也存在着严重滞后的问题。

三、完善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的有效对策

(一)增强行业整体的管理体制

对旅游行业整体进行体制改革已成为现阶段的必然趋势,旅游管理要求政府的相关主管部门直接的`对所属企业所开展的相关活动进行管理,但是目前这一要求显然早已不能符合现阶段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因此只有真正将部门的相关管理体制转换成行业整体的管理体系,才能更好的适应目前旅游业发展的实际需求[3]。行业管理可以按照劳务及产品所具有的特点来对企业进行划分,之后再由政府的相关部分对其开展归口管理。也可以说,不管旅游企业是处于哪一部门下,从行业整体上看,都是统一归属旅游局所进行管理的。与此同时这一行业管理也应合理的转换主管部门的相关职能,以实现三方面的改革,分别是由微观转为宏观,直接转为间接、部门转为行业,从而更好的增强旅游行业整体的管理体制。

(二)完善企业个体的管理体制

首先旅游部门应与有关部门进行协商,以清理掉一些不符合成立条件而创办的旅游企业,从将政企分开更好的得以推行,已使企业成为自负亏盈的主体。同时也应积极的推进政企分开,以形成一种大型国民企业主导,而中小企业有序发展的格局。从而对企业经营环境进行更好的优化,以创造出企业之间公平竞争的良好条件,并统一进行税负,灵活制定用工条件,以更深层次的完善和推进企业的经营承包责任制,并以股份制改革为主要方式,对旅游企业进行经营方式的创新变革,根据其所在区域设置相应的经营试点。

四、结论

综上所述,现阶段我国在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还存在着缺少宏观管理和产业结构严重失衡等问题。因此行业的管理者可以通过增强行业整体的管理体制以及完善企业个体的管理体制等途径进行合理的改善和解决,以有效的提升旅游企业的服务水平,从而为旅游行业的整体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更多关于完善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的有效策略让我们在未来的实践中一起探索吧。

参考文献:

[1]孙树风。关于国有煤炭企业干部人事管理体制改革问题的探讨[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_,(06):108—110。

[2]杨文德,张拓。甘肃省地方司法体制改革中关于法院人员分类管理改革的问题及建议[J]。赤子(上中旬),20_,(01):183—184。

[3]李玉兰。关于深化秦皇岛市山海关区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_,(36):207—208。

秦皇岛旅游文化论文范文 第六篇

进入21世纪以来,甘肃省的旅游业与旅游服务贸易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总体来说发展与滞后并存。旅游服务贸易的总量与其他发达城市相比还相对较小,在结构上还存在巨大的缺陷,旅游结构不合理,并且知名度较低,旅游风情味不足。

1甘肃省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甘肃省旅游资源简介甘肃省主要旅游景点主要包括:敦煌的莫高窟、万里长城的最西端嘉峪关、天水麦积山石窟、月牙泉、玉门关、白塔山公园、刘家峡、兰州关山森林公园、明长城遗址、嘉峪关城楼、皇娘娘台遗址、悬壁长城等,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甘肃省民俗文化概况

民俗民风。甘肃省包含12个主要民族,其中东乡、裕固、保安族是甘肃独有的三个少数民族。甘肃拥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古城3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4个、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33个、动植物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区26个。

民俗文化。①庆阳剪纸:剪纸是陇东地区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历史悠久,内容丰富。②甘南服饰:甘南民族服饰以“三河一江”的不同流域来划分,各有其鲜明地域特点。

甘肃省旅游文化圈分布图。

2甘肃省旅游服务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①开发利用程度较低。现有景区还在初始开发阶段,项目单一、设施简陋。②旅游资源知名度低,缺乏相应的文化内涵和品位。③旅游组织规模小,经营分散,缺少灵活应变的创新能力。④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满足不了游客需求。

3甘肃省旅游服务贸易发展潜力分析

评价一个地区的旅游产业发展潜力应考虑其影响因素和制约因素。测度与评价都市旅游发展潜力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旅游竞争力,制定竞争战略,提高其竞争优势。

旅游发展潜力的综合评价模型构建按照影响潜力的因素类型,将都市旅游发展潜力分解为社会经济潜在支持力、旅游发展保障力和旅游产业自身发展能力3个1级指标,将3个1级指标分为政府支持能力、经济发展能力、开放程度、基础设施、环境条件、旅游供求能力以及旅游业发展水平7个2级指标,在此基础上,将7个2级指标具体化可直接或间接获得数据的24个3级指标。

