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9
2023-06-15
2023-03-19
2023-06-27
2023-07-05
更新时间:2024-01-28 08:20:33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2023-06-29
2023-06-15
2023-03-19
2023-06-27
2023-07-05
计先生宏信,岛城二十五中高师也。学道精深,施教刚猛,而面相颇和。按前人度量,先生身高八尺有余,骨相茁壮,余曾学《史记》项羽篇,言项王能力拔山兮,眼前顿时浮现先生形象。如初学于先生者,不谙先生脾性,必觉悚然。初,先生命余答其提问,余声线颤抖,惴惴不安,诺诺答毕便额头薄汗。然授业三课之后,同学三五人不约而同对先生嗞嗞有声,余犹甚之。物理之学穷于究理,如3D影片,需立体思维,而我等女生平面已觉艰难,况立体乎!余最头痛最伤心学科即物理也。头痛者,学不渐进;伤心者,考分赧然。然自获学于先生,有渐就物理之堂之感,虽不及门,但见门之赫然大开,指日可进。
先生授业少幽默,然循循善诱,脉络清晰,使人由自迷宫走出,豁然开朗。先生偶有调侃,故悬高题,逡巡教室,无一人应接,皆喑。此时先生感慨:“蠢矣!”吾等愤然,齐声不求答案,课后三五成群揣摩,有所成便齐声高呼,疾盼先生再现。然先生对吾等成就表面不以为然,却嘻嘻课终,吾等亦有春风拂面之感。先生治学严谨,对吾等不言而教。尤先生阅批作业,其认真细致实为余所遇第一人也。先生能在纷纷作业中找出些微差疵,所做批语时有长达数行,人人如此,不分厚薄,不厌其烦。吾班数人竟因之有此所好:翻看别人作业本,寻找先生批语。
余自初中研习物理之学,每遇测试,偶有及格,别人怕鲁迅余秋雨,吾觉牛顿刺眼。然从师先生后,渐循渐进,屡上八十余分,偶有自命不凡之男生前来比试物理成绩,顷之低首而走,余有快感如历史书中所言上世纪四九年解放之兴奋。然先生从未赞吾片言只语,戒余学路有歧。余今始觉确如一穷叫花子,始有积蓄便沾沾自喜,尚未对物理之学有热爱之深。然急湍必自小溪,大成必先小有,拾级而上,必能登堂,然后入室。
俗语说“天有不测风云”,下一句吾对“人有调动之忽”。二十五中领导总觉自己是棋中高手,顺手即将车卒调动,举大旗插小池,文科生惴惴焉,理科生戚戚焉。近日,二中领导进驻,余有解恨之悦,非为高攀,实为领导断我师徒学缘。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先生者,天地亲师,敬也!
我是一名初中生,我对现在的古文教学有些想法,我不爱拐弯抹角,所以便打开天窗说亮话。
我先问一问各位,所有的学生都要背诵古文是为了什么,我的`大部分同学都说:唉,这还用问吗!当然是为了应付考试啦!这还真是一个简陋的回答。其实不是,我通过我的老师了解到,学古文是为了让我们从古文中学到古代人民待人处事之道。可现在的老师大部分都要求我们死记死背这些古文,让我们从死记之中悟出其中之理。可效果呢,却是当然是应付考试啦!这一句话,这并不是我想要的结果,老师们的这种做法,只会让我们去应付其古文,让我们产生一种错误意识,认为这些古文是为了老师而背的,是为了应付考试而背的。若真成了这样,这古文岂不是什么意义也没有了吗!
