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全市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推荐)

更新时间:2024-06-24 19:34:05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关于在全市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推荐)一

这次全区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和xx届三中、四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全国环保工作会议、自治区党委九届十一次、十二次、十三次全委会和自治区“两会”精神,总结20xx年工作,部署20xx年任务。常军政副主席将作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学习领会,全面抓好落实。

下面,我向会议报告工作。

一、20xx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是全区环境保护工作极不平凡的一年。 面对严峻的环境形势和艰巨的环保任务, 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在环保部的关心指导下,经过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国家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环保重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一)国家年度考核任务顺利完成

总量减排考核指标。 经环保部初步核定,20xx年我区四项减排指标与上年相比,化学需氧量下降1.8% ,氨氮下降3.44% ,二氧化硫下降3.41% ,氮氧化物下降8.66% ,超额完成年度减排任务,分别完成“”目标的119% 、98% 、160% 、73.3% ;列入国家减排责任书的47 个重点项目全部建成投运;污染源自动监控数据传输有效率、自行监测结果公布率和监督性 监测结果公布率分别为88.05% 、98.26% 和100% ,达到国家考核要求。

大气考核指标。 全年共完成337 个除尘改造项目,淘汰改造燃煤锅炉20xx 台,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18.7 万辆,分别占年度计划的205.5% 、167.4% 、111.3% 。

重点流域考核指标。 我区实际监测的20 个考核断面, 18 个断面达到国家考核目标要求;列入“”规划的183 个项目,已完成58 个,在建79 个,项目完成率为31.7% 。

重金属考核指标。 列入年度计划的7 个国家考核项目全部完成,10 个自治区规划项目完成9个;五种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增幅趋缓。

(二)生态环保领域改革启动实施

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认真贯彻落实考察我区时提出积极探索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大胆先行先试的要求,代自治区党委、政府起草了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改革的意见及其分工落实方案,在深入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广泛征求自治区有关部门和国家11 个部委的意见,确定了我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改革的目标、原则、重点任务及工作措施,为推进全区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

启动实施四项改革工作。一是 加快推进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改革。与自治区公安、交通、商务、气象等部门建立了 会商联动机制 , 在乌海市及周边 地区开展了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试点,污染防治区域、部门 联动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组织 起草排污许可证管理实施方案,探索建立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度。 二是 积极开展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在环保部南京环科所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的基础上,先后2 次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进行论证,逐一征求了各盟市政府、有关部门和旗县的意见, 编制完成《 内蒙古自治区国家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初步方案》,为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起到了示范作用。三是健全完善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机制。出台7 个政策性文件,开发完成6 个软件系统,基本构建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体系。四是探索实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与责任追究制度。 成立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工作机构,初步确定首批环境损害评估试点单位。

(三)重点领域污染防治成效显著

深入开展大气污染防治。 认真贯彻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自治区实施意见, 制定下发 《20xx年度大气污染防治实施计划》和 《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等6 个配套文件 。 加快工业点源、城市面源和机动车等污染防治。全年共完成大气减排项目450 个,新建110 台火电机组和25 条水泥熟料生产线脱硝设施,建成31 台钢铁烧结机脱硫设施。城市燃煤和扬尘污染防控力度加大,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积极开展,机动车污染物防治监控平台基本建立,提前一年完成“” 落后产能淘汰任务。将 保障apec 会议空气质量作为大气污染防治的重中之重,自治区制定了保障方案,3 位副主席分盟市进行督查督办,会议期间组成5 个专项执法检查组和1个明察暗访组持续开展监督检查。全区累计出动执法人员4 万人次,检查企业和工地1.4 万家次,885 家企业和工段实施停产、194 家限产,1134 家工地停工。通过政府组织、部门合力、全员参与的协同联动方式,圆满完成apec 会议空气质量保障任务,受到环保部的通报表扬 。

全面加强水污染防治。 完成水减排项目395 项,其中生活和工业类111 项,新建城镇污水处理厂9 家、提标改造16 家。强化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开展了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专项执法检查,160 处城镇、335 处乡镇、18 处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获自治区政府批复。重点监测的40 条河流78 个断面,三类以上水质断面占63.9% ,西辽河干流、额尔古纳河干流水质同比明显好转。

持续推进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 积极开展涉重行业达标专项整治和隐患排查,加大重点防控企业监测监管力度,完成15 家涉重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工作。 全区国控断面、集中式地表饮用水水源地和3 个重点防控区 空气与水环境重点重金属污染物达标率为100% 。

严格核与辐射及固废安全监管。 在包头市成功开展了全区辐射事故应急演练, 加强放射源安全监管和废弃源收贮工作。对186 家危废产生、经营企业开展规范化管理检查,东部危废处置中心投入试运行。

(四)优化经济发展作用充分发挥

加大简政放权力度。 加快落实权力清单制度,积极开展行政权力梳理工作,保留行政许可项目9项、行政处罚项目14 项。进一步下放行政审批事项, 将16 个行业44 类项目环评下放或委托盟市进行审批 ;分两次 将1223 个项目下放盟市及扩权强县试点旗县进行验收 。下放环保专项资金管理权限,中央 环保专项资金全部按因素法切块下达盟市, 由盟市落实具体项目, 实现了财权、事权、责权的统一。

服务重大项目建设。 自治区648 个重大项目已完成环评审批419 项; 协调环保部审批重大项目环评21 项,2 个特高压电力外送通道项目通过环评审批; 审查规划环评17 项。坚决限制“两高一资”、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项目,共暂缓或不予审批项目环评15 项。

清理环保违规项目。 排查梳理全区历史遗留未批先建项目1820 个、久拖不验项目386 个,涉及投资逾8000 亿元。属于国家审批的,自治区政府已函商环保部进行处理;属于自治区及盟市审批的,自治区政府已下发文件,要求盟市政府严格按照有关规定,限期完成清理整治工作。

(五)环境法制建设水平有效提升

推进环境立法和配套制度建设。 《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和《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条例》已起草完成,正在履行立法程序。《发酵类制药企业和氨基酸生产企业污染防治指导意见》和《高盐水污染防治指导规范》发布实施。与自治区公安厅联合出台《关于全区建立完善环保与公安环境执法联动协作机制的意见》,制定《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绩效考核办法(试行)》和大气、重金属污染防治及农村环保专项资金项目管理实施细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加大环境监管和行政处罚力度。 坚决贯彻落实中央领导重要批示精神,按照中办、国办通报和自治区党委、政府部署要求,妥善处置腾格里园区企业污染问题。阿拉善盟 投入9000 万元资金用于园区污染治理和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整改工作得到环保部认可。 组织开展环境隐患和重大问题集中排查整治百日专项行动等3 次全区性环保执法大检查, 自治区 李佳副书记、常军政副主席及我厅分别约谈各盟市盟市长和 环保局长, 限期整改15 类184 项问题,全部纳入台账动态管理,已完成整改126 项。全区 共立案 1522 件,挂牌督办99 件, 移送6 件, 关停取缔企业469 家,罚款6043 万元。首例污染环境罪案件在巴彦淖尔市 开庭审理并公开宣判,被评为内蒙古年度“十大法治事件”。

强化环境信访和应急管理。 认真落实信访责任制,制定《环境信访工作办法》。全区“12369” 受理投诉举报4224 件,办结率为99% 。 深入开展环境风险防控,及时妥善处置7 起一般性突发环境事件, 有效保障了全区环境安全。

(六)生态和农村环境保护稳步推进

加大 生态保护力度。 生态环境十年变化遥感调查与评估工作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在深入分析生态环境变化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全区生态环境保护对策建议。进一步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完成自然保护区基础信息调查工作,毕拉河、乌兰坝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沙日温都、双合尔湿地保护区晋升为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

推动生态文明示范建设。 呼伦贝尔市将生态市建设纳入旗市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指标体系,兴安盟组织编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规划》,赤峰市克什克腾旗通过生态旗创建国家级技术评估。年内12 个乡镇获得国家级生态乡镇荣誉称号,29 个乡镇、29 个行政村被命名为自治区级生态村镇。

强化农村牧区环境保护。 大力推进农村牧区面源污染防治,全年共 完成农业源污染减排 项目284 个。稳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投入专项整治资金4000 万元 。

(七)环境保护基础工作不断夯实

持续加大环保资金投入。 全年共争取中央环保专项资金5.9 亿元,其中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4 亿元;自治区安排环保专项资金4.3 亿元,其中能力建设资金1.6 亿元。乌海市投入67 亿元、包头市投入63 亿元用于大气污染防治,呼和浩特市投入13.5 亿元用于水污染治理。

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健全完善了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体系,开展了干部人事档案清理规范和“吃空饷”问题专项整治。制定《环保人才发展规划》,培训专业技术人员400 余人。在各级普遍精简机构、控制编制的情况下,部分盟市环保机构队伍得到进一步加强, 赤峰市、鄂尔多斯市分别增加人员编制86 个和80 个。

