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班育儿知识新生入园:托班育儿知识文章

更新时间:2023-02-18 14:19:03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xc

  父母是创造未来的“雕塑家”,儿童的“基石”是由父母双手奠定的,教育好自己的子女是一个公民的基本义务。所以父母了解一些科学的育儿知识是必要的。下面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托班育儿知识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托班育儿知识文章一:幼儿教育知识文章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父母是创造未来的“雕塑家”,儿童的“基石”是由父母双手奠定的,教育好自己的子女是一个公民的基本义务。当前,如何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才、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已成为每个家长迫切关注的问题,但大多数家长往往缺乏科学的教子方法,他们仅凭个人的直觉和某些传统经验来施教,这使得家庭教育出现了许多问题,产生了许多误区,时代发展到今天,我们应该换一个新的思路,

  接受新的教育思想,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

  一、走出宠爱过度的家庭教育误区。

  家长们对孩子百依百顺,要什么给什么,千方百计地满足孩子的需要,视孩子为心肝宝贝,不能让孩子受一点“委屈”。如:周末,一位年轻的母亲从幼儿园里接她的孩子,发现孩子的脸上有轻微的伤痕,便问:“是不是幼儿园的小朋友抓伤的?”孩子点点头,母亲火了:“为什么不抓他?”之后有去找了老师……真是可悲啊!家长这么“爱”孩子,能养成良好的品德吗?能适应社会的要求吗?父母的爱心固然可钦可佩,但是父母们应该好好想一想,这样“爱”孩子,后果会怎样呢?作为父母必须清醒的认识到:这样做不仅伤害了孩子的心灵,还干扰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教育家马卡连柯说:“一切都给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少奇同志的孩子在上小学时,正值三年困难时期,学校伙食差,孩子身体渐渐瘦弱,保育员建议刘少奇把孩子接回家住,但被刘少奇拒绝了。他说:“孩子只有留在艰苦的地方,才能受到锻炼和考验。”由此可见,老一辈革命家对孩子的爱,是一种理智的爱,一种真正的爱,希望家长们在借鉴的基础上,对幼儿爱得适当,爱得合理,爱中有教,教中有

  爱,这样才能使幼儿得以健康成长。

  二、走出智力第一的家庭教育误区。

  把幼儿培养成才,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也是广大家长辛苦劳作的精神寄托。但是,不少父母对幼儿的教育偏重智力因素,只注重知识的灌输,对制约其成长的其他因素则很少过问。认为孩子只有上大学才有出息,才能出人头地,于是整天让三、四岁的孩子背唐诗、背宋词、认汉字、算加减,扼杀了幼儿爱玩的天性,阻碍了幼儿的全面发展。智力是能力的核心和灵魂,发展幼儿的智力、培养幼儿的能力固然重要。但是,如果家庭教育只注重智力因素,结果可想而知。相反,若能从全面发展入手,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进取心、坚持性、自制力和勇敢精神等,如:在日常生活中让幼儿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使幼儿相信自己的力量,并予以表扬和鼓励;当幼儿在做某件事情、因其他原因半途而废时,就应及时地给予督促、鼓励,使他们坚持把事情做完做好;在游戏中让幼儿担任某些他们不喜欢的角色,以使他们的行为服

  从集体要求等等,这样就能使他们的正常智力得以充分地发挥。

  孩子们最怕寂寞无聊、闷着没事,他们有一种强烈的愿望,总想投入到某项最喜爱的活动中去。当孩子们专心致志地投入到某种喜好的活动中时,他们的内心就会充满“成就感”,愉悦之情溢于言表。家长应该了解并尊重孩子的意愿,为孩子提供自由探索的天地和活动场所,并进行热心的鼓励。因为兴趣、自信是进步的动力。即使幼儿没有超常的智力,只要有较好的心理品质,将来也可以成才,反之,将来有可能无所建树,甚至成为“废品”。作为父母,要想使自己的孩子有出息,就必须在培养幼儿智力因素的基础

  上,注重幼儿的全面发展。这样孩子在幼儿时期就受到了科学的家庭教育,他们将会受益终生。

  三、走出氛围不良的家庭教育误区。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家庭教育的另一个恼人的问题是,一方面家长们希望孩子成才,而另一方面家庭的氛围却不利于孩子成长。如:有的家长经常搞窝里斗,闹家患,打离婚,给幼儿的心灵造成创伤;有的家长则整天忙于工作、事业或做买卖赚钱,对孩子不管不问、放任自流,甚至在孩子面前也不检点自己的行为……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父母的形象对幼儿的影响是巨大的,往往超出人们通常的认识。许多幼儿的性格、作风、行为习惯之所以很像父母,遗传并非起决定作用,而主要是从父母的言谈举止、待人处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幼儿平时是很善于模仿的,他们对事物好坏的辨别还比较差,只要是父母和老师说的或做的,就认为是好的、对的、美的。他们每天都在

