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9
2023-06-15
2023-03-19
2023-07-05
2023-06-27
更新时间:2024-02-01 09:14:27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2023-06-29
2023-06-15
2023-03-19
2023-07-05
2023-06-27
一、 实习目的
1. 了解地下溶洞的形成过程
2. 了解石菊花、石笋、石钟乳、石柱、石幔帘和边石坝的形成条件和机制
3. 溶洞形成相关地质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二、 实习内容
1.简介:
瑞晶洞位于浙江临安市昌化地区的石瑞乡蒲村。东距杭州130公里,南邻千岛湖125公里西离黄山166公里,北连天目山国家自然保护区51公里。该洞洞体呈垂直状,异常高大。第一洞厅垂直高度达82米,堪称国内第一,洞内岩溶景观密度大、品种齐全,尤其是洞内有着大量的“石花”,大大小小的石花布满洞顶,使瑞晶洞 成了世上罕见的地下花园。
2. 地下溶洞的形成过程
3.石菊花、石笋、石钟乳、石柱、石幔帘和边石坝的形成条件和机制
(1)石菊花
石菊花是石灰岩溶洞的特有品种,在洞内有着大量的石菊花。大大小小的石菊花布满洞顶,形态各异。石花的化学成分为碳酸钙,由针状、细柱状晶体组成,其多直接长在石灰岩石上。石化是包气带毛细渗水的产物,即含碳酸钙的地下水通过岩石缝隙缓慢从岩石中渗出,碳酸钙中氧气不断溢出,形成结晶。
(2)石笋、石钟乳、石柱
洞中长着高大的石笋和石钟乳。石笋是直立在洞里的尖锥体。当饱含着碳酸钙的水通过洞顶的裂隙滴至洞底,由于在洞穴内有时温度较高,水分蒸发,水中二氧化碳溶解量减少,钙质析出,沉积在洞底,日积月累自下向上生长的就形成了石笋,自上而下生长的则形成了石钟乳。
洞中还能看到几根石柱,贯通底部和顶部。这是由于石笋和石钟乳不断生长,最后连在一起形成了这种柱状物。
(3)石幔帘
在溶洞的四厅中我看到一幅壮观的场面,一高达30米左右的“接天帷幔”矗立在厅中,那是有一连串层次的石莲台、石瀑布构成的石幔。洞厅中还挂着一连串的石旗和石帘。石幔是由于渗透的水中碳酸钙沿溶洞壁向下沉淀成层状堆积而成,其形状如布幔。
(4)边石坝
在洞底出现了一些隆起的像河坝一样高为几厘米至几十厘米的垄岗状地貌,这就是边石坝。它是由渗透水中的碳酸钙沉积而成的
.4. 溶洞的塌陷、断裂构造、石柱的错断现象
溶洞形成后,由于某些地段发生了轻微地壳运动,洞厅中被水侵蚀过的层面发生了塌陷;地壳的下沉使原本在同一平面的岩层被拉伸,形成了断裂构造;原本笔直的的石柱也由于地壳的下沉,导致中部被拉伸而断裂,这就是石柱的错段现象。
三、实习总结
这次实习我收获颇丰,不仅见到了美丽的溶洞地貌,感受到了美妙的大自然风光,也进一步了解了地下溶洞的形成过程以及溶洞的一些代表性地貌和形成机制。此外,这次野外实习锻炼了我的实践动手能力,我学会了对地貌的观察,内容的描述,数据的记录等野外工作方法。
摘要:以地理实践活动为载体,发挥地理学科所具有的综合性、地域性、开放性、实践性强的独特优势,才能更有利于发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开展创新与实践能力。目前而言,我国地理野外实践方面教学还处于起步阶段,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如何设计地理科考活动方案,使科考方案更具有科学性,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地理实践能力和研究思路显得非常重要。通过以学校组织的“中华行”地学夏令营――赤峰综合地理考察为例,与教育同行共同探讨如何设计更为科学的中学地理实践方案。
关键词:地理;野外科考;方案设计
中图分类号:K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_)-03-0-02
随着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的实施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逐渐推行,实践教学愈发显得重要。以地理实践活动为载体,发挥地理学科所具有的综合性、地域性、开放性、实践性强的独特优势,才能更有利于发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开展创新与实践能力。目前而言,我国地理野外实践方面教学还处于起步阶段,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差距。这点从我国参加国际地理奥赛以来中国队在地理实践能力方面不尽如人意得到反映。因此如何设计地理科考活动方案,使科考方案更具有科学性,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地理实践能力和研究思路显得非常重要。本文以学校组织的“中华行”地学夏令营――赤峰综合地理考察为例,与教育同行共同探讨如何设计更为科学的中学地理实践方案。
一、地理野外实践的目的意义
(一)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地理环境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要素、人文要素有机组成的复杂系统。地理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
(二)地理新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是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自然的精神。
(三)组织师生对有代表性的地质地貌进行考察和实践,除了增强教师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更好地完成新课程的目标要求外,更重要的是为培养和发现学校地学优秀人才为今后参加全国乃至世界地学竞赛作准备,也为地理学科的未来发展提供可能。
二、考察地区的学科性和典型性
地理学科是一门和生活生产联系密切的科学,学生往往持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所以利用走出去的机会要尽量安排特殊地貌景观的自然保护区、反映当地农牧业生产特点的厂家、反映文化历史特色的博物馆和科技馆、布局紧凑的商业街等,通过巧妙设计考察内容可以加大加深学生对环境的了解愿望、对地球的爱护之心,领悟地理科学在生活生产中的实际用途。
位于赤峰的科尔沁草原是我国重要的地理过渡地带,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特点:是我国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的过渡地带;是我国地势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过渡地带;是我国外流区域和内流区域的过渡地带;是我国温带森林和温带草原的过渡地带;是我国农耕区和畜牧区的过渡地带,是我国平原、山地、高原的过渡地带。
