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05
2023-06-18
2023-07-05
2023-06-29
2023-03-19
更新时间:2024-09-06 20:50:28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2023-07-05
2023-06-18
2023-07-05
2023-06-29
2023-03-19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海口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_。
五公祠位于海南省海口市,为一组古建筑群的统称,它由观稼堂、学圃堂、东斋组成,并和苏公祠、两伏波祠及其拜亭、洞酌亭、粟泉亭、洗心轩、游仙洞先进连成一片,形成一组文物古迹群,人们习惯上统称为五公祠。各个古迹既有自己的独特风貌,又形成一个协调的整体,蔚为"瀛海人文"之壮观。这里,树木蓊郁,流水潺潺,环境清雅,饶有幽趣,好一派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建筑面积2800余平方米,连同园林、井泉、池塘约占地100亩。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重修,后又多次修缮,现仍是熠熠生辉。
五公祠占地面积6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800平方米,自北宋大文豪苏东坡于绍圣四年(1097)被贬来琼,借寓金粟庵(今五公祠内)留存遗迹以来,宋、元、明、清及民国历朝不断在其周围增建、重修古迹,习惯上把这组古迹群称之为“五公祠”。它包括:海南第一楼(又称五公祠)、学圃堂、观稼堂、西斋(五公精舍)、东斋、苏公祠、两伏波祠、洞酌亭,浮粟泉、琼园和新建的五公祠陈列馆。
五公祠近千年的历史,孕育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蕴藏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它是全面了解海南历史、政治、文化发展的名胜古迹。
观稼堂
原名为观稼亭。椐《琼山县志》记载:观稼亭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是一座六角飞檐大亭,它为纪念苏东坡指凿双泉,造福桑梓乡里的丰功伟绩而建。“观稼”两字,寓意为:观浮粟泉水旺盛,灌溉金穗千亩之意。该亭在明末清初时被毁,康熙四十三年(1704)琼州知府贾堂深感观稼亭对教化当地百姓黎民、思忆先贤丰功伟业有远深意义,便在旧址重建。道光十四年(1834)又经扩建,形成为当时海南最大的亭榭。据清人张育春撰写的《重修观稼亭记》记载:观稼“亭前为平坂,旁浥清泉,有溪流一道,自东环流而西,两旁绮丽交错,阡陌纵横,士大夫游息于此,比之裴中立绿野堂,洵城北一名胜”。
清光绪十五年(1889)朱采在修建五公祠时,又重修了观稼亭,并改名为观稼堂。在他撰写的《五公祠记》中记载:“五公祠左附观稼堂,循旧例藏琼崖历代名贤文物遗著”。自此观稼堂也就成为海南文人学子品茶赋诗与进行学术交流的地方。
学圃堂和西斋
朱采当时增建学圃堂和五公精舍的目的在于兴办学堂,讲学明道,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据他撰写的《五公祠记》中记载:“右侧建学圃堂,聘海内硕儒讲学其中,又建横宅一连四间,名五公精舍,为学子研习之地,本道契五公,教兴后学之意”。民国四年(1915)琼州道尹朱为潮在《重修五公祠记》也记载:“五公精舍仿学海堂例,选全琼庠生,秀才三十名,研习经史词章之学,聘宁波郭晚香在学圃堂讲课”。郭晚香浙江宁波人,晚清著名学者,朱采在建学圃堂和公精舍后,向当时任两广总督的张之洞推荐聘请郭晚香来琼讲学,他来琼时带来了八千多卷古版文献书籍,置于海南第一楼上,学圃堂就是他当时讲学的地方,五公精舍和东斋分别是学生和老师的宿舍。郭晚香在学圃堂讲学不久便病逝,因后继无人,诸学生便由朱采保荐到广州的学海堂继续学业,五公精舍便用于收藏郭晚香的遗书和典册,民国六年(1917)五公精舍也因此更名为五公祠图书馆。
苏公祠
为纪念苏东坡而建。他北返后,海南学子经常在他曾借寓过的金粟庵入饮酒赋诗,进行学术交流,怀念这位“一代文宗”,久之便把该处题名为“东坡读书处”。元代在此基础上开设“东坡书院”,大书法家赵孟頫为之题匾。书院几经变迁,至明初毁废,但遗迹尚存。明万历45年(1620_年)琼州副使戴禧在原址重建。并改书院为“苏公祠”,奉祀苏东坡与其子苏过。清顺治、乾隆年间又对该祠进行重修,光绪20_年(1889年),朱采在修建海南第一楼时对苏公祠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整修,并增建山门等建筑。现在的苏公祠基本上是光绪年间建修的规模。苏公祠山门口陈列的石雕系明代修建苏公祠时的原物,山门口悬挂明太祖朱元璋赞海南诗句“南溟奇甸”横匾。苏公祠正厅陈列着苏东坡及其子苏过和学生姜唐佐的牌位。大厅圆柱悬挂民国四年(1920_年)由朱为潮撰联,现代著名书法家麦华三重书的“此地能开眼界,何人可配眉山”的楹联一付。
泂酌亭
始建于北宋绍圣年间,因苏东坡“指凿双泉”而建。当时琼州郡守承议朗陆公品赏浮粟泉水后,赞其泉水甘甜,便在井泉旁甜,便在井泉旁建亭,经常邀请朋友、同僚在亭上品茗赋诗。元符三年(1100)六月苏东坡遇赦北返,再借寓金粟时,陆公邀苏东坡为亭命名和赋诗,苏东坡欣然命笔,即席写了《泂酌亭诗并叙》:“琼山郡东,众泉觱发,然皆冽而不食。丁丑岁六月,予南迁过琼,得双泉之甘于城东北隅,以告其人。自是汲者常满,泉相去咫尺而味异。庚辰岁六月十七日,迁于合浦,复过之。太守承议郎陆公求泉上之亭名与诗,名之曰泂酌。其诗曰:“泂酌彼两泉,挹彼注兹。一瓶之中,有渑有淄。以瀹以烹,众喊莫齐。自江徂海,浩然无私。岂弟君子,江海是仪。既味我泉,亦哜我诗。”明朝该亭被毁,清乾隆年间,琼州学使翁方纲在原址重建,同治八年(1869),郡守戴肇辰又整修该亭。现在的泂酌亭基本上保留了清代修建时的风格。清代海南学者王国宪重刻的《泂酌亭诗并叙》现陈列在五公祠碑廊里。
浮粟泉
苏东坡在五公祠留存遗迹及之一。北宋绍圣四年(1097),苏东坡来琼时,借寓金粟庵(今五公祠内),这时间他教导当地百姓掘井之法,并亲自“指凿双泉”一泉曰金粟,一泉曰浮粟,由于泉水其味甘甜,水源旺盛,常冒小泡浮于水面很象粟米,因此“汲者常满”。民国初金粟泉被毁,余下浮粟泉。清乾隆58年(1793)琼州太守叶汝兰品饮该泉后,感觉水质甚佳便为该泉题匾名,寓意:水源旺盛,五谷丰登。清著名金石家汪垢为泉撰联:“粟飞藻思,云散清襟”,镶刻其旁。后又有人在“浮粟泉”,匾下增刻了“神龙”两字,该匾被毁。
浮粟泉历经近千年沧桑,从不枯渴,不论大旱或大涝水位都保持现状不变。传说取水之人只要在井旁用脚一跺,井底下如源源不断的冒出水泡,那么来年一定会财源滚滚,生活蒸蒸日上。解放前,海府地区的财主和商人第到除夕都会到此踏上几脚,祈求来年生意兴隆,财源广进,并雇用人力或牛车把该水拉回家饮用。该水经化验属矿泉水,含有多种人体需要的矿物质。
粟泉亭
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年(1612),为纪念苏公“双泉”造福桑梓乡里而建。该亭在清代列为八景之一的“苏亭蘸(zhàn)翠”。粟泉历代有重建修,现在的粟泉亭系民国四年(1915)重建。
因何修建粟泉亭有这样的传说:明万历四十年的一天,琼州郡守翁汝遇率郡城官民在金粟庵祷雨,祷雨事完,作稍事休息,翁汝遇便到浮粟泉中取水解渴,并赞其水甘美,突然间雷电交加,天降大雨,翁汝遇认为是浮粟神龙显灵保佑,喜降甘霖,便决定在浮粟泉北角坡上建亭以志纪念。施工时掘得一砖,上该有诗云“泄尽先天秘,再修来世身,若思逢故友,二姓草头人”。旁落“东坡行书”款,翁汝遇觉得此事甚为奇异,便把砖刻揣回收藏。据考该诗是苏东坡初到琼时,借寓金粟庵时写的,由于当时他初来乍到,面对生疏的环境和生活的困境,因而产生了佛家的思想,认为他会客死海南,于是写了这首诗,埋在该处,好让后人知道他的不幸遭遇。
琼园
民国四年(1915)扩建五公祠时增辟的一组园林古迹群。主要建筑有洗心轩与游仙洞。琼园两两字取:“南溟奇甸,琼台胜境”之意。1986年又在该园增建了五公庙和五公祠佛祖庙,供游客游览时参拜。
