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理想国读书笔记 理想国读后感范文

更新时间:2022-11-11 19:07:13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xc

大学生《理想国》读书笔记,《理想国》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柏拉图重要的对话体著作之一,反映了柏拉图的一些重要哲理思想。以下是i乐德范文网范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大学生理想国读书笔记 理想国读后感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学生《理想国》读书笔记一

柏拉图在哲学上的历史地位或是说对哲学的贡献和影响力,迄今为止恐怕是未能有出其右者。写理想国的读后感,怕是我最为惶恐的事情之一了,不过既然要写,我只能本着以亿万分之一的角度去阐述一下在自己的视角里所观察到的“理想国”是什么样子,以及这块巨石落到自己内心的“黑洞”里是否激起了些许涟漪。下面没有讨论其建国思想二十主要在围绕其哲学思想的层面来写。

读理想国的过程中,很多细节的描述和观点让我想起了多位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分布在其后的不同的历史时期,以及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我下面想挑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稍微描述一下自己的想法。

第一卷通过苏格拉底、格劳孔、克法洛斯和他的儿子玻勒马霍斯和诡辩派哲学家色拉叙马霍斯直接的讨论,主要引出了两个问题。正义是什么?正义与不正义哪个更有利?我首先想到的是维特根斯坦。其传奇天才般的一生我就不赘述了。不过我想到的是他八岁时向家人提出的一个问题,大概是如果撒谎有好处的话,为什么我非要说实话。这在道德常识上显而易见极为浅显的问题,然而在哲学逻辑上,却又很多哲学家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和辩论。而由其衍生出来的理论也一直影响至今。这些哲学家中首当其冲的这位就是柏拉图书中的苏格拉底老先生。他的辩论者大概提出了这样四个观点:1,欠债还钱是正义,2,正义就是给每个人以适如其份的报答,3,正义是强者的利益,4,不正义会更快乐。接着苏格拉底老先生一一驳回。我们在这些观点中也不难看出符合我们价值观的影子,甚至我们还可以为自己印证到一些大师的观点,比如我上面提到的维特根斯坦从小对第四条的“历史之问”。甚至对于第二点,我们甚至可以把孔老夫子找来撑腰,孔夫子对于以德报怨的观点是持否定态度的,他认为如果以德报怨的话,那么用什么来报答德呢,所以应该用怨来报答怨,用德来报答德,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但是,柏拉图认为你们都错了,至于为什么,在围绕着论述了如何才能建立一个正义的完美的城邦后,其观点也渐渐浮出水面,总结就是“不正义对于一个行为完全不正义却有正义之名的人是有利的。”人是一个不同性格混合在一起的生命体,关键要使各个部分和谐相处,从而达到正义。而一旦人性(或者神性)受制于天性中的兽性,那就是沦落和不幸。这也在城邦的建造中得到了进一步的阐述,他认为个人具备的不同的品质,主要包括灵魂中的理智、激情和欲望三者,不同的品质各司其职才有正义,城邦和国家也是如此,就是要让城邦的各个组成部分,安守本分,惟其如此,方有正义。那么问题是,具体怎么做才是各司其职,什么环境下,或者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能各司其职呢。为什么不正义就没有各司其职呢?

这让我想起第二位大儒,之所以成为“儒”,是因为他是我们儒学的学派代表人物。柏拉图接着在书中说,正义可以被认为是心灵的健康状态,而不正义就相反,是心灵的不健康状态。有意思的是苏格拉底所认为的健康是“合自然的”,而不健康是“自然的”。也就是说苏格拉底强调的需要进行后天教化,使人趋向于客观存在的“至善”,而这才是真正的合“自然”。大家如果曾读过王阳明的著作,有没有觉得这个观点有点似曾相识呢?

