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年度总结9篇

更新时间:2023-06-02 10:02:42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工作总结是最常见和多用途的年终总结、半年总结和季度总结。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乡村振兴年度总结的文章9篇 ,欢迎品鉴!

【篇一】乡村振兴年度总结

  2023年以来,南谯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为根本遵循,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省、市委一号文件精神,结合区委六届九次全会和南谯区六届人大四次会议部署,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力推进南谯乡村振兴,现将主要工作推进情况汇报如下:

  一、乡村振兴势头稳成效实

  今年以来,全区“三农”工作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一是“总体稳”,主要经济指标稳中有升,三季度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速2.1%,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6.7%,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增速为22.4%,位列全市第二,新增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2家,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增速为22.4%,全市占比为4.8%,排名第二,各项农产品价格保持稳定。二是“亮点多”,3个滁菊千亩示范片成功落地,申报施集为省级茶叶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西涧春雪”农产品地理标志通过省级评审,“滁菊”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被列入我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行列,“浦口-南谯”跨界示范区13平方公里农业示范区板块进入实操阶段,滁州市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完成立项审批工作,闲置农村宅基地和乡村治理成功纳入省级试点示范,井楠精品民宿对外试营业,承办全市功能农业、小麦赤霉病防控现场会,功能农业协同创新基地破土动工,制定出台《南谯区省级乡村治理示范区创建方案》和《南谯区农村改厕问题排查整改方案》等11个专项方案,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退捕50艘船拆除工作已完成。三是“工作实”。全面贯彻《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及时调整区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和机构配置,常态化推进组织协调、督察督办工作;牵头制定《南谯区乡村振兴推进年行动方案》、《南谯区四个特色产业滁菊、茶叶、功能农业、麻栎发展方案》等指导性文件,各成员单位出台21个政策文件,制定了包括乡村振兴专项资金、土地增减挂钩奖补、现代农业发展奖补等系列激励政策措施,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进一步形成。

  二、“十大行动”撑起乡村振兴新格局

  1.粮食生产保供行动: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提升粮食生产能力,2023年,全区粮食种植面积56.78万亩,总产21.65万吨,累计种植蔬菜3.1万亩,生产各类蔬菜6.7万吨,水产品产量2.17万吨,肉蛋奶总产2.87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幅明显;常态化开展蔬菜每日采收情况监测,与志成牧业等多家禽屠宰和餐饮企业做好对接,帮助养殖户缓解压栏困难;开展快速检测3900批次,检测样品4100个,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目前共开具8600张,附带合格证上市的农产品共计2400吨;全区已认证“三品一标”主体47家94个产品,“西涧春雪”区域公共品牌通过省级评审。

  2.生猪稳产复能行动:制定《南谯区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调整方案》,禁养区面积由原来约676平方公里缩小至约230平方公里。完善补贴政策,统筹市、区两级生猪生产临时救助资金53.6万元,同时启动实施育肥猪保险工作。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项目,全区53个规模猪场粪污处理设施升级改造已全部完成,新建、改扩建规模化猪场6家,12月份生猪存栏7.21万头,同比增长28.75%,生猪出栏15.6万头,同比增长9.09%。积极推进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实行6个养殖场“先打后补”试点,强制性重大动物免疫“三病五率”均达到了100%,规模养殖场户的猪瘟和猪蓝耳病免疫密度到达100%,奶牛场的布病和结核病免疫密度到达100%。

  3.乡村产业发展行动。目前全区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24家,受疫情影响,板材、食品、饲料等企业产值下滑,通过积极帮扶和融资,自3月起情况开始好转,至9月份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增速为27.6%,全市占比为6.1%,三季度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累计增速为22.4%,全市占比为5.8%,排名第二。滁州市农产品加工和冷链物流园已完成项目立项,目前正在招引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园区发展;围绕滁菊产业,目前正与江苏、广东等地大型食药企业对接,谋划开展药(饮)品研(开)发;启动滁河沿岸“浦口—南谯”跨界一体化示范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规划编制与招商工作。

  4.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印发《南谯区农村改厕突出问题排查整改工作方案》《2023年南谯区农村厕所改造及粪污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2023年南谯区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方案》《南谯区2023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点任务分解表》和《南谯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最美村庄”和“最美庭院”认定办法》,明确职责分工和时间节点,确保各项目标按时保质完成;深入施集镇井楠中心村指导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的同时,推进该行政村抓好省级美丽乡村重点示范村创建。同步推进乌衣镇黄圩村、沙河镇新塘村、大柳镇曲亭村3个行政村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提升,按照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标准,补齐短板和弱项;谋划实施“一镇一村一带一园”(即大柳镇全域推进、姑塘村重点打造、滁河观光带沿岸村庄、施集镇井楠茶园周边环境)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工程,作为重点打造,引领和带动全区上下对标学习,奋力争先,营造良好环境整治氛围;评选最美村庄30个,最美庭院50个;加快实施改厕,扎实开展农村改厕突出问题整改,截止目前2023年农村户用改厕已经完成2145户,超任务数145户,其中贫困户改厕任务数164户,已竣工164户,完成任务数的100%,全区共排查出农村改厕问题1729个,已完成整改1729个,整改率100%;施集镇井楠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已通过省级考核验收,首期赵洼民宿示范院落主体工程建设已完成,于5月份对外开放试运营,井楠乡村mall于9月份完工,一期项目于10月份对外开放营业。

  5.高标准农田建设行动:2023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2个项目已完成,正待市级验收,共完成土地平整6030亩,泵站14座,砖砌渠道开挖12.79公里,塘坝清淤及防渗加固76座,配套建筑物678座,田间道路路基54.97公里,沟渠疏浚31.91公里;省2023年度2万亩(含高效节水灌溉0.26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目前施集镇片区(一标段)土地平整约1600亩。排洪渠清淤2100米,新建灌排土渠1500米,塘坝清淤3座;田间道路砼路350米,砂石路1900米,土路2800米;沙河镇片区(二标段)土地平整1260亩,排洪沟清淤800米,放水渠道2600米,塘坝清淤2座,田间土路6600米,砂石路1800米。2023年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建设项目分布在27个灌溉片区,涉及沙河、乌衣、章广、施集、珠龙、大柳和黄泥岗等7个镇,主要建设内容为沟渠清淤、硬化,沟渠建筑物配套,塘坝清淤加固,泵站更新改造等。

  6.重大项目推进行动:推进功能农业协同创新发展,持续开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调优粮食产业结构,重点发展以“稻虾米”“青谷粮油”“功能农业”等优质稻为代表的专用品牌粮食,全区绿色粮食生产基地已扩大到15万亩。发展优质高效蔬菜栽培,去年以来,南谯区新增及改造绿色蔬菜专供基地2000亩,引入食用菌加工企业1家,新增菌棒600万棒,“南谯栎菇”品牌在“长三角”地区影响力逐年提升;特色果品“黄金梨”“珠龙莓”“麦饭石桃”等已打入“长三角”多个城市,目前线上平台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目前,南谯区还加快“长三角”绿色蔬菜示范基地和都市蔬菜保供基地的创建工作,积极打造“长三角”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和供应基地。今年以来,南谯区还积极培育乌衣镇为“长三角”区域水产品特供基地,新增特种水产品基地1500亩,推广螃蟹、青虾、鳜鱼、小龙虾等优质水产品养殖,海宝科技养殖有限公司和金盛家庭农场成功创建国家级水产品养殖示范场。目前南谯区年销售优质水产品2.5万吨以上,80%销往“长三角”地区。

  7.基础设施建设行动: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完成施集水厂管网延伸65km,新增解决和改善农村饮水困难人口0.47万人,完成覆盖20个自然村的珠龙水厂管网延伸70.0km和覆盖6个自然村的沙黄水厂管网延伸20.0km;提升西部山区抗旱能力,完成201口塘坝和15座水库清淤扩挖;13座病险小(2)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已开工;农村道路扩面延伸工程年度90余公里建设任务已完成。