又请各位想一想,古文其核心是什么,不就是当中的含义了吗。可我如此生搬硬套的去记这古文,不就好比教你去抓蝴蝶,你却拿来一个空蝶蛹给我,当中含义了然无存,毫无意义。蝴蝶走了,蝶蛹有价。古文其含义走了,它便不是一篇古文了,而是一篇语无伦次、乱七八糟的废话罢了。敢问各位,我们多次死记这些废话,居然是为了考试!!!!!无价之有!!!!!还不如去背一背歌词,练一练唱功,以后还能当个歌星。
可能有人要问了,不是有古文翻译注释吗?不,其实古文含义过于巨大,无法在现代文中找到对应关系,翻译只是一种理解的辅助工具,只能体现原文的少部分意思。我觉得可以说古文本身就是为了阐述这些巨大而又有共性的概念而存在的!说它含有一种神性也不为过。
所以,我认为古文其实不用背,若真的死背下来了也没多大意义,因为要是你的大脑不接受它,那么你背过的那篇古文忘掉也是早晚的事。若古文是为考试而背,那只能说明出题人思想观念还没转变过来,太过于追随腐朽且从字面意义上来说没啥用的文化。并且我也没见过什么人通过背古诗文而成为像李白、杜甫、李清照一般人人皆知的大诗人。
这只是我个人的理解,有异者见谅。
天雁落,孤鸿起,红竹清影,碧水斑驳。带华阳而披鹤氅,着谢屐而高歌所向。夕阳浅浅,晬容阳阳,屈神府而降百灵,舍簪笏以求清萍。便携秋杖,缓登绵山。山之所在,乃吾晋西大地。除其泱泱之漠土,唯代代之子墓,父堤母陂,古城修辉,万载宋氏,以此威魁。故,父兮养我,以厚土之德物、竣山之博木。是以虽方兴未艾,犹知以何为德、以何为哉。
父者,负也。吾父高德,教子畏葸不及,惠子畏葸不足,养子畏葸不徵。故,以赋性,沐愚子,至今如是。未晬之龄,得赐名之幸;及晬之龄,得拈周之荣;百晬之龄,得宴客之弘。韶年光华易逝,少不更事,曾沿屋角捕蛾,股坠地,不稳入井,父赤身以救。及明世事,父以经教我,扶手临书,谓吾:“字当为人,故尔需书瘦骨之楷,以为铮铮之气”。
舞勺之年,父植柏柳数棵,于方亩之庭院。当时是,父曾携我以游园。园者,于城之右,以桃李闻名诸乡。及春,绽薇姿桃李;及秋,则有诸硕果,累累以负枝头。父喜桃李,言非薄幸乃痴情。后吾有知,父亦喜流水,言非无情乃不可违。因父之故,吾亦爱桃李,更喜风起,觉其似俏窕佳人,梦梦娑薇。父知吾思,笑不可遏,称吾未及弱冠,到已先知情趣。
后三年,父多事,鬓先秋。而立之年已如不惑。性不改,然不喜言语,亦不常归家。数次相见,更相携以游山。常去者,绵山。山之麓,乃晋介子推之墓,割股奉君,不言厚禄。隐后期年,随火而逝,傲傲清骨,悲哉足乎。山之阴,乃三清大罗宫,须弥之间,戏耍云雾。灵霄斗姆,运星辰以绘千秋古迹,拨群鹿而登五老经阁。白曾来,霞客亦曾来,而今父来,吾亦来。晨钟暮鼓,悠悠鹤吟,父曰,道骨者,铮然不变。
又三年,父归家更不易。吾常望月兴叹,时而恍若见父。仰而思,恐为同月照异乡,一秋憾双人耳。思之,吾时好饵鱼。五花龙睛、望天、玉印不知几何。常饵鱼以思鸿雁,若思之久矣,辄常有鱼饱腹而亡。呜呼,吾害生之行径,不足道也。
去年,父回,与之再赴绵山,森森兮如旧,茫茫兮如旧,皓皓兮如旧。父不言,吾惶惶随其后。登山麓,过山阴,澹澹幽泉,熙熙容光。山之巅,广远难极,满引雾汤(shang),知其非岱宗、华岭,然,亦撼若天地之孤鸥。正欲悲来,父炽目如炬,观山阴已如蚍蜉之大罗。笑言,何其清矣!倘无凡尘之心,则留清明之骨。
吾父如是。
唐代: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珮通:佩)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下澈一作:下彻)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翻译
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水声,就像人身上佩带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心里为之高兴。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沿路走下去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了水中高地、小岛、不平的岩石和石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溪水)曲曲折折,(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我坐在潭边,四面环绕合抱着竹林和树林,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入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停留,于是记下了这里的情景就离开了。
