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01
2023-06-02
2023-06-02
2023-06-03
2023-06-02
更新时间:2024-12-20 11:42:30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2023-06-01
2023-06-02
2023-06-02
2023-06-03
2023-06-02
一、教学背景
学习对学生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情,如果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会给学生产生一种极大的压力,以至于学生会厌学、怕学。对于这种情景,我们觉得把游戏带入课堂,让学生在玩中受教育,同时也能够放松心境,这样学生或许更能吸收知识。所以,我们从众多的游戏中选出了“123木头人”的游戏。经过这个游戏,我们主要传达的是让学生们懂得令行禁止的道理,这是此刻学生们所欠缺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反应本事还有身体调节度,让学生更能健康的成长。
二、教学目标
1、经过让学生在游戏中学着听口令,提高自控本事。
2、培养学生的快速反应本事和肌肉控制本事。
3、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培养学生的快速反应本事和肌肉控制本事。
2、难点:体验游戏的欢乐,学会游戏的规则。
四、教学方法:课堂体验、自主探究、讨论交流
五、教学课时:一课时
六、教师课前准备:照相机
七、学生课前准备
1、上网查阅游戏规则和相关的故事
2、思考怎样在游戏中获胜和在生活领域中能够用到“123木头人”
游戏规则。
八、教学过程设计
(一)游戏引入
1、我们小朋友很喜欢照相,对吗?
2、在照相的时候我们要怎样样呢?(尽量坚持最好的造型,站在原地不动)
3、等一下我就要请小朋友来和我一齐来玩这个照相的游戏,好吗?
(二)游戏体验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1)请拍照的人叫口令:“一二三,木头人”
(2)口令完毕,不许说话不许动,不许走路不许笑,立即坚持静止状态,无论本来是什么姿势,都必须坚持不动。
情景一:如果有一人先忍不住说话,或者笑,或者行动,则这个人是这一轮的游戏失败者。这个人必须上去和拍照人“手牵手”(各自牵着绳子的`一端),然后再开始下一轮木头人游戏,直到有一个“勇士”上去把绳子“砍断”,拍照人反身抓木头人,已被抓木头人恢复自由身,跟着队友一齐跑向安全地带。
情景二:如果没有被抓到的失败者,那么任意一名木头人上前拍到拍照者的肩膀,则拍照人必须转身去抓木头人,被抓到者成为新一轮游戏的拍照人,若没有人被抓到,拍照人不变,进行再一轮的游戏。
2、学生分组(分成两大组),各自玩游戏,教师巡视指导。
(三)讨论交流
1、请获胜的同学说一说游戏时自我注意了什么?
2、请失败的同学说一说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四)游戏总结
同学们你们今日学到了些什么?
1、坚持。在游戏中,每个人必须学会坚持。在别人没有动之前的最好选择就是不动。那里的不动就好比我们的成功,只要你多坚持会不动你就成功了。学会坚持,让我们与成功不仅仅是应对面,而是让成功与我们融为一体。
2、学会令行禁止。在游戏中,当口令喊完之后,大家必须静止,这就是命令的作用。学会令行禁止,这个游戏的另一心理学意义。俗话说“一切行动听指挥”,当命令下达之后,自我的一切都必须以命令为重。
3、自控和被控制。游戏的最终一层深意就是自控和被控制。在游戏中,想让自我不动就必须自我控制。被控制是为了更好的自我控制,一个人从小到大,首先学会的是被控制其次才是自我的控制,所以在游戏中学会被控制和自我控制同等重要。
好几次,我发现孩子们爱扔东西,虽然我批评教育了,可有些孩子屡教不改,我想,平时可能限制得太多,应该给他们扔的自由,通过扔飞标,一方面满足了他们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发展了他们扔的能力。
【活动目标】
1、学习把飞标投向空中。
2、体验作飞标,玩飞标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皱纸,塑料夹;
2、皱纸,塑料夹做成的彩色飞标一只。
【活动重点】学习把飞标投向空中。
【活动难点】制作飞标
【活动过程】
1、出示彩色飞标:你们见过这个吗?它叫彩色飞标,可好玩了。
2、教师把飞标抛向空中,再接住,也可以把飞标抛到小朋友的面前,请幼儿捡起交给老师。
3、告诉幼儿,一只飞标不够玩,所以,我们(jy135幼儿教育 )要自己学做飞标。
4、教师示范做飞标:先把皱纸丝成一条一条的,再把每一条的一端整齐地叠在一起,最后,用塑料夹子夹住,一只彩色的飞标就做成了。
5、带领幼儿到户外玩飞标,指导他们用力把飞标投向空中,也可由教师把飞标投向远方,让幼儿跑过去捡。
【活动延伸】
教师可准备塑料圈,让幼儿往圈里投,发展手眼协调的能力。
【活动反思】
个别能力差的幼儿,教师可以帮助他做飞标,要鼓励幼儿大胆地扔,提醒幼儿不要扔到小朋友的身上,此游戏简单,可以让孩子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玩。