  8.公共服务提升行动:持续开展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新增核减审核工作,4836人享受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发放补助资金43.6万元,2579人享受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发放补助资金15.47万元。完成2023年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统计、惠残民生工程绩效考核档案整理、残疾人评定残疾经费统计、结算工作;同禾康智慧养老公司签订”阳光家园”80名重度残疾人居家托养协议并已上门服务;完成对南谯区小学、中学、大学的残疾学生救助金进行发放,小学1.86万元、中学4.8万元.大学1.5万元;开展残疾人文化进家庭“五个一”活动,分别开展了读书送书、观看残疾人励志影片、唱歌比赛、游园、参观展览馆活动,100多名残疾人参加了活动。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及履约率及完成率,特别是重点人群的履约率和老年人群的履约率,开展2023年度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繁荣乡村文化产业,张浦郢村省级农民文化乐园已完成建设任务,大柳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室外演出舞台主体工程完工;“公益电影与院线电影整合改革”试点工作,井楠电影院已完工。

  9.乡村治理融合行动:强化党建引领。13个基层党(工)委围绕六场硬仗制定“1+N”抓党建个性化清单,扩大范围至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按季度调度推进;摸排确定4个软弱涣散村和4个后进村,4个软弱涣散村由区级层面整顿(乌衣镇白庙村、施集镇杨饭店村、珠龙镇官塘村、黄泥岗镇唐庄村),4个后进村由镇级层面整顿(沙河镇沙河社区、腰铺镇二郎村、章广镇街道社区、大柳镇横塘村);全面落实村干部12条、村书记“四项制度”、村干部职务退出办法等激励举措,对村干部基本报酬重新测算,对村党组织书记“一人一档”全覆盖备案管理,明确任职备案和履职备案的双重管理要求,共补齐配强村(社区)“两委”成员5名;完善基层自治。全面开展全省乡村治理示范县创建工作,着力将培育1镇八村打造省级治理试点,重点围绕村域治理、矛盾纠纷化解、环境卫生、移风易俗等内容,修订《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建立健全约“四会+X”制度,以村规民约规范村民日常行为,以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X”等自治组织管理村级事务,全区成立各类社会组织100余家,成员1100余名,全面推行“村民说事”、“农村小微权力清单”等基层治理品牌。加快建设法治乡村。升级法治文化阵地,构筑普法大平台,推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成功创建珠龙镇珠龙村等5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乌衣镇红山村等21个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施集镇李集村等33个区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推进乡镇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最多跑一地”改革,截止目前全区各乡镇已调解矛盾纠纷2115件,调解成功2103件,调解成功率达99.4%。努力构建平安乡村。以平安建设为主线,争创省级平安县(市、区),平安乡镇、平安村(社区)创建率分别达到90%和92%,创建无访乡镇7个,全区组建“1+4+N”网格员队伍630个,每个网格配备网格长1名(由网格党支部书记优先兼任),网格员、党建网格员、网格指导员、政法网格员各1名,网格信息员若N名。截止目前,全区有村(社区)“两委”干部566人担任网格指导员,确定支部网格长40人,选聘其他各类网格员1890人。积极营造文明乡风。新增设置精神文明建设宣传栏125个、文化墙215处,18015平方米,通过文艺演出、搭建志愿服务宣传台、入户等形式宣传“爱国卫生运动”“公筷公勺”“垃圾分类”等文明新风,累计举办22场文明实践日活动,组织3名援鄂医务人员巡回宣讲,组织全国道德模范等约70余人加入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新增评选区级好人40组51人,文明实践在“疫”线志愿服务先进典型60名,文明(最美)家庭30户,星级文明户10户,7组14人当选“滁州好人”,17户当选市级文明(最美)家庭30户,大柳镇、沙河镇新塘村、腰铺镇姑塘村、施集镇孙岗村、珠龙镇北关村获评第五届安徽省文明村镇称号,珠龙镇北关村作为安徽省推报的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候选单位。

  10.改革试点推进行动:稳步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成功进入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范围,成立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以机制创新统筹解宅基地闲置、管理缺失等问题,试点推进施集镇井楠村和章广镇太平集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井楠村将闲置“两宅”盘活利用与美丽乡村建设和文旅项目有机结合,已流转21户2600平方米闲置住宅,太平集村流转13户1280平方米闲置住宅新建中草药加工厂同步通过村集体经济合作组织与企业入股合作打造“诗意田园”木屋旅居营地项目,目前接待中心已动工。“引企入村”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支持村集体经济组织创办合作社、产业协会等社会组织57家,通过“联合+资金”“联合+指标”“联合+资源”“联合+产业”4种模式,鼓励社会资本与土(林)地、人力等生产要素结合,引导本地农户实行劳务合作,共谋划村企联建劳务合作项目11个,涉及果蔬、粮食、茶叶等12个特色产业,工业类项目5个,预计投资额6.78亿元;区级从要素支持、资金倾斜、金融支持及产品销售4个方面出台激励企业参与“村企联建”优惠措施17条,目前已统筹各级财政资金超800万元,土地约200亩投入联建项目,带动全区29个村与44家企业实现联建,带动返乡农民创业项目9个,为全区村集体经济年创收650.47万元,目前全区村集体经济年收入50万元以上经济强村达12个,其中100万元以上1个,63个村全部达10万元以上。

【篇二】乡村振兴年度总结

  一、目前开展情况

  (一)结合职能,打赢大气攻坚战役

  1.餐饮油烟专项治理。20xx年5月起,由县城管局牵头,在县城建成区开展为期2月的餐饮服务单位油烟和露天烧烤专项整治。历时3个月,至20xx年8月底,县城区332家餐饮服务单位和烧烤店已全部完成整治。并顺利通过验收。

  2.露天禁烧督查。我局重点加强对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以及周边乡镇等露天焚烧落叶、杂草、垃圾行为的巡查,发现一起处理一起。从20xx年7月起,截至目前,共发现并处理近10起露天焚烧落叶、垃圾的行为。

  3.坚持扬尘治理。从20xx年10月起,根据大气污染应急预案要求,我局洒水车坚持对县城区主要街道进行全天候不间断的冲洗,人休息车不休息,全面提升主次道路保洁水平。

  (二)狠抓落实,加强农村垃圾治理

  为有效治理农村面源污染,按照农村生活垃圾“户分类、村收集、镇(乡)转运、县处理”模式,由县城管局牵头指导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

  1.深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2023年,指导全县各乡镇制定《村规民约》,与村民签订《环境卫生三包责任书》;

  制定村、组垃圾池建设参考标准,并指导乡镇规划选址。县政府投入386万元加大农村垃圾治理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全县新建、改建农村生活垃圾池3700多个;

  采购后压式垃圾运输车1辆、转运站配套转运车1辆、箱体可卸式垃圾收集车12辆。目前,全县27个乡镇生活垃圾全部运往x垃圾场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

  20xx年和20xx年,县城管局争取省级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专项资金共计440万元,深入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对我县研城镇宋高山村、周坡镇周坡村等45个行政村的垃圾收集设备设施进行了再完善。

  20xx年,按省、市、县城乡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三年推进方案,计划分两批在我县周坡等乡镇修建垃圾压缩转运站。

  20xx年,由县城管局牵头,投资约1500万元,建成周坡、竹园、马踏和研经等4座乡镇垃圾压缩转运站,并于20xx年投入运行。

  2.扎实开展存量垃圾治理工作。20xx年5月,按照中央、省、市关于做好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工作的要求,我局代拟了《xx县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治理方案》,会同县住建局、县水务局、县农业局在各乡(镇)自查的基础上进行现场核查。经查,我县有500立方以上的存量垃圾6处,涉及5个乡镇,主要分布在研城镇、马踏镇、三教乡、高凤乡和宝五乡,总量35万吨。我局先后邀请x昊筠环保科技有限公司、x桑德新环卫投资有限公司以及x中都设计院等专业治理公司现场勘察,拟定治理方案。经反复对比,拟采用x中都设计院提出的“采取用0.5cm以上的土工膜覆盖,再加盖50cm的土覆盖,种植草等防渗透处理”方案对全县非正规垃圾堆放点进行治理。20xx年8月,我局向县政府上报了《关于治理非正规垃圾堆放点相关事项的请示》,9月份,县政府批复同意“采取用0.5cm以上的土工膜覆盖,再加盖50cm的土覆盖,种植草等防渗透处理”方案对全县非正规垃圾堆放点进行治理。截至目前,该项目已经发改局立项,并完成测绘工作,正在进行设计和地勘。

  目前,我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32%;

