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05
2023-06-18
2023-07-05
2023-06-29
2023-03-19
更新时间:2024-11-16 12:51:26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2023-07-05
2023-06-18
2023-07-05
2023-06-29
2023-03-19
一、出监教育以分散管理,集中教育的模式,严格按省局《出监教育》教材及有关精神指示,坚持每两个月开班一期进行教育培训,确保参加出监教育培训率达100%。
出监教育分监区自成立以来,共开展了八期出监教育培训班。参加培训人数为357人,平均到课率95%左右,其中参加第一期教育培训有47人,历时十六天,授课68课时,参加第二期教育培训有75人,历时十六天,授课68课时,参加第三期教育培训有38人,历时十六天,授课68课时,第四期教育培训的有33人,历时十七天,授课68课时;参加第五期教育培训有30人,历时十七天,授课68课时;参加第六期教育培训有65人,历时十六天,授课64课时,参加第六期教育培训有25人,历时十六天,授课68课时,参加第七期教育培训有25人,历时十六天,授课68课时,参加第八期教育培训有44人,历时十六天,授课68课时。八期出监教育共完成544课时,监狱警察授课480课时,外请教师授课48课时,组织外出参观学习人357次,寄送接茬管理教育建议书357份,罪犯出监教育考核合格率达100%。正常刑满释放107人,减刑、假释250人。
出监教育开设有法律知识教育(《劳动法》、《合同法》、《婚姻法》)、择业指导教育(介绍个体工商户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就业管理等)、社会人际交往指导教育、婚姻家庭关系指导教育、适应社会心理健康教育、刑满释放、落户安置及依法假释罪犯的有关管理规定、思想品德教育、关生产技术技能培训及从事个体私营经济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请归正人员进行现身归正就业教育、外出参观学习及适应社会生活的模拟训练等十多个内容,长期聘请了刑罚执行科、狱政科、教育科及七监区的有关领导和管教十余人为出监教育授课。
二、克服困难,结合监狱实际,强化对即将刑满释放人员进行出监教育的现实意义的到位意识,紧扣使罪犯了解形势政策,学习新生知识,巩固改造成果,顺利回归社会的根本任务开展出监教育工作,巩固监狱的改造成果。
出监教育是一个老话题,但也是一个新课题,面临的困难和矛盾较多。出监教育涉及的内容很广泛,仅靠出监教育分监区个别少数人的力量是远远不能完成教育任务的,还必须依靠监狱各有关部门乃至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也只有走上社会化的道路,才能确保出监教育的实效性,使出监教育与罪犯回归社会后的需要相适应。
我监狱的出监教育是紧紧围绕使罪犯了解形势政策,学习新生知识,巩固改造成果,顺利回归社会的根本任务开展工作的。在参加出监教育的学员中,普遍认为开展出监教育很及时,既体现了国家监狱改造人、造就人的精神实质,又对刑满释放人员进行了各种适应社会、适应生活的指导教育,减少了刑满释放人员回归社会时的盲目性,增强了重新生活的信心和勇气。一些服刑人员说:通过法律知识学习和出监适应社会能力的培训,既实实在在的了解社会,为顺利出监奠定了基础,又感受到政府对他们的挽救之恩。纷纷表示回归社会后,一定要牢记教训,遵守好法律法规,坚决走正道,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做一个自食其力的、守法的合格公民,为祖国的发展添砖送瓦。
通过法律法规、生活就业指导、心理健康、职业技术、适应生活模拟运作以及个别教育等形势的有效结合,出监教育收效较好,罪犯反映强烈,听课、发言主动积极,基本达到教学目的。
三、及时查找出现阶段开展出监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做到科学规划,落实责任,加大考核力度,制定奖惩办法,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努力提高出监教育的工作质量和教学水平。 由于出监教育还处在探索发展、积累经验的阶段,由于工作起步晚,出现了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待解决,比如:开展出监教育明显存在经验不足之处、在课程安排有待进一步调整合理、再加上一些监区对出监教育重视不够,在劳动力不足等情况下,没有及时安排刑满释放人员参加出监教育培训班,造成到课率不足100%等等。
