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3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展情况总结【九篇】

更新时间:2023-06-02 11:21:51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摘要是一种应用性写作,是对已完成工作的理性反思。摘要与计划相辅相成。它们应以工作计划为基础。计划总是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摘要的写作过程不仅是对自身社会实践的反思过程,也是提高人们思想认识的过程。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23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展情况总结的文章9篇 ,欢迎品鉴!

2023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展情况总结篇1

  为扎实推进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创建工作,根据《“法治行”法治宣传平台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县档案局根据本单位业务实际,大力宣传法治示范创建,助力乡镇振兴,为全县群众提供及时、精准、普惠、高质的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

  一、领导高度重视

  按照相关文件精神,我局充分认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把创建法治示范创建与其他各项业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切实做到两促进、两不误。为确保创建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成立局长同志任组长,副局长同志任副组长,一般干部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综合办,由综合办负责全局示范单位创建,助推乡村振兴工作的组织协调,并提供了相应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解决机构、人员、经费和设备设施等存在的问题。为更好地开展此项工作,我局通过微信、微博、展览馆电子屏等多种形式宣传法治示范创建工作。

  二、具体措施

  (一)提高政治站位,树立大局意识,增强档案服务大局的积极性。提升档案人的服务能力,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动力。

  (二)发挥档案部门职能作用,主动作为,有效指导农业农村档案工作。8月21日,我局深入县进党委、镇进行工作指导,重点加强农村土地确权档案、精准扶贫档案、村级档案管理业务指导,限度地提供档案查阅利用服务。

  (三)全面落实政策,有效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局驻村工作队积极落实政策,开展入户调查和精准识别,指导精准扶贫专卷更加有效规范。

  (四)坚持“档案姓党”,确保档案服务农业农村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树立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牢记“为党管党,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宗旨,深入开展机关干部职工作风建设,提供更优质的档案服务,为档案更好服务农业农村营造良好的氛围。限度满足人民群众在享受党的为民惠民政策时的获得感、幸福感,为助推乡村振兴,打好脱贫攻坚战做出应有贡献。

  三、存在的问题

  乡村管档人员大多是村干部担任,流动性较强,人员不具稳定性,影响了部分档案的交接工作,且参加档案管理培训人员流动性也较大,导致档案管理工作的培训力度上不去,加大了助推乡村振兴宣传难度。

2023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展情况总结篇2

  我镇在区委、区府坚强领导下,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下,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把我镇乡村振兴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坚持贯彻 “五大发展理念”,立足镇情,精准发力,全力推进“经济、生态、人文、幸福”四个高坪特色乡镇创建,现将该项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围绕五个方面,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是“五位一体”的全面振兴,我镇严格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统筹推进,成立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镇党委书记江洪同志任组长,镇长欧建、人大主席江振声任副组长,下设办公室在农办负责乡村振兴日常工作。确保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抓好乡村振兴战略各项重点任务落实。
  (一)抓特色产业发展。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不断发展壮大优势产业。
  1. 产业布局不断完善,把特色产业转型升级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突破口,全力推进玄顶村花椒基地1400亩、瓦店村中药材基地500亩、高峰村李子园300亩、月台村和冒咕村粮油基地500亩、冒咕村柑橘和桃子等水果300亩以及新兴村竹鼠生态养殖。
  2. 多方式服务乡村振兴事业:实施“三变”改革,实现青山绿水为金山银山,冒咕村在2023年被评为“三变”试点村、市“绿色新村”,实现生态优美、农户增收,推进冒咕村田园综合体建设项目提质增效;成立冒咕村、高峰村综合服务社,实现了农业、服务业的融合;“小川东道”提档升级,投入资金100余万元,新修文化墙2堵,休闲亭、茶铺、商铺等4个,修复古道石板2000米,安装移动公厕3座。沿途栽植行道树、风景树、果树等树苗8000株,形成集采摘、休闲、娱乐、饮食于一体的乡村游发展典范。
  3. 耕地利用效益提升,实施水稻全程社会化服务200亩,水稻保险500亩,全镇家庭农场及专业合作社达到26个,其中区级龙头企业1个,农业经营主体69个。
  4. 加速生态建设,2023年全镇在原森林覆盖率48%的基础上新增退耕还林2023年2800亩,2023年2150亩、农村“四旁”植树800亩、农田林网和特色经济林新造250亩、农田林网和特色经济林改造400亩。共实施营造林6400亩,目前森林覆盖率达56.6%。生态河长制工作有序进行,狠抓了污染源清理、入河排污口普查活动,开展工业、生活、农业农村面源、河道内源“四大”污染集中整治,制定了一河一策,责任明确,治理到位。
  (二)城乡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1. 实施“四好农村路”建设工程,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入。协助开展大安公路高坪段9公里、瓦莫路5.3公里、茨玄路7公里、升级改造。推动新建和升级改造灌火路、堰黄路、李白路和天唐路“农村四好公路”12公里。
  2. 加强农村水利建设。位于新兴村的重点水源建设工程麻柳冲小一型水库项目已开工建设,实现自来水主管网全覆盖。为保障群众饮水安全,解决群众吃水难的问题,瓦厂沟水厂、青龙水厂现已移交鑫发集团,麻柳冲水库现已开工,瓦厂沟水厂启动户户通二期工程、青龙水厂户户通三期工程正在实施,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统筹。
  3. 健全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护机制,环保、市政、公路、河长制多部门通力合作,统一管理,避免了管理上的推诿、扯皮现象,形成了“户清扫、专人保洁、镇集中处理”的环卫模式,制定村民普遍接受和遵守的村规民约,使村庄环境管理走上规范化、长效化轨道,农村环境面貌大为改观。
  4. 加大镇容镇貌综合整治,乱搭乱建彩钢蓬、遮阳伞,车辆乱停乱放、摊点乱摆乱放等“顽疾”得到明显改善,修建青龙、冒咕公厕3个,统一规范天宝场店招店牌,实施天宝场农贸市场改造升级,持续推进青龙场镇农贸市场、停车场、文化广场和休闲步道建设。新添置路灯89盏,安装公路沿线栅栏5.6公里,确保场镇干净整洁、环境优美、宜居宜业。
  5. 农村综合环境明显改善。新修泥结路4公里、便民路4公里、实施玄顶村产业路3.5公里,推进冒咕村“美丽乡村”、“绿色新村”建设,实施高峰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
  (三)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1. 加大了招商引资,不断培育壮大超市、商贸等协同发展,着力繁荣城乡市场。
  2. 加大农贸市场基础建设和污染整治;
  3. 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发展邮政、中通、顺丰等物流站点3家。
  4. 实现电商、金融、超市“三进村”,成立电子商务便民点8个,打造市级电商2个。在确保市场秩序稳定、规范有序前提下,保障人民群众消费安全。
  (四)民生保障更加有力。
  1. 大力推进精准脱贫工作,今年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48户、437人,实施危房改造C级 12户、D级57户,投入扶贫资金86余万元,解决85户建卡贫困户的四配套问题。
  2. 农业惠民资金、社会福利资金精准落实到人到户,民生救助资金,应救必救,应保尽保。农业耕地地力保护补贴248余万元,水库移民直补资金8余万元,生态效益、退耕还林资金254.8余万元。发放城乡低保金335余万元,残疾补贴、临时救助、特困供养救金67余万元,重点优抚对象发放抚恤金150余万元,合作医疗保险参保11652人。
  3. 农村承包地确权工作正在顺利实施中,依法依规、化解矛盾纠纷,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进度,现已完成前期指界、勘验、绘图工作。
  4. 强化扶持引导,现有家庭农场10个、专业合作社16个。
  (五)生态美村建设开始启动建设。
  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不断完善农村水电气路讯房等设施升级改造,今年在全镇投放837户卫生厕所指标,统一免费实施,引导农民开展公厕革命,实现农村生活垃圾社投放、村收集、镇转运。持续开展退耕还林和国土绿化行动,积极争取上级政策,实施村级公路沿线植树造林,现我镇的冒咕村评为市级绿色新村,切实筑牢生态屏障。
  二、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1. 市政、道路交通、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依然薄弱。
  2. 贫困面大,因病因残因智贫困人口多,脱贫攻坚任务艰巨,产业弱、人才缺。
  3. 农村环境卫生整治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面广、管理人员少,设备设施简陋,需进一步加大投入。
  4. 出台奖励激励机制,吸引更多人才和资金投入到乡村振兴中来。
  5. 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大户的带头辐射作用有待提高。

