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12
2022-12-15
2022-12-12
2022-12-15
2022-12-12
更新时间:2022-08-03 09:00:02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xc
2022-12-12
2022-12-15
2022-12-12
2022-12-15
2022-12-12
高一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总结(共12篇)由网友“昭昭gg”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整理过的高一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总结,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也就是说,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学生会学,这就需要教师要更新观念,改变教法,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人,培养他们自觉阅读,提出问题,释疑归纳的能力。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终身受益。
1.在课前预习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课前预习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为了抓好这一环节,我常要求学生在预习中做好以下几点,促使他们去看书,去动脑,逐步培养他们的预习能力。(1)本小节主要讲了哪些基本概念,有哪些注意点?(2)本小节还有哪些定理、性质及公式,它们是如何得到的?(3)对照课本上的例题,你能否回答课本中的练习?(4)通过预习,你有哪些疑问,把它写在“数学摘抄本”上。这些要求刚开始实施时,还有一定困难,有些学生还不够自觉,通过一个阶段的实践,绝大多数学生能养成良好的习惯。
2.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阵地,也是学生获取知识和能力的主要渠道。作为数学教师改变以往的“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显得至关重要,而应采用组织引导,设置问题和问题情境,控制以及解答疑问的方法,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从而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课后作业,反馈练习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课后作业和反馈练习、测试是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抓好这一环节的教学,也有利于复习和巩固旧课,还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学完一节、一课、一单元后,让学生动手“列菜单”,归纳总结,要求学生尽量自己独立完成,以便正确反馈教学效果,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把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调动起来,成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和组织者。
二、数学教育创新
创新应该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勤于思考:
创新的前题是理解。我们知道,数学离不开概念,由概念又引伸出性质,这些性质往往以定理或公式呈现出来。对定理、公式少不了要进行逻辑推
理论证,形成这些论证的理路需要思维过程。为此,我们首先必须让学生对学习的对象有所理解。因为数学知识的获得主要依赖紧张思维活动后的理解,只有透彻的理解才能溶入其认知结构。这就需要拼弃过去那种单靠记往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的数学结论,然后套用这些结论或机械地模仿某种模式去解题的坏习惯。而要做到理解,就需要勤于思考。对知识和方法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如:为什么要形成这个概念?为什么要导出这个性质?这个性质、定理、公式有什么功能?如何应用?勤于思考的表现还在于对认知过程的不断反思、回顾,不断总结挫折的教训和成功的经验。避免墨守成规,勇于创新。
2.善于提问:
学生在数学课堂中通过观察、感知学习的对象以后,要学会分析,要有自己的见解,不要人云亦云,要善于挖掘自己尚不清楚的问题,多角度,全方位地探究,并提出质疑。作为一个中学生,不见得什么问题都能自己解决。我们倡导的只是能对学习的对象提出多角度的问题,尤其是善于提出新颖的具有独特见解的问题。我认为会提问是创新的一个重要标志。
3.解决问题:
学数学离不开解题,解题是在掌握所学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进行运用。解题可以训练技巧,磨炼意志。在解题过程中,首先应判断解题的大方向,大致有什么思路,在引导学生解题的探索过程中,要注意联想,要学会用不同的立意、不同的知识、不同的方法去思考,并善于在解题全过程监控自己的行为:是否走弯路?是否走入死胡同?有没有出错?需要及时调整,排除障碍。这样长期形成习惯后,往往可以别出心裁,另辟解题捷径。这种思维品质也是创新的重要标志。为了让学生达到这个境界,必须让学生明确不要为解题而解题,要在解题后不断反思、回顾,积累经验,增强解题意识,提高能力。
第Ⅰ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5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若a,b,c是平面内任意三个向量,λ∈R,下列关系式中,不一定成立的是
A.a+b=b+a B.λ(a+b)=λa+λb
C.(a+b)+c=a+(b+c) D.b=λa
2.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若a、b都是单位向量,则a=b
B.若AB→=DC→,则A、B、C、D四点构成平行四边形
C.若两向量a、b相等,则它们是起点、终点都相同的向量
D.AB→与BA→是两平行向量
3.cos 12°cos 18°-sin 12°sin 18°的值等于
A.32 B.12 C.-12 D.-32
4.函数f(x)=tan x1+tan2x的最小正周期为
A.π4 B.π2 C.π D.2π
5.设a,b是非零向量,则下列不等式中不恒成立的是
A.|a+b|≤|a|+|b| B.|a|-|b|≤|a+b|
C.|a|-|b|≤|a|+|b| D.|a|≤|a+b|
6.函数f(x)=Asin(ωx+φ)A,ω,φ为常数,A>0,ω>0,|φ|<π2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f(π)=
A.-22 B.62 C.22 D.-62
7.如图,角α、β均以Ox为始边,终边与单位圆O分别交于点A、B,则OA→•OB→=
A.sin(α-β) B.sin(α+β)
C.cos(α-β) D.cos(α+β)
8.已知π4<α<π2,且sin α•cos α=310,则sin α-cos α的值是
A.-105 B.105 C.25 D.-25
9.已知α∈0,π2,cosπ6+α=13,则sin α的值等于
A.22-36 B.22+36 C.26-16 D.-26-16
10.将函数y=3sin 2x+π3的图象向右平移π2个单位长度,所得图象对应的函数
A.在区间π12,7π12上单调递减
B.在区间π12,7π12上单调递增
C.在区间-π6,π3上单调递减
D.在区间-π6,π3上单调递增
11.设O是平面上一定点,A、B、C是该平面上不共线的三点,动点P满足OP→=OA→+λAB→AB→•cos B+AC→AC→•cos C,λ∈0,+∞,则点P的轨迹必经过△ABC的
A.外心 B.内心 C.重心 D.垂心
答题卡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得 分
答 案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2.已知直线x=π4是函数f(x)=sin(2x+φ)的图象上的一条对称轴,则实数φ的最小正值为________.
13.已知sin α+cos β=1,cos α+sin β=0,则sin(α+β)=________.
14.已知AB→⊥AC→,AB→•AC→=1.点P为线段BC上一点,满足AP→=AB→AB→+AC→4AC→.若点Q为△ABC外接圆上一点,则AQ→•AP→的最大值等于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15.(本小题满分8分)
已知5sin α-cos αcos α+sin α=1.
(1)求tan α的值;
(2)求tan2a+π4的值.
16.(本小题满分10分)
已知向量a=(2sin α,1),b=1,sinα+π4 .
(1)若角α的终边过点(3,4),求a•b的值;
(2)若a∥b,求锐角α的大小.
17.(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f(x)=sinπ2-xsin x-3cos2x.
(1)求f(x)的最小正周期和最大值;
(2)讨论f(x)在π6,2π3上的单调性.
第Ⅱ卷(满分50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6分.
18.两等差数列{an}和{bn},其前n项和分别为Sn、Tn,且SnTn=7n+2n+3,则a2+a20b7+b15等于________.
19.设函数f(x)=(x+1)2+sin xx2+1的最大值为M,最小值为m,则M+m=________.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8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20.(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PA⊥底面ABCD,AD⊥AB,AB∥DC,AD=DC=AP=2,AB=1,点E为棱PC的中点.
(1)证明:BE⊥DC;
(2)求直线BE与平面PBD所成角的正弦值.
