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05
2023-06-18
2023-07-05
2023-06-29
2023-03-19
更新时间:2024-10-31 11:40:52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2023-07-05
2023-06-18
2023-07-05
2023-06-29
2023-03-19
一、选择题
1.神秘古老的埃及文明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旅游者。如果你也是旅游者之一,你可以在埃及考察和参观到()①金字塔
②楔形文字
③象形文字
④圆形大剧场 a.①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2.伯里克利统治时期,雅典的一个家庭要去参加公民大会,选举首席将军。家里有一名男主人,一名女主人,一名小女孩,一名男奴隶、一名女奴隶。根据当时的民主制度,可以参加投票的有()
a.5 人
b.3 人
c.2 人
d.1 人
3.当乔达摩·恐达多否定种姓制度时,印度诞生了一种广为流传的宗教,该宗教是()a.道教
b.佛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4.古代世界各民族创造的科技和文化为近代文明的起步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下列属于古希腊代表性建筑的是()
a.万神庙 b.帕特衣神庙 c.凯旋门 d.卢浮宫 5.所谓全球史观,简而言之就是站在全人类的立场上,客观公平地看待、评价历史。如果以这种角度看殖民扩张,应该是()
a.“带着血泪的进步”
b.极大地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c.给亚非拉造成了无穷尽的苦难 d.冲击了欧洲封建制度 6.某班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了以“蓝色的地中海文明”为主题的探究活动,其搜集的主要参考书目应包括()①《雅典政治制度》
②《罗马:从共和走向帝制》 ③《尼罗河畔的金字塔世界》
④《汉唐文化与古代日本文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7.傅雷评价《蒙娜丽莎》时说:“吸引你的,就是这神秘。因为她的美貌,你永远忘不掉她的面容,于是你就仿佛在听一曲神妙的音乐,对象的表情和含义,完全跟着你的情绪而转移。”这说明该画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什么精神?
()
a.现实主义
b.浪漫主义
c.人文主义
d.蒙昧主义
8.设立智慧宫,并为保存和传播西方古典文明、沟通东西方文化做出重要页献的帝国是()a.亚历山大国
b.阿拉伯帝国 c.类斯曼帝国
d.拜占庭帝围 9.某纪念馆馆长介绍道:“这些奴隶从他们的家乡被绑到这里,然后通过臭名昭著的‘不归之门’被运到外国。约有五分之一的黑奴死在海上。他们语言不通,在美国市场上被卖掉。在奴隶主的皮鞭下卖命到死。”馆长的话揭露了()
a.西欧农奴制的残酷 b.新航路开辟的背景 c.“三角贸易”的罪恶 d.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弊端 10.19 世纪中后期,日本以纺织业为重点的轻工业发展特别迅速,到 1890 年,日本已从棉纺进口国变为棉纺出口国。这主要得益于()
a.实施殖产兴业政策
b.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c.废除封建等级制度
d.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11.穆罕默德建立了穆斯林公社,公社成员都以兄弟姐妹相待,赢得了人心。将一盘散沙的阿拉伯各部落熔铸成一个强大的民族统一体的纽带是()a.政治口号
b.经济实力
c.个人魅力
d.宗教信仰 12.新航路开辟后,首先进行殖民扩张的国家是()
a.英国和法国
b.葡萄牙和西班牙
c.英国和西班牙
d.法国和美国
13.“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共党党宣言》创造了一个时代,”这个“时代”是()a.货本主又发时代
b.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c.民族解族运动时代
d.无产阶拨革命时代 14.下图是 1800—1870 年英国煤产量(单位:万吨),导致英国 1800 年以后英国煤产量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年代 1800 1820 1830 1850 1860 1870 产量 1100 1740 2400 4940 8000 11000 a.“三角贸易”远程航行的燃料需求 b.改良蒸汽机广泛使用后对煤炭需求剧增 c.汽车、飞机等交通运输工具的发明 d.英国参加一战的战争资源需求 15.右边是某次辩论中辩论双方的观点。双方辩论的是哪国经济体制的影响?()
a.列宁领导下的苏俄
b.斯大林执政时的苏联 c.罗斯福执政时的美国 d.卡达尔领导下的匈牙利 正方:它使该国在较短时间内跻身于工业化国家的行列 反方:它造成该国经济部门发展的严重失调和农业长期停滯不前。
16.历史地图能够准确反映时空观念。下列现象发生在下图所反映的历史时空之中的是()a.物种交流巩固了地中海的贸易中心地 b.西方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 c.达·伽马开创了人类环球航行的壮举 d.推动了文艺复兴的兴起
17.美国黑人作家阿历克斯·哈特在其著作《根》中写道:1760 年,西非少年昆塔在独自外出时,被白人抓走,与其他黑人一起被贩卖到美洲。昆塔的悲惨遭遇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直接关系?()
a.亚历山大东征
b.罪恶的“三角贸易”
c.英国在北美建立殖民地
d.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18.1881 年,意大利苦于弱小,不能对抗法国,便投靠德国和奥阅帝国。经过该判,1882 年德,奥,意三国签订条约。这样,形成了()a.三国同盟
b.三国协约
c.反法同盟
d.轴心国集团 19.下列各项不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历史意义的是()a.使人类进入工业时代
b.促进了欧美各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 c.促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阶级
d.将世界完全联成一个整体 20.历史漫画或历史示意图能生动的再现历史。下列漫画和示意图反映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是(c)
a.