2023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展情况总结篇3

  一、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容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意义

  长期以来,农业和农村扮演着食物供给、要素贡献的角色,生产功能、增产导向占主导地位。当经济社会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后,结构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发展对资源要素量的投入依赖程度下降,这需要农业从增产转向提质,农村从要素供给向生态空间、文化传承、新消费载体等转变。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随着社会经济转型升级和城镇化的不断加快,虽然农业产值和农村人口的比例不断下降,但依然有占大部分的农村地区和农业人口的生产生活问题需要解决,如果不解决他们的问题,我国的现代化将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

  三、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点思考

  (一)发挥党组织领导作用。党管农村工作是我们的传统,这个传统不能丢。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办好农村的事情,关键在党。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需要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健全党管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和党内法规,增强领导农村工作本领,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二)坚持规划先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长期的历史性任务,必须注重规划先行、突出重点、分类实施、典型引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篇大文章,要统筹谋划,科学推进。推进乡村振兴具有前所未有的长远性和全局性,必须坚持规划先行,加快形成城乡融合、区域一体、多规合一的规划体系,强化乡村振兴战略的规划引领作用。要始终坚持以各级相关文件精神为引领,根据农村实际,认真谋划乡村振兴发展。

  (三)发挥人才作用。要将本土人才打造成为现代化农业农村建设的主力军,认定一批带动能力强、有农业生产经验或一技之长的“土专家”“田秀才”农村家庭能人;扶持一批农业职业经理人、经纪人;培育一批技艺精湛、扎根农村、热爱乡土的乡村工匠。要以更加优惠、具有吸引力的政策条件增强人才“粘性”,引进一批掌握多元文化、懂农业技术和信息化农副产品营销的复合型人才。

2023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展情况总结篇4

  根据会议的安排,下面我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进行简要的情况介绍,也希望在座的各位能提出宝贵的意见建议。
  一、对新农村建设的探索及实践
  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农业发展,提出坚持“抓两头、带中间”,力争用10年时间把全市1043个行政村全部建成高水平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在此基础上,我区积极探索振兴乡村之路,先后开展村企合作、产业导入、产业培育、名镇名村建设、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等工作。其中,省级新农村示范片依托完善的基础设施,生态宜居的村庄环境,产业兴旺的农村经济,治理有效的基层组织,共建共享的文明乡风,顺利通过广东省“两年基本实现目标”的绩效评估,获评“优秀”等级,“农村有产业、农民有就业、农村有环境、农村有服务、农村有治理” 的五有目标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二、创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做法及成效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针对农村产业“空心化”、村庄“空巢化”,工商资本进入农村不热、农民增收渠道不多等问题,我区首创市场化模式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产城村人”融合为发展导向,利用社会资本激活农村资源资产活力,实现农村发展“第二次飞跃”:
  一是推动乡村振兴改革试点。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后,区委、区政府大力践行“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精神作风,通过第五次党代会第二次会议等重要会议,将乡村振兴作为今年的重点工作予以部署,制定并印发组织实施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学懂提神”、“弄通提能”“做实提效”工作方案,经过大量的摸底调查、研究,创新提出以市场化模式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法,并率先与碧桂园、华侨城达成合作共识,实施乡村振兴试点项目。
  二是高标准全域谋划乡村振兴。在区委、区政府牵头下,各镇、街道迅速开展资源排查,掌握家底,并结合各行政村资源禀赋,制定《镇(街道)全域乡村振兴三年总体规划方案工作表》,明确了试点片区、产业定位、具体工作、发展规模,按照全区102个行政村统一按照市场化模式分三年(2023年30%、2023年40%、2023年30%的行政村覆盖比例)推进。根据中央、省、市精神,结合我区实际,高标准谋划制定《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方案。
  三是强化绩效考核压实责任。举全区之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制定《2023年惠阳区表格化捆绑式绩效考核方案》,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纳入到有关绩效考核工作,通过落实表格化捆绑式绩效考核作为推动各项工作的重要抓手,把产业振兴最终成果落到促进农民就业、增产增收上来,全力以赴推动农村农民生活富裕。
  四是打造试点推动全面开花。随着试点项目的推进,我区以市场化模式实施乡村振兴实现全面开花,取得了初步成效。目前,落实各类乡村项目共计77个,其中已开工建设30个,初步形成以田园综合体、文化旅游、商业商贸、电商物流、现代金融、城市更新等多种业态带动乡村振兴的发展格局。
  三、存在的困难及建议
  (一)推进乡村振兴人员保障问题。推进乡村振兴,人是关键一环。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上到中央下到基层都非常重视,但是还缺乏相应的组织保障。例如乡村振兴对于基层特别是村委书记、小组长来说,是个新鲜事物,缺乏相应的认识。但往往工作的开展,他们是主要推动者和实施者,如果意识不转变,那么乡村振兴落地就比较困难。因而在组织保障上不仅需要锻造干事创业的干部队伍继续解放思想,勇于担当,真抓实干,还要选好配强基层组织带头人深入开展基层党建标准化建设,努力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强建优,充分发挥在乡村振兴中的核心作用,并且发挥乡贤作用,鼓励乡贤带领乡亲共同致富创收。
  (二)乡村振兴财政投入保障问题。推进乡村振兴,财政保障是重要因素。根据资源摸排,目前我区存在三种类型农村情况:第一类城镇化程度较高,以二三产为支撑的准城中村;第二类资源丰富,但发展滞后,需导入产业激发发展动能的村庄;第三类是资源匮乏、经济发展薄弱村,亟需政府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的村庄。我区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原则,将村庄捆绑导入产业形成规划编制规划发展。然而占大部分比例的第三类型的农村,虽然随着政府的逐年增加投入,农村面的村巷道、路灯、垃圾处理、学校等硬性条件逐渐完善,但是重大基础设施覆盖面、有效改善农村生产生活设施条件等还相对滞后。乡村公共服务与城镇相比,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方面不均衡,农民群众的获得感有待提升。因此,需要建立乡村振兴财政投入机制进行精准施策,将乡村振兴建设资金列入每年财政预算,同时科学系统整合政府公共财政资金更大力度向“三农”倾斜,确保财政投入与乡村振兴目标任务相适应。
  (三)农村土地利用问题。当前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土地利用工作中,存在村庄村土地利用规划与村庄规划期限不一致,且村庄规划对村庄建设用地的需求远远超过村土地利用规划实际建设用地规模,无法发挥村土地利用规划在“多规合一”中“底盘”作用,导致实际编制的村土地利用规划和村庄规划难以落地实施。此外,建设用地项目预审和用地审批时限过长,程序复杂造成部分重大建设项目无法及时落地。对此,建议市级层面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和指导意见。
  下来,在此基础上不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继续拓展乡村振兴范围,积极调动更多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让乡村振兴成为惠阳经济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为全市乃至全省走在前列主动担当、多做贡献。

