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9
2023-06-18
2023-03-19
2023-07-05
2023-07-05
更新时间:2024-02-19 19:33:00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2023-06-29
2023-06-18
2023-03-19
2023-07-05
2023-07-05
篆刻,说简单不简单,说难也并不难的一门艺术。在我校,篆刻是一种特色,在众多的特色之中,篆刻应该属于我最喜欢的。
有一次,我们班被幸运地挑中上公开课,而就是因为这节课,使我深深地爱上了篆刻这门独特的艺术。首先,老师让我们先去搜寻关于篆刻的有关只是和安全隐患。此时,我还没有被它深深吸引。
千盼万盼,这节课终于来了。篆刻需要一种易磨的石头,老师为我们准备了初学者用的石膏。然后老师教了我们磨石头,让我们先把粗糙的一面在砂纸上磨平,这可让我兴奋极了……不一会儿,一块光滑的石头在我手中诞生了。后来,老师给了我们一张印着帆船图案的小纸条,让我们用复印纸将这条迷你小帆船刻在石膏的光滑面。开始了,我拿着铅笔一笔一划认真地描写着这条可爱的小帆船。
关键的步骤来了,篆刻分阴阳刻,我选的是阳刻。刻了很久,终于一条小帆船出现在我的眼前,可是,这哪是帆船呀!简直就是一个三角形,歪七扭八的第一次刻不好。我再刻第二次!我把它用砂纸磨掉!第二次,还是不行,再磨!我就不信刻不好它了!第三次,这又是什么东西啊?不行不行,再来,再来!第四次,我几乎已经绝望了。这时,老师注意到了我,“怎么了?刻不好吗?没事的多花些时间一定能刻好的,万事皆有可能!”终于在老师的一再鼓励下,我把之前的劳倦与不耐烦抛到了脑后。这次,石头被我磨得光滑极了,我小心翼翼地将这块快被我磨完了的石膏放在印床上。我又一次轻轻地拿起了那把刻刀,“好,加油吧。”我用尖的可怕的刻刀放在石膏上,一横一竖,我很小心地捧起了这块石头,生怕一个手抖就把辛苦刻出来的小船给毁了再来。我拿起小刷子在满是灰的石膏上刷了刷,“漂亮!”我伸了个懒腰,仿佛已经辛苦了一天似的。老师看见我拿在手中的石膏,走了过来,“不错哦,快,上台印印泥吧!”
我点了点头,照着老师交给我们的沾印泥方法沾了印泥,在宣纸上印上了我历经的“坎坷”刻出来的小船。我很兴奋,更多的是激动。
一、篆刻艺术形式美的基本特征
篆刻艺术在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经过历代印人艰苦的创造、发展,不仅拥有很强的实用价值,而且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其艺术成就之高,可以和唐诗、宋词、元曲相媲美,已成为我国独特的传统艺术。篆刻艺术的形式美主要由篆法、章法、刀法所构成,三者缺一不可。从现代设计学的角度来看,篆刻艺术与设计艺术在表现技法与审美观念上有许多相似之处,都拥有强烈的形式美感和设计美学基本特征。
篆法表现文字之美传统印章文字多用篆书,所以称之为篆法。篆刻是以篆书为基本元素,运用抽象的线条进行造型的艺术。篆刻作品之所以具有感人的艺术魅力,成为独具特色的艺术,主要是因为篆书是篆刻的母体,是篆刻艺术中篆法美的基础。已故著名美学家宗白华在《中国书法里的美学思想》一文中说:“中国人写的字能成为艺术品,有两个主要因素:一是由于中国字的起始是象形的,二是中国人用的笔”。篆刻艺术也是同样的道理,但由于篆刻与书法使用的工具、材料以及创作形式不同,除篆书起源于象形是构成篆刻艺术篆法美的基本因素外,章法、刀法也是形成篆刻艺术形式美的重要因素。象形文字虽是客观事物的抽象符号,但却体现了事物结构的感性形式和生命运动的规律,富有节奏感。所以,篆书源于象形是篆刻能够成为一种艺术形式的决定因素。
章法表现造型之美篆刻艺术中章法就是表现印面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安排和布局,即所谓分朱布白。篆刻创作的艺术构思、章法布局,实际上就是依照美的规律,把印文的点画、偏旁部首、结体、间距,组合成一个有机整体,使之产生感人的艺术魅力,从而升华为篆刻艺术美。这就对篆刻艺术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篆刻家需要在“方寸”的范围内,以不多的文字进行创作,而最终所呈现出来的艺术效果要求在文字上追求变化的丰富,在章法上追求虚实相生、置阵布势。章法除了利用文字的排列来实现外,还可以利用汉字的结构与规律,偏旁笔画的搭配以及边格的变化对印面进行整体的经营。总体来说章法的形式美法则大概可以分为对立与统一、对称与均匀、矛盾与和谐等这几个方面。一方篆刻艺术作品有无艺术感染力以及其所能体现出的艺术性高低,主要取决于篆刻家是否能灵活地运用美的规律,巧妙地处理各种矛盾因素之间的关系,把各种元素融为一体,形成独具特色的篆刻形式美,给欣赏者以美的享受。