b.
c.
d.
二、非选择题 21、结合所学知识,探究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指出英、法两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相似的根本原因。与英、法两国相比较,北美独立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有何特殊性?(2)17 世纪中叶到 19 世纪初,反封建的民主思潮走向立法,请分别列举出英国、法国为确立资产阶级的统治,在资产阶级革命期间制定的重要法律文件。
(3)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的文献是什么?(4)以上革命有什么相同的积极作用?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统计,1861 年以来,俄国农民不断外出打工,加入到资本主义生产活动中 1897 年泽姆良县外出打工的农民中,20 岁以下的占 3.2%.20-25 岁的占17.5%,26-30 岁的占 24%,31-40 岁的占 34.9,41-50 岁的占 15%.外出打工给农民生活带来很大变化,农村中农民住房面积增加了,居住环境更为舒适和方便。
——编自唐艳风《俄国 1861 年改革后农民经济研完》 材料二
明治政府“殖产兴业”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870-1873 年)国家开始进行军事工业的建设,重点发展国营事业,特别是把铁路和矿山放在重要的地位 第二阶段(1873-1880 年)资金由中央负责筹措、调配,继续发展铁路,矿山和机械制选,鼓励经营务农、畜牧和农产品加工,缩小国营事业的规模 第三阶段(1894-1885 年)廉价处理国有企业,大力扶植私人资本主义成长,重点放在纺织,玻璃,制糖等行业的经营——摘编自浙江大学日本文化研完所《日本历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1861 年以来俄国农民外出打工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归纳明治政府“殖产兴业”的变化。
(3)综合以上材料,说明 19 世纪后半期世界历史发展的主要趋势, 23、.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法制和法治随着人类的社会发展在不断地完善。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公元前 18 世纪,两河流域的中下游地区建立了统一的奴隶制国家,为了加强统治,当时的国王制定了一部法典,这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这部法典的名称是什么?它的出现表明了一个什么事实?
(2)罗马对人类文化做出最伟大的贡献之一是在法学方面,《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这部法律的颁布具有什么历史作用?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执政时期编纂的哪部法律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3)法律权力与法律义务在逻辑结构中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中世纪欧洲庄园法庭开庭时细户必须履行什么义务?《权利法案》中规定:国王不经议会许可,不能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不得征收捐税。这是限制了国王的哪些权利?
(4)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是 1787 年美国宪法,它依据分权制衡原则设计了联邦制共和国的国家体制,它的分权制衡是指行政权、立法权和什么权之间的相互制衡?这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政治上什么局面的出现?
(5)在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法制和法治建设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维护和发展社会关系的调整器。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历史上法制建设的发展具有什么特点?