2023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展情况总结篇5

  我镇在区委、区府坚强领导下,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下,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把我镇乡村振兴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坚持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立足镇情,精准发力,全力推进经济、生态、人文、幸福四个高坪特色乡镇创建,现将该项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围绕五个方面,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是五位一体的全面振兴,我镇严格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统筹推进,成立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镇党委书记江洪同志任组长,镇长欧建、人大主席江振声任副组长,下设办公室在农办负责乡村振兴日常工作。确保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抓好乡村振兴战略各项重点任务落实。
  (一)抓特色产业发展。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不断发展壮大优势产业。
  1. 产业布局不断完善,把特色产业转型升级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突破口,全力推进玄顶村花椒基地1400亩、瓦店村中药材基地500亩、高峰村李子园300亩、月台村和冒咕村粮油基地500亩、冒咕村柑橘和桃子等水果300亩以及新兴村竹鼠生态养殖。
  2. 多方式服务乡村振兴事业:实施三变改革,实现青山绿水为金山银山,冒咕村在2023年被评为三变试点村、市绿色新村,实现生态优美、农户增收,推进冒咕村田园综合体建设项目提质增效;
  成立冒咕村、高峰村综合服务社,实现了农业、服务业的融合;
  小川东道提档升级,投入资金100余万元,新修文化墙2堵,休闲亭、茶铺、商铺等4个,修复古道石板2000米,安装移动公厕3座。沿途栽植行道树、风景树、果树等树苗8000株,形成集采摘、休闲、娱乐、饮食于一体的乡村游发展典范。
  3. 耕地利用效益提升,实施水稻全程社会化服务200亩,水稻保险500亩,全镇家庭农场及专业合作社达到26个,其中区级龙头企业1个,农业经营主体69个。
  4. 加速生态建设,2023年全镇在原森林覆盖率48%的基础上新增退耕还林2023年2800亩,2023年2150亩、农村四旁植树800亩、农田林网和特色经济林新造250亩、农田林网和特色经济林改造400亩。共实施营造林6400亩,目前森林覆盖率达56.6%。生态河长制工作有序进行,狠抓了污染源清理、入河排污口普查活动,开展工业、生活、农业农村面源、河道内源四大污染集中整治,制定了一河一策,责任明确,治理到位。
  (二)城乡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1. 实施四好农村路建设工程,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入。协助开展大安公路高坪段9公里、瓦莫路5.3公里、茨玄路7公里、升级改造。推动新建和升级改造灌火路、堰黄路、李白路和天唐路农村四好公路12公里。
  2. 加强农村水利建设。位于新兴村的重点水源建设工程麻柳冲小一型水库项目已开工建设,实现自来水主管网全覆盖。为保障群众饮水安全,解决群众吃水难的问题,瓦厂沟水厂、青龙水厂现已移交鑫发集团,麻柳冲水库现已开工,瓦厂沟水厂启动户户通二期工程、青龙水厂户户通三期工程正在实施,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统筹。
  3. 健全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护机制,环保、市政、公路、河长制多部门通力合作,统一管理,避免了管理上的推诿、扯皮现象,形成了户清扫、专人保洁、镇集中处理的环卫模式,制定村民普遍接受和遵守的村规民约,使村庄环境管理走上规范化、长效化轨道,农村环境面貌大为改观。
  4. 加大镇容镇貌综合整治,乱搭乱建彩钢蓬、遮阳伞,车辆乱停乱放、摊点乱摆乱放等顽疾得到明显改善,修建青龙、冒咕公厕3个,统一规范天宝场店招店牌,实施天宝场农贸市场改造升级,持续推进青龙场镇农贸市场、停车场、文化广场和休闲步道建设。新添置路灯89盏,安装公路沿线栅栏5.6公里,确保场镇干净整洁、环境优美、宜居宜业。
  5. 农村综合环境明显改善。新修泥结路4公里、便民路4公里、实施玄顶村产业路3.5公里,推进冒咕村美丽乡村、绿色新村建设,实施高峰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
  (三)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1. 加大了招商引资,不断培育壮大超市、商贸等协同发展,着力繁荣城乡市场。
  2. 加大农贸市场基础建设和污染整治;
  3. 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发展邮政、中通、顺丰等物流站点3家。
  4. 实现电商、金融、超市三进村,成立电子商务便民点8个,打造市级电商2个。在确保市场秩序稳定、规范有序前提下,保障人民群众消费安全。
  (四)民生保障更加有力。
  1. 大力推进精准脱贫工作,今年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48户、437人,实施危房改造C级 12户、D级57户,投入扶贫资金86余万元,解决85户建卡贫困户的四配套问题。
  2. 农业惠民资金、社会福利资金精准落实到人到户,民生救助资金,应救必救,应保尽保。农业耕地地力保护补贴248余万元,水库移民直补资金8余万元,生态效益、退耕还林资金254.8余万元。发放城乡低保金335余万元,残疾补贴、临时救助、特困供养救金67余万元,重点优抚对象发放抚恤金150余万元,合作医疗保险参保11652人。
  3. 农村承包地确权工作正在顺利实施中,依法依规、化解矛盾纠纷,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进度,现已完成前期指界、勘验、绘图工作。
  4. 强化扶持引导,现有家庭农场10个、专业合作社16个。
  (五)生态美村建设开始启动建设。
  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不断完善农村水电气路讯房等设施升级改造,今年在全镇投放837户卫生厕所指标,统一免费实施,引导农民开展公厕革命,实现农村生活垃圾社投放、村收集、镇转运。持续开展退耕还林和国土绿化行动,积极争取上级政策,实施村级公路沿线植树造林,现我镇的冒咕村评为市级绿色新村,切实筑牢生态屏障。
  二、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1. 市政、道路交通、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依然薄弱。
  2. 贫困面大,因病因残因智贫困人口多,脱贫攻坚任务艰巨,产业弱、人才缺。
  3. 农村环境卫生整治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面广、管理人员少,设备设施简陋,需进一步加大投入。
  4. 出台奖励激励机制,吸引更多人才和资金投入到乡村振兴中来。
  5. 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大户的带头辐射作用有待提高。