所以,该地区考察内容丰富,综合性强,可以做到短时间内考察多项内容的目的,对提高老师们的综合素养和实践活动能力,以及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三、考察的内容和组织方式
(一)组织方式
地理实践活动的开展不单止在行程安排上要体现学科特色,在活动过程中更要体现其严密的组织安排规范性。从营前的培训、家长会到活动过程中地点的选择、晚间学习的安排、学生生活能力提高,一直到回程后的总结汇报必须形成了规范化操作和管理模式。
1、组队与培训
在学校选拔对地理学感兴趣的学生,并且在选拔之后与家长、班主任等交流意见。老师准备考察设备和随身药物等相关考察必需品。出发前对学生进行考察前的培训,涉及考察地区背景资料介绍,安全和纪律教育,学生与老师的分组指导安排,考察行程中将要开展的考察活动。要求各组组长根据要求安排好组内分工,认真做好准备工作和考察记录。活动结束后,学生根据记录完成考察报告,并进行汇报交流。
2、预期成果
以考察日记、调查报告、摄影展览等为手段,记录、反映考察成果。活动结束后,可举办一次摄影展和考察交流会,同时还可以邀请有关考察队员担任有关报刊的通讯员,及时活动信息,进一步促进学校开展地学探索社团活动。教研组亦可整合大家报告完成一篇综合考察报告向学校全体教师做汇报。
3、后勤保障
由于地理考察涉及的地域广、时问长,因此,食宿、交通等问题会牵扯教师不少精力,因此本次考察是与旅行社合作,将这部分工作交给旅行社完成,这样,既节约了资金又使实习的圆满完成有了强有力的后勤保障。
(二)考察内容
摘要:高中地理新课程提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要求,倡导开展探究性的学习活动,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地理实践活动的开展也不尽如人意,研究如何有效开展地理实践活动,提高学生野外调查与考察能力,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对落实新课标要求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地理实践能力;基本步骤;基本要求
自新课标改革以来,降低了对具体地理知识内容的要求,基于案例为载体的地理课程编排,突出对地理科学素养和能力的培养。《课程标准》提出的设计思路:要求学生既要学会整理、分析地理事实,又要学会运用地理基本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等。以人教版为代表的地理教材,在每章节之后都有相应的地理实践或实验活动。实践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的实际操作为主,使其获得感性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综合素质的实践性教学活动。[1]所以结合自然或人文问题,进行探究性实践活动,可达到学以致用,提高学生地理素养的目的。实践性是地理学科最显著的特征,但现实的情况是各校真正落实开展的地理活动次数不足,更谈不上说保证活动课的质量和提高学生的素质和实践能力。高中地理还是受到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地理课程还是以应试知识和能力为主导,课程计划中的地理活动受到课时、教师能力水平、活动地、安全等各种因素影响,导致学校真正开展的地理活动寥寥可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发或设计安全性高、耗时少、实效强的地理调查和考察活动,成为大势所趋。开展地理实践活动,是落实“生活的地理”“有用的地理”“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的新课程理念的重要途径。[2]所以自20_年以来,笔者在这一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发挥乡镇学校优势,争取社会资源的支持,保证每学期活动和实验不少于3次。地理实践活动的开展,既改变了传统教育模式低效率的地理知识的传承,也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还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创新能力的提高产生积极的影响。现就高中地理实践活动开展做些阐述。
一、地理调查与考察的基本步骤
(一)根据区域特点,指导教师预先踏勘
地理调查与考察要成为地理教学的重要一环,指导教师必须对调查与考察的区域进行预查、分析,选择适宜的调查线路和观测点,一个好的观测点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特别是那些具有代表性的自然、人文地理要素的观测点蕴藏丰富的地理知识和原理,通过这个观测点,既能够验证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又能够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做出探究评价。
(二)根据课程标准,选定调查与考察课题
根据地理课程标准活动建议,考虑学生兴趣和学情,并结合地理调查考察的要素特征,必须事先精心选定调查课题。没有主题,便没有探索的目标和方向,也就无从进行考察。因此,学生的地理考察活动,是以学生确定主题为重要前提的。[3]选定调查课题应与地理教科书上的内容有密切的联系,结合学生的健康状况、知识水平、社会热点。由于受到调查时间和操作的可行性限制,建议调查的课题应该小而具体,这样有利于操作,有利于考察目的的实现。
(三)预先了解区域概况,确定调查与考察方案
由于地理调查与考察的场所主要在室外,因此在开展地理调查与考察活动前要事先制定调查与考察的计划方案、安全预案,利用GoogleEarth,向学生介绍调查与考察地区的地形地貌、地理环境、主要观测点,主要的实习内容和注意事项。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调查考察并随时作好记录(可以利用观察、描述、草图、摄影摄像等记录地理对象的形态、分布、性质、变化过程等)。活动方案可以参考学生意见(如活动时间、小组分工、项目设置)来制订,这样有利于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凸显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性。
(四)发掘乡土资源,切合调查和考察要求
乡土地理资源就是学生生活的地域,调查考察便利,贴近生产生活实际。学生对此有一定的了解,对相关的问题有一些思考体会。另一个方面,“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亲自到野外去观察、去研究,在野外考察过程中,学生可以找到自然地理概念的原型,使抽象的地理概念更加具体化、形象化、直观化。学生通过对地理必修一、必修二相关内容的学习,对大气、水体、地表形态及人文地理的特征有了一定的认识。只有将课堂理论认识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提高了地理实践能力,培养了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