王阳明的学说在当时其实是对儒家正统朱理学的一次反叛,但仍然是致力于教导人们如何去生活,君主如何治国,甚至用这个来帮自己打仗。这点跟柏拉图倒是也挺像的。王老先生在认识到他的学说之前也有一段苦苦寻觅天理以成圣的经历。甚至可以说他的一生一直是为此努力的。为此,不断尝试,期间不光是钻研朱理学的格物致知,也去山上找和尚观里请道士,寻寻觅觅,转了一大圈,却觉得都不是天理,都很狭隘。最终成就传奇的“农场开悟”。他的研究简单概括是,一切天理存于心。只要在实践生活中试炼内心,扫去尘埃,内心就会自显真理,也就是天理。其中的试炼内心,扫去尘埃,就是其学说中有名的“明明镜”,我们内心原是明镜,但积攒了太多尘世的尘埃,以至于模糊,所显现的就不是我们内心原本的样貌,我们需要试炼内心把镜子上的灰扫除,这样才能感知到来自内心最真实的声音,并按照内心去行事判断。

但是王老先生,没有在他的著作里深入讨论这个心,它究竟,是什么?如果继续问一下这个问题,这一问所能反应出的东西,可能会把我们带向更远的地方。然而,我们可能不想搞得那么明白,只想能得到可以通用的真理就可以了,并不担心和考究它的最终来源。因为我们的目的也许并不是纯粹为了追求终极真理的。我们很多伟人圣贤的学说,包括宗教,大都总让人觉得言犹未尽,没有彻底,就差那么一下捅破窗户纸就看到真相。它停住,可能不说明这些圣贤没能力再进一步,捅破窗户纸。我认为更可能因为,它所停的地方已经让他们满意了,没有必要再继续深究了。还可能是故意不说出来,有所担心与顾忌。

在理想国里,柏拉图为了得到“正义”与实现“理想国”最终方法,继续带着我们往前走。他接着搬出了“快乐”论。纯粹的快乐就是脱离了痛苦或者是脱离了相对性的。“没有经验过真实的人,他们对快乐、痛苦及这两者之中间状态的看法应该是不正确的。”只有心灵以及关于心灵的知识,才有可能接触到永恒的真实和实质。欲望勾起的所谓快乐,不过只是幻影而已。也因此,正义的人会得到快乐,而不正义的人得到再多物质也不如正义之人快乐,也因此,哲学家更适合当国王来治理国家,他们会因为拥有知识与正义而快乐,而更能公正的治理国家,达到“理想国”。想必,大家心里对着所谓的快乐理论并不服气,好在柏拉图老先生也并未就此打住,他接着陈述,“至善所能赢得的最大报酬和奖励”是什么。并抛出他的观点:“灵魂是不朽不灭的。”一个典型的有神论观点。他认为,事物之所以会被毁灭,是因为事物内部的恶,而绝不可能是事物外部其他因素的力量。“不正义、无节制、懦弱、无知”这些因素都会使心灵变恶,但是它们不能毁灭心灵。事物是不会被他事物的恶所灭亡的。心灵或者灵魂是一种特殊的东西,恶不能毁灭它,所以,灵魂必定是永恒存在的。而灵魂的本质就在于爱知,正义本身就是最得益于灵魂自身的。并在文章最后引用了苏格拉底讲了一个故事,粗暴概括就是是因果报应的故事,生时造的孽,死后就会有报应。美德任人自取,你选择怎样的生活,就会有怎样的来世。或许这个结尾不能让您满意,您也许会说,这么恢弘大气的一本书,最后难免沦为因果报应的说教。套句中国的老话来说,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在这里的结论是正义者终将获得正义的报酬,不正义者终将得到不正义的惩罚。

