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别”之蕴

更新时间:2023-01-19 21:09:20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xc

  刚写过一篇《夏别思愁》的文章,主题是为与同窗好友的分别而感伤。后来又发现创网好友们也有着与我同样的感受,有着与同学难分难舍的情意。因此我便再次提起颤抖的笔书写我倒不完的感慨。

  且说离别愁绪,古往今来都在人类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演绎着人们不可或缺的情感之路。其中要数文人们最能描绘别字的蕴味。他们也善于将自己对别字的感受以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将其残存,留给后人细细品味。

  总的来说古人对“别”与现代人的理解大致相同,并没有多大的出入。可能有的只是在形式上的区别。古人主要以诗歌的形式来描述着别,表达着他们的情感,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行为来体现人物内心的思念之苦。大体上看主要可分四种形式的体裁:首先是赠别诗――作者通过各种角色的变换来表达着他们对友人分别的不舍和勉怀。再者是边塞诗――其中有一部份是描绘亲人间生离死别的感人画面。泪流满面,带着满目的苍穹和满脸的忧伤共同祝福着平安、寄托着祝愿。然后是寄旅诗――寂静的月夜作者独自感伤着情怀,那淡淡的清风吹走的是作者浓浓的乡愁。最后是闺怨诗――诗人笔下的女主人翁对远在异乡的丈夫深深地思念,以致于让自己饱尝着望穿秋水之苦,忍受着孤独岁月的煎熬。前两种形式主要描绘临别时的画面,后两种形式则是描写离别后的思念。

  现代人则把那些感伤的画面搬上了银幕,给人以视觉上的感受,从而让观众产生一种身临境的蕴味。这样的方式,更是惟妙惟肖,妙趣横生。

  无论是前人留下来的诗歌,还是那被搬上银幕的电影。都能够让我们深刻的认识到别之苦,别之痛。能够让我们真正的意识到友情的无价,和来之不易。更要我们懂得如何去珍惜。

  苍海桑田,人间苦痛。离别的愁绪如潮水般风起云涌,浪花飞溅,潮湿了空气,也潮湿了双眼,也卷起了回忆。

  总以为那感伤的临别,思念的苦憷,只能在小说中品味到,在银幕中体会到。而如今这似乎望尘莫及的却变得那样清晰明了触手可及。毕业,分手,告别这些让人讨厌而又抗拒不了的词语总在我们我们的单纯的心灵中游离,放任地侵噬着每一个脆弱的角落。只留下一个空荡荡的躯壳独自痛苦地思念着那段美好,怀念着那些过去的种种。最后也只能沉沦在记忆与现实的百般纠缠之中,难以自拔。即使再也无法添补那条条烙印在心灵上的伤痕。至今仍然隐隐作痛的伤痕。细细地留心,原来在我的身边有那么多人在演绎着一幕幕令人伤感的片断。有那么多人都在执着地充当着那辛酸痛苦的主角。

  风的国度,雨的世界。没有雨的风是枯燥的,单调的。没有风的雨是孤独的,她永远也不能与其它雨滴交汇,永远只能被襟锢在原点。体会不到世界的美好,感受不到人间的温暖。风雨交加才能体现完美,见证永恒。淡淡的清风夹杂着绵绵的细雨,轻扶着大地,点缀着长空。风用他粗壮的双手,带着雨漫游,携着雨飞翔。走过泥泞,踏过山川河流,走遍大江南北。畅享快乐与美好。他们在一起是幸福的,是永恒的。而有一天,他们面临着分离,走向各个的国度,各自的世界。我想他们心中一定有深深的苦憷或者怨恨。而我只是那片见证他们相聚离散的真诚的云,虽能带走他们眼中的阴霾,却带不走他们残存在心中的阴霾。我无能为力,只能忠心的祝愿他们能够找到真正属于他们的那场雨,那阵风。携手相伴,走向永恒。

推荐阅读:

  高三作文以《专注》为话题

  梁山狂想曲

  花开双生

  高三话题作文:话题型作文审题与构思要领2000字

  高三想象作文1000字:风信子的蓝色

  想象作文:假如我是英语老师

论“别”之蕴.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