21.(本小题满分13分)
在四边形ABCD中,AD∥BC,AB=3,∠A=120°,BD=3.
(1)求AD的长;
(2)若∠BCD=105°,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22.(本小题满分13分)
已知函数f(x)=x|x-a|+bx(a,b∈R).
(1)当b=-1时,函数f(x)恰有两个不同的零点,求实数a的值;
(2)当b=1时,
①若对于任意x∈[1,3],恒有f(x)x≤2x+1,求a的取值范围;
②若a>0,求函数f(x)在区间[0,2]上的最大值g(a).
数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 案 D D A C D B C B C B D
1.D 【解析】选项A,根据向量的交换律可知正确;选项B,向量具有数乘的分配律,可知正确;选项C,根据向量的结合律可知正确;选项D,a,b不一定共线,故D不正确.故选D.
2.D 【解析】A.单位向量长度相等,但方向不一定相同,故A不对;B.A、B、C、D四点可能共线,故B不对;C.只要方向相同且长度相等,则这两个向量就相等,与始点、终点无关,故C不对;D.因AB→和BA→方向相反,是平行向量,故D对.故选D.
3.A 【解析】cos 12°cos 18°-sin 12°sin 18°=cos (12°+18°)=cos 30°=32,故选A.
4.C 【解析】函数f(x)=tan x1+tan2x=sin xcos xcos2x+sin2x=12sin 2x的最小正周期为2π2=π,故选C.
5.D 【解析】由向量模的不等关系可得:|a|-|b|≤|a+b|≤|a|+|b|.
|a+b|≤|a|+|b|,故A恒成立.
|a|-|b|≤|a+b|,故B恒成立.
|a|-|b|≤|a+b|≤|a|+|b|,故C恒成立.
令a=(2,0),b=(-2,0),则|a|=2,|a+b|=0,则D不成立.故选D.
6.B 【解析】根据函数的图象A=2.
由图象得:T=47π12-π3=π,
所以ω=2πT=2.
当x=π3时,fπ3=2sin2•π3+φ=0,
∴2π3+φ=kπ,φ=-2π3+kπ.k∈Z.
由于|φ|<π2,取k=1,解得:φ=π3,所以f(x)=2sin2x+π3.
则:f(π)=62,故选B.
7.C 【解析】根据题意,角α,β均以Ox为始边,终边与单位圆O分别交于点A,B,
则A(cos α,sin α),B(cos β,sin β),
则有OA→•OB→=cos αcos β+sin αsin β=cos (α-β);
故选C.
8.B 【解析】∵(sin α-cos α)2=sin 2α-2sin αcos α+cos 2α
=(sin 2α+cos 2α)-2sin αcos α;
又∵sin 2α+cos 2α=1,sin αcos α=310,
∴(sin α-cos α)2=1-2×310=25;
得sin α-cos α=±105;
由π4<α<π2,知220,
则sin α-cos α的值是105.故选B.
9.C 【解析】∵α∈(0,π2),∴π6+α∈π6,2π3,
由cosπ6+α=13,得sinπ6+α=1-cos2π6+α=223,
则sin α=sinπ6+α-π6
=sinπ6+αcosπ6-cosπ6+αsinπ6=223×32-13×12=26-16.故选C.
10.B 【解析】将y=3sin2x+π3的图象向右平移π2个单位长度后得到y=3sin2x-π2+π3,即y=3sin2x-2π3的图象,令-π2+2kπ≤2x-2π3≤π2+2kπ,k∈Z,化简可得x∈π12+kπ,7π12+kπ,k∈Z,即函数y=3sin 2x-2π3的单调递增区间为π12+kπ,7π12+kπ,k∈Z,令k=0,可得y=3sin2x-2π3在区间π12,7π12上单调递增,故选B.
11.D 【解析】由题意可得OP→-OA→=AP→=λAB→AB→•cos B+AC→AC→•cos C,
所以AP→•BC→=λAB→•BC→AB→•cos B+AC→•BC→AC→•cos C
=λ-BC→+BC→=0,所以AP→⊥BC→,即点P在BC边的高所在直线上,即点P的轨迹经过△ABC的垂心,故选D.
二、填空题
12.π 【解析】(略)
13.-12 【解析】sin α+cos β=1,
两边平方可得:sin 2α+2sin αcos β+cos 2β=1,①,
cos α+sin β=0,
两边平方可得:cos 2α+2cos αsin β+sin 2β=0,②,
由①+②得:2+2(sin αcos β+cos αsin β)=1,即2+2sin(α+β)=1,
∴2sin(α+β)=-1.
∴sin(α+β)=-12.
14.178 【解析】∵AB→⊥AC→,|AB→|•|AC→|=1,建立如图所示坐标系,设B1t,0,C(0,t),AB→=1t,0,AC→=(0,t),AP→=AB→|AB→|+AC→4|AC→|=t1t,0+14t(0,t)=(1,14),∴P(1,14),
∵P为线段BC上一点,∴可设PC→=λPB→,从而有-1,t-14=λ1t-1,-14,即λ1t-1=-1,t-14=-14λ,解之得t=12.
∴B2,0,C0,12.显然P1,14为BC中点,∴点P为△ABC外接圆圆心.Q在△ABC外接圆上,又当AQ过点P时AQ→有最大值为2AP→=172,
此时AP→与AQ→夹角为θ=0°,cos θ=1.∴AP→•AQ→max=172×174=178.
三、解答题
15.【解析】(1)由题意,cos α≠0,由5sin α-cos αcos α+sin α=1,可得5tan α-11+tan α=1,
即5tan α-1=1+tan α,解得tan α=12.(4分)
(2)由(1)得tan 2α=2tan α1-tan2α=43,
tan2α+π4=tan 2α+11-tan 2α=-7.(8分)
16.【解析】(1)角α的终边过点(3,4),∴r=32+42=5,
∴sin α=yr=45,cos α=xr=35;
∴a•b=2sin α+sinα+π4
=2sin α+sin αcosπ4+cos αsinπ4
=2×45+45×22+35×22=322.(5分)
(2)若a∥b,则2sin αsina+π4=1,
即2sin αsin αcosπ4+cos αsinπ4=1,
∴sin 2α+sin αcos α=1,
∴sin αcos α=1-sin 2α=cos 2α,
对锐角α有cos α≠0,
∴tan α=1,
∴锐角α=π4.(10分)
17.【解析】(1)f(x)=sinπ2-xsin x-3cos 2x
=cos xsin x-32(1+cos 2x)
=12sin 2x-32cos 2x-32=sin2x-π3-32,
因此f(x)的最小正周期为π,最大值为2-32.(6分)
(2)当x∈π6,2π3时,0≤2x-π3≤π,从而当0≤2x-π3≤π2,即π6≤x≤5π12时,f(x)单调递增;π2≤2x-π3≤π即512π≤x≤2π3时,f(x)单调递减.
综上可知,f(x)在π6,5π12上单调递增;在5π12,2π3上单调递减.(12分)
18.14924 【解析】a2+a20b7+b15=a1+a21b1+b21=S21T21=14924.