刀法表现线条之美在篆刻艺术中篆法、章法都是要通过刀法来实现的,刀法是篆刻艺术创作中最后一个步骤。字由刀刻,但刀并不是按照字形一丝不变的刻。刀法的表现具有主观能动性,追求“刀趣”,即以刀刻石所形成的粗细、光糙、连断等趣味。明代甘旸在《印章集说》中强调指出:“刀法者,运刀之法,宜心手相应,自各得其妙。”所以用刀之妙在于心手相应,善于根据条件的差异,千变万化,目的在于传神,使作品具有强烈的生命意趣。篆刻艺术刀法中主要分为冲刀、切刀两大类。冲刀,运刀干净利落,不加修饰,刻出的线条不求粗细匀称,但求刚劲挺直;切刀,运刀行进缓慢,用反复的短刀切成,刻出的线条有粗细、参差、起伏等变化,具有强烈的节奏感。依据篆刻家的喜好,不同的刀法产生的刀痕也不相同,这就大大增加了篆刻艺术的趣味性。
二、篆刻艺术形式美法则在标志设计中的运用
随着时代的变化与发展,图像传达的重要作用正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得到愈来愈多的体现。这种非语言的传达方式在交流中可以超越文化和时空界限,从而代替语言,标志则是其中一种。标志以独特的视觉语言说明它所代表的事物的含义,可使交流方式变得愈加简便。在弘扬传统文化的今天,许多设计师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求设计灵感,用现代的设计方法将传统的图形与现代的设计理念相结合,设计出具有民族性、时代性的作品。篆刻艺术具有强烈的中国特色,它与标志设计相结合,既具有符号美的特征又具有标示意义。
形式的借鉴我国的篆刻艺术从外部形态来看,大致可以分为方形、圆形、三角形、不规则的几何图形等。其中我们最常见到的就是方形,这与天圆地方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不无关系,方形给人稳重、均匀、对称的感觉。在方形印的构图中,多采用田字格和日子格这些基本形式,可以达到均衡的视觉效果,在现代标志设计中这一基本形式被广泛运用。杭州老字号胡庆余堂标志设计,就是运用方形印章的基本形式和构图,以方形为基础加上田字格作为骨架,其“胡庆余堂”四个字则用书法的形式表现,生动地传达了胡庆余堂的品牌特色,给人以诚信、庄严、富有责任感的感觉。同时,胡庆余堂标志设计将篆刻艺术融入其中,也体现了其百年的医药品牌同中国传统的篆刻艺术一样,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篆书的运用篆书是传统篆刻艺术中最常用的字体,也决定了篆刻艺术为什么能够成为一门独具特色的传统艺术。篆书在标志设计的运用中,由于篆书年代久远和现代简化字的使用,一般人对于篆书的辨识度不高,如果用比较复杂的篆书,在传播上会出现一定的问题。因此,就需要设计师在运用篆书设计时,与设计主题相结合精心设计。,就是将篆书作为圆明园标志设计的主要元素。主题“圆明园”三个字采用篆体,并运用艺术的手法演化成圆明园的标志性遗址大水法。在圆明园标志设计中,将篆字与圆明园的标志性遗址大水法的形象相结合,既具有中国特色,又增强了识别度,使传播效果得到了明显提升。
意境的传承“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但各类艺术对于意境美的创造及其表现形式有很大的差别。篆刻艺术的“意境”是通过印文、章法布局以及刀法所产生的笔情、墨意、刀趣、石味所表现出来的。在标志设计中意境美的体现,是对篆刻艺术形式美法则的综合运用。故宫博物院的标志设计,采用了篆书“宫”字形为基础,而“宫”字的一点取材于古代朝服图案“海水江牙”和“玉璧”中的图形元素;“宫”字的两个“口”采用章法中对称、均匀的构图原理,也正好符合紫禁城“前朝后寝”的建筑理念;标志还采用了中国红底色和古代中国象征皇权的黄色来表现,整体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将篆刻艺术形式美法则与现代的设计理念相融合,既能保留传统神韵与本土特色,又能带来鲜明的时代特征与设计意味。
三、结语
在全球化背景下,当代中国的标志设计已经逐步摆脱照抄西方的恶习,开始寻找一条属于自己的设计之路。但面对国外各种艺术思潮的冲击,完全背离传统是不可取的,而对于西方的设计形式不加思索的盲目照搬、生搬硬套也会丧失本民族的文化特色。由此可见,在篆刻艺术形式美法则的运用中,“传统”与“现代”就是我们所要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在深入挖掘篆刻艺术形式美的同时,还需要运用现代的设计方法提炼创新。不能仅仅只照搬篆刻的表面形式,简单的复制拼凑,而应该深入的了解篆刻艺术独特的表现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并融入我们时代的特色。用国际化的视野去思考,将篆刻艺术形式美法则的精髓与标志设计的理念与特点相结合,设计出以篆刻艺术为代表的蕴含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作品。