  农村垃圾有效治理率达50%。

  (三)常态治理,落实河道专项保洁。

  主要采用竹杆、鱼网等工具设置拦截网、人工清理等方式,实行全天轮流打捞保洁作业,对茫溪河县城区段河道进行保洁,确保河道整洁。

  二、下一步工作安排

  1.继续加强油烟管控,加大巡查力度,督促商家使用油烟净化器。

  2.加大洒水降尘力度,尤其在重污染天气,严格按要求实施洒水降尘频次。

  3.配合做好露天禁烧工作巡查。

  4.扎实推进农村垃圾治理工作。20xx年,在千佛镇、东林镇、王村镇和大佛乡等乡镇修建垃圾压缩转运站。届时,我县27个乡镇的农村生活垃圾可就近运往附近的垃圾压缩转运站进行无害化处理,进一步提高我县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根据《xx县城乡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三年推进方案》,20xx年,我县乡镇每个村完善一个再生资源回收点,3至5户有分类垃圾池,每个村建一个垃圾转运屋。县城区生活垃圾实行分类投放、分类收集。

  20xx年,在完善45个村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基础上,再争取省农村垃圾污水治理资金,力争到2023年,每个村完善垃圾收运设施设备,建4个垃圾中转站,实现90%以上的农村垃圾到达有效治理,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0%。

【篇三】乡村振兴年度总结

  2023年以来,南谯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为根本遵循,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省、市委一号文件精神,结合区委六届九次全会和南谯区六届人大四次会议部署,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力推进南谯乡村振兴,现将主要工作推进情况汇报如下:

  一、乡村振兴势头稳成效实

  今年以来,全区“三农”工作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一是“总体稳”,主要经济指标稳中有升,三季度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速2.1%,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6.7%,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增速为22.4%,位列全市第二,新增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2家,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增速为22.4%,全市占比为4.8%,排名第二,各项农产品价格保持稳定。二是“亮点多”,3个滁菊千亩示范片成功落地,申报施集为省级茶叶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西涧春雪”农产品地理标志通过省级评审,“滁菊”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被列入我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行列,“浦口-南谯”跨界示范区13平方公里农业示范区板块进入实操阶段,滁州市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完成立项审批工作,闲置农村宅基地和乡村治理成功纳入省级试点示范,井楠精品民宿对外试营业,承办全市功能农业、小麦赤霉病防控现场会,功能农业协同创新基地破土动工,制定出台《南谯区省级乡村治理示范区创建方案》和《南谯区农村改厕问题排查整改方案》等11个专项方案,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退捕50艘船拆除工作已完成。三是“工作实”。全面贯彻《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及时调整区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和机构配置,常态化推进组织协调、督察督办工作;牵头制定《南谯区乡村振兴推进年行动方案》、《南谯区四个特色产业滁菊、茶叶、功能农业、麻栎发展方案》等指导性文件,各成员单位出台21个政策文件,制定了包括乡村振兴专项资金、土地增减挂钩奖补、现代农业发展奖补等系列激励政策措施,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进一步形成。

  二、“十大行动”撑起乡村振兴新格局

  1.粮食生产保供行动: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提升粮食生产能力,2023年,全区粮食种植面积56.78万亩,总产21.65万吨,累计种植蔬菜3.1万亩,生产各类蔬菜6.7万吨,水产品产量2.17万吨,肉蛋奶总产2.87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幅明显;常态化开展蔬菜每日采收情况监测,与志成牧业等多家禽屠宰和餐饮企业做好对接,帮助养殖户缓解压栏困难;开展快速检测3900批次,检测样品4100个,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目前共开具8600张,附带合格证上市的农产品共计2400吨;全区已认证“三品一标”主体47家94个产品,“西涧春雪”区域公共品牌通过省级评审。

  2.生猪稳产复能行动:制定《南谯区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调整方案》,禁养区面积由原来约676平方公里缩小至约230平方公里。完善补贴政策,统筹市、区两级生猪生产临时救助资金53.6万元,同时启动实施育肥猪保险工作。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项目,全区53个规模猪场粪污处理设施升级改造已全部完成,新建、改扩建规模化猪场6家,12月份生猪存栏7.21万头,同比增长28.75%,生猪出栏15.6万头,同比增长9.09%。积极推进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实行6个养殖场“先打后补”试点,强制性重大动物免疫“三病五率”均达到了100%,规模养殖场户的猪瘟和猪蓝耳病免疫密度到达100%,奶牛场的布病和结核病免疫密度到达100%。

  3.乡村产业发展行动。目前全区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24家,受疫情影响,板材、食品、饲料等企业产值下滑,通过积极帮扶和融资,自3月起情况开始好转,至9月份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增速为27.6%,全市占比为6.1%,三季度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累计增速为22.4%,全市占比为5.8%,排名第二。滁州市农产品加工和冷链物流园已完成项目立项,目前正在招引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园区发展;围绕滁菊产业,目前正与江苏、广东等地大型食药企业对接,谋划开展药(饮)品研(开)发;启动滁河沿岸“浦口—南谯”跨界一体化示范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规划编制与招商工作。

  4.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印发《南谯区农村改厕突出问题排查整改工作方案》《2023年南谯区农村厕所改造及粪污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2023年南谯区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方案》《南谯区2023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点任务分解表》和《南谯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最美村庄”和“最美庭院”认定办法》,明确职责分工和时间节点,确保各项目标按时保质完成;深入施集镇井楠中心村指导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的同时,推进该行政村抓好省级美丽乡村重点示范村创建。同步推进乌衣镇黄圩村、沙河镇新塘村、大柳镇曲亭村3个行政村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提升,按照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标准,补齐短板和弱项;谋划实施“一镇一村一带一园”(即大柳镇全域推进、姑塘村重点打造、滁河观光带沿岸村庄、施集镇井楠茶园周边环境)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工程,作为重点打造,引领和带动全区上下对标学习,奋力争先,营造良好环境整治氛围;评选最美村庄30个,最美庭院50个;加快实施改厕,扎实开展农村改厕突出问题整改,截止目前2023年农村户用改厕已经完成2145户,超任务数145户,其中贫困户改厕任务数164户,已竣工164户,完成任务数的100%,全区共排查出农村改厕问题1729个,已完成整改1729个,整改率100%;施集镇井楠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已通过省级考核验收,首期赵洼民宿示范院落主体工程建设已完成,于5月份对外开放试运营,井楠乡村mall于9月份完工,一期项目于10月份对外开放营业。

  5.高标准农田建设行动:2023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2个项目已完成,正待市级验收,共完成土地平整6030亩,泵站14座,砖砌渠道开挖12.79公里,塘坝清淤及防渗加固76座,配套建筑物678座,田间道路路基54.97公里,沟渠疏浚31.91公里;省2023年度2万亩(含高效节水灌溉0.26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目前施集镇片区(一标段)土地平整约1600亩。排洪渠清淤2100米,新建灌排土渠1500米,塘坝清淤3座;田间道路砼路350米,砂石路1900米,土路2800米;沙河镇片区(二标段)土地平整1260亩,排洪沟清淤800米,放水渠道2600米,塘坝清淤2座,田间土路6600米,砂石路1800米。2023年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建设项目分布在27个灌溉片区,涉及沙河、乌衣、章广、施集、珠龙、大柳和黄泥岗等7个镇,主要建设内容为沟渠清淤、硬化,沟渠建筑物配套,塘坝清淤加固,泵站更新改造等。

  6.重大项目推进行动:推进功能农业协同创新发展,持续开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调优粮食产业结构,重点发展以“稻虾米”“青谷粮油”“功能农业”等优质稻为代表的专用品牌粮食,全区绿色粮食生产基地已扩大到15万亩。发展优质高效蔬菜栽培,去年以来,南谯区新增及改造绿色蔬菜专供基地2000亩,引入食用菌加工企业1家,新增菌棒600万棒,“南谯栎菇”品牌在“长三角”地区影响力逐年提升;特色果品“黄金梨”“珠龙莓”“麦饭石桃”等已打入“长三角”多个城市,目前线上平台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目前,南谯区还加快“长三角”绿色蔬菜示范基地和都市蔬菜保供基地的创建工作,积极打造“长三角”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和供应基地。今年以来,南谯区还积极培育乌衣镇为“长三角”区域水产品特供基地,新增特种水产品基地1500亩,推广螃蟹、青虾、鳜鱼、小龙虾等优质水产品养殖,海宝科技养殖有限公司和金盛家庭农场成功创建国家级水产品养殖示范场。目前南谯区年销售优质水产品2.5万吨以上,80%销往“长三角”地区。