一起去游玩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跟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叫做恕己,一个叫做奉壹。
壬辰年五月某日,兄与我相约齐赴龙泉,为览洛带古城丽景,车初至龙泉路段,暖阳温媚,和风洗面,红花绿草,春意阑珊,天色蔚蓝,青霞直挂彩云间。飞鸟东去,娇燕西来,眷人双双一线牵。枇杷羞滴,青桃含涩,万叶丛中方显佳人气韵。
洛带古镇,相距驿都六七余里,古色古韵,朴素庄雅,俨然井条,一派齐整。客栈会馆,店铺牌坊,东场西市,北屋南舍,笔笔皆邻,红楼窗白,青砖小瓦,石板街巷,低沟细水径流,分沓其上,如梦江南乡间游走,炊烟袅袅。
黄昏近傍,华灯闪亮,璀璨如星。小吃甜点,巴风蜀味,千奇百珍,烤肉腊肠,鱼丸燃面,应有尽有。干臭豆腐十里香飘,凉粉伤心,苦辣酸甜。古玩器乐,工艺字画,玲琅满目,多如牛毛。怪装异服,陈列期间,旅客往来,屡屡穿试,演绎帝王妃艳,大兵小将,才子佳人,含笑摄影,怡然潇洒。
天府沃土,孕育南国秀色,玲珑眉宇,芙蓉脸蛋,红唇青丝,窈窕身段,玉指柳腰,纤纤细步,粉带罗绸,淡妆浓抹,登台入戏,幽柔舞姿,裙衫飞扬,莞尔一笑,拨动心弦,倾城倾国,天下无双。
过山车,对对碰,高架空悬,童野好逗,鬼哭狼嚎,疯狂止在一瞬间。枪破气球,沙包扔尽,玻璃池内,金鱼漫调,虾蟹还斗。异国友人,兴犹未尽,方趣正浓,乐在其中,不知疲惫。
西风古道,山川色暖,细水长流,茂林深处,乌雀声声啼罢。紫竹叶密,翠柏如伞,绿荫绕绕,歌者弹唱,琴弦幽谷。杨柳湖畔,碧波荡漾,明镜澄澈,水天湛蓝,浅底鱼翔,长空白鹤。孤舟老翁,蓑笠披肩,小饮茶淡,独钓春秋,闲情逸致,诙谐如画。马驹一身汗血,骑者牵绳直走江边,威风凛凛,神采飞扬,马蹄轻快,溅起一汪水珠丝连,惊醒晚春千般梦。
金龙长城,固比铁汤,坚若铜梨,高墙深院,石狮卧门,神武威力,摧不可破,登千级石阶而上,天下小矣。千里江山,万象包罗,蜀川壮丽秀景,一望无际,目不可睹。
瞭望台,百年风雨,往昔历史峥嵘,金戈铁马,刀光剑影,狼烟四起,烽火诸侯,群雄角逐,生死成败,王霸天下,儿女情长,如梦讴歌,纷纷扰扰,红颜为谁而憔悴。
叹今朝,多少风流人物,云雨变幻,究竟谁主沉浮?
《岳阳楼记》
(宋)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前赤壁赋》
(宋)苏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逍遥游》
(先秦)庄子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
在前段时间,我们一些同学正在背古文。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话还得从今年9月30日说起······
9月30 日那天,一个平凡的日子,在一个平凡的花坛,发生了一件不平凡的事情,那就是——背古文!这个任务是学校发给我们的。陈老师严肃而紧张地说:“这一共有八篇古文,而且都很多,要做到又快又好。最后还要比赛,不过荣誉很高,对升初中有较多帮助。”我先是觉得很难,可是后来听到“对升初中有很大帮助”,就眼睛一亮:我一定要背着古文!
我们国庆节放假期间的'任务就是背古文。我从7点钟准时起来背,背到10点钟才睡觉,而且有时废寝忘食,直到爸爸拍我时才知晓。经过这几天魔鬼鬼似的高强度训练,所以给我折腾出两个黑眼圈,成了“国宝大熊猫”。
陈老师从我们这些精英中挑选精英。通过一次次的测试,终于只剩下了我、李开、贡语宣等等。
有次背书,我兴奋过度,用红领巾蒙住脸在那儿玩。可是,陈老师却悄然无声地走了进来,看见了我,立刻叫我时间可以倒流,我一定会认认真真的背书。可是在中午,我眼巴巴地看着同学们在背书时,陈老师又叫我去背书。我当心里高兴,因为陈老师这会儿又给我了一次机会;但又很惭愧,因为我那么不听话,陈老师还是给我机会。从此,这次教训对我刻骨铭心,认认真真得背古文。
陈老师为了让我们在复赛和总决赛里拿第一,逼迫我们每天在背的清楚的情况下加快两秒,不然放学别想回家。所以每天我们在学校里背,许多课都没有上。
在背书的好几次,我们状态非常不好,胡宇嘉都急得要哭了,给妈妈打了好几次电话,说我们(除了胡宇嘉)背的一点儿都不好,可我们就是提不起来。
通过一个月的疯狂训练,我们终于在复赛和总决赛中拿了冠军,我们都欣喜若狂,高兴的都蹦了起来,比跳蚤还跳的快!
这次背古文,我不仅锻炼了口齿,获得了几百元的书卡和荣誉证书,还让我深深的体会到“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句话的其中的含义。收获真大啊!