进一步加大信息公开力度。 组织制定企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和公众参与等配套制度。建立污染源环境监管信息公开平台,完善了企业污染物排放信息公开在线查询功能,开通网上受理审批系统,厅网站连续四年在区直机关网站评比中名列第一。全年共完成依申请公开23 件,无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

巩固提升环境监测水平。 12 个盟市全部完成国家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网建设任务,新增 pm2.5自动监测点位21 个。全面完成各项监测任务,启动实施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呼和浩特、包头和乌海市开展了颗粒物源解析。在线监控企业比上年增加127 家,监控设备同比增加609套。

扎实推进环保宣传教育。 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新环保法宣传“六进”活动,成功举办“向污染宣战共建绿色家园”暨宣传新法大型知识竞赛,广泛开展了“六·五”世界环境日主题宣传, 全年在各类媒体刊播稿件3503 篇。加大新《环保法》培训力度,与自治区党校联合举办2 期新法专题培训班,各盟市、旗县也积极开展培训活动,做到了环保系统干部和企业负责人两个全覆盖。建立了24 小时舆情监测值班制度和部门沟通协调机制,做到重大舆情不过夜、不迟报、不漏报,妥善应对了乌梁素海等舆情事件。

(八)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全面加强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严格落实党建责任制, 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修订完善《厅党组工作规则》和《中心组学习制度》,积极推进领导班子决策民主化进程。 组织召开了党员领导干部专题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出 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遵守党的纪律 、坚决反对“四风”、履职尽责四个方面16 个问题,正在逐项整改落实。 积极开展“四型机关”创建活动,深化基层组织“晋位升级”工作。进一步 加大对口帮扶力度,共 落实帮扶资金1714 万元。

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 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贯穿到业务工作各个环节以及权力运行的全过程,全年共召开9 次党组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作出批示15 件次。严格执行“三重一大”事项决策的程序性制度规定,11 个直属单位共报告“三重一大”事项17 项。出台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的实施意见, “两个责任”得到全面落实。开展党风廉政学习教育月活动,共举办3 次党风廉政专题讲座。

突出抓好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 对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情况进行了回头看,14 项整改任务和14 项制度建设全部完成,7 个方面28 项专项整治任务基本完成。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自治区28 项配套规定,公务接待费用同比下降57% ,公务用车经费下降64% ,会议、文件、简报数量分别减少5.6% 、13% 、16.7% ,机关作风明显改进。

总体上看,当前环境保护工作正处于 形势更加严峻、任务更加艰巨、责任更加重大 的历史转型时期,呈现出机遇与挑战并存、动力与压力同在的新特征、新阶段。这就要求我们既要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又要不惧压力攻坚克难,更要负重前行尽责履职。

从面临的机遇和动力来看: 一是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为改善资源环境承载力和环境质量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当前经济发展速度换挡减缓、二三产业比重转换和结构优化、资源要素投入拉动转为依靠创新驱动的新常态三大特征,尤其是煤炭等矿产资源消耗的减少, 有利于污染减排和生态恢复, 也为消化和解决历史累积的环境问题腾出了时间和空间;不以gdp 论英雄的新政绩观和保护优先的发展观,使发展理念由“在发展中保护”转变为“在保护中发展”,成为生态环境休养生息的根本之策和关键所在。二是新《环保法》的全面实施为强化环境监管和依法惩处环境违法行为提供了法律保障。新《环保法》突出强化了地方政府负总责的责任、企业治污的主体责任和各有关部门的监管责任,三大责任的清晰明确,更加丰富和完善了依法保护环境的责任体系,落实责任正在成为全力推进环境保护的重要之举;完善的惩罚措施和严厉的高压态势,成为加强环境监管、提高违法成本、打击违法行为的尚方宝剑。三是环保新标准的严格限定和考核成为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助推器。新的环境质量标准,使地方政府对环境质量负总责的责任更加具体化,成为衡量地区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重要指标,促使地方政府更加重视环境保护、加快发展理念转变;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成为有效遏制“两高一资”项目建设、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闸门”,通过提高污染物排放的增量门槛,为解决污染存量、缓解环境压力发挥了重要的调节效能。四是全区各级党委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成为治理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组织保障。尤其是腾格里园区污染问题发生后,无论是自治区还是各盟市、旗县党政领导对环保工作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层层落实环保责任的力度前所未有,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的速度前所未有。环境保护齐抓共管的格局正在形成,环保机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治理资金投入逐年增加,全社会环保意识得到普遍提高,企业治污压力也在持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红线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共识,开创环境保护新局面的势头良好。

从面临的挑战和压力来看: 一是完成重金属和流域污染防治两项考核指标难度较大,面临被追责的风险。 赤峰和巴彦淖尔市作为全国重金属重点防控地区,涉重产能未得到有效控制,重金属排放总量很难完成“”终期考核目标,将会影响全区重金属总量减排指标的完成;列入流域规划的46 个项目至今尚未开工,占项目总数的1/4 ,流域治理任务难以如期完成。完不成国家考核目标,不仅会受到国家区域限批的处罚,而且也面临被国务院问责的风险。二是如何贯彻实施好新《环保法》对各级环保部门形成了巨大压力。环境保护的新制度、新标准、新要求,对各级环保部门强化监管无疑是一把“双刃剑”,如何用好这把利器趋利避害,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担当和智慧。尤其是新环保法规定地方政府和环境监管部门的八大法律责任,是八条不可逾越的高压线,也是环境监管的底线,一旦触碰将受到严厉惩处。三是公众呼声、媒体曝光、舆情监督给环保工作带来新的挑战。近年来,社会公众环境维权意识不断提升,新闻媒体对环境污染频频曝光,在有效推动解决一些环境问题的同时,环保部门的履职尽责也成为社会、媒体关注的焦点,甚至常常遭到不作为的谴责,有时环保人员还将面临行政问责。对公众的参与和维权、媒体和舆情的监督,如何正确引导、正面报道、主动应对以及进一步加大环境信息公开, 是对各级环保部门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的巨大挑战,也是当前必须加以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四是依法加强环境监管对基层环保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形成新的考验。一方面,环保部门是实施新《环保法》、依法加强环境监管的主力军,一系列新的法律制度和标准,对环保部门依法行政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都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监管措施应用是否妥当与适度,对基层环境执法能力与水平形成了巨大考验,也是衡量环境监管人员尽职免责的重要标尺;另一方面,随着环保部门简政放权、重心下移管理机制的推进,环评、验收、资金等一些审批事项转移至市县环保部门来承办,对基层环保的承接能力提出了重大考验。

新常态、新阶段、新任务要求我们要有新状态,只有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锐意进取,奋力拼搏,才能全面完成“”环境保护各项目标任务;只有把压力转化为动力,用重典,出重拳,打好治理污染的攻坚战,才能向人民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二、 20xx年工作安排

20xx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新修订《环境保护法》的实施之年,也是全面完成“”环保规划的收官之年。圆满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既关系到“”规划目标的全面实现,也关系到“十三五”规划的顺利开局。全区环保系统必须自加压力,强化措施,确保各项工作按计划实施、按目标完成,全力打好今年的收官之战。

总体要求: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和xx届三中、四中全会及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 全国环保工作会议和自治区党委九届十一次、十二次、十三次全委会及自治区“两会”精神, 围绕落实自治区“8337 ”发展思路,立足服务科学发展和民生改善,全面深化生态环保领域改革,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大力提升执法监管水平 ,加快解决环境隐患和突出问题,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确保“”任务全面完成,为“十三五”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主要目标: 总量减排方面, 四项减排指标在保证有效减量的前提下,全面完成 “”减排任务。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全区pm2.5 浓度比20xx年下降3.5% ;完成300 万千瓦火电、150万吨钢铁、280 万吨水泥的除尘改造,对1791 台燃煤锅炉实施淘汰或清洁能源替代,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9.8 万辆,完成736 座加油站和27 座储油库的油气回收治理。 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方面, 25 个考核断面水质全部达到国家考核要求,规划项目完工率达到80% 以上。 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方面, 36 个国家规划项目 全部建成并通过验收,重点防控企业达标排放率和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率达到100% ,不发生涉重金属突发污染事件和公共卫生事件。

具体来讲,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强化考核约束,确保完成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

