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16
2022-07-15
2022-07-15
2022-07-16
2022-07-15
更新时间:2022-12-06 17:07:49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xc
2022-07-16
2022-07-15
2022-07-15
2022-07-16
2022-07-15
“需要一个自杀者来展示一下绝望的分量了。”
1、结局
对于茨威格,我想大家应该并不陌生。因为在初中的时候,我们就学过茨威格的那个《人类群星闪耀时》。如果我没记错,课本选录的是《夺取南极的斗争》那一篇,讲的好像是探险家斯科特的故事。
当时就觉得那个叫斯科特的家伙好可怜,不仅没成功,到头来还冻死在那里了——凛冽的寒风,一望无际的病原,吃的油都被冻住,写遗书的力气也消散在无尽的冰屑中。现在想想,那才真是叫做“厚重的绝望感”。
可怜归可怜,但是当时的我有一个疑问,为什么要专门介绍一个失败者呢?
后来,直到系统地看了看茨威格的小说,才明白为什么茨威格要这么写。茨威格,怎么说呢,用游戏界常用的话,可以算得上是一个BE(Bad End 坏结局)热爱者了。纵观茨威格的小说,无论是早年《同情的罪》(讲的是一个傲娇女倒贴的故事),《家庭教师》(一个伤心的故事)还是《蛊》(好像又译作《热带癫狂病患者》),亦或是大家都熟悉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好像一开始就说,我们的孩子死了……),等等,似乎很少有让大家都高兴的HE(Happy End好结局)。相反的,他给我们展示的,都是一些惨败的,悲剧性的,最后甚至是有点疯狂的(“大家一起去死吧”一类难听的话,等等)结局。
当然了,如果只用好和坏来界定,似乎又有点太肤浅了。其实,除了好结局和坏结局以外,还有另一种所谓的TE(True End真结局),即,将剧情中的一些隐藏内容揭露出来的情节。
在真结局里,作者通过某种手段:要么是追加一些新内容,要么是在之前一些小细节上牵强附会,等等。将好人变成了坏人,坏人变成了好人,美好成为了骗局,而悲惨和黑暗才是永恒的真实,一类的东西。似乎为了刻意彻底颠倒我们之前的认知,而追求某种让人大跌眼镜的效果。
另外,似乎正面变成负面,总是要比负面变为正面更有冲击力。
因此,人们总是开玩笑说,坏结局再坏上一百倍,就是所谓的真结局了。真结局总是给我们揭露出什么东西,但是,揭露出来的秘密,并不会让我们恍然大悟。因为这个揭露的过程本身,并不像侦探小说那样,有某种严密的逻辑过程,追求某种信服感;这种揭秘追求的其实是某种*性,解构性,破坏性。
综上,使得这些真结局,更多的是让我们感觉到心痛,不安,甚至是绝望。
那么从严格上来讲,茨威格小说,更有某种“真结局”的倾向——干说无用,下面就以《一个女人的二十四小时》为例,用游戏里的手法,来详细解释一下几个结局的区别:
如果整个故事,在女主角送走男青年之后就结束的话,那么,整个故事就变成了:一个中年妇女,怀着一颗母亲般的同情心肠,用自己无私的爱使一位浪子回头的故事。很显然,这是一个好结局,而这个故事,也是个有教育意义的好故事。
而如果女主角选择跟男青年私奔(茨威格并没有这么写,我们只是设想一下),那么这个故事就变成了,一个中年妇女在挽救以为浪荡子的过程中,重新点燃了自己早已熄灭的爱情之火,梅开二度。虽然二者的年龄和身份差距,总有点不伦之恋的味道,但是,只要爱情的愿望得以达成,还算是一个不错的结局。
然后,茨威格在这两者的基础上,加上了一个真结局:女主角发现,自己其实被那个男青年欺骗了,男青年到头来还是拿着钱去烂赌,而女主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劳。于是,所有的一切无非都是泡沫幻影——无论是女主苦口婆心的劝导,还是男青年在教堂里虔诚的起誓(这里插一句:越是长大,就越是发现,类似于“我以后一定会……”一类的话,78。99%都是骗人的),所有的一切,都化作虚无,唯有赌博的热情永垂不朽。
于是,小说不再是一个普通的教育小说,也不再是情节烂俗,略带俄狄浦斯情节的爱情小说。对美好表象的揭露,深层精神的揭露,这就是最典型的茨威格风格。
当然了,茨威格毕竟是大师,设立真结局的目的,并不一单单是为了“震你一下”。情节的合理性,深层的意蕴,也是需要考虑在内的。小说中很明显地说明了,女主角,一个丧偶的中年女性,对那位嗜赌如命的男青年抱有明显的爱意,而且还发生了关系。我们不禁会想,既然男青年的种种行为,不过是满足自己赌博热情的掩饰,那女主角的行为又算什么呢?