目前,在人财物保障尚处于逐步到位的情况下,以后,将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规范出监教育的运行制度和对各监区的考核奖惩制度,科学规划,落实责任,加大考核力度,制定奖惩办法,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建立符合我监狱出监教育特点的有效工作机制,以确保完成省局下达的出监教育考核指标,切实对刑满释放人员办好出监教育,争取早日建立起出监教育工作的新局面,巩固好教育改造成果,为构建和谐社会而努力工作。
监狱民警工作心得体会篇2近年来,随着社会对监狱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媒体与公众对狱务公开的呼声日益强烈,监狱工作面临着挑战大于机遇、形势严于现实、迷惘难于发展的艰难之路。那么,监狱到底要怎样才能发展,才能社会满意、让法律满意、让公众满意、让服刑人员及其亲属满意呢?本人认为监狱发展必须甩掉社会附加的诸多问题,专心经营依照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执行刑罚本职,完成监狱是国家刑罚执行机关赋与的任务。
正确看待监狱罪犯脱逃和意外事故发生是监狱轻装发展的前提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说的就是人为了自由,什么都可以放弃,什么都可以不顾地去追求自由。以前,监狱还有个罪犯脱逃率的说法,只要不超出脱逃指标,就视为实现脱逃目标,但现在不行了,动不动就要求这个绝对不能、那个绝对不允许,显然有些不符合实际。按心理学分析,罪犯想要逃跑的念头是可以理解的。监狱是国家刑罚执行机关,不仅承担着罪犯的日常管理教育,还要担负着对罪犯劳动改造的职能,劳动没有工资、生活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消费、身边没有家人亲属的陪伴,枯燥、单调、无味的生活迫使罪犯生出脱逃监狱、实现自由的想法,只是监狱应该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责,坚决做到防患于未然,尽量确保不发生罪犯脱逃事件。对于监狱管理松懈、防患不当,民警履职不力、玩忽职守等造成的罪犯脱逃必须坚决予以处理,只有如此,才能正警风严警纪,实现监狱工作的科学发展。
监狱意外事故包括罪犯自杀、生产事故等非正常死亡、伤亡事件。有的罪犯因为亲情犯罪悔罪意识强烈,自我感觉活着出监没脸见自己的亲人,改造时不敢面对同犯,不好意思面对民警苦口婆心的教育,该说的道理都说了,能做的防范都做了,但人总是有缺点或疏忽的,一旦发生了罪犯自伤自残甚至是自杀的时候,从上级机关到检察院、从罪犯亲属到舆论媒体,对监狱的斥责、民警的痛恨无以复加,恨不得把所有的监狱人都判刑入狱,试想,如果真是这样,因之而入狱的前民警在监内也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应该由谁承担责任呢?夫妻俩人生活,稍不如意都会出现喝药身死、跳楼自杀的现象,何况是警囚比例远远达不到、防逃防死的基础条件还不完全具备的监狱呢?所以,凡事不能太绝对,要有度,要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只有如此,众多的监狱人民警察才能真正投入到敢管、真管的行列中去,社会和谐才会增添更有力的法码。
重新犯罪不能仅靠监狱一家保证,它是个社会性的大问题
首要标准的提出是对监狱工作科学发展的有力要求,降低重新犯罪率是全社会的共同心声,是每个中国公民的心愿,在这里我只想说的是把重新犯罪率作为衡量监狱工作的唯一标准不仅太绝对武观,更缺乏科学性。监狱对罪犯承担着管理、教育的责任不假,但它的权力只是囿于高墙电网之间,只能保证罪犯在监内的遵纪守法、认罪悔罪。我们知道,我们国家的发展虽然迅猛有力,但社会保障体系并不是那么完善,尚有几千万人在温饱的边缘挣扎,还有大批的无业人员没有工作岗位、没有救济保障,更何况是刑满出狱、饱受世人白眼的罪犯呢?出监前表现好是基于监狱的教育改造,同时更是基于罪犯活有饭吃、宿有监舍、玩有娱乐、病有医疗的基础上的,出狱后两眼一抹黑,要么有家人的支持、朋友的帮助,要么有社会的资助,一旦一点保障都没有,他拿什么吃饭、拿什么看病就医、拿什么养家糊口、拿什么孝敬老人,所有的这些不能保障,他不去再犯罪才真的没有道理。这正如一名病人,在医院里有医生治疗、有护士调养,但一旦出院乱吃乱喝或没钱看病医疗跟不上时,他能不再犯病或旧病复发?我不敢断言,但我总感觉这和落实以降低重新犯罪率衡量监狱工作唯一标准的要求差不了多少,不是吗?