2023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展情况总结篇6

  按照市委农办《2023年中卫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综合考评方案》和《关于进一步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百万移民致富提升行动考核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情况,现将一年来各项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
  (一)坚持问题导向,狠抓整改落实。根据《中卫市2023年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2023年脱贫攻坚督查反馈问题》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四查四补”常态化问题排查整改工作,认真梳理并制定了整改落实台账,明确了整改措施、整改期限和责任单位,按时将进展情况报市乡村振兴局。截至目前,存在问题已完成整改并长期坚持。
  (二)严格工作作风,强化帮扶效果。完成了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的重新选派工作,选派了三名经验丰富、能力突出的干部进驻沙坡头区东园镇金沙村、兴仁镇高庄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指导联系帮扶村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东园镇金沙村致富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海原县史店乡田拐村乡村振兴旅游提升项目方案》,确保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根据中共中卫市委组织部、中卫市乡村振兴局《关于进一步完善市直部门(单位)定点帮扶工作机制的通知》(卫乡振发[2023]1号)和中共中卫市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建立厅级领导同志包抓百万移民致富提升行动工作机制的通知》(卫党办发〔2023〕18号)要求,研究制定了《市旅游和文化体育广电局2023年乡村振兴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工作内容和领导责任,确保按时保质完成各项任务。主要领导定期听取驻村工作队工作进展情况,到帮扶村调研指导工作,针对存在问题积极协调解决。向东园镇金沙村、兴仁镇高庄村各划拨1万元用于驻村工作队开展日常工作,为东园镇金沙村驻村工作队购买电冰箱、粮油等价值1300余元的生活物资,为兴仁镇高庄村驻村工作队购买了价值1000余元的生活物资。全年共向社会各界捐赠图书2190册,其中向兴仁镇高庄村捐赠400册。
  (三)深入基层一线,履行帮扶职责。结合“四查四补”工作,积极配合驻村工作队深入贫困户家中,通过与党员干部、广大群众面对面交流,及时征求、收集整理了村情民意、政策执行、生产生活、村集体经济社会发展、旅游扶贫和对旅游业发展的良策及意见建议。填写上报了《帮扶责任人帮扶计划表》《农村低收入人口基本情况摸排表》,从宣传政策、查实情、讲卫生、抓监测、谋计划5个方面详细了解“两不愁、三保障”、政策贷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帮助协调解决困难。
  (四)加快项目建设,注重产业扶贫。指导沙坡头区、中宁县、海原县分别编制了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编制了《中卫市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23-2025)》《中卫市旅游康养产业发展规划(2023-2030)》,并在规划内对万亩枸杞观光园、丰安屯旅游区、黄羊古落、舟塔枸杞特色小镇、永康苹果小镇、海原希望小镇、盖牌特色旅游村、天都老庄生态康养旅游村等进行了总体规划。大力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改造提升工程。打造了沙坡头旅游新镇、沙坡头水镇、向阳步行街等特色街区和黄河宿集精品民宿,实施了沙坡头区迎水镇沙坡头村农家乐提质工程、黄羊古落、石空枣林、贺堡流域百年梨园项目;沙坡头区迎水桥镇北长滩村、沙坡头村、中宁县倪丁村、太平村、张台村被评定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培育了功夫驴农庄、童家园名俗屯2个五星级乡村旅游点。
  (五)开发文创产品,打造特色品牌。大力培育宁夏微元素、宁夏江南好、丝路艺达、沙坡头草方格、海原剪纸刺绣等6家文创旅游商品研发基地,开发了沙石画、大漠风情系列桌灯、驼绒画、滩羊绒画、沙雕、皮筏、黄河石刻、剪纸、刺绣等50余种文创旅游商品,并在全国、全区的旅游商品大赛中获得2次金奖、5次银奖、18次铜奖。整合全市优质文旅资源,形成了瀚海大漠追星游、寻根黄河野奢游、休闲度假康养游、红色教育研学游、城市休闲观光游等10条中卫旅游精品线路,运用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大力营销宣传精品乡村旅游点,统筹推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六)强化阵地建设,丰富文化供给。大力推行乡镇综合文化站“公建民营公助”管理运行模式,采取政府免费提供活动场地、设施设备、资金补贴和业务指导,民间文艺团体按要求提供文化产品、开展文化活动、接受监督考核的方式,激发了民间文艺团体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了设施设备利用率。全市已建成4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并实现“公建民营公助”全覆盖。建成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448个,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51个、农民文化大院115个。各市、县图书馆、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部对外免费开放。全年开展“文化大篷车”基层文艺演出780场次,广场文艺演出117次,“送戏下乡”惠民文艺演出160场次,累计完成农村数字电影放映7247场次,中卫道情小戏《金沙梦》完成创排并开展下基层巡演7场次。
  (七)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全民健康水平。结合承办第十六届全区运动会,加快场馆建设改造。争取自治区专项资金1549.83万元,市财政配套4000万元,新建场馆4个,改造提升场馆12个。在两县一区建成健身步道8公里,多功能运动场3个,拼装游泳池1个、儿童多功能运动场1个、全民健身联系站点12个。已建成的体育公园、多功能运动场、足球场、全民健身工程等室外场地设施全部免费对外开放。体育馆、全民健身中心等室内场馆实行免费低收费开放政策,保证每年开放330天,每天开放12小时以上,开放期间每年举办全民健身活动近80余次,参与人次达19万人次,进一步提高了体育人口占比。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局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乡村旅游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距离市委、市政府的标准要求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乡村旅游发展要素相对匮乏,缺人才缺资金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二是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力度不大,投资意识与创新意识有待加强;三是乡村文化体育设施还没有充分发挥作用,经常性管理工作仍需进一步增强,旅游基础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三、下一步任务和举措    
  一是坚持规划引领,增强部门协作。按照《中卫市全域旅游发展行动规划》和《中卫市“一带两廊”发展规划(2023-2035年)》中的空间和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乡村旅游发展环境,促进农民增收。指导各县区根据实际,制定出台各自《乡村旅游发展规划》,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建立由旅游文化、农业、自然资源、水利、建设、发改、财政等部门组成的乡村旅游产业发展领导组织,协调处理乡村旅游发展中涉及全局性、政策性的问题,推动各县区乡村旅游提质升级。
  二是实施“康养+”模式,拓宽发展思路。根据中卫市康养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结合沙坡头区、中宁县、海原县区域条件和特色资源,整合乡村旅游资源,确定“一区两县”发展方向。沙坡头区构建以沙漠、富硒、乡村旅游和现有商业街区资源为依托的康养旅游核心城市;中宁县依托枸杞、红枣,打造独具特色的枸杞康养旅游产业区;海原县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山林、农产品资源,打造山林生态康养和中央厨房康养产业区。
   三是加大支持力度,凝聚发展合力。以“十百千万”工程为依托,持续加大乡村旅游人才培养力度。组织全市乡村旅游点和农家乐负责人赴外省进行实地观摩学习,同时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与全域旅游发展政策及有关业务知识,邀请专家开展专题培训,通过内育外引为我市全域旅游发展提供重要人才、智力支撑。积极落实《中共中卫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市的实施意见》(卫党发〔2023〕15号)文件精神,对新评定的星级农家乐、休闲农庄给予一次性奖励,对新建、改造的A级旅游厕所予以资金支持。