  7.基础设施建设行动: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完成施集水厂管网延伸65km,新增解决和改善农村饮水困难人口0.47万人,完成覆盖20个自然村的珠龙水厂管网延伸70.0km和覆盖6个自然村的沙黄水厂管网延伸20.0km;提升西部山区抗旱能力,完成201口塘坝和15座水库清淤扩挖;13座病险小(2)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已开工;农村道路扩面延伸工程年度90余公里建设任务已完成。

  8.公共服务提升行动:持续开展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新增核减审核工作,4836人享受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发放补助资金43.6万元,2579人享受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发放补助资金15.47万元。完成2023年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统计、惠残民生工程绩效考核档案整理、残疾人评定残疾经费统计、结算工作;同禾康智慧养老公司签订”阳光家园”80名重度残疾人居家托养协议并已上门服务;完成对南谯区小学、中学、大学的残疾学生救助金进行发放,小学1.86万元、中学4.8万元.大学1.5万元;开展残疾人文化进家庭“五个一”活动,分别开展了读书送书、观看残疾人励志影片、唱歌比赛、游园、参观展览馆活动,100多名残疾人参加了活动。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及履约率及完成率,特别是重点人群的履约率和老年人群的履约率,开展2023年度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繁荣乡村文化产业,张浦郢村省级农民文化乐园已完成建设任务,大柳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室外演出舞台主体工程完工;“公益电影与院线电影整合改革”试点工作,井楠电影院已完工。

  9.乡村治理融合行动:强化党建引领。13个基层党(工)委围绕六场硬仗制定“1+N”抓党建个性化清单,扩大范围至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按季度调度推进;摸排确定4个软弱涣散村和4个后进村,4个软弱涣散村由区级层面整顿(乌衣镇白庙村、施集镇杨饭店村、珠龙镇官塘村、黄泥岗镇唐庄村),4个后进村由镇级层面整顿(沙河镇沙河社区、腰铺镇二郎村、章广镇街道社区、大柳镇横塘村);全面落实村干部12条、村书记“四项制度”、村干部职务退出办法等激励举措,对村干部基本报酬重新测算,对村党组织书记“一人一档”全覆盖备案管理,明确任职备案和履职备案的双重管理要求,共补齐配强村(社区)“两委”成员5名;完善基层自治。全面开展全省乡村治理示范县创建工作,着力将培育1镇八村打造省级治理试点,重点围绕村域治理、矛盾纠纷化解、环境卫生、移风易俗等内容,修订《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建立健全约“四会+X”制度,以村规民约规范村民日常行为,以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X”等自治组织管理村级事务,全区成立各类社会组织100余家,成员1100余名,全面推行“村民说事”、“农村小微权力清单”等基层治理品牌。加快建设法治乡村。升级法治文化阵地,构筑普法大平台,推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成功创建珠龙镇珠龙村等5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乌衣镇红山村等21个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施集镇李集村等33个区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推进乡镇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最多跑一地”改革,截止目前全区各乡镇已调解矛盾纠纷2115件,调解成功2103件,调解成功率达99.4%。努力构建平安乡村。以平安建设为主线,争创省级平安县(市、区),平安乡镇、平安村(社区)创建率分别达到90%和92%,创建无访乡镇7个,全区组建“1+4+N”网格员队伍630个,每个网格配备网格长1名(由网格党支部书记优先兼任),网格员、党建网格员、网格指导员、政法网格员各1名,网格信息员若N名。截止目前,全区有村(社区)“两委”干部566人担任网格指导员,确定支部网格长40人,选聘其他各类网格员1890人。积极营造文明乡风。新增设置精神文明建设宣传栏125个、文化墙215处,18015平方米,通过文艺演出、搭建志愿服务宣传台、入户等形式宣传“爱国卫生运动”“公筷公勺”“垃圾分类”等文明新风,累计举办22场文明实践日活动,组织3名援鄂医务人员巡回宣讲,组织全国道德模范等约70余人加入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新增评选区级好人40组51人,文明实践在“疫”线志愿服务先进典型60名,文明(最美)家庭30户,星级文明户10户,7组14人当选“滁州好人”,17户当选市级文明(最美)家庭30户,大柳镇、沙河镇新塘村、腰铺镇姑塘村、施集镇孙岗村、珠龙镇北关村获评第五届安徽省文明村镇称号,珠龙镇北关村作为安徽省推报的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候选单位。

  10.改革试点推进行动:稳步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成功进入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范围,成立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以机制创新统筹解宅基地闲置、管理缺失等问题,试点推进施集镇井楠村和章广镇太平集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井楠村将闲置“两宅”盘活利用与美丽乡村建设和文旅项目有机结合,已流转21户2600平方米闲置住宅,太平集村流转13户1280平方米闲置住宅新建中草药加工厂同步通过村集体经济合作组织与企业入股合作打造“诗意田园”木屋旅居营地项目,目前接待中心已动工。“引企入村”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支持村集体经济组织创办合作社、产业协会等社会组织57家,通过“联合+资金”“联合+指标”“联合+资源”“联合+产业”4种模式,鼓励社会资本与土(林)地、人力等生产要素结合,引导本地农户实行劳务合作,共谋划村企联建劳务合作项目11个,涉及果蔬、粮食、茶叶等12个特色产业,工业类项目5个,预计投资额6.78亿元;区级从要素支持、资金倾斜、金融支持及产品销售4个方面出台激励企业参与“村企联建”优惠措施17条,目前已统筹各级财政资金超800万元,土地约200亩投入联建项目,带动全区29个村与44家企业实现联建,带动返乡农民创业项目9个,为全区村集体经济年创收650.47万元,目前全区村集体经济年收入50万元以上经济强村达12个,其中100万元以上1个,63个村全部达10万元以上。

【篇四】乡村振兴年度总结

  xxxx年,x镇按照市委、市政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十大重点工程”“五项重点改革”和“七大共享平台”建设要求,积极探索x特色城乡融合发展之路,抓重点、攻难点、增亮点,大力推动乡村振兴工作落地落实,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xxxx年工作总结

  (一)以乡村旅游为主导,以现代农业为支撑,积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近年来,从传统农业逐步向现代农业转型,以食用菌、药材、竹笋、等农产品为主导,逐步建成了食用菌生产基地、竹笋种植基地、“三木”药材种植基地。培育了以万宝食用菌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鑫雨食用菌种植家庭农场为代表的新型经营主体,带动种植规模xxx余亩,年产量xxxx余吨;中药材以黄莲为主,种植规模xxxx余亩,年均产量xxx余吨,建成了以花溪、大坪等村为主导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同时在大坪、龙定、春芽等村高标准种植推广“三木”药材,建设高山三木药材种植区;积极发展笋用竹产业,在大坪、红山、春芽等x个村实现笋用竹有机食品认证xxxx亩。

  大力推进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利用剩余统建房,引进优筑旅游开发公司,投资x亿元建设花溪民宿群,现已开工建设。全镇现有颐养中心x家,花海、湔江美庐、旺达瑞川熊猫等涉旅企业及农家乐xx家,旅游业已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

  加快特色镇建设,完成了xxxx年度x省“百镇建设行动”试点镇建设验收工作。

  (二)以培育人才为关键,积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

  大力培育创新创业人才,完成“育婴师”劳动技能培训x次xx人,共xx人实现就业。引导大学生返乡创业x人,完成新增农业职业农民培训xx人。

  (三)以农村文化建设为抓手,积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1、推进乡村文明创建。截止目前,筒西、姚家、梓柏等xx个村被命名为x市级文明村;xxxx年桥楼、x场社区被命名为x市级“三美”示范。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和基层法治示范创建活动。

  2、深化天府文化主题活动,每月开展x次川剧座唱活动;开展“走基层”文化惠民演出x场;开展文化培训xxxx人次。

  3、全面提升农村社会事业。各村(社区)已建立农村金融服务站和益农社村级公共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农村公路,完成了龙深干道xxxx米建设、崇德至羊叉道路xxx米建设、Ax线崇德段道路xxx米建设。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截至目前共签约居民xxxxx人,签约率xx.xx%。