国家旅游局:《20xx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

秦皇岛旅游文化论文范文 第七篇

摘要:

为了研究重庆市旅游产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利用重庆市1997--20_年的统计数据,采用计量经济学中的单位根检验、协整理论和Granger的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对旅游产业和经济增长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市经济增长与旅游总收入、入境旅游收入之间不仅存在长期正向均衡关系,也具有短期动态调整关系。同时,Granger因果检验表明重庆经济增长与旅游总收入以及入境旅游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关键词:

旅游产业经济增长单位根协整理论因果检验

一、引言

纵观世界各地旅游发展历史,不同地区由于经济发展阶段和水平不同、国家发展战略取向不同,旅游产业具有不同的演进发展路径。从旅游产业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来看,基本上可以把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归结为两种:一种是经济增长促进旅游发展(EconomyPromotingTourism)模式,简称EPT模式,即通过经济增长来带动和促进国家(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模式;一种是旅游发展拉动经济增长(TourismPromotingEconomy)模式,简称TPE模式,即通过发展旅游产业来拉动和促进国家(地区)经济增长的模式。就中国的情况而言,目前理论界对EPT和TPE两种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尚存较多的争议,而重庆作为我国最年轻的直辖市,综合性强、关联度高、拉动作用突出的旅游产业日益成为重庆市国民经济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所以,有必要深入研究重庆市旅游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而科学地认识旅游产业在重庆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地位与作用。

20_年,重庆市全年共接待海内外旅游者亿人次,比上年增长;旅游总收入亿元,比上年增长;旅游总收入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GDP)的。与直辖之初的1997年相比,13年来全市接待海内外游客数量、旅游总收入和旅游总收入相当于全市GDP比重分别增长倍、倍和个百分点。其中,重庆市全年共接待入境旅游者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和。与直辖之初的1997年相比,13年来全市入境游客数量和旅游外汇收入分别增长倍、倍。由此可见,研究重庆市旅游产业发展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是一个极富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课题。

二、文献综述

旅游产业的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国内外学者在这一问题的认识上始终未能达成共识。鉴于韩国的实证研究明确表明,韩国的旅游业发展与以GDP为代表的经济增长之间并不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二者时间序列数据的Granger因果检验则表明,在短期内经济发展导致了旅游消费的增长。周路[3的研究表明,四川省经济增长与旅游总收入、入境旅游收入之间不仅存在长期正向均衡关系,也具有短期动态调整关系,四川省国民经济增长1个百分点,旅游收入总量增加个百分点,入境旅游收入增加个百分点。刘其君的研究结果表明,江苏入境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长期稳定的正向关系,并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说明两者间存在的动态均衡关系。同时,Granger因果检验表明,江苏入境旅游与经济增长两者呈互为因果、互相促进的关系。邓祖涛、陆玉麒对湖北省旅游收入及经济增长进行研究发现,湖北省经济增长与旅游业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湖北省经济增长对旅游业的正向作用明显强于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反向影响。

三、变量选择说明与数据的采集和处理

(一)变量选择及其说明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重庆旅游业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997年直辖以前,重庆旅游业发展经历了“接待型起步”和“事业型管理”两个阶段。自1997年重庆设立为中央直辖市,重庆市旅游业发展逐渐步人产业化推进阶段。在直辖西部大开发战略、“两市一地”(指原万县市、涪陵市和黔江地区)并入重庆、三峡工程全面建设和百万库区移民搬迁等重大事件背景下,新重庆的行政区划范围、城市地位和发展格局、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及定位等均发生重大变化,给重庆旅游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本文采用1997-20_年共14年的统计数据,数据来源于历年重庆市旅游局和重庆_联合发布的《重庆市旅游业统计公报》,以此来突显相关政策下的重庆市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二)变量的选择和数据的采集与处理这里主要有三个变量:一是国内旅游总收入(TR),衡量国内旅游发展的水平;二是入境旅游收入(IR),衡量入境旅游发展的水平;三是国内生产总值(GDP),衡量重庆市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通过对变量进行计量分析并建立模型,说明TR和IR是如何影响GDP以及二者的影响差异。为了避免数据序列的剧烈变化,分别对三组数据进行对数处理,即:LNTR、LNIR、LNGDP,其相应的一阶差分序列记为DLNTR、DLNIR、DLNGDP。这样处理可以消除各个变量之间的异方差性,使变量的变化趋势线性化,不改变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因文章篇幅所限,1997-20_年重庆市旅游总收入、入境旅游收入与经济增长数据从略。

