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9
2023-07-05
2023-06-18
2023-03-19
2023-07-05
更新时间:2024-02-21 11:51:17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2023-06-29
2023-07-05
2023-06-18
2023-03-19
2023-07-05
珠海健华医院
“医务人员志愿服务”工作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了更好的实施“医务人员志愿服务”活动,提升医疗志愿服务活动的层次,成立“医务人员志愿服务”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组成人员见附件。
二、院内动员发动
以医务人员志愿者培训暨动员大会的形式,向医院内部的医护人员进行志愿者培训,会上由院领导、党委进行号召动员;组织医院的上级主管单位、过去的病友、热心人士开会,宣传和介绍医院志愿者服务计划。同时,普及志愿医疗服务知识,宣传经验成果和感人事迹,引导人们尊重志愿者和志愿者的劳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经费投入保障
医院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专题研讨会议,要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对深入农村、住宅小区、街道进行志愿医疗服务的医务人员进行适当的经济补助。
四、医务人员志愿者培训
“医务人员志愿服务”活动尚无现成的模式和经验可循,但院内医务人员发挥医疗专业优势,通过培训和实践,通过提升诊疗技术水平和志愿服务意识,积累活动经验,逐步成熟开展志愿医疗服务活动。医院组织医务人员志愿者进行常见病普查员培训。使志愿者加强常见病普查能力,为当地百姓普及常见病防治知识,方便群众就医就诊,缓解看病贵,看病难问题,践行志愿者无偿服务的精神。
关于××地区煤气调压站工程协调会纪要
××××年3月20日,市建委召开××地区市政配套工程协调会,研究了××煤气调压站的施工问题,投资由附近各有关单位集资,为集资单位供应煤气。由于地处繁华地区,地下管线复杂,施工条件困难,要求各单位互相配合、支持,尽快完成该项工程。
会议确定如下事项:
一、由××市政工程处总承包,工期150天,争取7月底完成。
二、原则同意施工方案,先开调压站及西侧管线,恢复以后再开东、北侧管线。施工单位要文明施工,落实便民、安全措施,保证工程质量。
三、施工过程中需要迁改的管线必须先建后拆,不能因施工而影响各种市政设施的正常运行,尽可能少拆改管线。
四、××开发公司负责的热力工程应抓紧准备,4月底出图,尽快施工,确保今年供暖。
五、××教育局需用煤气,煤气公司原则同意,管线施工中应留口。申报用气手续由××教育局去煤气公司办理,××联办协调。
六、施工中具体事宜请××建委和××联办协调解决。
参加会议人员名单(略)
××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印)
xx年x月x日
加强风险意识宣传和业务知识培训
良好的风险意识是面临和处理风险的关键要素,而尽量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失或降低风险发生概率,把没必要的风险扼杀在初期,我们必须制订合理的教育培训计划,让每个环节工作人员必须有相应的风险意识,树立科学风险管理理念,自觉掌握基本风险应对措施和风险管理方法。同时,正面典型的案例和宣传力度必须加强,使正能量的潜力更好地发挥。
设立风险管理机构,健全风险管理制度,明确风险管理责任
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两大工具,已经发挥了彼此相辅相成的作用。而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机构,培养和利用专业的管理人才,同时设定合理管理制度,不断促进制度随着体制发展改善,从而充分发挥这些方面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设立机构、完善制度主要从以下几点着手。一是内部授权控制制度,主要是积极责任制、重大事项决策制度和业务受理等内容着手。企业必须对各种授权做严格的规定,重大事项集体决定等明确制度。二是不同岗位分开控制。明确不同岗位不同职责,例如账款、票账、运输收入信息等分化管理。三是收入预算控制制度。四是业务流程控制制度。主要是对不同业务的不同环节安排合理的处理人员和责任制,通过细节控制预防风险发生。五是信息技术控制制度。建立相对应的经营管理制度,不同信息管理体系,结合实际体系系统,创建合理信息处理平台。
提高风险识别能力,有效分析风险利弊,加强风险预警,建立防范和处理机制
随着运输复杂性提高,潜在风险随时会出现,为了更好地面对风险,我们必须及时准确地对风险进行识别,这样有利于后期的风险处理和防范。主要从组织和业务两个层面展开,组织方面,主要测试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组织和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岗位是否科学,职责是否明确,信息是否及时有效等;业务方面,对收入预算,收支管理,制度完善,资金流动是否有效等方面做出合理规定。同时,应该借鉴国外先进管理制度,去学习如何提升风险识别能力,有效分析风险利弊,从而加强风险预警和风险处理等。所以,为了更好地发展运输收入管理水平,我们要不断地在风险萌芽期做出相应的处理以备不时之需。
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建设完善的管理队伍
管理人员作为体系最关键因素,不但决定各种制度规则,也会在制度实行和体系运行中起决定性作用。铁路运输收入风险关键因素在于各个环节的管理人员,而铁路在招聘任用人才时也要做好相应合理安排,使人尽其才,这样会更好地使运输收入风险降到最低。另外,工作人员也要提升自身素质,不但要从专业方面做出相应的提升也要尊重岗位,培养爱岗敬业、团队合作、诚实守信,树立现代化管理理念。
5结论
为了更好地促进铁路经济发展,应完善铁路运输收入风险管理,让企业结合实际发展状况,利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合理安排人员管理,从根本上预防风险发生,为铁路运输收入提供更好规划、更有效的管理手段。
参考文献:
[1]韦艳文.提升铁路运输收入管理水平的措施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8).
[2]侯敬,王静,郝美峰,等.铁路运输收入风险管理评价研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20_,39(6):10-15.
[3]赵冬俐.铁路运输企业收入风险管理研究[J].经济论坛,(4):131-133.
[4]张有建.铁路运输收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政监督,(17):71.
[5]谢钟屏.浅谈如何加强铁路运输收入管理基础规范化工作[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旬刊,20_(11):50-51.
三道沟卫生院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工作机制 重性精神疾病是指以精神分裂症为代表的,临床表现有幻觉、妄想、严重思维障碍、行为紊乱等精神病性症状,且患者社会生活能力严重受损的一组精神疾病。
一、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服务对象
辖区内诊断明确、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
二、服务内容
(一)建立健康档案
在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纳入管理的时候,除需要由家属提供来自原承担治疗任务的专业医疗机构的疾病诊疗相关信息外,还应为患者进行一次全面评估,为其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除个人基本信息外,还包括患者监护人姓名、监护人电话、初次发病时间、既往主要症状、既往治疗情况、最近诊断情况、最近一次治疗效果、患病对家庭社会的影响、关锁情况等。
(二)随访
对于纳入健康管理的患者,每年至少随访4次。随访的主要目的是提供精神卫生、用药和家庭护理等方面的信息,督导患者服药,防止复发,及时发现疾病复发或加重的征兆,给予相应处置或转诊,并进行紧急处理。具体内容如下:
1.危重情况紧急处理:询问和检查有无出现暴力、自杀自伤等危险行为,以及急性药物不良反应和严重躯体疾病。若有,对症处理后立即转诊,2周内随访转诊情况。
2.分类干预:若无上述危重情况,则进一步对患者原有的病情进行评估。检查患者的精神状况,包括感觉、知觉、思维、情感和意志行为、自知力等;询问患者的躯体疾病、社会功能情况、服药情况及各项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并根据患者的精神症状是否消失、自知力是否完全恢复,工作、社会功能是否恢复,以及患者是否存在药物不良反应或躯体疾病情况,对患者进行以下分类干预:
完善的企业社会保险制度,不仅能保证劳动者暂时丧失劳动能力时得到物质帮助,而且能激发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使其毫不顾忌地投入工作中。企业中实施失业保险制度能够保障失业者的基本生活并促进再就业;医疗保险制度能够维护劳动者的健康,防范疾病的影响,减少因疾病而造成的经济损失等等。企业为员工提供完善的保险,可以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归属感、使命感,愿意为企业的发展投入全部的激情,从而减少劳资双方的矛盾、调节和谐劳动关系。
3、和谐的劳动关系是企业社会保险制度运行的基础。
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职工岗位和身份的变化造成这些人员社会保险接续 难;农 民 工、自 由职 业 者等 灵 活 就业 人 员的劳动关系不明确或存在多重劳动关系,使得这部分人群的社会保险难以全面实施;在部分非公有制企业,尤其中小企业中,雇主拖欠职工工资,不按时足额缴纳 劳动 者 各种保 险 费,侵害 劳 动 者合法权 益 的情况屡见不鲜。这些 不 和 谐 的 劳 动 关 系必 然会 影 响 到社会保险制度的健康运行发展。
加强协调机制健全知识产权管理工作体系
一、我国知识产权管理工作体系的现状和问题
(一)我国知识产权管理工作体系的主要特点
与国际上的管理体制相比,我国的知识产权管理工作体系有以下主要特点。
一是专利授权、商标注册和版权登记分散管理,授权和行政执法一体化,自成独立体系。目前,我国的专利授权、商标注册和版权登记分别由知识_的专利局、工商管理局和版权局管理。这些部门既是审查和授权部门,又是行政执法部门。
二是审理、登记、注册集中管理,行政执法分级管理。即,专利审查授权、商标注册和版权登记都是由国家局管理,行政执法由省、市级机构负责。
三是司法与行政执法并举。我国知识产权执法体系的一大特色就是法院执法和行政执法两者互补。司法保护具有稳定性、规范性、公平性和效力的终极性,以及注重赔偿等优点,但执法时间长、成本较高。行政执法具有灵活性,程序简单、成本低、效率较高。对一些简单的纠纷,许多企业愿意利用行政保护途径。一些外国知识产权机构也对我国的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体系给予肯定,并希望借鉴我们的经验。
四是宏观层次的知识产权管理分布在各个部门。除了专利、商标和版权的授权、注册和登记管理外,还有许多与知识产权有关的管理工作。知识产权管理和执法涉及各行各业:农业部和林业局负责植物新品种;进出口的知识产权管理涉及海关;环保和农产品与环保局有关,科技部负责科技项目和成果管理;还有_,药品监督管理局和技术监督局等。