也许因为它画面美丽,也许因为它历史悠久,或许是它艺高技巧,我爱上了这门独特的艺术――篆刻。
说它画面美丽,那是有各种笔直、弯曲的笔画和线条组成的。它可以刻上“中国印”飘向世界各地;可以刻上名人名言,永伴左右。它可以画上火红的绸带,扭出我的欢乐;画上五星红旗,印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心上。
说它历史悠久,篆刻的发源可以追随到秦朝前后。三千多年历史,推动了篆刻的飞速发展。篆刻可以说是在历史的长河中保留的一颗明珠。
说它艺高技巧,如果没有灵巧的双手,哪里来如此气势磅礴的字,栩栩如生的画。
一刀,一划中的专心仔细,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选刀、选石,都需要较好的审美观点与对青田石的认识。青田石,不仅在刻画作品,也在刻画自己的性格。
篆刻,也许是我课余生活中的第一选择了。不记得多少次妈妈叫了好几遍,还不肯放下手中的刻刀去吃饭;不记得多少次八点半之后,还不舍得去睡觉;不记得多少次外婆来整理这满是残白石灰的书桌……
一进我的房间,你最先看到的便是我那些整齐排列着的篆刻作品。有阴刻的,也有阳刻的;有粗笔画的,也有细条纹的。刻得好,心里自然特别自豪;刻得不好,虽然会有些失望,但我也把它保留下来了。因为,它记录着我进步的一点一滴。
篆刻,陪伴我度过了寂寞的时光;篆刻,充实了我的课余生活;篆刻,帮我改正了粗枝大叶的毛病;篆刻,让我了解了古老的中国历史文化……
既须劳动,又要动脑思考,这是多么有趣呀!
一、素描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应用的前提———创新观念
培养综合、应用实践能力强的艺术设计人才成为高等艺术设计教学的现实主题,因此,艺术设计专业需要优化教学内容、方法,转换思维,转变观念,以绘画为本位的素描教学基础也应顺势适应以设计为本位的转变,实现删除重复内容、整合交叉内容。在转换和优化的过程中也应各有侧重:素描是培养学生利用肌理、图形、质感、量感等感官变化、微观特征来表现对象;艺术设计是培养学生对于构造关系的理解、增强应用实践能力的提升、创造性思维训练的强化;将二者结合,可探索一种新肌理、新质感、新材料、新形式等等的表现手法,尝试设置一种亦写生、亦创作的开拓性命题式教学训练模式,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分析、表现能力。
1.素描的创新发展演变
素描,是用单色描绘的形式进行造型训练、培养造型能力的独立画种,是绘画艺术的基础,也是关联其他造型艺术的纯艺术。素描亦是一个历史范畴,即随着时代发展变化演变着。素描架上艺术初始于古希腊时期,画家们开始利用透视法和明暗法来造型,直到千年后的文艺复兴时期,西方的科学、理性精神逐步渗透影响了绘画艺术的发展,透视法和明暗法也逐步成熟起来,利用客观事物写生之法,发展出了新的素描表现形式和手段。16世纪至19世纪,素描由传统的作坊式传授发展至学院式教学。19世纪,素描的基本法则日趋完善,光照原理和色彩学也更加影响了明暗法的发展。进入20世纪以来,西方的造型艺术,尤其是素描绘画中,更多地注入了画家的主观感情表现和变化,尤其是受到东方艺术的浸染,其表现形式更加异彩纷呈。中国传统素描教学,其最初表现形式是以“线”为主的白描,绘画与叙事、抒情功能紧密相连,人与物的交融更具东方式的神韵。自二十世纪初开始,中国的素描教学受西方教学体系的影响,也发生着急速的变化,即三十年代西学体系的逐渐普及;五十年代苏联教学模式的渗透;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大潮影响下的多样发展;二十一世纪,工业化、信息化急速发展环境中,人文价值、审美价值标准的提升,使得素描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相结合的要求更加迫切。
2.素描与艺术设计教学创新的关系
素描艺术的特点即外延广、内涵丰,在现代教学模式环境下,应该深入挖掘素描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巨大潜力,塑造更具人文精神内涵的个体。在艺术设计学逐渐独立于绘画门后,其专业教学内容逐渐细化,与之相关联基础训练素描教学部分,也从绘画素描演变出设计素描,即以线条为主的透视画法,只反映客观对象的隐性结构体。二者教学规范不同,规范化、模式化的素描训练对于艺术设计教学也是有着负面影响的。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中,其哲学、美学、艺术思潮、现代媒介符号、新的艺术表现手段等等,日渐刺激着传统艺术中缺乏洞悉、敏感、活跃、理解的视觉作品的淘汰。素描教学的创新必须加强实践,而创新又是艺术设计的本原,从设计学习出发,重构素描与艺术设计教学之法,如素描中外部造型元素和内部结构要素运用之处的变换、改造、创新,将素描创作的象征、暗示、能指运用于艺术设计之中,将静止的客观再现改变为一种动态的思辨,将素描中的灵动之法结合到艺术设计的自我创造之中。
