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人文精神在小学篮球教学中的融合

更新时间:2022-07-03 14:00:02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收藏

【摘要】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是古典诗歌鉴赏中很常见的两种表现手法,都是属于间接的抒情方式,并各自有其独特的作用,但在平时的教学和练习中,很多同学总是容易将这两者混淆而导致丢分,那么究竟该如何区别呢?

【关键词】 借景抒情 托物言志 区别

古诗鉴赏是历年高考的一个重点专题,而表现手法则是其中一个难点。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是古典诗歌常见的两种表现手法,都是属于间接的抒情方式。不同于直抒胸臆,它们借助叙述、描写和议论的方式来抒情,使抽象的感情客观化、具体化、形象化,易于被人理解和接受。虽然各自有其独特的作用,但在具体的学习、鉴赏中,很多学生总是将二者混淆,从而丢分。那么究竟该如何区别这两种表现手法呢?通过查阅多种参考资料,以及教学中不断的反思、总结发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区别。

一、定义的区别

借景抒情通常借助自然景物来抒发感情。这里的“景”主要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是含蓄的感受,所以它有喜、怒、乐、哀、愁,但我们绝不会把这种情绪看成是一种思想。

如“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绝句》)诗歌以明快的笔调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春景图。四句全是写景,也全是写情。一、二两句,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的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经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更加令人心旌摇。

托物言志,常通过对某物的描写,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意愿。这里的“物”常常是一些具有象征意味的景物、动物或事物,诗人借助于此物的一些特性来表明自己的“志”,所以此“物”非“景”,而言的“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

如“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杜荀鹤《小松》)小松刚出土,的确小得可怜,路边野草都比它高,以至被掩没在“深草里”。但它虽小而并不弱,在“深草”的包围中,它不低头,而是“刺头”──那长满松针的头,又直又硬,一个劲地向上冲刺,锐不可当。那些弱不禁风的小草是不能和它相匹敌的。小松原先被百草踩在脚底下,可现在它已超出蓬蒿的高度;小松尚幼小,和小草一样貌不惊人,如能识别出它就是“凌云木”,而加以爱护、培养,那才是有识见,才有意义。然而时俗之人所缺少的正是这个“识”字,故诗人感叹道:眼光短浅的“时人”,是不会把小松看成是栋梁之材的,有多少小松,由于“时人不识”,而被摧残、被砍杀啊!读到这里,我们会发现这首诗名义上写不为人识“小松”,实际上在写人,写“小松”初长时不为人注意而最终长成凌云大树,反映出作者对人才出身轻微而终成大业的思考,批判了世人以身世取人的浅陋目光。诗人杜荀鹤出身寒微,虽然年青时就才华毕露,但由于“帝里无相识”(《辞九江李郎中入关》),以至屡试不中,报国无门,一生潦倒。这埋没深草里的“小松”,不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吗?诗人通过描写“小松”坎坷的经历描写,表达了对人才成长的思考。这种写法就是托物言志的写法。

二、描写对象的区别

借景抒情的“景”强调的是自然风景,而不是具体的某种物品。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的“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中的“梧桐”“细雨”“黄昏”等景物。这些景可以是任意景,随处可见之景,故范围广泛,没有特定要求。

托物言志的“物”强调的是一些具有象征意味的景物、动物或事物。例如:

梅--“凌寒独自开”,象征孤傲、高洁、清秀、淡雅。

菊--“凌寒独自开”,象征孤傲、高洁、清秀、淡雅。

兰--“空谷生幽兰”,象征名贵、孤傲、清高。

竹-- 象征它的“劲节”,代表不屈的气节;它的“虚空”,代表谦逊的胸怀;它的“萧 疏”,代表诗人超群脱俗 。

动物:马—自强不息、奋斗不止鸿鹄—志存高远

事物:宝剑--为国效忠,保家卫国。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三、数量上的区别

借景抒情:一般会写到多个景物。

如:“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的《登高》)诗中对风、天、猿啸、白沙、飞鸟、落木、江水等多个景物进行描写。