四、动态计量分析

为了直观地观察变量之间的变化趋势,笔者运用软件绘制变量间的时序图和一阶差分序列图,可以看出:GDP、TR和IR的三组变量对数值LNGDP、LNTR和LNIR的变化趋势,其变化特征非常相似,可以判断它们之间具有一定的共同趋势,即重庆市的GDP、TR、IR都表现出稳定快速的增长趋势。为了消除共同趋势的影响,对变量采取差分处理。一阶差分序列的变化特征表明,变量GDP和TR的一阶差分平稳性不高。因此,继续对变量进行二阶差分处理。二阶差分序列变化特征表明:变量的二阶差分具有平稳性,其可能是平稳序列,进而进行单位根检验。

(一)变量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

由于本文所选的分析变量是宏观经济的变量,这种变量的时间序列通常情况下都是不平稳的,随着时间的位移而持续增长,也就是说有一种长期趋势的特征。

检验结果表明各变量的ADF值与1%、5%和10%临界值的大小比较,LNGDP、LNTR在10%的置信水平上都接受原假设,可以认为是不平稳序列;而LNIR在1%的置信水平上同样接受原假设,为不平稳序列。LNGDP、LNTR的ADF检验值大于各自的临界值,说明他们的一阶差分序列是不平稳序列,需要进行二阶差分;而LNIR的一阶差分序列是一个平稳序列。LNGDP、LNTR的二阶差分序列是平稳序列。因此,接下来可以对三个变量进行协整检验。

(二)各变量间的协整分析

由单位根检验可知:LNIR为一阶单整变量,LNGDP、LNTR为二阶单整变量,他们之间应该存在一个平稳的线性组合,即GDP、TR、IR之间应该存在一个长期的稳定关系,可以进行变量之间的协整检验。本文运用EG检验法,EG检验是建立在两变量之间是同阶单整基础上的,如(1)式则用OLS法估计长期均衡方程(称为协回归方程):yl=+卢I+g2z+占。(1)将残差e.用作为均衡误差s的估计值,用ADF检验测定e的单整性。如果e.为平稳序列,则认为变量之间是(1,1)阶协整;如果e.为一阶单整,则认为变量为(2,1)阶协整。由于残差e.的均值为0,所以在对其进行ADF检验时,应该选择没有截距项的模型进行检验。现对e.进行平稳性检验,检验结果的表达形式为:LNGDP=}LNIRT()()()R=上述方程表明:重庆市的旅游收入、入境旅游收入和国民收入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国民经济增加1个百分点,旅游总收入增加个百分点,入境收入就会增加个百分点。

由检验结果可知e.是平稳的,因此LNGDP、LNTR、LNIR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即重庆市旅游收入、入境旅游收入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这样就可以建立LNGDP与LNTR和LNIR之间的误差修正模型ECM。

(三)EMC修正模型

D(LNIR)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现在去掉此序列,重新回归,ECM模型标准格式回归结果如下:LNGDP={D(LNTR)一}ET(一1)T()()R2=方程的回归系数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误差修正系数为负,符合反向修正机制,反映了变量间的长期和短期关系。

检验结果表明:长期均衡经济增长模型的短期波动对其影响不显著,当经济变化超过均衡水平时,短期波动将促使其向均衡水平趋近,调整幅度为.同时,经济量受滞后1期的旅游总收入的影响,即重庆旅游总收入的增长有导致重庆经济增长趋势,其比例为。模型中R=,也就是说各变量的变化仅能解释经济变化的,说明影响重庆经济变化的因素是多种的,其他因素在模型中没有反映出来,如进出口贸易等。