19.2 【解析】可以将函数式整理为f(x)=x2+1+2x+sin xx2+1=1+2x+sin xx2+1,不妨令g(x)=2x+sin xx2+1,易知函数g(x)为奇函数关于原点对称,∴函数f(x)图象关于点(0,1)对称.若x=x0时,函数f(x)取得最大值M,则由对称性可知,当x=-x0时,函数f(x)取得最小值m,因此,M+m=f(x0)+f(-x0)=2.
20.【解析】(1)如图,取PD中点M,连接EM、AM.由于E、M分别为PC、PD的中点,故EM∥DC,且EM=12DC,又由已知,可得EM∥AB且EM=AB,故四边形ABEM为平行四边形,所以BE∥AM.
因为PA⊥底面ABCD,故PA⊥CD,而CD⊥DA,从而CD⊥平面PAD,因为AM?平面PAD,于是CD⊥AM,又BE∥AM,所以BE⊥CD.(5分)
(2)连接BM,由(1)有CD⊥平面PAD,
得CD⊥PD,而EM∥CD,故PD⊥EM,又因为AD=AP,M为PD的中点,故PD⊥AM,可得PD⊥BE,所以PD⊥平面BEM,故平面BEM⊥平面PBD.所以直线BE在平面PBD内的射影为直线BM,而BE⊥EM,可得∠EBM为锐角,故∠EBM为直线BE与平面PBD所成的角.
依题意,有PD=22,而M为PD中点,可得AM=2,进而BE=2.故在直角三角形BEM中,tan∠EBM=EMBE=ABBE=12,因此sin∠EBM=33.
所以直线BE与平面PBD所成角的正弦值为33.(13分)
21.【解析】(1)∵在四边形ABCD中,
AD∥BC,AB=3,∠A=120°,BD=3.
∴由余弦定理得cos 120°=3+AD2-92×3×AD,
解得AD=3(舍去AD=-23),
∴AD的长为3.(5分)
(2)∵AB=AD=3,∠A=120°,∴∠ADB=12(180°-120°)=30°,又AD∥BC,∴∠DBC=∠ADB=30°.
∵∠BCD=105°,∠DBC=30°,∴∠BDC=180°-105°-30°=45°,△BCD中,由正弦定理得BCsin 45°=3sin 105°,解得BC=33-3.(9分)
从而S△BDC=12BC•BDsin∠DBC=12×(33-3)×3×sin 30°=94(3-1).(10分)
S△ABD=12AB×ADsin A=12×3×3×sin 120°=343.(11分)
∴S=S△ABD+S△BDC=123-94.(13分)
22.【解析】(1)当b=-1时,f(x)=x|x-a|-x=x(|x-a|-1),
由f(x)=0,解得x=0或|x-a|=1,
由|x-a|=1,解得x=a+1或x=a-1.
∵f(x)恰有两个不同的零点且a+1≠a-1,
∴a+1=0或a-1=0,得a=±1.(4分)
(2)当b=1时,f(x)=x|x-a|+x,
①∵对于任意x∈[1,3],恒有f(x)x≤2x+1,
即x|x-a|+xx≤2x+1,即|x-a|≤2x+1-1,
∵x∈[1,3]时,2x+1-1>0,
∴1-2x+1≤x-a≤2x+1-1,
即x∈[1,3]时恒有a≤x+2x+1-1,a≥x-2x+1+1,成立.
令t=x+1,当x∈[1,3]时,t∈[2,2],x=t2-1.
∴x+2x+1-1=t2+2t-2=(t+1)2-3≥(2+1)2-3=22,
∴x-2x+1+1=t2-2t=(t-1)2-1≤0,
综上,a的取值范围是[0,22].(8分)
②f(x)=-x2+ax+x,x≤ax2-ax+x,x>a=-x-a+122+(a+1)24,x≤a,x-a-122-(a-1)24,x>a.
当0
这时y=f(x)在[0,2]上单调递增,
此时g(a)=f(2)=6-2a;
当1
y=f(x)在0,a+12上单调递增,在a+12,a上单调递减,在[a,2]上单调递增,
∴g(a)=maxfa+12,f(2),fa+12=(a+1)24,f(2)=6-2a,
而fa+12-f(2)=(a+1)24-(6-2a)=(a+5)2-484,
当1
当43-5≤a<2时,g(a)=fa+12=(a+1)24;
当2≤a<3时,a-12
这时y=f(x)在0,a+12上单调递增,在a+12,2上单调递减,
此时g(a)=fa+12=(a+1)24;
当a≥3时,a+12≥2,y=f(x)在[0,2]上单调递增,
此时g(a)=f(2)=2a-2.
综上所述,x∈[0,2]时,g(a)=6-2a,0
第Ⅰ卷(选择题,满分6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 的值是
A. B. C. D.
2. 已知 ,则下列不等式正确的是
A. B. C. D.
3. 已知等比数列 中, , ,则
A.4 B.-4 C. D.16
4. 若向量 , , ,则 等于
A. B.
C. D.
5. 在 中, =60°, , ,则 等于
A.45°或135° B.135°
C.45° D.30°
6. 在 中,已知 ,那么 一定是
A. 等腰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等腰直角三角形 D.正三角形
7. 不等式 对任何实数 恒成立,则 的取值范围是
A. (﹣3,0 ) B. (﹣3,0]
C. [﹣3,0 ) D. [﹣3,0]
8. 《莱茵德纸草书》(Rhind Papyrus)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数学著作之一,书中有一道这样的题目:把100磅面包分给5个人,使每人所得成等差数列,且使较大的两份之和的 是较小的三份之和,则最小的1份为
A. 磅 B. 磅 C. 磅 D. 磅
9. 如图,为测得河对岸塔 的高,先在河岸上选一点 ,使 在塔底 的正东方向上,此时测得点 的仰角为 再由点 沿北偏东 方向走 到位置 ,测得 ,则塔 的高是
A. 10
B. 102
C. 103
D. 10
10. 已知两个等差数列 和 的前 项和分别为 和 ,且 ,则使得 为质数的正整数 的个数是
A.2 B.3 C.4 D.5
11. 如图,菱形 的边长为 为 中点,若 为菱形内任意一点(含边界),则 的最大值为
A. B. C. D.
12.对于数列 ,定义 为数列 的“诚信”值,已知某数列 的“诚信”值 ,记数列 的前 项和为 ,若 对任意的 恒成立,则实数 的取值范围为
A. B.
C. D.
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90分)
注意事项:
1.请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在第Ⅱ卷答题卡上作答,不能答在此试卷上。
2.试卷中横线及框内注有“▲”的地方,是需要你在第Ⅱ卷答题卡上作答。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 不等式 的解集为 ▲ .
14. 化简 ▲ .
15. 已知 ,并且 , , 成等差数列,则 的最小值为 ▲ .
16. 已知函数 的定义域为 ,若对于 、 、 分别为某个三角形的边长,则称 为“三角形函数”。给出下列四个函数:
① ; ② ;
③ ;④ .
其中为“三角形函数”的数是 ▲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题满分10分)
已知 , 是互相垂直的两个单位向量, , .
(Ⅰ)求 的值;
(Ⅱ)当 为何值时, 与 共线.
▲
18.(本题满分12分)
已知 是等比数列, ,且 , , 成等差数列.
(Ⅰ)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Ⅱ)设 ,求数列 的前n项和 .
▲
19.(本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 .