(五)资料整理与图件清绘,撰写调查与考察报告
在学生调查与考察活动结束后,要对记录和搜集到的文字资料加以整理,对观察、调查的各项数据进行分析,把在实习中取得的各项资料系统化和条理化,为撰写调查与考察的报告提供佐证。调查与考察报告是地理实践活动的具体成果之一,撰写地理报告一方面巩固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使学生明确野外实习的收获和存在的问题。在地理调查与考察工作结束后,以小论文、讨论会、成果PPT展示会等形式汇报。撰写的调查与考察报告需论点前后一致,论证充分。调查报告也不应该只是文字描述说明,如果能附加各种图表、照片,可以使论述及结论更简明、清楚和富有感染力与说服力。
二、地理调查与考察活动组织指导的基本要求
(一)保证安全性
教师要熟悉调查和考察地点,详细勘探区域地形地貌,尤其对有潜在危险的地段要做到心中有数,在一些危险的地段要做好提醒,安放警示标志,同时要了解附近的医疗急救机构,每个学生购买当天的旅游保险。考察前进行安全教育,要让学生牢记安全规则,这是确保调查和考察活动安全重要一环。
(二)强调全程性
它要求从地理活动的准备到结束,地理教师应该给予全程跟踪指导。学生在设计活动计划、方案时给予一定指导,在活动开始前对学生进行思想动员、分组分工,保证每个学生都有观察的机会。坚持地理教育目标的整体优化,使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全面发展。例如,在海水侵蚀-堆积地貌观测活动前交代注意事项;在活动过程中,定期检查各小组活动的进展情况,协调、控制各小组活动的进度,指导研究思路、方法;在活动结束后,进行总结指导。
(三)坚持自主性和指导性相结合
在地理调查与考察实践活动过程中,一方面要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事实表明,学生的独立感、自信心及创造精神的养成往往得益于学生的自主活动,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中反复强化、日益突出。因此,在地理实践活动时,应让学生独立参与观察地理事象、记录数据、亲自动手操作考察仪器、采集标本。另一方面教师要始终担任指导员的角色,交给学生考察调查的的顺序与方法,在活动过程中,当学生遇到困难而又无法解决时给予适当的帮助。如在测量水稻土层结构活动中,教师应该讲解测量方法,并做好示范,让学生以此类推。
参考文献:
[1]熊黑刚,陈西玫.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指导———方法与实践能力[M].北京:科学出版社,20_:45.
[2]李家清.新理念地理教学技能训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_:213.
[3]周慧.有效的地理课堂教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_:164.
有人对中国大学生与美国大学生比较研究发现,我国学生存在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这个问题引起国家高度重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_~20_)》指出“坚持能力培养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地理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地理考察是地理学基本的研究方法之一,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和方法;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地理考察活动,使学生认识各种自然地理现象和人文景观,掌握各种地理技能,让学生亲近自然,树立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观念,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地理考察就是以地理环境为对象的调查和观测。地理考察方式多种多样,例如气象观测、天文观测、地震观测、地形地貌观察、游园、探险、露营、休闲游、登山观光、定向越野、垂钓、漂流、野炊等等;中小学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的地理考察,组织性、目的性都很强,是未成年人参与的团体活动,具有一定特殊性。
探索总结出地理考察活动的规律、原则,让地理教师掌握地理考察的基本方法,不仅对教师组织开展地理考察活动具有现实指导意义,而且有助于增强地理教师组织开展地理考察活动的信心。
一、组织中小学生地理考察活动原则
第一,组织性原则。严格执行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有关组织学生外出活动的相关规定,办理各种报批备案手续,争取相关部门如教育行政部门、交通、公安消防等部门和学校领导的支持,将活动方案告知家长,以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一般来说,规模较大(1个班以上)、外出时间较长(6小时以上)的应由学校牵头组织,规模较小(1个班以下)、外出时间较短(6个小时以内)的可由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组织。成立活动组织机构,机构一般由领队(校领导、班主任)、后勤保障人员、安全卫生人员(校警、校医)、考察管理指导教师等组成。为便于管理,将各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配备指导管理教师。明确细化每个成员的任务、职责;每个成员都要明白自己担负着确保学生安全的重任,尽心尽力履行职责。制定考察活动纪律要求,印发给师生,人手一份,并组织他们开展学习,逐条弄清要求。严格的组织纪律是地理考察活动的根本保证。
第二,安全性原则。组织者要充分考虑到影响考察活动安全的各种因素:(1)目的地应选择无地质灾害,无危险动植物,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2)选用证照齐全合法、状况良好的交通工具。(3)注意收集目的地天气的预报,避开台风、雷阵雨、大风雪、高温酷暑、低温冰冻等灾害性天气。(4)准备一些应急物品、用具,如干粮、饮用水,防暑、防冻、防虫药品,镰刀绳索等,条件许可的每人配备一个安全应急包。(5)制订应急预案,万一出现险情或事故时,师生能够得到及时、妥善、有效处置。严密细致的安全措施是地理考察活动顺利进行的根本保障。