20_年陕西高考作文题
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
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
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寓言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吊屈原赋
尚记两千年前,贾公过长沙,自慨命运之不济,悒郁思索,而做斯赋。竟有同命相似之感叹,其悲叹人才之不为用,而忠言不被纳之意,盖与君之所行谬矣。命吾于考场之上,端午佳节,重做斯赋,以吊先生之灵。
呜呼,君虽为楚王之同姓,其血缘之亲。可谓近矣,君累世为官,与楚王之忠心,可谓昭然也,然竟为世人所不容,被君王黜免,终于郁郁而沉于汩罗矣。虽有昭昭若明星之德,有日月齐辉之才,一旦被疏,不复被用,虽心系楚国,胸怀天下,岂不枉然。
余叹其感情之无用焉,君临天下,当以理为重,奈何信*谗之语,而疏远信臣忠义之士也,怀王不用汝击,终招患祸,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吾惟惜其不以事理相推,而竟以感情之草草行事也。
故天下之成就大事者,莫不恪守理,而自制于情也,人情莫不好悦己者,而恶直言者也,故庄宗虽有天下而终自戳于伶人之手,其沉溺于私情使然也。夫*谗当道,以美*之,丝竹乐之,财物乱之,使其远正直而近谗邪,虽已似日之昏昏,而不自知,至于祸已至矣,乃有悔色,岂不晚哉?
人情有远近。而缘有亲疏,而公理无远近,正道无偏邪,君于九天之上,可忆及昔日否,子兰之流,力劝怀王之秦求和,终使怀王之魂留他乡,子兰岂不为楚王之亲近哉,有骨肉之亲,却不能远谋,有远谋之臣,未有骨肉之亲,情理相较,于情于理,竞何如哉,怀王屈理从情,终至斯地,虽有天地为其悲惜,然留笑柄子青史矣。
君沉汩罗,去今两干余载矣,夫两千余载之中,屈理而从情者,不可尽数,今日光华闪耀大地,然此事仍无有断绝之时,余作此文,毕汝可知,展汝之盛德,示汝之才华,以警戒世人,使其屈情从理,如此,则官不贪,如此,*不*,如此则百姓直田享用不尽矣。
怀王于冥冥之中,定当后悔不迭,特以为情乃理之末,而理为情之始也,理从情而家不立,则国不治,则天下难平,情从理,则行路之人,可为骨肉之亲,邂逅之人,可助成大事,岂不如此哉?
从刚开始接触文言文,学习文言文,再到深入和喜欢文言文,已经有4年时间了,4年不短不长,却一直书写着关于我和文言文之间的故事。
记得刚开始接触学习文言文是在五年级的一篇课文,“杨氏之子中‘之’就是‘的’的意思,杨姓之子就是指姓杨的人的儿子”,当时,我的语文老师就是这样教我们的。
概念不清,记忆模糊,就是我刚学英文课文的感觉,但当时我却不以为意,认为不会考无关紧要。
之后上初中了,语文课上也学习文言文还比较重点,我仍然没有放在心上,可是紧接着的一次考试却彻底改变了我对文言文的态度。——一次模拟考,我因为语文文言文部分失分严重,与第1名失之交臂。
一向好胜心就想着我怎么会甘心作为语文课代表,在文言文部分失分这么严重,又怎么会甘心?当然我也并没有因此气馁泄气,而是开始向文言文进去,并下定决心啃下这块硬骨头。
就这样我成了文言文的忠实粉丝。课桌上永远都陈列着两样制胜法宝,一本古汉语字典和一本文言文阶段练习。
时间就是检验成果最有效的方法,下一次大考我没有,因为文言文部分在十分,反倒之后,文言文还成了我得分的优势之一。
好不容易文言文终于从半小时变成了一大优势,我真不知道当时有多高兴。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也收获了一个不一样的自己。
文言文教会了我“恒”有多重要,刚学习文言文并没有想象中的简单,可是我坚持了下来,啃下了这块硬骨头我明白了坚持,更明白了“恒”的真正含义。
学习中所看到的一些文言文故事,也深深的启发着我:孙权劝学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刘邦“学剑不成乃弃,学文不成又弃”,学做一件事情,坚持才是最重要的;“人皆多有所知,唯王都无所关”,告诫我们不与世事同流合污。
启迪自己,更完善新的自己。
文言文更让我开辟了一个属于我自己的“新天地”。
