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12
2022-12-15
2022-12-12
2022-12-15
2022-12-12
更新时间:2022-08-12 08:42:02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xc
2022-12-12
2022-12-15
2022-12-12
2022-12-15
2022-12-12
i乐德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文广新局工作总结(精选8篇),仅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i乐德范文网为大家提供工作总结范文,工作计划范文,优秀作文,合同范文等等范文学习平台,使学员可以在获取广泛信息的基础上做出更好的写作决定,帮助大家在学习上榜上有名!!!
文广新局工作总结(精选8篇)由i乐德范文网整理。
第1篇:文广新局工作总结
文广新局2013年工作总结
暨2014年工作规划
年初以来,我们以党的***精神为指针,紧紧围绕市委提出的实施“五型发展战略”、争创“五个全国一流”和建设全国综合实力强市目标,以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为己任,努力推进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速优秀文化产品生产,提高群众文化活动的普及率,加强文化市场监管,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绩。
一、2013年工作总结 (一)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总投资2700多万元的博物馆和总投资3500多万元的数字图书馆,主体建设已完工,2013年财政预算投资2000万元进行内部装修、布展等项工作,目前已有三家装饰公司来肇东考查并制作了博物馆布展方案,待市领导决定后即可布展,数字图书馆外部装饰已开工。肇东籍画家、中国冰雪画创始人于志学旧居土地征用、规划已经完成,道路铺装已近尾声,展品大部分到位,争取2014年开工建设。
同时,为全市已建成的2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和4个社区办事处文化阵地又增添了新设备;农家书屋、村级信息共享工程服务网点、文化广场实现全市186个村全覆盖,有线电视村村通网络工程建设已开通到乡镇政府所在地,分配网建设即将起动;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实现了“一村一月
1
一场电影”,数字化程度达100%,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文化活动开展情况
一年来,共举办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90多场次,活动质量不断提高,活动规格不断升级,从乡村到城市,呈现出全社会各方联动和城乡多元化的文化活动新格局。
1、成功举办2013迎新春联欢会。2013年春晚,市文广新局、文化艺术中心投放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精心组织策划,节目以高品位、高质量,大阵容为标准,同时省杂技团、大庆歌舞剧院及社会各界人士均给予了艺术和技术上的支持。整合晚会充分体现了和谐主题、名家荟萃、阵容强大,亮点纷呈的特点,为肇东人民献上一台丰盛的艺术大餐。
2、成功举办中国诗人采风团肇东行活动。 以中国诗歌协会常务副会长、著名诗人韩作荣,《诗刊》常务副总编、著名诗人商震为代表的中国诗人采风团一行10人到肇东参观采风并进行创作活动,采风团成员多为鲁迅奖获得者,为宣传肇东、弘扬肇东、推介肇东提供了窗口,搭建了平台,对加速建设全国综合实力强市进程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
3、成功举办首届啤酒文化艺术节。今年6月10日,首届肇东市雪花啤酒文化艺术节在西园宾馆广场拉开帷幕,活动历时三个月,期间通过精彩纷呈的开幕式、多姿多彩的文艺表演、内容丰富的商贸交流、特色鲜明的文化活动、酣畅
2
热烈的啤酒品饮、紧张刺激的竞技比赛、热忱优质的诚信服务和安全舒适的消费环境,为参加此次活动的广大朋友们在炎炎夏日奉献上了一道清凉的酒文化盛宴,也是我市开展文化活动的一次新的探索。
4、成功举办 “庆东杯”第三届周末大舞台活动。在成功举办第二届周末大舞台的基础上,今年我们继续以人民公园为阵地,组织社区业余演出团体,充分调动辖区单位、群众的演出积极性,成功举办第三届周末大舞台活动,演出历时四个月,成功演出12场,参与演员400多人,观众5万余人次。闭幕式上评选出优胜单位和个人优秀节目奖项,现场为获奖单位和获奖个人颁发了奖牌奖品和证书,进一步调动了各办事处和演员的积极性,周末大舞台已成为我市又一个品牌文化活动。
5、成功举办“春天的约会”诗歌、散文大奖赛。第二届“春天的约会”诗歌、散文大奖赛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赛作品330余件,评选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9名,优秀奖90名。大赛不仅为广大文学爱好者提供了沟通交流,相到切磋,展示自我的平台,更加充分地展现了肇东文学特色,推动了肇东网络文学的健康繁荣。更重要的是,邀请了一批在国内外著名的大家担任评委,并来肇东参加颁奖仪式,为提升肇东软实力做出了积极贡献。
3
6、举办送戏下乡巡回演出系列活动。送戏下乡巡回演出,每年历时一个半月,分为送戏进乡、进村(屯)、进社区三部分,今年我们配合省歌舞艺术剧院、省评剧院举行十场“送欢笑、下基层”抗洪慰问演出,极大地丰富和活跃了城乡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繁荣和发展新农村建设热情。
7、成功组织5.18国际博物馆日和中国文化遗产日的宣传活动。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记忆+创造力)=社会变革;我国的第八个中国文化遗产日,主题被确立为文化遗产与全面小康。通过围绕主题举办的一系列宣传活动,吸引了更多的人走进博物馆、关注文化遗产,使全社会在共享文化遗产保护成果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保护文化遗产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8、成功举办全市庆“六一”青少年美术、书法、工艺作品新人新作展。5月31日,我市举办“六一”青少年美术、书法、工艺作品新人新作展,共评选出一等奖23名,二等奖46名,三等奖90名,优秀奖180名,优秀教师30名。此次展览旨在讴歌我市近年来的发展变化和取得的辉煌成就,营造浓厚的“六一”喜庆氛围,为肇东文化艺术的健康发展培养后续人才,为推动我市文化艺术大发展、大繁荣作出新的贡献。
9、成功举办全市庆“七一”书画精品展。6月28日,
4
由市文化馆、市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庆“七一”书画展在影剧中心举行,共展出作品100多幅。这次书画展既是庆祝建党92周年的重要措施,也是我市美术书法作品创作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作品立意高远、思想深邃,充分表达了我市广大书画作家对党对祖国对家乡的挚爱之情。
10、东北网驻肇东绥芬河抚远加格达奇大庆记者站开通。记者站的开通,是网络媒体与传统文化资源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典型范例。我市通过东北网这个平台快速发布自己的声音,展示发展成果,塑造良好形象,起到快速发布本地化信息、发表优秀的网络作品、关心关注普通百姓的民生述求等方面的渠道功能和平台效应,展示我市良好形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更大的影响力。
11、成功组建老年书画大学、国画和书法俱乐部。老年书画大学成功组建,地点设在西园办事处佳和社区,聘请著名冰雪画大师于志学为名誉校长,池颖欣任校长,授课教师以画院专业骨干画家为主,同时外聘一些专家学者不定期授课。成立国画和书法俱乐部,地点设在文化馆,定期开展书画活动,既丰富了广大书画爱好者业余生活,又为他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
12、《肇东国画集》成功出版。9月30日,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主办,市国画院、市美术家协会、市书法家协会承办的肇东市迎“十一”书画展暨庆祝肇东国画院建院
5
二十五周年、《肇东国画集》首发式在肇东国画展厅拉开序幕,《肇东国画集》是我市出版发行的第一部国画精品集,它的成功出版,将进一步宣传肇东、推介肇东,提高肇东城市形象和影响力。
13、电影《泡菜》在我市取景拍摄。《泡菜》在我市实地取景,以省级绿色食品产业大园区韩美食品有限公司为主要拍摄地点。影片多角度反应我市新农村建设和绿色食品产业大园区建设成果,展现我市自然地理地貌、原生态景观和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积极投身绿色食品产业大园区建设的精神风貌。影片的拍摄对于促进我市文化事业发展、扩大我市对外影响力和知名度都将起到积极助推作用。
(三)文艺精品生产创作情况