(二)现行管理工作体系的主要问题
我国现行知识产权管理工作体系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部门分割,缺乏协调机制和统一战略部署
目前,与知识产权有关的主管部门之间缺乏协调机制,政策和管理之间不衔接,不能形成合力。结果是,有些事情多个部门争着管,有些事情又没人管,最终没有一个部门能够统起来。如,在国际谈判中,每个部门都参加,意见难以统一表达,不能集中对外;企业遇到的一些国际知识产权纠纷得不到及时沟通和解决,造成损失;外商或外国政府要了解知识产权的问题,要跑许多部门,各部门的口径不同,外商往往利用我们部门之间不通气的特点,钻空子;开展知识产权工作试点也是各自为战。
1995年,我国曾建立_知识产权办公会议制度,由一位国务委员牵头。机构改革以后,这一职能转移到国家知识_,由于没有高层次领导人牵头,没有坚持下来。
2.行政管理部门与企业间缺少沟通渠道和预警机制
我国企业遇到的许多知识产权问题是因为缺少沟通渠道,没有引起各方面的足够重视,未能及早采取有效措施和对策,最终酿成损失。如,引起国内关注的DVD事件。自10月,6C就向全世界发表了将采取联合许可的方式共享DVD制造专利的声明。在此后的5年时间里,没有引起政府主管部门和企业足够的重视。直到20,部分出口DVD在英国海关被扣,主管部门才与行业协会和企业在上海召开了紧急会议,讨论如何应对。其间,对专利管理具有丰富经验的国家知识_一直没能介入谈判和参与对策研究。又如,年初发生的温州打火机安全锁事件。早在事发2年前,欧盟就向包括中国在内的有关国家发出了将就打火机安全问题举行听证会的通知。由于部门分工不明确和不通气,事情被耽搁下来。最后,还是企业从欧洲合作伙伴那里得到消息,开始逐级反映情况。从市打火机协会到全国行业协会,从区、市政府主管到省、国家主管部门,层层汇报花费了将近半年时间,直到临近听证会召开时,才组团参加了日内瓦听证会。
3.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组织机构有待改进
现行知识产权管理工作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分散管理不适应发展趋势。根据国际经验,大部分国家都是按照工业产权分类,实行专利和商标统一管理。在实际中,专利与品牌和商标纠纷也常常联在一起,需要联合执法。特别是目前各地专利和商标执法队伍的人力和物力都相对不足,工业产权分开管理,分散了人力物力。
现行授权和行政执法一体化的体制自审自纠不利于机构之间的监督和制约。
二是知识_系统的机构设置缺乏统一标准。在三个知识产权管理专业部门中,工商和版权局实行垂直领导,形成自上而下的统一组织和管理体系,而各地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的设置由地方政府决定,机构模式不同,受重视程度和发挥的作用也大不同。仅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一级的知识_就至少有9种类型:有的是政府行政系列,有的是政府所属事业单位;有的是正厅级,有的是副厅、处级;有的是独立机构,还有的是地方科委内设机构等等。地方知识_系统的机构设置往往不是靠制度,而是靠领导重视和关系。在领导重视的地区,知识产权部门的地位就高一些,反之亦然。
三是地区工作开展不平衡。一些发达地区的政府比较重视知识产权工作,把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作为改善地区投资环境的重要措施。有些地方成立了多部门参加的联席办公会议,有的地方政府还提供行政执法经费。总体来看,经济发达、有一定实力的地区政府比较重视知识产权工作,知识_系统的机构设置比较健全。尤其是市场发育相对成熟和高技术产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对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的投入多一些。而一些欠发达地区的企业基础较差,市场机制不健全,地方财政不足,知识产权管理机构也相对薄弱。
4.保护经费和人员不足
无论是行政执法还是司法体系,都存在知识产权办案经费和人员不足的问题,尤其是行政执法经费不足,缺乏必要的手段。仅就知识_系统负责的专利保护来说,管理经费收支两条线,专利申请和维持费上交中央财政,而专利纠纷处理和侵权假冒行为的查处则由地方知识_(处)负责。因此,行政执法经费由地方财政支出。目前,大部分地方都把知识_(处)视为普通的政府行政管理机构,只拨行政费或事业费,没有行政执法专项费用。所以,大多数地方知识_没有足够的经费进行案件调查和调解,有些地区的知识产权机构连一辆执法车都没有。有些地区从地方财政中划拨一部分资金,或者从三项科技经费中切一块作为知识_的行政执法活动经费,但这些都是临时性措施,没有制度化和专项化。
各地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的编制有限,行政执法人力不足也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5.知识产权执法中存在地方保护主义和地区差别
由于地区经济发展和市场发育水平不平衡,各地的行政执法能力和尺度差距较大。目前,地方政府不仅对行政执法有较大影响力,地区法院体系在某种程度上也受地方政府影响,因此,知识产权
执法中存在一定的地方保护色彩。美国商会的20_年白皮书在对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现状评价中提出,“地方保护主义还在庇护知识产权的侵权者”。通常,市场经济发育越不成熟的地区,地方保护主义倾向越严重。
6.缺乏高素质人才
从管理机构、司法部门到企业,都缺乏既懂理论又懂得实践的知识产权人才。其主要原因,一方面是人才培养和供应不足。我国大学中设置知识产权专业的不多。另一方面是外部竞争造成人员流失。如,知识_的专利审查员的收入远远低于专利事务所和外企人员的收入。结果,本来就供应不足的专利人才又纷纷流向中介机构和外企,加剧了管理机构合格人才短缺的现象。
二、知识产权管理工作体系的国际经验
世界各国的知识产权管理工作体系与各国的经济技术发展阶段有关。概括起来有以下特点。
(一)知识产权授权管理与执法体系相分离
为了达到职能明确和相互监督的目的,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采取知识产权授权管理与执法体系相分离的体制。知识产权审查和授权管理部门是政府机构,或政府直属的非营利性机构;知识产权执法由司法部门负责,授权管理机构与司法部门在处理案件时相互配合。但是,随着知识产权竞争的加剧,各国加强了行政管理部门对知识产权案件调查的作用。如,日本的特许厅下设“110”办公室,负责打击侵权行为的调查和咨询。
(二)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机构的三种模式
知识产权审查和授权机构有三种基本模式:一是按照工业产权划,实行专利授权与商标登记统一管理的“二合一”模式。美国、日本、德国、法国、韩国和澳大利亚等都采取这种模式。二是专利授权、商标和版权的登记注册统一管理的“三合一”模式。英国、加拿大、新加坡、我国台湾和香港地区都实行三合一体制。三是专利、商标和版权授权和登记相互独立的分散管理体制,如我国。据有关方面对国际上86个国家和地区的知识产权机构设置情况的统计,1970%多的国家和地区实行“二合一”体制;23%的国家和地区实行“三合一”集中管理;只有极少数国家采取三家分散管理模式。近些年来,经合组织(OECD)国家倾向于将专利、商标和版权集中统一管理。 (三)分层次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
与知识产权保护直接有关的法律有两部分:一是知识产权法律,包括专利法、商标法和版权法等直接与知识产权有关的法律。二是维护市场秩序方面的法律和政策,如,反垄断法、贸易法规中关于知识产权的条款等。反垄断法从保护消费者利益和维持有效竞争秩序的角度出发,保护合法的知识产权,其中与保护知识产权有关的主要内容是禁止商业假冒与侵犯商业秘密,以及制约滥用知识产权造成的垄断。贸易法律中与知识产权有关的条款主要从保护本国利益和知识产权的角度出发。例如,美国的“特殊301条款”,关税法的“337条款”等。
与此相对应地,执法机构在独立执法的基础上互相配合。除了司法部门外,还有一些专业部门负责执行与知识产权有关的市场秩序的法律。例如,在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负责实施各种反垄断和保护消费者的联邦法律,参与知识产权冲突调查;并经常与专利商标局和司法部一起召开听证会,对共同关心的问题展开讨论。美国联邦国际贸易委员会专门负责外来产品对美国知识产权的侵犯案件,依据关税法第337条“关于不公平竞争的规定”,调查和处理进口产品侵犯美国知识产权的行为。
(四)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的协调机制
由于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涉及到各行各业,相关部门较多。为了加强协调和提高工作效率,各国都建立了相应的协调机构或机制。
1.日本政府与民间的协调机制
日本政府与企业之间建立了密切合作的协调机构,形成了三个层次的协调机制。
(1)政府机构。20_年,日本政府设立了直属首相的咨询机构――“知识产权战略会议”。其目标是研究保护和利用知识产权的方针、政策及措施,鼓励开发具有独创性的科学技术,提升日本产业的国际竞争力。19,日本特许厅内设立了执法事务局(又称110办公室),主要职能是实施反假冒和侵权措施,为社会提供咨询服务和援助。为了打击海外企业侵犯日本企业知识产权的行为,日本特许厅决定在设立“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负责海外发生的侵犯日本企业知识产权的咨询与维权事宜。
(2)政府与企业的合作组织。为了贯彻知识产权战略会议精神,20_年,日本成立了由大企业组成的国际知识产权保护论坛,该论坛是一个支援保护日本企业知识产权权益的组织。日本家电、汽车、冶金、机械、化妆品、文具等行业的82家公司及55个团体参加了这个论坛。部分政府机构,如通产省、警察厅、外务省、财务省、专利厅、文化厅也派人参加论坛成立仪式。
(3)企业自发组织。日本各行业都有知识产权协会组织。其中,日本知识产权协会(简称JIPA)是世界上最大的非营利性、非政府的知识产权用户组织。
2.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的协调机制
除了政府和法院等专门负责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的职能机构外,美国政府还有一些机构配合落实知识产权政策,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如,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简称“USTR”)负责发展和协调美国国际贸易、商品和直接投资政策,并领导和从事与其他国家的谈判。同时,负责处理海外对美国知识产权的侵权事宜。USTR与政府各行政管理部门及产业界建立了沟通和协调机制。
(1)建立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USTR管理由17个相关的联邦机构组成贸易政策评估组织(简称“TPRG”)和贸易政策成员委员会(TradePolicyStaffCommittee,简称“TPSC”),并任主席。USTR也作为成员单位参加其他协调机构。在确定“重点国家”名单时,USTR要征求美国版权署、专利商标局负责人以及其它相关政府官员的意见。
(2)建立与产业界的沟通协调机制。USTR与产业界建立了直接沟通渠道,形成了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机制。一方面,通过“美国贸易内部信息”(InsideofUSTrade)的刊物,定期向企业界通报其对外谈判的信息与动向。另一方面,企业可以直接向USTR反映情况,并要求政府采取报复或限制行动。