阶段学习中,我认识了一群“活生生”的文人。他们和我一样,也喜欢文言文。我们也因为文言文成了无话不谈的挚友,一有空闲时间文言文就成了我们所讨论的话题,一起分享和文言文的故事,一起探讨文言文的划分以及结构剖析,不亦乐乎。
4年时间我渐渐战胜了文言文,更看到了自己的成长,如果有机会我想和文言文说句话,文言文待我学你完备时,我一定和你畅聊——你是如何让我着迷的。
云雾缭绕,山峰高耸入云,在这座山崖上矗立着一座竹亭。飞鸟尽去,在这空荡的山间,飞雁扑棱翅膀的声音显得格外突兀。
突然一道琴声打破天际,继而传来不断的琴声,铮铮——音调低沉缓和,如江流般一泻千里,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忽而音调突变,豪放昂扬,如山峰般高峻挺拔,突生一种磅礴之气。琴声时高时低,时起时伏,令飞禽走兽驻足痴望。铮一曲终毕,抬手抚琴,但见此人呈现毫不拘泥之态,举手投足间尽显潇洒之气,原来是调琴高手俞伯牙。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好!随即一阵鼓掌声从远方传来。俞伯牙缓缓睁开双眸,诧异地抬眼望去,只见一位素衣男子伫立在不远处,外貌清秀,低眉浅笑,神态中满怀欣佩之情。正疑惑间,面前男子作揖道:打扰了,在下姓钟名子期,先生这等高超的琴技,想必是闻名天下的俞伯牙俞先生吧。俞伯牙起身,抱揖回道:正是鄙人。钟子期笑道:久仰久仰,方才我听到先生的琴声,感觉时而置身于崇山峻岭中,徒生浩然之气,又时而置身于流水潺潺中,泰然自若,不禁心生喜爱,不免驻足于此。听到这一番话,俞伯牙不禁一喜:这天下竟有人能会意吾的琴旨,实是能称得上我的知已啊。于是说道:过奖了,先生可愿每日来这里倾听鄙人的琴声?钟子期回道:幸甚至哉。
于是,每日于这竹亭之中,俞伯牙备琴等待,热上一壶浓茶,在这茶香氤氲中,钟子期如约而至,不必言语,相视一笑便可会意。愈伯牙专注调琴,手指快速飞动,婉转动听的音乐倾泻而出。而钟子期则手执清茗,浅酌低尝,表情时而悲伤;时而欢笑;时而激帛;时而低沉。变幻无常,仿佛置身于琴声之境中。一曲终了,钟子期稍作点评,二人饮茶作乐,谈笑风生,实是欲界之至乐。
然而一日,俞伯牙照旧备琴等待,热茶也已备好。日渐黄昏,却迟迟不贝钟子期的到来,心甚焦虑,翘首楚盼,等待的人依旧未来。这时正值秋季,空谷清幽,猿鸟哀啼,旁边的老树落叶纷纷,佝偻的枝干无力地伸展着,远处的斜阳置于山间,却显孤独寂寥之感。俞伯牙长叹一声,失望离去。
飞雁传书,却带来不幸的消息,得知好友病逝,俞伯牙携琴再次来到了竹亭中,正襟危坐,双手覆于琴弦上,铮——琴声却与以往的激昂豪放格然不同,悲沉婉转,似对知己的悼念,又似对往日的追忆,终不解意。曲毕,物是人非,望着周围空荡的氛围,俞伯牙悲从中来,抬手挥袖,檀琴被打翻在地,仰天大叹:知己已不在,吾要这琴何用!一滴清泪泫然落下。
此生若能得一知己,无悔,足矣。
自古文人多思乡
江南梦
很早很早,就听语文老师常常嘴里念念叨:“自古文人多悲秋”。秋天,似乎就是一个被诅咒的季节,在这个季节,黄叶飘落,冷风袭身,惹得文人一心思乡。而乡愁,也似乎成了文人在秋天里唯一的思绪。
太白望月
李白,一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却是长年流落在外,居无定所。一晚,他心中那股强烈的思乡之情在心头沸腾,他想念自己的家乡,想念自己曾经朝夕相处的家人。然而现在,他又如何能见得了自己的亲人。那晚,他再也无法入睡,于是,起身推开窗户。一片银色的月光直射入房中,顺着月光,他抬头仰望那轮明月。明月中,他似乎看到了那久别故人对他频频点头,只是一眨眼,便又在他眼前消逝。原来这只是他的幻想而已。百般无奈之下,李白只能独自吟下:“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瘦马感夕阳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对于夕阳的缺憾,又何止是李商隐一个人的感叹。他,依靠在一棵枯竭的老树旁,偶然看见一只独自飞行的乌鸦,心里便像压了一块石头一样沉重。眺望远处山头,炊烟袅袅,时而传来阵阵流水声。此情此景,更是令人惆怅。唉,只能牵着一匹瘦马,独自走在寂静的小道上,看着西边那一轮浑圆的夕阳,怎能不叫人感叹。古道上,马致远愁肠百结,却也只能在心底哀叹:“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而他的这一声哀叹,又何尝不是游子心底撕心裂肺的痛啊!