洗心轩
建于民国四年(1915),是一间亭榭式的古建筑,四周辟廊。正门走廊园柱悬挂朱为潮主持修建洗心轩时撰写的楹联意义深远,耐人寻味:“一水可曾将耳染,纤尘绝无上心来”。这付楹联的来源包含着一个传说。据传朱为潮修建琼园时,应如何规划,同僚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使他对此拿下定主意,有一天他亲率同僚到实地勘察地形。众官又为此争论不休,加上正是酷热的响午时分,使得他烦躁不已,这时他走到浮粟泉边,叫随从取水止渴,并用泉水洗脸清热,突然间他感到大脑豁然一亮,琼园的规划在大脑中已清晰成形。他便决定在琼园建一中心建筑,并为之命名为“洗心轩”,以此告诉后人,在心烦意乱的时候,到此游一游,喝上一口清心爽口的浮粟泉水,心中所有的烦恼与杂念将远离而去。洗心轩解放后有重修,但基本上保持了民国期间的建筑风格。
游仙洞
用海南火山岩垒砌而成的人工假山,它根据民间传说而建。据说宋朝年间有一道士,自幼出家修道,修炼多年,总不能成仙得道。有一天,他在梦中见到一神仙点化说:大海中有一神龟,在你垂暮之年访得此龟,并在其首坐化,定能成仙。醒后,他苦思不解其意,便决定外出云游寻访。苦经十多年,踏遍了东南沿海,总悟不到梦境中的神龟。有一天他来到雷州,听说苏东坡被贬在海南,便决定到岛上游一游,顺便结识和请教于这位大学者。一天,当他踏上这块神奇的荒岛时,他顿然一悟,海南的地形正酷似他梦中的神龟,于是他便到儋州拜访苏东坡,请教龟首在何处,经过几个月的交往,这位道士为苏东坡的博学所折服,而苏东坡也深被这位道士的精神与决心所感动,于是便告诉他说:琼州地形似神龟,郡城琼山是龟首。道士便辞别了苏东坡来到琼山探访他梦中的龟首。几经折磨他终于发现了现在的五公祠正是他魂牵梦迥要找寻的地方,于是他便在游仙洞这地方结茅苦修,他的意志与决心感动了玉皇大帝,一天玉皇大帝派来了一位神仙把他引接到天界授予了神位。因为这位道士是在此得道成仙,神游而去,为纪念这位道士坚韧不拨的意志,民国四年朱为潮便在此建起了这座假山,并命名为“游仙洞“。
海南省位于中国最南端。北以琼州海峡与广东划界,西临北部湾与越南民主共和国相对,东濒南海与台湾省相望,东南和南边在南海中与菲律宾、文莱和马来西亚为邻。
海南,中华人民共和国省份,陆地总面积35354平方千米,森林面积2041333公顷,海南岛与美国夏威夷处在相近纬度,在长达1528公里的海岸上遍布可以开发建设成为世界一流旅游圣地的旅游资源,岛上终年气候宜人,四季鸟语花香,矿物、动植物资源丰富,尤其石油与天然气蕴藏量可观。
海南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极富特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海岸带景观:在海南长达1528公里的海岸线上,沙岸约占50~60%,沙滩宽数百米至数千米不等,向海面坡度一般为5度,缓缓延伸;多数地方风平浪静,海水清澈,沙白如絮,清洁柔软;岸边绿树成荫,空气清新;海水温度一般为18~30℃,阳光充足明媚,一年中多数时间可进行海浴、日光浴、沙浴和风浴。
2、山岳、热带原始森林:海南岛有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81座,绵延起伏,山形奇特,气势雄伟。颇负盛名有的山顶部成锯齿状、形如五指的五指山,气势磅礴的鹦歌岭,海南的山岳最具有特色的是密布着热带原始森林,最著名的有乐东县尖峰岭、昌江县霸王岭、陵水县吊罗山和琼中县五指山等4个热带原始森林区,其中以尖峰岭最为典型。
3、珍禽异兽:为了保护物种,海南已建立若干个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和驯养场,其中有昌江县霸王岭黑冠长臂猿保护区、东方县大田坡鹿保护区、万宁市大洲岛(金丝燕)保护区、陵水县南湾半岛猕猴保护区等。
4、大河、瀑布、水库风光:南渡江、昌化江、万泉河等河流,滩潭相间,蜿蜒有致,河水清澈,是旅游观景的好地方,尤以闻名全国的"万泉河风光"最佳。大山深处的小河或山间小溪,洄于深山密林之中。
5、火山、溶洞、温泉:历史上的火山喷发,在海南岛留下了许多死火山口。最为典型的一座是位于琼山市石山海拔200多米的双岭,岭上有2个火山口,中间连着一下凹的山脊,形似马鞍,又名马鞍岭。该岭附近的雷虎岭火山口,罗京盘火山口也保存得十分完整而奇妙。千姿百态的喀斯特溶洞也有不少,著名的有三亚市的落笔洞、保亭县的千龙洞、昌江县的皇帝洞等。岛上温泉分布广泛,多数温泉矿化度低、温度高、水量大、水质佳,大多属于治疗性温泉,且温泉所在区域景色宜人。
南岛地处热带北缘,属热带季风气候,素来有“天然大温室”的美称,这里长夏无冬,年平均气温22~26℃,大于或等于10℃的积温为8200℃,最冷的一、二月份温度仍达16~21℃,年光照为1750~2650小时,光照率为50%~60%,光温充足,光合潜力高。四季皆宜旅游。
1988年4月1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关于设立海南省的决定》和《关于建立海南经济特区的决议》;1988年4月26日,中共海南省委、海南省人民政府正式挂牌。从此,海南成为中国第五个经济特区,海南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海南岛是中国南海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仅次于中国台湾的全国第2大岛。海南省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小,海洋面积最大的省。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三亚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_。
南山古称“鳌山”,位于中国海南岛的南端,山高约500米,形似巨鳖。1220_年前,中国唐代著名的大和尚鉴真法师,在他第五次东渡日本遇险后漂流到南山,在南山居住一年半之久,在此间建造佛寺,传法布道。随后第六次东渡终获成功。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是国家旅游局确定的“中国旅游业发展优先项目”。它位于中国唯一的热带海滨城市三亚市的西部,是全国罕见的超大型文化和生态旅游园区。园区规划面积五十平方公里,其中海域面积十多平方公里,由美国纽约国际城市设计公司统筹规划,美国经济咨询公司提供可行性报告。项目内容策划分别由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中国民俗学会、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环境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生态中心完成。该项目是海南省的重点建设项目,同时被海南省授予“海南省生态建设示范工程”、“海南省生态旅游示范景区”,并得到了中央有关部门、佛教界、文化界的高度重视。它的建成填补了海南历史文化旅游的空白,进一步突出海南大生态旅游优势,为中国旅游增光添彩。
游南山,还未及园区内,便可望见一座门楼高耸,古色古香、巍峨岸然,它就是具有南北朝时期的建筑风格,气象不凡,生机勃勃的南山景区大门--"不二"法门。何以"不二",现为介绍:
据说在佛家里面一共有八万四千个法门,而不二法门为第一法门,人一旦进入门,就是进了超越了生死的涅境界便可以成佛了。当然这只是从思想境界上而不是从空间上来说的。法门可以理解为一种门道或途径,所有修行的人只要依着这样的途径去不断-便可以获得正果。既然说它是一种思想境界,它又体现了什么样的思想呢?不二是一种非常深奥的理念,也不是我们言语可以说清楚的,简单的说,不是一,不是二,没有彼此的分别就是不二。佛教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尽管在现象上有千差万别,但从佛性上来看都是没有分别的,只不过是因缘凑合,都是虚无的,没有相对,也没有绝对。
