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7
2023-03-18
在执行上级党组织决定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范文(通用6篇)
2023-06-15
2023-07-05
2023-07-06
更新时间:2024-01-10 10:12:58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2023-06-27
2023-03-18
在执行上级党组织决定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范文(通用6篇)
2023-06-15
2023-07-05
2023-07-06
1、德育过程的矛盾及其解决
(1)德育过程的矛盾
①学校道德教育影响与一般社会道德影响之间的矛盾。
A是道德教育系统之外的社会价值环境与学校德育价值系统的矛盾。
B同质矛盾:是指社会正面价值观念与学校道德教育之间的矛盾。异质矛盾:是指社会系统中与学校德育价值相冲突的价值观念与学校德育系统的矛盾
C学校德育出来要注意参与社会价值环境的建设与改造之外,还应当在学校德育环境中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分析、批判能力,安排抵制和防范不良价值影响的训练。
②德育目标要求同学生的道德发展实际的矛盾。被认为是主要的矛盾。这一矛盾最终需通过如何将德育目标转化为德育内容与方法等中介环节。这一矛盾可以从两个维度分析
A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德育方法之间的矛盾B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与德育方法之间的矛盾。
C这两个矛盾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③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理想与道德实践之间的矛盾。
A是道德教育过程中一个关键性的矛盾。
B学生能知而不行、愿意行动而行动效果不佳的原因:第一,学生的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缺乏紧密的联系;第二,学生缺乏道德行动的策略训练因而行为乏力,
C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第一,加强道德教育中的情感培育,使道德认知成为为情感所真正接纳的道德信念;第二,注意在道德教育中对学生进行意志的培育和实践技能的培养。
2、德育过程的组织
(1)德育过程组织的基本环节
①德育活动的准备
②德育活动的开展。包括课堂教授与学习、课外活动、道德实践等。整体上说,这一环节的任务是要实现道德认知到道德行动的转化,由品德心理建构的偶然实现到道德品质的个性化
③德育活动的评价。最重要的房应当是对学生进行的品德评定。应注意A阶段性评定和终结性评定的统一,使道德教育与修养的结果成为德育的手段B品德评定要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使评定成为激励、诊断、调整和提高的手段,同时尽量避免下绝对的结论。C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坚持运用教师对学生的评定,学生的自评、学生集体评价等多种手段,以发掘多层次道德教育资源。
(2)德育过程组织应当注意的基本原则
①保持教育与发展矛盾双方之间的张力。“最近发展区”
②注意学校德育的物质和精神文化条件的建设。A德育过程的中介环节有两个方面,意识德育影响环境的建设,二是活动与交往的安排。德育影响的校内环境建设的一个关键是学校德育的物质和精神文化条件的建设。
③注意“教育性的活动与交往“的安排
④坚持教育与再教育、自我教育的统一。
A道德教育的一大特点和难点就是它的复杂性和反复性。B道德教育一方面要进行正面的价值引导,另一方面要纠正错误的价值认知和行为习惯。C道德教育的最大功效在于学生的自我道德判断、道德评价、道德抉择,道德教育的持久机制在于学生自我教育或修养能力的提高。D德育过程中应当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统一,培养学生自我分析、自我评价、自我激励、自我禁约、自我训练、自我检查等方面的能力。
1、价值澄清理论的最大特点是强调个人价值选择的自由,因而将价值教育的重点从价值内容转移到澄清个人已有价值的过程上去。
2、价值澄清理论诞生的标志是1966年拉斯思和他学生合著的《价值与教学》的出版。
3、价值澄清理论关注的主要是价值观教育。价值的形成与发展完全是个人选择的结果。
4、有效的价值澄清需要七个步骤:
(1)选择:①自由的选择②从各种可能的选择中选择③认真思考每一种选择的后果再进行选择(2)珍视:①赞同与珍视②确认(3)行动:①根据选择行动②重复
5、价值指示器是潜在的价值,也就是澄清过程的内容和主题。
6、价值澄清理论源于课堂对话,价值澄清策略,澄清反应是最基本最核心最重要的一种方法,帮助学生澄清其思想以形成学生个人的价值观。