(Ⅰ)求 的单调递增区间;
(Ⅱ)若 , ,求 的值.
▲
20.(本题满分12分)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某乡镇决定开垦荒地打造生态水果园区,其调研小组研究发现:一棵水果树的产量 (单位:千克)与肥料费用 (单位:元)满足如下关系: 。此外,还需要投入其它成本(如施肥的人工费等) 元.已知这种水果的市场售价为16元/千克,且市场需求始终供不应求。记该棵水果树获得的利润为 (单位:元)。
(Ⅰ)求 的函数关系式;
(Ⅱ)当投入的肥料费用为多少时,该水果树获得的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
▲
21.(本题满分12分)
如图:在 中, ,点 在线段 上,且 .
(Ⅰ)若 , .求 的长;
(Ⅱ)若 ,求△DBC的面积最大值.
▲
22.(本题满分12分)
已知数列 的前 项和为 且 .
(Ⅰ)求证 为等比数列,并求出数列 的通项公式;
(Ⅱ)设数列 的前 项和为 ,是否存在正整数 ,对任意 ,不等式 恒成立?若存在,求出 的最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数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选择题(5′×12=60′)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C B A D C A B D B A D C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 14.1 15.9 16. ①④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10分)
解:(1)因为 , 是互相垂直的单位向量,所以 ,
; …………2分
∴ …5分
(2) ∵ 与 共线,
∴ ,又 不共线; …………8分
∴ …………10分
【解法二】
解:设 与 的夹角为 ,则由 , 是互相垂直的单位向量,不妨设 , 分别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轴、 轴方向上的单位向量,则 …………1分
(1)
∴ …………5分
(2) ,
∵ 与 共线,∴ …………8分
∴ …………10分
18.(12分)
(1)设等比数列 的公比为 ,由 , , 成等差数列
∴ , …………2分
即 ∴
∴ . …………6分
(2)由
…………8分
两式作差:
…………10分
∴ …………12分
19.(12分)
解:(1)
……………3分
令 , ……………5分
所以,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 . ……………6分
(2) ,
∵ ∴ ∴ ……………9分
∴ ……………10分
. ……………12分
20.(12分)
(1) ……………6分
(2)当 ……………8分
当
当且仅当 时,即 时等号成立 ……………11分
答:当投入的肥料费用为30元时, 种植该果树获得的最大利润是430元. …12分
21.(12分)
∵ ……………1分
(1)法一、在 中,设 , 由余弦定理可得: ①
……………2分
在 和 中,由余弦定理可得:
又因为
∴ 得 ② ……………4分
由①②得 ∴ . ……………6分
法二、向量法: 得 ……………3分
得 ……5分
∴ ……………6分
(2) ……………7分
由
∴ (当且仅当 取等号) ……………10分
由 ,可得
∴ 的面积最大值为 . ……………12分
22.(12分)
解析:(1)证明:当 时, ……………1分
当 时, ……………2分
两式作差:
得 , ……………4分
以1为首项,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 ……………5分
(2) 代入 得 ……………6分
由
∴ 为递增数列, ……………7分
∴
………9分
当 时, ;
当 时, ;
当 时,
; ∵ ……………11分
∴存在正整数 对任意 ,不等式 恒成立,
正整数 的最小值为1 ……………12分
高一数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带答案
第I卷(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 ,其中 是第二象限角,则 = ( )
A. B. C. D.
2、要得到 的图象只需将 的图象( )
A.向左平移 个单位 B.向右平移 个单位
C.向左平移 个单位 D.向右平移 个单位
3、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 值为( )
A. B.
C. D.2
4、已知 ,那么 的值为( )
A.B. C. D.
5、与函数 的图象不相交的一条直线是( )
A. B. C. D.
6、设 =(1,2), =(1,1), = + .若 ⊥ ,则实数 的值等于( )
A. B. C.53 D.32
7、直线 : ,圆 : , 与 的位置关系是( )
A.相交 B.相离 C.相切 D.不能确定
8、某班有男生30人,女生20人,按分层抽样方法从班级中选出5人负责校园开放日的接待工作.现从这5人中随机选取2人,至少有1名男生的概率是( )
A. B. C. D.
9、已知方程 ,则 的最大值是( )
A.14- B.14+ C.9 D.14
10、已知函数 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其中图象最高点和最低点的横坐标分别为 和 ,图象在 轴上的截距为 ,给出下列四个结论:
① 的最小正周期为π;
② 的最大值为2;
③ ;
④ 为奇函数.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A.1 B.2 C.3 D.4
11、在直角三角形 中,点 是斜边 的中点,点 为线段 的中点, ( )
A.2 B.4 C.5 D.10
12、设 ,其中 ,若 在区间 上为增函
数,则 的最大值为( )
A. B. C. D.
第Ⅱ卷(9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欧阳修的《卖油翁》中写道:“(翁)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可见“行行出状元”,卖油翁的技艺让人叹为观止.已知铜钱是直径为3 的圆,中间有边长为1 的正方形孔,若随机向铜钱上滴一滴油(油滴的直径忽略不计),则油正好落入孔中的概率是________.
14、为了研究某种细菌在特定环境下随时间变化的繁殖规律,得如下实验数据,计算得回归直线方程为 .由以上信息,得到下表中 的值为________.
天数 (天)
3 4 5 6 7
繁殖个数 (千个)
2.5 3 4 4.5
15、若向量 =(2,3),向量 =(-4,7),则 在 上的正射影的数量为________________
16、由正整数组成的一组数据 ,其平均数和中位数都是2,且标准差等于1,则这组数据为_____________.(从小到大排列)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0分)已知
(1)化简 ;
(2)若 是第三象限角,且 ,求 的值.
18、(本小题满分12分)某大学艺术专业400名学生参加某次测评,根据男女学生人数比例,使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中随机抽取了100名学生,记录他们的分数,将数据分成7组:[20,30),[30,40), ,[80,90],并整理得到如下频率分布直方图:
(1)从总体的40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一人,估计其分数小于70的概率;
(2)已知样本中分数小于40的学生有5人,试估计总体中分数在区间[40,50)内的人数;
(3)已知样本中有一半男生的分数不小于70,且样本中分数不小于70的男女生人数相等.试估计总体中男生和女生人数的比例.
19、(本小题满分12分)随机抽取某中学甲、乙两班各10名同学,测量他们的身高(单位:cm),获得身高数据的茎叶图如图所示.
(1)根据茎叶图判断哪个班的平均身高较高;
(2)计算甲班身高的样本方差;
(3)现从乙班的这10名同学中随机抽取2名身高不低于173 cm的同学,求身高为176 cm的同学被抽到的概率.
20、(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以M为圆心的圆M:x2+y2-12x-14y+60=0及其上一点A(2,4).
(1)设圆N与x轴相切,与圆M外切,且圆心N在直线x=6上,求圆N的标准方程;
(2)设平行于OA的直线l与圆M相交于B,C两点,且BC=OA,
求直线l的方程.
21、(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 , .
(1)求函数 的最小正周期及在区间 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2)若 ,x0 ,求cos 2x0的值.
22、(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向量 , ,
(1)求出 的解析式,并写出 的最小正周期,对称轴,对称中心;
(2)令 ,求 的单调递减区间;
(3)若 ,求 的值.