年初以来,肇东市文艺创作群体长足发展,组建成立包括肇东国画、肇东书法、东兴书画院、昌五冰雪画院、黑土地文学社、摄影、音乐、舞蹈、曲艺和群文调研等十个创作群体。继成功举办中国诗人采风团肇东行活动后,4月份在国家级刊物《诗刊》、《中诗网》上发表了著名诗人们为肇东创作的作品,并第一次分两批在《诗刊》上展示了肇东28位作者的作品,不但加深了与文化艺术界的交流合作,更进一步提高了肇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10月21日,市文化影视艺术创作中心揭牌暨电影《这方热土》开机仪式,在影剧中心举行。这标志着我市影视创作
6
的快速发展。不仅是文化事业培植的一个新亮点,同时加快了我市特色文化品牌培育。
(四)文物普查和“非遗”保护工作情况
按照《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通知》、国家文物局《关于发布的通知》要求,以及2013年4月18日全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电视电话会议的总体部署,我市开展了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的普查工作,目前现阶段普查工作已经完成;半拉城遗址、四站镇革命烈士纪念碑、姜家车站仓库旧址、古生物化石出土店等19处被初评为省级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我市八里城传说、火烧云饼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录入绥化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重新编辑整理绥化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八里城传说》的全部文字、图片及影像资料,并装订成卷交由绥化市文广新局向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申报省级保护项目。
(五)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市场管理情况
1、文化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在文化产业发展上,我们充分凭借优越的区位条件、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政策优势,初步形成了工艺美术、演艺娱乐、网络文化服务、图书印刷、文化传媒五大产业形态。目前,以文化艺术中心演艺公司为代表的文艺演出团体共有6个,包括国有演出团体1个,民营
7
演出团体5个,从业人员180人,年平均演出600场次左右;全省县级首家数字影院龙升国际影城增添设备,提高档次,已成为提升肇东文化消费档次的重要标志;以锦鼎传媒公司为代表的文化传媒业已发展到13家;以一品彩印、跃进纸箱、双丰塑编、爱趣源等为代表的印刷业迅速发展,全市印刷企业达33家,资产7亿多元;网吧改革不断深化完善,将按上级要求重新组建网络公司。
同时,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肇东国画、农民画、树皮画、钩编、石雕、泥塑等在国内外大放异彩;肇东凭“肇东国画”这张文化名片被评为中国民间艺术(国画)之乡;昌五镇冰雪画院以独特的农民画创作手法被确定为黑龙江省农民画创作基地。
2、文化市场管理力度不断加强。我们着力加强文化综合市场监管体系建设,建立起协调有序的综合执法运行机制,加大整治城乡网吧、娱乐、演出、印刷等市场和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力度,建立起文化经营业户电子档案,对全市文化经营业户资料实施微机管理。同时,强化文化市场服务,从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透明度、缩短办事时间入手,受到广大服务对象的好评。
(六)招商引资工作开展情况
年初以来,我们紧紧围绕市委中心工作,重点加快推进招商引资工作,目前,哈尔滨天宇钢构投资1.2亿元在开发
8
区已成功落户;近期已和我市籍著名拳击教练田东、奥运铜牌选手李金子联络,准备在大学城建国际拳击培训基地。
二、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文化建设投入总量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数字图书馆、博物馆建设亟待提速;二是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文化产品数量不足、本土化特色不突出、贴近生活不够,各项文化服务覆盖面不广,服务档次不高;三是文化精品总量还不多,整体质量不高,没有起到用作品宣传肇东、用作品宣传旅游文化的目的;四是受体制、机制的制约,优秀文化人才短缺,后继乏人,文化馆、文工团严重人才短缺;五是文化产业特色不突出,产业规模小,缺乏产业政策引导。
三、2014年工作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实施“ 五型发展战略”、争创“五个全国一流”,以建设文化强市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为出发点,以发展文化产业为支撑点,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开拓大文化视野,提高文化软实力,为建设全国综合实力强市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
(二)主要工作
1、举办肇东建县百年系列文化活动。为满足广大市民
9
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提升市民文化素质和城市文化品味,2014年,在肇东市建县一百周年之际,拟组织文联、工艺美术协会及社会各界力量参与诗书画展、工艺美术展览、全国征文为题的系列文化活动,为提升我市的文化软实力、影响力、知名度做贡献。
2、加快实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工程。一是加快博物馆、数字图书馆、于志学旧居建设速度,继续争取国家的后续资金补助,积极向上申请布展经费,完成内部装修、设备购置和设施完善等项工作,实现与国家数字图书馆端口对接,在工程进度上加快推进,争取早日开放投入使用。二是继续加大2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4个社区办事处、农家书屋、文化大院、文化广场、标准化文化示范村和共享工程服务点阵地建设力度,扶持和培育已建成的34个标准化文化示范村(社区)。三是组建乡村剧团,成立文化协会,发展特色文艺群体和群体带头人,鼓励有条件的乡镇建设“乡村大戏台”。同时,建立文化遗产保护长效机制,继续做好国保单位八里城文化遗产历史文脉的传承和延续工作。
3、加快实施优秀文化产品生产工程。一是组织国画、农民画作者举办笔会、作品展览;组织召开泥塑、杨树皮风俗画传承人研讨会,丰富特色文化内容。二是在原有《八里城演义》、《樱桃》、《这方热土》基础上,深入实施精品工程战略,再组织创作出一批具有肇东地方特色、民族特色与
10
时代精神和市场前景的舞台艺术作品、电视作品及音乐、美术、文学作品和图书、音像制品,争取出版发行。
4、加快实施群众文化活动普及工程。抓好送戏下乡、春节晚会等系列文化惠民活动;举办第十五届广场消夏晚会活动;举办元宵节秧歌会演;举办第四届周末大舞台活动;组织开展首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和创作歌曲大赛活动;举办全市“爱我家乡”主题书画展,提升肇东国画的品牌影响力;协调开展好以邻居节、风筝节、家庭才艺展示、校园文化艺术节、企业之歌为载体的社区文化、家庭文化、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活动;充分发挥乡镇文化站整体功能,积极向上争取资金设备,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开展文化娱乐活动;完善肇东文化网站,力争将其打造成为交流文化信息,推介文化产品,传播文化资讯,宣传文化名人的权威平台。
4、加快实施文化产业工程。一是依托现有资源,继续加大演艺业、娱乐业、图书音像业、出版印刷业、网络文化服务业、电影电视、肇东国画、文化传媒等一批重点文化产业扶持力度。二是采取市场化运作,考察论证建成1处大中型图书音像城。三是依托我市艺术市场的发展潜力,鼓励社会资金兴办根雕、泥塑、钩编、铝箔等手工艺品,利用已建成的博物馆或选其它场址建设肇东工艺美术品展区。同时,抓好网吧市场、演出市场、艺术品市场、互联网文化经营场所、电子游艺场所监管体系建设、违巩固健康有序的文化市 11
场环境。
5、加快实施“两画”品牌培育工程。突出国画、农民画两大重点,力争在规模总量、整体质量、对外影响力上实现新突破。鼓励有实力、懂艺术、善经营的有识之士和企业成立国画、农民画中介组织,探索统一收购、统一包装、统一价格、统一销售的新模式,加快国画、农民画市场化进程;加大“两画”辅导力度,提高辐射面,向党政机关、学校、企业、社区、家庭覆盖。依托老年书画大学、国画和书法俱乐部吸收更多的书画爱好者参与到老年书画大学、国画和书法俱乐部,特别是老年书画爱好者进入学校学习,使他们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对外出版发行《肇东国画集》,发展田园画会会员,力争让“肇东国画”在对外影响力上进一步扩大;对面向社会开设国画、农民画的培训机构,给予政策倾斜;对国画、农民画的领军人物和有突出贡献的画家,给予奖励。
