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01
2022-11-24
2023-01-16
2022-10-27
2022-10-31
更新时间:2022-11-12 18:01:47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xc
2022-10-01
2022-11-24
2023-01-16
2022-10-27
2022-10-31
班主任培训笔记摘录
在不同的场合,听过北京教育学院张红教授的关于加强班级建设等方面的讲座,每次都很震撼,为她娓娓到来、深入浅出、既实在又富有哲理的话,为她亲切随和的台风等折服。
以下文字来自张红教授给班主任培训时的记录,再次阅读,心中仍......
愿我们,尤其是班主任朋友们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培育者,幸福人生的奠基者,担当起人生路上导师这个使命。
1、高接纳低控制是德育管理的基本之道。
2、做老师的一定要相信一代要比一代好。
3、老师的价值观经常的会和学生起冲突,老师认为很重要的,学生往往认为不重要。做老师的要了解学生,要去接纳学生的观点,不要老是想着去控制学生。
4、今天的教育从来不缺少理念,缺少的只是用心的实践。
5、任何的一种经验或理论都有其推广运用的价值,但也会有其局限性。
6、想用一种办法解法教育所有的问题显然是不现实的。好的教育就是用五十种方法解决一个问题,不好的教育就是用一个方法一个老得不行的方法去解决五十个问题。
7、在任何有人群的地方都会有后进,怎样把后进的不好的东西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不让他成为主导的力量,才是班级工作的重点。你班级的主流是什么,如果后进不能成为主导的力量,你还有必要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几个后进生身上吗?
8、大部分的班主任都会认为自己很大一部分的精力都花在极个别学生的身上,而忽视了班级工作的主流。对后进生的科学管理,确实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班主任 www.banzhuren.cn)如果能形成一个好的班级文化,那么后进的学生定然会被这种文化所感化。
9、现在的学生哄也哄不住,吓也吓不倒。你知道的事他都知道,你不想让他知道的事他基本上也知道。
10、我们传统中教育学生的哄与吓肯定是行不通的。
1
1、老师也应该与时俱进。如果老是拿自己读书的经验去教育学生,只能让学生感到老师的无用与无能。
1
2、贴吧文化如果不构成道德层面的,让学生发发牢骚甚至是泄愤应该是可以的。压抑永远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1
3、现在的学生承受着太多的压力,让他们以某种形式来发泄自己的情感,这对他们形成良好的健康心理也有帮助。但一定要引导学生不庸俗不低俗。
1
4、老师的话空话太多,告诉一年级学生要认真学习这是“正确的废话”,因为你不能进一步往下说,到底什么是认真。我们不能把教育看成让学生去“悟”的过程。不能以自己的经验看成是他的经验。
1
5、教师是一项技术活,要求专业、理性、智慧。如果以感性的状态,发扬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累死也做不来好老师。
1
6、教师批评孩子的时候要理性,不能质询孩子“你怎么能犯这样的错误呢?”,就像医生不能问病人“你怎么能得这样的病呢?”一样,做无谓的伤害。
1
7、常说“教育无小事”,实际上教育者所做的都是些日常小事,我们不可能在教育上作出多么大的事情来。
1
8、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代表着不同群体的要求。家长希望教师传道,社会(政府)希望教师授业,学生多需要的往往只是解惑。这一点老师要清楚。
1
9、任何老师都不要希望用一种教育手段来解决所有的教育问题,那样教师永远处在被动的地位。
20、我们通常对孩子一无所知,而孩子们对教师却是了如指掌,这就是为什么用简单的方法处理学生问题时往往被动的关键。进而“我就不信”成了教师的口头禅,这恰恰证明教师过分的迷信自己了。迷信自己的权威、学识、经验。
2
1、“我怎么这么倒霉啊,遇见了你!”这是某些老师常说的。如果大夫这样对病人说,会是什么样的效果?
2
2、班级管理要立法,立法的前提是你愿意、他愿意、他能够。有些制度虽然大家都愿意,但是孩子们却是有心无力的,他不能够,这样的制度往往会出现执行难的问题。学生不清楚他能不能够,但是教师清楚。
2
3、立法要清楚,不能含糊其辞。比如请假制度,要说明白什么情况下以什么形式向什么人请假。
2
4、对学生的要求要分底限、基准、高标三个层次。底限是红线,任何人不得触;基准是基本要求,大家基本都能达到;高标示一种期望,是大部分都达不到的。不能用高标来要求整体,那样大家都看不到希望。
2
5、危机管理:当班集体出现问题时,教师要冷静处理,不能大包大揽。处理的目的是亡羊补牢,不让事态扩大。
2
6、对孩子的教育,教师往往是以应该为逻辑前提,孩子的逻辑则是无所谓。这样便产生了矛盾,教师觉得你应该这样做,学生则认为无所谓。教师思想合理不合情,孩子的思想则是合情不合理。
2
7、管理是即时性的,立竿见影,马上生效;教育则是慢性的,需要一遍又一遍地长期的耳提面命。我们不能期望一次的提醒就把孩子的问题改掉,这显然是不合情理的。
2
8、教师批评学生常常是用两个不需要回答、一个无法回答的问题进行的:你是不是不想学了?你是不是想混下去啊?那你问什么犯错误?这样的问话往往就偏离了教育的初衷。批评学生是让学生从错误的事件中获得生命成长的经验。偏离了这个根本,一味的教训学生的结果往往是不欢而散。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