解决监狱高频率的罪犯医疗纠纷是监狱轻装发展瓶颈的必要条件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发展程度越来越高,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贫富不均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有的罪犯入监前就患有严重的慢性疾病,因为经济原因,不能得到及时治疗,入监后,由于条件所限,病情可能日益加重。还有一些患有性病、传染性疾病及吸毒罪犯送入监内,因为治疗不及时极有可能出现危重甚至是死亡的可能。此时的犯属就会对监狱的治疗提高过高的要求,认为犯人进了监狱,无论得了什么病监狱都要包治包好,还有的罪犯亲属提出使用高档药品、营养品进行辅助保命治疗,甚至还提出到上海、北京等医学发达、技术领先的医院进行治疗。当过高的要求不能得到满足时,有的犯属就会以监狱侵犯人权为由,四处状告上访。对于有的罪犯虽然监狱尽了全力,已经提供了最有力的治疗和抢救措施,但最终还是没能拯救罪犯的生命,罪犯家属仍是不依不饶,要求监狱承担责任,往往在处理善后事宜的时候,动辄就是几万、几十万的索赔,完全把监狱当作敲诈对象。
还有的重病罪犯,虽然符合保外就医条件,但犯属为了逃避高昂的医疗费用,坚决不同意保外就医,一俟发生罪犯死亡事件,就会举家来监闹事,甚至搬动亲属对监狱进行纠缠、围攻,以上网、上访等方式要协监狱,提出无理的赔偿要求,严重阻碍了监狱的正常执法工作,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监狱说到底还是为发展和谐社会服务的,它是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承担对罪犯管理、教育、改造的是人民警察,既然是人的管理、教育就难免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失误,正如学校里的教师教育学生、家长教育孩子、医生对待病人那样,总会有不该发生的问题发生、不该出现的事情出现,作为不是万能的监狱人民警察,也要允许犯一点小错误,不是人无完人一说吗?