6、加快推进招商引资工作。结合我市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特点,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文化项目建设,对外埠企业来肇建设文化项目给予优厚待遇,吸引和鼓励社会贤达、肇东籍名人来肇发展文化产业;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优势,建设万顷湿地和百里生态长廊,打造“一线六园”旅游观光带,加快规划建设都市百里生态文化后花园建设项目;发挥肇东国画、八里城遗址优势,积极宣传肇东、推介肇东, 12
全力做好招商引资和产业项目建设工作,为加速建设全国综合实力强市贡献力量。
第2篇:文广新局工作总结
1 1 1
2009年文广新局工作总结
2009年,文广新局全体干部职工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动力,以“文化昆山”建设为主线,以“三保三促”为目标,主动作为,务实奋进,较好地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和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
一、新闻宣传工作取得新进步
为配合全市中心工作,电台电视台把握正确宣传导向,强化新闻工作政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突出经济报道重点和民生新闻热点,规范内部工作流程,加强宣传的主题策划和深度挖掘,较好地发挥了舆论宣传在应对金融危机、实现“三保三促”中的助推作用。具体表现在:一是“三保三促”宣传主题鲜明。《昆视新闻》紧贴市委市政府各阶段中心任务,精心策划主题性报道,全年先后推出40多个主题性报道共500多条次,并配发评论文章30多篇。特别是通过对“七大新政策”和“十大新机制”的新闻解读,使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加深了对市委市政府一系列政策措施的理解,凝聚了人心,增强了信心。二是“双庆”宣传系统有力。抓住新中国成立60周年和昆山撤县设市20周年契机,集中力量,区镇联动,策划制作了《跨越20年·走进区镇》、《我和我的城市》、《民心工程》以及政论片《辉煌20年》等,全面反映昆山经济社会沧桑巨变,播出后得到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较好反响。三是民生新闻贴近百姓。《城市报道》按照“三贴近”要求,在坚持正面报道的前提下,反映基层社情民意,瞄准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做文章,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弘扬社会正气,深受市民欢迎。四是对外宣传成效明显。“城市频道”开播不到半年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好评,成为了解昆山的一个窗口。全年广播中心在省级媒体用稿98条,中央级媒体用稿35条;电视中心在省台用稿202条,央视用稿26条,其中《新闻联播》用稿16条,录用量创历史新高。电视中心连续6年蝉联省电视新闻繁荣奖。《老尹时间》被评为省“十大优秀专栏”。
二、文化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
按照全市文化昆山建设推进会要求,狠抓市人大一号议案各项工作落实,加快市政府一号实事工程建设,市镇村三级文化设施建设全面推进。一是三年计划目标明确。根据全市三级文化设施建设标准,各区镇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了三年文化设施建设计划。该规划明确:三年内区镇计划新建改建文化设施37个,总面积20.2万平方米。二是项目建设推进顺利。市文化艺术中心建设正式启动,市民文化广场二期工程动迁全部完成。市政府一号实事工程全部开工,其中有3个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巴城近万平方米的文体活动中心项目在去年底封顶,进入内装饰阶段。新建计划外重点文化设施项目10个,面积达2万平方米;村(社区)文化活动室建设超额完成年初计划,共有69个村和54个社区通过达标验收。三是工作机制日臻完善。为了加快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建立了市分管领导挂帅、相关部门参与、定期现场督查、联合验收考核的工作机制。一年来,由市四套班子领导组织的督查视察活动达5次,部门现场办公督查达4次,下拨设施补贴资金1570万元。
三、文化活动开展取得新成绩
全市文化活动空前活跃,群众参与程度进一步提高。一是市级大型活动效应彰显。在总结往届大型活动经验的基础上,全年活动准备动手早、立意高、形式新、手笔大,每场活动举办都产生了较大轰动效应。国际文化旅游节、中国昆剧艺术节、昆山国际啤酒节、“中华情·昆山情”大型晚会以及“寻宝——走进昆山”等活动,不仅吸引了本市居民的热烈响应,而且吸引了周边城市群众包括外商的踊跃参与,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阅读节、欢乐文明百村行、市民大讲坛等活动,不仅注重形式创新,而且注重内容的提升,已成为城乡居民喜爱的文化品牌活动。二是基层文艺活动丰富多彩。一方面,进一步发挥文艺辅导员的作用,组建成立了小梅花艺术团和琼花艺术团;另一方面,鼓励文艺创作,开展新人新作展演活动,全市基层文艺活动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全面提升。全年组织各类文艺演出超过800场次,新创作节目468件,在苏州市级以上获奖180件,其中国家级18件、省级68件。我市顺利通过文化部组织的“全国文化先进县(市)”复查验收。陆家镇文化中心广场荣获“全国特色文化广场”称号。三是文化服务功能得到提升。首次组织了全市基层文化从业人员资格培训,共有123人通过从业资格认证。市图书馆开设了掌上图书馆和触摸式读报系统,累计读者办证突破13万张。通过提升工程实施,全市基层文化信息共享点和“农家书屋”运作进一步规范有效。市影剧公司全年放映流动电影3070场次,观众人数超过90万人次。市科博中心全年共接待参观考察团队450批次、1.5万人次。市文化馆完成了改造,推出了“鹿城故事”、“百姓舞台”、“周末音乐会”等公益性文化活动,受到广大群众普遍欢迎。
四、传统文化保护取得新成效
传承弘扬传统文化、挖掘保护文化资源力度加大。一是文保工作扎实推进。公布了《昆山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完成《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绰墩遗址保护规划》初稿;有6个项目已通过省级专家评审,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赵陵山良渚文化遗址考古发掘报告和出土文物修复工作正在进行。二是非遗传承力度加大。新增9个项目列入省、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昆山民族民间文化精粹·风俗卷》出版;对昆山境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普查,积累线索2000多条,有价值项目358个;编印了《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昆山市资料汇编》三卷。三是文化研究取得进展。配合上海华师大初步完成《顾炎武全书》编辑工作,启动《归有光全书》《朱柏庐全书》整理编撰;《昆山文化研究》、《昆山文化遗产》分别出刊;《昆山传统文化研究丛书》第一辑《昆曲卷》正式出版;完成《文化建言》8篇。
五、文化产业发展取得新突破
在加快文化事业建设的同时,高度重视和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积极探索文化产业发展新路子。一是文化产业工作基础进一步加固。根据产业发展要求,先后编印了《昆山市文化产业发展相关政策摘编》、《昆山市文化产业投资指南》,并与市统计局联合建立了文化产业统计工作制度,新建了文化产业项目数据库和服务平台,完成了《昆山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编制论证和《关于加强昆山文化人才建设的若干政策》起草报批工作。二是文化产业服务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年资助市级文化产业8个项目400万元。“四季周庄”、“福纳传播”获得省第二批文化产业资助资金320万元。周庄文化创意产业园成功列入省重点产业园区。先后组织文化产业专题业务培训13场、1400多人次。首次举办了以“文化昆山,创意未来”为主题的昆山市文化产业推介专场活动,签约项目44个,总投资25.3亿元。组织昆山文化企业参加了第四届南京文化产业交易会和第二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取得良好成效。在全国率先实施版权登记全额资助和企业软件正版化项目分类资助,设立了昆山市版权保护管理中心,全年完成一般作品版权登记276件、计算机软件192件。新闻出版局成为全省首批新闻出版(版权)依法行政示范点。三是文化市场管理进一步加强。联合公安、工商等部门展开“扫黄打非”行动;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全年共立案查处违法案件63件,取缔黑网吧628家次、无证游戏机房19家,收缴非法音像制品及书刊12.4万盘(册),有效净化了我市文化市场。文化市场稽查队在2009年度全省文化行政处罚案卷评比中分别荣获