第三,循序渐进原则。(1)目标要求要与学生的心智相适应,学生只要作出努力便有所收获,让每个参与者都享受到活动成功的喜悦,为下一次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不宜对大多数学生要求进行深度的研究。(2)考察内容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要与教学内容紧密相连;先实践课本中的地理方法,掌握基本的地理技能,印证课本知识,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再进一步过渡到掌握课外知识与能力的要求。(3)考察地点选取,由校内再到校外,由近到远。例如有关地形方面的考察活动,先要求学生收集本校地形地貌资料,观察、了解本校地形地貌,再到校外考察,了解本村镇或本市的地形地貌。
二、一般地理考察活动的三个阶段
第一,筹备阶段。(1)组织者制定《考察活动工作方案》和《考察活动应急预案》。《考察活动工作方案》一般包括活动名称,活动组织领导机构及其组成人员的职责与分工,考察时间、地点、形式,考察目标、项目、内容,实施步骤,预期成果等。(2)规模较大的考察活动,应召开动员会,让学生及其家长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3)搜集考察地点地图、自然人文地理数据资料,了解活动期间的天气预报和交通状况等。(4)组织者还应事先对考察点进行踏勘,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5)培训学生,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地理技能,如摄影技术、标本制作技术、绘画素描基本功、地理观测方法与技巧等。(6)准备地理观测专用设备,生活用品,摄影设备、笔记本设备,对讲机、手机通讯设备,指南针、砍刀、绳索、应急包等。
第二,实施阶段。根据确定的目标、考察项目和内容,要求学生对具体的地理对象进行细致观察测量,做详细记录,获取第一手数据、资料或标本。
第三,总结交流阶段。(1)撰写考察报告。指导教师应在考察实施前布置学生撰写考察报告,并教会学生撰写考察报告的一些基本方法和要求。考察报告内容一般包括题目,考察目的,考察项目和内容,考察方法,考察结果材料与已有的历史材料对比分析,主要结论,提出的新论题或见解。学生在撰写考察报告过程中,指导教师给予必要的引导。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每一份考察报告,都要详细阅读,认真点评。(2)成果交流与展览,充分利用各种平台进行展示,优秀成果还要向更高层次的媒体推介。
华盖路步行街商业地理考察报告
胡 舜 莹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一中初二(5)班 邮:528300
调查目的:
通过对华盖路及其附近环境的调查,了解华盖路步行街的布局特点;培养自己收集、分析、处理各种信息资料,以及联系生活实际来学习的能力。
调查方法:
2、带齐笔记本和笔到该地进行实地调查;
(注:被调查商店为:班尼路服装专卖店、日顺皇皮鞋专卖店、意法运动系列专卖店、大众眼镜连锁店、卡西欧钟表专卖店。)
调查结果:
1、华盖路步行街的概括:
华盖路长约1千米,于前几年曾进行大型改建、维修与装修,使其变成为一条富有古式欧陆风格的步行街,有数百家商铺。现已有数家著名品牌的商店进驻,人流不断,商机无限,使步行街成为大良最热闹的街道之一,也成为大良著名的旅游区和象征之一。
2、调查华盖路步行街商场店铺类别、商品基本结构。
商场店铺类别
服装类
百货类
眼镜类
钟表类
商场店铺名称
日顺皇皮鞋专卖店
班尼路服装专卖店
意法运动系列专卖店
大众眼镜连锁店
卡西欧钟表专卖店
商品主要来源
国内、外
商品档次情况
中低档
中高档
经营情况评价
比较好
比较好
生意好坏原因分析
位置好,价钱比较合理
位置好,品牌较有名,但价格较高
位置好,信誉好,有固定客源
位置一般,价格偏低,但质量一般
位置较一般,且价格较高
问题分析:
1、如果你开店经营,你考虑的主要货物(类型)有哪些?
答:我会考虑销售一些顺德的特产,如崩沙、牛乳等。
2、请你对华盖路步行街的布局进行评价,并对其未来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答:我认为华盖路步行街的布局不错。我的建议是:其一,将步行街内显得格格不入的华盖市场搬走,将其改建成一个购物中心;其二,将步行街内一些不该出现在旅游区的店铺,如游戏机室等坚决取替;其三,多派保洁人员清洁步行街,使其更加整洁。
调查体会:
我觉得这次的考察活动开展得很成功,原因在于准备较充足,途中也没遇到太大的困难;不足的是,考察报告可能写得不够全面。但总的来说,还是成功的。
摘 要: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教学体制的约束,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模式一直占主导地位,教学评价机制单一,地理教师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导致学生课外实践活动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这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观察实践能力等方面全面发展。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野外考察等课外活动逐渐受到重视。在这种局面下,地理教师有必要组织适当的野外实践活动,因为野外实践活动也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中学地理教师如何组织才能使野外实践活动变得更加有效呢?
关键词:地理教师;如何组织;野外实践;意义
一、地理教师如何有效组织野外考察实践活动
野外调查实践和操作能力的培养是我国基础地理教学中比较薄弱的环节。而地理野外实践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以学生活动为主的教学活动,它改变了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地理教学中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等职能。地理学科是比较贴近生活的一门学科,学习地理我们就必须走进生活,贴近自然。新课程改革对地理野外实践的能力提出新的要求,并且专门增设活动设计、建议等内容。这说明新课程更加强调地理课程教学的实施要重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地理教学中开展野外考察活动十分有必要。要做到这一点,地理教师就必须为学生创造宽松而又开放的学习环境,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野外考察实践活动的展开,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那么,在课外教学实践过程中地理教师应如何更好地组织地理野外考察活动呢?