总量减排是国家考核自治区政府的约束性指标,必须无条件完成 。 要认真制定年度减排计划,层层分解下达到各级政府和重点减排企业。继续以“六厂(场)一车”为重点推进工程减排、结构减排、管理减排,不断完善减排“三大体系”建设。按照新的排放标准,全力以赴抓好火电、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焦化等重点行业脱硫脱硝设施建设,已建成不达标的要加快改造升级。加大城镇污水处理厂除氮脱磷提标改造力度,积极推进配套管网建设,不断提高污水收集率,推动中水回用,提高中水利用率。加强畜禽养殖场规模化、污染治理规范化建设,全面落实农业源减排措施。研究制定《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审核及管理实施细则》,从源头控制污染物排放。开展好现有企业排污权初始权核定工作,加快实施排污许可证管理制度,大力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通过经济手段控制新增排放量。

(二)创新体制机制,全面深化生态环保领域改革

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的改革决策部署,坚持正确方向,突出问题导向,统筹推进生态环保领域改革。一是抓住重点,统筹推进。 继续加快落实20xx年启动实施的四项改革任务,抓紧建立完善各项配套制度,确保取得实效。二是试点先行,上下联动。在乌海、鄂尔多斯和赤峰市开展盟市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加快建立排污许可、排污交易与总量减排相结合的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试点,探索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生追究制度。各地要充分 发挥首创精神,积极在生态环保改革方面开展先行先试,形成上下联动的良好局面。 三是结合实际,有的放矢。 要紧密结合地区实际,紧紧围绕日常工作,始终以改革的思维,扎扎实实地解决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和现实困难,有的放矢地推进每一项体制机制创新,确保改革工作抓到点上、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三)打好三大战役, 持续改善全区生态环境质量

环境质量改善是环境保护的永恒主题,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根本要求。要把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作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环保工作的中心任务,始终以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目标,坚决向污染宣战。

全面强化大气污染防治。 全区上下必须保持清醒认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扎实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各项重点工作。 一要加强重点行业烟气治理,积极推进火电、钢铁、有色金属冶炼、焦化、水泥等高排放行业脱硫脱硝除尘技术升级改造,确保稳定达标运行。二要全面开展石化行业挥发性有机物 污染整治,年底前按计划完成加油站、储油库和油罐车油气治理任务。三要加快燃煤锅炉整治,大力推进集中供热,确保完成城市建成区10 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淘汰任务。四要继续推进黄标车淘汰、建筑工地扬尘污染控制、落后产能淘汰、重污染企业搬迁等工作。五要科学推进pm2.5 治理,各盟市要抓紧开展pm2.5 源解析工作,依据解析结果制定针对性的城市细颗粒物减排措施。六要抓好空气质量预报和重污染天气预警体系建设,加强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质量管理,确保数据真实有效。各盟市调整、撤销国控空气监测点位的,必须报环保部批准。

积极推进水污染防治。 “水十条”将于今年 正式出台,水污染防治任务更加繁重。各地必须以保障水环境安全和改善水环境质量为目标,以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和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为重点,确保完成“”规划目标。 一要 加快规划项目建设。具备开工条件的必须立即开工建设;已开工进度慢的要认真查找原因,解决问题,加快进度;配套资金不到位的要加大资金投入。所有未建成项目必须落实责任人 。 二要 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 完成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工作,加强水源地水质监测和管理。严格执行《水污染防治法》,坚决清理 饮用水水源地 保护区内违法违规项目,保障饮水安全。三要 强化流域水质监测。及时掌握水质动态,对水质 不达标断面,要认真落实整改措施。有关盟市要组织实施好呼伦湖、乌梁素海和岱海治理工程,推动水质持续改善。 四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加强涉水企业的环境监管,坚决取缔非法排污口。重点对废水排放量大、影响流域及周边环境的企业进行监督检查,确保稳定达标排放。全面提高企业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坚决防止发生污染事故 。

着力加强土壤污染防治。 研究编制全区《土壤环境保护综合治理实施方案》,按照国家要求做好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各项准备工作。继续加大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力度,对规划项目进展缓慢、存在突出问题的地区和企业全区通报;对影响自治区整体任务完成的地区,将严格实施挂牌督办、约谈、调整预算资金及区域限批等惩罚性措施。

(四)加强执法监管,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环境监管执法是环境保护最基本最重要的基础工作,也是环保部门履职尽责的重要保证。要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完善配套制度,严格落实责任,加大执法力度,继续保持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一是 深入开展环境保护大检查。 按照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部署要求,今年将在全区范围内继续深入开展环境保护全面检查, 自治区及各盟市、旗县要在百日专项行动的基础上, 沿用已建立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模式, 深入 排查整治 环 境隐患和突出问题 , 做到力度不减、标准不降。进一步健全完善环境执法与公安、司法协调联动机制,加快案件移交移送,通过及时处理一批典型违法犯罪案件,真正形成震慑作用,努力营造良好执法环境。二是整治园区突出环境问题。 目前,工业园区已出现污染排放集中、污染因子复杂、风险隐患突出、污染事件易发的势头,对全区环境安全构成直接威胁。各地要把工业园区作为环境保护大检查的重点,对园区涉水、涉气、涉重、危废等方面存在的环境隐患和问题进行深入排查整治,建立台账,限期治理。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要进一步理顺园区环境管理体制机制,全面清理和废除阻碍环境监管执法的“土政策”,严格落实规划环评,把好项目准入关口,抓紧完善环保基础设施,规范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加快建立一体化环境监测、监控体系和环境风险防控体系,不断提高园区的环境管理水平。三是 加强配套制度建设。 健全重大环境问题台账动态化、常态化 管理制度,实现 “有进有出、分级管理、落实责任”的目标 ; 建立符合我区实际的环境监管分级负责制, 明确各级环保部门责任,提升监管效能; 制定重大环境隐患和问题部门分工负责制度,有效解决重大疑难环境问题。 同时,完善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制度,健全舆情监控和舆论引导机制,做到既要主动正面发声,又要防止负面炒作。四是有效保障环境安全。深入 开展 环境风险防控工作 , 健全完善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推进 核与辐射省控网建设 ,提升监管监测和应急响应能力。强化固体废物和危险化学品规范化管理,确保危废产生单位和经营单位达标率达到90% 和95% 。

(五)发挥职能作用,协调推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加强环境保护既是转方式的内在要求,也是调结构的重要抓手。要充分发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的作用, 围绕中心,准确定位,从更高层次、更广范围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一是严格规划环评,积极参与宏观决策。 组织编制“十三五”规划战略环评,从环境保护角度优化经济发展格局,为促进我区科学发展夯实基础。各地和各有关部门要加快编制工业园区及 煤化工、 有色金属加工等重点产 业发展规划环评,引导产业合理布局,统筹行业发展与污染控制,为 推进“五大基地”建设、 加快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把好环保关。 二是清理违规项目,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各盟市要严格按照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清理整顿环保违规建设项目的通知》要求,抓紧对未批先建、久拖不验等环保违规项目进行环保备案认定或补办审批手续。各级环保部门要建立专门台账,明确整改时限和任务分工,定期调度清理整顿工作进展情况,确保按期完成整改任务。今年自治区将开展已批未建项目专项清理工作,对于久拖不建项目,将严格依据法律和政策规定,撤销其环评审批手续,收回排污指标。 三是 优化总量配置,保障 环境要素需求。 积极争取国家对我区环境政策支持,协调落实差别化的环境总量政策,优先解决火电、煤化工等重点产业所需排污指标。 通过加大减排治污力度,努力腾出更多的总量指标,保障经济发展的环境要素需求。 四是 强化监督管理,把好环评审批关口。 随着简政放权力度的进一步加大, 盟市、旗县承担了更多的环评审批事项。大家要意识到,下放审批权限,不是降低标准,提高审批效率,不能放松监管。自治区将加快制定 环评分级审批 配套制度,按照谁审批、谁负责,谁违规、追谁责的要求,加大监督指导力度,严格规范审批行为。各盟市、旗县也要 强化依法审批意识, 坚决把好项目环评审批和竣工验收关 。

(六)坚持示范引领,进一步加强生态和农村环境保护

要紧紧围绕建设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树立城乡统筹理念,扎实推进生态和农村环境保护各项工作。一是加快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在《内蒙古自治区国家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初步方案》的基础上,积极协调环保部加快工作进度,尽快完成划定试点任务。同时,研究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加强后续管理。二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指导创建地区编制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继续推进生态乡镇、生态村示范创建活动,不断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引领作用。三是强化自然保护区规范化管理。完善自然保护区基础信息调查工作,为实施综合监管提供技术支持。发布实施《自然保护区调整管理规定》,从严控制范围和功能区调整。严格开展监督检查,坚决清理自然保护区违法违规项目。四是加大农村牧区环境保护力度。 积极 争取国家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资金,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推动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和服务向农村牧区延伸 , 努力改善农村牧区环境质量。同时,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 积极开展流域生态健康评价等工作。