唉,圆,何为圆?一种所谓团圆的东西,却是许多人一生想圆的梦。而这个梦,却似乎永远都是一个圆不了的梦。那个梦,只能圆在人们的心中。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宋濂 〔明代〕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年幼时就非常爱好读书。家里贫穷,无法得到书来看,常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亲手抄录,计算着日期按时送还。冬天非常寒冷,砚台里的墨汁都结了冰,手指冻得不能弯曲和伸直,也不放松读书。抄写完毕后,便马上跑去还书,不敢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有很多人都愿意把书借给我,于是我能够遍观群书。成年以后,我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又苦于不能与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交往,曾经赶到数百里以外,拿着经书向乡里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前辈德高望重,门人弟子挤满了他的屋子,他的言辞和态度从未稍有委婉。我站着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俯下身子,侧着耳朵恭敬地请教;有时遇到他大声斥责,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不敢说一个字反驳;等到他高兴了,则又去请教。所以我虽然愚笨,但最终获得不少教益。
当我外出求师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峡谷之中。隆冬时节,刮着猛烈的寒风,雪有好几尺深,脚上的皮肤受冻裂开都不知道。回到学舍,四肢僵硬动弹不得。服侍的人拿着热水为我洗浴,用被子裹着我,很久才暖和起来。寄居在旅店里,旅店老板每天供应两顿饭,没有新鲜肥嫩的美味享受。同学舍的人都穿着华丽的衣服,戴着用红色帽带和珠宝装饰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左边佩戴宝刀,右边挂着香囊,光彩鲜明,像神仙一样;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处于他们之间,但我毫无羡慕的心。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情,所以不觉得吃的、穿的享受不如别人。我求学的辛勤和艰苦就是像这个样子。
注释
选自《宋学士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浦江(今浙江义乌西北),明初文学家。
东阳,地名,在今浙江东阳。
生,长辈对晚辈的称呼。
序:文体名,这是一篇赠序
余:我。
嗜:喜欢、特别爱好。
无从:没有办法。
致书:得到书。致:得到。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每:常常。
假借:同义复合词。借。
假,借。
于:介词,从。
笔:名词作状语,用笔。
手:名词活用为动词,动手。
弗之怠(dài):即弗怠之,不懈怠,不放松读书。
弗:不。之:指代抄书。
走:跑。
逾约:超过约定的期限。
以是:因此。以:以为;是:这样。
加冠(guān):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礼,表示已经成人。
后人常用“冠”或“加冠”表示年已二十。
患:担心。.
硕师:学问渊博的老师。
硕,大。
游:交往。
尝:曾经。
趋:赶到。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
先达: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叩,请教。
执:拿着
德隆望尊:道德声望高。
望,声望,名望。
隆:高。
门人弟子填其室: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
门人、弟子,学生。
填,充。这里是拥挤的意思。
稍降辞色: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
辞色,言语和脸色。色:脸色。
援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道理。
援,提出。
质,询问。
俯身倾耳以请:弯下身子,侧着耳朵(恭敬地)请教(表现尊敬而专心)。