  (四)以生态文明为引领,积极推动乡村生态振兴

  一是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积极推进农村垃圾治理、污水处理、“厕所革命”、村庄美化等,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发展新格局。xxxx年x月,x镇红山村被列为x市xxxx至xxxx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重点项目计划——百镇千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点。深化实施厕所革命,xxxx年改造公厕x座,完成农村户厕改造x户;深化实施农村垃圾革命,新建密闭式垃圾房x座,新增生活垃圾分类覆盖居民xxxx户;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全镇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的村占比达到xx%。

  二是积极创建“美丽x、宜居乡村”,达标村xx个。

  (五)以党建引领三治结合为基础,积极推动乡村组织振兴

  1、完善社区服务配套设施,健全党群服务中心,完成了桥楼村、花溪村、x场社区党群活动中心亲民化改造,提升了服务群众水平。

  2、稳步推进平安社区建设。完成xx个村(社区)综治中心标识标牌、电视、电脑规范化建设。深化“大联动.微治理”体系,xxxx年至今网格员通过“大联动.微治理”系统上报事件xxxxx件;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巩固社会治安基础。

  3、推动社区组织建设,大力发展社区社会组织、社工组织和居民自治组织,桥楼村共引入社会组织x个,全镇居民自治组织xxx个。

  4、深入实施社区发展治理“五大行动”,巩固提升背街小巷鼓浪屿路xxx号x条;完成桥楼小游园绿化、铺装、凉亭、葡萄架建设;完成桥楼大舞台的提档升级;完成乡愁记忆馆、文化墙、桥楼标志节点等硬件建设;投资xxx万完成xxxxx余人的供水官网改造工程建设。

  5、开展示范村(社区)建设,xxxx年花溪村、景山社区被命为x市乡村振兴示范村(社区)。

  (六)以深化改革激活要素为动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1、扎实抓好农村重大改革。深入推进土地制度改革,在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基础上,深化集体资产股份化改革,农用地适度规模经营率达xx%,新增家庭农场x家。

  2、深化开展脱贫攻坚巩固提升行动。持续落实x户产业帮扶户增收致富措施,落实帮扶资金x.x万元,预计能全面实现收入达当地水平的xx%以上的目标。深入开展“两不愁三保障”回头看大排查工作,全面摸清前三轮高标准扶贫开发相对贫困户涉及xxx户xxx人,和xxxx年以来新识别的x户xx人产业帮扶户,没有出现返贫等现象。

  (七)xxxx年x月x日,承办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在x现场办公相关工作。

  二、存在的问题

  各项工作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工作开展不平衡。各村的重视程度和推进力度不同,工作成效有差别;二是x镇为山区乡镇,部分偏远村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落后,村集体经济薄弱或根本没有收入;三是生态治理任务艰巨,部分村民的环境卫生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四是农村人力资源短缺与专业人才匮乏并存,农民持续增收后劲不足等。

  三、xxxx年工作计划

  xxxx年,我镇将依托优美的生态环境,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的资源和较强的空间承载能力等优势,抢抓成德同城和x向西向北门户发展新机遇,按照多中心、多组团和产城融合发展的理念,持续推动x区域分中心建设各项工作。

  (一)强化项目建设,助力区域中心镇建设。加大存量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大项目招商引资力度,初步实现文旅产业示范带动效应。

  (二)聚力宜居乡村,持续建设幸福x。持续深化省级卫生镇和省级安全社区创建工作,争创x市安全生产监管示范镇,加大生态本底投入,持续推进“增花添彩”工程,实施“三谷”美化工程,继续开展特色植物栽种。

  (三)强化基础配套,持续改善民生。

  (四)深化社区发展治理,打造x样板。探索总结x特色的社区发展治理模式,以“党建+”为基础,继续完善“x+x+x+N”社区治理体系工作。

  (五)深化法治建设,维护社会稳定。

【篇五】乡村振兴年度总结

  2023年,乡村振兴办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脱贫攻坚为导向,认真践行“依托城市发展、服务城市建设”发展理念,奋力推动全镇乡村振兴工作再上新台阶、开创新局面。现将今年以来我镇乡村振兴工作总结如下:

  一、2023年工作总结

  (一)以产业振兴为引擎,激活农村发展新动能。

  1、关于特色产业

  围绕“挂面”非遗文化谋划产业振兴。一是弘扬挂面文化。深挖“挂面”历史文化,推动挂面文化与《村规民约》互融互通,围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开展志愿者服务。今年以来,开展挂面文化节活动2次、志愿者服务10余次,志愿服务人数3000余人。二是做强挂面产业。推行“传承人+农户+公司”抱团生产模式,实施“区域品牌+企业品牌”双品牌战略,依托“魅力中国城”等主题活动推出“一碗面,一座城”城市品牌。目前,全镇累计培育企业20余家、加工作坊500余家,年产挂面50余万公斤、产值2000余万元,人均年增收入2800元。三是打造挂面小镇。推行“农村展新颜、产村相融合”的文明新村发展模式,加快核心区风貌改造,打造集文化传承、农业体验、观光旅游为一体的乡村旅游地,推行轻钢结构体系和装配式建造新技术。今年,累计接待游客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00万元,建成装配式农房样板5栋。

  2、关于村落宜居

  各村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确实解决环境脏、乱、差改善村居环境和生活环境,按照建设宜居农村要求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设施完善,环境整洁,社会和谐的标准。村内道路硬化路面平整与外界交通通畅,出行方便,道路两边进行植树绿化,村道卫生状况良好,设有垃圾池,生活污水治理,村内集中(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养殖污水能集中收集在沼气池处理,垃圾日产日清。

  3、关于乡风文明

  一直以来不断探索加强乡风文明建设,传播文明新风尚,强化宣传,让文明之风在农村广泛传播,广泛刷写文明墙,充分利用广播、板报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涌现“文明家庭”“和谐农家”户数增加让文明之花在农村盛开,邻里之间更是相处融洽。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2023年,觉慧村被省政府评为省级“四好村”。

  4、关于村级治理

  坚持政府引导,群众参与的原则,各村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党员代表大会,制定了村规民约制度,选出保洁员,建立清洁队,为宜居乡村建设夯实基础。重点落实村“绿化”“净化”“道路硬化”等工作,同时积极推进“改厕”“改厨”工作,在推动宜居乡村过程中实施网络化管理机制,网络员积极开展宜居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普及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生态理念。各村无“村霸”等黑恶势力,违法犯罪发生率低。

  5、村民生活

  以提高农民经济收入为目标,在示范村觉慧村大力发展传统手工挂面的生产,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新发展生产大户16户,营销大户10户,电商5户,从事手工挂面供销人员达200余人,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8500元,在镇各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各列前茅。全村医疗养老保险覆盖率达95%以上,村内低保、特困人员救助措施到位,落实精准扶贫政策。

  (二)加快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一是完成镇藤椒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项目、金马中药材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项目、喜胜村种养循环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项目。二是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在乡村振兴示范带、公路沿线以及场镇投放垃圾分类收集亭位7处,在山寨村日间照料中心、喜胜村“朱珠园”产业基地修建公共厕所2处,在百梨村、金马村、花园村为732户农户实施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为7个村积极申报“美丽·宜居乡村”,入选精品村1个、创建村2个。

  (三)稳步推进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持续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在各村组新添置垃圾桶981只,聘请保洁公司日产日清。办理回复环保信访件10件,向5家污染企业发放整改通知书。修建污水处理设施2处,治理黑臭水体2000米米,制止露天焚烧秸秆20余起,拆除违章搭建2000平方米。

  (四)扎实有效开展社会治理工作。一是深化禁毒整治,摸排制毒高危场所310处,摸清75名“六类重点人员”,压紧压实管控责任,铲除罂粟种植2处2株。二是抓实信访维稳,常态化排查问题苗头,注重初信初访,化解矛盾纠纷570件次。三是扎紧安全防线,摸排整治道路交通、塘堰管理等安全隐患14处,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机制,组织开展综合应急演练1次,全年未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习宣传不够到位。一是各部门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均以项目建设为重,对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内涵和目标任务,思考不全,把握不准,目标不明。二是宣传不到位,群众对开展乡村振兴战略知晓率不高,思想认识不足,造成了干部和群众对乡村振兴战略想法不一,思路不清,积极性不高。三是组织相关部门干部、村干部及示范村群众外出参观学习的力度不强,在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方面办法不多,造成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经验不足、方法不当、思路不宽。