(七)狠抓基础工作,不断提升全区环境管理水平

加强基础工作是完成环保各项目标任务的重要保证。今后一个时期,要以建机制、促投入、抓基层、强队伍为重点,推动全区环境保护工作上台阶、上水平。

积极构建“四个平台”。 一是 建立环保基金平台。 将排污费、排污权交易资金作为政府引导性投入,按照不低于1:10 的比例放大,带动社会资本投入,拓宽环保投融资渠道,有效解决环境治理资金不足问题。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和人代会对此已作出部署,我们将成立专门机构,加大推进力度,确保尽早启动运行。二是健全 技术服务平台。以自治区环科院为主体,有效利用相关 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科研资源,在引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开展科研课题研究和项目中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进行广泛交流合作, 为环境保护提供技术服务支撑。三是完善总量管理平台。以自治区排污权交易平台为载体,结合建立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度,积极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指标收储、融资租赁业务,实现总量资源的流转调剂和优化配置。四是建立环保产业发展平台。 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大力发展环保产业,积极推行第三方服务,全面提升全区环保产业发展层次和技术装备水平。

加快推进“五个创新”。 一是创新环境管理方式。推进环保业务和 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不断提升全区环境管理的精细化、信息化和专业化水平。 二是 创新专项资金管理模式。今年自治区环保专项资金也将切块下达到盟市,自治区不再审批专项资金项目,工作重点将转到把握资金投向、加强项目管理、实施绩效考核上来。各盟市要严格把好项目审批、资金使用等关口,用好审批权。自治区将聘请第三方机构对各盟市近两年污染防治和能力建设资金开展专项审计,保证专款专用。三是创新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大现有环保专业技术人员和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力度,加强综合管理后备人才培养,通过选拔、交流和引进第三方等多渠道,创新专业技术人才引进方式。园区和企业要配齐配强环境管理和技术人才,确保环保工作有人管、能管好。四是创新环保宣传手段。在加大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宣传力度的同时,充分利用网络、微博、微信、短信等方式,把专业的环保知识和法律简单化、通俗化、大众化,使公众易于接受。继续加大新环保法和配套规章制度宣传普及力度,落实普法责任,全面完成“六五”普法任务。五是创新“十三五”环保规划编制思路。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原则,统筹做好“十三五”规划和各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既要与国家环保规划和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紧密衔接,又要与其他行业规划有机统一;既要有前瞻性和预见性,又要量力而行、目标可达。通过确立科学的目标指标体系,提高规划对全区环保工作的指导性。

(八)落实主体责任,深入推进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

全面贯彻落实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关于从严治党的八点要求,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坚持从严抓班子、从严带队伍,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做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严格履行“一岗双责”。认真学习贯彻xx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和自治区纪委九届六次全会精神, 深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坚持“一案双查”, 实行“一岗双责”, 确保 党风廉政建设 各项要求 贯穿到业务工作 全过程,传导落实到每个基层党组织和领导班子。不断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突出抓好权力运行监控机制监督检查,积极开展廉政教育、宣传和文化建设, 努力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坚定不移 地 落实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自治区28 项配套规定 , 盯住关键环节,查处突出 问题, 持之以恒纠正“四风”。进一步抓好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转化,建立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 以优良 作风推动工作,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同志们,20xx年全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已经明确,关键是 狠抓落实 。 希望大家严格按照此次会议的部署要求,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履职尽责,确保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筑牢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做出新贡献。

关于在全市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推荐)二

同志们:

在全国“两会”刚刚闭幕之际,全市上下正满怀信心、全力冲刺经济社会首季开门红的关键时刻,我们把各位县区长和市直部门的一把手请来召开全市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徐市长也亲临会议,并作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先讲四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过去五年的环保工作成绩

“”以来,我市环境保护工作按照“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标本兼治”的决策部署,积极探索,扎实工作,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一是环境质量继续全省领先。20xx年执行新标准监测,优良天数287 天,居全省第二位。pm10 平均浓度比下降4.1%;汉江出水断面稳定在ⅱ类水质,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合格率均为 100%。二是环保目标任务出色完成。不断强化各项减排措施,实施减排项目268 个,全市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续下降,全面完成了省上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扎实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全市生态创建工作继续走在全省前列。三是环境民生得到进一步改善。始终把环境保护作为重大民生工程,积极争取环境整治专项资金,加大环境民生投入,加快环保基础设施改善和能力建设,环保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四是齐抓共管工作格局正在形成。各级党委、政府对环境保护更加重 视。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主体功能区试点示范工作,多次召开会和常务会,专题研究环保工作;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市政府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汉江水质保护的意见》,市人大、市政协多次对环保工作进行专题调研、检查、指导,市委郭书记多次就环保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和批示,市政府徐市长更是每年都亲临参加全市环保工作会议,就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提要求、作部署。各县区党委、政府认真落实上级部署,主要负责同志亲自研究本地环保工作,在汉江水质保护、饮用水源地保护、大气污染治理方面安排专项资金、出台专门意见,取得一系列成绩。各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在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环保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减排项目落实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正如刚才陈彪同志总结的“” 期间有9 个方面的工作亮点,20xx年有8 个方面的重点工作取得突破。可以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环境保护工作对经济发展的优化和保障作用不断增强,生态优势继续领跑全省,生态红利持续惠及民生,为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清醒认识当前的环境形势

党的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摆上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认识高度、推进力度、实践深度前所未有。党的xx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尽管“”期间,我市的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环境保护基础不断夯实、能力逐年增强。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我市生态环境仍然十分脆弱,实行新的空气质量标准后,我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去年为287 天,虽然居全省第二位,但相邻的商洛市优良天数为306 天。特别是今年1-2 月,安康城区优良天数只有24 天,在全省12 个考核单位中居第十位,轻度以上污染天气已占了35 天,要完成省上今年对安康城区291 天的优良天数考核任务,压力是非常大的。水环境压力也持续增大,基础设施建设缓慢,管网覆盖率低,生活污水、垃圾收集率低,生活污水直排汉江问题经常被曝光。一些小河、小沟污染严重,管理不到位,群众反映强烈。大气污染防治任务繁重,中心城市车辆限行、机动车尾气治理等工作,还没有真正的落实,燃煤锅炉淘汰、道路及施工扬尘、餐饮业的油烟污染等问题都尚未得到有效解决。污染减排基数小,减排空间小,缺乏减排项目支撑,环保基础设施与全省其他地市相比差距明显。减排项目、产业集聚区污水处理设施、污水管网等建设滞后。一些地区重金属污染历史遗留问题突出,治理难度很大。防范重大污染事故发生,保障环境安全的任务十分艰巨。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每一个市民都希望生活得更有品质,每一名群众都希望“开门就有青山绿水、抬头可见蓝天白云、呼吸尽是清新空气”,安康作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的重要涵养区,更需要我们自觉地承担更严格的环境保护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希望各级各部门要始终保持对使命的敬畏、始终保持对大自然的敬畏,切实履行好应尽的职责,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 全力做好环境保护工作,让广大人民群众在我们的行动中感受到安康品质的提升、看到美好生活的方向。

三、理清思路,扎实做好今年的环保重点工作

关于今年的重点环保工作,刚才陈彪同志已经做了全面具体的安排,任务比较重,压力比较大,希望大家要加大工作力度,抓好落实。这里,再强调四个方面:

(一)突出水环境整治,确保汉江水质安全。为贯彻落实好国务院《关于加强水污染防治工作 (“水十条”)的意见》,赶在这次会议之前,依据省上的《水污染防治方案》,市政府印发了《安康市水污染防治方案》,该方案对“十三五”期间全市水生态、地表水质、城市饮用水源、地下水监测、工业污染、农村污染和城市生活污染控制等都提出了明确目标,每项工作都明确了各级政府及相关的责任,请大家回去后认真对照,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抓好贯彻落实。

(二)突出大气污染防治,努力改善空气质量。一要认真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法》和“大气十条”,市环保局要尽快研究制定今年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落实“减煤、控车、抑尘、治源、禁燃、增绿”措施,加强监管、加强考核,治理雾霾,保卫蓝天。二要落实辖区环境质量负责制,加强行业监管,建立区域部门联防联控机制。汉滨区政府、高新区管委会及市直有关部门要重点围绕中心城区及周边企业燃煤烟尘污染、道路交通扬尘和建筑工地扬尘污染、机动车尾气污染、小锅炉污染、秸秆焚烧污染、餐饮油烟污染等,组织开展联合执法,确保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实效。三要加快推进“气化安康”工程建设,持续抓好“煤改气”、出租车“油改气”、加油站油气回收工作,提高机械化清扫率, 加大道路洒水和路面清洗力度,继续做好机动车环境监测和环保标志发放工作,落实好 “黄标车”限行措施和提前淘汰补贴办法,不断改善我市空气环境质量。