(3)建立企业界的顾问体系,使企业代表能够直接在谈判中发表意见。USTR下设了一些专家顾问委员会,如贸易政策和谈判顾问委员会,国际政策顾问委员会等等。这些顾问委员会不仅在贸易谈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对沟通和协调政府部门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发挥了作用。
(五)创造、保护与利用知识产权政策的组织协调
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和利用各个环节的政策需要协调。美国商业部的机构设置就显示了创造、保护和利用知识产权政策之间的密切关系。商业部下属的专利商标局和技术管理局是与知识产权管理密切相关的两个平行机构。专利商标局负责专利审查授权和商标
注册。技术管理局则集民用技术政策、技术转移与扩散、技术标准开发的管理于一身。技术管理局下设技术与标准研究所、技术政策局和技术信息局。其中,技术标准研究所的主要职能是与产业界一起开发和应用技术、测量和标准;技术政策局负责制定技术创新政策和推动私营部门、大学和政府的技术创新活动,包括颁布国家技术奖,促进技术开发、技术扩散、商业创新和产学研合作等;技术信息局的主要职能是收集科技信息,并向公众扩散。由此可见,美国商业部负责部署和协调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利用政策。
(六)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指导和服务
xx年x月x日上午,东常公司协调部及市、区、镇各级指挥部领导亲临18标项目部就东常高速施工中可能遇到的相关问题的协调工作召开了现场办公会议。会议中东常公司周部长做了重要发言。围绕施工单位驻地建设中遇到的难题和施工中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及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各级领导踊跃发言,献计献策,为确保东常高速顺利施工提出了许多的可行性方案。现将会议主要精神纪要如下:
一:关于驻地安全问题。会议认为,由于各施工单位驻地比较分散,有的在不同区的行政区域。要求对项目部驻地挂重点保护单位牌子,指定安全负责人,驻地安全问题必须得到保障,为顺利施工解决后顾之忧。
二:施工单位驻地用电问题。会议决定,争取把项目部驻地用电一律按生活用电标准额收取。
三:取土问题。会议决定,施工单位取土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就近原则。施工单位就近取土,不仅可以节省运输成本,也有利于搞好当地百姓关系。一个土方问题解决的同时也解决了部分协调的问题;二是质量第一原则。取土场必须能满足施工的需求,不仅仅是数量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土质要符合要求;三是参工参运问题。东常公司和各级指挥部强调严禁参工参运,施工单位运输能力足够的话,其他单位均不能参与;在施工单位运输能力不足的情况下,由指挥部统一安排,使用地方的车辆。
四:砂砾问题:首先必须是正规砂砾生产厂家,具有合法手续;其次质量必须满足施工要求;价格要统一,严禁强买强卖,发现一处严查一处,严厉打击,绝不姑息。要尽量照顾当地的砂砾厂家,维持良好的关系。
五:办事程序问题:要充分地尊重和依靠当地的指挥部,出现问题和矛盾及时向当地指挥部反映,由当地指挥部出面解决并逐级汇报。
六:临时用地问题:禁止与私人私下协商,必须按照市指挥部的文件精神。根据需要写出书面报告,绘好图交与各级指挥部协调。
会议还指出各施工单位必须与当地搞好关系,严禁与老百姓打架,有问题向指挥部反映解决。监理单位要带好施工证,多支持和配合施工单位,确保施工顺利进行。临时用地复垦,按承诺的要求,务必到位,避免矛盾发生。挖山取土的,必须平整,以便于进一步的开发建设。
会议强调:东常公司及各级指挥部和施工单位要通力合作,齐心协力,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各级指挥部要为施工单位保驾护航,想施工单位之所想,急施工单位之所急,尽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施工环境。务必把东常高速修建成一条“精品路”“民生路”“放心路”。
高速指挥部
xx年x月x日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物流业迅速崛起,铁路运输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同时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随着铁路运输快速发展,铁路运输收入也面临各种挑战,遇到各种问题。文章从铁路运输收入风险的发展现状出发,就运输收入管理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运输收入管理建议。
[关键词]铁路运输;运输收入;风险管理
1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开展,近年来,铁路运输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不只是在人员流通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在物流运输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同时也带动了国民经济的快速提升,促进科技迅速发展,而且走出国门为国争光。铁路运输的发展同时也会有运输收入,运输的收入不但会更好地促使运输机制发展,也会促进铁路经济发展,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随着运输快速地发展和不断地扩大,涉及的行业企业和方方面面的不断增多,对运输收入管理也就要求更高,管理制度要求更加明确,发展方向更加明了,如何健全管理机制,设立合理规范管理体制是运输收入风险管理迫切要解决完善的问题之一。本文就铁路运输收入管理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提出管理意见和措施。
2铁路运输收入发展现状
铁路运输收入管理是铁路管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运输票据、运输款流动和运输收入实现的全过程进行管理和监督,承担着各个环节之间的多重职责。由于运输收入管理渗透在运输生产的各个环节,同时贯穿运输收入的全过程,因此,确保运输市场持续推进和运输进程更加流畅是铁路运输收入管理的重要职责。在新形势下,我国铁路运输收入管理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不但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同时不断地加强后续管理完善进程。但是还面临许多待解决的问题和潜在的问题,尤其在风险管理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发展以处理各种问题,同时避免即将发生的问题。如何通过风险识别、评估、衡量和控制等来处理遇到的管理风险是我国铁路运输部门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和董事会依法选择经营管理者以及经营管理者依法行使用人权相结合。一是要把组织考察推荐与市场化选聘经营管理者结合起来,按照管资产、管人和管事相结合的要求,建立和完善公司人事管理制度和办法;二是要积极推行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明确责任、权利和义务,严格执行任期管理和目标考核,实行市场化退出机制。
加强职业经理人队伍教育与服务。一是通过组织召开恳谈会、谈心会、专题组织生活会、领导干部建立基层联系点等方式, 加强与职业经理人的沟通交流,加深双方理解;二是要积极选派职业经理人到中广核大学(党校)参加培训,进一步提高综合素质, 帮助职业经理人解决实际困难,提升职业经理人与企业之间“双向认同”,实现中央企业影响力与民营企业活力相互融入。
贯彻落实党管人才原则。党组织在人才队伍建设中要管规划、管标准、管程序、管监督,要发挥企业独特优势,积极探索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办法,不断激发人才队伍活力,努力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的局面。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扎实推进企业文化建设。重实际、干实事、结实果, 积极践行“一次把事情做好”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导向、凝聚、激励、约束功能,不断提升企业信誉,塑造企业良好形象。
各部门、各人员:
为了规范各部门工作,加强工作的时限性及可追溯性。请各部门在不相隶属的部门、人员间的重要事项、复杂事项、有时限性的事项沟通、协调工作当中使用《内部沟通协调函》。
《内部沟通协调函》的目的:
1、明确与事项相关的各部门。
2、明确事项的类别:通知事件、需要回复、需要办理。
3、明确事项发起的日期及结束办理的时限。
4、为以后的查询留下记录,便于以后工作的开展。
5、可以作为简单事项的审批表格。()(在重要事项当中,需要分管总监或总经理的批示。)
6、要求必须要有回复,加强收发文部门的责任性。
《内部沟通协调函》填写样本后附。
人力资源部
**年**月**日
微山县人民医院
“医务人员志愿服务”工作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了更好的实施“医务人员志愿服务”活动,提升医疗志愿服务活动的层次,成立“医务人员志愿服务”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组成人员见附件。
二、院内动员发动
以医务人员志愿者培训暨动员大会的形式,向医院内部的医护人员进行志愿者培训,会上由院领导、党委、团委进行号召动员;组织医院的上级主管单位、过去的病友、热心人士开会,宣传和介绍医院志愿者服务计划。同时,普及志愿医疗服务知识,宣传经验成果和感人事迹,引导人们尊重志愿者和志愿者的劳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经费投入保障
医院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专题研讨会议,要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对深入乡村、山头进行志愿眼科医疗服务的医务人员进行适当的经济补助。鼓励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对眼科医疗志愿服务活动进行捐赠、资助。鼓励新闻媒体无偿开展公益性宣传。
四、医务人员志愿者培训
“医务人员志愿服务”活动尚无现成的模式和经验可循,但院内医务人员发挥医疗专业优势,通过培训和实践,
通过提升诊疗技术水平和志愿服务意识,积累活动经验,逐步成熟开展志愿医疗服务活动。医院组织医务人员志愿者进行常见病普查员培训。使志愿者加强常见病普查能力,为当地百姓普及常见病防治知识,方便群众就医就诊,缓解看病贵,看病难问题,践行志愿者无偿服务的精神。
林业局管理协调机制工作汇报
一、减化审批手续与环节
2、完善林业项目推介、项目申报、建设进度监督、项目建设督办、项目稽查和效能监察等制度,提高项目管理效能。如……
二、大力发展林业特色优势产业
1、大力发展油茶特色产业,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成立市油茶局。
2、大力发展毛竹产业。
3、大力发展速生丰产用材林。
4、加快绿化苗木经营利用步伐。
三、提升木竹精深加工水平
加强木竹加工新技术、新产品开发,不断提高木竹加工产品附加。如:飞宇竹业访集团,主要生产出品高档“春红”牌竹空俱。现已拿到出口计单320万美元,产品供应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
