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部门的基本职责是搞准统计数字、搞好统计服务。统计数字准确与否、数据质量如何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如何才能降低差错率、误码率,确保统计数据的准确性?从统计诞生的第一天起,人们就千方百计、想方设法进行着实践,结绳记事、书契记数、珠算、手摇计算器、电子计算器、电子计算机等等。随着科技进步和信息革命的不断深化,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统计数据计算手段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统计同世界统计一样,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统计数据计算机处理按照“微机起步、从无到有、由小到大、以任务促建设”的建设方针,顺利完成了“八五”、“九五”、“十五”统计信息工程建设任务,全面实现了统计数据处理计算机化、数据传输网络化、信息交流网站化,极大地促进了统计改革、创新和发展,信息化在统计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统计生产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提高。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统计信息量膨胀及各种报表分组复杂化,总结回顾统计信息化发展历程,展望预测未来发展前景,必将有力地促进统计信息工程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
1982年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统计系统配备了首批计算机——APPLE计算机,1984年配备了IBM计算机,1986年配备了OLIVETTI公司的M24、M28微机。随着配机数量的逐年增加,统计数据处理工作量进一步加大。1986年工业电讯月报全流程采用计算机处理,计算机远程通讯传输(1200MODEM点对点方式),计算机录入、修改、汇总、制表等,统计数据处理效率大幅度提高,一场新型的技术革命正在悄然兴起;1987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投入产出调查,1988年、1989年全国2.5‰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处理工作都由统计系统自己的信息化部门承担;同年全国统计年报数据处理大部分使用计算机处理等。计算机日常维修、维护、管理,大量的数据处理工作任务,要求统计系统必须组建自己的计算机应用管理机构,原有的各级统计部门办公室代管计算机模式不再适应时代的发展,工作的需要,为此1988年在各级领导的关怀支持下,各省相继成立了计算中心。计算中心机构的组建成立,本身就是一场新型的革命,它不仅顺应了计算机技术时代发展的要求,同时为统计计算手段带来了一场深刻革命,统计工作由原有传统落后的手工计算处理转变为计算机自动处理,把广大的统计工作者从枯燥乏味的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统计生产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提高。
随着计算中心机构的成立,统计信息化系统相继承担了多次大型普查数据处理工作任务,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1993年全国首次第三产业普查、1994年全国第三次工业普查、1996年第一次基本单位普查数据处理工作等等。年轻的统计信息化队伍得到了真正的锻炼,统计信息化正在日渐成熟。
1993—1999年的统计年报集中统一数据处理工作实践。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国家统计局从1993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以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为统帅,按照全面系统地反映经济运行、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要求,组织实施了新的国家统计报表制度。它要求统计数据处理工作由原来的“各自为政”的分散式处理模式转变为高度统一的集中处理模式,“统一组织、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上报”——严格按照“四统一”的模式处理统计数据,把统计数据计算机处理工作推到了一个全新的位置。统计信息化系统不负众望,按照国家统计局规定的“三统一活”的年报制度,以正确的指导思想统帅全局,以科学的工作方法规范行为,以有力的领导机构调控运作,以崇高的精神激励大家无私奉献,以科技为先导,系统规划,科学操作,进一步加大统计年报中的技术含量和科技成份,立足于“早动手、细安排、勤研究、大调控、高效率”的工作方法,高效顺利地完成了年报数据处理工作任务。
1997年第一次农业普查、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2002年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数据处理工作实践。第一次全国农业普查,是建国以来全国农业、农村和农民现状的一次大型的国情国力调查。其规模之大,任务之艰巨,数据之多为世界所瞩目。在这次数据处理信息工程的数据录入工作中由于应用了先进的光电录入技术,又开创了世界之最。在1997年农业普查数据处理工作实践的基础上,2000年运用光电录入技术完成了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处理工作。2002年进行了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数据处理工作实践。
2004年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2007年全国第二次农业普查、2008年全国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处理工作,对于已经成熟的统计信息化系统已经是轻车熟路、游刃有余。
“人大”、“政协”两会统计信息咨询服务工作实践。1996年以来,在全国及各省“人大”、“政协”两会期间,计算中心会同局里有关专业统计人员在会场设立统计信息咨询服务台,现场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供统计信息计算机咨询服务,活动再次突显了统计信息化的实力、效率,受到了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的高度重视和代表、委员们的一致好评。各级多家新闻媒体都对统计信息咨询服务活动进行了报道,大部分还配发了照片。开展两会统计咨询服务活动,抓住了统计工作的重点——统计服务,集中体现了服务创新的思想,也是统计信息工程建设成果的集中展现,为统计局和统计工作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21世纪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统计信息化也必将以超想象力的发展速度飞速前进,统计工作必将迎来一场深刻的变革。21世纪的统计工作模式将随着中国经济“入世”、中国正式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公布通用系统(GENERAL DATA DISSEMINATION SYSTEM,简称GDDS)和统计信息工程“十一五”规划的实施全面步入现代化、自动化的行列。一是在统一统计业务平台软件系统的基础上实现统计调查项目的设计、统计信息的采集、传输、汇总加工、制表发布、存储利用等核心业务全过程依托现代信息技术,便捷、迅速、可靠地进行统计业务工作、实现统计业务手段的现代化;二是统计指标体系与统计调查项目的设计科学、合理、实际,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能与国际统计接轨,适应国际经济大循环的需要,实现统计调查体系的科学化、现代化;三是统计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上,统计系统能够及时、大量地提供准确、权威的统计信息产品,并在统计分析方面,能利用各类经济数学模型、数据挖掘方法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决策咨询意见。全国统计工作对社会的信息服务达到一个新水平,数据对公众开放的程度、公众平等地、方便地获取任何发布数据的能力将大为提高。
统计工作全面信息化的实现,全国统计系统使用统一业务平台软件系统,依托数据仓库技术、网络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实现统计业务手段现代化,改变统计业务传统的“手工作坊”模式,把广大统计业务人员从繁琐的常规简单数据加工中解放出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数据质量与保障工作中去,必将全面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统计分析水平也必将登上一个新的台阶,与国际先进水平缩短距离。
推荐阅读:
优秀员工发言稿范例5篇
简短3分钟年会发言稿精选
优秀演讲稿征文【10篇】
宗亲会长年会发言稿三篇
家长会教师发言稿范例
有关职工五一劳动节征文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