7、优缺点:价值澄清理论提出的价值教学策略简单实用,很容易为广大的教师所掌握并运用到价值教学实践中去,而且该理论所关注的主体都很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选择与自由,因而受到广泛的好评。因而,该理论也存在明显的形式主义、过程主义、相对主义的局限与不足:它有区分道德价值和非道德价值,之注重价值澄清的过程而不在乎学生到底获得什么样的价值观,很容易导致基本的道德是非标准的缺失。
1、代表人物:尼尔·诺丁斯 。他强调道德情感在个体道德发展中的作用,主张以关怀为核心来组织教育。
2、英国教育学家麦克菲尔在诺丁斯之前提出了“体谅模式”。道德教育应当以“体谅”为核心来组织,应当帮助学生摆脱恐惧和怀疑,以培养学生给予爱和接受爱的能力为核心目标。
3、关怀伦理学和多元智能理论是关怀教育思想的重要理论基础。
4、诺丁斯从关怀伦理学的角度提出了道德教育应当特别强调的四种主要成分或教育要素:榜样、对话、实践和认可。
5、诺丁斯还提出了要淡化教师的职业角色。 人本主义和自由主义。
第五节 品德教育
1、1992年成立了“品德关注联盟”号召并希望通过组织支持学校培养学生的6种基本的品德。
1、德育方法及其决定
(1)定义:教师和学生在德育过程中为达成一定的德育目标而采用的,有一定内在联系的活动方式与手段的组合。
(2)德育方法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可以分解为一系列具体的活动细节或组成部分,我们称为德育方式。德育方法可以理解为具体德育方式的合理组合。德育方式对德育方法来说具有局部、从属性质。但是德育方法与德育方式之间又是彼此联系的。德育方法和方式在一定教育情境中又是可以互相转化、互相替代的。在某种情况下,德育方法是达成德育目标的独立途径,而在另一种情境中,它又可能成为带有局部工具效应的教育方式。
2、影响德育方法选择的主要因素
(1)教师和学生因素。 考虑学生的道德发展水平、实际的道德经义、身心发展实际、文化背景、兴趣个性,特长
(2)对德育过程的理解与设计。 德育过程观
(3)德育过程其他因素影响。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和德育手段。
4、德育方法抉择标准:“最为经济地达成最大、最佳的预期道德教育效果。”
(1)最大、最佳的道德教育效果,主要指对德育目标的完成上取得最大的正面成效,同时避免产生不良作用,使负效应控制在最小程度内。
(2)用最为简单、负担最轻的方式去取得上述效果。最佳的德育方法应当是两者兼备和两者的统一。
2、德育方法分类与特点
(1)从抽象程度可划分为方法论意义上的德育方法和具体做法上的德育方法。
(2)对于具体方法意义上的教育方法,可分为以语言交流为主的教学方法,以直接知觉为主的教学方法,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以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
(3)巴班斯依据一定教育活动的形态分为作用于学生的意识、情感和意志的方法,组织活动和形成社会行为经验的方法和执行、调整、纠正和鼓励学生行为与活动的职能的方法。
(4)将具体的德育方法分为:思维训练法、情感陶冶法、理想激励法、行为训练法、修养指导法
3、德育方法的特点:(1)德育方法所要完成的任务较为特殊(2)对应用德育方法的主体要求较高(3)德育方法及其运用的复杂程度高
1、德育过程的特点可以从德育过程与社会影响、与其他教育过程和个体品德发展过程三个角度。
2、德育过程的特点
(1)计划性与正面性
①计划性。是指学校德育往往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过程。学校德育的使命在于精心组织最有利于学生的品德成长的影响内容、环境去自觉地影响学生。所以它更有可控性、针对性、也更有效率。
②正面性。我们所计划的德育影响在价值选择上不可能不考虑选择积极的价值内容和最有利于德育对象品德发展的教育方式。内涵主要有二:德育价值的正面性;德育方式的正面性。
(2)复杂性与多端性
①复杂性。道德教育所要完成的任务的往往是对个体利益的调整、态度的改变和行为的约束。
②多端性。是指道德教育过程可以从知、情、意、行任何一个心理环节开始。
多端性的原因在于A知情意行具有相对独立性和相互渗透作用。这就为每一具体的过程的多种开端提供了可能性B教育实践中的大量事实表明,受教育者每一种思想品德的形成,其知情意行的发展的方向和水平,是经常处于不平衡状态的,这就需要在德育过程中充分利用这种多种开端的规律,开辟多种渠道,有的放矢地使受教育者在知情意行几方面都得到相应的发展。
(3)引导性和整合性
①引导性。道德教育是一种非注重发挥德育对象主体性而不能具有实质性效果的教育形态。德育过程也应当充分主义实现道德学习主体的道德建构与道德教育主体之价值引导的统一。
②整合性。在谈道德教育与道德学习的主体性时,就不能仅仅是德育对象个体的主体性,而是教与学双方的“双主体性”与“交互主体性”。所谓“双主体性”是说在德育过程中存在教师和学生两个个体,必须发挥两个活动主体的主体性。德育过程中的双主体性和交互主体性的关系特征也就会“整合性”的特征。道德教育过程实际上应当是师生双方或多方精神交往关系的整合、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过程的统一。