四、大力发展非木质产业
1、充分发挥各地资源和地域优质,因地制宜,科学编制野生动植物产业发展规划,引导产业向规模化、集群化方向发展。通过出台扶持政策、开展产业技术攻关、帮助企业扩大生产等方式,大力推进野生动物驯养繁殖、野生动物综合利用、珍稀濒危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一村一品”产业示范点、专业合作社、野生动物狩猎场、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等产业发展,加快中成药加工产业发展,重点在、樟树等地发展中成药加工产业,按每年30%的'目标递增产业产值,努力推进珍稀野生植物繁育、中药材培育加工、森林食品加工、雕刻加工4大野生植物产业发展,力争全市野生植物繁育和经营加工产业5年内有明显变化。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物种、重点环节的日常监管,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及时查处,为产业发展营造公平、公正的环境,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2、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产业。
五、努力构建投资创业服务体系
1、建设林业产业科技园,搭建创新企业集聚平台。充分利用城市影响大、优惠政策多、资金雄厚、人才聚集等优势和辐射带动作用,在市林科所建设林业产业科技馆,搭建创新企业集聚平台。
2、着力培育林业产业龙头企业。引进各类社会资金和先进技术,大力推进油茶、毛竹、人造板等中小企业的兼并、重组,通过整合林业项目、贷款贴息、品牌扶持、技术研究、基地建设、人员培训等措施,扶持一批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鼓励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科技推广部门和科技人员,采取技术咨询、入股、转让等形式参与林业产业化经营。着力培育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附:《市油茶产业基本情况统计表》、《市竹产业加工览表》。
3、组建林业产业基金,搭建林业企业上市平台。通过林业产业基金的扶持,化解林业企业融资难题,主要表现在毛竹、油茶、工业原料林等产业中挑选资产优良、业绩优秀、产品优质的企业集中投入。通过林业产业基金的扶持,推动林业产业升级及产业集群建设。据统计,目前有亿元以上企业4个,8000万元企业2个,4000万元企业1个。实现由林业大市向林业强市的转变。
4、推进林业品牌建设,提升产品质量和行业形象。配合启动《省林产品质量安全条例》的立法工作,实现林业产业主管部门对林产品生产的全程有效监管,促进全市场林业走上产业化、组织化、标准化生产的道路。
一是通过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将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与企业发展的目标定位结合起来,与董事会战略决策结合起来,有助于企业推进战略目标落地,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益的发展。
二是通过发挥党组织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势,把党的思想引领同企业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把不同股东、管理者和职工思想凝聚到推进企业改革发展上来。
三是通过发挥党组织的组织优势,把党员聚拢到组织中来,把职工团结到组织周围,提升组织凝聚力、增强团队战斗力, 为企业突破发展难题、全面完成经营任务提供保障。
通过发挥党组织的独特优势,激发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推动混合所有制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激发国有资本具有实际控制力的混合所有制企业核心竞争力,更好发挥体制、机制、人才、资本等优势,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综合科集体学习 高效课堂评课 对外交流 (三)自主学习,不断提高 人们都说当好一个教师难,当好一个综合科老师更是难上加难.综合科的专业性较强,知识点较多,要博览群书,要跟上时代的脚步.不仅如此,还要时刻关注综合科各科目教改的前沿……
建立健全基层党员队伍激励、关怀、帮扶工作机制
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是党的建设的基础工程,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切实抓好这两大基础工程。党的_报告提出“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关心和爱护基层干部、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这就要求基层党组织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出发,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切实抓好对基层党员的激励、关怀、帮扶工作。
一、开展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工作的重要性
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是指按照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要求,落实党员主体地位,尊重基层广大党员的权益和需要,通过激发党员主体意识,坚持党员的教育管理与关怀服务并重,切实从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激励、关心、帮助基层干部、老党员和困难党员,增强党员的荣誉感、自豪感和归属感,把基层党组织建成团结凝聚党员的坚强战斗堡垒。
加强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工作,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客观需要。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体现在党的组织内部,就是以党员为本,这是党员主体地位的理论前提。党员主体地位反映在党组织和党员的关系上,就是党的各级组织的权力来源于党员,他们与党员之间形成权力的受托和委托关系,党内权力运行必须接受党员主体的监督。党的各级组织不仅仅是党员的教育和管理机关,还是党员的精神归依和依靠力量,党组织有义务给
做好顶层设计
党组织要探索参与以下重大事项决策。一是公司发展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改革方案的审定;二是公司管理构架、授权及内部机构的设置、调整;三是公司重要干部任免。四是涉及广大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等。
党组织参与重大事项决策须遵循以下基本流程:
一是召开党组织会议对董事会、经理层拟决策的重大问题进行前置讨论研究,提出意见建议;
二是进入董事会、经理层,尤其是任董事长或总经理的党组织成员,要在议案正式提交董事会或总经理办公会之前就党组织的有关意见和建议与董事会、经理层其他成员进行沟通;
三是进入董事会、经理层的党组织成员在董事会、经理层决策时,要充分表达党组织意见建议,并将决策情况及时向党组织报告;
四是进入董事会、经理层的党组织成员发现拟作出的决策不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或可能损害国家、社会公众利益和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时,要提出撤销或缓议该决策事项的意见,会后及时向本单位党组织报告,通过党组织形成明确意见向董事会、经理层反馈;
五是在决策实施阶段,党组织要做好宣传动员、解疑释惑工作,号召和组织广大党员、职工认真贯彻落实决策部署。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转轨和社会的转型,劳动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劳动争议案件上升,劳资双方冲突的问题越来越得到社会的关注。
促进企业社会保险制度与和谐劳动关系的协调发展,对于维护劳动关系双方特别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健康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企业社会保险与和谐劳动关系的内在联系。
1、社会保险是和谐劳动关系的稳定器。
企业通过给员工建立社会保险,为劳动者维系正常的生产生活提供保障,有利于保证企业员工最基本的安全需要,从而防止不安定因素的出现。社会保险能够给予劳动者必要的经济补偿和生活保障,是使劳动力得以恢复,进而维系着广大劳动者生产生活乃至社会秩序的正常、稳定、健康地发展。企业社会保险这种预选防范和及时化解风险的“稳定器”作用,维护着和谐劳动关系稳定发展。
经济合作区知识产权法律协调机制分析论文
摘要:,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建成,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飞速发展,而在东盟十国中,尤以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越南、文莱、印尼、菲律宾这七国发展最为迅速,与中国的贸易关系也更为密切,于是“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这一概念应运而生。随着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的经济贸易合作增多,各国之间的知识产权争端也日益增多,因此对泛北各国的知识产权法律进行协调和统一的需求就越迫切。本文通过分析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知识产权法律协调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旨在探讨构建法律协调机制的方向和途径,促进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的经济发展,开创一个新的区域合作格局。
关键词:泛北部湾;知识产权;法律协调
20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启动。该自贸区建成后,中国与东盟各国的贸易总额达到世界贸易总额的百分之十三,成为一个涵盖十一个国家、19亿人口、GDP达6万亿美元的巨大经济体。而在自贸区建成之前,广西在就提出了“泛北部湾经济区”的地理概念和经济概念。将东盟中经济发展较为迅速的,具有一定发展潜力的国家纳入这一区域中,并定期召开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希望通过积极推动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构建一个中国—东盟区域合作新格局。
一、泛北部湾经济区概述