传说古印度有位叫维摩诘的人,他是释迦牟尼门下著名的居士,也是一位大家菩萨,维摩诘与其他菩萨不同的是,其他菩萨都没有家室,而维摩诘却不仅有娇妻美妾,而且拥有大片的庄园田地,是当地的一位富翁,但他即虔心侍佛,刻苦修行,同时也积极参加世俗的活动,他这种即出家又不出家的举止实在令人捉摸不透。有一次他声称病了,释尊便派弟子文殊等前来探病,与他进行了一场佛法真理的大辩论,维摩诘以他高深的佛学底蕴和超人的口才回答了众人的提问。他认为只要心中清净,佛土也就清净了,虽然他有眷属良田,但他的心却不为贪念所蒙蔽,虽然他的行为不同于其他菩萨,但他实在是在追求佛道真理。所以一切都不必拘于形式,而在于自己内心如何把般若智慧运用于生活中去,于是他便证实了出家和在家的不二。谈到最后,文殊菩萨又问维摩诘:"那么你认为到底什么才是不二呢?"维摩诘听后闭上了眼睛,什么是也不说。文殊赞叹道:"妙啊,没有文字、言语者是真正的不二。"同此我们可以了解到不二本身就是虚无,是绝对的真理。它是如此的深奥,若想真正的弄明白它,只有依靠我们去慢慢参悟了。
佛教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尽管在现象上有千差万别,但从佛性上看来都是没有分别的,只不过是因缘的凑合,都是空寂虚无的,没有相对,也没有绝对。南山天然形胜非同一般,不仅是因为它的地理位置优越,这里还有着美丽的神话和民间传说。就是在这个稀有的地方,一个“种属基地”,世间万物都汇聚于此,传说中,此地福寿双全。这里的自然特征形成了天然的通道与屏障,确定了该地的重要性。它在三亚湾西边形成了三亚市天然、显著的依托。传说中,就是在南山,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把这里的居民和海岸线从一场灾难中解救出来。就是在这里,鉴真和尚在他东渡日本弘扬佛法的途中受阻,并飘落到南山。也是在这里,黄道婆开创了纺织业的新纪元,并延续了著名的“丝绸之路”的历史。
佛教景观
南山寺
南山寺位于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内,是一座仿盛唐风格、居山面海的大型寺院。南山寺是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亲临选址,经国家宗教局批准,于1995年11月11日奠基,1998年4月12日建成。现有仿唐建筑仁王殿、天王殿、钟楼、转轮藏、东西爬山廊、东西配殿、金堂等建筑群,总建筑面积5500㎡。整个建筑气势恢宏,为中国近五十年来新建的最大佛教道场,也是中国南部最大的寺院。自古名寺出高僧,南山寺的方丈是9月23日获得荣膺的印顺大和尚,监院是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明生法师。目前,南山寺第二期工程已启动。按照规划设计,第二期工程遵循古代大型佛教寺院方正划一、主次分明的特点,将主要建筑集在中轴线上,在两侧设置12个不同功能的四合院。二期工程完成后,整个南山寺东西宽188米,南北长416米,共8个台阶总高差49米,总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
不二法门
在佛教中,对事物认识的规范,称之为法;修有得道的圣人都是这里证悟的,又称之为门。佛教有八万四千法门,不二法门是最高境界。入得此门,便进入了佛教的圣境,可以直见圣道,也就是达到了超越生死的涅境界。从佛教哲学观来看,“不二”即是“非此非彼又即此即彼”、“众生平等”、“自他平等”、“心佛平等”等,是佛教认知世界万事万物的方法与观念,演绎阐述的是世间万物本质与表象的关系。
维摩经记载:文殊师利问维摩诘:“我等各自说已。仁者当说,何等是菩萨入不二法门?”维摩诘默然不应。文殊曰:“善哉善哉。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
文辞练达,禅机颇深,是需要用心参悟的。
南山不二法门是景区大门景观,为南北朝风格建筑。游客进入此门,便进入了吉祥清静的南山佛教圣地。大门外的“不二”和大门内的“一实”系已故著名书法家顾廷龙老先生94岁时书。“一实”是“不二”的对应。
金玉观音
举世闻名的“金玉观音”供奉在金碧辉煌的“得在自在观音阁”里。这尊观世音雕像内镶释迦牟尼舍利子,通身像高3.8米,由观音金身、佛光、千叶宝莲、紫檀木雕须弥底座四部分组成,耗用黄金100多公斤、120多克拉南非钻石、数千粒红蓝宝石、祖母绿、珊瑚、松石、珍珠及100多公斤翠玉等奇珍异宝,采用中国传统“宫廷金细工”手工艺制造。金玉观世音像总价值佑为1.92亿人民币,是一尊具民族风格和时代精神的造像珍品,是当代工艺美术史和佛教造像艺术史上的稀世瑰宝。1998年11月27日,金玉观世音被确认为世界最大的金玉佛像,并被录入1999年吉尼斯大全。在20_年金玉观音洒净仪式时,发现观音像体内生出138枚金钢舍利,实乃佛门祥瑞。
慈航普渡园
慈航普渡园是以展示观音文化为内容的景点,它围绕观音菩萨以其慈悲胸怀,将众生从生死苦海中普渡到极乐世界为主线,讲述了观音菩萨普渡众生的故事。
“慈航普渡园”中主要景点有观音阁、承露亭、滴水净瓶、耳根圆通石雕、东去西来百米长廊、真趣茶社、嘉言壁、照见壁、三谛桥、紫竹林、放生池等。供奉在观音阁中的“金玉观世音”是海南省的镇岛之宝。慈航普渡园集北方皇家园林的大气和南方园林的精致于一体,巧妙地叠山理水,将观音菩萨寻声救苦、普渡众生的美丽传说,托付于这片青山绿水中,使人们感受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海上观音
南山与观音,因缘殊胜。观音菩萨有十二心愿,其第二愿就是“愿长居南海”,故称南海观世音。南山踞南海之滨,形似巨鳌,古称鳌山,有观音坐骑之相。琼州历来有观音出巡南海之说,观音菩萨在此寻声救苦,普渡众生之功德,童叟可颂。南山侧望之东瑁、西瑁二岛,相传为观音闻声救难时担土跌落而成。
1993年,中国国务院宗教事务局、海南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兴建南山寺,并批准在南山寺前海中敬塑108米高的观音圣像。1999年,农历九月十九日,南山隆重举行了“南山海上观音”敬造工程开工典礼。工程历时六载,于20_年4月15日建成,20_年4月24日(农历三月十六日,准提菩萨诞辰日)举行盛大开光仪式。
南山海上观音圣像造型设计既符合佛教教义,体现了观音无缘之慈和同体之悲的大慈大悲形象;又应信息时代之变,具备当今美学、建筑学、雕塑学、佛像艺术、科学技术的时代特色。
福寿景观
长寿谷长寿谷,也叫鳌山寿谷,位于南山东麓,其地貌依攀山势,呈谷状纵伸。谷线全长2300米,堪称热带雨林奇观。其间鸟鸣不断、溪水长流、林木郁郁葱葱、岩石突兀奇特。设计者巧用天然形胜,从不同角度,以“流动”和“静止”的状态揭示着传统“寿”文化的内核,融汇福寿文化于热带雨林奇观。其主要景观包括:“无量寿佛”、“流水尊者”;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所书之“寿比南山”巨大石刻、“百岁阶”、“贺寿堂”等,无一不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增福添寿的美好祈福。是老年游客必游览驻足的景点。
为了深入挖掘中国传统的“寿”文化内涵,充分展现其历史价值和久远生命力,进一步丰富当地的民俗文化氛围,一个设计新颖,独具创意,以寿文化为主题的富有热带雨林特色的大型自然山水园“长寿谷”在南山文化旅游区内建成,并于1999年“首届中国南山长寿文化节”正式向游人开放。
天下第一龙砚
这是一方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巨型砚台,重达三十五吨,长十米,宽三米,高一点五米,雕成五十六条神龙,九只金凤,三十二只龟。整方砚台共有三个砚池,左右为日月,中间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版图,寓意中华民族基业天长地久、与日月同辉。该砚于20_年7月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梵钟苑
南北朝时期,由于佛教发展的需要,在中国原有古钟的基上,诞生了法器类佛钟。佛钟采用了横截面为正圆的形制,因为这能使钟声更加悠扬、绵长,以满足佛学“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知恩报恩”思想传诸久远的需要。以后出现的道钟、报时钟、朝钟都采用了定形的佛钟造型。