答案
1-5adbba
6-10acbca
11-15dbdbb
16-20bbadc 21、(1)英法两国封建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美国独立战争是因为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本国的发展。
〔2)英国《权利法案》法国《人权宣言》(3)《独立宣言》(4)都有利于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2、(1)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改变了劳动力结构;扩大了国内市场。
(2)经营主体从国营为主转为私营为主;建设范围从军事工业到多个行业;投资主体从国家投资为主转为私人投资为主。
(3)俄国、日本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资本主义制度得到扩展。
23、(1)名称:《汉漠拉比法典》。事实: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2)历史作用:成为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法律:《罗马民法大全》。
(3)义务:出席法庭。受限制的权利:立法权和财政权。
(4)权利:司法权。专制。
(5)特点:法制和法治随着人类的社会发展不断地完善;法制和法治发展与时俱进。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九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九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初中历史,九年级历史重点复习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语文上册基础练习题汇总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部编本《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__年版)》对本课的要求是:“知道隋朝的统一,了解科举取士制度的创建和大运河的开通;知道隋朝灭亡的原因。”本课共四部分,即隋的统一、开通大运河、开创科举取士制度、隋朝的灭亡。本课主要讲述了隋朝结束魏晋南北朝割据混乱完成统一,为巩固统治采取一系列措施,但最终因暴政而亡的历史过程。隋朝的统一及发展为此后唐朝盛世时代的到来奠定了基础。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课知识,可以对教材进行简单的整合,即分为大运河为何能开通、大运河如何开通、大运河开通致隋亡三部分进行教学。
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历史学习,他们已经掌握简单的历史学习方法,对历史充满了好奇,这有利于调动他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七年级学生了解隋朝这段历史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图书、影视剧(如《隋唐英雄》《隋唐演义》)、网络游戏、遗址博物馆等。很多同学对这段历史都有一定了解。这对于开展本课教学是十分有利的,因为学生很容易进入历史情境。但是由于一些影视剧、网络游戏的误导,七年级学生在认知上存在偏差,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还不能辩证地分析,故教师应在课堂中予以正确的引导,使学生学会分析历史问题,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三、教学目标
通过阅读教材了解隋的建立、大运河的开通、科举制度的创设及隋的灭亡等基本史实。通过对隋文帝灭陈建立隋朝的学习,认识到统一是历史发展的潮流。通过对隋朝户籍制度及科举制度的学习,学生能认识到隋朝政治经济政策的实行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促进了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为大运河等公共工程的修建提供了条件。通过对隋朝灭亡原因的分析,学生能学会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并意识到隋虽灭亡,但其制度在唐不断发展完善,为唐朝鼎盛时代的开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大运河的开通、科举制度的创设、隋朝的灭亡。
难点:隋朝灭亡的原因。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材料一
隋唐大运河博物馆
教师讲述:1999年,淮北市对公路实行拓宽改建,在改建到柳孜镇时,意外发现古运河南堤从柳孜镇穿过,这是我国隋唐大运河考古的首次发现,该遗址被称为柳孜隋唐大运河遗址。遗址出土了大量陶瓷器,另外还有铜钱、铁器、石器等。柳孜隋唐大运河遗址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被国家文物局评为1999年十大考古新发现。中国大运河于20__年6月22日,在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柳孜隋唐大运河遗址的考古发掘给淮北博物馆增加了众多的高古瓷珍品。我国著名古建专家、中国文物学会会长罗哲文先生亲自题写了“隋唐大运河博物馆”馆名。
讲授新课
(一)
大运河为何能开通
材料二 中国大运河……比举世闻名、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巴拿马运河长21倍,比连接地中海和红海的苏伊士运河长10倍,即使被称为世界“运河之王”的苏联土库曼大运河,也比我国大运河短700多公里。
——岳国芳著:《中国大运河》
教师设问:在古代要开通这样一条运河需要哪些条件呢?(参考答案:国家统一,国力强盛。)
教师讲述:这么长的一条大运河,它的开通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如果不是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很难实现。大运河是在隋朝时期开通的,隋朝是具备了哪些条件才能开通这条举世无双的大运河呢?