一、二等奖。四是广电事业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电台改造顺利完成,采编播技术装备得到改善,节目质量和创收能力有了新的提升。加大双向网络改造力度,全市集中居住小区基本完成双向覆盖,花桥、锦溪、周庄、张浦四个镇完成“苏州特色广播镇”创建,开发区、张浦进入“苏州基本现代化广电站”行列,广播电视台网络中心荣获“全省广播电视系统先进集体”称号。全年发展有线电视用户2.5万户,发展个人宽带0.9万户。全年实现网络经营收入1.85亿元,广告收入超6千万元。
六、文广队伍建设取得新提升
围绕“发扬‘三创’精神,推动昆山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主题,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干部职工精神面貌和队伍整体素质有了全面改善和提高。一是党的建设得到加强。局党委和行政领导班子注重加强自身建设,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通过组织调研、查找问题、健全机制、重点整改等活动,班子成员带头解放思想,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创新意识、实践意识和率先意识进一步增强,发展思路更加清晰,工作作风得到改进,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基层党建工作同步推进,加强党员管理,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积极开展“特色支部创建”、“服务明星”评选、业务操作比赛和党员服务进社区等活动,党性意识普遍增强。二是人才培训力度加大。实施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全年组织各类培训60多期2000多人次,队伍政治和业务素质得到提升。三是管理机制不断完善。围绕文化昆山建设,不断创新内部管理机制,建立完善了新闻宣传、文化服务、人才培养、产业发展、市场监管、绩效考核等“六大机制”。深入推进机关作风建设和效率效能建设,认真做好廉政风险防控标准化工作,有效促进了机关作风转变和文广形象改善。四是服务品牌创建扎实推进。针对文广新工作的特点,局精心策划向社会推出了“精神家园”服务品牌,并细化成9个服务子品牌,各部门紧密联系中心工作,积极开展创建活动,通过服务品牌创建,有力地促进了服务质量的提升和全局事业的发展,“精神家园”服务品牌年底通过市考核验收,被市机关效能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授予第四批市机关服务品牌。
第3篇:文广新局工作总结
文广新局工作总结
2013年以来,在省、市主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中心工作,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工作思路,创新工作理念,整合资源,夯实文化基础,不断加强文化设施建设,繁荣城乡公共文化活动,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颍上县文广新各项工作连续取得新进展。现汇报如下:
一、2013年总结
(一)以文化惠民为己任,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1、继续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颍上县文化服务中心。打造代表文化发展实力、展现地域文化魅力的公共文化设施。充分发挥现有公共文化设施服务功能,对3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站长和管理人员集中培训,实行划片包干进行业务辅导,促使全县30个文化站、341个农家书屋为广大群众提供经常性的文化服务。推进街道、村(社区)文化服务络建设,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室免费开放。2013年全年累计开展活动687场(次);群众文化免费开放接待群众18万元人次;开展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新建公共电子阅览室20家。实施新农村文化设施建设。
2、广泛开展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精心组织春节联欢晚会、元宵灯会。组织花鼓灯节目参加央视《舞蹈世界》栏目演出,参加阜阳市第六届淮颍文化周,获得三个一等奖;参加第八届管子文化旅游节开幕式演出。组织承办阜阳市青年歌手大奖赛、第八届管子文化旅游节民间艺术大舞台、非遗文化展、玉石收藏展、颍淮大讲堂、书画展、象棋赛等7大项系列活动。()举办“颍上县2013年群众卡拉OK大赛”,来自各乡镇的500多名群众参加演出。举办京剧社票友演唱会、曲艺社“鼓王”大赛等活动。全年开展各类文化活动380多场次,受益群众50余万人次。继续实施送文化下乡等民生工程演出活动,截至目前,演出350场。开展县、镇(街道)、村(社区)三级队伍素质提升工作,全年累计开展各类公益性培训75期,培训人数3550人次。继续举办电视选秀类节目《俺要上春晚》。先后向9所农村学校和武警颍上县驻军赠送图书17800余册。
3、创新制度激发文艺创作热情。完善文艺创作体制和机制, 培养和聘请艺术人才,结合历史文化资源,围绕管鲍之交、颍上花鼓灯、管仲传说等开展命题创作活动,积极开展精品文艺创作。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元宵灯会、花鼓灯艺术节等节庆活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融为一体,精心创编新的花鼓灯节目。新创编的曲艺、舞蹈节目参加全市比赛,荣获一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和4个优秀奖的好成绩。
(二)以非遗保护为抓手,不断加强保护传承工作力度。
1、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取得新进展。积极申报《管仲传说》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第4篇:镇文广新工作总结
2008年,我镇文广新工作在新一届镇党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文广新局的指导帮助下,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广新工作全局,全面推进文化事业的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进一步规范整顿文化市场,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步伐,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体育活动,认真开展文物保护和挖掘工作,较
好地完成了全年的工作任务,为推动全镇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现将一年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根据区文广新局的部署和要求,结合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新的要求,按照区政府设定的职能职责,进一步细化工作职责和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工作机制,镇委、政府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工作计划,落实了机构人员和经费,认真梳理了原有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工作职责,推进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保证了全年工作的正常开展和顺利进行。
二、积极开展各类具有古镇特色的文化体育活动
1、继续抓好以****为重要载体的片区群众文化活动。利用****文艺活动演出之机,让群众在欣赏精彩文艺演出的同时,接受先进性的思想教育,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
2、抓特色群众文化活动。充分利用黄金周、传统节庆日开展****等具有地方特色的群众性民俗、文化体育活动,给佳节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氛围,为节日的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3、加强镇文化阵地建设。扶持热心文化的农户组建农村“文化大院”、“村文化活动室”、“社区文化中心”、“农家书屋”等宣传文化阵地。依托“农家书屋”等平台,在全镇开展“***读书年”等活动,在农村和广大农民群众中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使“农家书屋”成为农民的精神家园,解决了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保障了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小康社会的建设。
4、积极开展卫星电视转星工作,抓好“村村通”收尾工作,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基层网点建设。组织了相关工作人员转星调整工作培训,确保卫星广播电视转星调整工作顺利开展,到目前为止,所有用户均可以接收到新卫星上转发的相关信号,确保了广播电视收视正常运行。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进展顺利,有线电视覆盖任务基本能完成年初计划数,在有线电视覆盖难度大的高山地区,地面卫星接收器安装数量大,大大提高了电视入户率。