只有正确看监狱、监狱民警、监狱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监狱才能最终实现健康、良性、循环发展,社会的和谐稳定也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
深入开展反腐倡廉警示教育活动对于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廉洁从政,严守党纪国法,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如今少数党员干部放松了对世界观、人生观的改造,抵御不住诱惑,走向了犯罪的深渊,以致身陷囹圄,结果令人痛心,根据8月22日县委组织到肇庆四会监狱廉政警示教育基地的参观活动,我对此感受颇深,启发很大。
一、 自律自省,依法用权,勤政廉政,筑牢反腐防线。
通过县委组织到肇庆四会监狱警示教育基地的参观,展厅内展示着近年来全国查处的多起典型案例,一个个鲜活案例发人深省,案例的主人公都曾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有功之臣,就因为他们经受不起金钱、权力、美色的诱惑,罔顾党纪国法,走上了腐败堕落的道路,并一步步走向了犯罪的深渊。看着这些人,哪一个过去不是热血方刚、踌躇满志的同志,昔日为官,而今天却成为了阶下囚,警示着自己引以为鉴,防止权力异化现象,决不能让官服变囚服。这些反面典型人物的腐化堕落的根本原因在于:首先,党员领导干部背离党的宗旨必将导致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扭曲,放松党性修养和锻炼,面对市场经济大潮不能保持警惕、保持冷静、保持操守,更没有慎独慎微,忽视从根本上考虑人民的利益,不甘清贫,崇尚拜金,最终导致走上犯罪的道路。其次,党员领导干部把人民赋予的权力作为自己谋取私利的工具,在危害党的事业的同时,自己也必将遭到“身囚”之苦。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如果能正确的行使就能为人民办实事、谋利益,反之就会成为以权谋私的魔杖。从领导到囚犯往往是一步之差、一步之遥,人生没有后悔药,我们不能用自己的政治生命、青春年华、人生自由和完美的家庭去以身试法换取身外之物。同时,法制观念淡薄,待人处事上没有保持应有的警惕性和纯洁性,必然导致行政行为的畸形,最终葬送身家性命。在警示教育厅,还听取了在押服刑犯罪人员现身说法,用典型鲜活的事例教育着我们广大党员干部; 近两个小时的警示教育,教育基地以丰富的廉政知识、鲜活的案例剖析和生动的警示教育让我的心灵深受震撼与洗礼,通过此次警示教育活动敲响了反腐警钟,深刻感到还需切实增强宗旨意识,时刻绷紧反腐败这根弦,自律自省,依法用权,勤政廉政,筑牢反腐防
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作为一名党员,要提高拒腐防变能力,必须自觉改造自己,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世界观方面,要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明确作为人民公仆、工作和家庭成员三个基本定位;在人生观方面,要有坚定的人生目标和追求。自觉警醒自己,在权、钱方面不伸手,不纵欲,不侥幸,时时把自己置身于监督之中,想到“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党和人民在监督,万目睽睽难逃脱”。自觉充实自己,有正确的追求,健康的心态和实在的寄托。善于学习,不让头脑空虚;善于“倒骑毛驴看人生”,想想“人家骑马我骑驴,细细思量我不如,回头看见推车汉,比上不足下有余”,时时保持平衡的心态,在名誉、职位、报酬、个人利益等方面知足常乐。“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时刻审视自己,衡量自己,防微杜渐,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三、认真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
作为一名领导干部,我更加懂得落实党风谦政责任制的重要性,因此,我能严格遵守《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中52个“不准”的要求以及中纪委对领导干部提出的进一步规范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四大纪律八项要求”的规定。凡要求属下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绝对不做。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为官,真正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在生活上严格要求自己,敢于抵制各种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能严格要求自己的亲属及身边工作人员,使他们也能够严格执行各项规定,认真落实党内监督“五项制度”,努力做到勤政廉政。