(三)突出环保执法,全面实施网格化监管。20xx年 11 月、20xx年7 月,国务院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先后印发了《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部署了全面加强环境网格化监管执法工作。其做法就是按照属地管理原则,根据辖区环境监管工作任务和环境监管力量等因素,结合行政区划,划分成若干网格状单元,将监管力量下沉至各单元,将日常监管基本工作任务和职责落实到具体单位和具体人员,使网格内各重点排污单位、主要环境问题得到有效监管,实现定区域、定任务、定责任。这样做:一是有利于落实环境监管执法责任制,网格化管理形成了定责、履责、问责的工作机制,做到执法全覆盖、监管无盲点。二是有利于动态掌握污染源底数,熟悉主要环境敏感区域、主要环境风险隐患点及群众关注的重点环境问题,将有限的执法资源用于更加明确的重点目标上。三是有利于及时消除环境问题。实现了环境监管人员与企业和群众的“零距离”对接、良性互动,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做好服务和指导工作,把环境纠纷和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

去年9 月,市上已经根据中省要求,印发了《网格化环境监管工作方案》,至今方案还是方案,网格没能形成,巡查、督查没有开展,考核问责也没有启动,很好的一个方案成了一个应景的文章,典型的形式主义。今年这个工作必须全面实施,为此,这次会议专门安排把文件复印给大家,请各位回去认真对照,迅速开展工作。各县区6 月底前必须建成网格,并实实在在发挥网格作用,市上7 月份将组织专门巡查督查,工作情况将严格纳入年度目标考核。

(四)突出生态建设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努力为脱贫攻坚作出应有贡献。当前,从中央到地方都要求,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牢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环境保护与脱贫攻坚相统一,让贫困人口从生态环境保护中得到更多实惠是我们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一要按照实 施生态建设脱贫一批的要求,加大生态保护修复和生态工程建设力度,把绿水青山保护起来,让贫困村、贫困户受益;二要从生态补偿转移支付资金中安排一定比例用于脱贫攻坚,增加贫困户政策性收入。三要结合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因地制宜地解决贫困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环境整治、饮用水安全保障、农业面源治理等问题,加快改善人居环境,实现协调发展。

四、强化保障,巩固好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

环境保护涉及面广,关系到千家万户,希望全市上下要树立“一盘棋”的思想,层层落实责任,凝聚起齐抓共管的强大工作合力。

一要高度重视,加强协作。随着各级对环保工作的日益重视,综合性、全局性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多,跨部门、跨行业的环保工作也越来越多,各部门只有协调联动、齐抓共管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刚才,市政府与各县区和有关部门签定了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这就是今年各县区、各部门必须尽到的责任。希望各县区、各部门特别是“一把手”主要高度环境保护工作,认真把“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落实到位全力抓好环境保护各项重点工作。环保部门要提升宏观意识和综合素质,在宏观政策研究、优化结构布局等方面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其他部门也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建立定期协商、信息互通、联合执法、案件移送等制度,充分发挥部门联动优势,巩固正在形成的齐抓共管格局。

二要常抓不懈,持之以恒。环境保护工作具有较大的反复性,既是攻坚战,更是持久战。抓环保,贵在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也难在持之以恒。各级领导和各级干部要发扬钉钉子的精神,咬住重点工作不放松,盯住隐患问题不丢手。要坚持问题导向,善于研究问题,善谋解决问题的办法,多抓督办检查、多抓协调指导,以扎实的工作确保全市环境质量稳定向好。

三要加强考核,从严问责。省对市上的环境保护考核指标越来越细、任务越来越重,山大的压力我们必须层层传导,通过严格的考核让各级干部人人都有责任。责任书所列指标就是今年的任务,必须从严考核。环保问题的问责一定要严格,因为这侵犯了公众利益,我们要给做环保工作的同志“撑腰”,支持他们严格执法。不敢严格执法的同志,要调整工作岗位,推诿扯皮,不作为、慢作为的还要问责。

四要转变作风,清正廉洁。环保部门作为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职能部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任务越来越重,权力也越来越大。面对新任务、新常态,希望同志们进一步转变作风,明确工作重点和着力点,多到一线、多下基层、多解决实际问题。在这里还要提醒大家,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希望同志们始终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真正做到忠诚干净担当,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责任,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守住底线,想干事、干成事、不出事。

同志们,环境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再接再厉,苦干实干,努力为建设美丽富裕新安康、全面同步够格进入小康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于在全市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推荐)三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打造最佳营商环境动员大会,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的指示精神,动员全市上下以改革创新精神,对标国际国内一流营商环境,举全市之力打造最佳营商环境,以优良的营商环境撬动和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锐意进取、攻坚克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一季度实现良好开局。全市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8%,居全省第三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28.4%,居全省第二位。我们要进一步树立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坚持工业强市、旅游富民、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的发展路径,扩大有效投资、扩大有效供给,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破难点、防风险,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力争在年底向全市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成绩单”。刚才,迎军市长通报了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安排部署了二季度工作,庆贺秘书长宣读了《关于打造最佳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桂英书记、红念副市长分别通报了损害营商环境的10个典型案例,7位市级领导代表分管部门就优化营商环境作了庄重承诺,希望说到做到。下面,我就如何打造最佳营商环境,讲三点意见。

营商环境(businessenvironment)是企业生产经营整个过程中周围环境和条件的总和,也就是企业的生存环境、生态环境。近些年来,资源在全球、全国范围内进行配置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人才、技术、资金、项目跨国流动、跨区域流动日益活跃,营商环境对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发展越来越重要。经济具有稀缺性,资源总量是有限的,哪个地方营商环境好,资源就会流向哪个地方,企业等市场主体也会纷纷前往投资;哪个地方营商环境差,不仅吸引不来新项目、新技术,现有的一些企业和项目也可能“孔雀东南飞”。这就是经济学中的“马太效应”,即强者愈强、差者愈弱。就我国来说,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营商环境也比较好,企业纷纷前往投资;而中西部一些地方,本身资金、项目就不足,却还存在外流的情况,根子就在于营商环境太差。营商环境是一个地方政治生态、社会生态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地方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世界银行有一套衡量各国营商环境的指标体系,主要有十项重要指标,包括开办企业、申请建筑许可、获得电力供应、注册资产、获得信贷、投资者保护、缴纳税款、跨境贸易、合同执行和办理破产,近几年又增加了“营商环境便利度”。营商环境就像一个强大的磁场,好的营商环境能够承载要素流动,吸引项目落地,聚集企业创业。世界银行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良好的营商环境会使投资增长率提升0.3%,gdp增长率增加0.36%。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把打造营商环境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20_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六次会议上强调,要改善投资和市场环境,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20_年3月,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强调,要不断优化办事创业和营商环境,切实解决企业群众办事难、办事慢、多头跑、来回跑等问题。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今年国务院首次常务会议的首个议题,就是部署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省委、省政府也高度重视营商环境。根据中央、省委部署要求、结合济源实际,经市委、市政府认真研究,决定把打造最佳营商环境作为今年市委、市政府全面深化改革的“一号工程”,目的就是用营商环境的新面貌来激发发展新活力、构筑竞争新优势。各单位各部门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打造最佳营商环境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

第一,打造最佳营商环境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需要。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发展实体经济,增强经济质量优势,就必须优化营商环境。打造最佳营商环境,是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建立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的投资创业环境和“亲”“清”的新型政商关系,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企业创造力。当前,世界经济总体上趋暖回升,经济一体化、资本全球流动的趋势不可逆转,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贸易投资保护主义抬头,对内加息降税,对外发起贸易战,制造地区热点,到处“剪羊毛”。如何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事关国际竞争力,事关党的十九大宏伟蓝图的实现,事关改革发展大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提出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通过开放促进我们自身加快制度建设、法规建设,改善营商环境和创新环境,降低市场运行成本,提高运行效率,提升国际竞争力。打造最佳营商环境,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践行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第二,打造最佳营商环境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有效途径。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过去我们讲优化发展环境,主要是针对市场经济建立健全过程中出现的假冒伪劣、乱收费乱罚款等市场秩序和环境不优的问题,今后我们讲打造最佳营商环境,是优化发展环境的升级版,是党委、政府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主要是解决政务服务和环境不优不便民不利企的问题,聚焦的是政府效能和干部作风。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提高竞争力,要破障碍、去烦苛、筑坦途。他明确指出今年深化“放管服”改革,要做到“六个一”:企业开办时间再减少一半;项目审批时间再砍掉一半;政务服务一网办通;企业和群众办事力争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凡是没有法律法规规定的证明一律取消。这些都是动政府部门“奶酪”的,是伤筋动骨的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核心就是要通过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放管服”改革,破除束缚制约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和非经济因素困扰,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在管理、服务方面的职能作用,最大限度激发市场活力。从本质上讲,优化营商环境就是从制度供给侧入手,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从而更好地促进生产力发展。