数学答案
一、选择题
1—5;ACDAC 6—10;AADBD; 11—12;DC
二、填空题
13、 ; 14、6; 15、 ; 16、1,1,3,3
三、解答题
17、解:(1) ..........(4分)
(2) ..........(6分)
是第三象限角, ......(8分)
...........(10)
18、解:(1)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可知,样本中分数不小于70的频率为
(0.02+0.04)×10=0.6 ,..........(2分)
样本中分数小于70的频率为1-0.6=0.4.
∴从总体的40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一人其分数小于70的概率估计为0.4..........(4分)
(2)根据题意,样本中分数不小于50的频率为
,
分数在区间 内的人数为 ...........(6分)
所以总体中分数在区间 内的人数估计为 ...........(8分)
(3)由题意可知,样本中分数不小于70的学生人数为
,
所以样本中分数不小于70的男生人数为 ...........(10分)
所以样本中的男生人数为 ,女生人数为 ,男生和女生人数的比例为 ..........(12分)
19、解:(1)由茎叶图可知,甲班的平均身高为
x=182+179+179+171+170+168+168+163+162+15810=170,..........(2分)
乙班的平均身高为y=181+170+173+176+178+179+162+165+168+15910=171.1.
所以乙班的平均身高高于甲班...........(4分)
(2)由(1)知x=170,
∴s2=110[(158-170)2+(162-170)2+(163-170)2+ (168-170)2+(168-170)2+(170-170)2+(171-170)2+(179-170)2+(179-170)2+(182-170)2]=57.2...........(8分)
(3)设身高为176 cm的同学被抽中为事件A,从乙班10名同学中抽取两名身高不低于173 cm的同学有(181,176),(181,173),(181,178),(181,179),(173,176),(173,178),(173,179),(176,178),(176,179),(178,179)共10个基本事件.
而事件有(181,176),(173,176),(176,178),(176,179)共4个基本事件...........(11分)
∴P(A)=410=25. ..........(12分)
20、解:圆M的标准方程为(x-6)2+(y-7)2=25,
所以圆心M(6,7),半径为5.
(1)圆N的标准方程为(x-6)2+(y-1)2=1...........(2分)
(2)因为直线l∥OA,所以直线l的斜率为4-02-0=2
设直线l的方程为y=2x+m,即2x-y+m=0,...........(4分)
因为BC=OA=22+42=25,而MC2=d2+ 2, ...........(6分)
则圆心M到直线l的距离d=|2×6-7+m|5=|m+5|5 ............(8分)
所以解得m=5或m=-15............(10分)
故直线l的方程为2x-y+5=0或2x-y-15=0............(12分)
21.解:(1)由f(x)=23sin xcos x+2cos2x-1,
得f(x)=3(2sin xcos x)+(2cos2x-1)
=3sin 2x+cos 2x=2sin ,...........(2分)
所以函数f(x)的最小正周期为π............(3分)
所以函数f(x)在区间 上的最大值为2,最小值为-1............(6分)
(2) 由(1)可知f(x0)=2sin
又因为f(x0)=65,所以sin =35.
由x0∈ ,得2x0+π6∈ ...........(8分)
从而cos = =-45............(10分)
所以cos 2x0=cos =cos cosπ6+sin sinπ6
=3-4310............(12分)
22、解:(1)
...........(2分)
所以 的最小正周期 ,对称轴为
对称中心为 ...........(4分)
(2) ...........(6分)
令 得
所以 的单调减区间为 ...........(8分)
(3)若 // ,则 即
...........(10分)
...........(12分)
一.基本情况分析:
1.学生情况分析: 2个小班的学生,基础比较好,学习积极性高.普通班学生在基础基础、学习习惯、学习自觉性等方面都有一定差距,因此在教学中需时时提醒学生,培养其自觉性。学生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计算能力太差,学生不喜欢去算题,嫌麻烦,只注重思路,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重点在于强化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思维能力,争取每堂课教学一个知识点,掌握一个知识点。
2.教材分析:本学期时间短,教学任务是必修5和2,涉及解三角形,数列,空间几何体,点,线面的位置关系,直线与方程,圆与方程。
二.工作要点及措施
1、教案—学案一体化 继续探索适合我校学生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切实提高课堂效率,本学期继续推行教案—学案一体化的使用,基本操作办法是,提前一天把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课前预习,即先自主学习,在课堂上,让学生充分活动,在教师的问题引导下,积极思考,同学之间认真讨论,确定问题的解决的方法途径和结论,教师在课堂上做好问题的引导和问题的变式,想方设法的激励学生思考问题,在学生回答问题后对学生进行肯定和鼓励。
“学案” 的设计
组内成员先自行设计出学案初稿,然后经备课组全体成员集体教研、讨论,确定学案的定稿。由于课型不同,学案的环节也相应存在着不同,但每个学案都应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导学问题、学法指导、达标训练等环节,在设计中要把握问题的难度,在操作中低重心运行,为保证高考升学取得大面积丰收,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学要求要低一些, 让后进生能接受,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后进生的转变,由此来督促中上等学生的学习。
(1)学习目标的制定。学习目标要明确,学生能一目了然,切忌学习目标过多,让学生在课堂的开始就引起消极情绪。
(2)导学问题的设计。导学问题的设计不是把课本所学知识变成问题然后简单逻列,而是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能力,联系社会现实问题,设计成不同层次的问题。问题的设计和问题的形式灵活多样,可以是问题式、简答式等等,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形式。
(3)学法指导。
学法指导也就是学习方法、活动方式的指导及疑难问题的提示等。学生对每节课知识掌握的如何,学习方法的指导起到了关键作用。本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随时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步由“学会”变为“会学”。
(4)达标训练的设计。为了使学到的知识及时得到巩固、消化和吸收,进而转化为能力,要精心设计有“阶梯性”、“层次性”的达标训练,要注意此环节应面向全体学生,发展各类学生的潜能,让每个学生在每节课后都有收获,都有成就感。
2、集体备课 我们要克服以往集体备课中存在的问题,真正提高说课质量,使集体备课对每位教师尤其是新教师起到有效的指导和帮助作用,将集体备课落到实处。具体做法如下:
(1)提前确定教学进度、中心发言人(详情见附表)及说课时间(每周一、四下午6、7节)。
(2)中心发言人针对本年级学生实际情况,精心设计课堂结构,精选例题和作业,设计好学案,可以适当多选些题目,文科生在此基础上可进行适当删改(本学期在教学内容上文理没有什么差别),要注意低起点、多重复。说课时,要说透教材、教法、教学重点和难点,例题要说明选题意图,要有详细的解题过程、注意事项等,特别要在教学方法的改进上多下功夫,要从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出发,设想学生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及应对措施。作业要有针对性,层次性,既巩固课上的知识点、题型,又要有一定的思维延展性,使文理科的学生在作业上有一定的区分度,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一个锻炼、培养思维能力的平台。
(3)每位教师在说课前都要做好准备,认真研究教材教法知道要说的是什么内容,包括哪些基础知识和基本题型,了解本部分内容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做完说课稿上的例题、习题、作业,对例题的讲解和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和解题技巧、计算技巧形成一个明确的认识,并写好初备提纲,以备说课时作出必要的补充和自己的见解。每位教师可以对说课稿进行补充,也可就初备中发现的问题提问,然后全组教师进行交流,以改进教法、增删例题和作业,使说课稿更加完善和实用。
3、集体听评课 为提高每位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依据学校教学计划,青年教师每天听课1节,其他教师每周至少2节。除分散听课外,每周进行一次集体听评课活动(详情见附表)。评课时不仅要说优点,更要说不足和遗憾,提出意见和建议。“当局者迷”,这样做有利于授课教师认清自身存在的问题,以改进教学,这也是对授课教师负责任的一种表现。通过评他人的课,对比查找自己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改进教学。
4、教案 :要写明教学时间、课题、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集体说课后,每位教师都要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情况,精心设计课堂40分钟应如何分配到各个教学环节,要提问什么问题,提问谁,例题怎样分析,渗透什么思想方法。教学过程要有复习回顾、导入设计、师生活动、例题的分析、作业设计与小结等。每位教师上完课之后都要思考两个问题:我这节课上得如何?怎样上这节课更好、最好?并结合课堂上出现的各种情况,认真写好教学反思,或总结经验,或反思失误,或记录灵感,为今后教学和科研工作积累最实用的资料。
5、上课 要重视学案的应用,要用好学案,设计整个课堂的教学环节;