  用最精细的眼光去注意生活中的一切问题和观察着大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切都想模仿,一切都想学。于是,父母便成了他们学习的示范老师。父母的一举一动、一笑一颦,都像一张张生动形象的图谱一样展示在幼儿们面前,幼儿从中模仿父母待人接物的方式,逐渐形成自己的是非标准、善恶观念和行为习惯。所以,有人也把这个时期的教育称为“图谱教育”。如果父母在各方面的表现是良好的、适当的,幼儿看得见,学得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久而久之,幼儿就会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并健康地成长起来。

  否则,正如鲁迅所指出的:“父母的缺点,便是子孙灭亡的伏线,生命的危机。”

  托班育儿知识文章二:育儿知识

  随着宝宝的成长发育,父母在早教过程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怎样做才能帮助宝宝的大脑更好的发育,宝宝的智力开发更速度?以下是一岁前的宝宝及父母每个月都应该做的事情。 出生后24小时接种卡介苗和第一针乙肝疫苗 第一个月

  1、早开奶,早吸吮,早接触;

  2、要母乳喂养;

  3、搞好脐部护理,预防肺炎;

  4、与孩子多接触,多抱,多抚摸;

  5、学笑,练抬头和“爬行”;

  6、继续听胎教音乐;

  7、与孩子多说话,要懂得孩子的哭;

  8、生后两周可服鱼肝油滴剂。

  9、满月接种第二针乙肝疫苗;

  10、满月做常规体检。

  第二个月:

  1、坚持母乳喂养;

  2、培养规律的生活习惯;

  3、用妈妈的抚摩、声音、微笑来促进孩子的感觉发育;

  4、练习俯卧,每日两次,每次30分钟;

  5、坚持户外活动;

  6、做婴儿操;

  7、引逗孩子发音;

  8、眼睛能清楚地看东西,追随活动的东西,能够注视,引逗孩子追视物体。

  9、头抬起来持续30秒;

  10、表情丰富,有人逗他能做出相应反应;

  11、能表达高兴与不高兴;

  12、听见自己熟悉的声音能停止哭闹;

  13、吮吸自己的小手;

  14、服第1粒小儿麻痹糖丸

  第三个月:

  第3个月的孩子脑细胞的发育正处在突发生长期的第二个高峰的前夜,不但要有足够的母乳喂养,也要给予视、听、触觉神经系统的训练。每日生活逐渐规律化,宝宝睡觉的位置应有意识地变换几次。可让宝宝追视移动物,用触摸抓握玩具的方法逗引发育,可做婴儿体操等活动。

  1、喂奶的母亲要合理增加营养;

  2、坚持户外活动,预防佝偻病;

  3、训练抓、握;

  4、多与孩子对话;

  5、练习翻身;

  6、可以使用枕头;

  7、增加与孩子游戏的时间;

  8、头能挺立,俯卧时前臂支撑,挺胸,抬头;

  9、喜欢亲人逗他,能发出笑声;

  10、能抓东西;

  11、跟他玩玩具时,会发出高兴的声音;

  12、能发出“e”“h”“ai”等声音;

  13、服第2次小儿麻痹糖丸;

  14、注射第1针百、白、破混合制剂,接种二类疫苗安儿宝第一针,但与一类疫苗要间隔半个月;

  15、月末请医生进行健康检查;

  第四个月:

  1、坚持4个月母乳喂养;

  2、为预防贫血可添加蛋黄、肝泥等;

  3、充分利用看、听、触、嗅、尝、运动等方式,促进婴儿感觉发育;

  4、多与孩子对话;

  5、头能竖直并随意转动;

  6、俯卧时能滚向一侧;

  7、有的孩子能从俯卧翻成仰卧,或从仰卧翻成俯卧;

  8、能表示情感,能大笑;

  9、手能准确地抓;

  10、会对镜子笑;

  11、服第3次小儿麻痹糖丸;

  12、注射第2针百、白、破混合制剂,接种二类疫苗安儿宝第二针;

  13、做结核菌素试验,复查卡介苗接种情况。

  第五个月:

  1、逐渐添加辅食,注意循序渐进;

  2、经常更换孩子的食谱;

  3、教孩子模仿发音;

  4、预防营养不良性贫血;

  5、喜欢照镜子,并能向镜中的自己笑;

  6、从俯卧翻成仰卧;

  7、扶着孩子腰或腋下,能在大人腿上做跳的动作;

  8、可以把东西从一只手倒到另一只手;

  9、俯卧时,上臂能撑起,胸部抬起,昂头;

  10、能用手抓想要的东西;

  11、表情丰富,能用表情表达喜欢与不喜欢;

  12、可以辨别出亲人;

  13、拖起时,腿能支撑身体;

  14、注射第3针百、白、破混合制剂,接种二类疫苗安儿宝第三针。

  第六个月:

  1、6个月以后孩子开始爱闹病,因为体内来自母亲的抗体水平逐渐降低。此时孩子特别容易患各种传染性疾病和各种营养不良症;

  2、保证孩子的营养,加好辅食;

  3、加强体育锻炼,多活动;