如果这个故事的结尾仍然没有让您满意,我们还可以再接着往前走,我们去往两千年之后的康德时代,继续捅窗户纸。看看同一个学说是如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得到不断阐释,并最终走向哪里。康德是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哲学界极少数的集大成者之一。有三本主要的论著传世,“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与“判断力批判”。如果读过前两本,特别是在第二本实践理性批判中,康德重点阐述了“善”,而最终,他也遇到了这个终极问题,到底是什么保证了人们对“善”的选择,它为什么是好的。我猜他也走过了王阳明与柏拉图的路,在柏拉图看上去好像是鸡汤式的结尾处,他并没有停止思考,王阳明停住的地方往前是什么,而柏拉图所说的“鸡汤故事”到底是什么意思。在这里,康德最终引出了上帝。也成为他对“善”最终的解释,只有上帝的存在才能保证“善”的存在和被选择,也只有上帝才能对“善”给予所谓的善有善报。

大学生《理想国》读书笔记二

善的理念是最大的知识问题,关于正义的知识只有从它演绎出来的才是有用和有益的。也就是说当我们具有了正义智慧节制等一系列人类的美德,倘若还没有善的观念,那可谓是毫无益处的。所以要论清楚善的观念才能真正理解正义之类的美德。

柏拉图很难直接说明善的观念是什么,但是可以旁敲侧击地让我们了解善的儿子。首先,不论是善还是美,具有他们的事物是多种多样的,就比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看见地美丽的花,美好的事物总能引起我们美和善的感觉,但我们并不能将它们称之为美和善,只能说它们是具有美和善的事物。而美和善本身还具有一个统一的实在,这种实在只能用思想来认知。

柏拉图发现,视力这个功能是一个有趣的功能的存在。因为并不是说有了眼睛,有了被看的东西就可以发挥视力的功能,还需要有第三种东西,这种东西就是光,或者说是太阳。有了太阳,我们的视力才能有所发挥,它是链接视力和可见性的纽带。而善的儿子正像是可见世界中的太阳,只不过他存在于可知世界,是人的理性与可理知性的纽带。换言之,善的儿子,或者说他的作用之一就是照亮真理让人的理性可以认清事物。

这个比喻还可以进一步延伸很多,体现出柏拉图的哲学理念。首先柏拉图把世界分成四部分:第一大部分叫可见世界,可见世界中有两小部分,一部分是客观存在的真事物,一部分是真事物的阴影,倒影,镜像;另一大部分叫可知世界,这个世界中也有两小部分,其中一部分是人心中事物的印象,另一部分是纯粹的理念。柏拉图还为这两者的划分做了类比,前者的研究只能基于假设,后者则可以上升到原理。后者叫理性,前者叫理智,再次者为信念,最次者为想象。

接着柏拉图用著名的洞穴理论(不做详细说明)告诉我们人并非生来缺失理性的工具,而之所以有人愚昧是因为他们没有学会将自己的目光转向最亮处(被善和真理照亮的地方)而把目光投向了真实的倒影。而且一旦人们熟知了事物的倒影,对事物本身的认知就会变得迟钝,因为他们被黑暗蒙蔽了眼睛,反之依然。所以当权者教会他们的应是灵魂转向的技巧而不应是干巴巴的知识。

大学生《理想国》读书笔记三

所谓理想国,是柏拉图推理出的一个充满正义和美德的国家,这个国家由立法统治者、国家护卫军、普通劳动人民三个阶级组成。柏拉图一生大部分时间居住在古希腊民族文化中心的雅典,他热爱祖国,热爱哲学。他的最高理想也是该书的核心思想——哲学家应为政治家,政治家应为哲学家。哲学家不是躲在象牙塔里的书呆子,应该学以致用,求诸实践,做 “靠谱”的实行家,做行动上的巨人。有哲学头脑的人,要有政权;有政权的人,要有哲学头脑,找到自己坚强的核心——正义与美德,用哲学的思想来管理民众。