1
国家统一
教师讲述:隋朝的建立者杨坚为北周外戚,他的女儿是周宣帝的皇后。580年,周宣帝病死,年仅8岁的周静帝继位,杨坚以大丞相身份辅政。581年杨坚废周静帝自立,国号隋,都城在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隋文帝派兵向南方的陈国发动进攻,最终灭陈一统天下,由此结束了中国长期的割据局面,实现了国家统一。隋文帝建立隋朝后又采取措施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隋朝的统一,是南北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同时也为大运河的开通提供了有力的后盾。
2
经济发展
材料三 开皇三年(583年),文帝下令州县官吏“大索貌阅”,即根据户籍簿上登记的年龄,来核对本人体貌,以防诈老讹小逃避租役……行“输籍定样”法(或称“输籍法”)。规定每年正月五日县令出查,令百姓五党三党为一团,根据标准定户等上下,从轻制定税额,并将各户应纳税额写成定簿。这样人民不能逃避赋税,地方官也不致任情舞弊。而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所定税额比世家大族对其佃客(浮客)的剥削为轻,因此吸引佃客脱离世家大族的荫庇,成为国家编户。
——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四 隋朝刚建立的时候,全国大约有400万户、20__多万人。建国第三年清查户口后,立刻上升至700万户、4000多万人。
——何成刚主编:《史学阅读与微课设计·中国古代史(上)》
教师设问:隋文帝在户籍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有何成效?(参考答案:进行“大索貌阅”,编订户籍;增加国家控制的人口,提高赋税收入,同时打击了豪强世族的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教师小结:户口不实会影响政府的收入和徭役的征派。南北朝时期户口隐漏情况严重,要改变这种情况,必须严格检查户口。彻查户口并重新编订既有利于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兵役的征派,又打击了豪强世族的势力,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材料五
五铢钱
教师设问:隋文帝在币制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有何作用?(参考答案:统一币制;有利于商品交换,为隋朝工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教师讲述:隋朝初年,钱币非常混乱,关东、关陇、梁益等地使用的钱币不但大小轻重不一,而且币质低劣,影响了商品交换。隋文帝建隋后,统一改铸五铢钱,另外还统一了度量衡,这一系列的经济措施,促进了隋朝经济的发展。
3
人才济济
材料六 著名诗人李贺想参加进士考试,但李贺的父亲叫“晋肃”,晋与进同音,李贺若考中进士,就犯了家讳。这在当时是个“不孝不敬”的罪名。李贺为此顾虑重重,踌躇不决。一些跟李贺争进士名额的人,更加推波助澜,造谣攻击,竭力阻止李贺应试。大文学家韩愈坚决反对这种腐朽的“避讳观”。……在韩愈的鼓励支持下,李贺就勇敢地报考了。但事与愿违,以李贺之才,却屡试不中。是否因为闹了这场避讳风波,考试官们嘴上不说,心中有鬼,故意不予录取呢?这就不得而知了。李贺郁郁不得志,死时年仅27岁。
——林白、朱梅芳著:《中国科举史话》
材料七 科举考试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它不问家世,不须举荐,主要以考试成绩决定取舍,比世卿世禄制、察举制吏具有公开、平等和竞争的性质,因而在历史上也更具有进步性,可以说是中国封建社会中最进步、也是最重要的选拔官员的制度。
——张希清著:《中国科举考试制度》
教师设问:材料五中李贺参加的考试是什么选官制度?这个制度什么时候创建的?有何意义?(参考答案:科举制;隋朝;体现公平,提升官员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开通大运河这么一项浩大的工程,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人才,而隋朝通过改革选官制度,选拔出了很多有实际才干的官吏,这就是在中国封建社会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察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时,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科举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史上选举制度的重大变革,它改变了以往门阀士族把持选官的弊端,重才学轻门第,从而扩大了招揽人才的门路。科举制度的创立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有利于选拔统治人才,提高了政治效率,适应了大一统王朝的政治需要。
设计意图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说:“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本部分设计最主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用历史小故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有了学习兴趣后,学生的求知欲望才会更强烈。
❖
过渡
虽然隋朝具备了开通大运河的条件,但是为什么要这样劳民伤财去开通大运河呢?大运河的开通有什么样的作用呢?
❖
(二)
大运河如何开通
1
开通的目的
材料八 从政治上看,开运河是为了巩固隋封建政权的需要,通过运河直达江淮,从而加强了东都洛阳和江南地区的联系,以进一步控制江南。从经济上看,江南地区经过六朝时人民的辛勤劳动,已经成为富庶地区……关中和河洛地区的物资不足以供应隋中央政府的需要必须转运南方的物资。通过陆路转运,运输量不大,费用又高,而利用旧河道开通运河,是最好的办法。
——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教师设问:隋朝开通大运河的目的是什么?(参考答案:为了加强南北交通,转运物资;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
大运河的开通
材料九
隋朝大运河
教师引导学生看《隋朝大运河》的示意图讲述:隋炀帝即位后便征发百万民工,利用天然河道和旧有渠道,开通了以东都洛阳为中心,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先是开挖连接黄河与淮河的通济渠,同时又对连接淮河与长江的邗沟进行修整、扩大,邗沟最早是春秋末年吴王夫差时开凿。我们前面提到的柳孜隋唐大运河遗址就属于通济渠段。这两段河道在605年便完成了。后来隋炀帝出征辽东,为了军事上的需要,便于608年开凿了北至涿郡的永济渠,连接了海河与黄河。隋朝大运河最后一段是江南河,610年从京口(江苏镇江)引长江水直达余杭钱塘江。前后历时6年,最终开通了贯穿南北的大运河。
3
开通的意义
材料十 (大运河)自其凿通以来,一直是我国南北水上交通运输的重要通渠。它为我国封建社会中后期的经济繁荣与水上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发挥了不可估量的历史作用。
——罗传栋:《大运河的开凿与隋炀帝的功过》
教师设问:隋朝大运河开凿的原因是什么?有何意义?(参考答案:巩固政权,加强对江南的统治;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大运河开通后,贯穿河南、河北、江苏、浙江等省,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4000多千米,是世界上最宏伟的工程之一。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联系,成为南北交通大动脉,对加强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促进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设计意图
利用大运河地图,直观生动地展示了大运河的开通以及其起到的作用,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
❖
过渡
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交流,大大促进了隋朝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如此庞大的工程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大运河开通后,隋炀帝数次乘船游玩,劳民伤财,使得阶级矛盾激化并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隋朝灭亡。
❖
(三)
大运河开通致隋亡?