  (二)实施规划不够完善。一是在制定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中,前期调研不够深入,特别是对本地的地域环境、人文特色、资源禀赋等方面考虑的不够周全,没有完整地纳入规划。二是广泛征求村“两委班子”和群众意见建议不够,不同程度存在规划与乡镇村社实际结合不紧密,制定的规划缺乏群众性、综合性、可行性、超前性、长效性。

  (三)部门配合不够紧密。一是镇各相关部门各自为政,相互协调配合不够,相互制约因素较多,项目落地难,实施进度缓慢。二是项目资金利用率不高,特别是在整合资金、捆绑使用方面办法不多,思路不宽,造成资金分散,项目效益难以发挥。三是项目建设投资力度不足、建设资金缺乏、融资难度较大。加之,项目督促、协调不够,影响了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推进。

  (四)产业结构较为单一。一是主要产业以农业为主、特色产业分布不均衡,产业单一,基础薄弱,市场竞争力不强,转型升级难度较大;二是产业化进程缓慢,龙头企业少,且规模小。生产技术水平不高,精深加工不够,产品附加值不高,“公司+合作社+基地+农牧户”经营模式尚未形成产业链条。三是由于受客观条件限制,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普遍较低,缺乏专业人才、技能人才和乡村能人。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强领导,统筹推进

  为全面贯彻落实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相关文件精神,切实抓好我镇乡村振兴先进示范村创建工作,健全机制成立示范村建设领导小组,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形成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高效务实的队伍。

  (二)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规划是乡村振兴建设的龙头,必须结合村实际,始终把高标准、全覆盖的理念融入到规划中,以规划设计提升建设水平。规划村,坚持点、线、面统筹发展,优先对交通区位优越、资源条件丰富、景观资源独特、文化内涵丰富的社进行重点打造,具体建设中实行分类指导,要注重从细节入手,因地制宜,差异化、个性化、人文化开展镇、村风貌设计和景观建设,体现一村一品、一村一韵,体现一村一特色。坚持“小尺度、融自然、承乡愁”的原则,求精,不贪大;求好,不图快,建设一批能体现我镇山水人文特色的“美丽·宜居乡村”精品村。

  (三)保护生态,改善环境

  乡容乡貌的打造能间接影响招商引资吸引力。政府把垃圾、污水、绿化等基础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的重点环节抓实抓好。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功能配套;加强村庄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工作。全面推行农村垃圾分类处理、农村户用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和农村污水治理。村庄绿化实现森林围村,注重房前屋后、庭院内外的绿化、美化工作,积极发展庭院经济。

  (四)产业支撑,增收致富

  继续扩大挂面产业规模,建设高标准、高质量的特色现代农业园区,打造名、优、特、新农产品,适度推广规模化经营,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附加值,促进农业现代化。在园区范围内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提升工程,推动农业与旅游深度融合,延伸产业链,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五)强化宣传,营造新风

  加大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的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关心、关注、关爱乡村振兴示范村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发挥《村规民约》在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和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应用《卫生公约》、《文明公约》、“六好”标准等有效手段,促进幸福美丽乡村群众养成好习惯,形成井然有序的新村新秩序。发挥好“三讲三爱两进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内容的年画、宣传画引领好风气,引导群众形成和展现“四好”新村新农民的精神风貌,形成广泛的社会主义农村新风尚。

  (六)整合资金,撬动资本

  实施涉农资金整合计划,用好惠农支农政策,应遵循“性质不变、用途一致”原则归类整合各部门涉农政策资金,向乡村振兴倾斜,各类建设项目、资金优先安排,切实提高涉农资金的使用效率,真正发挥有限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引导、带动作用,充分撬动社会资本。

  (七)加强督导,狠抓落实

  严格落实乡村振兴工作的职责和任务,强化督导,落实人员,压实责任,确保2023年市级、省级乡村振兴战略示范村创建目标的顺利完成。

【篇六】乡村振兴年度总结

  为全面推进我县乡村振兴工作,近年来,县城管局围绕“城乡统筹、源头减量、分类处置、系统治理”的思路和目标,精心谋划、精致组织、精准发力、精细落实,乡村振兴工作取得了较好进展。

  一、加强城镇统筹。

  (一)扎实推进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

  为进一步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从根本上解决“垃圾围城”的出路,我县于20xx年投资1800万元在垃圾填埋场西侧建设日处理生活垃圾300吨的大型垃圾中转站,20xx年1月份建成投入使用,全县生活垃圾全部转运至盱眙县垃圾焚烧发电厂处理,现库区内全面停止填埋生活垃圾,经统计,20xx年全年共外运全县城乡生活垃圾量达63810吨,降低了环境污染,减少了资源浪费,

  (二)完善生活垃圾收运体系

  20xx年11月我县环卫体制调整,将城区背街后巷、城郊结合部、城中村以及经济开发区的道路清扫保洁全部纳入了环卫规范作业,现有环卫人员458人。同时每个镇也建立了专门的环卫保洁队伍,保洁人员配备原则上按照集镇每千人配3名、每个村配4-5名的标准配备到位,并相对保证卫生保洁专业队伍的稳定。截止目前,全县农村环境保洁员已达1158名。

  按照省里提出的“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城乡垃圾统筹处理体系建设要求,我县结合自身实际,将“四步”变“两步”,采取县包到镇(垃圾转运、处理由县负责)、镇包到村组的两级统筹运行管理模式(农村环卫基础设施建设、队伍建设和清扫保洁、垃圾收集由各镇负责)。目前城区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农村生活垃圾收运率达97%,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8%以上。20xx年县财政将农村环卫方面的奖补资金提高至128万元,较20xx年相比增长率达12.8%。大量资金的投入,促进了城乡清洁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建立城乡生活垃圾统筹处理提供了经费保障机制。

  二、推进垃圾分类。

  根据工作实际情况,明确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方法,即县城“细化三类、三分法”,农村“定点投放、二分法”,全面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扎实推进县城垃圾分类试点,金水湾、金采新村等试点小区开展“分类换积分”活动,引导居民自觉主动参与垃圾分类;推进机关单位设置垃圾分类设施,广泛宣传垃圾分类的好处,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生活垃圾分类知晓率、参与率、准确投放率。大力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吕良镇率先启动农村分类试点工作,投放三分类果壳箱、垃圾桶,建成易腐垃圾处理站,所辖村垃圾分类试点实现村域全覆盖,村民参与率达80%。

  强化宣传教育,硬化工作措施。广泛深入宣传,以推动垃圾分类实质运作为基本目标,通过设立宣传栏、投放公益广告、发放宣传单页等方式,增强群众垃圾分类意识,普及垃圾分类知识进单位、进社区、进家庭、进校园,力争做到将垃圾分类投放与宣传渗透到社会各个层面。

  加强垃圾治理,加快垃圾分类收集、转运设施建设,完善生活垃圾终端处理设施,升级改造垃圾压缩处理中心,加快推进城东、城西垃圾中转站建设,逐步提升城乡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同时,统筹做好生活垃圾分流外运处理工作,力争垃圾不落地、不积压,不断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篇七】乡村振兴年度总结

  根据《2023年度郎溪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工作方案》(郎农工办【2023】55号)文件精神,现将我局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化科技扶贫

  我局坚持贯彻科技扶贫相关文件精神,强化县域科技扶贫工作,对全县28个贫困村实行科技特派员结对帮扶.出台《郎溪县科技特派员资金管理暨绩效考核办法》(郎科技经信【2023】19号),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以奖促升.全年带动贫困户813户,带动贫困户增收228.65万元,引进新品种20个,引进新技术24项,创办科技扶贫基地12个,服务农村合作组织75个,举办科技培训69次,累计培训2470人次.

  二、实施科技项目

  一是进一步加强涉农企业的产学研合作,目前古南丰、柏维力、彩枫农林等企业与江南大学、南京林科院合作进一步深化,古南丰黄酒减少沉淀工艺研究项目、柏维力水溶性vc泡腾片的研究与产业化、彩枫农林“娜塔莎”枫树新品种研究,均取得突破,古南丰、柏维力分别获市科技计划立项.

  二是指导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开展各项工作.宏云制茶科技特派员工作站与安徽大学共建黄魁茶病虫害全天候监测站,有效预防了病虫害大规模的发生,并对黄魁茶种植大户进行技术培训,解决5名贫困户就业问题,并收购贫困户茶叶.