2023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展情况总结篇7

  按照市委农办《2023年中卫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综合考评方案》和《关于进一步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百万移民致富提升行动考核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情况,现将一年来各项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
  (一)坚持问题导向,狠抓整改落实。根据《中卫市2023年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2023年脱贫攻坚督查反馈问题》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四查四补”常态化问题排查整改工作,认真梳理并制定了整改落实台账,明确了整改措施、整改期限和责任单位,按时将进展情况报市乡村振兴局。截至目前,存在问题已完成整改并长期坚持。
  (二)严格工作作风,强化帮扶效果。完成了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的重新选派工作,选派了三名经验丰富、能力突出的干部进驻沙坡头区东园镇金沙村、兴仁镇高庄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指导联系帮扶村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东园镇金沙村致富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海原县史店乡田拐村乡村振兴旅游提升项目方案》,确保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根据中共中卫市委组织部、中卫市乡村振兴局《关于进一步完善市直部门(单位)定点帮扶工作机制的通知》(卫乡振发[2023]1号)和中共中卫市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建立厅级领导同志包抓百万移民致富提升行动工作机制的通知》(卫党办发〔2023〕18号)要求,研究制定了《市旅游和文化体育广电局2023年乡村振兴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工作内容和领导责任,确保按时保质完成各项任务。主要领导定期听取驻村工作队工作进展情况,到帮扶村调研指导工作,针对存在问题积极协调解决。向东园镇金沙村、兴仁镇高庄村各划拨1万元用于驻村工作队开展日常工作,为东园镇金沙村驻村工作队购买电冰箱、粮油等价值1300余元的生活物资,为兴仁镇高庄村驻村工作队购买了价值1000余元的生活物资。全年共向社会各界捐赠图书2190册,其中向兴仁镇高庄村捐赠400册。
  (三)深入基层一线,履行帮扶职责。结合“四查四补”工作,积极配合驻村工作队深入贫困户家中,通过与党员干部、广大群众面对面交流,及时征求、收集整理了村情民意、政策执行、生产生活、村集体经济社会发展、旅游扶贫和对旅游业发展的良策及意见建议。填写上报了《帮扶责任人帮扶计划表》《农村低收入人口基本情况摸排表》,从宣传政策、查实情、讲卫生、抓监测、谋计划5个方面详细了解“两不愁、三保障”、政策贷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帮助协调解决困难。
  (四)加快项目建设,注重产业扶贫。指导沙坡头区、中宁县、海原县分别编制了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编制了《中卫市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23-2025)》《中卫市旅游康养产业发展规划(2023-2030)》,并在规划内对万亩枸杞观光园、丰安屯旅游区、黄羊古落、舟塔枸杞特色小镇、永康苹果小镇、海原希望小镇、盖牌特色旅游村、天都老庄生态康养旅游村等进行了总体规划。大力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改造提升工程。打造了沙坡头旅游新镇、沙坡头水镇、向阳步行街等特色街区和黄河宿集精品民宿,实施了沙坡头区迎水镇沙坡头村农家乐提质工程、黄羊古落、石空枣林、贺堡流域百年梨园项目;沙坡头区迎水桥镇北长滩村、沙坡头村、中宁县倪丁村、太平村、张台村被评定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培育了功夫驴农庄、童家园名俗屯2个五星级乡村旅游点。
  (五)开发文创产品,打造特色品牌。大力培育宁夏微元素、宁夏江南好、丝路艺达、沙坡头草方格、海原剪纸刺绣等6家文创旅游商品研发基地,开发了沙石画、大漠风情系列桌灯、驼绒画、滩羊绒画、沙雕、皮筏、黄河石刻、剪纸、刺绣等50余种文创旅游商品,并在全国、全区的旅游商品大赛中获得2次金奖、5次银奖、18次铜奖。整合全市优质文旅资源,形成了瀚海大漠追星游、寻根黄河野奢游、休闲度假康养游、红色教育研学游、城市休闲观光游等10条中卫旅游精品线路,运用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大力营销宣传精品乡村旅游点,统筹推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六)强化阵地建设,丰富文化供给。大力推行乡镇综合文化站“公建民营公助”管理运行模式,采取政府免费提供活动场地、设施设备、资金补贴和业务指导,民间文艺团体按要求提供文化产品、开展文化活动、接受监督考核的方式,激发了民间文艺团体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了设施设备利用率。全市已建成4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并实现“公建民营公助”全覆盖。建成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448个,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51个、农民文化大院115个。各市、县图书馆、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部对外免费开放。全年开展“文化大篷车”基层文艺演出780场次,广场文艺演出117次,“送戏下乡”惠民文艺演出160场次,累计完成农村数字电影放映7247场次,中卫道情小戏《金沙梦》完成创排并开展下基层巡演7场次。
  (七)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全民健康水平。结合承办第十六届全区运动会,加快场馆建设改造。争取自治区专项资金1549.83万元,市财政配套4000万元,新建场馆4个,改造提升场馆12个。在两县一区建成健身步道8公里,多功能运动场3个,拼装游泳池1个、儿童多功能运动场1个、全民健身联系站点12个。已建成的体育公园、多功能运动场、足球场、全民健身工程等室外场地设施全部免费对外开放。体育馆、全民健身中心等室内场馆实行免费低收费开放政策,保证每年开放330天,每天开放12小时以上,开放期间每年举办全民健身活动近80余次,参与人次达19万人次,进一步提高了体育人口占比。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局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乡村旅游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距离市委、市政府的标准要求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乡村旅游发展要素相对匮乏,缺人才缺资金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二是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力度不大,投资意识与创新意识有待加强;三是乡村文化体育设施还没有充分发挥作用,经常性管理工作仍需进一步增强,旅游基础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三、下一步任务和举措    
  一是坚持规划引领,增强部门协作。按照《中卫市全域旅游发展行动规划》和《中卫市“一带两廊”发展规划(2023-2035年)》中的空间和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乡村旅游发展环境,促进农民增收。指导各县区根据实际,制定出台各自《乡村旅游发展规划》,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建立由旅游文化、农业、自然资源、水利、建设、发改、财政等部门组成的乡村旅游产业发展领导组织,协调处理乡村旅游发展中涉及全局性、政策性的问题,推动各县区乡村旅游提质升级。
  二是实施“康养+”模式,拓宽发展思路。根据中卫市康养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结合沙坡头区、中宁县、海原县区域条件和特色资源,整合乡村旅游资源,确定“一区两县”发展方向。沙坡头区构建以沙漠、富硒、乡村旅游和现有商业街区资源为依托的康养旅游核心城市;中宁县依托枸杞、红枣,打造独具特色的枸杞康养旅游产业区;海原县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山林、农产品资源,打造山林生态康养和中央厨房康养产业区。
   三是加大支持力度,凝聚发展合力。以“十百千万”工程为依托,持续加大乡村旅游人才培养力度。组织全市乡村旅游点和农家乐负责人赴外省进行实地观摩学习,同时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与全域旅游发展政策及有关业务知识,邀请专家开展专题培训,通过内育外引为我市全域旅游发展提供重要人才、智力支撑。积极落实《中共中卫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市的实施意见》(卫党发〔2023〕15号)文件精神,对新评定的星级农家乐、休闲农庄给予一次性奖励,对新建、改造的A级旅游厕所予以资金支持。