(四)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利用Granger因果关系来检验自然对数化以后的数据,以此考察重庆市经济增长与旅游总收入以及入境旅游收入之间的因果关系。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表明,在滞后长度为1和2的情况下,除了重庆市的旅游入境收入不是引起旅游总收入增长Granger原因之外,LNGDP和I_~TR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LNGDP和LNIR之间也存在双向因果关系,说明经济增长对旅游总收入起到了刺激与推动作用,重庆市经济的繁荣带动了国际旅游业的发展在滞后长度为3的情况下,GDP和Tit之间仍然互为因果关系;在滞后长度为3和4的情况下,接受LNIR不是引起LNGDP原因的零假设,也接受LNIR不是引起LNGDP原因的零假设。同时,LNTR和LNIR之间不存在双向因果关系。

五、结论

协整检验表明:重庆市的旅游收入、入境旅游收入和国民收入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旅游总收人增加个百分点,入境收入增加个百分点,国民经济增加1个百分点。

修正误差模型检验表明:在短期内当波动偏离长期均衡时,系统将以的调整速度将非均衡状态拉回到均衡状态。即是说,重庆市的旅游收入、入境旅游收入和国民收入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在滞后长度为1和2的情况下,重庆市的经济增长与旅游总收入和入境旅游收入之间都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因而,重庆市可以采取有力措施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从而提高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程度。但是在滞后长度为3和4的情况下,入境旅游收入对重庆经济增长以及旅游总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不大。

自1997年重庆市直辖以来,重庆市的旅游业发展有了明显提速,但与某些省份相比还存在差距,需要通过加大旅游业的宣传力度,创造更多吸引旅游者的条件来缩小差距。重庆旅游业的发展要以经济增长为基础,同时经济增长也能带动旅游业的发展。就目前来看,重庆入境旅游收入占国民经济收入的份额以及重庆旅游总收入的份额相对较小,重庆的旅游业还局限于国内旅游。加强旅游景区相关设施建设、提高旅游产品质量与旅游接待水平、吸引外国游客入境旅游,成为重庆市大力发展旅游业的首要任务。

参考文献

[1]旅游发展模式探讨--兼论四川旅游跨越式发展之路[EB/OL]。

[2][J]。TourismManagemetn,20_,(26)。

[3]周路。四川省旅游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_,(19)。

[4]刘其君。江苏入境旅游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_,(1)。

[5]邓祖涛,陆玉麒。湖北省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检验[J]。统计与决策,20_,(17)。

[6]刘迎辉,郝索。国内旅游与入境旅游对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J]。经济纵横,20_,(14)。

秦皇岛旅游文化论文范文 第八篇

摘要:所谓的旅游管理就是指旅游行业中的管理者为了更好的为旅游者提供服务,合理的运用各项职能,以对旅游业中的财、物、人、地区及部门所开展的计划、组织以及监督或协调等相关工作。伴随着我国旅游业发展速度的逐渐加快,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也随之快速发展,但是目前在改革的过程中仍然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因此本文以关于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的问题探讨为探究话题进行了分析与阐述。

关键词:旅游管理;体制改革;问题探析

在改革开放逐步深入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在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的方面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因此怎样对旅游管理体系进行改革,以更好的符合旅游业的长远发展,已经引起了理论界的广泛关注。对旅游管理体系进行改革不仅是时代创新的一个重要体现,更是顺应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其也可以更好的符合旅游行业形式变化、发展的实际需求,更是各个旅游企业提升服务质量的必经之路。

一、旅游管理的定义和必要性

所谓的旅游管理就是指旅游行业的管理者为了提升旅游活动的整体质量,以为旅游者提升更为优质的服务,从而运用自身所具有的各个职能,对旅游行业中的各项资源进行计划、指挥、调节以及监督等一系列的相关活动。关于旅游管理的必要性,首先,旅游管理所开展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将旅游部门和国内、外旅游业以及旅游市场之间的关系进行更好的协调。旅游业不仅是一个单独的部门,更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其又是一个较为综合的专业,和国民经济中的诸多部门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其次,旅游管理也是协调旅游行业内部与其他部门以及企业关系的实际需求。在旅游行业中,各个部门以及各个企业都是开展经济活动的组织,同时也是开展经济活动的基础单位。