北部湾,位于我国南海的西北部,是一个半封闭的海湾,约12.8万平方公里。东临我国雷州半岛和海南岛,北临广西,西临越南,与琼州海峡和南中国海相连。北部湾三面为陆地环抱,蕴藏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渔业资源也十分丰富。是我国大西南的重要通道,湛江港、防城港、北海港等,都依靠北部湾这一地理优势,发挥着国际物流的作用。而所谓泛北部湾经济区,是于207月在广西南宁主办的首届“环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中所提出的。论坛提出了构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并依据地缘经济概念,超越了单纯的地理概念,将环北部湾经济合作延伸到隔海相邻的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文莱等海上东盟国家,使得这一区域更为宽泛。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是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关系在次区域的进一步深化与细化,对该区域内各个国家及地区的经济发展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身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之中,泛北部湾经济区已开始成为中国———东盟“一轴两翼”区域合作新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经过泛北经济区各国共同努力,经济合作已经有了良好的开端,成为东盟合作的新亮点。同时,区域内法律制度的一体化与法律协调机制的构建的需求也日益显现,尤其是在知识产权合作方面尤为明显。
二、建立泛北部湾经济区知识产权法律协调机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这一概念的提出,中国与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越南、泰国、菲律宾和文莱的经济合作更加密切。双方贸易额达4804亿美元,较上年增长8.3%,20中国从东盟进口2083亿美元,增长4.4%;向东盟出口2721亿美元,增长11.5%,出口增速远远大于进口增速。在中国与东盟十国的贸易额中,马来西亚、越南、新加坡居前三位。中越双边贸易额的排名由的第五位提升到年的第二位,20_年中越贸易增速达27.7%,其中中国向越南出口637亿美元,进口199亿美元。经济合作和国际贸易的增加,必定意味着知识产权方面需要不断的合作和协调。然而,就目前现状而言,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之间的知识产权纠纷也日益增多。一些中国公司和企业因在当地涉及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而被当地执法机构严厉惩处,还有些中国公司企业是被其竞争对手侵权,因两国之间缺乏行之有效的知识产权协调机制而无法得到救济。如作为摩托车使用大国的越南,在九十年代,中国的摩托车出口量达到最大化,越南的大街小巷充斥着来自中国的`各种摩托车。然而近十年,中国摩托车基本退出越南市场,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越南本国开始大量生产山寨摩托车,质量性能虽比中国制造的差,但价格更为低廉。更有甚者,冒用中国各大知名摩托车商标,如重庆嘉陵,使得消费者越来越不相信这些中国品牌,转而投向日本品牌,最终导致中国品牌退出,而日本品牌占有绝大多数的市场占有率。另外,还有江苏江淮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的商标在印尼被恶意抢注等多起知识产权的纠纷。我国在不断加强与泛北部湾各国经济合作,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同时,知识产权纠纷案也日益增多。这就要求我国和泛北各国需要尽快协调本国国内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使得整个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内的知识产权法律一体化,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整个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目前,世界范围内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一体化是不可否认的趋势所在。世界各国、各区域经济密切联系、共同发展,在知识产权方面的合作亦然。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一体化主要通过各国签订双边或多边国际条约等方式来实现。如早在,东盟各成员国在曼谷签订《东盟关于知识产权保护合作的框架协议》,该协议明确加强各成员国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合作,探索和建立适合东盟各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合作机制。19,东盟知识产权协会年会召开,会上各成员国也基本达成了“严谨且强调执行力”的向欧盟体系学习的共识。年,共同通过《-东盟知识产权行动计划》,为实现东盟范围内的知识产权法的一体化提供了行之有效的行动指南。同时,泛北经济合作区各国也参与了世界上绝大多数的知识产权国际条约,《巴黎公约》、《伯尔尼公约》以及作为WTO的成员国必须要遵守的《与贸易相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简称TRIPs),作为这些国际条约的共同缔约国,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内的知识产权法律一体化提供了可能性。
三、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知识产权法律协调的途径
构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知识产权法律协调机制,主要途径是:从各国知识产权现状和保护水平出发,顺应全球知识产权统一化的潮流,以国际条约作为合作基础,同时考虑区域内各国知识产权发展的特色和优势,建立知识产权争端解决机制,全面推进知识产权保护的区域一体化进程。
(一)以国际条约作为合作基础
作为世界上目前最大的贸易性国际组织,WTO在国际贸易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泛北部湾各国均已加入WTO,经济较不发达的越南也于年加入,因此各国都需要遵守WTO各项协定,自然包括TRIPs,即《与贸易相关的知识产权协定》。TRIPs是迄今为止在世界范围内对各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影响最大的国际条约。与过去的知识产权国际条约相比,TRIPs对绝大多数类型的知识产权都进行了规定和保护。在法律制定方面,包括实体性规定和程序性规定。也是首个对知识产权执法及其程序作出规范的国际条约,对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民事责任、刑事责任以及保护知识产权的相关措施等都作出明确规定,同时还引入了WTO争端解决机制来解决各成员国之间产生的知识产权纠纷。目前已成为世界各国知识产权立法的基本准则,也是处理各成员国间涉及知识产权问题的主要法律依据。同时,《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专利合作条约》、《世界版权公约》等国际条约也为绝大多数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国家所承认和参与。另外,作为东盟成员国,还需遵守东盟国家之间所签署的《东盟关于知识产权保护合作的框架协议》以及《东盟知识产权合作行动计划》,这些条约都规定了区域内知识产权合作的目标、基本原则、合作范围及争端解决机制,成为泛北部湾各国知识产权法律一体化的坚实基础。
(二)适应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知识产权的区域情况和特色
泛北部湾各国在经济发展上来说,绝大多数仍属于发展中国家,具有自己本国的历史和文化传统特色。而在国际条约中,鲜少出现对泛北部湾各国特有的传统医药知识、民间民族文学艺术表达,如传说、手工艺品、设计、音乐、民俗活动、节庆等文化形式的保护。因此,以泛北部湾各国自身文化作为基础,制定和协调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特有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是非常重要的。如在中国有着上千年历史的中医医学,在西方国家,因为和西方医学理论相差甚远,西方各国也没有对中医的基本概念和认识,中医中涉及到的“经脉”、“邪风”等概念也无法准确翻译成英文,因此很难得到西方各国医学界认可,更遑论能对中医进行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但中医理论在东南亚国家因为历史、文化和距离上的原因,却能得到普遍接受和认可,甚至在泰国、越南等国发展出了具有本国特色的结合中医理论的医学治疗方式。因此,对于中医医学理论的知识产权保护,是泛北部湾各国在制定和统一知识产法律时应当考虑的,也有具有非常高的可能性的。另外,东南亚国家珍稀动植物品种和民间秘方也非常丰富,由于认识到了生物和遗传资源在开发药物和相关工农业产品开发中的巨大价值,东盟于制定了《关于获取生物及遗传资源的东盟框架协定草案》,泛北各国制定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时亦可以以此为参照,共同保护本国的生物多样化和遗传资源。
(三)构建知识产权争端解决机制
在《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定》中提出要建立相关争端解决机制,但没有作出具体且可执行的规定。而《东盟知识产权合作框架协定》仅仅制定了协商条款,当出现争端时只能通过协商的方式来解决纠纷,也未建立专门负责处理法律问题和通过法律手段解决争端的机构。因此,在泛北各方出现知识产权争端时应如何处理,可以适当参考中国—东盟自贸区的争端解决机制,但同时仍需要建立特有的争端解决机制。首先,泛北各国可以先参考利用东盟各国协商解决的方式,鼓励争端双方积极协商,寻找各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以便于经济、高效地解决争端。泛北区域其他国家也可以以斡旋、调停等方式参与其中。但当协商程序无法进行时,还应尽快建立一个司法化的知识产权争端解决机制,甚至致力于构建一个全面、终局的解决争端机制。作为目前统一化进程最快最完善的欧盟,所制定的争端解决机制十分值得我们学习。另外,泛北八国均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因此一旦出现知识产权争端,争端双方若为东盟成员国或中国和另一国,均面临两个选择。两国可以选择WTO争端解决程序或东盟内争端解决机制或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争端解决程序。因此,泛北区域内非常有必要建立一个知识产权工作专门小组,由这个小组通过提交报告的方式研究和讨论相关知识产权法律问题,专门负责知识产权争端的解决。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是一个较新的地域概念和经济概念,整个区域的经济合作和发展,尤其是在知识产权方面的合作与法律制度的协调尚需长期的实践和经验累积,构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知识产权的法律协调机制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吴薇主编.国际商法[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5.