(1)我们要率先遵守课堂常规,及时到位候课,提醒学生做好上课的准备。上课过程中,语言要简洁生动,板书、解题、作图要规范严谨,不要出现知识性错误。身教胜于言教,我们怎样要求学生,就应比他们做地更好,用自身的行动为学生作好示范。
(2)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多作主持人,少当播音员。学生能做的事,就交给学生做,不要好心办坏事。但必须指出,对于学生理解有困难、易混、易错的知识和题目,一定要多讲、讲透,千万不要为了形式上的留时间、留空间造成学生在知识和方法上出现漏洞。
(3)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继续加强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包括如何记笔记,记什么;培养先复习再做作业的习惯;独立思考的习惯;遇到困难查教材、查笔记的习惯等。
6、作业批改 批改作业前,全组成员要校对答案,汇总解题方法。 批改作业的基本要求是全批全改、及时准确。对错误较多的题目,认真分析原因,集中讲评,并督促他们改正;对学生书写、计算、作业整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要进行学法指导;认真书写评语,既要指出问题,又要多些鼓励
7、坐班:全组教师严格遵守学校的坐班纪律,保持办公室的安静,搞好办公室的卫生,责任到人,全组教师共同努力,创设良好的办公环境,提高干事的效率。
三、教学进度安排
周 次时内 容说课人、学案设计人
第1周
2.22~2.286正弦定理
余弦定理
解三角形王锐
第2周
3.1~3.76解三角形应用举例
第一章小结王锐
第3周
3.8~3. 146数列的概念
数列中简单递推关系
等差数列的概念性质王锐
第4周
3. 15~3.215等差数列求和
等差数列习题课
等比数列的概念性质王锐
第5周
3.22~3.296等比数列的求和
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综合运用王彬
第6周
3.30~4.46数列求和的几种方法
第二章复习王彬
第7周
4.5~4.116综合复习
第一次考试
第8周
4.12~4.186试卷讲评
不等式与不等关系
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
第9周
4.19~4.256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
基本不等式杨泽滨
第10周
4.26~5.2 6第三章小结
第一章空间几何体的结构
三视图和直观图 杨泽滨
第11周
5.3~5.96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杨泽滨
第12周
5.10~5. 166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和性质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 杨泽滨
第13周
5. 17~5.236线面平行和垂直关系的综合题
第二章小结赵永安
第14周
5.24~5.306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
两条直线平行和垂直的判定
直线的方程
赵永安
第15周
5.31~6.66直线的交点
距离公式:两点间的距离
点到直线的距离赵永安
第16周
6.7~6.136直线方程习题课
圆的标准方程
圆的一般方程张琪尧
第17周
6.14~6.206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直线与圆的方程的应用
张琪尧
第18周
6.21~6.276空间直角坐标系
空间两点间的距离
第三章小结张琪尧
第19周
6.28~7.46期末复习
第20周
7.5~7.116复习及期未考试
高一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的内容
一、教学内容:
本学期的数学教学内容是高一数学下册,包括第四章《三角函数》和第五章《平面向量》。按照数学教学大纲的要求,第四章教学需要36个课时(不包含考试与测验的时间);第五章的教学需要22个课时,共计需要58个课时。本学期有两次月考和五一长假,实际授课时间为18周,按每周6课时计算,数学课时达到110课时左右,时间相当充足。这为我们数学组全面贯彻低切入、慢节奏的教学方针提供了保障,也是我们提高学生数学水平的又一次极好的机会。
二、教学计划:
本学期的期中考试(预计在4月14号至4月17号进行)涵盖的内容为第四章的前9节,由于课时量充足,第10节正切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以及第11节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将在上半学期讲授,这样下半个学期的教学任务为30个课时。
我们备课组经过认真的思索、充分的讨论,将期中考试前的教学进度安排如下:
(一单元)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4.1角的概念的推广 3课时
4.2弧度制 3课时
4.3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3~4课时
4.4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 4课时
4.5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 4课时
复习课(习题课) 4课时
单元测试及讲评 2课时
(二单元)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
4.6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 7课时
习题课 3课时
4.7两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 4课时
习题课 2课时
单元测试及讲评 2课时
(三单元)三角函数的图象及性质
4.8正弦、余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5课时
习题课 2课时
4.9函数的图象 4课时总计授课53课时,余下课时可安排期中复习。
期中考试后的授课计划:
4.10正切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3课时
4.11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 4课时
习题课 2课时
第四章复习 4课时
第五章
(一单元)向量及其运算
5.1向量 1课时
5.2向量的加减法 2课时
5.3实数与向量的积 3课时
5.4平面向量的坐标计算 3课时
5.5线段的定比分点 2课时
5.6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运算律 3课时
5.7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 2课时
5.8平移 2课时
习题课 3课时
单元测试与讲评(随堂) 2课时
5.9正弦、余弦定理 5课时
5.10解斜三角形应用举例 2课时
实习与研究性课题 4课时
习题课 3课时
单元测试与讲评 2课时
一 指导思想
为了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具体目标如下:
1.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2.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3.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4.提高学习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二 学情分析
1. 基本情况: 班共 人,男生 人,女生 人;本班相对而言,数学尖子约 人,中上等生约 人,中等生约 人,中下生约 人,后进生约 人。
2. 我所执教的215班均属普高班,学生自觉性差,自我控制能力弱,因此在教学中需时时提醒学生,培养其自觉性。同时,由于初中课改的原因,高中教材与初中教材衔接力度不够,需在新授时适机补充一些内容。因此时间上可能仍然吃紧。同时,其底子薄弱,因此在教学时只能注重基础再基础,争取每一堂课落实一个知识点,掌握一个知识点。
三 教材分析
我们采用的教材是人教版必修教材,本册教材共分两章:第四章《三角函数》和第五章《平面向量》。三角函数的主要内容有: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概念、弧度制、同角三角函数间的关系、诱导公式、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二倍角的三角函数以及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等。难点是弧度制的概念、综合运用本章公式进行简单三角函数式的化简及恒等式的证明周期函数的概念,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与正弦曲线的关系。平面向量主要内容是向量及其运算和解斜三角形,向量的几何表示和坐标表示、向量的线性运算,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平面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线段的定比分点和中点坐标公式,平移公式,解斜三角形是本章的重点,而向量运算法则的理解和运用,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解斜三角形等是本章的难点。
四 教法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 选取与内容密切相关的,典型的,丰富的和学生熟悉的素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创设能够体现数学的概念和结论,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以及数学应用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引发学生“看个究竟”的冲动,以达到培养其兴趣的目的。
2. 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栏目,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活动,切实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