在结尾,亲切的茨威格也许是怕我们想的太少,明确地表明,既然男青年用虚伪的骗局隐瞒了自己的赌博欲望,那么女主角也同样的,在同情和关切的接口下,隐藏的是自己无尽的情欲。也许这么说有点过分了,相比女主角的动机一定是好的吧?但是,其行为掺杂了情欲动机这个事实,是绝对无法回避的。
所以,茨威格让女主对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无尽的痛苦和自责。在她伤心欲绝回到家里的时候,儿子亲切地拥抱她,而她则认为“自己是如此的污秽不堪,以至于没有资格接受家人对她的爱意”。按道理来说,女主角已经丧偶多年,无所谓忠贞与否(但就外国环境而言),而且风流韵事什么的,在当时的欧洲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但是女主角却表现出了极大的自责。也许她所自责的,并非是欲望本身,而是把欲望掩盖在冠冕堂皇理由之下,一种无意识的虚伪的行为。
主旨因此变为:“一切皆可是虚假,唯有欲望永恒真实”——一个很有心理分析意味的命题。
茨威格本人和弗洛伊德关系很好,而且也是一个正统的精神分析学信徒。而这,似乎也是茨威格热衷于沉重“真结局”的原因。
心理分析学最重要的概念,便是意识和潜意识。其实,这两个概念,在我看来,是“外在”和“内心”,这对矛盾对立发展而来的。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尤其是在如今的社会里,表里不一,或者换一种好听的说法,克制,是一种必备的生存技能。这个世界资源有限,而人口有日益增加,因此并不是所有人的愿望都能够得到满足,所以,压抑和忍耐,已经和呼吸心跳一样,逐渐地成为了不自觉的行为。
一个人真正的愿望究竟是什么呢?我们只能从外在的效果来判断,却永远都无从得知其真实的想法。而想法和行为之间的关系,取决于我们每个人头脑里自己的编码系统(例如,弗洛伊德认为,同样的强迫行为,同样的梦境意象,我们虽然可以总结出某种大的共同点,但是具体的内容,是因个体而异的,它们和个人的经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当某一天,这个编码系统被破解,真相大白的时候,我们总会得到很多意想不到的答案。
(举一个伊藤润二的恐怖漫画为例:镇上住着一个年轻人,每天都给人分发自己制作的人偶,说是传递给大家幸福和快乐。而实际上,这些人偶都是他父亲的形象。他的父亲生前受过某种诅咒,灵魂不能安息,因此年轻人只能通过这种方式,将诅咒分散给镇上的所有人。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些人偶的样子令人感到如此不安,毛骨悚然。用日语讲,就是:不気味の人形)
所以说,并非是茨威格本人故意要追求一种*性的“真结局”。其实,真正的“真结局”大师,应该是欧亨利。之所以茨威格的小说,有某种“真结局”的感觉,更多是因为,他首先已经认定,要深入人的心理深处去写作。而当我们透过表面,掀开一层层遮盖的帷幕,自然会发现一些,出乎我们意料的东西了。
就像茨威格《同情的罪》里写的,我们都像主人公一样,以为一切都被隐藏了,一切都被遗忘了,甚至已经流入我们潜意识的幽幽忘川之中,被时间的尘埃所覆盖了。但是,那位知晓我们一切罪孽的倔强医生,却牵着他的盲妻子,突然出现在了面前。这是一种不安感,我们感到悲伤,感到一切被颠倒,感到,自己应该立刻逃离这里。
另外,既然提到了欧亨利,有人可能会问,欧亨利的小说,虽然也带有所谓的“真结局”倾向,但并不是所有的结局都是悲惨的呀?但是茨威格的小说,结局为什么都那么坏呢?其实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用弗洛伊德的一句话来解释:
“每个母亲都知道,孩子之间的游戏虽然快乐,但却无一不是在哭泣和纷争中结束。”
——《梦的解析》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上一篇: 《青铜葵花》读后感初一作文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