二、现阶段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少宏观管理

旅游业属于我国的第三产业,随着其发展的迅速加快,很多单位以及部门也相继成立了饭店、交通服务以及旅行社等企业,这些企业的人事权以及企业产权也归属于不同的部门。在旅游行业中,除了青旅、中旅、国旅之外,几乎各个旅行社都处于同一个系统,这种现状也就导致了旅游行业的系统出现各自为政以及多头建设等情况。特别是在市场疲软以及客源不足的情况下,造成各个旅游企业之间的竞争力加大,从而导致了市场混乱以及内部矛盾等诸多的问题。

(二)产业结构严重失衡

首先是商品业整体的开发滞后。商品在旅游创汇中占有着重要的位置,其往往具有劳动密集、成本低以及利益大等诸多优势,同时也能够有效的推动工商业的整体发展。但是由于在生产以及销售体制上缺少完善性,使旅工商出现了严重的不协调,一些旅游商品长期的处在自发状态,在产品品种上也存在着单调、创新不足以及老化等诸多问题,导致其优势不能够充分的得以发挥。其次,在旅游交通上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旅游交通由于受到了短线制约,所以长期以来都处于较为紧张的局面。自90年代以来,出现了客源形式良好的局面,在国际航班中也出现了大量的来华游客,因此也就出现了“一票难求”等诸多的状况,另外在交通口岸的发展以及配置方面也存在着严重滞后的问题。

三、完善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的有效对策

(一)增强行业整体的管理体制

对旅游行业整体进行体制改革已成为现阶段的必然趋势,旅游管理要求政府的相关主管部门直接的对所属企业所开展的相关活动进行管理,但是目前这一要求显然早已不能符合现阶段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因此只有真正将部门的相关管理体制转换成行业整体的管理体系,才能更好的适应目前旅游业发展的实际需求[3]。行业管理可以按照劳务及产品所具有的特点来对企业进行划分,之后再由政府的相关部分对其开展归口管理。也可以说,不管旅游企业是处于哪一部门下,从行业整体上看,都是统一归属旅游局所进行管理的。与此同时这一行业管理也应合理的转换主管部门的相关职能,以实现三方面的改革,分别是由微观转为宏观,直接转为间接、部门转为行业,从而更好的增强旅游行业整体的管理体制。

(二)完善企业个体的管理体制

首先旅游部门应与有关部门进行协商,以清理掉一些不符合成立条件而创办的旅游企业,从将政企分开更好的得以推行,已使企业成为自负亏盈的主体。同时也应积极的推进政企分开,以形成一种大型国民企业主导,而中小企业有序发展的格局。从而对企业经营环境进行更好的优化,以创造出企业之间公平竞争的良好条件,并统一进行税负,灵活制定用工条件,以更深层次的完善和推进企业的经营承包责任制,并以股份制改革为主要方式,对旅游企业进行经营方式的创新变革,根据其所在区域设置相应的经营试点。

四、结论

综上所述,现阶段我国在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还存在着缺少宏观管理和产业结构严重失衡等问题。因此行业的管理者可以通过增强行业整体的管理体制以及完善企业个体的管理体制等途径进行合理的改善和解决,以有效的提升旅游企业的服务水平,从而为旅游行业的整体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更多关于完善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的有效策略让我们在未来的实践中一起探索吧。

参考文献:

[1]孙树风。关于国有煤炭企业干部人事管理体制改革问题的探讨[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_,(06):108—110。

[2]杨文德,张拓。甘肃省地方司法体制改革中关于法院人员分类管理改革的问题及建议[J]。赤子(上中旬),20_,(01):183—184。

[3]李玉兰。关于深化秦皇岛市山海关区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_,(36):207—208。

秦皇岛旅游文化论文范文 第九篇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旅游业逐渐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其中乡村旅游作为一种全新的旅游类型,在各个地区都得到快速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限制,导致整体的发展速度较为缓慢。本文主要针对安徽省的乡村旅游气象服务,通过走访、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等方法了解实际情况,根据当前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为促进安徽省乡村旅游气象服务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乡村旅游;气象服务;需求调查;存在问题;建议对策

近几年来,安徽省逐渐加强对旅游扶贫的重视,并大力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旅游气象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乡村旅游发展进程中,还需要加强促进乡村旅游气象服务的发展,进一步提高乡村旅游气象服务的时效性、准确性,突出信息化和特色化。