3. 在教学中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尽可能养成其逻辑思维的习惯。
五 教学及辅导措施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数学活动、故事、吸引人的课、合理的要求、师生谈话等途径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提高学习兴趣,在主观作用下上升和进步。
2. 注意从实例出发,从感性提高到理性;注意运用对比的方法,反复比较相近的概念;注意结合直观图形,说明抽象的知识;注意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启发学生思考。
3. 加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善于分析问题的习惯,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4. 抓住公式的推导和内在联系;加强复习检查工作;抓住典型例题的分析,讲清解题的关键和基本方法,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5. 自始至终贯彻教学四环节,针对不同的教材内容选择不同教法。
6. 重视数学应用意识及应用能力的培养。
六 优、差生名单及辅导措施
1. 对于优生:学生自愿成立兴趣小组,兴趣小组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不定期的开展活动,围绕数学竞赛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在原有基础上,稳定班级在数学学习钟的尖子学生,进一步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
2. 对于待发展生: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针对他们的基础差异和个性差异,耐心细致的进行个别辅导,有问题随时解决,并多予以鼓励。在作业中体现分层。尽量做到因材施教。
一、主动参加学校组织的培训活动,更新教育理念。
在本学期初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培训,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遵守学校各种规章制度,积极主动参加各级的教育活动,加强师德修养,严格约束自己,做好教书育人,因材施教工作,做到为人师表,服从领导安排,注意与同事、学生搞好团结,创建好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尊重学生,使学生学有所得。
二、以教学质量观,上好每节课,注重课堂教学效果。
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在教学工作既是一项常规工作又是一项具有创新的科学研究工作。社会在地发展,时代地前进,学生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为了适应不断发展地需要,教材也在不断变化,教学内容在不断更新,这也给老师提出了教学方法和内容,要不断地适应时代的发展,自己的知识结构需要不断地更新才能适应不同学生的要求。
(一)备课的经验。
1、备课时要对不同的教材来回比较,从而选择确定一种较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要紧扣正在使用的课标和高考考纲,要纵横渗透,综合整合,作相关发挥。
2、在期初把新学期的课思路备好,包括各次考试的题型,有一个整体的备课框架,然后才上课。最好的教学是按照“整体→部分→整体”进行教学步骤。
3、备课时要掌握三年教材的整体结构,要深入了解学生的现状与需求。搜集相关资料,合理取舍讲课的内容。必须讲授学生能听懂的内容,不能讲授学生无法理解的内容。
(二)上课的经验。
1、上课的开头和结束,要反复推敲。
开头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结束要能让人回味。开头结束都力求短记忆深刻,切忌拖泥带水。板书要清楚明了,重点关键要突出鲜明。坚决守时,决不拖课。
2、上课要平等、尊重、关心每个学生。
要使绝大多数都能真懂。在提问学生时,优秀生和后进生应有所区别,体现出“因材施教”。要使优秀生感到一定困难,要使后进生感到在进步。
3、要善于提出恰当的好问题,要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时间。
一堂课要有动有静,有张有弛,有严肃有笑声。讲到每一节课的最精华之处,一定要放慢速度,使学生能记在心里。
4、教学过程的关键是“交流—互动”。要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思考和动手练习,交流讨论方式进行上课。
5、每次上课后,要及时思考自己成功之处和不足的地方。
作“教学日记”,随时总结经验,进行反思。要及时将教学经验上升到模式和理论,从个别上升到一般。
(三)考试作用的经验。
1、要让成绩差的同学考出好成绩,从而增强每位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材施教地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能主动的、体验的、合作的进行学习。
2、要从不同的思维方式进行考试。让每一位学生在一学年中都曾有获得前三名的经历,对学习留下美好的回忆。
3、成绩优秀的学生,有效的促进方法,是让他们深切地知道“不进则退”。考试要让他们感受到一定压力,保持必要的张力。避免他们盲目自满,但不能伤害他们的自信与自尊。
4、每次考试后,应立刻将正确答案公布或发给每位学生。要学生“趁热打铁”,修正错误,巩固正确,打好基础。当天知道作业正确与否,对于有效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
(四)综合的经验。
1、对学生好的言行,要及时给予肯定的回应;对学生不好的言行,及时给予否定的回应。大多数应是“肯定回应”;“否定回应”只占少数。
2、每学期了解学生喜欢什么样的教师。力争在自己最弱的一项上,有所改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教学艺术性,体现出艺无止境,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3、上课前,要设想学生都在认真听,自己言行要认真负责、实事求是、力戒偏见。要以自己的全部智慧来上好一节课,让学生如坐春风。让生命价值得到体现。
4、知识、能力、审美、人格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培养较强的能力,学会独特的审美,发展好的人格。
三、养成自己的教学常规工作习惯,培养学生良好数学学习惯。
备好课,备学生,备教法,是平时的教学工作,注重从学生的基础抓起即概念开始,先进行,然后通过多练习,多讨论,多交流,使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1、利用上课的内容情节来教学,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无形中学会明白更多数学逻辑思维和人生哲学道理。
2、发挥科代表和优秀学生的作用。班上的纪律、作业、练习等大胆放手让去做去讨论,老师只从旁进行协助和指导。
3、坚持做好“学困生”的教育工作。要理智地去爱学生,去发现他们值得赏识之处,进行帮助和鼓励,让他们明白数学也是简单的。同时对其犯错误不过于迁就,而是帮其找原因,让他们用积极的态度解决问题。
总之,教师的素质要不断提高,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需更严格要求自己,从多方面 加强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素质,在工作中不断发扬优点,尽量避开自己的缺点,不断地欣赏自己的工作,用艺术的眼光对待上课,相信自己和学生不断在提高,不断发现新的人生价值。
一、思想方面:
能够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工作踏踏实实、勤勤恳恳,没有缺勤,基本做到每天“五到班”,即早自习前到班、课间操到班、中午课前到班、下午自习课到班、晚自习前到班。思想上积极进取,团结同事,并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党员学习活动,把厦大附中的发展与自己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二、工作方面:
1、班主任工作:作为高一5班的班主任,深感自己责任的重大。
2、教学工作:我担任高一(5)班和高一(6)班两个班的数学课,我能够认真备好每一节课,上课过程中,努力使自己的讲解能够通俗易懂,不仅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方法,因此深得学生的喜爱。对于后进生的转化,我采取了一下几个措施:
1、强化基础知识,重视基本技能的训练;
2、对每一次考试不及格学生的作业进行面批面改;
3、中午放学后,进班对学生辅导;
4、每周抽出2-3次,让不及格的学生听写基本公式、定理、概念等。这样,在本学期期末考试中,高一5班的数学平均分97.2,6班99.2,两个教学班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3、教研工作:我担任学校的数学教研组长,坚持召开每一周的备课组会和教研组会,本学期举行了见习教师汇报课和其他老师的录像课,课后都及时给予认真的总结和评价,促使授课人不断总结、进步,同时也使自己不断吸取别人的经验。另外,数学组还承担了福建省考试命题中心的研究课题《初高中数学衔接的“四维”实验研究》,我和发斌同志自费到龙海实验中学完成调查问卷工作。
三、不足与反思:
1、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数学教学的研究和专业学习。
2、在后进生的转化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基础知识的落实。
3、多读一些教育教学的专著,丰富自己的教学理论知识。
4、在班主任管理方面要更加注意细节,多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
总之,一个学年以来,自己收获很多,这得益于厦大附中给予我的平台,感谢学校领导的信任、支持与关怀,同时也感谢我的学生为我的教学赋予深刻的内涵,我将继续努力,不断反思和总结,把工作做得更好,无愧于厦大附中领导与广大家长的厚望。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某中学有高中生3500人,初中生1500人,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该校学生中抽取一个容量为n的样本,已知从高中生中抽取70人,则n为