三、努力抓好文物保护和挖掘工作
认真开展全镇文物挖掘和保护工作,健全制度,设立标志,签订责任书,落实义务保护人员。依法打击各种违法行为,确保全镇文物安全。全年无文物安全事故发生,无文物被盗案件。
四、切实加强文化市场的检查和管理
本着“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原则,在培育壮大市场的同时,经常对全镇文化市场进行检查管理,不断净化环境,美化空气,让文艺之花吸取健康营养,灿烂开放。镇内文化市场无重大违法违规、影响恶劣的事件发生,执法人员无违纪违规问题。
第5篇:文广新局工作总结
精品合同推荐----
进入保利院线,已先后在常州、合肥、泰州等9个城市进行演出。书画艺术创作成绩令人瞩目,吴卫星油画作品《回家》入选由文化部主办的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览,周宓书法作品入选第五届全国妇女书法作品展,钱学君作品《高秋》入选首届全国中国画学术展。
二、以文化惠民为根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再上新台阶。
成功创建首批江苏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后,今年来我们全力投入到国家示范区的创建之中,按考核要求对全市创建工作情况进行集中梳理和整改提升,以满分并获20分加分的优异成绩顺利通过了文化部专家组的现场考核。在创建中我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落实文化惠民上,制订下发了《常熟市文化志愿者协会实施意见》、《常熟市民免费艺术培训实施办法》等文件,在市文化馆挂牌成立“常熟市市民公益文化艺术培训中心”并开展了首期免费培训;面向全市农村的“文化惠民村村行”公益文艺巡演,全年完成演出100场次,观众约10万人次。全新推出的”情满常熟、幸福同行”群众文艺公益巡演,引导文艺演出走进工厂、农村、军营,充分展示常熟群众文艺的优秀成果,实现文化的多元服务,2019年完成演出30场。以石梅广场等为阵地的“百姓周末大舞台”等各类广场文艺已演出23场,观众3万人次。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第五届江南文化节期间推出的“文化惠民大礼包”,其中包括外请十多支团队的江南民间文艺展演、评弹名家书会、全市5家影院同步推出的“10元电影大放送”、 精品合同推荐----
饼制作技艺等8个项目被列入苏州市第六批代表性项目名录。
四、以培育引导为目的,文化产业持续稳步发展。
作为全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具体工作部门之一,今年来,我局配合市委宣传部等部门,加大工作力度,围绕《三年提升计划》中的重点产业出台了《关于促进常熟市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编报了2019年常熟市文化产业重点建设项目,其中4个项目(投资总额达57.1亿元)入选苏州市重点建设项目。具体负责了我市参加
第6篇:文广新局工作总结
文广新局工作总结
2013年以来,在省、市主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中心工作,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工作思路,创新工作理念,整合资源,夯实文化基础,不断加强文化设施建设,繁荣城乡公共文化活动,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颍上县文广新各项工作连续取得新进展。现汇报如下:
一、2013年总结
(一)以文化惠民为己任,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1、继续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颍上县文化服务中心。打造代表文化发展实力、展现地域文化魅力的公共文化设施。充分发挥现有公共文化设施服务功能,对3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站长和管理人员集中培训,实行划片包干进行业务辅导,促使全县30个文化站、341个农家书屋为广大群众提供经常性的文化服务。推进街道、村(社区)文化服务网络建设,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室免费开放。2013年全年累计开展活动687场(次);群众文化免费开放接待群众18万元人次;开展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新建公共电子阅览室20家。实施新农村文化设施建设。
2、广泛开展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精心组织春节联欢晚会、元宵灯会。组织花鼓灯节目参加央视《舞蹈世界》栏目演出,参加阜阳市第六届淮颍文化周,获得三个一等奖;参加第八届管子文化旅游节开幕式演出。组织承办阜阳市青年歌手大奖赛、第八届管子文化旅游节民间艺术大舞台、非遗文化展、玉石收藏展、颍淮大讲堂、书画展、象棋赛等7大项系列活动。举办“颍上县2013年群众卡拉OK大赛”,来自各乡镇的500多名群众参加演出。举办京剧社票友演唱会、曲艺社“鼓王”大赛等活动。全年开展各类文化活动380多场次,受益群众50余万人次。继续实施送文化下乡等民生工程演出活动,截至目前,演出350场。开展县、镇(街道)、村(社区)三级队伍素质提升工作,全年累计开展各类公益性培训75期,培训人数3550人次。继续举办电视选秀类节目《俺要上春晚》。先后向9所农村学校和武警颍上县驻军赠送图书17800余册。
3、创新制度激发文艺创作热情。完善文艺创作体制和机制, 培养和聘请艺术人才,结合历史文化资源,围绕管鲍之交、颍上花鼓灯、管仲传说等开展命题创作活动,积极开展精品文艺创作。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元宵灯会、花鼓灯艺术节等节庆活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融为一体,精心创编新的花鼓灯节目。新创编的曲艺、舞蹈节目参加全市比赛,荣获一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和4个优秀奖的好成绩。
(二)以非遗保护为抓手,不断加强保护传承工作力度。
1、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取得新进展。积极申报《管仲传说》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申报《颍上大鼓书》为省级保护项目。协助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皖北卷的编撰出版工作。开展文化遗产日的宣传。举办全县非物质文化节比赛,来自各乡镇(街道)花鼓灯队、小车灯队等参加了比赛。关爱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老艺人),并发放活动补助。
2、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根据省文物局普查工作要求,明确各个阶段的工作目标,严格按标准在规定的时间进行整理、制作。继续加强文物保护力度。规划实施县级文物保护遗址黄老墩遗址勘探发掘工作;加强对重点文物和文物保护工程的管理对文物保护的宣传工作。
3、花鼓灯艺术传承取得新突破。举办颍上花鼓灯研讨会,邀请了省、市花鼓灯研究专家与我县50多位60岁以上的老艺人举行了为期三天的艺术研讨活动。在安徽省艺术职业学院设立颍上花鼓灯表演艺术定向班,今年7月,首批我县招收的30名年轻演员入学。
(三)以依法行政为前提,文化市场繁荣有序。
1、分门别类管理文化市场。一是在网吧的管理上,实行教育警示、重点打击相结合,继续在全县网吧行业开展创建平安绿色网吧活动,加大处罚力度,严厉打击接纳未成年人行为。二是在娱乐场所的管理上,加强与公安等相关部门的协作,从严整治,防患于未然。对演出场所和演出团体进行审定,从严把关,重视娱乐场所消防安全。三是在出版物市场管理上,重视宣传教育,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整顿市场秩序,力促规范经营。四是突出事前预防,加强安全监管。
2、扎实开展专项行动。一是开展文化市场各类经营单位核查工作。摸清了文化市场经营场所“家底”.二是开展各类文化娱乐场所大排查,进一步加强文化娱乐场所监管。三是开展暑期网吧、游艺娱乐场所专项整治,重点打击网吧、娱乐场所接纳未成年人、“黑网吧”、和无证电子游戏室,集中净化暑期文化市场秩序。全年共出动检查人员3239人次,检查次数197次,检查文化经营场所1483家次;发出责令整改通知书9份;受理各类举报21件;会同相关部门开展联合执法7次;取缔无证经营场所87家,其中取缔黑网吧83家。立案4件,罚没款13000元。
3、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年初与局属单位签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建设、安全生产消防安全、维稳工作目标责任书。成立局产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安全生产、消防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维稳工作领导小组。做好局属单位安全生产等考核工作。
