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平散文》读后感

更新时间:2022-12-10 12:25:28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这本书的名字平实无奇,没有《朝花夕拾》这书名这般藏有深意,但翻开此书,随意一瞥几行字就被其中道理吸引。

  我翻开序言,“我的写作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学术性的论著和翻译,另一类是散文。所谓散文是一个很笼统的说法,我把学术论著之外而又不是小说和诗的文字都算在内。对于我来说,这两类写作是完全统一的,它们不过是我从事哲学思考的不同方式罢了。这个集子所选仅限于后一类。”读到此句顿知周国平先生大概的写作风格。后一类即为散文,翻到正文时我仔细起来。

  全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散文,第二部分是札记,第三部分是随感,第四部分是诗。散文占了大半,周先生笔下的散文,其自由不但在文体,更在写作时的心态。第一辑首先提出“只有一个人生”,深入简出,字句触动我心,在我这样的年纪也许还不能完全读懂,但周先生素朴的笔调让我隐约感受到他对生活的热爱,外冷内热的深深的热爱,不留意间拉近了我和文字的距离,拉近我和他的感受。'苏格拉底在法庭申辩时所说的“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一语,在我看来是道出了哲学的根本使命,这就是探索人生的意义,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他的文字把哲理悄然渗入其中,让人暗暗领会。后来一句“哲学的本意是爱智慧,爱智慧甚于爱一切,包括甚于爱生命”反复研读之下,一层一层意蕴仿佛条条雨丝,轻轻柔柔,划过我的思想。学习本是为了智慧,智慧如日常餐饮所需营养,让我得以明事理明本心,周先生一字“爱”,巧妙地表达出我内心所求,也正如周先生所言“这正是我所想的!”

  周先生的精神所在是平凡,平凡所以贴近我们的心声。哲理,本是深奥的,像是讲不清的心情,而周先生以朴实无华的文字,组成一章一章的心语,平平淡淡地向我们讲述哲理——人生的意义,灵魂与超越,死亡——皆此种种都是充满哲理与神秘,难以道明,没有阅历没有细细品味不能读懂这些简简简单单的文字更不会有自己的感悟吧。“一个愚钝的人,再智慧的朋友对他也是毫无用处的,他坐在一群才华横溢的朋友中间,不过是一具木偶,一个讽刺,一种折磨”周先生这样说,我不禁牢记心头。读书让我汲取智慧,智慧滋润我的思想,这便是读完此书我最大的感受吧!

  周先生在此书中的文采深深打动我,实在受益匪浅。

推荐阅读:

  中国合伙人

  人间有怀——读《在人间》有感

  诸葛亮的罪恶

  《杜拉拉升职记》读后感

  《难以兑现》读后感

  《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800字

热门标签: 散文 读后感
《周国平散文》读后感.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为您推荐

六年级命题作文450字:我的文具盒

我有一个漂亮的文具盒,它已经伴随我两年多了。那是我三年级的时候期末考试考了个不错的成绩,老师奖励我而得到的。  这个文具盒是长方体的。在正面右上角有一张中国农业银行邯郸分行的照片。一座高楼耸立的银行大楼。照片上方写这两行刚劲而有力的大字:中国农业银行邯郸分

400字作文2023-04-30

六年级命题作文400字:我爱家乡

我的家乡是一个被小溪环抱着的小山村。我的童年在这里度过。我爱村里的一切,但我更爱雨后小山村的美丽景色。 雨后的山村,空气格外清新。太阳缓缓地移出了云层,露出了笑脸,把一缕缕金色的阳光洒向大地。山上一片新绿,充满生机。小鸟站在院中的柿子树上,叽叽喳喳地叫着,

400字作文2023-04-30

小学一年级命题作文350字:做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我们是一个三口之家。爸爸妈妈和我。每天爸爸妈妈除了上班还要照顾我。因为既没有和爷爷奶奶住也没有跟姥姥姥爷在一起生活。他们格外的辛苦。每天接送我上下学,给我洗衣服、做饭,还要辅导我学习。他们非常的爱我,我也要孝敬他们。  每天爸爸妈妈回到家,我就给他们拿拖鞋

300字作文2023-04-30

2023小升初作文预测范文:迎着花香走去

小升初作文预测范文:迎着花香走去“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每当我经过楼下,看到墙角那一株盛开的梅花时,便不由自主想到了这句诗,心里充满着深深的敬意。曾经的我喜欢放弃,总是为自己寻找各种冠冕堂皇的借口,对于自己的惰性视而不见。那天800米测验,我以

小学作文2023-04-30

六年级命题作文600字:风筝

风筝,是春天的象征。它在空中飘动,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它快掉下来了,人们大声叫,放风筝的人快快跑。它又飞起来了,人们松了一口气。  它很调皮,一会儿跑东,一会儿走西,到处都有它的足迹。  它是一个魔术师。它一会儿变成蝴蝶,一会儿又变成了老鹰。  它很会玩。咦

600字作文2023-04-30

小升初优秀作文范文:我的渴望

我的渴望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上的人有了呵护自己的孩子的观念。以前的家长将孩子当成奴隶般培养独立的观念,随着岁月的摩擦,渐渐地消逝了。现在普遍存在的是把孩子当成“掌上明珠”,这让孩子们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让他们被独立远远地抛弃了。也许,家长们

满分作文2023-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