读《理想国》无疑打破了我对哲学家浅薄的认识——以为只会立书著作,玩文字游戏;以为其文字读来定是诘屈聱牙;以为研究哲学只是极小部分人热衷的事业。令人讶异的是,本以为哲学,何况像《理想国》这样的西方哲学史上辉煌巨著一定玄之又玄,艰深难读,或许使普通读者有如坠云端不知所踪之感,更甚者头昏脑胀,挫败感顿生,不可卒读。事实不尽然。我所拜读的是郭斌等人的译本,据说是青年读者较为喜爱的版本,不仅译出了原书的内容,而且译出了原书的神韵,加之原著采用一问一答的辩论形式,不急不躁,循循善诱,节奏紧凑,引人入胜。柏拉图的辩论被称为诡辩,曾言“你不可能在辩论中战胜我”。柏拉图与师而兼友的苏格拉底往返论证,将欲立人,先求立己,后苏格拉底被控传播异论毒害青年,被判死刑,苏格拉底从容答辩,竟以身殉。柏拉图目击心伤,终其魂梦以之,不能忘怀。柏拉图以继承苏格拉底大业自任,共著对话二十五篇。该书读起来,文字温暖,情感饱满,并且令人感动。我想经典的影响力不在于振聋发聩的论断,而在于它给世人幽暗闭塞的观念世界以一道耀眼的光芒,给世人带来的感动和信念。

柏拉图第一卷开卷不久即开始讨论究竟正义是什么。他与形形色色的人展开辩论,正义是“有话实说,有债照还”?是“强者的利益”?柏拉图对正义的讨论是从区分城邦正义、个人正义开始的。他认为个人应当安排好真正自己的事情,首先达到自己主宰自己,自身内秩序井然,对自己友善。在自身内部各做各的事,而不是表现为外部城邦的各做各的事,这大概就是柏拉图要表达的正义。但我想当时正义的定义已不能完全适用于当今社会,而哲学正是一门充满哲辩的一门科学,同样与时俱进。

正义一直都是受人们褒扬的社会话题,然而究竟什么是正义?正因为南京地铁有那个正义的女生,偷拍者才未得逞。因为这个社会充满正义,酒店女生最终未被拖走。重要的不是辩论,是你所持有的观点是否正确。智者统治国家,武士保卫国家,平民负责生产。仅此而已。

《理想国》一书,震古烁今,为西方知识界必读之书。书中不仅讨论到正义,还讨论到优生优学问题、节育问题、家庭解体问题、婚姻自由问题、独身问题、专政问题、独裁问题、共产问题、民主问题、宗教问题、教育问题等等问题,柏拉图的学问可称为综合性的。

读书,见仁见智,存乎其人。毁之誉之,各求所安。关键在于细读,慎思明辨之后,却有心得,百家争鸣可也。否则断章起义,游谈无根,那就了无意思了。

大学生《理想国》读书笔记四

经典的影响力,不在于天马行空的文句,也不在于振聋发聩的论断,而在于它给世人幽暗闭塞的观念世界以一道耀眼的闪光。它提出一个命题,它给出一个假设,这些根本的有关最古老悠久的意识形态的疑问,使得后来的思想家有了发挥的空间,也为后世提供了无数社会体制的可能性。不管它是一位绝对权威,还是一个极端恶魔,对它的肯定抑或反对构成了我们在思想上赖以前进的基石。

作为西方乃至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哲学家之一,柏拉图一生立著无数,而《理想国》无疑是其中最能表现其政治思想的作品,其中哲学家与王的辩证关系也一直为后人称道。通过苏格拉底与他人丰富多彩、环环相扣的对话,给后人展现了一个完美优越的城邦。这个城邦是历史上大大小小“乌托邦”的开山鼻祖。理想国的宗旨是缔造一个秩序井然至善至美的正义国家。围绕这个宗旨,柏拉图开篇不久就开始讨论什么是正义的国家,而不是什么是正义的人,他从城邦至公民、从上往下、从大往小地理想化地安排了城邦公民的一切,生活、工作、教育及一切。该书是柏拉图中期思想的总结,其语言华丽,逻辑缜密,想象丰富,阐述精彩,在历史上颇具影响力。