1.要设计制订完备的野外考察实践活动方案
野外考察活动选择的地点是脱离校园和家庭环境陌生的环境。因为其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如果地理教师事前没有制订完备的方案,很可能会直接影响到考察结果,甚至出现安全事故。设计和制订完备的野外考察实践活动方案极其重要。所以,组织野外考察实践活动首先必须制订完备的计划,设想可能出现的意外事件和达到的预期效果。
2.野外考察实践要特别注重学生的安全
以人为本,生命至上,这是当前我国教育所提倡的基本理念。从学生性格以及生活习惯来看,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适合参加野外考察实践活动。地理教师在组织学生外出考察时,身体条件和生活习惯较差的同学一般不适宜参加。地理教师组织野外考察活动时还应尊重学生家长的意见,并在活动展开之前辅导帮助学生了解一些常见的紧急避险和急救措施,以免安全事故不可避免地发生时,学生和老师束手无策。
3.地理教师要注重开展野外考察实践活动的有效性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野外考察活动长期以来被许多学生和家长误认为是旅游,所以,地理教师在展开野外实践活动时,必须明确活动的教学目标。相对而言,西方发达国家课外教学活动发展水平很高,这些国家课外教学活动目标明确,学生基本技能掌握牢固,考察工具齐全,时间准备充分,对如何采集样本或数据比较熟悉。要使野外考察实践活动效果更突出,地理教师必须让学生和家长明白考察的重要作用,并对学生进行一系列考察技能的培训,准备必要的考察工具,同时还应合理分配人员,从而提高考察活动的效果。
4.要注重野外实践活动结束后的总结工作
野外考察实践活动过程中,地理教师应根据活动目标,指导或帮助学生收集材料(如岩石标本)或数据,做好考察记录,为考察报告撰写做准备。考察结束后,教师可以根据考察活动具体情况,要求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完成考察报告。中学生一般对考察报告写作方式陌生,因此地理教师要对考察报告的题目拟定、考察目的、方法、内容以及原始资料提供一定的指导意见,以便学生得出考察结论。最后,教师还应该邀请专家或家长参与学生考察成果交流与展览总结会议,以便为以后更好地组织野外考察实践活动总结经验教训。
二、野外考察实践活动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1.野外考察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野外考察实践活动为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因为,野外实践活动是地理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课内教学的补充和延续,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形式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地理野外考察活动相对课堂教学而言是更富有吸引力的大课堂,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可以使创新能力能得到充分的培养。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强,覆盖面极广的学科,地理教师的课堂教学受时空限制而不可能使学生在课堂上完全理解相关基础知识。所以,教师有必要组织野外考察、社会调查等课外活动,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融汇课本知识,并能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探索精神,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潜能。
2.野外考察实践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许多地理知识都是时空交错的现象,是极其复杂和抽象的。学生对课堂教学知识大多难以理解,但地理教师如果组织适当的野外实践等课外活动,使学生真实地接触自然去观察、思考,则会更好地开阔视野,丰富地理知识,加深教材知识与实践关系的认识。所以说,如果抛开学习成绩这一评价机制,野外考察实践活动对学生全面发展具有比课堂教学更好的效果。可以说,地理野外实践活动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知识。
3.地理野外实践活动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地理野外实践活动使学生走出教室,直接面向社会和自然,学生可以亲身体验社会的发展和自然的变化,这样可以改变传统教学过程中课堂气氛枯燥的局面,从而激发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同时,野外考察实践活动属于集体活动,在活动中,同学和师生之间可以互相帮助,增进友情,所以野外实践活动的展开还可以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良好品德。
4.野外考察实践活动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体现
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地理野外考察实践活动不再受课堂教学的束缚,教学方法变得灵活多样,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变得轻松、愉快。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通过活动学生真正实现动口、动手、动脑的全方位发散思维,达到知识、能力、智力的全面发展。
地理野外实践活动是新课程教学改革所探索的一条教学新路,它作为课堂教学探究活动的拓展和补充,不应该受到传统教学的轻视,广大中学地理教师应该突破传统教学的桎梏,走进生活,去探究活动存在的优势和作用,带领学生开展一些内容丰富、与课堂和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野外教学活动,因为这样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真正地将地理学科教学融入实践之中,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地理素质。
实习的目的:
人文地理学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人文地理学野外实习是对课堂理论教学的继续,是培养学生掌握小区域调查与研究的基本方法,以及进行德智体美的全面教育,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通过人文地理学野外实习可以学生印证在课堂上和教材所学的人文地理学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并提高地力思维能力;还可以使学生掌握区域调查的基本方法,从而结合实际研究问题的初步训练,为从事专业工作和参加社会经济建设研究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
实习的要求:
(1) 掌握实习区域地理环境结构的基本特征、自然、人文条件与资源分布情况,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了解实习区域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分析不同地区人类活动的差异性与相似性及其形成因素。
(3)了解实习区域的文化、民俗等方面的情况,探讨如何利用社会文化因素来促进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旅游业的发展。
(4)探讨不同自然环境特征下,民居建筑的形成原因。
(5)提交一份人文地理学野外综合实习调查报告。
建筑特色村落的选址布局
皖南宏村古村落选址、建设遵循着周易风水理论,强调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和对自然环境的充分尊重,在这种理论指导下的村落选址建设,注重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需求,有科学的基础和很高的审美观念。
宏村的形态多为聚居形态,沿山势、水势、布局灵活多样,整个村落的整体轮廓与所在的地形、地貌、山水等自然风光取得和谐统一,体现了皖南古村落的特有风貌。
从宏村的平面图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宏村正好处于西溪的内河湾处。其实在这样的地点建宅是有道理的。由于河曲外侧长年受到水流的冲蚀,而造成土地的流失,进而面积会缩小,甚至造成地基的坍塌;反之河曲内侧由于泥沙的沉积,不但土地面积会不断地增加,而且还减少了洪涝灾的隐患因此从选址开始,_理水_就成为了宏村建筑布局的核心。
宏村的人工水系既是生活系统,又是农田水利灌溉系统,同时也是围绕风水理论而精心规划的一套精神系统。水在宏村同时具有实用功能,审美功能和象征
宏村的典型布局是“枕山、环水、面屏”,形成一相对封闭的环境,即可背靠山石遮挡冷风又可面水,使房屋迎风纳气,调节局部环境的舒适度,获得良好的景观效果。
理水观念
走进村落,便为其丰富的水资源所吸引。该村座北朝南,东西两面均有山溪河流突起村庄。
山环水绕古村庄,南湖自古津玻璃,天杰地灵之月沼,碧波荡漾映古墙……宏村水系景观最美的属月沼和南湖,因其民居建筑以及周边合理的水系规划所形成的独特的水脉景观而著称。把自然与人文天然为一体,可谓巧夺天工。
月沼是宏村牛形村落的“牛胃”,是由一泓天然泉水扩建而成的月沼常年活水长流。月沼是泉水和水圳的融合,它将村中的泉眼和溪水混合使用,两股活水融合后,池塘水便清澈流淌,年年不竭。
湖位于宏村南首,南湖的开挖是继月沼之后宏村又一浩大的人工水系,是村中水的总汇之所。
我们从宏村的理水观可以总结出几点启示。
第一,从整体、全面的宏观视角出发,通盘考虑,而不是走一步看一步的无规划盲目建设;
第二,贯以可持续的发展观念。宏村水系力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自然的基础上改造,而不是破坏自然和滥用自然。从而满足了世世代代的需要;
第三,集实用、功能与艺术为一体;另外,宏村水系是在环境和人口的不断变化的情况下,不断改造,修葺使之完善的长期过程。
马头墙
宏村建筑的另一特色,民居除一般中国古代建筑的低层、坡顶形式外,着重采用了马头山墙的建筑造型,将房屋两端的山墙升高超过屋面及屋脊,并以水平线条状的山墙檐收顶。
为了避免山墙檐距屋面的高差过大,采取了向屋檐方向逐渐跌落的形式,既节约了材料,又使山墙高低错落,富于变化。这原是为了防火,故俗称“封火墙”。
【马头墙简介】马头墙,特指高于两山墙屋面的墙垣,也就是山墙的墙顶部分,因形状酷似马头,故称“马头墙”。
马头墙高低错落,从外形看颇具风格,因而不仅是中国南方徽派建筑常用格式之一,也是徽派建筑的重要造型特色,曾有“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之说,用以概括明清徽派建筑风格。一般来说,优美的马头墙多见于乡村,而在繁华的都市中,马头墙则极为非常难得和珍贵。
人地关系:
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景观是人类为满足某种需要有意识的在自然景观基础上叠加的景观。是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和特定地域人地关系的反映。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影响必然要通过文化景观反映出来,任何文化景观本身都肯定烙有人文环境的印记。
通过宏村我们了解到徽州的生活民俗。我们可以想象到把一个小村庄打造成一个旅游村庄是何等的突破。以前我总是认为村庄都是宁静的、和谐的。还有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
我记得最深的就是家家都是被水环绕,那种人文景观体现出宏村的理水理念。这种人与自然地关系可以说是十分融洽的。我不知带见过多少的山村都感觉越发地城镇化,纯的山村景观在我们东南已经很少了。
去的人的同时,可以感觉到宏村比任何一个村庄更商业化,真的,我没有去调查宏村是否还有农业、种植业了。但我可以推断出宏村的农业已经淡出,那里家家户户基本上都是个体户,纯粹的徽商。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人文景观,尤其是在那独特的小巷、流水的环绕。
而竹雕文化也就孕育而生,这也是充分利用了当地的自然资源,达到了资源利用的收支平衡(这是自己随意发挥的,没有实际调查与查询资料,希望理解)。同时,由于当地与黄山较近,茶行业也有所发展,如:黄山毛峰、红茶等。
村落文化、民俗:
民俗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涉及民族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民俗可分为: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口承语言民俗、民间艺术传承等。
日前,西递古村落完成了抛绣球、祭祖两项徽州风俗表演标准的草案编制及上报工作,让抛绣球、祭祖两项表演穿上 “标准”绚衣。歙县挂贺联、歙县祝寿、歙县抢亲、歙县婚嫁、涉嫌年节、涉嫌称呼、歙县讳忌等民风民俗。
总结:
皖南古村落是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综合呈现地,是徽州文化多样性最具资格、最具品味、最具权威的阐释者。
在徽州有数不尽的高墙深院,宏村---徽州古民居的典型代表,历经风雨沧桑,至今保持了最初建筑的特征。宏村的规划、街道形式、建筑和装饰以及房屋与广泛的水系相结合的“牛”形规划布局,被中外专家认为是“将科学与诗意完美结合、建筑与环境珠联璧合的典范”,是人类古老文明的见证。
如今,宏村也正遭受着现代文明的冲击,宏村早已不是那几百年前的那种自然村庄,它少了一份宁静,多了一份喧闹。南湖书院早已听不到朗朗书声,而只有导游的说辞。只要我们多一份细心就可以发现,宏村的水系已不是那么的清澈,渐入浑浊与富营养化。
在这种情景下,我们不能为了一时的经济发展而忽略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我们时刻都应该注意要做到人地关系和谐发展,而这也正是我们应该是思考的。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实习的目的也不是为了旅游参观,而是为了学习更多的知识,了解更多的人文景观与人地关系的内容与深刻含义,为以后从事这方面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但愿吧!