2023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展情况总结篇8

  去年以来,我县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坚持多措并举,多点发力,科学编制《全县乡村振兴三年工作意见》《某某县乡村振兴五年战略规划(2023—2023年)》和五个振兴《工作方案》,努力打造具有鲁西南特色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工作中主要抓了以下方面:

  第一,坚持把做强农村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进一步打开通道,夯实基础。一是项目招商成效显著。产业振兴,项目是基础,我县把农业项目招商放在首要位置,全力引进大企业,落地大项目,推动大发展。一批大型企业相继来我县投资“三农”项目,投资规模、质量水平均实现历史性突破。今年3月份,我县集中开工乡村振兴项目8个,总投资62.7亿元,业态新、规模大、前景好,致力于打造百亿级新六产产业集群和百亿级的肉鸭产业。其中,山东发展投资控股集团投资13.5亿元的丝路东方田园综合体项目,实际投资规模名列山东省前三位,力争建设成全省乃至全国乡村振兴的示范和样板。由江苏益客集团投资20亿元的益客产业园项目,围绕肉鸭生态养殖和食品加工两大主业,与我县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有机融合,鼓励引导养殖户发展生态肉鸭养殖,致力于打造全国的肉鸭生产专业县、羽绒加工和食品深加工基地县。今年4月份,经益客集团研究决定,将迁往江苏10年的集团总部再迁回山东,落户某某,引凤回巢。二是结构调整加快推进。坚持规划引领、科学布局、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大力开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会战。土地流转面积达到32万亩,划定粮食功能保护区75万亩、重要农作物保护区3.7万亩。大力推进中药材产业,中药材种植面积10万余亩,发展专业村37个、专业户2360个,大型中药材种植基地17处,年产中药材3.5万吨,产值达到14亿余元。大力发展毛木耳种植,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互联网+农产品”的经营模式,建设大棚3200个,栽培毛木耳1.08亿袋,年产值过亿元,成为全国毛木耳四大产区之一。三是农村电商提质增效。目前,全县形成淘宝村18个、淘宝镇3个,电商企业1100家,互联网品牌企业达到200余家,全县拥有活跃店铺1.2万个,农村地区发展电子商务直接或间接受益人口超过25万人。依托阿里巴巴集团橙色培训基地作用,举办各类电商培训100余期,参训人员2万余人次,开启新零售时代,设立京东便利店22家、开设天猫优品店8家。利用京东中国某某馆积极宣传推介我县农特产品,目前已上线企业32家。开辟了我县传统特色农特产品商品的销售新渠道。“舜之药”中药材专业电商平台健康运行。全县形成由传统企业家、返乡大学生和当地青年农民为主的新兴电商创业群体,初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良好局面。

  第二,坚持把推进农村改革作为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进一步释放农村的发展活力、改革红利。一是全力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立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研究制定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指导意见和股权量化指导意见等,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重点环节、实施步骤、组织领导作出部署。目前,我县全面完成了清产核资并录入省清产核资系统,对集体资产进行了量化,核实资产总额11.58亿元,集体土地面积145.56万亩。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567个,量化资产4.76亿元,量化股数85.2万股,完成率100%。基本建立健全村级会计账簿,实行了全县村集体三资代理,并逐步实施了会计电算化。通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村民摸清了“家底”,明晰了产权,逐步实现了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唤醒沉睡多年的农村土地资产,促进了农村土地市场的有序发展。二是全力做好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试点。为确保试点工作顺利进行,县委、县政府成立“双组长”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和县长任组长。按照每个乡镇的试点村不少于本乡镇辖区内行政村总数的10%,每个乡镇选定了不少于3个班子强、经济基础好、村民素质高的先行试点村庄,全县选取的52个试点村。研究制定了《某某县农村宅基地资格认定试行办法》和《某某县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指导意见》,去年10月份,为AAA村部分村民颁发了不动产证书,试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第三,坚持把办好民生实事、“关键小事”作为乡村振兴的大事来抓,进一步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要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主动适应新情况新变化,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努力让农民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的日子。一是村镇建设不断提质。我县被列入省级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试点县、省级新型城镇化试点县。AAAA被纳入全市“两新”融合发展试点乡镇。与鲁商集团、省土地集团、水发集团等大企业合作,新启动7个高标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美丽乡村A类村庄覆盖率达到14%以上。尤其是阎什镇舜耕历山社区,按照土地向适度规模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新型社区集中的原则,与省土地集团合作,把17个村庄分期、分批拆迁,统一规划,高标准建设,全力打造乡村振兴鲁西南样板。依托鲁望农业集团,以土地入股的形式,集中打造1.2万亩优质高效现代农业生产基地,高标准建设集特色种植、优质粮食生产、农产品加工、双创基地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园区。二是公共服务不断加强。近年来,全县累计投入资金6.05亿元,新建、改扩建农村中小学校舍37.56万平方米,全县98%以上的农村中小学校实现了楼房化。在某某广大农村,“的房子是学校,最美的环境在校园”,已成为群众公认的事实。全县设有乡镇卫生院15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处,卫生室(卫生服务站)394处,其中一体化管理村卫生室208处,卫生院被国家确定为“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全力做好免费向全县城乡居民提供14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全县共建立电子健康档案64.9万人。