唐朝以后,中国佛钟发展的龙头作用十分明显,明朝永乐大钟是佛钟乃至中国古钟的杰出代表。至此,中国钟已不是简单的实用意义上的钟,而是一种思想、一种文化、一种精神的象征。
南山佛教文化苑从民间陆续收集了三十九口明、清时期的古钟,并敬铸了“和平”、“报恩”、“祈愿”三口仿唐钟,四十二口钟合观世音菩萨“四十二大愿”之说。“梵钟苑”恢宏的钟声祝世界和平,祝祖国昌盛富强,祝各位来宾合家幸福,吉祥如意。
生态景观
南山树屋
美国夏威夷树屋公司投资兴建了数栋树屋,状若鸟巢,奇特别致,浑然天成,可观可住。游客置身其中,听虫唱鸟鸣,闻涛声钟音,品海风林韵,实天籁也。
生态沙坝
南山佛教文化苑内有世界罕见的海岸沙坝,根植在这七公里长沙坝上的呈原始状态的酸豆林亦是不可多得的世界奇观。
小月湾
南山月湾路是位于南山寺与小月湾之间的彩色旅游通道,依山傍海、偏僻神秘,原始的古木巨石保护完好,海上曲廊通往礁石上精美的亭台,海风吹拂的热带雨林里兽走禽飞,是一处绝妙的热带滨海风光胜景。
人文景观
汉唐乐坊
南山文化旅游区新成立的“南山女子汉唐乐坊”,由14名少女组成,平均年龄19岁,平均身高1.62米,是黑龙江艺术演艺学院的毕业生,其中二胡、高胡、中胡5人、洋琴1人、古筝1人、大、中阮2人、琵琶1人、竹笛(箫)1人、唢呐1人、打击乐2人。“南山女子汉唐乐坊”由北京舞蹈学院中国古典汉唐舞系、海南省歌舞团、海南省民族管弦乐协会、海南省民族乐团的著名专家编导,以汉唐古典音乐、佛教音乐及古典舞蹈为要素,将古典音乐中华丽优美的旋律与现代音乐中富有感染力的节奏巧妙地结合起来,演绎出一台集音乐、舞蹈、武术三者融为一体的“时尚古典音乐”,向世人讲述一个又一个古老而又传奇的故事,具有观赏性、知识性、互动性,是南山优秀的人文景观。
南山武僧
来南山文化旅游区旅游,目睹“南山武僧”的精彩表演,一定会让您的三亚之旅感觉一新,对南山文化旅游留下深刻的印象。
“南山武僧”是南山艺术团的武术队员,有10多名队员,他们到南山入乡随俗,成了居士,但游客把他们当成出家的和尚。因此,有人把南山寺的和尚与武术队的队员,分别称为“文僧”、“武僧”。南山武僧们剃着光头,身着橙色僧衣,打着绑腿,持着兵器活跃在南山,南山武僧的表演已成了南山的一道特色风景线。
南山武僧曾到过德国、英国、韩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巡回演出,精彩的表演羸得了国际人士的高度评价,实战型的技术令各国武术高手折服。这几年来,在三亚市表演的武术节目多达千余场。在第53届、54届世界小姐选美大赛中,南山武僧的表演是最受欢迎的节目。南山武僧的表演自编自导,其中大型武术剧《打山门》,在表演中要做出“旋子三百六十度下叉”、“旋风脚五百二十度”等高难动作,令众多国内外的佳宾赞不绝口。
烙画葫芦坊
葫芦,谐音“福禄”,天生丽质。古人认为它是吉祥物,驱灾避邪,祈求幸福。葫芦工艺发展到清朝达到鼎盛,乾隆帝御笔称赞葫芦工艺品“形制浑朴,转胜金玉。”
南山葫芦坊在“火烩工艺”的基础上,将传统的葫芦工艺品,推向一个新的境界,以烙铁代笔,在葫芦的表面创作出人物、山水、花鸟、走兽等作品。南山葫芦,线条流畅,形态栩栩如生,意境幽深高远,成为一种拙朴自然而高雅精湛的民间艺术品,既是馈赠亲朋的好礼品,又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南山素斋
“南山素斋”汇集了寺院素斋的精华,运用现代烹饪技艺,兼纳南北地方风味于一体,结合海南地方特色,将当地野菜、芋类、野生菌、特色蔬菜瓜果引入素斋。“南山素斋”除了清淡、味美、养生保健的特点外,还富含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南山素斋”营养丰富而且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常期食用能养颜美容、延缓衰老。
“南山素斋”在造型艺术上属“以荤托素”类,既达到形似,也追求神似;在原料采用上传承寺院素斋,不纳荤腥,全部素食。“南山素斋”已形成一百多种菜品,可谓“一菜一世界”,体现了重返自然、返朴归真的神韵。
“南山素斋”已成为我国素斋的知名品牌,评为“中国名宴”并获“金厨奖”,被指定为海南省国宾接待菜系。
据史书记载,中国素斋有三大流派,两大方向。三大流派指:宫廷素菜、寺院素菜、民间素菜;两大方向指:“全素派”和“以荤托素派”。全素派主要以寺院素菜为代表,不用鸡蛋和葱蒜等“五荤”。以荤托素派主要以宫廷素菜和民间素菜为代表,有的不忌“五荤”和蛋类,也有使用海产品及动物油脂和肉汤等。
好的,朋友们,现在我们将离开酒店了,大家的东西带齐了吗,机票、身份证、钱包;您的假发、金牙、眼镜等等,我们的车就要出发了。朋友们,兴隆的早晨就象椰子一样新鲜,空气当中还有小草的清香味,偶尔还可以听见小鸟在鸣叫。有人说旅行不仅仅是身体在移动,更重要的是眼睛的旅行、心灵的旅行,这句话是非常正确的。
好多住过兴隆的人对这里都恋恋不舍,下面给大家讲一个故事(略)
朋友们,兴隆的绿色让人非常陶醉,甚至连男同志也喜欢这里的花花草草,这没什么奇怪的,科学家说这都起源于人类的遗传基因:例如一棵高大的树之所以让我们迷恋,是因为我们的祖先能爬到树上躲避老虎狮子的进攻;一朵鲜艳的花之所以感觉那么美丽,是因为它的果实能够填饱我们祖先的肚子;同样芭蕾舞演员踮着脚尖跳舞之所以那么好看,那是因为我们的祖先采用这种姿态能更好地观察四周的环境;而我们之所以生下来就迷恋海洋,并热衷于潜水等运动,这是因为海洋是生命的摇篮。遗传因素就像一根看不见的指挥棒决定着我们的喜好。
说到这儿我想起了一个故事:森林里有狼有鹿,人们为了保护鹿就把狼消灭掉了。谁知没有了狼,鹿却变懒了,整天吃了睡睡了吃,都变成了胖鹿,什么高血压、冠心病、脂肪肝全来了,鹿一只一只地害病死掉了。眼看着就要绝种了,专家说要想治病,还得把狼请回来。结果狼一回来就去吃鹿,鹿吓得没命地跑,在这个过程当中,鹿锻炼了身体,整个鹿群又健壮起来了。朋友们,故事讲完了。这其中的道理我想就不必多说了,还是老话说得好: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才是硬道理!这几天愿大家都能尽量动起来,不过现在活动不了,我们得坐1个小时的车,今天的行程是这样安排的。(略)
(上高速路)
现在我们又回到了高速路,继续往南走。有些游客发现这个地段有山了,海南的山地面积占1/3,集中在中南部,平原面积占2/3,集中在中北部。海南最高的地方就是位于中部的五指山,有1867米,比东岳泰山还要高342米,它是海南众多河流的发源地。不仅如此,五指山的热带雨林保存完好,并出产许多珍贵的木材:坡垒、粗榧、子京、油杉等等。李双江的《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这首歌,让五指山名闻遐迩,成为中国的一座名山。
朋友们,我们左手边这个美丽海湾叫做石梅湾,沿着海湾长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片青皮林保护区。青皮林是世界珍稀树种,它的木质优良,用来做家俱上百年不坏。同时它还被称"绿色长城",挡住了海浪,保护了农田。在清朝的时候官府就立有石碑,不允许当地村民砍伐,加以保护。过去这里还出现一种小气候叫"鸡鸣雨",每天清晨公鸡打鸣的时候下雨,不过随着人类对自然的破坏,这种小气候现在已经消失了。
除了青梅林,还有红树林。红树林是长在海水里的绿色植物,也是伟大的"海岸卫士",同时还能为鱼虾蟹贝和小鸟提供保护。红树林的树子又厚又硬,能减少水分的蒸发,叶片上还有排盐腺,用来排除海水中的盐分。红树林的生育方式非常奇特,和人一样是"胎生",种子在母树上面发芽,慢慢地就长得跟五指山上的苦丁茶一样又细又长,然而"扑哧"一声掉下来插到淤泥里面,在海水没有涨上来之前这根小嫩芽就得站稳脚跟,否则就被浪花冲走了。由此可见,生命既是顽强的也是脆弱的,不管是树木还是人都应该爱惜生命,珍惜时光!
朋友们,往车窗外看,这里有大批的房子,在海南没人住的房子我们就叫别野,有人住的叫别墅。这些房子守着大海潮起潮落,好不冷清,通过它我们可以感受到当年开发时的热火朝天。
朋友们现在是东线高速公路最靠近大海的一段,坐在车上我们可以看到大海壮观的美景。引导游客观看大洲岛的形状(不要讲燕窝),这个岛叫大洲岛,郑和下西洋的时候有所记载,岛上住着一群特殊的人--蛋民,以船为家,形容他们象飘浮在水上的鸡蛋,蛋民在过去是专门为皇帝的老婆、宰相的女儿捕捞海底珍珠的,一粒珍珠十人血泪,蛋民常常是家破人亡,由此可见封建帝王对劳动人民的剥削是多么地残酷无情!