所谓理想国,是柏拉图推理出的一个充满正义和美德的国家,这个国家由立法统治者,国家护卫军,普通劳动民三个阶级组成。该书的核心思想是哲学家应该为政治家,政治家应该为哲学家。哲学家不应该是躲在象牙塔里死读书而百无一用的书呆子,应该学以致用,去努力实践,去夺取政权。政治家应该对哲学充满向往,并不断的追求自己在哲学上的进步,并用哲学思想来管理民众。而这些所要体现的东西在他的《理想国》开始时候并没有直接提出来,他是利用了正义二字逐渐将其拓展并且引申出来的。正义是一种好的表现,然而什么是正义呢,面对这个看似很好理解的词语,柏拉图首先对它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一、正义应是……

克法洛斯认为:“欠债还债就是正义。”(相信读过《查士丁尼法典》的都会很熟悉这一句话,因为这种说法与其第一条极为相似。)或者说,正义就是“把善给予友人,把恶给予敌人。”对于这种正义观,苏格拉底认为,拿了人家的东西归还,这不是正义。因为,我们不能把东西还给疯子,而且“把整个真情实况告诉疯子也是不正义的。”

特拉徐马霍斯认为:“每一种统治者都制定对自己有利的法律。”“他们制定了法律明告大家:凡是对政府有利的对百姓就是正义的;谁不遵守,就有违法之罪,又有不正义之名。”特拉徐马霍斯的这个定义类似于奥斯丁的论断“法律就是主权者的命令”。显然在这里,正义被理解为一种对强者的屈服,为他们的利益服务成了其它人的义务。无论称为“强者”或者是“统治者”,我认为这个词的本意应当指那些在力量上存在优势的人群。他们形成权力是依赖于强力。

以上两种观点,柏拉图都借助苏格拉底之口提出了正面的批评。柏拉图没有很确切地提出正义的完整定义,而是通过一个个否定步步逼近真理。我发现,这些否定的方式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其归谬法的终点在于缺失智慧或德性就构不成正义。我们可以看到,柏拉图心中的正义包含智慧和德性这两个要素。

我们可以知道诸如“正义是给每个人的适如其份的报答”、“正义是强者的利益”、“正义是对利和害的一种功利计算”,这些观点都是后世形成和发展的一系列重要的法理学命题,都曾是非常重要的思想。可见,柏拉图的否定并未彻底地驳倒这些观点,尽管书中苏格拉底的一个个对手理屈辞穷。但柏拉图自信论说圆满的前提是以上这些正义观都缺失智慧和德性的要素,而正义应当包含这两者。这种“真理”的认识,显然是某种意识形态的影响。而后世对这些被否定了的命题的再认识,也是一种观念群变化了的结果。

二、城邦的正义和个人的正义

苏格拉底与阿里斯同的对话似乎就是一座城邦形成的过程。对粮食、住房、衣物的需要,决定了城邦离不开农夫、瓦匠、纺织工。随着市场的产生,城邦又加入了商人、佣工。吃饱喝足后,为了不成为猪的城邦,还需要奢侈品与艺术品的提供者、医生、法官等等。将这段对话简单化,我们可以发现,柏拉图是想这么说:为了生活,我们需要各种产品,所以生产者是不可少的,而且最重要的是由于人们不可能同时掌握多种技艺,因此一种人最好固定地干一种事。当然,战争也是一种技艺,为了精于此艺,苏格拉底又说“护卫者的工作是最重大的,她就需要有比被众人更多的空闲,需要有更多的知识和最多的训练。这种种安排,有一个原则,那就是不允许“模仿一切”的人出现,柏拉图明白的说法律不欢迎“扮什么,像什么”的人进入城邦。因为这样,一种人只从事一种生产的状态就会被扰乱。而且,从事生产的人不能从事护卫者的工作,这不但是由于成为护卫者需要接受精心教育,更因为“铜铁当道,国破家亡”。