[2]贾引狮.中国—东盟知识产权法律协调机制变迁的路径依赖与创新[J].青年法苑,20_.5.
[3]申华林.东盟知识产权法律的一体化问题与前景[J].桂海论丛,.2.
[4]高兰英,宋志国.<20_-20_年东盟知识产权行动计划>及实施述评———兼论其对构建中国—东盟知识产权合作机制的启示[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_.2.
[5]曹剑飞.从欧洲一体化看泛北部湾经济合作途径[J].地域研究与开发,20_.3.
[6]何红军.全球背景下泛北部湾地区的经济合作[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_.1.
[7]中国—东盟知识产权中心[EB/OL].[8]20_年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EB/OL].
“医务人员志愿服务”工作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了更好的实施“医务人员志愿服务”活动,提升医疗志愿服务活动的层次,成立“医务人员志愿服务”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组成人员见附件。
二、院内动员发动
以医务人员志愿者培训暨动员大会的形式,向医院内部的医护人员进行志愿者培训,会上由院领导、党委、团委进行号召动员;组织医院的上级主管单位、过去的病友、热心人士开会,宣传和介绍医院志愿者服务计划。同时,普及志愿医疗服务知识,宣传经验成果和感人事迹,引导人们尊重志愿者和志愿者的劳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经费投入保障
医院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专题研讨会议,要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对深入社区、小乡镇进行志愿医疗服务的医务人员进行适当的经济补助。鼓励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对医疗志愿服务活动进行捐赠、资助。鼓励新闻媒体无偿开展公益性宣传。
四、医务人员志愿者培训
“医务人员志愿服务”活动尚无现成的模式和经验可循,但院内医务人员发挥眼科医疗专业优势,通过培训和实践,通过提升诊疗技术水平和志愿服务意识,积累活动经验,
逐步成熟开展志愿医疗服务活动。医院组织医务人员志愿者进行普查员培训。使志愿者加强普查能力,为当地百姓普及防治知识,方便群众就医就诊,缓解看病贵,看病难问题,践行志愿者无偿服务的精神。
发挥统筹作用,协调内外部各方利益关系,推进资源融合与协同发展。
协调内部各产权方利益关系。党组织政治优势、组织优势的发挥, 在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同时,也有利于保障各股权方权益,可以有效协调各产权方利益关系,促进深度融合。
协调员工与管理者的关系。党组织在企业改革发展中发挥协调作用,一方面能够确保公司规章制度及决策决议在职工群众中得到坚决贯彻,另一方面让职工群众参与决策研究和政策讨论,积极反映群众诉求,畅通和拓宽表达渠道,依法维护员工群众合法权益,及时化解矛盾纠纷,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协调企业内外部关系。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地方党委和政府的支持,属地化管理的企业党组织协调与地方党委和政府之间的关系,通过党组织层面的沟通协调,为企业党组织协调外部关系提供了有效渠道, 在协调客户、社区、政府关系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风险意识和抗风险能力不足
铁路运输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不但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也在铁路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运输要求不断提高,铁路运输不断得到了政府大力支持,也赢得了关键性市场份额,为整个铁路发展打好了有力的竞争基础。但是,随着新时代的不断发展,铁路运输作为整个时代发展的重要环节,其在现阶段和未来将遇到各种风险,而我国铁路运输收入部门领导对整个发展认识不足,思想观念落后,管理理念老套,而且不愿意剔除旧观念。导致整个体系对铁路运输收入风险意识不足,同时导致抗风险能力得不到提升发展。这都对铁路运输收入发展带来巨大的隐患。
收入风险管理体制建设不完善
铁路运输收入风险主要提现在这几个方面:收入部门和收入人员设置风险、预算管理风险、进款管理风险、运输费用核收结算风险、客货票据管理风险、信息档案管理风险和事故处理风险等。而运输部门和基层站都是按照总部设置的规范制度运行,不能及时制定符合现状的科学、系统的'运输收入风险管理制度,这样导致与实际结合不紧密,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缺乏合理性、现实性。另外,随着运输规模不断扩大,加入的企业不断增多,涉及的运输面更加广泛,运输复杂性不断提高,要求更加具体严格管理体系制度确保体系合理运行。而风险管理体制不健全会导致这种复杂性扩散,更加混乱,不能及时有效地预防一些风险的发生。
风险识别、预防和处理机制不健全
不同部门应对风险体制不同,对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预警和处理不同,都存在大大小小的不足,甚至没有风险识别能力,更没有临时处理风险能力,监管机制不严谨等。很多人对上面指示不能充分理解实行,只是完成字面理解,不能有效地传导和实施领导指示的风险处理、风险识别等观念,导致能力和意识下滑,不能及时有效地完善机制。近年来,随着我国开通了更多的运营线路,铁路运输收入大幅增大,从而资金管理方面就面临更大的压力,部分企业有对资金管理做研究,但是因为信息技术落后和管理模式不规范,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导致资金不能得到合理的利用和处理。
风险管理人才素质不够高
新政策的实施导致很多风险管理制度的改变,而我们大多数管理人员自身素质不高,专业管理水平有限,而且不愿改变,不接受新知识、不能掌握新技能等来改变自己,使自己适应体制的改变,这将使管理环节出现潜在的风险。另外,我国铁路管理部门对人员的任用、选拔和安排等受到旧制度的约束,无法及时利用专业人员进行管理,也无法及时对空缺位进行合理安排后续人员,这都是对人员不合理的使用,导致潜在的管理问题。最后,管理人员得不到及时培训,不能跟上新形势发展步伐。
建立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公司民主管理制度。发挥职工代表大会在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中的作用, 支持和保证职代会行使权利。
保障职工合法权益,融洽职工与管理层关系。党组织每年至少听取2 次工会、团组织重要工作情况汇报,讨论决定工会、共青团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为工会、共青团创造良好工作条件。
维护企业稳定。党组织书记是稳定工作第一责任人,党政主要领导要密切配合, 逐级落实稳定责任,坚持定期排查不稳定苗头,制定处置突发事件预案和应急措施, 一旦发生问题,早报告、早处置,切实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创新群团活动方式。坚持以“小型化、多样化、人性化”为导向,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于乐,增加群团活动的吸引力, 提高党员和职工的参与度。
坚持党建带工建、党建带团建。积极支持工会、共青团在完成生产经营等各项任务中深入开展劳动竞赛和创新创效等活动,充分发挥工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和团组织的突击队作用。
准确把握企业_工作重点任务。抓好企业党外知识分子和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维护好少数民族职工和信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加强对新阶层人士的分析和研究,针对不同群体分类施策,鼓励引导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积极参与企业改革发展,营造爱企业、献良策、做贡献的浓厚氛围。
二、企业社会保险与和谐劳动关系的矛盾。
1、社会保险覆盖低与劳动力流动率高的矛盾。
随着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企业有用人的自主权,劳动者可以自由择业,由于国企和私企、外企社会保险待遇不同使得劳动力自由合理流动率增加。依照社会保险原理,任何劳动者,尤其是工薪劳动者都应受到社会保险制度的保障,都应当参加社会保险,否则就会影响劳动关系的和谐。但劳动力流动率高社会保险实际覆盖面狭窄,意味着有相当数量的劳动者得不到企业社会保险的保障,这就造成了劳动关系不和谐因素的产生。
2、企业社会保险转移难与劳动者流动率高的矛盾。