  三、推动科技下乡

  一是加强宣传.联合县委宣传部、卫计委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向村民宣传科技知识;科技活动周,组织动力源、国肽两家高新技术企业,对社会免费开放高企研发平台,并组织郎溪科普馆对外开放.二是农技推广.我局连续两年将省支持科技创新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拨付农业农村局,用于共同推广农业新品种、农业新技术.截至2023年底,全县农机总动力达40.55万千瓦.全县机械耕整、小麦、水稻机收机械化水平均达到99.5%以上,全县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6.5%.建设5000亩以上优质专用水稻单品种规模化种植示范点4 个,持续推进我县水稻种植产业转型升级.

【篇八】乡村振兴年度总结

  2023年,乡村振兴办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脱贫攻坚为导向,认真践行“依托城市发展、服务城市建设”发展理念,奋力推动全镇乡村振兴工作再上新台阶、开创新局面。现将今年以来我镇乡村振兴工作总结如下:

  一、2023年工作总结

  (一)以产业振兴为引擎,激活农村发展新动能。

  1、关于特色产业

  围绕“挂面”非遗文化谋划产业振兴。一是弘扬挂面文化。深挖“挂面”历史文化,推动挂面文化与《村规民约》互融互通,围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开展志愿者服务。今年以来,开展挂面文化节活动2次、志愿者服务10余次,志愿服务人数3000余人。二是做强挂面产业。推行“传承人+农户+公司”抱团生产模式,实施“区域品牌+企业品牌”双品牌战略,依托“魅力中国城”等主题活动推出“一碗面,一座城”城市品牌。目前,全镇累计培育企业20余家、加工作坊500余家,年产挂面50余万公斤、产值2000余万元,人均年增收入2800元。三是打造挂面小镇。推行“农村展新颜、产村相融合”的文明新村发展模式,加快核心区风貌改造,打造集文化传承、农业体验、观光旅游为一体的乡村旅游地,推行轻钢结构体系和装配式建造新技术。今年,累计接待游客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00万元,建成装配式农房样板5栋。

  2、关于村落宜居

  各村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确实解决环境脏、乱、差改善村居环境和生活环境,按照建设宜居农村要求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设施完善,环境整洁,社会和谐的标准。村内道路硬化路面平整与外界交通通畅,出行方便,道路两边进行植树绿化,村道卫生状况良好,设有垃圾池,生活污水治理,村内集中(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养殖污水能集中收集在沼气池处理,垃圾日产日清。

  3、关于乡风文明

  一直以来不断探索加强乡风文明建设,传播文明新风尚,强化宣传,让文明之风在农村广泛传播,广泛刷写文明墙,充分利用广播、板报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涌现“文明家庭”“和谐农家”户数增加让文明之花在农村盛开,邻里之间更是相处融洽。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2023年,觉慧村被省政府评为省级“四好村”。

  4、关于村级治理

  坚持政府引导,群众参与的原则,各村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党员代表大会,制定了村规民约制度,选出保洁员,建立清洁队,为宜居乡村建设夯实基础。重点落实村“绿化”“净化”“道路硬化”等工作,同时积极推进“改厕”“改厨”工作,在推动宜居乡村过程中实施网络化管理机制,网络员积极开展宜居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普及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生态理念。各村无“村霸”等黑恶势力,违法犯罪发生率低。

  5、村民生活

  以提高农民经济收入为目标,在示范村觉慧村大力发展传统手工挂面的生产,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新发展生产大户16户,营销大户10户,电商5户,从事手工挂面供销人员达200余人,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8500元,在镇各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各列前茅。全村医疗养老保险覆盖率达95%以上,村内低保、特困人员救助措施到位,落实精准扶贫政策。

  (二)加快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一是完成镇藤椒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项目、金马中药材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项目、喜胜村种养循环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项目。二是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在乡村振兴示范带、公路沿线以及场镇投放垃圾分类收集亭位7处,在山寨村日间照料中心、喜胜村“朱珠园”产业基地修建公共厕所2处,在百梨村、金马村、花园村为732户农户实施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为7个村积极申报“美丽·宜居乡村”,入选精品村1个、创建村2个。

  (三)稳步推进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持续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在各村组新添置垃圾桶981只,聘请保洁公司日产日清。办理回复环保信访件10件,向5家污染企业发放整改通知书。修建污水处理设施2处,治理黑臭水体2000米米,制止露天焚烧秸秆20余起,拆除违章搭建2000平方米。

  (四)扎实有效开展社会治理工作。一是深化禁毒整治,摸排制毒高危场所310处,摸清75名“六类重点人员”,压紧压实管控责任,铲除罂粟种植2处2株。二是抓实信访维稳,常态化排查问题苗头,注重初信初访,化解矛盾纠纷570件次。三是扎紧安全防线,摸排整治道路交通、塘堰管理等安全隐患14处,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机制,组织开展综合应急演练1次,全年未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习宣传不够到位。一是各部门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均以项目建设为重,对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内涵和目标任务,思考不全,把握不准,目标不明。二是宣传不到位,群众对开展乡村振兴战略知晓率不高,思想认识不足,造成了干部和群众对乡村振兴战略想法不一,思路不清,积极性不高。三是组织相关部门干部、村干部及示范村群众外出参观学习的力度不强,在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方面办法不多,造成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经验不足、方法不当、思路不宽。

  (二)实施规划不够完善。一是在制定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中,前期调研不够深入,特别是对本地的地域环境、人文特色、资源禀赋等方面考虑的不够周全,没有完整地纳入规划。二是广泛征求村“两委班子”和群众意见建议不够,不同程度存在规划与乡镇村社实际结合不紧密,制定的规划缺乏群众性、综合性、可行性、超前性、长效性。

  (三)部门配合不够紧密。一是镇各相关部门各自为政,相互协调配合不够,相互制约因素较多,项目落地难,实施进度缓慢。二是项目资金利用率不高,特别是在整合资金、捆绑使用方面办法不多,思路不宽,造成资金分散,项目效益难以发挥。三是项目建设投资力度不足、建设资金缺乏、融资难度较大。加之,项目督促、协调不够,影响了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推进。

  (四)产业结构较为单一。一是主要产业以农业为主、特色产业分布不均衡,产业单一,基础薄弱,市场竞争力不强,转型升级难度较大;二是产业化进程缓慢,龙头企业少,且规模小。生产技术水平不高,精深加工不够,产品附加值不高,“公司+合作社+基地+农牧户”经营模式尚未形成产业链条。三是由于受客观条件限制,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普遍较低,缺乏专业人才、技能人才和乡村能人。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强领导,统筹推进

  为全面贯彻落实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相关文件精神,切实抓好我镇乡村振兴先进示范村创建工作,健全机制成立示范村建设领导小组,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形成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高效务实的队伍。

  (二)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规划是乡村振兴建设的龙头,必须结合村实际,始终把高标准、全覆盖的理念融入到规划中,以规划设计提升建设水平。规划村,坚持点、线、面统筹发展,优先对交通区位优越、资源条件丰富、景观资源独特、文化内涵丰富的社进行重点打造,具体建设中实行分类指导,要注重从细节入手,因地制宜,差异化、个性化、人文化开展镇、村风貌设计和景观建设,体现一村一品、一村一韵,体现一村一特色。坚持“小尺度、融自然、承乡愁”的原则,求精,不贪大;求好,不图快,建设一批能体现我镇山水人文特色的“美丽·宜居乡村”精品村。

  (三)保护生态,改善环境

  乡容乡貌的打造能间接影响招商引资吸引力。政府把垃圾、污水、绿化等基础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的重点环节抓实抓好。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功能配套;加强村庄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工作。全面推行农村垃圾分类处理、农村户用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和农村污水治理。村庄绿化实现森林围村,注重房前屋后、庭院内外的绿化、美化工作,积极发展庭院经济。

  (四)产业支撑,增收致富

  继续扩大挂面产业规模,建设高标准、高质量的特色现代农业园区,打造名、优、特、新农产品,适度推广规模化经营,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附加值,促进农业现代化。在园区范围内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提升工程,推动农业与旅游深度融合,延伸产业链,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五)强化宣传,营造新风

  加大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的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关心、关注、关爱乡村振兴示范村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发挥《村规民约》在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和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应用《卫生公约》、《文明公约》、“六好”标准等有效手段,促进幸福美丽乡村群众养成好习惯,形成井然有序的新村新秩序。发挥好“三讲三爱两进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内容的年画、宣传画引领好风气,引导群众形成和展现“四好”新村新农民的精神风貌,形成广泛的社会主义农村新风尚。