1乡村旅游发展和乡村旅游气象服务概述

当前我国乡村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通过分析安徽省乡村旅游的发展情况,可以将其划分为探索、起步、快速发展三个阶段。其中探索阶段指的是政府没有对其进行统一规划和主导,主要是一部分农户自行建立“农家乐”,形式和内容都相对简单;起步阶段指的是有一部分的社会资金投入其中,政府部门也开始对本地的旅游资源进行大规模开发;快速发展阶段指的是政府部门已经对乡村旅游经济带进行统一规划,投入的社会资源更多,各旅游景点已经成为综合性的乡村旅游目的地,集住宿、餐饮、休闲娱乐、集体观光于一体[1]。

乡村旅游气象服务发展现状

服务内容

乡村旅游气象服务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将本地常规的天气预报向服务对象提供;二是将日照、气压、湿度、降水、温度等专业的气象要素预报提供给重点服务对象;三是对前两方面的资料进行加工,制定出行指数、洗车指数、穿衣指数等指数预报;四是向服务对象提供应急气象预警信号,如冰雹、大风、暴雨等对流天气应急预警,人体舒适指数、48~72小时趋势预报等指数预报,节假日旅游天气预报、重大旅游活动气象保障服务,交通天气预报等内容[2]。

技术支撑

推荐阅读:

  家庭饮食健康论文范文推荐5篇

  软件论文开题报告优秀范文优选12篇

  书法鉴赏考核论文范文通用6篇

  论文产生条件不同范文参考精选30篇

  论文致谢200字范文模板精选31篇

  论文范文参考1500字(推荐33篇)

热门标签: 论文范文
秦皇岛旅游文化论文范文推荐14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为您推荐

对财务预算管理运行思考

对财务预算管理运行思考,对财务预算管理运行思考 对财务预算管理运行思考对财务预算管理运行思考 文章来源自教育网 什么是财务预算管理呢?简单说就是为实现公司既定的经济目标,通过编制预算、内部控制、业绩考核所进行的一系列财务管理活动,它贯穿于公司财务预算编制和执行的全过程,通过财年、季度、月度财务预

经济论文2023-01-18

财政政策论文:探析环境税的立法策略和立法原则

财政政策论文:探析环境税的立法策略和立法原则,【摘要】i乐德范文网论文网为您整理了财政政策论文:探析环境税的立法策略和立法原则,希望和您一起探讨!伴随着环境问题在全球的日趋凸现,以及席卷全球的财政改革潮流,环境税制度在国际、区域、国家等多个层面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环境税制度之所以受到人们的青睐是因为理论上它具有将社会成

经济论文2023-01-18

浅析城镇化进程中地方政府治理策略转换的逻辑

浅析城镇化进程中地方政府治理策略转换的逻辑,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在30多年的经济增长过程中,中国一直存在着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政治集权与经济分权方面的制度配置。而随着我国城镇化改革和生态环境治理措施的推进,企业和民众等利益相关者的角色开始日益凸显,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一起构成了新的区域治理网络。尤其在城

经济论文2023-01-18

论税收背离与地区间财力差别

论税收背离与地区间财力差别,论税收背离与地区间财力差别 论税收背离与地区间财力差别论税收背离与地区间财力差别 文章来源于教育网一、税收背离的测算理论上,税源是税收的来源和出处,有税源则有税收,税源与税收应是一致的。在税制统一的情况下,一个地区所能征得的税收主要取决于该地的税源和税收征管水平,而一个地区

经济论文2023-01-18

谈建筑产品混合销售业务税收问题的思考

谈建筑产品混合销售业务税收问题的思考,谈建筑产品混合销售业务税收问题的思考 谈建筑产品混合销售业务税收问题的思考谈建筑产品混合销售业务税收问题的思考 精品源自作文园地摘要:针对建筑业市场混合销售业务的拓展,建筑行业的生产、销售企业增值税税种正在逐步被营业税所取代,不断地被弱化。对建筑业混合销售税收征管

经济论文2023-01-18

税务研讨论文:论所得税的国际竞争

税务研讨论文:论所得税的国际竞争,摘要:为了帮助大家设计撰写论文,i乐德范文网论文网为大家分享了税务研讨论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供您参考!国际税收竞争是指有关国家为了使本国的税收制度与他国保持一致,而单方面采取的一种税收制度调整,有时也称其为税收的非合作性国际协调。国际税收竞争最早表现在关税方面,所得税的国际竞争是二战

经济论文2023-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