4、履行广电管理职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保证电视播出安全,把党和政府的声音正确地传播到千家万户。激励全县干部群众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为 “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营造舆论氛围。
2014年,我们将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落实省、市主管部门和县委、县政府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努力推动基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建设再上新台阶。
二、2014年工作展望
面向基层,突出文化服务,多出精品,形成亮点。继续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和文化产业培育,为实现文化惠民切实履行职能,作出贡献。
1、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文化惠民。新建颍上县文化服务中心。着力利用好各类公共文化设施,加大对村(社区)文化设施的配备力度,努力提高使用效率。组织开展重大节庆文化活动。设立文化舞台、文化展览、文化讲坛。借助地域文化,打造我县特色文化。
2、以新建博物馆的开放工作为重点,做好文物保护工作。深入开展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
3、加强文化市场监管,探索文化市场科学管理机制,规范文化市场经营行为。
4、培育文化产业。规划建设颍上县鼓韵文化创意产业园。成为安徽省内一流的文化产业示范区。利用我县地理、交通优势,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进一步推进文化与旅游业融合,打造文化旅游休闲品牌。
5、加强人才培养引进。完善文化馆、文化站、文化室三级专业人员队伍建设完备。完善基层文化单位的管养政策和服务功能。
6、做好全省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评估达标工作。
7、完成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对乡镇服务点的建设。新建11个村(社区)公共电子阅览室。
第7篇:文广新局双拥工作总结
文广新局双拥工作总结
2013年,XX县文广新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指导下,坚持以***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建设中国原生态最美山乡,建立健全双拥组织,强化国防和双拥宣传教育,认真贯彻上级下发的一系列关于开展双拥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切实履行双拥工作成员单位职责,不断增强双拥工作意识,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扎扎实实做好双拥各项工作,2013年,我局发扬双拥光荣传统,广泛开展了一系列庆祝活动,努力营造“军爱民、民拥军”的良好氛围,把双拥工作提升到一个崭新的水平。
一、坚持领导责任制,确保目标管理落实到位
县文广新局一如暨往高度重视双拥工作,把双拥创建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加大双拥创建宣传力度,研究制定了双拥工作计划。要求各部门按照军民团结、军地合力发展、保民生、强国防的要求,对2013年度双拥工作作好安排。到10月底,各部门均已完成了年初工作计划,切实履行了职责,保障了双拥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二、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国防观念和双拥意识
提高认识,自觉增强拥军工作责任感,局领导与干部职工一同学习《国防教育法》,推进拥军优属活动。通过学习活动促使广大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双拥工作在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增强国防观念和履行国防义务的自觉性,增强拥军工作的责任感,积极主动为人民子弟兵办好事、办实事,形成爱国拥军的良好氛围。 在县双拥大道上悬挂宣传标牌,营造双拥工作创建氛围。
三、利用文广新系统优势,认真开展好形式多样的双拥活动
(一)县各文化场馆免费对军人实行优抚政策。军人优先借阅各种图书,电子阅览室优先阅览。
(二)7月30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6周年到来之际,为了丰富部队官兵的业余文化生活,进一步密切军民关系,开展“送文化进军营”系列活动。活动内容丰富,由部队官兵XX县剧团联合为大家送上一场精彩的文艺演出,县文化馆、美协、书法家协会与部队官兵交流书画技艺,共叙鱼水情深。县图书馆向部队赠送了政治、军事、法律、文化艺术、实用科技知识等各类图书300余册,价值6000余元,在演出中间穿插进行有奖知识抢答,为获胜的官兵送上纪念品。
(三)我局积极与部队开展军地共建活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八十六周年到来之际,我局向县人武部送去2000元慰问金。11月份,县图书馆与看守所签订图书流动站协议,每季度送去300册优秀图书,并对流动站进行业务指导,同时向县消防大队赠送2.6万元图书。县文物管理所在八一节前夕慰问老红军、志愿军,并送去慰问金,向他们表示节日的慰问。
四、坚持以开拓创新为指导,丰富双拥新内容
2013年,在县委、县政府XX县双拥办的指导下,XX县文广新局认真分析当前双拥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研究加强军政军民团结的新思路新办法。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局还将再接再厉,创新双拥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双拥工作的各项制度,推动双拥工作规范化、制度化,要加强双拥工作的经验交流,学习借鉴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和科学方法,全面提升我局双拥工作水平。
为进一步提高我镇城乡低保工作的管理水平,推进城乡低保工作的规范化进程,全力打造阳光低保,根据区委、政府及区民政局的工作安排,我镇从4月初开始进行本年度的第二阶段清理排查。镇政府成立了低保清理排查工作小组,深入到全镇14个村、1个社区居委会,对低保对象进行了全面的清理排查。经过两个月的深入细致的工作,圆满完成了我镇的城乡低保清理排查工作。
一、基本情况
本年度第1—3月,全镇共排查取消低保对象151户208人,其中城镇低保16户23人,农村低保135户185人。此次清理排查共入户调查383户441人,占到全镇低保对象的32%,其余低保对象全部进行了走方调查,覆盖面达到目的了100%。通过清理排查,共取消农村低保46户46人。取消人员的构成情况为:享受五保取消低保的有10人,新买社保而取消低保的有3人,死亡取消的有18人,其他因收入增加已不符合条件的有15人。经过清理排查,现符合城乡低保条件的有1063户1209人。
二、主要做法
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清理排查的工作重点。 为了保证清理排查工作的顺利进行,我镇成立了城乡低保清理排查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郭海龙任组长,分管领导、副镇长张淑玲任副组长,民政办工作人员和各村(社区)书记为成员。负责组织开展清理排查工作,确保清理排查工作有序推进。清理排查的重点包括:收入增加,生活条件得到改善的;新购买社保的;享受五保待遇的;死亡后未及时上报的等。特别是严格清查“人情保,关系保”的情况;清理是否有错保、漏保的情况;是否严格执行救助对象申报审批秩序。从而提高了我镇低保清理排查工作的针对性,保证了清理排查工作的有序开展。
2深入宣传动员,提高清理排查工作实效
要求各级召开好会议。镇上召开了各村(社区)三职干部会,明确重点;各村(社区)召开村(居)民大会,将清理排查的有关情况宣传到各家各户。镇上也公开了办公室电话作为举报电话,畅通举报渠道,接受群众举报投诉,为群众提供政策咨询,接受社会各届对我镇低保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广泛获取城乡低保在运行中的信息,进一步细化了工作措施,拓展了清理排查工作。 3细化工作措施,全面开展清理排查工作
为了做好此次低保清理排查工作,镇工作组与各村(居)委会联合行动,对全镇低保对象家庭情况进行全面深入清理排查。在具体工作中采取了入户调查、走访调查等形式对低保对象进行了全面了解。入户调查即深入到低保对象家中,核对户口人员信息,详细询问低保对象收入情况,客观评估经济条件,将情况发生变化,目前已不再符合政策的人员及时清退;走访调查即通过向低保对象的邻居及村社干部等知情人士了解情况,对群众反映可能已不符合条件的低保对象再进行入户复查,对经查实确已不符合条件的低保对象予以取消。在清理排查中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实现真正的动态管理,分类施保。