(牛岭)现在我们要经过的是牛岭隧道,全长___米,这里是海南岛重要的分界线,一翻过牛岭,就来到了海南的南部,来到了少数民族聚居区。(过隧道时静一静)
一出来豁然开朗,这边的景色更好,这个美丽的海湾叫做香水湾,是我国著名的珍珠母贝--白蝶贝的保护区。朋友们,能看到这么美丽的海湾,难怪有人说海南岛的美是是天生丽质,不需要任何的雕琢,就会让人怦然心动。大陆有一句话"五岳归来不看山",在这儿加上一句"三亚归来不看海",三亚是我国最著名的热带滨海旅游城市,三亚的海是海当中的极品、精品,三亚就是一个观椰林、看大海、玩潜水、吃海鲜的好地方。
三亚鱼场是我国著名的鱼场,海水清澈而且温暖,水中有大量的海洋微生物,也就吸引了众多的鱼群,其中鱼类就有1000多种,贝类就有491种,名贵鱼类就有40多种,石斑鱼、马鲛鱼、苏眉、白鲳、龙虾、鲍鱼等等,以生猛鲜活、原滋原味著称。野生的和养殖的有着天壤之别,因为养殖的往往是用激素喂出来的。例如说野生虾个头不大,但味道好。虾剥出来先不要蘸调料,先放在舌尖上舔一舔,真的非常鲜,海南人不叫鲜,把鲜叫做甜,这股鲜甜味透过舌尖直达舌根,最后到达胃里,非常美,吃完了再把手指舔一舔,十根手指味道各不一样。海南的海鲜最好是白灼或清蒸,生吃也可以但政府不允许。晚上可以安排大家一饱口福。
朋友们,在欣赏大海的时候,我发现不同地方的游客反映不一样,特别是从内陆来的游客感觉最新鲜,有一位从内蒙来的客人居然还流下了激动的泪水,这很正常,就象他说的:"我小时候有两个梦想,一是到海南去看大海,二是到北京去看毛主席",话说得非常朴实,感情也非常真挈,我到现在我还记得他,他还唱了一首歌《大海啊,故乡》,我们一块儿唱一唱好不好?朋友们,海南岛是中国珊瑚礁保护最完整的地区,珊瑚是一种腔肠动物,死后胶着在一起钙化成了珊瑚石,在三亚的西岛有中国著名的珊瑚保护区,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到海里去一展身手,领略一下热带海洋的神秘。有人说潜水是当今最时尚的运动之一,是与大海最亲密的接触,(略)。
好的,朋友们,现在我们已经到了陵水黎族自治县。去年在这里曾经发生过一件轰动全球的大事,引起了全中国人民的强烈抗议,大家猜猜是什么事呢?(讲述撞机事件,略)。
陵水黎族自治县是一个少数民族众多的地方,什么族呢?黎族。黎族是海南岛最早的居民,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由于汉族的入侵,他们主要居住在本岛的中部和南部。黎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节奏欢快的竹竿舞便是由他们兴起的。黎族的姑娘小伙都是唱山歌的好手,哪位小伙子不会唱是没人喜欢的。这里给大家讲一个当地的风俗,也叫海南十八怪,抱着孩子谈恋爱(略)。
五公祠位于海南省海口市,为一组古建筑群的统称,它由观稼堂、学圃堂、东斋组成,并和苏公祠、两伏波祠及其拜亭、洞酌亭、粟泉亭、洗心轩、游仙洞先进连成一片,形成一组文物古迹群,人们习惯上统称为五公祠。各个古迹既有自己的独特风貌,又形成一个协调的整体,蔚为"瀛海人文"之壮观。这里,树木蓊郁,流水潺潺,环境清雅,饶有幽趣,好一派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建筑面积2800余平方米,连同园林、井泉、池塘约占地100亩。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重修,后又多次修缮,现仍是熠熠生辉。
五公祠占地面积6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800平方米,自北宋大文豪苏东坡于绍圣四年(1097)被贬来琼,借寓金粟庵(今五公祠内)留存遗迹以来,宋、元、明、清及民国历朝不断在其周围增建、重修古迹,习惯上把这组古迹群称之为“五公祠”。它包括:海南第一楼(又称五公祠)、学圃堂、观稼堂、西斋(五公精舍)、东斋、苏公祠、两伏波祠、洞酌亭,浮粟泉、琼园和新建的五公祠陈列馆。
五公祠近千年的历史,孕育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蕴藏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它是全面了解海南历史、政治、文化发展的名胜古迹。
观稼堂
原名为观稼亭。椐《琼山县志》记载:观稼亭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是一座六角飞檐大亭,它为纪念苏东坡指凿双泉,造福桑梓乡里的丰功伟绩而建。“观稼”两字,寓意为:观浮粟泉水旺盛,灌溉金穗千亩之意。该亭在明末清初时被毁,康熙四十三年(1704)琼州知府贾堂深感观稼亭对教化当地百姓黎民、思忆先贤丰功伟业有远深意义,便在旧址重建。道光十四年(1834)又经扩建,形成为当时海南最大的亭榭。据清人张育春撰写的《重修观稼亭记》记载:观稼“亭前为平坂,旁浥清泉,有溪流一道,自东环流而西,两旁绮丽交错,阡陌纵横,士大夫游息于此,比之裴中立绿野堂,洵城北一名胜”。
清光绪十五年(1889)朱采在修建五公祠时,又重修了观稼亭,并改名为观稼堂。在他撰写的《五公祠记》中记载:“五公祠左附观稼堂,循旧例藏琼崖历代名贤文物遗著”。自此观稼堂也就成为海南文人学子品茶赋诗与进行学术交流的地方。
学圃堂和西斋
朱采当时增建学圃堂和五公精舍的目的在于兴办学堂,讲学明道,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据他撰写的《五公祠记》中记载:“右侧建学圃堂,聘海内硕儒讲学其中,又建横宅一连四间,名五公精舍,为学子研习之地,本道契五公,教兴后学之意”。民国四年(1915)琼州道尹朱为潮在《重修五公祠记》也记载:“五公精舍仿学海堂例,选全琼庠生,秀才三十名,研习经史词章之学,聘宁波郭晚香在学圃堂讲课”。郭晚香浙江宁波人,晚清著名学者,朱采在建学圃堂和公精舍后,向当时任两广总督的张之洞推荐聘请郭晚香来琼讲学,他来琼时带来了八千多卷古版文献书籍,置于海南第一楼上,学圃堂就是他当时讲学的地方,五公精舍和东斋分别是学生和老师的宿舍。郭晚香在学圃堂讲学不久便病逝,因后继无人,诸学生便由朱采保荐到广州的学海堂继续学业,五公精舍便用于收藏郭晚香的遗书和典册,民国六年(1917)五公精舍也因此更名为五公祠图书馆。
苏公祠
为纪念苏东坡而建。他北返后,海南学子经常在他曾借寓过的金粟庵入饮酒赋诗,进行学术交流,怀念这位“一代文宗”,久之便把该处题名为“东坡读书处”。元代在此基础上开设“东坡书院”,大书法家赵孟頫为之题匾。书院几经变迁,至明初毁废,但遗迹尚存。明万历45年(1617年)琼州副使戴禧在原址重建。并改书院为“苏公祠”,奉祀苏东坡与其子苏过。清顺治、乾隆年间又对该祠进行重修,光绪15年(1889年),朱采在修建海南第一楼时对苏公祠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整修,并增建山门等建筑。现在的苏公祠基本上是光绪年间建修的规模。苏公祠山门口陈列的石雕系明代修建苏公祠时的原物,山门口悬挂明太祖朱元璋赞海南诗句“南溟奇甸”横匾。苏公祠正厅陈列着苏东坡及其子苏过和学生姜唐佐的牌位。大厅圆柱悬挂民国四年(1915年)由朱为潮撰联,现代著名书法家麦华三重书的“此地能开眼界,何人可配眉山”的楹联一付。
泂酌亭
始建于北宋绍圣年间,因苏东坡“指凿双泉”而建。当时琼州郡守承议朗陆公品赏浮粟泉水后,赞其泉水甘甜,便在井泉旁甜,便在井泉旁建亭,经常邀请朋友、同僚在亭上品茗赋诗。元符三年(1100)六月苏东坡遇赦北返,再借寓金粟时,陆公邀苏东坡为亭命名和赋诗,苏东坡欣然命笔,即席写了《泂酌亭诗并叙》:“琼山郡东,众泉觱发,然皆冽而不食。丁丑岁六月,予南迁过琼,得双泉之甘于城东北隅,以告其人。自是汲者常满,泉相去咫尺而味异。庚辰岁六月十七日,迁于合浦,复过之。太守承议郎陆公求泉上之亭名与诗,名之曰泂酌。其诗曰:“泂酌彼两泉,挹彼注兹。一瓶之中,有渑有淄。以瀹以烹,众喊莫齐。自江徂海,浩然无私。岂弟君子,江海是仪。既味我泉,亦哜我诗。”明朝该亭被毁,清乾隆年间,琼州学使翁方纲在原址重建,同治八年(1869),郡守戴肇辰又整修该亭。现在的泂酌亭基本上保留了清代修建时的风格。清代海南学者王国宪重刻的《泂酌亭诗并叙》现陈列在五公祠碑廊里。