A. 100 B. 150 C. 200 D.250
2.已知变量 与 正相关,且由观测数据算得样本平均数为 ,则由该观测数据得到的回归直线方程可能是
A. B. C. D.
3.设集合 ,则
A. B. C. D.
4.已知点 落在角 的终边上,且 ,则 的值为
A. B. C. D.
5.函数 的零点所在的一个区间是
A. B. C. D.
6.右图是求样本 平均数 的程序框图,图中空白框应填入的内容是
A. B. C. D.
7.已知直线 ,平面 ,且 ,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①若 ,则 ;②若 ,则 ;
③若 ,则 ;④ ,则 .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A. 0 B. 1 C. 2 D. 3
8.光线沿直线 射到直线 上,被 反射后的光线所在直线的方程为
A. B . C. D.
9.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且该几何体的体积是3,则正视图中的值是
A. 2 B. C. D. 3
10.已知P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ABC的BC上的动点,则
A. 有最大值8 B. 有最小值2 C. 是定值6 D.与P点的位置有关
11.已知函数 的图象的一部分如左图,则右图的函数图象所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
A. B.
C. D.
12.函数 的定义域为 ,其图象上任意一点 满足 ,给出以下四个命题:①函数 一定是偶函数;②函数 可能是奇函数;③函数 在 上单调递增;④若函数 是偶函数,则其值域为 ,其中正确的命题个数为
A.1个 B. 2个 C. 3个 D.4个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阅读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运行相应的程序,输出S的值为 .
14.在如图所示的方格纸上,向量 的起点和终点均在格点(小正方形的顶点)上,若 与 ( 为非零实数)共线,则 的值为 .
15.已知直线 与圆心为C的圆 相交于A,B两点, 为等边三角形,则实数 .
16.已知事件“在矩形ABCD的边CD上随机取一点P,使 的最大边是AB” 发生的概率为 ,则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或推理、验算过程.
17.(本题满分10分)已知函数
(1)求函数 的定义域;
(2)讨论函数 的奇偶性.
18.(本题满分12分)
某实验室一天的温度(单位: )随时间(单位: )的变化近似满足函数关系:
(1)求实验室这一天的最大温差;
(2)若要求实验室温度不低于 ,则在哪段时间实验室需要降温?
19.(本题满分12分)
某产品的三个质量指标分别为 ,用综合指标 评价该产品的等级.若 ,则该产品为一等品,现从一批该产品中,随机抽取10件产品作为样本,其质量指标列表如下:
(1)利用上表提供的样本数据估计该批产品的一等品率;
(2)在该样本的一等品中,随机抽取2件产品.
①用产品编号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
②设事件B为“在取出的2件产品中,每件产品的综合指标S都等于4”,求事件B发生的概率.
20.(本题满分12分)已知向量
(1)若 ,求证: ;
(2)设 ,若 ,求 的值.
21.(本题满分12分)如图,在四棱锥 中, 平面 ,
(1)求证: ;
(2)求点A到平面PBC的距离.
22.(本题满分12分)
已知圆 上存在两点关于直线 对称.
(1)求实数 的值;
(2)若直线 与圆C交于A,B两点, (O为坐标原点),求圆C的方程.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5 ABCDB 6-10 ACBDC 11-12 BA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 -3; 14. ; 15. ; 16. .
三.解答题(17小题10分,其余每小题12分,共70分)
17.(本小题满分10分)
解:(Ⅰ)
∴定义域是 .--------------------------------------3分
(Ⅱ)∵
∵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 是偶函数 ----------------------10分
18.(本小题满分12分)
解:(Ⅰ)因为 ,-----3分
又 ,所以 , .
当 时, ;当 时, ;
于是 在 上取得最大值12,取得最小值8.
故实验室这一天最高温度为 ,最低温度为 ,最大温差为 .---------7分
(Ⅱ)依题意,当 时实验室需要降温.
由(Ⅰ)得 ,
所以 ,即 .
又 ,因此 ,即 ,
故在10时至18时实验室需要降温. -------------------------12分
19.(本小题满分12分)
解:(Ⅰ)计算10件产品的综合指标S,如下表:
产品编号
4 4 6 3 4 5 4 5 3 5
其中S≤4的有 , , , , , ,共6件,
故该样本的一等品率为 ,
从而可估计该批产品的一等品率为 . ----------------------------------6分
(Ⅱ)①在该样本的一等品中,随机抽取2件产品的所有可能结果为 , , , , , , , , , , , , , , ,共15种. ------------8分
②在该样本的一等品中,综合指标S等于4的产品编号分别为 , , , ,则事件B发生的所有可能结果为 , , , , , 共6种。
所以 . -----------------------------------12分
---------------------------12分
21.(本小题满分12分)
解:(Ⅰ)因为PD⊥平面ABCD,BC 平面ABCD,所以PD⊥BC.----------------2分
由∠BCD=90°,得BC⊥DC,
又PD DC=D,PD 平面PCD,
DC 平面PCD,所以BC⊥平面PCD.
因为PC 平面PCD,所以PC⊥BC.-------------------------6分
(Ⅱ)连结AC.设点A到平面PBC的距离为h.
因为AB∥DC,∠BCD=90°,所以∠ABC=90°.
从而由AB=2,BC=1,得 的面积 .
由PD⊥平面ABCD及PD=1,得三棱锥P-ABC的体积 .----------8分
因为PD⊥平面ABCD,DC 平面ABCD,所以PD⊥DC.
又PD=DC=1,所以 .
由PC⊥BC,BC=1,得 的面积 . ------------------------10分
由 ,得 ,
因此,点A到平面PBC的距离为 . ------------------------------------12分
22.(本小题满分12分)
解:(Ⅰ)圆C的方程为 圆心C(-1,0).
∵圆C上存在两点关于直线 对称,
∴直线 过圆心C. -------------------------------------3分
∴ 解得 =1. -------------------------------------5分
(Ⅱ)联立 消去 ,得
.
设 ,
. ----------------------------------------7分
由 得
. -----------------9分
∴OA→•OB→= .
∴圆C的方程为 . ------------------------------12分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P={x|﹣1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