托物言志:一般只围绕一个事物来写(写该事物的特点和遭遇)。

如:“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的《卜算子 咏梅》)全词则只是围绕梅花的特点和遭遇来表现梅花的精神,并以梅花自喻,表达了自己孤高雅洁的志趣。

四、标题的区别

托物言志一般题目即“咏某某” ,借景抒情则不是。 如:

咏山泉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淡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作品采用拟人手法,寓情于景,写山泉的“不知名”,说山泉的“无人问”;写山泉的“恬淡”,说山泉的“长自清”这一切,都在暗示人们:山泉即诗人自己,山泉的特点即诗人要追求的个性,崇尚恬淡自然、飘逸出俗的高洁境界。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淡泊清高、任性自然的情怀。

咏怀诗阮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

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以凤凰自喻,抒发了诗人孤独无奈的苦闷心情和壮志难酬(或“报国无门”)的悲伤情怀。

综上所述,辨别借景抒情与托物言志两种手法的区别主要是注意两组概念,一组是“景”与“物”,一组是“情”与“志”,一定要明确写景就是为了抒情,咏物就是为了言志。只要反复对比琢磨,还是能很容易就将二者区别开来了。

推荐阅读: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几点认识和思考

  探究山区高中英语学困生的产生及转化方法成果报告

  浅析体育教学竞技项目中学生的赛前心理状态及调控方法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初中思想品德课情境教学的尝试

  简谈农村初中语文古诗词的教学优化研究

热门标签: 教育心得体会
浅谈人文精神在小学篮球教学中的融合.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相关文章

为您推荐

2010一年级入队申请书

2010一年级入队申请书,尊敬的少年先锋队组织:我叫**,是一年级的学生,我自愿申请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我知道少年先锋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我要听党的话,做党的好孩子。老师告诉我说,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是革命先烈的鲜血染成的。每当看到高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戴着鲜艳的红领巾时,我的心里就充满了羡慕和向往。成为一名光荣的少先

行政公文范文2024-05-28

抗震救灾前线医护人员入党申请书

这份申请书是我在参加抢险救灾的六个日子里,连夜赶出来的。几天来,亲历这场灾难救援,我所见到的每个人、每件事都让我振奋,让我敬仰,让我对党和人民更加热爱,更加信心倍增。

入党申请书2023-01-23

2016高中入团申请书范本参阅

2016高中入团申请书范本参阅,本文今天为大家推荐的是2016高中入团申请书范本参阅,希望能满足大家的阅读需求,内容对您有参考价值。更多精彩文章发布尽在这里,敬请期待。敬爱的学校团支部:我志愿加入中国共青团,希望团支部能够批准。作为一名高中生,加入中国共青团是非常必要的。我一直是这么想的,我能够加入中国共青团是我的荣幸

入团申请书2022-11-10

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只会被发展而不会被消解

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只会被发展而不会被消解,一、理论界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种观点:否定或取消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在这世纪之交,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命运受到广泛的关注,许多哲学家或在会议上发言,或写作文章,来反思它的过去,考察它的现在,展望它的未来。人们发表了十分分歧的意见,其中不乏根本否定辩

行政公文范文2024-05-28

马克思主义和现代知识论核心的转换

马克思主义和现代知识论核心的转换,歌德曾经说过:“理论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常青。”鲜活的生命之流汩汩滔滔,奔腾不息。随着新事物、新现象的不断涌现,人们的理论思考也必须不断地变更自己的对象和形式,一些理论的争论显得过时、琐屑或不必要,新的社会实践方式的出现需要我们转换思维框架,采取新的视角,寻找新的解决问题的方式,这就是

行政公文范文2024-05-28

高中生入团申请书

高中生入团申请书,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加入共青团是一件光荣的事,因为共青团是神州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组织,是共产党的助手和预备役。所以我对已经加入了神州共青团的同窗非常羡慕。 这次有时机加入共青团我十分兴奋,因为进团可以学习建设有神州特色社会形态主义的理论,广泛开展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爱国主义、团体主义和社会形态主义思想

入团申请书2022-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