第三,打造最佳营商环境是改革开放再出发、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大势所趋。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上周,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20_年年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指出,中国将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继续推出扩大开放新的重大举措,强调“投资环境就像空气,空气清新才能吸引更多外资”。当前,全国各地营商环境改革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去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在全国推广了浙江的“最多跑一次”改革经验。李克强总理4月10日至11日在上海自贸试验区调研期间,对上海市实施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全部涉企事项平均办理时间压缩85%的经验做法表示肯定。陕西省将今年确定为“营商环境提升年”,决定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十大行动”,从开办企业、办理施工许可等八个方面进行监测评价、督导考核。山西省提出要打造“六最”营商环境,即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优。河南自贸区郑州片区提出打造最优的自贸营商环境。开封今年提出打造“极简”审批、“极速”效率、“极优”服务、“极严”约束的营商环境国际化引领区。可以说,营商环境改革作为一项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的综合性改革,已经成为一个地方在未来的区域竞争中取得比较优势的首要条件。在新一轮改革开放大潮中,我们只有集中力量打造最佳营商环境,才能成为集聚资本、项目、人才、技术的洼地,才能成为开放创新的高地,才能在新一轮发展中占得先机、赢得主动。

第四,打造最佳营商环境是破解我市发展瓶颈的迫切需要。“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打造最佳营商环境,最终目的是要聚企业聚人心,吸引项目落地、资金流入、人才汇聚。济源在区位、规模、资源禀赋方面都没有优势,要想实现持续快速健康高质量发展,必须在打造最佳营商环境上率先突破、主动作为。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在打造营商环境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但我们也还面临很多问题和不足。在行政审批领域,手续繁琐、效率低下、遇事“推绕拖”等办事难现象依然存在;有的部门缺乏诚信,说一套做一套,承诺不兑现、政策不落实;有的干部“新官不理旧事”,上推下卸、不敢担当;有的部门、个别人员不依法行政,粗暴执法、随意执法,不是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而是抬高门槛、设置障碍,甚至“吃拿卡要”;有的把企业当作“唐僧肉”,封门堵路、强买强卖,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这些问题由来已久,群众意见很大,企业不堪重负,严重破坏了济源的政治生态、社会生态,已经成为济源发展的绊脚石。我们一定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我们的营商环境,积极创造让现有企业留得住、长得大,让外来企业进得来、有发展的最佳营商环境。

第五,打造最佳营商环境是推进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的战略支撑。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济源的发展。在全市的共同努力下,去年我市成功获批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为济源的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重大历史机遇。打造最佳营商环境,是建设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的重点内容和战略支撑,也是破解济源发展面临的瓶颈制约、推动产城融合发展的迫切需要。美国前总统柯立芝讲过,thebusinessoftheamericanpeopleisbusiness,即美国人的事就是做生意。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引用了英国工会活动家、政论家托·约·邓宁的话:“资本逃避动乱和纷争,它的本性是胆怯的。这是真的,但还不是全部真理。资本害怕没有利润或利润太少,就像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样。一旦有适当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如果动乱和纷争能带来利润,它就会鼓励动乱和纷争。”这段话一方面说明了趋利是资本的天然本性;另一方面也说明资本害怕动乱和纷争,害怕没有利润,哪个地方环境差它就不会去。如果一个地方营商环境太差,办点事情就得请客送礼,效率还低,甚至还有群众封门堵路,企业还会来投资搞项目吗?如果济源出现这种情况,我们还怎么建设产城融合示范区?我们要真正让老百姓办事更方便、让企业办事更方便,凡是有利于人民群众、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事我们就努力去做,凡是损害人民群众利益、损害企业发展的事我们就要坚决反对、严厉打击。

打造最佳营商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的《实施意见》围绕转变政府职能和“放管服”改革,提出要建立五大服务机制,集成了全国目前最先进的30余项“一招鲜”。我们要瞄准“全国一流、全省领先”的总目标,精准施策,打出打好营造最佳营商环境的“组合拳”。

一要把实现投资贸易便利化作为最终目的。打造最佳营商环境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实现投资和贸易便利化。围绕这个目的,要坚持“三个突出”:一是突出目标导向。目标导向就是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对标国际国内一流的营商环境,谋划推进改革。当务之急就是要对标国内营商环境排名靠前的先进地区,压缩企业开办、施工许可、水电气暖、获得信贷、产权登记、投资者保护、缴纳税款、破产注销等重点事项办理时限,保证全省最快,力争做到全国用时最少。要通过办事时间的“物理压缩”,倒逼办事流程优化、办事环节精简。二是突出问题导向。当前我市企业反映最突出的问题是运行成本过高。“高成本”包括时间成本、费用成本、制度成本、人工成本、中介成本、融资成本、流通成本等。既有体制机制方面的原因,也有政策方面的原因,更有服务理念的问题。企业是市场的主体,克服经营困难,主要靠企业,但是在企业普遍遇到困难的情况下,政府不能袖手旁观。要针对企业反映强烈的问题,继续“简政放权”,降低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提高企业盈利水平、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加快打造营商成本“洼地”和投资创业“高地”,切实增强我市对国内外商家、资金的吸引力。三是突出结果导向。要运用评估结果,倒逼部门减环节、优流程、压时限、提效率。打造最佳营商环境,要坚决纠正“方案一发、经验一出改革就完成”的虚假工程和形象工程。对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企业和群众不满意的要“回炉重炼”,造成重大损失的要问责追究。要建立营商环境的跟踪督查机制和持续的评价机制,通过第三方评估全市营商环境,找出短板、发现不足、加强整改。

二要把审批服务体制机制建设作为基础工程。审批运行机制的建设直接关系营商环境改革的成效,如果审批服务不便民、不便企,其余的政策再好、措施再优,一切都是“零”。打造营商环境的首要环节就是审批服务,要真正体现中央提出的“放管服”改革要求,重点抓好“三个环节”:一是顶层设计要一次到位。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要重构政府职能,重点是打破部门利益,难点在调配工作人员,削减的是政府和部门的权力,考验的是我们党委、政府的决心和能力。改革的顶层设计方案既要对标上级最新的要求、对标外地最好的做法,又要把方方面面的问题彻底厘清弄透,做到把问题“一筐拾净”,大到审批权限的集中,小到审批印章的管理都要考虑到、设计好,尤其是在当前全市机构编制冻结的情况下,审批人员的选配要积极稳妥、合法有序推进。二是流程再造要更严格。转变政府职能首先要优化流程。目前,有的部门内部审查环节太多,一个事项就有5、6个科室(二级机构)进行流水式审查,每一个环节都要向科长、分管副局长和局长逐个汇报,这样的办事效率极有可能会使我们错过项目、商机。比如,去年政府投资的农科院实验中心建设项目,前后审批历时400多天还没有办完,经相关部门调查发现,400多天经过了12个市直部门和镇(街道),包括20多个二级机构和中介机构,而且这些单位和部门都没有超时限审批。没有问题其实就是最大的问题。我们必须要深刻反思,吸取教训,转变政府服务观念,树立为民服务“店小二”的意识,立足于为群众办事、为企业办事,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推动审批服务规范有序、精简快速。要简化审批流程,变部门挨个串联审批为多部门并联审批,变条块分割为整体联动,按照“责任到人、权责匹配”的要求,容缺办理、限时办结、超时默认、实时问责,进行流程再造。三是组织实施要一体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涉及行政审批、运行机制、服务体系以及“互联网+”等内容,目前仍以“零敲碎打”的方式推进。要先将各部门的审批职能归并到一个科室,统一进驻市民之家,实施模块化审批,全面实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全面实行“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这个问题上不允许讲条件、讲价钱,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需要集中的事项必须尽快进驻到位,需要调配的人员必须按要求选配到位。

三要把提升政策制度供给作为核心任务。优化营商环境实质上是一场体制改革。提升政策制度供给能力,就是要加快制度机制创新,尽快建立一套于法有据、切合济源实际、助力高质量发展的制度规则体系。当务之急要加快推进以下领域建设:一是规范投资审批。刚才说到的农科院实验中心的问题,究其根源就在于并联审批机制还不健全。投资审批涉及的部门多、投资审批环节多。在《关于打造最佳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中,我们提出要实施“11550”工程(通过一个窗口受理,一体评审论证,5个工作日完成图审,非重大企业投资建设项目从立项到发放施工许可证的办理时限压缩在50个工作日)。要建立企业绿色通道,将新设立企业办理营业执照、刻制公章、开立银行账户、办理涉税事项压缩至3个工作日,将企业办理不动产登记压缩至5个工作日。要推行“区域评价、多评合一、多图联审”,切实降低企业和群众办事成本,提高投资审批效率。二是规范工商登记。去年以来,我市在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目前已基本实现当天发放营业执照,但“准入不准营”“办照容易办证难”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要加快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面实行“证照联办”“多证合一”“先照后证”,最大限度压缩办证手续和时间,力争年内实现营业执照“管开业”。三是规范中介机构。长期以来,中介机构效率低、收费乱、垄断性强、利益关联等问题一直困扰企业和群众办事。据群众反映,我们有的部门还强行指定中介机构,如果不到指定的中介机构去做,报告做得再好也难以通过。一些中介机构趋利化、行政化,成了某些部门、一些干部吃拿卡要、侵害群众利益的“白手套”,“中介不中”。我们要切实规范中介机构,实现政府部门与中介机构、协会、学会彻底脱钩。参与政府服务包括行政审批的中介机构要公开公正择优,并实行动态管理,凡是发现办事效率低、企业投诉多、吃拿卡要等现象的,及时列入黑名单并进行清除。