论述完城邦的正义后,柏拉图开始通过分析法探讨个人的正义。他认为人的灵魂里存在三种品质,即理智、激情和欲望,三者分别是人们在学习、愤怒和满足自然欲望时动用的身体的一部分。理智是“人们用以思考推理的,可以称之为灵魂的理性部分”;欲望是“人们用以感觉爱、饿、渴等等物欲之骚动的,可以称之为心灵的无理性或欲望部分,亦即那种满足和快乐的伙伴”。激情是“我们藉以发怒的那个东西”。就如国家的正义——三个阶层各司其职那样,如果每一个人的三种品质在自身内各起各的作用,那么这个人就是正义的。这三个品质彼此内在的和谐,理智起领导作用,激情和欲望受理智领导,这样的人就具有节制的美德。柏拉图强调,正义的真正内涵不是“外在”的各部分和谐一致,而是“内在”的和谐。一个正义的人应该自己主宰自己,自身内秩序井然。

通过对这几章的阅读,我发现柏拉图的正义观是围绕德性和智慧展开的,并且智慧是指导人们实现德性的知识。可见,正义的核心是智慧,哲学在希腊文中的意思就是“爱智慧”,于是哲学与正义建立起了联系。

大学生《理想国》读书笔记五

柏拉图(公元前427年-前347年)是古希腊哲学家,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是苏格拉底的学生,是亚里士多德的老师,他们三个被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理想国》是柏拉图一生最具代表性和影响最为深远的著作。这是一部典型的大综合著作,其中将哲学、政治、伦理、教育、心理、社会、家庭、宗教、艺术等等诸多问题结合在一起,错综复杂。朱光潜曾说:“《理想国》是西方思想的源泉,也是我向青年推荐的惟一的西方哲学著作。”我认真拜读了这本不朽之作,正如利奥?施特劳斯所说:“我阅读柏拉图时必定怀有一颗虔诚、恭敬之心。”

《理想国》通过苏格拉底与对手们的谈话,反复诘难来推理寻求正义的定义。在第一卷,柏拉图用苏格拉底知识助产术的问答法推翻了几种关于正义的定义:1.正义就是有话实说有债照还;2.正义就是帮助朋友伤害敌人;3.正义是强者的利益;4.不正义比正义有利。这四种说法看似接近生活很合理,但是柏拉图一一剖析,找出了其中的缺陷,对于我们人生道路的选择有深刻的启示。针对第一种观点,他用不能将武器还给一位疯子朋友的例子反驳有债照还的正义说法,我们不能简单的按照常理来办事,应该考虑事情的结果是否会是不正义的,这种说法忽略了正义的真实本质,所以我们应在生活中多学习柏拉图的思想方式,考虑问题不光从本身的立场出发,不能简单照办,还要考虑我们的对象和事情的后果。针对第三种观点,柏拉图指出掌权的统治者有时也会犯错,制定出对自己不利而对被统治者有利的法规要被统治者执行,正义就变成了“弱者的利益”了。在此,柏拉图提出“在任何政府里,一个统治者,当他是统治者的时候,他不能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属下老百姓的利益。”「1」所以,作为统治者应该为人民谋福利而不仅仅是考虑自己的利益。