劳动力自由流动是劳动关系和谐的重要表现,而劳动力流动必然会引起社会保险关系的转移。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社会保险关系可以在不同统筹区域间接转,但从这几年的实践看,这种转移并不顺畅,一些地方出台了形形色色的“地方政策”,加重了社会保险关系转移难的局面。企业社会保险转移难的问题制约着员工的自由流动,从而影响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3、单一企业社会保险制度与劳动关系多元化的矛盾。
我国全面推行市场化导致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生产资料和劳动资源的重新配置,企业 破 产、兼 并、合并、联合、转 让 成为 了 常 态。
另外劳动力市 场 个 体 化、弹 性 化 的 趋 势,劳 动 关 系 表 现 出 灵 活、弹性、多样的特点,出现了兼职、非全 日 制、阶段 性就业、劳务 派遣、弹性就业等就业形式,促使劳动关系呈现多元化的特点。而单一企业社会保险对双重劳动关系或多重劳动关系的社会保险如何处理,还没有明确的规定。
4、企业社会保险制度缺陷与劳动关系单极化的矛盾。
在产业结构转换过程中,进一步强化了劳动力供给方的弱势地位,雇主与员工双方实力不均衡的现象日趋严重,供大于求的现状决定了劳动者处在弱势地位。劳动关系呈现单极化的态势,企业享有完全决策和高度自主权,处于强者地位,员工则处于从属、被支配的弱势地位。
中小企业为了降低企业成本,雇主和员工之间没有明确的劳动关系,没有缴纳社会保险费或者没有足额缴纳保险费。
三、企业社会保险与和谐劳动关系协调机制。
1、实现社会保险制度与劳动合同制度的协调。
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在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守信原则的基础上订立劳动合同,并明确劳动关系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其中《劳动合同法》法定条款中的社会保险条款规定,凡在法律法规规定范围内的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都应当依法参加国家强制性保险。在《社会保险申报缴纳管理规定(草案)》中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在规定期限内在社会保险机构办理缴费申报;对于用人单位未按照规定申报缴纳社会保险费额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对缴费申报与缴费情况进行严格的审查和稽核。因此,劳动合同制度的加强和完善,加快社会保险申报制度,使二者相互配合,协调作用,真正维护劳动者的社会保险权利。
2、实现社会保险法与劳动法律的协调。
哈医大四院
医务人员志愿服务工作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了更好的实施“医务人员志愿服务”活动,提升医疗志愿服务活动的层次,成立“医务人员志愿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工作办公室设在医务部。
二、院内动员发动
以医务人员志愿者培训暨动员大会的形式,向医院内部的医护人员进行志愿者培训,会上由院领导、党委、团委进行号召动员;组织医院的上级主管单位、过去的病友、热心人士开会,宣传和介绍医院志愿者服务计划。同时,普及志愿医疗服务知识,宣传经验成果和感人事迹,引导人们尊重志愿者和志愿者的劳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经费投入保障
医院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专题研讨会议,要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对深入下乡进行志愿医疗服务的医务人员进行适当的经济补助。鼓励新闻媒体无偿开展公益性宣传。
四、医务人员志愿者培训
“医务人员志愿服务”活动尚无现成的模式和经验可循,通过培训和实践,通过提升诊疗技术水平和志愿服务意识,积累活动经验,逐步成熟开展志愿医疗服务活动。医院
组织医务人员志愿者进行普查员培训。使志愿者加强普查能力,为当地百姓普及疾病防治知识,方便群众就医就诊,缓解看病贵,看病难问题,践行志愿者无偿服务的精神。
欧盟社会保障法律冲突的协调机制
李凌云
一、欧盟各国社会保障法律冲突的产生
欧盟由其前身欧洲经济共同体发展而来。欧洲经济共同体最初就是1951年的巴黎条约创建的欧洲煤钢共同体、1957年罗马条约创建的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92年欧洲12国又通过《欧洲联盟条约》(马斯特里赫特条约),1993年欧盟正式成立。
自19世纪末起,社会保障制度开始在欧盟各国的现代化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有效缓解由经济周期、人口趋势、社会变迁及工业化过程中带来的种种冲击。战后,发展规模庞大的社会保障体制也成为欧洲社会的突出特征。但是由于各国历史文化、社会传统、风俗习惯的不同造成各国社会保障制度在指导思想、保障水平和管理模式上的差异,客观上形成了各国间社会保障制度的法律冲突。其实,产生这种法律冲突的根本原因是欧洲各国的社会保障制度都具有属地性(本土性),即只适用于在本国领土上居住的或工作的人(包括外派人员),一旦离开该国领土,就失去对它的享有。因此,社会保障制度的这种属地性原则排斥了在保障待遇享有方面把在另一国工作的期限考虑在内的做法。社会保障制度的这种传统规则阻碍了劳动者在欧洲各国间的流动。
二、欧盟各国社会保障法律冲突的协调
为了解决这些法律冲突,欧盟制定了一系列法规,其目的是取消不同社会保障制度的适用中所隐含的地域限制,并“允许劳动者为其在不同成员国完成工作的所有时间不受歧视地获得福利”。
欧盟关于社会保障问题的法律规定可以分为两个类别,一类是原则性规定,即在欧盟的各项基本条约中所阐述的关于保证劳动者在自由流动中的社会保障权利的规定,这些规定的目的是在欧盟各国中就这一问题达成原则性的共识,为具体立法提供法律基础;第二类是具体规定,这些规定是为解决跨国劳动者的社会保障问题而专门制定的条例、指令、决定等。这些具体规定实质上是一种冲突规范,即告诉人们应该选择哪一国的法律作为社会保障的准据法。
除了上述法律规定之外,欧盟法院通过具体案件的审判对法律作出扩展性解释,厘清甚至修订现有法律,为完善欧盟的社会保障制度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原则性规定
关于商品、服务、资金和人员的自由流通以及地位问题,基础条约都有大量规定,如《煤钢共同体条约》第三编第八、九、十章,《经济共同体条约》第二部分第一、三编都是对上述问题的专门规定。《经济共同体条约》第118条指出,“在不影响本条约的其他规定的前提下以及按照本条约所规定的总目标,委员会的使命在于促进个成员国在社会领域的密切合作,特别是在以下方面的合作:就业;职业培训和深造;社会保险;同工伤和职业病做斗争;劳动卫生;工会的权利以及雇主和劳动者之间的集体谈判。”
《欧洲共同体条约》第48条规定:“劳动者自由流动意味着在各成员国的劳动者之间取消在就业、报酬和其他劳动条件方面的以国籍为理由的一切歧视。”《欧洲共同体条约》第51条又规定:“理事会根据委员会的提案,以全体一致同意指定有关社会保险的必要措施以实现劳动者自由流动。特别是应建立一项制度以保证移居劳动者及其权利或义务继承人在以下方面享有权利:(1)无论是社会补助的开始给予,还是此项权利的维持,或是对此项补助的计算,均以各项不同的国家法律所规定的一切时期的总和作为补助时间的计算基础;(2)对居住在成员国领土内的人员支付社会补助金。”条约还规定,成员国国民在共同体内享有开业自由,“除保留实施本条约的有关规定外,各成员国对其他成员国国民在其领土内开业不得采取新的限制措施”。第51条为协调条例提供了法律基础,该条允许国际协调条例(规则),这是在国际社会保障法中前所未有的一种方法。
(二)具体规定
基础条约仅为劳动者自由流动中的社会保障提供了制度框架和法律基础,但是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理事会先后通过了若干协调社会保障制度的法规。如1968年颁布的第68/360号《关于消除成员国劳动者机及其家庭流动和居留的各种限制的指令》;1971年第1408/71号《关于适用于薪金雇员和自由执业者及其家属在共同体内流动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条例》;1972年第54/72号《关于上述条例的适用方法的条例》;1983年第/83号条例对上述条例的修订。上述法规中最基础的、最重要的是1408/71号条例。
首先,1408/71号条例对于雇员或自由执业者的范围实际上非常广泛,包括那些具有某一成员国国籍并不在欧盟成员国内居住的,但投保于两个或两个以上成员国的养老保险计划的雇员或自由执业者,可以依据条例的规定要求累计其养老金。
1408/71号条例还对边境工人(FrontierWorker)进行了定义,即任何在一个成员国工作,但居住于另一成员国,并且每日或至少每周返回一次的雇员或自由执业者;如果在不超过四个月的时间内,即使他不是每天或至少每周返回居住地一次,也可以认为是边境工人。另外,又规定“季节性工人”是指任何离开居住国,到另一成员国为一企业或雇主进行不超过8个月的季节性工作,并且在工作期间留在该国的劳动者。