坚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两个务必”的要求,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时刻用共产党员的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约束自己,增强拒腐防变的自觉性。 在自己认真贯彻落实廉洁从政规定的同时,落实“一岗双责”,在政府系统内制定科学制度,认真落实廉洁措施,理顺部门与群众的工作关系,使政府各部门政令畅通,协调有序,为民、务实、清廉。
在这个特殊的地方,通过看了典型的案例以及现身说法,在心灵上得到了一个非常大的震撼和警醒,更使我对权利有敬畏之心、对法律有敬畏之心、对人民有敬畏之心,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本本分分做人,清清白白做官,做到举一反三,警钟长鸣,牢记党的宗旨,做好本职工作,恪尽职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光辉形象靠党员的共同努力来增彩,党的利益需要我们大家来共同维护,更好的用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为建设“绿色宝珠、跨越赶超”作出应有的贡献。
在第一阶段集中学习的基础上,对照专项整改的重点,x监区深入查找了在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大家经过认真的讨论,并结合监区工作实际,提出了整改的措施。具体是:
1、规范执法行为。在办理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加减刑、保外就医、离监探亲以及禁闭、戒具使用等执法环节过程中,严格按照各项规章制度,坚决杜绝照顾关系、走后门、讲人情的不正之风,使民警的执法意识有明显的提高;
2、在对罪犯日常百分考核、立功、安排会见、通信、调动、工种安排等管理环节上杜绝打人情分,照顾关系的现象。
3、在落实“三个坚决杜绝”环节上,规范执法行为,采取一是经常进行教育,启发自觉;二是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三是曝光反省,犯错误的同志在不同会议上做检查等做法,坚决杜绝打骂、体罚、污辱、虐待罪犯的现象,杜绝罪犯超时超体力劳动现象,在压缩劳动时间、提高单位劳动效率上下功夫,一般不允许加班,必需加班的要逐级报告,严格审批;坚决杜绝监狱乱收费现象,切实保障罪犯的合法权益,有效遏制和消除各种不文明执法的现象;
4、加强直接管理工作。加强民警在警戒、带工等工作岗位和罪犯劳动、学习、生活三大现场的管理工作,纠正管理制度不落实,管理松懈,工作脱岗等问题;严格落实对罪犯的日常管理,落实直接管理制度,多检查、多讲评、奖勤罚劣;
5、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和岗位划分,对分监区民警进行严格的日考核、月评比,及时通报、督促检查和纠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6、继续全面推行狱务公开制度,将罪犯的权利、义务和监狱的有关执法活动向罪犯及其家属公开。使监狱的执法行为置于执法监督机关、上级机关,罪犯及其亲属和社会的监督之下,增进执法的透明度,使监狱的执法活动真正成为“阳光工程”;
7、将专项整改活动与保持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相结合,建立,巩固先进性教育成果,使党的建设永葆青春和活力。做到坚持执法为民,公正执法,严格按程序办事,端正执法行为;
8、加强民警的教育和培训,推进监狱机关良好执法形象的进一步树立。大力加强民警队伍建设。强化民警责任意识,教育民警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饱满的热情来对待每一项执法工作,努力在创建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上下功夫,在提升执法素质、能力和水平上练内功,树立监狱机关和监狱人民警察的良好执法形象。
9、加强对民警八小时工作时间外的管理和监督,教育民警谨慎交友,增强身份意识,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
纪律作风整顿活动的开展必将对监狱民警的执法行为有一个严格的规范,也必将进一步提高民警的公正执法意识。根据“哪些问题突出就重点整改那些问题,哪个环节薄弱就重点加强那个环节,哪项制度不全就重点完善那项制度”的要求,我们深深的体会到,专项整改就是要有几个方面的重点岗位和环节:一是容易发生徇私枉法、权钱交易的岗位,如罪犯加减刑、保外就医、监外执行、请假、罪犯工伤、死亡处理等环节,以及从事罪犯医药、生活用品采购和管理岗位的民警;二是容易发生执法不文明和玩忽职守、执法不作为的岗位,如:职能科室、监区、分监区领导等拥有执法权和直接从事罪犯管理工作岗位的民警;三是容易发生违法干预执法的人员和岗位,如各级领导和管理、教育、生活卫生、法制等与执行监狱法律法规有密切关系的部门。这些应该是这次专项整改活动的重点部门和重点人员,作为监狱来说,要着力构建“三套”执法监督机制。