二、素描与艺术设计教学结合的应用原则
在继承传统、融合新时代审美要求的社会语境下,素描与艺术设计都面临着运用现代技法和创造性思维进行教学和创作,摆脱技术模式的禁锢,新的法则和规律势必要在探讨和实践的过程中寻找。基于实践经验,探讨二者结合应用之基本原则为:传承性、创造性、实践性。
1.传承性
西方艺术中新的流派、新的美学观念颠覆了传统艺术的非理性、客观性,在艺术行为过程、创作材料和创作领域中,采用了多角度、多维度、多元素的创作实验,如超现实主义、纯粹主义、极简主义、观念主义等等。我国传统艺术中的意象造型观念融纳了深刻哲理和观念。道法自然、物我两忘的观察法则蕴含了超脱的造型观和意识论。在素描和艺术设计教学中融入并加强中西方艺术中的造型观是培养高校学生创作能力的有效方法,不能将西方块面式的素描和东方线条式的白描简单的归同于造型之法,更需要将二者的意象观念渗透到多元化的教学之中。
2.创造性
传统的素描教学强调客观事物的再现性,而缺乏表现性和能动性。素描教学科结合艺术设计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用视觉探索事物的多维度信息,进行再分析、再判断、再解构、再整合,艺术设计可借助素描绘画中的写实、变形、肌理化、意象化等等表现形式进行设计创作的视觉化再创作。素描工具、材料的潜能也是强化肌理语言的重要手段,材质的表现形式训练亦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突破常规。新肌理语言的创造能够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也是发挥意象造型的途径。
3.实践性
现代素描教学意在强调结构、分析,根据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需要,素描的功能更加宽泛,如建筑设计素描中的结构分析性、产品设计素描中的几何结构表现性、环境艺术设计素描中的综合空间形态的表现性等等。素描的抽象语言元素包含:点、线、面、形体、比例、结构、空间等,利用这种复合抽象元素可以加强学生在艺术设计创作中的独立创造能力,在抽象图式、符号、意境的训练内容中,可将微观的情感元素转化、整合成有独特意味的抽象图像,从而调动学生的自我表现能力。
三、利用素描教学特点加强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1.整合素描与艺术设计教学的特点,发挥优势
传统的素描训练内容是有明确的方法和步骤的,其目的是提高学生对于造型的把握能力和画面空间的组织能力,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在授课过程中应当保留这部分的教学内容。长期的写实性素描训练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关涉艺术设计的设计素描则是短期的,且具备实效性。因此,在二者教学改革的应用当中应做到如下几点:一方面,保留素描教学训练中科学合理部分,加强学生对于素描基本原理、绘画规律的掌握能力;另一方面,利用素描教学中的主观性和创造性来开拓学生的创作思路,以本能的表现欲望来反对机械的技术性再现,突破传统思维惯式,为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传授奠定基础。
2.利用素描教学的表现性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素描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大量写生的实践活动易造成学生的倦怠感,为此,应作出适当调整,将重点转移到艺术表现力的培养和反应时代特色的专业性训练上。通过大量表现主义绘画作品进行横向、纵向比较,主观化、自由化、感人化的作品势必能够打动观者和学习者的内心。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一种愉悦的心境下更易于学生充分发挥创作能动性,开拓自由空间,营造一种和谐的学术氛围。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设计素描强调结构与设计的应用,线条的力度、构图的形式是艺术设计教学中培养设计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但在高校教学中,依然还存在素描写实描绘的原样照搬现象,要想达到教学方法的实效性,必须扭转这种弊端,将素描教学的重心调整,加大学生对于表现力的培养,使教学目标更加明确,才能使得设计功能和意境更加清晰的彰显。
3.加强理论学习深度注重综合能力培养