  第四,坚持把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根本保证,进一步增强党在农村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一是加强农村干部队伍建设。深入实施农村党组织建设“头雁工程”,出台《关于正向激励农村(社区)干部的十条意见》,从拓宽晋升渠道、培树典型、提高待遇、关心关爱、教育培训、减轻工作负担、保障运转经费等10个方面,系统制定了正向激励具体措施,有效激发了村干部工作积极性。提出推进“头雁工程”的“千人计划”,即每村培育1名后备支部书记、2名左右后备村“两委”成员,县委组织部优中选优,建立了947人的农村后备干部人才库。在去年实现全县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村会计培训全覆盖的基础上,今年5月10日起组织100名村支部书记和乡镇组织委员赴浙江省组工培训基地开展为期一周的教育培训,着力提高农村干部抓乡村振兴的能力水平。二是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依托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清产核资工作,逐村制定了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建立了全县集体经济发展台账,统筹采取整合涉农资金、盘活闲置资产、推进土地流转等措施壮大村集体经济。三是大力推进乡风文明。大力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努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乡村,转化为农民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使乡村真正成为具有乡土气息、传承乡村文明的幸福家园。

  某某县是农业大县,全县90多万人中有70多万在农村。当前,全县农业基础薄弱,现代农业还没有迈开步子,农业产业链条比较短,这些都制约着乡村振兴的发展。全县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非常迫切,我们将从最薄弱的环节入手,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20字总要求,全面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

  一、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着力推动质量兴农、绿色兴农,让乡村“强”起来。切实抓好粮食生产,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新增高产创建示范方10万亩。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争新增特色经济作物3万亩,发展特色经济林5000亩。大力培植道地药材标准化种植,新增中药材种植面积8000亩以上。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新建、改扩建规模化养殖场20家以上,创建省级以上标准化示范场2家,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20个以上。大力发展土地流转、土地托管、订单服务等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提升农户组织化程度,新建为农服务中心3处,完成测土配方智能配肥和飞防作业各20万亩。开展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提升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争创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坚持用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大力实施农业“接二连三”工程,积极培育壮大果蔬、食用菌、肉食加工、宠物食品等产业,争取打造几个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力推进丝路东方田园综合体、益客农业生态示范园项目建设进度,发展生猪、肉鸭规模化养殖。积极推动山东上上滩田园综合体、深圳铁汉生态黄河滩区田园综合体项目尽快落地建设,争取打造成省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走出一条规模经营、装备现代、绿色生态、优质高效、三产融合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上提供“某某方案”。

  二、以打造美丽宜居新家园为目标,着力补短板、强弱项,让乡村“美”起来。坚持点面结合、整县推进、特色打造,加快实现美丽乡村全域化。持续开展农村环境“三*”,整合农村“七改”、环境综合整治、“美丽庭院”等资源,建立多元化投入、常态化巡查、长效化管护机制,新增植树造林面积1.5万亩,创建森林乡镇1个、森林村居34个,打造“村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新农村,助力全市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全面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力争综合利用率达到80%。深入开展移风易俗,倡树文明乡风,巩固强化殡葬改革成果。选好配强村委会班子,培育“新乡贤”,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综合运用政策激励、分类指导、产业扶持、规范管理等措施,加快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三、坚持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方向,着力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让乡村“富”起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快实现共同富裕,让广大农民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一是在“减”字上下功夫,持续深化脱贫攻坚。深化脱贫攻坚“三个一”工程,加强扶贫车间管理,致力于扶贫车间向“致富车间”“发展车间”转化;加大涉农扶贫资金整合力度,集中抓好畜禽养殖、花卉、果蔬、食用菌等几个符合当地实际的产业扶贫基地。盯紧“黄河滩”,完成4个外迁社区搬迁,加快4个村台社区建设,努力实现“一村一品,一台一韵”,建成美丽乡村示范点,逐步将“黄河滩”变成美丽的“花果园”。锁定“老病残”,实施资产收益、农村低保、实物供给、邻里互助等保障性扶贫措施,落实各项扶贫政策,确保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残有所助、生活有兜底。二是在“增”字上下功夫,持续促进农民增收。探索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农业、创意农业,鼓励农民发展民宿产业,推动产品变精品、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劳作变体验,不断打造农民增收新业态。借助京东中国某某馆、舜之药、药流通、“供销e家”等电商平台,促进农产品上行。深入推进农村“双创”活动,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通道,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新农人”,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支持金融资本、工商资本、企业主体参与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技术工人、创业农民、产业农民转型,通过就业带动、保底分红、股份合作、利润返还等形式,让农民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效益。三是在“均”字上下功夫,持续发展社会事业。多渠道扩充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加大优质教育资源引进力度,积极争取与北大培文、山师附中等院校的战略合作,培育教育知名品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扎实推进“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有计划地完善教师队伍补充机制,增加师资力量。加快健康某某建设。全面深化基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落实好市政府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12条意见,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积极构建医疗联合体、医养联合体。抓好老弱病残群体的康复、养老工作,推进中心敬老院管理体制改革,完成50处农村幸福互助院建设。不断丰富群众文体生活,实施“十个一”文化惠民工程,让广大群众享受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