浮粟泉
苏东坡在五公祠留存遗迹及之一。北宋绍圣四年(1097),苏东坡来琼时,借寓金粟庵(今五公祠内),这时间他教导当地百姓掘井之法,并亲自“指凿双泉”一泉曰金粟,一泉曰浮粟,由于泉水其味甘甜,水源旺盛,常冒小泡浮于水面很象粟米,因此“汲者常满”。民国初金粟泉被毁,余下浮粟泉。清乾隆58年(1793)琼州太守叶汝兰品饮该泉后,感觉水质甚佳便为该泉题匾名,寓意:水源旺盛,五谷丰登。清著名金石家汪垢为泉撰联:“粟飞藻思,云散清襟”,镶刻其旁。后又有人在“浮粟泉”,匾下增刻了“神龙”两字,该匾在“wenge”期间被毁。
浮粟泉历经近千年沧桑,从不枯渴,不论大旱或大涝水位都保持现状不变。传说取水之人只要在井旁用脚一跺,井底下如源源不断的冒出水泡,那么来年一定会财源滚滚,生活蒸蒸日上。解放前,海府地区的财主和商人第到除夕都会到此踏上几脚,祈求来年生意兴隆,财源广进,并雇用人力或牛车把该水拉回家饮用。该水经化验属矿泉水,含有多种人体需要的矿物质。
粟泉亭
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年(1612),为纪念苏公“双泉”造福桑梓乡里而建。该亭在清代列为八景之一的“苏亭蘸(zhàn)翠”。粟泉历代有重建修,现在的粟泉亭系民国四年(1915)重建。
因何修建粟泉亭有这样的传说:明万历四十年的一天,琼州郡守翁汝遇率郡城官民在金粟庵祷雨,祷雨事完,作稍事休息,翁汝遇便到浮粟泉中取水解渴,并赞其水甘美,突然间雷电交加,天降大雨,翁汝遇认为是浮粟神龙显灵保佑,喜降甘霖,便决定在浮粟泉北角坡上建亭以志纪念。施工时掘得一砖,上该有诗云“泄尽先天秘,再修来世身,若思逢故友,二姓草头人”。旁落“东坡行书”款,翁汝遇觉得此事甚为奇异,便把砖刻揣回收藏。据考该诗是苏东坡初到琼时,借寓金粟庵时写的,由于当时他初来乍到,面对生疏的环境和生活的困境,因而产生了佛家的思想,认为他会客死海南,于是写了这首诗,埋在该处,好让后人知道他的不幸遭遇。
琼园
民国四年(1915)扩建五公祠时增辟的一组园林古迹群。主要建筑有洗心轩与游仙洞。琼园两两字取:“南溟奇甸,琼台胜境”之意。1986年又在该园增建了五公庙和五公祠佛祖庙,供游客游览时参拜。
洗心轩
建于民国四年(1915),是一间亭榭式的古建筑,四周辟廊。正门走廊园柱悬挂朱为潮主持修建洗心轩时撰写的楹联意义深远,耐人寻味:“一水可曾将耳染,纤尘绝无上心来”。这付楹联的来源包含着一个传说。据传朱为潮修建琼园时,应如何规划,同僚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使他对此拿下定主意,有一天他亲率同僚到实地勘察地形。众官又为此争论不休,加上正是酷热的响午时分,使得他烦躁不已,这时他走到浮粟泉边,叫随从取水止渴,并用泉水洗脸清热,突然间他感到大脑豁然一亮,琼园的规划在大脑中已清晰成形。他便决定在琼园建一中心建筑,并为之命名为“洗心轩”,以此告诉后人,在心烦意乱的时候,到此游一游,喝上一口清心爽口的浮粟泉水,心中所有的烦恼与杂念将远离而去。洗心轩解放后有重修,但基本上保持了民国期间的建筑风格。
游仙洞
用海南火山岩垒砌而成的人工假山,它根据民间传说而建。据说宋朝年间有一道士,自幼出家修道,修炼多年,总不能成仙得道。有一天,他在梦中见到一神仙点化说:大海中有一神龟,在你垂暮之年访得此龟,并在其首坐化,定能成仙。醒后,他苦思不解其意,便决定外出云游寻访。苦经十多年,踏遍了东南沿海,总悟不到梦境中的神龟。有一天他来到雷州,听说苏东坡被贬在海南,便决定到岛上游一游,顺便结识和请教于这位大学者。一天,当他踏上这块神奇的荒岛时,他顿然一悟,海南的地形正酷似他梦中的神龟,于是他便到儋州拜访苏东坡,请教龟首在何处,经过几个月的交往,这位道士为苏东坡的博学所折服,而苏东坡也深被这位道士的精神与决心所感动,于是便告诉他说:琼州地形似神龟,郡城琼山是龟首。道士便辞别了苏东坡来到琼山探访他梦中的龟首。几经折磨他终于发现了现在的五公祠正是他魂牵梦迥要找寻的地方,于是他便在游仙洞这地方结茅苦修,他的意志与决心感动了玉皇大帝,一天玉皇大帝派来了一位神仙把他引接到天界授予了神位。因为这位道士是在此得道成仙,神游而去,为纪念这位道士坚韧不拨的意志,民国四年朱为潮便在此建起了这座假山,并命名为“游仙洞“。
两伏波祠与汉两伏波将军
两伏波祠为纪念西汉的路博德、东汉的马援两位伏波将军而建,是海南较早的古迹之一。海南最早建伏波庙是在宋朝,据《正德琼台志》记载:“伏波庙在郡城北六里龙岐村”。明万历四十五年琼州副使戴熹又在府城西边的教场演武亭建“汉二伏波祠水久该祠被毁,至清朝先后有重修,雍正八年郡城文武捐修”。清光绪十五年朱采主持修建五公祠时,把“汉二伏波祠”迁建在五公祠内,并改名为“两伏波祠”,同时增建了拜亭,民国年间和解放后该祠有几次较大规模的重修,一九八三年老一辈革命家廖沫沙同志在参观五公祠时,适逢两伏波祠重修竣工,应邀欣然为祠名题匾。
路博德,汉代西河平周人,初拜右北平太守,汉武帝元狩四年(前119),随霍去病征匈奴有功,被封为邳离候,堆去病死后,升迁为卫尉。汉武帝元鼎年间,南越国发生内乱,并反叛汉朝。汉时越族各部通称为“百越”,生活在东南沿海的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和越南的北部,秦灭亡时,时任南海尉的赵佗乘乱天并桂林,象郡,自称为南越王,汉朝建立初时汉高祖刘邦对南越采取和协政策,使南越采取拉拢的措施,使赵佗自动“改号,不敢为帝”,对汉朝称臣,自此历经文、景、武三朝,赵佗称臣奉职,不断“使人朝请”,维护与汉初的和好关系。至武帝元鼎四年(前111),南越国出现内乱宰相吕嘉杀南越王越子兴,立王兄建德为王,起兵反叛汉朝,他传令南越各郡县,煸动民族情绪,抗击汉军。元鼎五年(前110),武帝令路博德为伏波将军,领军出桂阳(湖南郴县),下湟水;主爵都尉杨仆为楼船将军,领军出豫章(江西南昌),下横浦,征伐南越,次年杨仆攻陷寻陕、石门,缴获越船和积粟,进而挫改越军先锋数万。待路博德至,路、杨两军共围建德、吕嘉于番愚。杨仆攻击越军,纵火烧城,天明时城中南越将士尽投降缴城,南越王越建德与宰相吕嘉率数万部将逃入海中,乘船西去,路博德派军队乘胜追击,十月斩获建德、吕嘉,至此南越反叛平定。为加强汉朝对南越的统冶,路博德把其地设置了儋耳、珠崖、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九郡,其中儋耳、珠崖两郡就在海南的儋州与琼山。海南的设郡标志着海南从此正式列入中国的版图与封建中央政权发生联系。
路博德的南征其意义和贡献是极其远深和重大的。南越的平定为边疆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九郡的设置,告别是儋耳、珠崖二郡的设立,确定了我国南方的版图,使封建中央政权开始对南疆的开发,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融合和发展。
典故
在海南思古抒怀,一定要去五公词。该祠位于海口市区与琼山区接壤处。五公祠又称“海南第一楼”,位于海南省海口市东南。五公祠建于清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祠内祭祀着五位唐宋年间被贬海南的贤臣名相、忠义之士,他们是:李德裕、李纲、赵鼎、胡铨和李光。李德裕在唐代文宗和武宗时两度出任宰相,他内制宦官,外抑藩镇,为国家安定作出很大贡献,后因朋党之争被贬海南岛并死于此,李纲、赵鼎、胡铨和李光都是南宋时期的主战派。李纲和赵鼎都曾两度拜相,李光是宋高宗时的参知政事,胡铨任宋高宗时的枢密院偏修。李纲等4人都是在金兵入侵的年代被秦桧等投降派迫害而贬到海南岛的。这5位精忠报国的名臣虽遭贬谪,但丹心不泯,在兴修地方公益事业、传播中原文化和培养人才方面,为当地人民做出不少贡献。五公祠高10多米,分上下两层,木质结构,四角攒尖式屋预,素瓦红椽,三面回廊,可凭栏眺望。挂有“海南第一楼”横匾。祠内还有历代文人的题咏和楹联,概括了五公的生平业绩,表达了后人的崇敬心情。
