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诸葛亮的研究报告

更新时间:2022-12-16 15:34:49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一、问题的提出今年暑假,我看起了《三国演义》。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诸葛亮,只要书中一写到他的故事,我就如饥似渴地看起来,常常废寝忘食。所以,我特别想研究什么成就了诸葛亮一生的智慧,是怎样的人格魅力让一代代后人崇拜敬仰,带着这些问题我整理了有关诸葛亮的资料,包括诸葛亮的成长过程以及他的理想追求,以期树立自己的努力目标。

二、调查方法

1、         阅读《三国志》、《三国演义》,了解诸葛亮的一生。

2、         看电视节目“百家讲坛”,听易中天爷爷品三国。

3、         询问父母、亲属,了解一下他们眼中的诸葛亮。

4、         看图片,了解诸葛亮的故居——隆中。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涉及的方面

具体内容

阅读诸葛亮的一生

诸葛亮,字孔明,人称卧龙,汉末琅邪郡阳都县(今山东沂南县)人。诸葛亮的一生共两个二十七年。公元2XX年以前的二十七年,是他修身养性立志用世的准备阶段。他学有所成后没有北走曹操,也没有南归孙权,而是辅佐了“名微众寡”的刘备,这固然有客观原因,但也并非出于偶然。他之所以要选择兴复汉室的道路,说明他是一个维护封建纲常、崇尚儒家忠义道德的正统思想家。公元2XX年到234年的二十七年,是诸葛亮尽忠蜀汉的阶段。无论先主、后主都非常信任他。他没有恪守儒家教条,他尊王而不攘夷,进兵南中,和抚夷越,在三国中执行了最好的民族政策。他明法、正身、和吴、治军,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无私奉献精神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他的忠公体国精神,生前就深受蜀人爱戴,死后更长期受到后人的敬仰,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份遗产。

公元181年:诞生于琅邪。

公元2XX年:因刘备三顾茅庐,而出山辅之。

公元2XX年:说服孙权抵御曹操于赤壁。

公元214年:被封军师将军。

公元221年:被封蜀国丞相。

公元225年:讨伐南蛮,将其平定。

公元234年:出师北伐,六出祁山,不幸在五丈原病逝。

推荐阅读:

  关于水污染的研究报告

  有一种记忆叫国耻

  社会调查报告

  感动记叙作文500字左右

  关于同学的作文:忘不了你的那一幕

  大蜚山考察报告

热门标签: 研究报告 调查报告
关于诸葛亮的研究报告.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为您推荐

这个同学真善良200个字作文(热门3篇)

这个同学真善良200个字作文1仿佛就在昨天,我们还在一年级的课堂中瞪大眼睛听老师讲课。而这六年的时间一晃就过去了,转眼间,我们来到了毕业考试总复习的阶段。而在这六年了,我们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俗话说“患难见真情”,此话一点不假。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知心朋友,

满分作文2023-10-21

描写落叶的美景初二作文(热门25篇)

描写落叶的美景初二作文1秋天的落叶是信使,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当第一片叶子随着秋风的吹拂,依依不舍地告别枝头,翩然落下,触碰在地面上,仿佛还发出一声轻轻的叹息,我就知道:秋天来了。秋天因着这五彩斑斓的落叶而显出别一番的景致。午后,走在两边载满了梧桐的人行道上

初中作文2023-11-21

管好自己的作文三年级(推荐76篇)

管好自己的作文三年级1我活泼好动、性格外向,是个可爱的“开心小丸子”。不过我也有自己的小烦恼,因为家人总批评说我做事情丢三落四、拖拖拉拉、……对于这些“问题”,他们很无奈,却也没什么好办法。只有一件事能让我安安静静、踏踏实实“老实”半天——那就是读书。这天

小学作文2023-11-01

最受欢迎的作文(汇总8篇)

最受欢迎的作文1青春是什么?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答案。孩子说:"青春就是长大成人、随心所欲!"老人说:"青春就是蓬勃的朝气和活力!”正值青春的学生说;"青春就是活在当下也夹杂些许迷茫的执着前进!"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提前开始了属于他们的青春,而到了很久很久以

满分作文2023-10-21

电子游戏的利与弊作文300字(通用39篇)

电子游戏的利与弊作文300字1如今电子游戏已风靡全球,它令人为之着迷,为之疯狂。然而,凡事都是有两面性,电子游戏有利也有弊。电子游戏可以开发人的智力,可以让人打发无聊的时间,也可以让人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或许这就是它被发明出来的原因吧。但随人类科技水平

300字作文2023-11-28

一个让你印象深刻的人物作文(合集26篇)

一个让你印象深刻的人物作文1夜深了,妈妈还在和爸爸一起忙碌着。她为了这个家庭的幸福,一直和爸爸一起拼搏着、努力着。妈妈天天很辛苦。她和爸爸一起在广育路经营着一个“香稣炸鸡”门面店。她们天天起早贪黑,早出晚归,辛勤地劳作着。每天早晨我起床上学时,已经看不到妈

800字作文2023-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