一是构建层级监督机制,畅通信息渠道,层层抓落实,确保在第一时间内掌握监狱发生的重大事项,及时制止不良苗头防止事态扩大;
二是构建分权制约机制,按照“单设主体、分权制约、异位监督”的模式,在监狱推行“执法权”与“监督权”适度分离,强化执法流程监督管理。
三是构建科技监督机制,构筑覆盖分监区、监区、科室、监狱四个层面的信息管理和审批监控系统,防止程序上的不规范和裁量上的随意性,把解决执法突出问题与健全公正执法的长效机制结合起来,努力推进执法的规范化建设。
战疫中的“心”冠疫情
——监狱民警工作心得体会
新冠疫情大势已逐渐明朗,疫情防控开始进入常态化,这一场轰轰烈烈的新冠肺炎让我们如临大敌,监狱经受了考验,最终我们以监狱民警的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的精神将诡异的病毒阻隔在了大墙之外。
据不完全统计,疫情防控下的监狱人民警察中,有51.23%的警察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2.18%的警察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56%的警察存在中度心理障碍,2.49%的警察已经构成心理疾病。就警种来讲,基层一线民警,尤其是监狱民警心理压抑状况更为突出。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提出心理疏导的重要观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已被我国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监狱警察的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一、监狱民警心理健康现状
警察心理健康的含义,是指警察在工作、生活和学习中表现出来的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但是,监狱警察由于其所从事职业的特殊性,加上疫情防控下的监狱体制改革和社会急剧转型,都在时刻挑战着他们的心理承受极限,由此引发心理亚健康问题,这些问题归纳起来主要表现为以下心理危机:
(一)疫情防控下的工作危机
疫情防控下的监狱工作千头万续,常常使监狱警察身心交瘁。事实上,一个人一旦选择了以监狱警察为业,便意味着他的一生从此将与压力、竞争、劳累、焦虑结伴而行。正因如此监狱警察也就不得不比一般人承受更大的压力,而这个压力超过他能够承受的极限,他们就会面临坠入深渊的危险。疫情防控下的特殊执勤模式,让不少监狱警察工作几乎占据了所有时间,工作与生活界限不清,大部分时间都在狱内执勤生活没有情趣,很少与人交流,抽烟,喝酒成为宣泄的方式,疲劳综合症如影随形,久而久之,倍感人生了无意趣,疲惫、无奈、失望、麻木等表情自然就会爬满监狱警察的面庞。
(二)疫情防控下的健康危机
叔本华说:“在一切幸福中,人的健康胜过其他幸福。”特殊的执勤模式令监狱民警天天与罪犯打交道,可谓是坚守在“火山口”、“炸药库”旁,长久工作下来,不少民警存在较严重的健康危机。有些监狱警察的小包:胃药,安定,芬必得,眼药水,缺了哪一样他们都不安心。长时间的封闭执勤模式,使监狱警察选择性忽视遗忘一些微不足道的症状,殊不知在日积月累中,小病养成了大病,得不到有效的预警和预防。
(三)疫情防控下的交际危机
心理问题容易使监狱警察和谐、互补的人际关系受到创伤。长时间的封闭执勤令狱警在人际交往方面,或多或少存在孤独感。通常基层民警执勤过程中处于长时间失联状态,长此以往人际圈变得越来越小,能联系的朋友越来越少。警察心理问题的重要表现就是在人际关系中的不适应,像说话交流时的“一本正经”,做事急于求成时的“一厢情愿”,面对复杂情形思考时的“一种模式”,罪犯个别教育的“一锤定音”……皆容易在有的警察言行举止中显现出来。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自身日积月累形成的心理偏差。现代社会,健全、和谐的人际关系必不可少,一旦受挫,危机不言而喻。
二、监狱民警心理亚健康的原因分析
民警心理处于亚健康状况不是在监狱工作中对某一特定事件的即时反应,而是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对工作、生活等方面所遇到的压力,在情绪上产生的一种低强度递进的反应过程。据调查,造成狱警亚健康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工作时间无限长。如今,我们确保罪犯八小时劳动时间,可监狱警察无休止的工作时间却没有缓解的征兆。一个监狱警察平均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常常是早上五点上班,晚上九点休息。一周内工作时长长达112小时,没有正常的作息时间和节假日,必要的社会活动和娱乐活动更是很少参与。由于工作时间严重超负荷,心理高度紧张,他们的生理、心理健康甚至生命时刻受到威胁,这正是监狱民警心理应激水平高的重要因素。