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使幼儿学会正确使用动词:飞。游。爬。跳。
2培养幼儿敏捷的思维,丰富的想象,以及愉快的情绪。
活动准备:1一幅画有花。草。树。小河。蓝天的背景图。
2录音机一台,磁带一盒(录一段抒情优美的轻音乐和一段活泼欢快的音乐)。
3贴绒小动物若干(小动物应准备充足),各种动物头饰若干,与幼儿人数相等。
活动组织:1播放音乐,出示背景图。教师抒情地讲解,引发幼儿对背景图的兴趣,把幼儿带入优美的意境和欢快的气氛之中。
师:树林里真美丽,小动物们将在这里举行音乐会,你们看谁来了!它是怎样来的?(逐一出示蝴蝶。小鱼。乌龟等贴绒教具)
2引导幼儿扩散思维,丰富幼儿想象的内容,启发幼儿模仿动物的动作,帮助幼儿理解飞。游。爬等动词。
师:想想看,除了蝴蝶会飞,还有哪些动物也会飞的?(幼儿说到什么动物,教师尽可能在图上贴出什么动物,以加深直观形象)它们是怎样飞的?让我们来学一学。"还有谁会爬?(依次进行下去,方法同上)
3按要求的动词,让幼儿选出有关动物图片,贴在背景图的适当位置上。
师:大树林里有小动物们喜欢的
家,现在请小朋友帮忙把会飞的小动物先送去休息:再把会游的动物送回家休息。'(依次进行下去)
4游戏开始,随音乐扮演小动物做动作,进一步巩固对新学动词的理解。
师:小朋友,动物园音乐会开始了。你们看,小动物们跳的多开心呀!我们也来参加它们的音乐会吧!谁想扮什么动物,就找好头饰戴在头上,表演谁的动作。让我们一起跳起来吧!(音乐起,幼儿自由表演,结束活动)
【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身体的协调本事,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合作意识以及竞争意识。
2、幼儿能在游戏中体验游戏带来的欢乐。
【活动准备】
螃蟹头饰若干,皮球若干。
活动玩法:
男女两队排在前面的两个小朋友为一组,两人学小螃蟹的姿势,背靠背,夹住球。胳膊像钳夹一样互相勾住,向前走,走到标志处再走回来,把球放入筐内,然后排在队尾等待下次继续玩。下一组小朋友只要前一组的把球放入筐内就能够出发。两只"小螃蟹"必须要注意团结协作好,球不要掉下来,如果掉了,从头再来,走时必须要注意安全。
中班游戏教案:网小鱼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动作的灵敏性和反应本事,学会躲闪。
2、培养幼儿合作本事
【活动预备】
1、小鱼头饰若干,鱼网头饰两个。
2、用一个呼啦圈放到地上做小桶。
3、音乐cd《很多小鱼游来了》
【活动玩法】
一、将全班幼儿分成两部份,两个幼儿做鱼网,其余的幼儿做成群结队的小鱼。做网的两名幼儿双手相握,举过头顶,然后分开成鱼网状,做小鱼的幼儿排成一字队形,等待穿越。
二、游戏开始,全体幼儿念童谣:“很多小鱼游来了,游来了,很多小鱼游来了,游来了,快快捉住!”,扮做鱼儿的幼儿低头弯腰快速从鱼网下部经过,扮鱼网的两名幼儿听到“捉住”二字后,赶紧把鱼网放下,捉住没来得及经过的幼儿,把鱼儿网住,放到桶里,没有捉到的鱼儿继续参加游戏。当捉到3-5条小鱼时,让捉到的小鱼团体表演一个节目。
三、第二次游戏让幼儿换主角进行。
【活动反思】
很多幼儿都能顺利完成任务,教师要随时提示扮鱼网的两名幼儿不要提早放下鱼网,当听到“捉住”两字时,迅速将鱼网放下。扮小鱼的幼儿要首尾相接,鱼贯而进。
1.材料:一次性杯子、前端可弯曲的吸管、彩色纸、广告纸。
2.工具:剪刀、固体胶、双面胶。
3.制作范例1个。
4.制作步骤流程图(见右图)。
1.回忆情境,演示范例,激发幼儿制作的欲望。
2.了解制作的步骤和所需材料、工具。
(1)教师:要做旋转木马,需要用到哪些材料呢?(一次性纸杯、前端可弯曲的吸管、彩色纸、广告纸。)
(3)教师用儿歌小结操作流程。
杯子做平台,洞儿杯底、杯边打;
小吸管,洞里钻,长的钻上面,短的钻旁边;
吸管头,十字开,小花伞,撑起来,木马四边粘;
旋转木马转起来,真呀真好玩。
3.了解制作要点。
在制作的过程中,哪些步骤你不太会做?
(1)打洞。洞的位置与大小。(图一)
(2)十字剪制。吸管的前端裁开成十字型,方便粘贴及花伞的平稳。(图二)
(3)伞形的制作。先将正方形的纸剪成圆形,从边到中心点剪一条直线,再粘贴起来。(图四)(4)同样图形。先将纸进行折叠,再画出图形,然后进行剪贴。(图五)
4.幼儿制作,教师指导
(1)遇到困难能主动先想办法解决,然后可以向同伴学习或向老师求助。
教师:那么多的难题都解决了,我们就可以制作了。在制作之前,老师还有要求:在制作时,你们可能还会遇到一些困难,你们一定要自己先想办法解决困难,解决不了的,可以向小朋友或者老师求助。
(2)节约使用材料,注意制作安全,及时收拾工具、材料,保持整洁等。
教师:要节约使用制作材料,使用工具时注意安全,制作结束要及时收拾好工具和剩余材料,保持整洁。
5.幼儿探索游戏:旋转木马。
(1)自由玩自制的旋转木马,体验成功的喜悦。
(2)幼儿交流:为什么旋转木马能够转起来呢?
1.尝试看流程图学习旋转木马的制作。
2.掌握钻孔和十字剪制的技能,学习剪贴相同图形进行装饰。
3.感知木马旋转,体验自制玩具的乐趣。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