柏拉图从国家的正义和个人的正义两方面对正义进行了讨论。他构建了一个正义的城邦,规定了一条总的原则:每个人必须在国家里执行一种最适合他天性的职务。柏拉图认为,正义就是有自己的东西干自己的事情。他认为国家由统治者、被统治者和辅助者三部分组成,国家应有四种品质,分别是智慧、勇敢、节制、正义。在一个国家中,人数最少的那个部分和这个部分中的最小一部分,这些领导着和统治着他的人们所具有的知识才配称作智慧,具有这种知识的人总是最少数。柏拉图主张的勇敢是一种关于可怕事物和不可怕事物的符合法律精神的正确信念的完全保持的精神能力。节制是一种好秩序或对某些快乐与欲望的控制。关于节制,在这里,有一点让我有深刻启示,他提到:“人的灵魂里面有一个好的部分和坏的部分,而所谓‘自己的主人’就是说较坏部分受天性较好部分的控制。这无无疑是一句称赞之词。当一个人由于坏的教养或者和坏人交往而使其较好的同时也是较小的那个部分受到较坏的同时也是较大的那个统治时,他便要受到谴责而被称为自己的努力和没有节制的人了……”[2]这让我有些感触,我们时常提到要做自己的主人,而实际上我们既是自己的主人又是自己的奴隶,而我们要突破自己主宰自己,就应该深刻懂得节制,学会控制自己,让自己灵魂中较好的一部分控制较坏的从而主导自己,做到自身内秩序井然,成为自己的主人。在个人的正义方面,柏拉图认为,人的心灵有三部分组成:理性、欲望、激情。柏拉图主张个体灵魂的这三部分也应该是各行其是,保持和谐,这样的人方为正义的个体。这种内在的分工与和谐,不是外在的“各做各的事”,而是一种内在的和谐有序。「3」当整个国家得到非常和谐的发展时,各个阶级将得到自然赋予他们的那一份幸福,当一个国家最最像一个人的时候,它是管理的最好的国家,而管理的最好的国家最像各部分痛痒相关的机体。

张竹明总结《理想国》的推理过程是一种逆向思维,)即:“国家的大治取决于少数精英人物的主导作用,他们的主导作用又取决于理性在他们心灵里的主导作用;理性的主导作用又取决于它对善理念的把握;而善理念的把握又取决于辩证法的学习,归根到底国家的大治取决于正确的教育。”

柏拉图《理想国》中提到很多教育问题,对后世教育也有深远的影响,卢梭曾称赞“它是一篇最好的教育论文,像这样的教育论文,还从来没有人写过咧”也有一些说法“只要柏拉图的《理想国》与卢梭的《爱弥儿》留存在世,纵令其它教育论著被毁,教育园地也是馥郁芬芳的。”「3」书中的教育思想精辟深刻,让我受益颇多。

《理想国》中强调到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儿童阶段音乐文艺教育最关紧要”“先入为主,早年接受的见解总是根深蒂固不容易更改的。为了培养美德,儿童们最初听到的应该是最美最善的故事。”「4」柏拉图认为,儿童阶段接受了音乐文艺的教育会变得温文有礼,对丑恶的东西反感,等到长大会受他所接受教养的影响,便会与理性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他认为孩子应该从小实地见习战争,也从音乐中、游戏中养成遵守法律的精神。柏拉图也提出,不要强迫孩子去学习,要用游戏的方法,这样我们可以在游戏中更好的了解他们每个人的天性。而这也让我们思索,现在的教育是否带给孩子给多的是强迫,我们的教育让人迷茫和不知所措。柏拉图认为对儿童的教育开发的越早越好,“凡事开头最重要,特别是生物。在有效柔嫩的阶段,最容易渗透也,你要把他生成什么形式,就能生成什么形式”「5」他提倡长者给儿童们讲述一些规矩,如要尽孝道,注意发式体态举止等等。他认为,一个人从小所受的教育把他往哪里引导,却能决定他后来往哪里走。「6」随着社会的进步,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越尊重儿童,关爱儿童,人们也已经建立起全新的儿童观,这些关于儿童的看法中有一条是“幼儿的才能的发展存在逆减法则,开发得越早,就开发得越多”「7]这与柏拉图提倡的对儿童的开发越早越好看法形同,也可见柏拉图和《理想国》对早期教育的深远影响。《理想国》中很重视教育对象的全面和谐的发展。柏拉图认为,我们首先要接受音乐和体育的教育,而且缺一不可,只有爱智和激情这两部分张弛得宜配合适当才能达到和谐。他也提出必须重视算术、几何学、天文学和辩证法的学习。特别重视辩证法的学习。“如果提前是不知道的东西,结论和达到结论中间步骤也就是由不知道的东西组成的。这种情况下结果的一致又怎能变成真正的知识呢?”「8」所以这种学习是不够的,还要学习辩证法,只有掌握了辩证法拥有了善理念的哲学家才有能力以善理念为原型,塑造人间的理想国并护卫着它。在《小学教育学》中有介绍,小学教育的具体特点包括了全面性,所谓全面性,是指对于每一个特定的个体而言,当代小学教育都应该促进他们在各个方面的充分发展。「9」所以,教育应该注重全面性,对人各方面的能力进行发掘和培养,才能和谐的发展。