四要把强化政府依法行政作为必要保障。法治化环境最能聚人聚财、最有利于发展。建设营商环境重在机制建设,难在贯彻执行,政府工作人员依法行政能力不强,或者知法犯法、打着依法行政的旗号不作为、慢作为,即便再好的政策措施,也只能停留在纸上、嘴上、文件上,而落不到地上、见不了效果。打造最佳营商环境,必须聚焦法治化建设,着力解决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徇私枉法等问题。要尽快研究制定依据权责清单追责机制,规范权力运行,坚决打破各类隐性障碍和“潜规则”。要加快建立部门“随机联查”制度,全面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要持续加大涉企“微腐败”治理,从严查处各类干扰企业日常经营和损害企业利益的违法违纪行为,积极营造企业敢于发声的良好氛围。要把扫黑除恶与反腐败斗争、基层“拍蝇”结合起来,打黑除恶与“除伞”并重,形成铁腕治理的高压态势,严厉打击影响企业发展或项目建设的违法犯罪活动和村霸、地霸、工程霸等黑恶势力,坚决打击封门堵路、阻工扰工、强买强卖、敲诈勒索等违法犯罪行为。要严肃开展政府失信违诺、司法执法环境、不作为乱作为、公职人员勾结“黑中介”等专项治理活动,合力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要坚决落实“不诉不查”的规定,防止执法任性、管理任性。要提升司法公信力,从严教育管理党员干部特别是执纪执法人员,持续改进作风,提升整体形象,坚决清除害群之马。要结合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改革,规范执法主体,整合执法队伍,推进城市管理等领域跨部门、跨行业综合执法,着力解决多头执法、多层执法、多部门执法的问题。

五要把观念转变和作风提升作为动力支撑。打造最佳营商环境,除了要建立完善相关制度、机制,还要树立正确理念、建设良好作风。一是转变思维方式。在优化营商环境的问题上,不要让传统思维限制对未来的想象力,努力做好“加减法”。目前,全市1126项审批服务事项实现了“最多跑一次”,这个事实告诉我们,只要各单位各部门认真做好精简优化流程这个“减法”,充分运用“互联网+政务服务”这个“加法”,济源的营商环境就会有较大幅度的改善和提升。我们提出“最多跑一次”改革,就是转变服务理念,结合智慧城市建设,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让干部、数据多跑路,企业和群众办事由“人来人往”变为“网来网去”,企业、群众办事最多只跑一次,甚至一次不用跑。如果行政相对人同意,可以将申请事项办结后直接用快递寄出,快递费用从市财政中列支。二是转变服务理念。当前,有的窗口工作人员对领导、熟人或者请托者“好办事”,对不熟悉的服务对象不是积极想方设法把事办成,而是机械死抠条文,以各种理由推脱。这表面上看是作风问题,但根源是宗旨意识和服务理念问题。打造最佳营商环境,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重塑执政理念。企业落户济源,是为济源发展作贡献,我们必须想方设法让企业办事办得更顺畅、更顺心。全市党员干部要把纳税人当成衣食父母,把自己当成为企业和群众服务的“店小二”,主动上门为企业提供创业政策、司法维权、融资担保等全方位综合服务,全程呵护企业成长;主动为项目全程提供“专家+管家”式服务,设身处地帮助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各种实际困难,确保项目无障碍推进。三是转变工作作风。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是构建“亲”“清”的政商关系,“亲”是前提,“清”是基础。当前,有的干部“脸好看、门好进、事难办”;有的为了显示清白,故意远离企业,宁可让人说与企业家不亲,也不让人怀疑与企业家不清,造成一些企业有苦无处诉、有难无处讲,这些问题比审批流程不优化、制度机制不完善更可怕,必须坚决纠正。各单位各部门要从主要领导做起,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变;要坦荡真诚地同企业接触交往,特别是在企业遇到困难和问题时更要积极作为、靠前服务,以实际行动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以干部作风转变带动营商环境转变。

营商环境是建设出来的,不是喊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如果不沉下心来抓落实,再好的目标,再好的蓝图,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现在有不少工作轰轰烈烈开头,无声无息结束,其根子就在于不重落实。建设最佳营商环境的过程就是在全市范围内凝聚发展共识、汇聚创业合力的过程,必须集中民智、凝聚民力、赢得民心,加快形成全社会建设最佳营商环境的合力。

一要压实责任、强化督导。营商环境改革的成效如何,关键在领导。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强化主体责任,把营商环境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一把手工程”,亲自抓、带头干、负总责。要围绕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积极整改。全市各级领导干部既不能忘了抓项目的老本领,更要学会打造最佳营商环境的新本领;既要依法依规打造政策“洼地”,更要倾心倾力打造最佳营商环境的“高地”。5月1日前,各单位各部门要在《济源日报》上向社会作出公开承诺。市纪委监察委要尽快建立营商环境改革问责机制。市委市政府督查局要把督查督办机制制定好、落实好,通过压实责任推进营商环境改革的落实。

二要点滴积累、长期培育。打造最佳营商环境,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持续推进、久久为功。我们要敢于直面各种矛盾和问题,逢山开路、遇河架桥。各位市委常委、各位副市长要按照今年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市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对分管领域的工作任务列出时间表,倒排工期,每半月向我和迎军市长书面报告分管领域有没有不担当、不作为的人和事,同时报市纪委监察委、市委组织部。党员领导干部要时刻牢记自己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要更好地为党和人民服务,对于损害企业利益、损害老百姓利益的,要坚持零容忍。要着力培育“处处都是营商环境、人人都是形象使者”的理念,汇集社会各界亲商尊商、优商安商、聚商兴商的正能量。

三要广泛宣传、营造氛围。要坚持“里子”“面子”一起抓,重“里子”重于重“面子”。要加强舆论引导,大力宣传打造最佳营商环境的重要意义、决策部署、进展成效和经验做法,形成强大舆论声势。要弘扬正能量,弘扬新风正气,打击歪风邪气。要在全社会培育“营商环境无小事”“打造最佳营商环境人人有责”的理念,既要让企业和群众成为营商环境优化的受益者,又要引导企业和群众成为打造最佳营商环境的参与者、建设者和维护者,真正让更多的国内外企业关注济源、入驻济源。

四要树立导向、奖优罚劣。组织部门要把推进干部能上能下的措施和办法落到实处,对不敢担当、干不成事的,要及时进行组织调整;对能力强、敢担当、作风硬的,要大胆使用。要强化考评结果运用,把营商环境改革纳入年度考核,作为评价部门单位及其负责人的重要依据,对考核结果差、造成严重损失和负面影响的,该撤就撤,不换思想就换人。对破坏营商环境的部门单位,要严肃问责。要坚持动真碰硬。在营商环境这个问题上,市委、市政府决心已经下定,态度非常明确,决不允许因为局部利益而影响济源发展大局、损害济源形象。营商环境改革是割肉,割的是腐肉,割的是毒瘤,就是向有些部门、有些科室、有些工作人员的不正当利益开刀,态度必须坚决,惩处必须严厉。市委巡察办要把营商环境建设纳入巡察内容,发挥巡察利剑作用,突出抓好重点单位、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治理整顿。要下决心查办一批破坏营商环境的典型案件,惩处一批损害发展环境的害群之马,该开除的开除,该移交司法机关的移交司法机关。我们决不会为了个人私利,放纵、姑息、容忍犯错误的人,否则改革不会彻底,营商环境也好不了。必须指出的是,严格执纪问责的根本目的是鼓励大家干事创业、勤政廉政。市委始终坚持“三个区分开来”,将容错纠错机制嵌入打造最佳营商环境改革全过程,只要符合中央、省委和市委决策部署精神,有利于改革创新和事业发展,按程序决策,没有谋取私利,大家就放手去干,市委会旗帜鲜明地为担当者担当、为干事者撑腰。

同志们,营商环境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发起的一场自我革命。我们一定要站在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济源长远发展负责的高度,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坚强领导下,大力弘扬愚公移山精神,打造最佳营商环境,真正让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新驱动的源泉充分涌流,推动我市营商环境进入全省乃至全国“第一方阵”,以新的环境、新的气象、新的作为、新的成绩,建设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向改革开放40周年献礼!