1、学科课程是以学科为中心来编制的课程。对道德教育来说 ,学科课程问题有两类。第一是专门的德育学科课程,即直接的德育课程;第二是以学科课程方式存在的其他学科课程中包含的道德内容及其构成对道德教育的影响,即间接的德育课程。
2、反对将道德教育作为专门课程去开设的理由:
(1)道德教育作为专门的学科课程容易导致道德灌输
(2)德育课程如作为专门学科课程去开设,就会出现一些与一般课程概念相抵触的东西。
(3)特定学科课程一旦设置,就应当有专门的教师。真正合格的道德教育的教师很难找到。
3、德育作为专门的学科课程设置时应注意
(1)道德教育专门课程设置应当与各科教学结合起来进行
(2)道德课程教与学的方式必须符合道德教育的特殊实际
(3)必须充分注意研究和处理好与间接道德教育和隐性课程建设的关系。
4、中国专门德育学科课程的问题与对策
(1)课程内容的安排与教学处理的问题
(2)教材内容的稳定性问题
(3)课程结构与设计的问题
1、活动课程又称经验课程、儿童中心课程等,是指以儿童从事某种活动的动机与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
(1)活动课程对德育的意义①德性的本质是德行。②活动的德育意义。A道德活动可以使道德知识“活化”B道德活动可以使道德学习的动机得以增强C道德活动可以增进道德的自我教育。
2、活动课程的实施
(1)活动课程应当贯彻主体性原则。从正面角度看,所谓主体性原则主要是说在活动课程实施中要充分考虑学生道德学习的兴趣和需要。从反面的角度看,主体性原则要求的是杜绝那种缺乏学生主动参与的形式主义的活动。
(2)活动课程应当与其他课程相配合。
(3)活动课程应当与社会生活相统一。
第六节 德育与隐性课程
1、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结合。
2、显性课程、直接课程、隐性课程、间接课程对道德教育影响。
3、显性课程中道德教育知识对人的影响与其他学科中对人道德教育间接的影响相结合。
4、以学科教育为主的课程,以活动教育为主的课程。
1、“单一主体论”“双主体论”“主体转化论”
3、对德育主体作用的认识
(1)权威主义。是以经验主义、行为主义以及社会本位为基本前提的。
①涂尔干认为教师的权威地位主要是基于两个原因:第一,学生在教育过程中自然地处于被安排的被动状态;第二,教师拥有文化和经验上的优势,自然应当对儿童产生主导性的作用。
(2)中立主义。“中立主义”是指教师在道德教育过程中采取的一种价值相对主义立场,因而在师生关系上保持价值中立、具有儿童中心主义倾向的一种德育主体观念。
①价值澄清理论。斯腾豪斯认为,道德教育的根本任务是通过价值澄清过程使学生掌握价值澄清技巧。现代德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要实现教师从“权威角色”向“中立角色”的转变。
②中立主义的价值立场的确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价值学习主体性的一面,对克服道德教育过程中的强制灌输有十分积极的 意义。但是绝对中立既很难做到,也不利于进行真正的道德教育。
(3)调和的立场。 杜威、威尔逊、贝克等人。
①杜威认为,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主体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教师的工作应当以促进儿童的生长为中心;第二,教师是学生的向导,指导者、领导者,也是道德价值的学习者和活动的组织者。
②威尔逊是一个对道德理性能力培养高度重视的德育理论专家。
③贝克。“反年龄歧视论”。教师的职业价值主要体现在他有较好的职业技巧,更主要是她能够提供建议、帮助制定、管理实施价值教育的计划。
4、对德育主体作用的正确认识应包括
(1)德育主体主体性的发挥的核心是学习主体道德学习的主体性发挥。
(2)德育主体的价值体现在对学生道德成长的引导上。
(3)德育主体的主体性发挥的关键之一是如何处理价值引导和尊重学生之间的关系。意识教师作为德育主体的素养,一是教师的教育智慧水平。
1、赫尔巴特的“四阶段说”。兴趣可以分为注意、期待、探究和行动。教学过程可分为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
2、“五步教学法”即预备、提升、联想、概括、应用。
3、杜威“五阶段说”即情境、疑问、假设、推断、验证。
4、传统的德育过程模式
(1)康德:管束、教化、陶冶
(2)苏联学者将儿童个性的形成分为五个阶段①刺激②动机③行为纲领和行为形式的选择④动机成为行为和行为变成习惯⑤习惯的行为形式变为个性。
5、现代的德育过程模式
(1)代表人物:拉斯思、杜威
(2)德育过程的出发点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教育影响只是隐含的、工具性的条件。