2.工作压力特别大。监狱作为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军事化的管理和高戒备的状态使监狱民警长期处在一种谨慎和紧张状态,尤其是长年工作在第一线的监狱民警,他们工作量大,责任重,危险性强。只要罪犯出现脱逃、自杀、自残、斗殴等恶性事件,就要唯他们是问,轻者降级使用,重者离岗待业。
3.工作环境太封闭。我国绝大多数监狱建在偏远地区,信息封闭,交通条件差,办公设施简陋,工作环境恶劣。监狱民警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决定了其面对的只能是围墙、电网、岗哨和服刑罪犯,而且一年四季只能是在有限的监区范围内工作。有的监狱民警风趣地说:“罪犯被判的是有期徒刑,我们则是被判了无期徒刑。”他们日常活动大多是两点一线:一头是家庭,一头是监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循环往复。
三、对监狱警察心理疏导的措施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出现“心理疏导”的字眼,昭示着思想政治工作已开始注重关心人的内心感受,心理疾病成为整个社会和个人都必须直面的考验,不必讳疾忌医,而应坦坦荡荡就医,积极主动地去寻求心理疏导,摆脱内心痛苦的折磨,以健康乐观的心态工作生活。为了有效地缓解监狱民警的心理压力,开展民警心理疏导,提高民警心理健康水平,应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
1.重视监狱思想政治工作,从心灵源头筑起心理压力的长城。要掌握民警思想动态,摸准民警的思想脉搏,切实解决民警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把为民警办实事、解难题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落脚点。要主动下到基层,与民警谈心,了解民警的生活与生产困难,沟通思想,交流感情,做到“五多”:多尊重、多激励、多肯定、多建议、多倾听,确保使监狱民警心情舒畅,提高工作积极性,形成最大合力。
2.切实抓好从优待警工作,缓解民警工作压力。对于监狱来说,要坚持以人为本,认真落实从优待警方针,善于从民警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满足监狱民警的合理物需质要,最大限度地消除和减少引发心理失衡的外部诱因。要解决工资福利待遇问题,确保监狱民警与公安干警同等待遇。要将经济政策向一线倾斜,以保证一线民警心理上的平衡。要关心民警的生活条件,在法律和政策许可范围内,切实帮助民警解决住房难、小孩上学难等具体困难,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要改善工作条件,使民警在宽松、舒适的环境中工作。要严格执行民警休假制度,定期组织外出旅游、参观考察,使民警正常的学习、休息得到保证,使疲惫的身心得以康复。要关心爱护青年民警的业余文化生活、个人婚恋家庭,为他们安排更多的与社会交流接触的机会。
3.建立和完善警察心理支持体系,提供心理保健服务。在时代发展的今天,在工作节奏日益加快、压力急剧增加的状况下,在全体民警中普及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已是势在必行。针对民警心理健康状况,国家公安部已经建立了民警心理咨询网站,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城市也相继建立了网站配备了心理咨询中心。但要在全国全面实现这一目标,任重而道远。应积极探索民警心理服务机制,成立民警心理健康服务中心,通过在监狱内部网开设民警心理网络、心理咨询电子信箱,开通民警心理咨询热线电话等心理干预机制,缓解民警心理压力,解决心理问题。
4.要培养广泛的兴趣。监狱民警首先要培养对职业的兴趣,要正确认识监狱警察这个职业是教育、改造和挽救迷途之人心灵的工程师,是维护社会及人民安全的保护神,是高尚而神圣的事业。只有对所从事的事业发自内心的热爱,才能满腔热忱地投入,才能在困难与挫折面前不气馁。同时,监狱警察要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不断地增添活力和放松情绪,使生活更加充实、生机勃勃。
在这种新的执勤模式下,监狱民警在确保疫情防控和监管安全万无一失的前提下,更应该走出“心”冠疫情,保持阳光健康的心态。
监狱民警工作心得体会
监狱民警岗位职责
监狱民警工作总结
监狱民警外出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监狱民警先进事迹材料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