三、存在问题和整改措施
在此次清理排查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个人收入不好确定;调查取证存在问题;动态管理难度大;“争低保”的不正常心态;客观原因造成的不客观低保户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及时修改和完善。重点是完善和抓好日常工作纪律、民主评议制度、监督举报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的长效落实。对社保人员和死亡人员严格清理,坚决取缔“人情户、关系户”。详细了解掌握困难群众生产、生活情况,使需要救助的困难群众得到救助,应该退出的必须退出,做到进出有序;强化工作纪律,纠正不规范的做法,确保低保制度的严肃性;积极接受群众监督,畅通信访渠道,由专人负责接受群众信访举报,专人负责核实处理,坚决杜绝舞弊现象的发生。
今年以来,我局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按照《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4年内江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内府办发〔2014〕43号)要求,继续将政府信息公开作为民政机关工作的一项基本制度,紧紧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积极推进市委市政府各项重大决策部署的实施,努力创新公开形式,加大信息公开力度,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不断提高政府信息公开服务人民群众、推动民政工作科学发展的实效。现将2014年工作进展及2015年工作打算汇报如下:
一、2014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组织领导,保障政务公开有序开展。我局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各分管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市民政系统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我局坚持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纳入年度目标管理,层层分解下达目标任务,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与其他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我局还按要求落实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和工作经费,使政务公开工作有人管、有钱办。
(二)强化制度建设,促进政务公开规范运行。我局相继建立完善了《XX市民政局政府信息公开实施细则》《XX市民政系统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核和责任追究暂行办法》以及保密审查、依申请公开、责任追究等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政务公开的制度体系日趋完善,运行更加规范有序。
(三)强化载体建设,政务公开形式灵活多样。目前,我局已初步建成了以门户网站、便民服务窗口、公示墙、公告栏、便民卡、宣传手册、政务微博等为载体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体系,及时公开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信息,有效满足了不同群体对政府信息查阅利用的需求。我局还在门户网站设置了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入口,为群众提供全天候的在线信息公开申请服务。
(四)突出公开重点,确保公开工作取得实效。我局认真贯彻执行《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4年内江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内府办发内府办发〔2014〕43号)精神,主动、及时、准确公开民政领域各项法规政策,推进部门财政预算决算等政府信息公开。我局在信息公开工作中,坚持把群众最关心、最需要了解的事项公开作为政务公开的重点,重点做好了城乡低保、基层政权、婚姻登记、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军人抚恤优待、退伍军人安置、民生工程进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等内容的信息公开。我局还通过门户网站,面向企业及个人提供办事流程、表格下载等信息服务,方便群众办事。在工作中,我局突出门户网站这个信息公开主渠道,今年1-11月,通过该网站主动公开信息254条,累计公开信息977条。
(五)强化政策解读,及时全面公开政策法规。为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让群众知晓民政办事程序,了解并监督民政工作,我局组织编印了《内江民政宣传手册》,该手册结合我市民政工作实际,以通俗易懂的问答形式,对社会普遍关注的128个民政主要政策法规和业务办理程序作了介绍,并编印了市局各科室、各直属事业单位和各县区民政局的地址及联系电话。我局共印制该手册1.5万份,通过各县(区)民政局发放到了各乡镇、街道、村、社区和部分群众手中;我局还将该手册的电子文档及时上传到市民政局门户网站政策法规栏内,起了到较好的政策宣传效果,极大满足了公众对民政政策法规的查阅需求,融洽了干群关系。同时,我局还投入资金近6万元,编印防灾减灾宣传手册8700册,并分小学、中学、城市、农村四个类别,制作防灾救灾宣传挂图3300套,全部分发至各县(区)用于宣传发放。
二、存在的问题
2014年,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仍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政府信息公开面有待进一步扩大、时效性有待进一步增强。二是政府信息公开的宣传力度有待加大。部分群众不善于、不习惯通过网络查询相关政府信息。我局已及时将相关政策法规及解读、办事指南等信息在网站进行了公开,但许多群众由于不善于运用网络工具查阅政府信息,仍通过上门走访、电话或12345市民热线等渠道咨询相关政策法规和办事流程,增加了宣传解释的工作量,浪费了人力、物力。
三、2015年工作打算
2015年,我局将继续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进一步深化政府信息公开,切实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一)加大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力度。结合市政府网站群建设,继续抓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一步拓宽信息公开渠道,提高信息公开的时效性。坚持以公开促进服务,把公开透明的要求贯穿于各个环节。抓好群众关注热点问题的公开。继续将机关预决算、基建工程作为重点,加大公开力度。同时,加强主动公开信息的保密审查工作,建立健全信息发布的保密审查机制。
(二)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建设。在现有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内部信息沟通协调机制,加强民政机关外网建设。做好网站公众留言答复、信息发布等工作,实现信息公开的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形成信息公开的长效机制。规范工作规程,明确责任分工,建立责任追究和考核机制。建立信息公开保障机制,切实做好信息公开。
(三)着力增强公开实效。规范管理信息公开资料,进一步完善细化信息公开项目和内容,增强信息公开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做到以公开促廉政,以公开树形象,推动民政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第8篇:文广新局领导班子工作总结
文广新局领导班子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围绕建设“特色文化强县”的目标,抓活动促繁荣,抓重点保民生,抓传承促利用,抓创新促发展,全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建设事业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绩。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注重理论学习,加强政治思想建设