2023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展情况总结篇9

  按照《2023年推进乡村振兴战实施方案》中我站承担的工作任务,我们以绿满郾城建设为工作抓手,紧紧围绕“产业兴旺”和“宜居宜业”两大目标任务,大力实施环城防护林、生态廊道、农田林网、村镇绿化美化、林业产业发展等五大工程,有序推进了年度工作任务。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是科学制定工作方案。
  为充分发挥林业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我们结合省级有关文件精神,通过走访调查、借鉴学习等,制定了《村庄绿化实施方案》。该方案以“增林扩绿、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经济发展”为发展思路,重点抓好庭院、街道、休闲绿地、村内闲置土地、农田林网、围村林等六个区域的绿化建设,并对树种、苗木质量、栽植和管护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明确要求。我们将依照该方案开展“绿化示范村”、“森林乡村”等创建工作,推动村庄绿化美化建设步伐,助力乡村振兴。
  二是扎实开展绿满行动。
  在区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镇(办)及交通、水利、城建等相关部门的通力协作下,全区2023年造林任务为0.77万亩,实际完成营造林面积1.7万亩,占区定目标任务的127%。其中,生态造林0.77万亩,优质林果发展面积0.7万亩,花卉苗木发展面积0.7万亩,中幼林抚育0.7万亩。
  1.环城防护林带快速推进。在石武高铁两侧打造1000亩的生态围城林带,按照单侧不低于100米宽的标准,采用3米*3米的栽植密度,选用慈孝竹、楸树、白蜡、楝树和银杏等五个兼具生态防护功能和景观功能树种,绿化长度2.6公里;在龙江路以北(幸福渠—五台山路之间)高压走廊两侧,建设600亩的生态围城林带,栽植玉兰、海棠、樱花等观花苗木10万余株,五颜六色的鲜花次第开放,形成市民游览观赏的花海;在幸福渠、六支渠沿线建设2000亩的防护林基地。基地建设总体采用高大乔木、搭配花灌木及地被植物,以达到四季有绿、四季有花。主要栽植有黄连木、三角枫、元宝枫等20多个品种14万余株,分为楸枫特色林、银杏特色林、玉兰春色林、榆梓特色林、阔叶用材林、果园特色林、针叶用材林、连榆混交林、樟枫混交林9大特色种植区。
  2.生态廊道建设全面提质。对107国道两侧绿化提升档次,形成乔灌花结合、落叶与常绿相搭配的通道绿化景观。在沙河、颍河、吴公渠、幸福渠等4条河流两侧退耕还林,完成水源涵养林1000亩。龙城镇在坡大线单侧不低于50米宽的防护林带500亩。
  3.农田防护林建设因地制宜。结合土地整理、千亿斤粮食、美丽乡村道路及“四好”农村公路建设等项目,以区级道路、环乡道路、沟渠、田间已硬化生产路为重点,按照“一路(沟)两行树”标准,提升完善了农田林网防护功能。
  4.镇村绿化美化有序铺开。以创建“市级园林式乡镇”、“市级绿化示范村”为目标,结合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积极绿化美化政府所在地及四周环境,并择优选择1—3个基础好、群众积极性高的行政村开展绿化造林工作。其中7邓村在村庄周围营造生态观光林基地850亩,栽植水杉、青桐、雪松等16个品种6万多株;7和龙城镇7村被评为市级绿化示范村,市政府各奖励1万元资金。
  5.林业产业稳步发展。依托区位优势及资源优势,增扩猕猴桃、葡萄等特色经济林种植基地,建设和提升乡土树种及珍稀名贵树种培育基地,做优、做强林业产业品牌,实现林业产业精品化、规模化、基地化。新发展经济林面积1000亩,主要集中在7等镇;如7佳程猕猴桃种植专业合作社在龙城镇幸福村增扩猕猴桃种植面积400亩,李集镇李集、老集等村新发展猕猴桃255亩。新发展苗木花卉面积2000亩,主要集中在新店、商桥、裴城等镇;如7等村新种植复叶槭、玉兰苗木400亩,旺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裴城镇胡刘村增扩白蜡、北美枫香等苗木培育面积220亩。
  7月份,我站牵头,组织全区36户苗木花卉经营主体成立了郾城区花卉苗木产业技术联盟。组织联盟单位外出考察学习,建立微信群,积极搭建各种信息平台。目前正在筹备郾城花木网站,开展专业性生产服务和市场信息服务,积极推进“互联网+”林业建设。联盟的成立,为培育壮大我区特色林业产业奠定了基础。
  三、2023年工作计划
  1.工作思路。
  以“实施国土绿化提速行动”为抓手,以“大绿化、大生态”为发展理念,以廊道绿化为重点,大力发展围村林,建设森林乡村,打造森林特色小镇。
  2.工作打算。
  完成造林面积1.65万亩。其中:廊道绿化规划面积1.53万亩。重点打造石武高铁、京珠高速公路、京广铁路、孟平铁路、G107、S238、S220等7条省级以上道路,坡大线、后魏线等8条县乡道路,沙河、颍河等7条河渠两侧防护林带。
  围村林规划面积0.12万亩。每个农业镇按照“集中连片新发展面积100亩以上”的要求,至少在2个行政村村庄外围建设围村林。

推荐阅读:

  村文化活动工作总结【6篇】

  关于税务局信息中心的工作总结【三篇】

  关于2023年X党委意识形态工作总结【十五篇】

  乡镇“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活动总结【三篇】

  综合部部长工作总结【3篇】

  纪检组年度工作总结【3篇】

热门标签: 乡村
关于2023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展情况总结【九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为您推荐

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2023年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是指各级党委(党组)、政府(行政)及其职能部门的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在党风廉政建设中应当承担责任的制度。以下是本站分享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2023年,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2023年  2023年,我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的精神,认真落实中央、自治区、市纪委全会会议精神,狠抓全局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持之以恒正风肃纪

工作总结报告2023-03-04

2023年乡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总结报告材料

工作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总分析、总研究,并分析成绩的不足,从而得出引以为戒的经验。总结是应用写作的一种,是对已经做过的工作进行理性的思考。本站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2023年乡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总结报告材料,供大家参考选择。  2023年乡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总结报告材料  自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开展以来,***镇对该项工作高度重视,将创城工作作为一项重要

工作总结报告2023-03-04

政务服务局接诉即办活动工作总结

时光飞逝,伴随着比较紧凑又略显紧张的工作节奏,今年就这样快接近尾声,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工作,有很多所感所悟,现总结一下。本站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政务服务局接诉即办活动工作总结,供大家参考选择。  政务服务局接诉即办活动工作总结  “接诉即办”工作开展以来,X区委、区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把“接诉即办”作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实践,作为党建引领“吹哨报到”改革的深化举措,作为科学城建设良好环境营造

工作总结报告2023-03-04

集团公司2023年上半年纪检监察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打算三篇

  监察,用于对机关或工作人员的监督(督促)考察及检举。如果面对的目标是环境、仪表等,用监测、监视、监控等词。本站站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集团公司2023年上半年纪检监察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打算三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集团公司2023年上半年纪检监察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打算一篇  上半年,公司纪检监察工作在集团公司党委、纪检监察室的领导和公司经营班子、各部门的配合下,紧紧围绕XXXX集团《20

半年工作总结2023-03-06

社工工作总结三篇

不断探索和总结新的理论经验和方法,不断提升社区工作服务水平,解决各种社会问题,满足社区居民的社会需要。下面是本站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社工工作总结  时光荏苒,岁月穿梭!转眼间我的工作试用期已接近尾声。这是我人生中弥足珍贵的经历,也给我留下了精彩而美好的回忆。在这段时间里大家给予了我足够的宽容、支持、鼓励和帮助,让我充分感受到了领导们坚定的信念,和同事们积极乐观的精神。在对大家肃然起敬的同

工作总结报告2023-03-04

干部考察三年个人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总分析、总研究,并分析成绩和不足,从而得出引以为戒的经验。本站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干部考察三年个人工作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干部考察三年个人工作总结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三年过去了,再回首,思考亦多,感慨亦多,收获亦多。“忙并收获着,累并快乐着”成了我心中的主旋律,常鸣耳畔。  三年来,在各级领导大力支持下,在各位同志的鼎力

个人工作总结2023-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