  (六)整合资金,撬动资本

  实施涉农资金整合计划,用好惠农支农政策,应遵循“性质不变、用途一致”原则归类整合各部门涉农政策资金,向乡村振兴倾斜,各类建设项目、资金优先安排,切实提高涉农资金的使用效率,真正发挥有限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引导、带动作用,充分撬动社会资本。

  (七)加强督导,狠抓落实

  严格落实乡村振兴工作的职责和任务,强化督导,落实人员,压实责任,确保2023年市级、省级乡村振兴战略示范村创建目标的顺利完成。

【篇九】乡村振兴年度总结

  根据区委确定的“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国土分局立足自身职能,根据区委《20xx年xx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计划》的安排部署,立即行动,落实责任和研究制定措施,大力开展了乡村振兴工作。

  一、乡村振兴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规划引领,超前安排。按照调整完善后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十三五”土地整治规划,重点围绕土地整治和特色农业,加强了对农村建设用地规模、布局和时序的管控。

  二是实施“土地整治+”惠农工程。发挥土地整治的平台性、综合性作用,规划实施土地整治项目,改善项目区道路、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打造田园综合体,让农民在土地整治中受益。

  (1)黄旗堡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施工完成,新打机井37眼、输水管道22246米、出水口509个、排气阀门井36个、泄水井36个、排水沟22670米、过路管涵15座、桥涵2座、闸房36座、变配电室1座、低压电缆14213米、塔杆组立架线300米、变压器1台、过路顶管69米、修建硬化路18961米、标志牌2座。该项目已完成区级初验,正准备市级评审。

  (2)去年已完成的12个土地整治项目共新增耕地1077.05亩,其中4个项目新增占补平衡指标500.6565亩,已完成省厅内业报备入库,正在进行外业核查。8个项目新增建设用地指标576.39亩,正进行报备入库。(主要用于北斗科技园、老龄产业园、中基食品产业园、军民融合产业园、帅天科技等园区用地)

  (3)20xx年度共实施16个土地整治项目,拟新增耕地1434亩,涉及5个街道及发展区。其中11个小项目已经区政府批复,7个项目开始施工,1个项目完成施工,1个项目需重新招标,2个项目正安排前期工作;

  1个项目已完成规划设计与预算;

  4个项目已论证通过。

  三是科学安排年度土地利用计划指标。市国土资源局下达20xx年土地利用计划后,根据乡村振兴战略,我们在安排时积极向农村倾斜,主要用于农村社区和农村产业园区,根据坊子实际科学安排确定了拟征收的相关地块,其中用于九龙街道下房社区8.2亩、坊安街道葫芦埠社区6.93亩、辛冬棚户区安置用地56.56亩、坊安西曹庄机械加工项目15.8亩。

  四是加快推进征地供地力度,做好乡村产业兴旺和农村生态宜居的土地保障。按照棚户区改造进度要求,加快棚户区改造的征地和供地。召开专门会议予以安排部署,突击决战,确保了凤凰辛冬片区、柳沟棚改片区等18个拆旧村庄土地征收报批进度,棚户区改造安置供地5宗,面积444.6915亩,成交价款6.6803亿元,确保了村民安置的顺利落地。在供地政策上打破工业用地低于15亩的不予供地的限制。今年在智能装备园供应低于15亩的地块3宗,坊安街道供地2宗。

  五是积极推进农村不动产统一登记。在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基础上,加快推进“房地一体”的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从人员、设备、资金上全力支持不动产登记网点向基层延伸,目前九龙街道已经具备受理登记条件。其他镇街正在积极筹备中。

  六是扎实推进第三次国土调查。开展第三次国土调查查清街道、村庄内部商服、工业、仓储、住宅等地类的土地利用状况。汇总形成各类自然资源数据,开展综合分析,为农村规划、农业产业发展提供基础数据支撑。今年区政府出台了《关于开展坊子区第三次国土调查的通知》、成立了区第三次国土调查领导小组,开展了第三次土地调查宣传月活动,适时开展坊子区第三次国土调查作业队伍招标工作。

  二、下步工作打算

  在振兴乡村战略方面,下步我们拟有效运用以下政策措施:

  1.因地制宜编制村土地利用规划。对具有资源优势和突出特色的村庄,统筹城乡规模,因地制宜编制村土地利用规划,与住建部门村庄规划衔接,优化村庄布局,强化用途管制,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适时启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预留5%的建设用地规模,扩大乡村振兴用地空间。

  2.加强建设用地计划指标支持。每年安排一定比例的土地利用计划指标,支持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和产业融合发展,优先安排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用地,鼓励利用村庄集体存量建设用地,对急需落地的重点项目,实行评估认定制度,纳入优先预支计划指标范围,给予重点保障。

  3.深入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合理安排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优先保障农民权益。按照比例探索建立新增计划指标、增减挂钩节余指标配比使用制度。积极引导国有大中型企业、社会资本参与增减挂钩,加快项目实施进度,提升项目质量。

推荐阅读:

  幼儿园疫情防控工作总结范文九篇

  xx幼儿园2023春疫情防控工作总结【十四篇】

  幼儿园小班上学期家长工作总结秋季学期范文三篇

  落实宣传工作条例总结范文(通用3篇)

  公安局人才工作总结9篇

  党史学习教育总结范文三篇

热门标签: 乡村 年度
乡村振兴年度总结9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为您推荐

销售实习总结

在教师或实际工作者的指导下,学生参加一定的实际工作,把学到的书本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以取得实践经验、提高理论水平、锻炼工作能力。i乐德范文网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销售实习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销售实习总结  这是第一次正式与社会接轨踏上工作岗位,开始与以往完全不一样的生活。每天在规定的时间上下班,上班期间要认真准时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不能草率敷衍了事。我们的肩上开始扛着民事责任,凡事得谨慎

销售2023-03-02

2023年社区上半年工作总结|2023年社区上半年总结范文和下半年工作计划参考

  这一年以来我们党政一班人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xx的发展思路,广泛开展了以创建和谐路东为主题的“十进社区”系列活动,各个时期都圆满完成了区委、区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在共驻共建、狠抓规范、促进服务、构建和谐等方面都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绩,现简要总结  一、共驻共建,推动路东发展更加持续强劲  1、抓共建、强认识,实施共驻共建活动。  我们本着“资源共享、社区共建、难题共解、活动共办”的原则,协调

半年工作总结2023-03-01

业务跟单年度工作总结:业务跟单季度工作总结

  又一个季度过去了,我们该如何写好业务跟单季度工作总结?下面搜集了业务跟单季度工作总结,欢迎阅览!  业务跟单季度工作总结1  1、如果设计的电路系统中包含FPGA器件,则在绘制原理图前必需使用Quartus II软件对管脚分配进行验证。(FPGA中某些特殊的管脚是不能用作普通IO的)。  2、4层板从上到下依次为:信号平面层、地、电源、信号平面层;6层板从上到下依次为:信号平面层、地、信号内电

工作总结范文2023-03-01

省级单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阶段工作总结

  进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立足实际巩固主题教育成果,总结经验教训,确保主题教育深入推进、取得实效。以下是本站分享的省级单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阶段工作总结,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省级单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阶段工作总结  随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持续深化,我省第一批开展主题教育的单位和部门紧扣主题,深入

工作总结范文2023-03-01

新入职员工培训工作总结

培训就是培养+训练,通过培养加训练使受训者掌握某种技能的方式。i乐德范文网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新入职员工培训工作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新入职员工培训工作总结  20xx年xx月xx日至xx月xx日,根据公司安排,我有幸参加了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组织的集团公司第一期优秀员工学习交流培训班。能成为首批培训员工中的一份子,我感到十分荣幸,同时感谢公司领导给我这样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能力的机会。  这

培训2023-03-02

一季度工作总结范文,×县一季度工作总结

  一季度工作总结  (2023年4月1日)  一季度,我县紧紧围绕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教育为契机,全面推进各项工作,县域经济社会保持了快速协调发展的良好势头。元至三月,实现财政总收入4.5亿元,同比增长30.4%;实现工业总产值69.35亿元,同比增长14.1%。实际到位内资12.22亿元,同比增长20%;实际到位外资968.4万美元。完成

工作总结范文2023-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