其次,需要说明的是1408/71号条例中的社会保障所指的具体范围。由于历史、经济及社会的原因,福利国家制度既包括不同社会保障制度所获得的福利,也包括为消除贫穷的额外福利(社会救济部分)。前者来自于保险制度,后者则是自由裁量的一种社会援助形式。只有前者才是共同体法规协调的对象。共同体法律的协调规则适用于国际劳动组织第102号公约所规定的8项社会保险待遇:疾病和生育;残疾;老年;遗属;工伤和职业病;死亡;失业和家庭补贴。共同体的法律适用规则仅指社会保障中的法律规定的基础待遇部分,不涉及补充保障部分,即成员国的法律强制要求实施的上述8项社会保障待遇都在共同体的协调范围之内,而各国国内通过协议而建立的补充性保障制度则不在协调范围内。当然,成员国可以宣布在何种条件下哪些协议性的保障制度进入共同体的协调范围。
第三,1408/71号条例确定了社会保障制度准据法的选择方法,从而实现对各国社会保障法律冲突的协调。如何确定适用哪一国的法律,即准据法的选择方法,是国际私法学者重点探讨的问题之一。理论上,立法者至少有以下几种常用的方法来确定准据法。
第一种方法是依照意思自治原则,让雇主和雇员来选择他们适用的法律。在这种方法下,雇主和雇员可以自由指定雇主或雇员一国的法律制度,也可能会选择第三国的法律。这种选择法律制度的方法似乎对于社会保障的协调作用并不明显。这是因为一方面雇主和雇员可能根本不能就社会保障制度的选择达成一致;另一方面是雇主或雇员都不需要承担选择社会保障制度的成本,而是由被动的第三方――被选定的国家来承担。自由的选择会导致雇主都倾向于选择成本低的社会保障制度,而雇员都倾向于选择受益高的社会保障制度。
第二种方法是依据“利益最大化”原则,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工作的劳动者受最有利的法律管辖。与第一种方法不同,这种方法并不提供真正的选择机会。假如一个人在甲国工作了十年,乙国十年,丙国二十年。这种制度下,就会选择养老保险最高的国家的法律作为他四十年工作的准据法。然而,当各国的保险标准存在很大的差异的情况下,这种方法将导致标准最高的国家不均衡的负担。另外,这种方法也可能被劳动者滥用,他将试图在最有利的国家用最少的时间。另一个问题是要判断哪个是最有利的也不是很容易。例如,当甲国的伤残救济最有吸引力,但是乙国的养老保险最有利。
为了保证对有关社会保险问题只适用单一的成员国法,最终欧盟制定了以工作地为依据的冲突规范,这些冲突规范是具有排他性,而且是具有约束力的。应该说这在目前是协调社会保障法律冲突最理想的方法。
选择工作地的原因很明显。首先,它意味着所有受雇于某一雇主的雇员都应该与本国雇员承担相同的缴费义务,并享受同样的待遇。依据这一规则,客观上并不鼓励雇主雇佣或者不雇佣外国工人。一国的社会保障立法可能在一段有限的时间内适用于该国的国民,在这种条件下,其他成员国低工资或保障的工人实际上在比他本国更好的条件下雇佣。其次,成员国总是在雇佣与国家社会保障计划之间建立联系。缴费的条件和比率,受益权和受益的数量通常是与工资相联系的。
选定了工地国作为准据法国家,劳动者就应当向这一国的社会保障行政机构支付保险费。当风险真的发生的时候,劳动者应当依据该国的社会保险计划来请求。这就是所谓的合并原则,即只能从一个国家受益。例如一个劳动者生病了,他只能依照工作地的医疗保险请求支付。当然他必须符合工作地国关于享受医疗保险的条件。有时条例将帮助他符合该国的条件,例如保险的时间可以合并计算。虽然投保时间可以合并计算,有时工人可能还是不能满足工作地国的享受条件,即使他可能在国籍国或居住国能符合享受条件,也无济于事。这一规则似乎很无情。条例并不能改变这些国家社会保险计划之间的差异,因为条例只是协调(coordination)它们,而不是使它们统一(harmonization)。
在有些社会保险种类上,并不适用合并原则,比如养老金、遗属津贴和残疾金。例如,某人1970年至1980年在德国工作,在此期间居住在荷兰。在这十年当中他没有缴纳荷兰的养老保险费,也没有在荷兰要求养老保险金。而他在此期间在德国请求养老保险。当他又重新在荷兰工作时,他又重新投保荷兰的养老保险。当他在年退休时,他从荷兰和德国都领到了养老保险金。虽然他在工作期间只受一国法律的调整,这并不影响他在以前投保的基础上从两个国家获得受益。
1408/71号条例对欧盟各国社会保障的法律冲突提供了具体的解决途径,其后欧盟委员会又通过条例、指令的方式对其进行修改,欧洲法院也通过判例进一步诠释和完善法律。()于是,在共同体国家内,存在着两套社会保障方面的国际私法制度,一是成员国各自的国际私法,一是统一国际私法。这两套国际私法的关系是互为补充的,统一国际私法也被一些成员国作为国内法予以适用,有些国家甚至完全以统一国际私法替代了其相应的国际私法规则。
三、共同体社会保障制度协调的具体方法
1、通过使劳动者在不同成员国的工作年限得到全部计算。这种方法适用疾病和生育、残疾、老年和死亡,以及失业待遇,不适用工伤和职业病待遇。至于保险期限、工作年限和居住期限等概念则适用成员国的规定。
2、待遇发放的份额化,即不同的相关成员国的机构按照劳动者在改过完成的不同的期限来分配相关待遇的发放份额。适用于老年、残疾、死亡待遇,而不适用于疾病和失业待遇。
3、建立共同体内的有关机构并促进成员国机构之间的合作。如受欧共体委员会领导的行政委员会的成立,责任在于管理和解释相关条例,其意见仅是参考性的;促进成员国有关机构的合作;在涉及资金在不同成员国之间运转方面作出决定;提出给予改进条例的意见和建议。另外,在该委员会下设立一个三方咨询委员会,由成员国的政府代表和雇主组织各2名组成。此外,成员国之间在缴费和待遇的发放方面都要遵守相关的规则进行合作。
24日
补充侦查完毕,移送审查起诉。
月19日
在山东济南市中院刑五庭一审开庭,当日庭审结束
年12月29日
一审宣判: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王怀忠死刑启示录:贪官巨恶等于百姓灾难
王怀忠,1946年8月1日生于安徽省亳州市;1993年3月,任阜阳地委副书记、阜阳地区行政公署专员;1995年10月,任阜阳地委书记;2月,任阜阳市委书记;10月,任安徽省副省长,安徽省九届人大代表。
今年12月29日上午,王怀忠受贿及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在济南一审宣判。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认为:王怀忠在1994年9月至3月,利用职务便利为有关单位和个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索取贿赂折合人民币万元,另有万元个人财产不能说明合法来源。
法庭依法判决,王怀忠犯受贿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犯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判处有期徒刑4年。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成为大款的“奴隶”
在检察机关指控王怀忠的7笔受贿事实中,行贿人都是个体私营老板。权力和地位,在王怀忠手里成了为这些老板服务的.工具。据公诉人介绍,为了满足部分老板的私欲,王怀忠在房地产开发、土地批租中,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擅自批准为他们的公司减免土地出让金、城市建设配套费及其它应上缴的费用,动辄几十万元,甚至上千万元,最终造成国家损失4162万元。
王怀忠经常在酒桌上召开所谓的协调会,老板提出要求后,立即打电话,通知有关人员赶到喝酒现场,当即作批示,当即落实。王怀忠不遗余力为老板们消灾,老板们自然有丰厚回报。
1998年10月至19上半年,仅仅半年多,王怀忠先后4次收受阜阳某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马某等人110万元。当时,正是阜阳市的多事之秋,市里正在全面开展“三讲”活动,大搞廉政建设;市长肖作新正在接受查处,王怀忠是调查小组的主要成员之一;另外,有关部门也正在进行王怀忠能否升任副省长的考察。
“在这个时候收受110万元,我不是找死吗?”王怀忠受审时这样辩解说。
可实际上,在利益面前,王怀忠早已把党纪国法抛之脑后。1998年10月,马某为感谢王怀忠在一个房地产项目拆迁征地问题上帮忙,送上30万元。王怀忠说:“好好干,以后有什么事情再找我。”年1月,马某的公司与其它公司发生冲突,王怀忠帮忙协调平息了,又送上40万元。一个月后,为了征一块
地,马某在市府大院找到王怀忠,当时王怀忠正要出去,在车里当即签字表示支持,随后马某又送上20万元。1999年下半年,马某请他协调为一座加油站办理土地手续,再奉上20万元。
阜阳市某酒店董事长刘某在酒店二期工程扩建中遇到拆迁问题,找到王怀忠帮忙。王怀忠亲自主持召开协调会,并先后两次要求安徽省信托投资公司阜阳办事处为酒店解决建设资金320万元。刘某案发后对办案人员说,王怀忠多次对他讲,没有他的帮忙,酒店不可能这么红火。1999年8月的一天,王怀忠遇见刘某,说:“你韩大姐病了,住在酒店里,你也不去看看?”刘心领神会,送去20万元。
事发后200万元求助骗子
10月,中纪委等有关部门开始对王怀忠进行调查。犯罪事实暴露后,王怀忠试图通过行贿手段,对抗有关部门的调查。
王怀忠经人介绍认识了化名陈思宇的骗子。陈自称认识中纪委领导,可以为王怀忠反映问题。正在四处活动的王怀忠喜出望外,自认为抓住了救命稻草,看到了阻碍调查的希望。他先送上土特产,又送上10万元人民币、1万美元和1幅画。
没多久,陈思宇又进一步提出疏通关系需要200万元的要求。此时的王怀忠已如惊弓之鸟,对陈的话深信不疑,并幻想着陈可以为他摆平此事。为了筹措这200万元,王怀忠打电话给私营老板李某。王怀忠曾为李某公司减免城市建设配套费、固定资产投资调节税等700多万元,为此造成政府土地纯收益损失400多万元。李某为了不得罪王怀忠,设法筹措了200万元,给王怀忠送去。
其实,王怀忠许以重资的陈思宇只是一个骗子。得知被骗后,王怀忠懊恼不已。
多行不义必自毙,谁也救不了以身试法者。曾经大权在握的王怀忠终于受到了法律的严惩,一手酿成的苦果只能自己吞下。
遗害案发后,阜阳市有的干部对办案人员说:“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