一、实习区域的地理位置:
江苏省苏州市与南京市,地理位置为北纬31度14分—32度37分、东经118度22分—119度14分。
二、实习区域的自然地理概况:
南京为江苏省会,地处长江下游平原景色优美是我国著名的风景旅城市,地理优越,风景佳丽,有国家生产力布局中最大的经济核心区——长江三角洲、宁镇丘陵小区、江淮平原,属北亚热带季风区,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光能资源充足,平均气温度,南京市面积为6516平方公里。
地质地貌
(一).南京地区地质地貌简介:
从南京向东到镇江再折向南东东抵武进县境孟河一带,绵延了一系列丘陵、低山,称为宁镇山脉。它全长约100余公里,标高一般为100—200米,最高峰为南京紫金山主峰,海拔448米区内其它较高的山头还有:栖霞山、幕府山、孔山、汤山、仑山。这里地层发育齐全,从震旦系到第四系均有出露。构造变形程度中等,构造现象清楚典型,岩浆岩类、火山岩类众多且出露广泛。加之这里地质研究程度高,交通便利,观察容易,已成为地质旅游和教学实习的良好场所,在国内享有盛誉。
二、典型的地质地貌地区
1、六合方山
1、南京长江北岸六合、仪征一带,耸立着十余座由玄武岩构成的锥状火山丘及平顶方山,如瓜埠山、灵岩山等,属于六合火山群的一部分。
2、组成火山锥的岩层及其特征:
构成该火山基底的岩石是第三纪中新世的浦镇组(相当于洞玄观组),它主要出露在方山的东南坡,为一套胶结疏松的砂砾层,中、上部为棕黄色砂砾层夹砂质层,砾石形状圆滑,成分以石英岩、石英砂岩及燧石等为主,有清晰的大型单向斜层理,含硅化木化石,属河流相沉积物。覆盖在浦镇组之上的岩石是一套灰黑色火山集块岩及火山角砾岩等火山碎屑岩。火山碎屑成分主要是各种形态的火山弹、火山渣、火山砾,此外还有少量磨圆度很高浦镇组砾石,填隙物为火山灰。
在火山碎屑岩之上为橄榄玄武岩。它呈新月状围绕山顶分布(北坡火山口开裂和缺失),造成方山顶部的悬崖和陡坎,厚50米至70米。岩石呈暗紫红色和深灰色。微晶质或隐晶质,具气孔构造。
此外,玄武岩在此处柱状节理明显,形成了石柱林,多为六棱柱,少数五棱、七棱柱。这是因为玄武岩溢出地面后围绕结晶中心收缩冷凝裂开,最终形成六棱柱。石柱多垂直于岩层层面,相对于地面倾斜。
2、汤山—孔山—棒槌山—湖山—大石碑地区
汤山位于南京东郊宁镇褶皱束南带,由三列山组成,其走向北北东。北列山海拔高度在120—169米,包括排山与棒槌山;中列山山势较高,一般标高为160—250米,包括孔山、火石峰等,主峰孔山高米;南列山简称汤山,其主峰标高为米。三列山之间是两个谷地。
1)地层
这里地层出露齐全而清楚,易于观察。寒武系、奥陶系以及志留系下统均分布在汤山。中列山与南列山体之间的谷地为志留系所在,谷地的形成是该地岩性软弱,易受侵蚀所致。
下中泥盆统茅山群很不发育,仅零星见于中列山。
上泥盆统五通组至下二叠统孤峰组发育良好,均产出在中列山,因采石公路达山顶,剖面切割的清楚,化石丰富。
上二叠统龙潭组地层位于中列山北侧谷地之中,谷地的形成是该组地层岩性软弱,易受侵蚀所致。在谷地中段黄花岸附近因公路穿过,有龙潭组下部的页岩与砂岩暴露,其中植物化石很多。
下中三叠统青龙群组成并列山体,在棒槌山西端便道旁其下部地层剖面十分清晰,盛产瓣腮类及头足类化石。这里也局部暴露了上二叠统顶部的大隆组地层。在北列山的西北方向有一引起低缓的丘岗,是由中上三叠统黄马青群与下中侏罗统象山群组成。
(1)上泥盆统五通组(孔山北坡)
底部为灰白色石英砾岩及石英砂岩,厚层状,层次清楚。下部为灰白色石英砂岩,厚层状,间夹薄层粉沙岩。具有缝合线构造以及单向斜层理。上部为黄褐色砂岩及粉砂岩,夹有较多灰白色粘土岩及灰黑色碳质页岩,局部夹扁豆状薄层赤铁矿。在灰黑色页岩及灰黄色砂岩中可找到斜方薄皮木、亚鳞木及楔叶木等化石。顶部为灰白色中厚层状石英砂岩,缝合线构造十分发育。在距此地约100米的地方观察到波纹构造,是流水作用产生的波浪状构造保存在沉积岩层的层面上。该处的波痕为流水波痕。流水的波痕形态不对称,波峰波谷均较圆滑,陡坡的方向代表流水的方向。