推荐阅读:

  班主任班级管理个人经验小结

  蔡元培北大就职演说原文 蔡元培北大就职演说心得

  【热门】新生军训心得体会五篇

  新生军训心得体会汇编9篇

  《拖延心理学》的读书心得个人感悟

  【热门】初中军训心得体会范文9篇

热门标签: 读后感
大学生理想国读书笔记 理想国读后感范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为您推荐

财产遗嘱

财产遗嘱,很多人在即将离世都会立一份遗嘱,并有见证人。立遗嘱人:姓名、性别、民族、年龄、住址、身份证号见证人(代书人):姓名、性别、民族、年龄、住址、身份证号见证人:姓名、性别、民族、年龄、住址、身份证号为了防止遗产继承纠纷,特请 和 作为见证人,并委托 代书遗嘱如下:一、由于本人经常患有高血压 或其它疾病,为防止意外

实用范文2022-10-31

合作举办答谢酒会策划案

合作举办答谢酒会策划案,合作举办年度答谢酒会策划案整体战略抓住共赢、整合营销这一时代主线。通过“‘共赢天下’中兴道远《新餐饮》杂志年度答谢酒会”这一盛事,向受邀的京津知名餐饮企业家介绍、品尝、宣传、意大利APOLLONIO葡萄酒,实施现场订货方案;通过视觉、味觉、触觉、理念等方面全方位展示意大利APOLLONIO葡萄酒

实用范文2022-10-31

组织常务副部长先教活动述职报告

组织常务副部长先教活动述职报告,作为常务副部长、党总支书记,自己既是部内先教活动组织者,又是受教育者。面对这种特殊的角色、特殊的任务,自己全力以赴,科学摆布,周密安排,扎实推进,即保证了活动的有序开展,文秘部落 又促进了本职工作,达到了“两不误、两促进”的效果。一、切实抓好部内先教活动的组织、实施 今年上半年,先教活动

实用范文2022-10-31

室内设计调研报告

室内设计调研报告,室内设计调研报告 在人们素养不断提高的今天,报告使用的次数愈发增长,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为了让您不再为写报告头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室内设计调研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室内设计调研报告1新的学期开始了,这也是我大学生活的最后一个学期,而且在这个学

实用范文2022-10-31

医院商业治理企划方案

医院商业治理企划方案,为贯彻落实自治区治贿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扩大自查自纠工作成果,把中央、自治区、地区确定各阶段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推动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工作扎实深入开展,根据县委、政府卫生局的要求,确定在我院自查自纠工作进行“回头看”工作。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

实用范文2022-10-31

企业规章制度员工守则

企业规章制度员工守则,企业规章制度有关员工守则方面的内容应该如何制定?以下是i乐德范文网范文网小编搜集并整理的有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为了创造一支以公司利益至高无上准则,建立高素质、高水平的团队,更好地服务于每一位客户,公司制定了以下严格的管理规章制度,望各位员工自觉遵守!一、准时上下班,不得迟到;不得早退;不得

实用范文2022-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