关于在全市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推荐)四

同志们:

刚才,国务院安委会召开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传达了和关于江西丰城发电厂坍塌事故和全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马凯副就抓好年末岁首各行业安全生产工作提了要求。孙志刚省长在全国会议后,第一时间召开全省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对全省安全生产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讲得非常深刻、非常系统,完全切合实际。为贯彻好全国、全省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对全市安全生产工作再部署、再落实,我讲两点意见。

一、要充分认识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在贵州考察调研时要求:“希望贵州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培植后发优势,奋力后发赶超,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发展和生态是中央要求贵州守住的底线,省委、省政府为六盘水设定了发展、生态、安全三条底线,安全生产就是六盘水的红线、底线、生命线,决不能掉以轻心。从我市安全生产情况来看,近两年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但不能盲目乐观、沾沾自喜,全市安全生产形势仍然严峻,抓好安全生产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今年以来,全市共发生安全生产事故123起、死亡65人。按行业领域分,道路运输领域发生安全生产事故112起、死亡49人,煤炭行业发生安全生产事故3起、死亡7人,建筑领域方面发生安全生产事故2起、死亡4人,铁路运输方面发生安全生产事故5起、死亡4人。全市各级各部门要严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持之以恒、毫不松懈、毫不动摇地抓好安全生产工作。从近期国内发生的一系列安全生产事故来看,每一起安全生产事故的背后,可以讲都是重大责任事故。大家都是这个领域的“老选手”“老专家”,江西丰城“11·24”安全生产事故,目前调查结果还没出来,但据媒体报道,发生事故的发电厂三期在建冷却塔施工平台,短短十几分钟就完全坍塌,让人不可思议。重庆市永川区金山沟煤矿“10·31”瓦斯爆炸事故,暴露出违法组织生产、采用落后淘汰的以掘代采采煤工艺违规生产、逃避安全监管等问题。一矿出事故、万矿受教育,一地有隐患、全国受警示,这两起事故的发生再次向我们敲响了警钟。冬春季节是我市道路运输、煤矿、非煤矿山等领域安全生产事故易发、频发、高发的时期,“”期间,全市冬、春季节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和死亡人数分别占全市的60.1%和62.2%。各级各部门要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决不能有半点松懈,切实把这项工作抓牢抓实。从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来看,对江西丰城发电厂坍塌事故作出了重要指示,10月25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下发了《关于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切实加强岁末年初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省委、省政府也作出相应安排和部署。但是,我们一些企业、行业和监管部门,在主体责任、监管责任等方面还没有形成合力、形成联动,离自下而上、上下联动的要求还有差距,甚至部分行业和企业还存在“跟着感觉走”的情况,对安全生产工作不重视、不上心,一般隐患、重大隐患就隐藏在身边、就在脚下而不自知。各级各部门要把思想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的安排部署上来,清醒认识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牢固树立底线、红线意识,把安全生产的大旗举起来,把安全生产的责任担起来,真正确保安全生产、生产安全。

二、要强化措施,确保安全生产责任落细落小落实

每一次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在座的同志都会参加,大家对安全生产的要求也已经熟记熟知,但在具体工作、具体环节中,各行业各部门是有差距的,在眼皮底下还有盲点、存在“灯下黑”。比如,有的县区、园区对招商引资项目“开绿灯”,安全措施没有落实到位,不出事则已,一出事就要从头算账。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开展自查自纠,进一步强化工作措施,有针对性地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安全生产的责任落细落小、落地落实。

第一,要卓有成效地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我在德国培训期间了解到,位于路德维希港的巴斯夫集团是世界上工厂面积最大的化学产品基地,在安全生产管理上一直处于同行业领先地位,但前不久发生了一起安全生产事故,该公司从高层到员工都非常悲痛,在家属安排、善后工作等方面做得非常周到细致,安全生产已经成为该企业的文化、成为员工的内生动力,势必将有效促进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我们的企业也要形成这样的安全生产文化,形成共抓共管的内生动力。但在没有形成靠制度、靠内生动力推进安全生产良性循环的情况下,督促检查仍然是抓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手段。通过督促检查,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整改措施落实、消除安全隐患、有效提升安全保障能力。一要全面行动起来。要成立全市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领导小组,由我任组长,尹志华常务副市长和陈华副市长任副组长,办公室设在市安全监管局。各县(特区、区)和钟山经济开发区要比照市模式成立工作领导小组。要按照“横到边、纵到底”的要求,向省属驻市大企业和重点企业派驻工作组,对每个行业的安全生产大检查都要实现全覆盖,做到隐患零容忍。要创新工作机制,在各行业、企业内部开展自查自纠,实现自我整改、自我提升。二要建立完善反馈机制。对存在什么问题、由谁负责整改、什么时间整改完成、由谁组织验收通过等,都要完整反馈汇总,百分之百整改到位。三要实行台账管理和销号制度。对煤矿、道路运输、危化物品、烟花爆竹、非煤矿山等领域排查出的隐患,要建立整改事项台账,列出时间表、路线图,实现销号式管理。哪一个企业对存在的问题整改不到位、不落实,就由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单位进行重点挂牌督办、限期办结,动真格、出实招,决不搞形式主义,在过程中解决问题,实现无盲区、无空白点,确保安全生产大检查出实绩、见实效。

第二,要强化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刚才,孙志刚省长对煤矿、建筑施工、道路运输、危化物品和烟花爆竹、食品和药品等五大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了周密部署,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学习,全力抓好贯彻落实。当前,要突出抓好煤矿安全生产,把煤矿安全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在煤炭价格小幅回升期,煤矿企业的生产意愿和积极性高涨,既要抓好经济运行调度、确保电煤供应,更要重视安全生产,做到不安全不生产、以安全促生产。安全为零,生产就为零。各县区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部门负责人要从零开始、从零奋斗,对辖区内企业安全生产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手中有招,着力发挥安监队伍作用,对最不放心的煤矿要用最放心的人去管理。省属驻市煤矿企业要带好头、当表率,以实际行动担起应尽之责。要有序推进煤矿复产验收工作,步子不能停,要稳扎稳打、确保安全。要针对年底节庆活动较多的实际,抓好人员密集场所、景区景点、车站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突出重点、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比如,安监、公安、消防等部门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申办的节庆活动严格把关,确保活动安全。六盘水燃起了冬季滑雪的“一把火”,最近到昆明、广州、贵阳开展了冬季旅游推介,冷资源变成了热资源,中国凉都·六盘水又将掀起新一轮的旅游热潮,但是如何管好旅游行业安全?要结合重点领域工作,主动靠前指挥,认真抓好景区景点交通运输、体验、运动、住宿、餐饮等方面的安全措施落实。有的工作是全新的事物,以前大家都没有接触过滑雪领域的安全,现在遇到新事物、新要求,那就要破解,把安全问题解决好。

第三,要落实好安全生产大检查具体措施。市安委会办公室要对照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安全生产大检查的安排部署,结合10月25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下发的《关于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切实加强岁末年初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要求,把各项工作再细化、再分解、再落实,哪一个部门做什么、哪个时间干什么都要一一进行明确。要加强督促检查和日常调度,采取一日一报、一日一汇总的方式,把各项工作部署落到实处。要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狠抓安全生产责任落实。

同志们,全国、全省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对安全生产工作作了详细部署,我就讲这两点意见,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落实、抓出成效。

关于在全市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推荐)五

同志们:

在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际,在各项工作任务异常繁重的情况下,经市政府研究决定,今天专门召开全市造林绿化工作会议,其目的是为了抢抓造林绿化的黄金季节,围绕建设“秀美萍乡”这一目标,全面安排部署全市今春的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任务,通过明确目标,突出重点,硬化举措,狠抓落实,确保各项造林绿化工作任务按期按质按量完成,确保全市绿色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改善。

20xx年以来,是萍乡林业发展速度最快、社会影响力最广、造林面积最多的几年。几年来,省里下达给我市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任务为35.3万亩,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市共完成造林绿化面积56.65万亩,占任务的160.5%,通过把造林绿化与推进城镇化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相结合,与建设生态文明

推荐阅读:

  有关幼师专业毕业实训报告范文(精)(三篇)

  卫生院传染病防治工作实施方案 卫生院传染病工作汇报(四篇)

  最新形容的句子摘录68条精彩(8篇)

  两学一做党课教育心得体会两学一做党课学习心得(精)(四篇)

  推荐党建一岗双责履职情况汇报范本

  最新剪彩仪式主持词公司开业剪彩主持词范文(六篇)

热门标签: 工作会议上 讲话
关于在全市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推荐).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