虽然表现性素描是一门独立的艺术种类,它的训练手段和方法却不是孤立的,且与其他相关专业具有连续性和关联性。在教学课程结束后加强深入的理论教学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理论结合实践是最好的学习过程培养。传统的素描课程是在二维空间中的展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在现代素描与艺术设计教学课程结合的当下,可以将二维的画面与三维的立体实物相结合,采用镂空、钻孔、拼贴、镶嵌、黏合、重组等新的创作手法来再创作,如德国新表现主义艺术家基弗作品中,利用各种材料与二维画面结合,创造新的画面激励效果,通过实与虚,两种元素的结合表达内心的状态和思想。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上还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培养理性思维的设计意识。在艺术设计教学过程中的素描训练,不仅要注重研究对象的客观再现,还要注重对象内在结构、本质的理解与表达;第二、注重装饰效果的表达。设计素描强调形式化、意象化、抽象画,是客观对象不同侧面,不同角度的联想与分析。因此,强调装饰性的训练可以强化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抽象与联想能力,利用变形、夸张、象征等手法塑造更具美感的新图像。四、结语素描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环境艺术设计、装饰设计、室内设计、产品设计、服装设计、广告设计等等)和相关专业的造型训练基础,其基本原理、创作手段和绘画规律都是艺术设计专业可以依据的,但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停留在单一化的、规范化的、模式化的教学模式中,要与时代语境相融合,把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放在首位;要放眼未来,以一颗包容之心来迎接新的探索。在现代设计意识和精神的背后,我们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将素描与艺术设计的理念相联系,从而在一种动态的产学研环境下发展。发挥素描艺术的无限魅力,感受现代素描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重要性作用。
摘要:图书资料的管理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目前,尽管有各种各样的图书管理系统,但是,那些都是针对大型的图书馆的管理。本文从具体实际出发,分析了专科医院的图书管理现状,设计了一个由图书管理、书刊流通、资料检索等功能的专科医院图书管理系统。
关键词:专科医院;图书管理
山东省安康医院(济宁戴庄医院)国际闻名、素有“中国戴庄”之称,为山东省医药卫生A级特色专科、全国最大的精神病医院之一,拥有800余人,1000张床位。医疗硬件设备和诊疗水平、特色专科的开展、科研、教学能力等均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但是作为一家大型专科医院的医学专业图书室,医学藏书仅4万余册,其中外文医学图书约200余册;160多种中文医学期刊,外文医学期刊仅23种,这种状态根本不能满足广大医务人员的需求,不能适应现代化医院建设的需要,更不能适应大型专科医院临床、科研、教学的需要。在当今信息化时代,院领导高度重视医护人员的继续教育。医院图书室为适应社会新时代的需求、适应医学科学的发展,于20_年建立起一个快速高效的,为医护临床、教学、科研服务的新型医学图书室及电子阅览室。
1数据库的建立
该系统的后台数据库采用MicrosoftSQLServer20_,其特点是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客户端根据专科医院图书管理特点,利用自行设计了图书管理计算机软件,运行于在MicroftWindows98、MicroftWindows20_或MicroftWindowsXP操作系统上,具有操作简单、查询方便等优点,适用于专科医院图书馆的图书管理和流通[1]。
栏目与功能本系统客户端由菜单栏和工具栏。菜单栏由登记(F)、查询(D)、报损(E)、维护系统(T)、统计(W)、帮助(H)等组成。工具栏由图书登记、期刊登记、借阅登记、归还登记、综合查询、图书报损等项目组成。
开机启动该系统同上,单击综合查询,首先在入库、报损、书籍、期刊选择筐中选中要查询的项目,弹出一个对话筐,可在下列项目中选择一项或多项进行查询:
按书刊名称,按种次,按附注项,按书号,按责任者,按中、外文,按卷、期,按出版日期,按登记号码,按丛书项,按国际书号,按类号,按年数,按邮发代号等。
3图书的流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