以:连词,而,来。
或:有时。
叱(chì)咄(duō):训斥,呵责。
色愈恭:表情更加恭顺。色:表情。恭:恭敬
至:周到。
复:这里指辩解,反驳。
俟(sì):等待。
卒:最终。
负箧(qiè)曳屣(yèxǐ):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表示鞋破)。
曳:拖。
箧:书箱。
屣:鞋。
穷冬:隆冬。
皲(jūn)裂:皮肤因寒冷干燥而开裂。
舍:指学舍,书馆。
支:通“肢”,肢体。
媵(yìng)人:这里指服侍的人。
汤:热水。
沃灌:洗浴。沃,浇水洗(四肢)。灌通“盥”。
衾(qīn):被子。
拥:盖着。
而:表承接。
乃:才。
日再食(SI):每天供应两顿饭。再:两次。
寓逆旅:寄居在旅店里。
寓,寄居。
逆,迎。
逆旅,旅店。
被(pī)绮(qǐ)绣:穿着漂亮的丝绸衣服。
被,通“披”,穿着。
朱缨:红色的帽带。
缨:帽带。
腰:腰佩。
腰,名词作动词。
容臭(xiù):香袋。
臭,气味,这里指香气。
烨(yè)然:光彩照人的样子。
缊(yùn)袍敝(bì)衣:破旧的衣服。
缊,旧絮。敝,破旧。
略无慕艳意:毫无羡慕的意思。
略无:毫无。
慕艳,羡慕。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指读书),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
中:内心。
口体之奉:指吃的穿的。
盖:发语词,用来引领一句话,常是感慨或议论之类的,属语气助词;翻译为“大概”。
轩在轩志,余学书寝卧之室也。何以名之?盖余幼年易名,谓之虹轩,且世人喜以“轩”字为书斋宝号,是以余以此名之,以聊小趣。
轩仅方丈见方,然余独居于此,甚显有余。轩南为一阳台,然轩不得日久矣,盖家母一勤劳好做之妇也,每浣洗毕则定将其暴晾如旗。故轩中少日,偶得之,必惜而如金矣。轩门坐北,门旁置一小桌以饭,家父每日奔忙在外,少得一憩,故只得周日午间,三口之家方可对膝而坐。即饭,父呷酒声,咂菜声,母低头食贝声,暴食以勺击瓮声,一时齐发,凡居家融融之乐可谓尽在矣。又夹余与家父互辩时政之声,每及高潮,母必立目叱曰:“饭否?尔等欲作口舌之战邪?”当此时吾父子须得作寒蝉之状,如不若此,母必掷碗投箸而去矣。贴南牖为床,乃余夜深神游之所也。盖余懒甚,每朝大都起即去矣,故远观吾床,一布衾如虬龙在卧,囷囷于上,中间各种书籍星布之,堆之如山,散之如沙。吾母叹谓余曰:“由此可观汝夜卧之姿也:必如野豚入洞,扒窝而藏之。”
轩中多置书卷,家中什物,最巨者即二书橱也。陈书百卷,藏典千册,皦皦名著,湮没其间,皓皓佳文,充来此处。书香四溢,墨气纵横,斯乾坤须大,独余函之!此中多为吾祖信诚公毕生所集,书页菲黄,眉额俱在,观之如旧像历历。其余皆诸父并家中所赐。尚有一书台,然不得落笔,盖余常以书堆之,将溢,顾视无可置者。
轩北为一明橱,多陈酒其间,或名酿或市沽,或老醇以蛇菌之物养者。家父每谓及此,必得意非凡,捋须拗首笑曰:“吾之珍宝尽陈焉。”家母深恶此等黄汤,几欲破之,然父止,未行。
明橱上有一挂历,计日之物也。余懒,久不更之,是以其上竟仍为二月,父以指加余额曰:“外人视之,若此屋三月已未得人居耳。”
书台对面墙为二图,一号世界,一号中国。余尝振气指此二图谓家父曰:“余将效诸葛武侯,未出茅庐而定三分天下。”
好男儿当志在高远。
辛卯秋,国庆前夕耳。余自都城归。群季于鲁福楼设宴聚首,举觞遥祝立国日,盖期七日休暇来者。
其时,堂室宽敞明亮,流光溢彩,内有屏风者一也,遮其半壁。上书行草,细观之,乃孔丘之文。其字飘逸且无断句,似一气呵成也。
其间,五弟滨言及余近期之所作文字,耀辉弟示意余解读屏风之文。未果,赧之惭耳。
归而谋于子。子赍《古文观止》一套及余,曰:“通读之,或可解矣。”
遂,始研读古文。曩者,亦曾习之。于其之乎者也亦曾可一番,而流于其表不曾入其里,谓之徒有其表也。
而今之始,从头至尾,一页一页一字一字推敲,收获多多。年余,四册百余篇毕之。庶几,又返开端再尔。
读之王勃之《滕王阁序》,喜其文字华丽,词句工整。值子谋余手书该文。遂起意背诵之。
历时旬余,始能诵矣。且日日于临寐前阖目暗诵之,虽一日不敢懈怠也。盖余已届天命之年矣,何敢似年少之资?唯此尚恐有所遗失,苟以恃才乎?又旬,流利之极,不再或忘一字一句。方有小成于心焉。
再后,雄心徒增,又选苏子瞻《前赤壁赋》,再《后赤壁赋》,又方孝孺《深虑论》。通背诵之,且日暗诵之。
每每于临睡之际,一篇,复一篇,再一篇,还复一篇。常常于恍惚间而假寐,时时惊寤而再续。于深度睡眠中而古文字于梦境再现,并揉进些许其它佶屈聱牙之文,难懂难缠。途歧而磕绊,忘乎而索怀。直至归于正途,始解脱。
其与白昼者,其古文内容亦常常脑海泉涌,而得其牵引而频临背诵状态也。
余于学古文而至恍兮惚兮,虽有此烦恼而喜爱之情弗减。惟因所学之文系古之精华矣,深悔习之晚矣!于今明晓此理,安有不研习者哉?