1
隋朝灭亡
教师讲述:在大运河开通的第二年,即公元611年,山东爆发了王薄起义,此后,各地农民纷纷响应,举起反隋大旗,起义燃遍了全国各地。在起义军的打击下,隋朝的统治土崩瓦解。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盛极一时的隋朝随之灭亡。
材料十一
隋末农民起义形势图
2
隋朝灭亡的原因
材料十二 仅公元605年他首次游江都,就有游船数千艘,兵船数千艘,拉船民夫18万人,船只首尾相接200余里。两岸有骑兵相随,皇后、嫔妃、道士等共50多万人。
——肖长中:《我国隋朝财政政策探析》
学生讨论:有人说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就是为了游玩并最终导致隋朝的灭亡,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大运河的开通是隋炀帝的一大贡献。运河沟通了南北交通,促进了南北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和交流,有利于沿河地区城镇和工商业的发展,有利于加强隋对南方的统治。当然,大运河的开通,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徭役,是隋炀帝暴政的表现,激起了人民的反抗,加速了隋朝的灭亡。但是如果不开通大运河,隋炀帝的暴政依然存在,隋朝依然会灭亡。
材料十三 隋朝的人口,刚建立的时候大约20__多万人,20多年后达到峰值,大约5000多万人。人口构成中男女各占一半,再去掉未成年和老人、残疾人,隋朝的劳动力在最高峰的时候,国家劳役竟然高达3000多万人次,几乎劳动力都被征调去兴建国家工程和当兵打仗。
——韩昇:《隋朝灭亡的经济原因》
材料十四 隋炀帝穷兵黩武,频繁发动对外战争……连续发动了三次对高丽的大规模战争。
——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十五 隋朝统治阶级内部始终矛盾重重,异己的割据分裂暗流时隐时现,他们只是慑于隋朝的高压政策而表面顺从,一有风吹草动,就要兴风作浪,当他们眼见隋炀帝已经不行了,就纷纷起兵,以废昏立明为旗号,把隋炀帝抛出去,在政治上换马,以求重建地主阶级的政权。
——韩昇:《论隋朝统治集团内部斗争对隋亡的影响》
教师设问:隋朝为什么会灭亡?(参考答案:隋炀帝的暴政;统治阶级内部不稳固,矛盾重重。)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隋炀帝统治时期苛暴的徭役、兵役,隋炀帝毫无节制地压制压迫劳动人民、抑制贵族地主,引起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和地主反抗,这是隋朝灭亡的直接原因。而根本原因还是隋朝统治阶级内部埋藏着不安定因素,统治基础很不稳固,这种缺陷是隋朝在强盛之际迅速走向灭亡的根本原因。
设计意图
我们看问题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也不能只抓一点,不计其余,要全面看问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往往是感性的、片面的。本部分设计主要是通过史料分析,提升学生全面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
课堂小结
隋朝的统一结束了三国两晋南北朝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隋朝在政治、经济及军事等方面实行了一系列的举措,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后来唐朝鼎盛时代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板书设计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一)大运河为何能开通
1.国家统一
2.经济发展
3.人才济济
(二)大运河如何开通
1.开通的目的
2.大运河开通
3.开通的意义
(三)大运河开通致隋
1.隋朝灭亡
2.隋朝灭亡的原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