在五公祠东侧,有一明代所建的高楼,是祭祀苏东坡的苏公祠。祠内有一座石刻苏东坡像。北宋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苏轼被贬海南岛,曾在这里暂住20多天。他得知当地群众饮水困难,于是开凿了俘粟泉和洗心泉。浮粟泉甘美清冽,水面泛起小泡,状如粟粒,故名。1915年,重修苏公祠时增建了粟泉亭、洗心轩、洞酌轩,统称为琼园。苏公祠与五公祠相连,环境幽静,花木繁茂,有“圣祠叠翠”之誉。
五公祠及两侧的苏公祠、伏波祠、学圃堂、观稼堂、五公精舍、琼园等亭台楼阁连成一片,构成一组园林式建筑群,习惯上统称为五公祠,占地近7公顷。这里环境典雅,建筑巍峨,古木参天,花香袭人,素有“琼台胜景”之称。
“五公”是指唐宋两代被朝廷贬低来海南的五位历史名臣,即唐朝宰相李德裕、宋朝宰相李纲、赵鼎及宋代大学士李光、胡全。他们万里投荒,不易其志,为海南岛的文化教育、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不朽的贡献。海南人民历代建祠祭祀他们。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雷琼道道台珠采修建海南第一楼纪念“五公”,故名五公祠,后来便以五公祠称呼海南第一楼及其周围一组古建筑。
溯源
清朝雷琼道台朱采于光绪十五年(1889)主持修建,同时增建和重建了观稼堂、学圃堂、西斋(又名五公精舍)。祠内奉祀唐、宋两代被贬来琼的(唐)李德裕、(宋)李纲、赵鼎、李光、胡铨五位历史名臣,俗称“五公”。
五公祠为楼阁歇山顶建筑,建筑面积498.88平方米,高12.26米,后墙柱处砌墙,其余三面辟为廊,整座大楼由18根木柱和10根石柱支撑,其建筑风格有鲜明的海南地域特征,带有南洋建筑的痕迹,也深受岭南建筑的影响,有较高的艺术和历史价值。
五公祠正门悬挂“五公祠”的金字匾额,楼上挂有“海南第一楼”,落款署:“光绪十五年嘉兴朱采”,楼内大厅挂“安国危身”横匾。楼下供奉五公神位和展出五公史迹,大厅圆柱挂楹联二副,其一:“只知有国,不知有身,任凭千般折磨,益坚其志;先其所忧,后其所乐,但愿群才奋起,莫负斯楼”。原为民国观察使朱为潮一九一五年撰联,著名学者容庚先生一九八0年重书;其二:“於东坡外,有此五贤,自唐宋迄今,公道千秋垂定论;处南首级中,别为一郡,望烟云所聚,天涯万里见孤忠”。原为民国广东学使徐祺撰联,著名学者商承祚一九八一年重书。楼上大厅圆柱有楹联二副,其一:“唐嗟未造,宁恨偏安,天地几人才置诸海外;道契前贤,教兴后学,乾坤有正气在斯楼中”。由清朝海南举人潘存撰联,著名书法家麦华三先生一九八0年重书。其二:“五贤系两代兴衰,报国投荒,唐宋迄今留正气;一身睹万民憔悴,筹边弭乱,冰渊夙夜凛遗规”。为民国琼崖镇守使黄志桓撰联。这些楹联惊天地、泣鬼神,正气浩然,雄姿勃发,充分表达了五公高风亮节和刚正不阿的品质和精神。
五公祠历代有重修,民国四年(1915)琼州道尹朱为潮曾主持修缮。解放后,在1954年、1973年、1992年、1996年由广东省和海南省人民政府、海口市人民政府先后拨款对这组古建筑进行修缮。五公祠(海南第一楼)最大规模的一次维修是在20__年10月,由国家文物局、海口市人民政府和五公祠管理处共同出资对其进行抢救性的维修。抢修后的海南第一楼,光彩夺目,焕然一新,再现了百年古楼的风采和雄姿。
五公祠之所以称为海南第一楼,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建筑规模和所奉祀的五公他们高风亮节的品德在当时都堪称第一。
鹿回头山顶公园,位于三亚市区南边3公里处的三面环海的海边小山,主峰海拔275.1米。这里山岬角与海浪辉映,站在山上可俯瞰浩翰的大海,远眺起伏的山峦,三亚市全景尽收眼底,景色极为壮观。
主峰海拔275.1米。鹿回头因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而得名。"鹿回头"也因此名扬于世。现在,鹿回头山顶已建设成一座美丽的山顶公园,并根据美丽的传说在山上雕塑了一座高12米、长9米,宽4.9米的巨石雕像。三亚市也因此被人们称为"鹿城"。这里山岬角与海浪辉映,站在山上可俯瞰浩翰的大海,远眺起伏的山峦,三亚市全景尽收眼底,景色极为壮观。
鹿回头公园曲径通幽,顺着山势建有哈雷慧星观测站、白色的听潮亭、红色的观海乾、情人岛,此外还有猴山、鹿舍、黎家寮房、龟鳖天堂、游鱼仙池等景点供观赏,使游人乐而忘归。鹿回头山上鲜花四季盛开,姹紫嫣红,异彩纷呈,更可喜的是,还可以品尝到海南椰子中的珍品--红椰子。
鹿回头山脚下。在这里可以看到色彩斑谰的鹦鹉鱼群、五光十色的海星、奇形怪状的寄蟹、其貌不扬的海参、海蚯蚓和珍奇的小亚鱼,此外还有海铁树、海柳、珊瑚树、海葵、鸡毛草、软珊瑚和海蚌、水母、海刺、海棉等海底观赏物,绚丽多姿,令人神往。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残暴的峒主,想取一副名贵的鹿茸,强迫黎族青年阿黑上山打鹿。有一次阿黑上山打猎时,看见了一只美丽的花鹿,正被一只斑豹紧追,阿黑用箭射死了斑豹,然后对花鹿穷追不舍,一直追了九天九夜,翻过了九十九座山,追到三亚湾南边的珊瑚崖上,花鹿面对烟波浩翰的南海,前无去路。此时,青年猎手正欲搭箭射猎,花鹿突然回头含情凝望,变成一位美丽的少女向他走来,于是他们结为夫妻。鹿姑娘请来了一帮鹿兄弟,打败了峒主,他们便在石崖上定居,男耕女织,经过子孙繁衍,便把这座珊瑚崖建成了美丽的庄园。
古代一位英俊的黎族青年猎手,头束红巾,手持弓箭,从五指山翻越九十九座山,涉过九十九条河,紧紧追赶着一只坡鹿来到南海之滨。前面山崖之下便是无路可走的茫茫大海,那只坡鹿突然停步,站在山崖处回过头来,鹿的目光清澈而美丽,凄艳而动情,青年猎手正准备张弓搭箭的手木然放下。忽见火光一闪,烟雾腾空,坡鹿回过头变成一位美丽的黎族少女,两人遂相爱结为夫妻并定居下来,此山因而被称为"鹿回头"。根据这个美丽爱情传说而建造的海南全岛最高雕塑"鹿回头"已成为三亚的城雕,三亚市也因此得名"鹿城"。
鹿回头已定位为情爱文化和生态展示并重的主题公园,主要景点包括顺风台、鹿苑、滑道、紫气东来、情爱文化园、黎族歌舞表演、鹿回头雕塑、山顶花园、北亭观景台等,这里还是三亚市区森林植被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地带,属常绿热带季雨林生态类型,植物种类丰富,有许多国家级和海南省特有物种。
"爱的美丽传说,凝固成隽永的风景"南海情山--鹿回头公园这里流传着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这里展示着海南黎族的风俗与文化;这里拥有保护完好的热带植被与生态;这里还是登高望海和观赏南国海滨城市夜景的佳处;"南海情山"、"黎族圣山"、"生态之山"传扬着鹿回头公园的神奇与美名。
鹿回头山顶公园"人生莫负海南游,五指山高景物优。最爱凤凰临宝地,三亚难舍鹿回头。"马万祺先生一首有感而发的抒情诗,描述了鹿回头公园在海南旅游中的地位。鹿回头公园位于三亚市区东南鹿回头半岛上,三面环海,以"情爱文化"为主题定位,素有"南海情山"的美誉。
鹿回头公园内情爱文化景点错落有致,主景点"鹿回头"雕塑就是根据海南黎族这个美丽的爱情传说而建造,高15米,是海南全岛最高雕塑,并成为三亚市的城雕,三亚因此被称为"鹿城"。其他情爱文化景点还有"爱"字摩崖石刻、 "永结同心"台、"连心锁"、"夫妻树"、"仙鹿树"、"海枯不烂石"、"月老"雕像、"爱心永恒"石刻等。每年天涯海角国际婚庆节期间,情侣们必定会来到这里海誓山盟,情定终生。鹿回头还是著名的"黎族圣山"和"生态之山"。
公园开辟有黎族民俗文化长廊、黎族村寨风格的"玫瑰抱"和黎族歌舞表演场,以及 "丰收图"等黎族图腾石刻,展示着黎族人民多姿多彩的风土人情。公园同时也是三亚市区热带植被和生态保护最好地点之一,有数十种珍稀保护动物和500多种植物,包括100多种国家及省级保护植物,生活生长其间。作为海南唯一的山顶公园,鹿回头还是登高望海和观赏南国海滨城市景色的唯一佳处,山上艺术夜景灯光系统的开放,又使其倍添迷人风采。白天,放眼望去,山、河、城、海浑然一体,大海长空一色;入夜,山下万家灯火,山上玉树琼花,夜空五彩斑斓,水面波光粼粼,梦幻如诗般醉人。