《岳阳楼记》
(宋)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前赤壁赋》
(宋)苏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逍遥游》
(先秦)庄子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徵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谏逐客书》
(先秦)李斯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邳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众,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駃騠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韶》、《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借寇兵而赍盗粮”者也。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谏太宗十思疏》
(唐)魏征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治,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望国一作:思国)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其取之易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兰亭集序》
(魏晋)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
《桃花源记》
(晋)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滕王阁序》
(唐)王勃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_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呜乎!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爱莲说》
(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师说》
(唐)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计先生宏信,岛城二十五中高师也。学道精深,施教刚猛,而面相颇和。按前人度量,先生身高八尺有余,骨相茁壮,余曾学《史记》项羽篇,言项王能力拔山兮,眼前顿时浮现先生形象。如初学于先生者,不谙先生脾性,必觉悚然。初,先生命余答其提问,余声线颤抖,惴惴不安,诺诺答毕便额头薄汗。然授业三课之后,同学三五人不约而同对先生嗞嗞有声,余犹甚之。物理之学穷于究理,如3D影片,需立体思维,而我等女生平面已觉艰难,况立体乎!余最头痛最伤心学科即物理也。头痛者,学不渐进;伤心者,考分赧然。然自获学于先生,有渐就物理之堂之感,虽不及门,但见门之赫然大开,指日可进。
先生授业少幽默,然循循善诱,脉络清晰,使人由自迷宫走出,豁然开朗。先生偶有调侃,故悬高题,逡巡教室,无一人应接,皆喑。此时先生感慨:“蠢矣!”吾等愤然,齐声不求答案,课后三五成群揣摩,有所成便齐声高呼,疾盼先生再现。然先生对吾等成就表面不以为然,却嘻嘻课终,吾等亦有春风拂面之感。先生治学严谨,对吾等不言而教。尤先生阅批作业,其认真细致实为余所遇第一人也。先生能在纷纷作业中找出些微差疵,所做批语时有长达数行,人人如此,不分厚薄,不厌其烦。吾班数人竟因之有此所好:翻看别人作业本,寻找先生批语。
余自初中研习物理之学,每遇测试,偶有及格,别人怕鲁迅余秋雨,吾觉牛顿刺眼。然从师先生后,渐循渐进,屡上八十余分,偶有自命不凡之男生前来比试物理成绩,顷之低首而走,余有快感如历史书中所言上世纪四九年解放之兴奋。然先生从未赞吾片言只语,戒余学路有歧。余今始觉确如一穷叫花子,始有积蓄便沾沾自喜,尚未对物理之学有热爱之深。然急湍必自小溪,大成必先小有,拾级而上,必能登堂,然后入室。
俗语说“天有不测风云”,下一句吾对“人有调动之忽”。二十五中领导总觉自己是棋中高手,顺手即将车卒调动,举大旗插小池,文科生惴惴焉,理科生戚戚焉。近日,二中领导进驻,余有解恨之悦,非为高攀,实为领导断我师徒学缘。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先生者,天地亲师,敬也!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虎知道为大家带来的8篇《文言文作文范文》,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
这天,我坐在沙发上,闲来无事,便拿些手机背古文。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我的摇头晃脑地读着一首《渔家傲》,享受着这种文化之美。
嗯,试背一下吧,我刚放下手机,准备试背这首词,可是我刚放下手机,我的脑海里,却又马上像被刷新了一样,一片空白。嗯,再读几次吧,或许是我读的不太熟练,才会导致这样。让我重新燃起信心,准备再次试背的时候,脑海里一片空白。
怎么回事?怎么会这样?我在心里一次一次的这样问自己,或许是我太急于求成了吧?于是我又拿起手机一次一次地朗读了起来。
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五分钟,六分钟……时间在慢慢的流逝,同时,我也在不断的记忆。
再试一次!我的心里锚足了劲儿,准备重新再背一次。可是,当我背到“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时候却又忘记了!
怎么回事?今天到底是怎么了,为什么会这样?我急得跳了起来,狠狠的踢了桌子一脚!
我的心在不断的翻腾,不过多时,我的心静了下来。当我想起老师的教诲,让我想起爷爷的教导时,心里总会想起那句话:只有静下心来才能学好!我等自己冷静了下来,重新拿起手机,仔细的体味着一句一句诗句要表达的深深意味,一句一句的仔细朗读,生怕错过了一个符号。
等我无意之中放下手机的时候,心里却又不经意的浮现了总是背不下来的那句话:“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我细细的品味的这句话,长烟,落日,孤城一派沙漠景象,多么美呀,多么凄凉的美呀!
古文又让我悟出了一个道理,只有静下心来,才能让我们深深地体味每个字,每个符号的深深道理明白,每一句诗,每一句话,每一个数学公式的含义。
我与古文在宁静的世界里相处,理解,宁静的意味,学习文化的魅力,是的,只有当我们静下心来,才能发现一个人的真正潜力。我与古文就此产生一种宁静的默契。
我与古文,在宁静的世界里,学习一种宁静的魅力。静下心来,去体味古文的美丽吧!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一秘为大家整理的5篇《文言文作文范文》,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
赵襄主学御
原文: 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①,俄而与子期逐②,三易马而三后③。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④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速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⑤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⑥后也。”
导读:王子期教赵襄主学御,特别指出:“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其实我们做任何事情皆如此,要全神贯注,目标明确。
注释:①赵襄主:赵襄子。御:驾车。王子期:古时善于驾车的人。②逐:追赶,这里指驾车赛马。③易:更换。后:方位名词做动词,落后。④调:谐调。⑤诱:引导。⑥此……所以:这就是……的原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