(2)下石炭统高骊山组(孔山北坡)
假整合与金陵组之上。金陵组顶部的侵蚀面起伏不平,因受过氧化,颜色发红,面上有铁锰质薄层堆积。下部是灰白色、深灰色、紫红色页岩夹薄层砂岩,含灰褐色泥质生物屑微晶灰岩透镜体,含腕足类化石碎片。中部是灰黄色石英砂岩、粉砂岩,夹数层灰紫色、灰绿色、灰色页岩。上部是灰白色、灰绿色、紫红色、灰黑色粘土质及粉砂纸页岩,夹少量薄层砂岩,总厚约36米。
(3)上石炭统船山组(孔山组两边)
与黄龙组为假整合接触。黄龙组顶面因受到侵蚀起伏不平,且因氧化颜色发红。但厚度约40米。为浅灰色与深灰色互层的厚层生物屑灰岩、微晶生物屑灰岩及微晶灰岩。具有缝合线构造,可借以判识剖面。中部及上部产有核形石,为圆形球,似豆粒大小,灰白色,即见于深灰色灰岩中,也见于浅灰色灰岩中,是藻类生物聚集而成的。它是识别船山组的重要标志。顶部有一层及富海百合茎的生物屑灰岩。本组产有麦粒蜓及假希瓦格蜓等化石。
(4)下二叠统栖霞组(大石碑北壁断层下图)
与船山组为假整合接触。厚度约为130米。分为四部分:
①臭灰岩段,为灰黑色富含沥青质生物屑微晶灰岩,中厚层状,发育缝合线构造。风化面上有沿层面方向延伸的眼球状及扁豆状小溶沟。产米斯蜓。底部有一层数十厘米厚的灰黄色泥质页岩及生物屑灰岩,其中产介形类化石。
②下硅质层段,灰黑色燧石岩夹同色具纹层构造的含硅质生物微晶灰岩,露头零星。
③栖霞本部段,为深灰色微晶生物屑及生物屑微晶灰岩,中厚层状。盛产灰黑色燧石结核。具有缝合线构造。有时还见微层理,化石丰富,常见早阪珊瑚、奇壁珊瑚、中国孔珊瑚等。化石突出于岩石表面,极易找到。
④上硅质层段,为灰黑色燧石岩夹同色具纹层状生物屑微晶灰岩。露头零星,在深槽中可以找到拟纺锤蜓等蜓类化石。
(5)下、中三叠统青龙群(棒槌山)
与大隆组为整合接触,厚约500米。分为上青龙组与下青龙组。在棒槌山西段人工剖面出露下青龙组,可分为四部分:下部是黄绿色页岩、泥岩,夹薄层微晶灰岩,产蛇菊石及克氏蛤。中部是灰色薄层微晶灰岩及黄绿色页岩、黄褐色泥岩互层,层理清晰,产佛来明菊石等。上部是灰色中厚层及薄层微晶灰岩夹黄褐色泥质微晶灰岩、钙质页岩、薄层瘤状微晶灰岩及微晶砾屑灰岩。顶部是厚层微晶灰岩,多被覆盖,仅在死虎岩附近山包上出露清楚。上青龙组未见在此出露。棒槌山岩性是页岩夹杂砂岩。岩层走向:东北西南220度,倾向:东南西北332度,倾角:65度。
2)构造
(1)汤仑背斜是宁镇山脉南带的主体构造。核部由上寒武统观音台组构成,两翼由奥陶系、志留系以及上古生界组成。有时在翼部还有次一级褶曲构造出现。轴向主要为北东向,往东逐渐变为北东东向,为背斜。该背斜延长约60~70公里,宽度约为4~5公里。该褶皱北翼较陡,南翼较缓。
北翼:走向:东南西北87度,倾向:南北0度,倾角:84度。
南翼:走向:东南西北87度,倾向:南北180度,倾角:19度。
(2)阳山碑林
在阳山的这个采石场遗址,朝南的石壁上还可以看到一处明显的断层,这个是一个正断层。大石碑断层两盘位移明显,上盘下降,下盘上升。垂直底层距约三米左右。因为断层面倾角较陡,故往往引起错觉。断裂面张开宽度不一,最宽处约一米多。裂隙内填着再结晶方解石与红褐色粘土。内长有小树和杂草,起着生物风化的作用。使该裂缝慢慢变大,根据以上特征,推断该断层为正断层。
3、钟山地区
1)地层
(1)中、上三叠统黄马青群(紫金山)
主要是紫红色钙质页岩、粉砂岩、砂质页岩和页岩,夹有数层细砾岩、含砾砂岩,岩层有明显的沉积韵律。有虫迹、交错层理、波痕和微层理等原生构造。岩性自下而上可分:底部为砾岩层。中部为紫红色粉砂岩、粉砂质页岩夹页岩,发育大量虫迹及交错层理。上部是暗灰色的泥质砂岩夹黄色砂质页岩,波痕发育。紫金山岩性是石英砂岩,岩层走向:东西94度,倾向:南北183度。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