"鹿回头山崖的前方有"天涯海角",再前方就是茫茫的大海。人们知道,尽管南方海域中还有一些零星的岛屿,就整块大陆地而言那儿恰恰是中华大地的南端,于是那儿也便成了民族真正的天涯海角。既然如此,那头鹿的回头也就非同小可了。中国的帝王面南而坐,中国的民居朝南而筑,中国发明的指南针永远神奇地指向南方,中国大地上无数石狮、铁牛、铜马、陶俑也都面对南方站立着或匍匐着,这种目光穿越群山、越过江湖,全都迷迷茫茫地探询着碧天南海,探询着一种宏大的社会心理走向的终点,一种绵延千年的争斗和向往的极限,而那头美丽的鹿一回头,就把这所有的目光都兜住了……"。余秋雨先生在《天涯故事》中的这一段精彩描述,道出了鹿回头的文化和精神境界。
各位旅客朋友:
椰风海韵,碧海蓝天,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海南岛,来到祖国最南端的城市三亚观光旅游。首先请大家打开车窗感受一下,海南纯净无污染的空气、阳光、海水、沙滩和良好的环境!我们车现在行驶的这条路,就是三亚最特色的一条路——滨海路。在车左边,浮在海面上的那两个小岛屿,就是“东玳瑁州岛”和“西玳瑁州岛”。东玳瑁州岛现在还未对外开放,西玳瑁州岛由中国台湾商人投资十多亿开发。现在成为游人感受自然风光和娱乐的最佳地点,被人称为“水上小蓬莱”,这两个岛就是是三亚八景之一的“波浮双玳”。
朋友们,相信大家都听过《请到天涯海角来》这一首歌吧,这首歌把天涯海角唱红了大江南北,总所周知,许多人来三亚都会来“天涯海角”看一看。有句话说的好,来海南不来三亚——等于没来海南,来三亚不去天涯海角——等于没来三亚。现在我们就将前往“天涯海角”风景区,去圆一圆大家心中那天涯海角梦。那天涯海角在哪里呢?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人们更是这样张开想象的翅膀,把遥远的地方定位在天涯海角。天涯海角被用来形容遥远的难于临至、即使能够临至也要是经过千般磨难的地方。
天涯海角游览区坐落与中国最南的三亚市西郊26公里处,我们还要二十分钟就可到达。今天各位闯天涯下海角的多年愿望很快就可以实现了。天涯海角游览去是海南旅游最精彩的节目之一,是海南之行的主题曲。今天让我们在一次回归大自然,开开心心的度过这美好的日子,留下一个难忘的回忆。该景区主要是有热带海滩花岗岩风景区、购物区和度假村组成,集成热带海洋风光,历史遗迹,中华民俗文化为一体的旅游风景区,我们主要是游览该景区的主题景观,天涯、海角、南天一柱等景观。
各位团友,天涯海角很快就要到了,那么,我们如何理解天涯海角呢?在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天涯海角”这样一个地方吗?这正是我要告诉大家的。
第一、我们先可以从字面上来看,简单来说,天涯就是天之涯,海角就是海之角。相信这样的结果大家是不会满意的。通常认为天是无边无际的,因此无所谓天涯海角。但是海角,既海的湾是真实存在的,海角不是到处都有吗?真是太平常了,我们所说的海角就是各位现在看到左侧这一汪海角,这就是海之角。显然人们平时所说的天涯海角并没有那么简单,天涯海角是用来形同虚设遥远而难于临至或者需经千辛万苦才能到达的地方,由此可见,从古到今,人们常说的天涯海角并不是特指某一个地方。那么,为什么偏偏选择这个地方称之为天涯海角呢?带着这个问题,让我们一起去游览,去揭开心中的这个迷。“天涯海角”这一名称是根据古代宗教学说“天圆地方”这一理论延伸出来的,这种理论认为:天是圆的而地是方的。假如这种理论成立的话,那么在这个世界上肯定有某个地方是边缘或者是尽头,即“天边”。那么它又在哪里?历史上的说法是,它在这,就在这——海南岛的最南端、三亚(市向西走24公里,天涯海角也就是今天我们要去的地方。
第二、众所周知,苏联有个叫西伯利亚的地方。那里一年四季冰天雪地、荒无人烟、萧瑟凄凉,是专门用来流放犯人的。在我国古代尤其是唐宋两朝,这一带就是中原地区的“西伯利亚”,是封建王朝的流放地。为什么要选择这儿而不选择别处呢?因为这里交通闭塞,人烟稀少,瘟疫流行,常年干旱,天气酷热,环境极为恶劣。
第三、唐宋两朝,许多被流放至此的人由于路途艰难,初到伊始,人地生疏、水土不服,加之情绪低落、悲观失望,极少有生还中原的。他们个个无不怀着走天涯、下海角的感受。“天涯海角”在他们看来,不仅仅是指地球的尽头,而且意味着人生末日的到来。难怪被流
放至此的唐朝两度宰相李德裕称之为“鬼门关”。
他的全诗是:“一去一万里,千去千不还;
崖州在何处,生度鬼门关。”
(唐代称“三亚”市为“崖州”)
这可以说是当时的真实写照啊!
由于以上三个原因,即理论上的原因、地理上的原因和历史上的原因,所以人们称此地为“天涯海角”。
如果说今天我们去“体验”一下作为一个流放者走天涯下海角的心情。不如说,作为旅游者,我们不但没有情绪不佳,反而心花怒放,我相信,你们会为能前往这么一个带有神奇色彩,令人向往的古迹胜地而感到欣慰的。
在北京旅游人们常说:“不到长城非好汉”,今天我要说:“不到天涯海角誓不罢休。”我为诸位能有机会到此一游而感到骄傲,大家想想,在我们漫长的人生道路上,假如有机会到过天涯海角,这个被李德裕“高度赞誉”为“鬼门关”的地方,试问在我们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还有什么克服不了的艰难困苦呢?一切困难与天涯海角相比皆显得无足轻重、暗淡无关了。这是我此时的第一个想法。此外,我发现在我们中间有许多成双成对的伴侣,有成年的老夫老妻,也有卿卿我我的年轻情侣,我羡慕你们,为你们高兴。你们想过吗?你们手拉着手,肩并着肩来到天涯海角,作丈夫的把妻子带到天涯海角,妻子则跟着丈夫到了天之边、海之角,请问你们这一辈子还会分开吗?我相信你们一定会更加相亲相爱,心心相印,白头偕老,永不分离。
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天涯海角游览区的停车场,我们所乘坐的观光车就停在这里,该是“束马悬车”的时候了,旅客朋友们,请大家按好秩序慢慢下车,我们已经到了我们的目的地,也就是天涯海角风景区,游览时间是一个半小时,在游览的过程中或许比较辛苦。因为景区天涯、海角是根据天涯行苦役,海角路漫漫。来刻意营造的。大家想要看到天涯、海角的石刻,需要经过一段漫长的热带海岸沙滩才能到达。达到目的地以后,还得原路返回,如此经过千辛万苦才能体会到前人,闯天涯海角的滋味。千年走一回,天涯海角,这时候人生的一大乐趣。朋友,让我们一起去天涯系日,海角揽月,留着这美好的时光。
天涯海角在出三亚市沿海滨西行26公里,到达了马岭山下,便是“天涯海角”奇景,似乎有一种到了天地之尽头的感觉。“天涯海角”意为天之边缘、海之尽头。古时候交通闭塞,“飞鸟尚需半年程”的琼岛,人烟稀少,荒芜凄凉,是封建王朝流放“逆臣”之地。来到这里的人,来去无路。望海兴叹,故谓之“天涯海角”。宋朝名臣胡诠哀叹:“区区万里天涯路,野草若烟正断魂”。唐朝宰相李德裕用“一去一万里,千之千不还”的诗句倾吐了谪臣的际遇。这里记载着历史上谪臣贬官的悲剧人生,经历代文人墨客的题咏描绘,成为我国富有神奇色彩的著名游览胜地。
女士们,先生们!经过停车场,我们很快就要到达风景区大门了,现在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几个主要的景点。诸位见到的第一座巨石上面刻着四个大字“南天一柱”。根据中国传统的说法,天是圆的,它由地上四个角的四根柱子支撑着,这就是其中的一根柱子的化身,它支撑着南天,让人民安居乐业。除此之外,我认为,它更能代表海南人民坚强、勇敢的性格即海南人民的象征。到了天涯海角,诸位会看见两座巨石,上面分别刻有“天涯”、“海角”的字样,这就是我们的目的地。在此我有一个提议,到了天涯海角咱们来个集体合影好吗?希望这张合影能给各位留下永久的记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