6、“传统”的和“现代”的德育过程观实际上隐含着两种对于道德教育基本理念的不同。一种观念认为道德价值基本上是靠成人对儿童的传授或教化去完成的,道德教育意味着一定意义上的“灌输”;另一种观念认为有效的道德教育不可能通过灌输去完成,唯一有效的途径只能是学生的道德自主建构。(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之间的平衡)
1、现代德育的基本特征:商品性、生产性、民主性、科学性、发展性和革命性。最本质特征应当是现代教育的民主性与科学性。故教育的现代化最本质的内涵应当是教育民主化和科学化程度的逐步提高。
2、德育历程
(1)习俗性德育使之人类社会早起以习俗性道德为教育内容并通过习俗与生活区实施的道德教育形态。
(2)古代德育主要是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是一个等级性、神秘性和经验性的德育发展阶段。 牺牲理解、强调记诵是全部教育也是这一时期德育的特征。
(3)现代德育 其主要特征:学校德育的民主化、世俗化、科学化。
近代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学校教育的普及。
(4)现当代学校德育
①理论与探索的时代②寻求平衡的时代A道德相对主义与绝对主义的平衡B宗教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平衡C学校德育与家庭、社会德育的平衡③全球化德育的时代
1、苏联社会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德育理论和实践探索的杰出代表。
2、德育思想和德育理论的主要内容与特征可以概括为:
(1)承认和主张教育的社会政治目的性,公开主张政治信仰与道德教育的统一
(2)关于学校德育环境的营造、学校德育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的辩证处理。
①要努力创造学生的“接受教育性”②主张促成学生的积极行动③主张强化学校德育环境建设以及社会环境与学校教育的互动
学校德育环境建设方面探索表现:①重视并努力从事建设学校教育环境的工作。物质环境、精神环境。②从事学校德育环境建设是亦充分考虑到了社会教育资源的连接及学生的主动参与两个因素。③重视通过环境进行渗透性质的隐性的教育。
(3)特别强调德育活动的重要意义。活动模式:观察、阅读、劳动、奉献。
3、除了高度重视有效的德育活动的组织之外,苏霍姆林斯基在有效德育活动的探索上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特征,那就是对情感和美感及相关活动对于道德活动积极意义的认识与强调。
1、德育目的的决定因素
(1)确定德育目的的主观依据。德育目的就其实质而言首先是一种教育活动中人的价值选择。
(2)确定德育目的的客观依据。确定德育目的的客观依据首先是指德育目的的制定必须考虑到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此外,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实际及规律也是德育目的制定的重要制约因素。
①德育目的的确定受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
②德育目的的确定受一定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制约。
③德育目的的确定必须考虑历史发展的进程。
④德育目的的制定还会受到文化传统的影响。
⑤德育目的的确定一定要依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
2、德育目的的具体化。
(1)德育目的的具体化实际上就是以德育目的落实为德育目标,并实现德育目标的层次化、序列化——也就是实现目标分类的过程。
(2)德育目的的具体化的首要任务是要实现由德育目的向德育目标的转化。这是一个将德育目的层次化过程。具体说就是由反映教育的一般本质和社会对教育的总需求的德育(总)目的向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品德培养目标过渡。
(3)德育目标实际上有两个层次。一是上面谈到的作为某一类教育体系中的德育目标;另一类是依据这一目标进行进一步分解所形成的操作化的具体德育目标——布卢姆所言的“教育目标分类”。目标分类的过程实际上是德育目标的序列化过程。
2、对我国德育目的的正确理解
(1)我国现行德育目的和德育目标是建国以后德育目的和德育目标的延续。纵向比较,其进展主要表现为①对基础道德和文明习惯方面的教育有了比以前更多的强调②注意到了教育的层次性③注意到了社会要求与个人发展的统一④注意到了德育目的和德育目标的相对稳定性
(2)与对德育目的和德育目标的科学化目标相比较,我们还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是①德育目的是由谁确定②德育目的较多体现了国家主导的意识形态,导致德育政治化。③总体上看,我国德育目的、德育目标对个人生活幸福与德育的关系强调不够④对独立的价值思考和批判能力的强调仍然不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