按照县委的统一要求,围绕“五型机关建设”目标,局班子成员在自学的基础上,积极参加各类专题学习会和研讨会。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系统学习了***、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公民道德实施纲要》、《毛泽东、***、江泽民论科学发展观》,树立了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了理想信念,理清了工作思路,鼓足了团结干事的劲头。二是加强领导素养和专业知识学习。认真学习经济管理、文化产业政策、文化行政执法等专业和法规知识,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工作实践,创新了工作思维和方法,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三是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学习教育活动。学习了《*****章程》、《*****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等内容,提高了班子廉洁自律意识,勤政廉政意识明显增强,思想作风有了明显转变。
二、坚决贯彻民主集中制,坚持重大问题集体研究
正确处理民主与集中、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坚持集体领导、分工负责的原则,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相互监督,正确行使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严格规范个人行为。在重大事项的决策上,做到充分听取班子成员的意见,调动班子成员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集思广义,科学决策,尽可能减少决策的失误和偏差,有力地推动了我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等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特别是对人民群众普遍关注和反映强烈的网吧、电子游戏厅、歌厅的审批问题,推行政务公开制度、事前公示制度、听证制度,增强透明度,并主动接受县人大、政协和群众的监督,取信于民。
三、深入基层,坚持群众路线,狠抓廉政建设
认真贯彻执行《*****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若干准则》(试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若干规定》、《干部选拔任用“四项监督制度”》和《浙江省四条禁令》的规定。坚持从严治文、依法管文,局班子的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一是学习先进典型,开展警示教育,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用先进人物、先进典型作为思想上的一面镜子,工作上的一把尺子。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关心群众,做群众的贴心人;坚持反对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群众路线,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通过学先进、反腐败,班子成员的自警、自省、自励、自律意识进一步增强。二是继续落实“收支两条线”的管理规定,从制度上、源头上治理腐败,加强廉政建设。三是加强文化产业行政审批制度,严格规范和执行招标制度,实行公示制度。四是认真执行人事管理规定,严肃人事调配纪律,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择优录用、调配公职人员,创造条件,极力培养后备干部。规范言行,做到干净干事,艰苦奋斗,坚持从严治政,依法行政。
四、服从全县大局,服务文化建设
(一)以送文化和种文化相结合,全面繁荣农村文化。
通过市、县、乡、村四级联动,用文艺演出构筑农村文化的新空间,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繁荣农村文化。在送戏下乡过程中,我们注重实践,组织文艺骨干,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编排丰富的文艺节目,在全县15各乡镇(街道)演出,共送戏下乡215场;同时,为使广大农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我们还主动服务,送书、送电影、送展览到偏远山区、小学,共送书9117册,送电影3737场,送展览16个;为活跃城乡群众节日文化生活,组织举办大型文化活动45场,如:全国休闲农业精品大奖赛,佛道音乐会、第19届上海国际茶文化旅游节闭幕式、茶文化之旅和天台国际济公文化旅游节大巡游等,为繁荣我县的文化事业,推进特色文化强县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为彰显天台特色文化,增强天台文化知名度,我们积极组织参加椒江·天台“山海之夜”等文化走亲活动,加强对外交流,扩大天台文化影响力,为宣传天台,提高天台知名度、美誉度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以加强文化设施建设为重点,夯实基层文化基础。
全县已有14家文化站完成建设任务,开始内部装修;县新图书馆初步设计、可行性报告已基本完成;新增文化场地建筑面积4734.71平方米;全面完成农家书屋建设任务,白鹤镇皇都村被评为全国示范农家书屋;加快建设县新图书馆,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根据新的建设方案,重新进行了可行性报告的机制,与建设规划部门协调进行规划红线的确定,并重新委托清华大学对新选址的图书馆进行概念性初步设计。目前,初步设计调研报告已基本完成,报批手续正在进行之中;根据我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以及工艺性文化设施存在的不足,在详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拟定了XX县公共文化综合体建设方案,文化综合体地块、规模等已基本确定。
(三)以普查工作为基础,做好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申报工作。 今年以来,我们不断加强对馆藏文物的规范化管理。完善了防火、防盗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立起以县文广新局为龙头,乡镇文化站为枢纽,村干部、文化保护积极分子为骨干的文物保护制度,与县农房办建立协调制度,确保第三次文物普查重点文物登记点不被破坏或排除。
完成2010年-2011年《XX县传统文化建设扶持办法》的评定工作;云雾茶制作技艺等4项被列入第四批省级非遗名录;完成“干漆夹苎技艺”、“济公传说”两个国家级非遗项目的自评,通过考核验收;建立县非遗数字化信息平台,完成国家、省级非遗名录等录入工作。
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建立非遗传承基地,制作46个非遗展板,展示传承成果。编撰《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
(四)以专项整治和柔性执法相结合,加强文化市场管理。 今年以来,我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文化市场管理和“扫黄打非”会议精神,按照“一手抓管理,一手抓繁荣”的文化市场管理工作方针,认真开展日常监管和专项整治活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确保了我县文化市场健康有序繁荣发展。
全年共出动执法人员2192人次,检查各类经营场所941家次,查处网吧等各类违规经营单位30家(其中网吧21家,音像制品1家,印刷企业1家,广电3家,简易案件4家),联合公安、工商等相关部门开展网吧市场、出版物市场、演出市场、电子游戏(游艺)场所、文化市场专项整治等集中整治行动15次,收缴盗版音像11356张、盗版书刊680册,有力地维护我县的文化安全和社会稳定。 (五)以佛雕产业调研为抓手,打造文化产业制高点。
深入调研佛雕产业,着手佛雕文化产业园的选址、规模、资金等前期准备工作。走访文化产业重点企业,落实文化产业重点企业联系制度,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六)以开展“创先争优”、“我们的价值观”大讨论活动为主线,推进五型机关建设。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创先争优”活动和“我们的价值观”大讨论活动的正常开展,分别成立了局活动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召开文广新系统“我们的价值观”大讨论活动动员会,并认真组织开展学习讨论,在学习讨论的基础上,从我县文化工作实际出发,针对文化工作的重、难点问题开展调研,组织力量破解难题,赶超标杆,以争创省先进文化县和建设“特色文化强县”为目标,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求真务实,指导推进全县文化工作顺利开展。二是开展“进村入企”大走访活动。在3月中旬深入开展“进百村、访千户”活动。局领导班子成员走访洪畴镇的联系村,着重开展“六个一”活动。三是开展大接访化积案活动。重点对于未落实养老保险的原乡镇电影放映员进行调查,成立电影放映员信访处置工作领导小组,落实责任人员,专题研究处置方案,主动约访,做好思想稳控工作。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