  4、坚持晒太阳,多在户外活动;

  5、保证睡眠;

  6、练习翻身打滚;

  7、注意出牙保健;

  8、注射第3针乙肝和第1针A群流脑疫苗;

  9、月末常规体检。

  第七个月:

  1、添加肉末、动物血、肝泥预防贫血;

  2、添加面包干、馒头干等干硬食物锻炼咀嚼;

  3、练习发音;

  4、继续练爬;

  5、学做7-12个月婴儿操;

  6、学习认物;

  7、训练抓握和对击;

  8、训练听命令做事,懂得禁止的意思;

  9、7个月的婴儿能抬头,能坐,会翻身,手扶床栏能站,视野开阔;

  10、好奇心增强,眼前的东西都要抓;

  11、自己手里的东西不让别人拿走;

  12、认人,对熟悉的人表示好感;

  13、能模仿妈妈的简单动作,如摇手里的玩具,敲打、对敲等;

  14、能记忆,但很短;

  15、预防各种传染病。

  16、口服二类疫苗轮状病毒,可预防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秋季口服最佳)。

  第八个月:

  1、花样添加辅食,逐渐增加品种,预防消化不良;

  2、培养社会交往能力;

  3、注意安全;

  4、给孩子创造运动的空间;

  5、学拿勺子和用杯子喝水;

  6、满8个月接种麻疹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

  第九个月:

  1、扶双手向前迈步;

  2、增加户外活动;

  3、看书看图片;

  4、能听懂常用词的意思;

  5、训练与人合作游戏;

  6、扩大孩子活动的空间;

  7、学拍手表示欢迎,招手表示再见;

  8、月末常规体检;

  9、注射第2次A群流脑疫苗。

  第十个月:

  1、逐步断奶,以主食为主;

  2、由稀饭、烂面、肉末、菜泥过渡到软饭、馒头、碎肉、碎菜;

  3、独站,鼓励孩子迈步;

  4、训练有意识地叫“爸爸”“妈妈”;

  5、训练配合穿衣、脱衣;

  6、安排孩子规律的生活;

  7、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

  第十一个月:

  1、培养良好的进餐习惯;

  2、调理小儿饮食,预防营养不良和消化道疾病;

  3、念歌谣、诗歌,讲故事,训练发音;

  4、增加户外活动,注意体育锻炼;

  5、每日3餐外加两次奶,两次点心;

  6、自己脱鞋;

  7、防止便秘。

  第十二个月:

  1、能扶栏行走;

  2、牵手能迈步;

  3、能站立、下蹲、弯腰;

  4、会握小勺吃东西,但吃不好;

  5、能涂画;

  6、能说一二个字;

  7、能表达自己的意见;

  8、调整饮食结构;

  9、月末到医院常规体检。

  10、接种水痘疫苗(建议所有的孩子只要没有禁忌症的都应该注射水痘疫苗)。

  托班育儿知识文章三:幼儿园保健知识文章

  小孩流鼻血一般多是由于鼻中膈的前部受伤所致,这个区域有数条血管交会于此,且又是动脉,所以出血量很多。容易流鼻血的小孩大概可分为下列几种:

  一、罹患感冒的小孩──因为感冒会使得鼻黏膜的扺抗力降低,加上感冒的症状(鼻塞、流鼻水、鼻脓等)会令小孩做出一些直接伤害到鼻黏膜的动作(如用力擤鼻涕、挖鼻孔等),因而易流鼻血。

  二、罹患鼻过敏的小孩──因鼻子发痒、流鼻水、鼻塞,会经常挖鼻子,因而使得鼻黏膜经常受伤而流血。

  三、有用手指抠挖鼻孔习惯的小孩──由于经常抠挖鼻孔使得鼻子等入口处及鼻前庭反复受伤,结痂,再沾上鼻屎,小朋友更会情不自禁地抠挖,如此恶性循环,久而久之,鼻子入口处及前庭部就会产生溃烂,而容易流血。

  四、有血液疾病的小孩──这种小孩虽然鼻子没有受伤,但却时常流鼻血,通常流速缓慢,但是次数却很频繁,这种型态的流鼻血常是由于血液疾病所致,遇上此情况,须立刻到医院做血液检查,以防万一。

  父母不可看到大量出血就乱了方寸,最好立刻用拇指及中指同时紧压两侧鼻翼,使出血的部位受到压迫而停止流血,约五分钟后松手

  看看是否止血了,若继续流血,则再重复紧压鼻翼五至十分钟,则大多数可止血,若不行,就必须赶快找耳鼻喉科医生急诊了。

  许多父母看见孩子流鼻血,常会用卫生纸或棉花塞入小孩鼻腔意想止血,但常因压力不够或部位不对,不能止血,此时父母常会让孩子平躺下来,以为可帮助止血,其实这么做并不是适当的,因为孩子一躺下来,原本往外流的鼻血就会往后流入口腔,流向喉咙,反而使小孩呼吸困难,或吞入大量血液,刺激胃壁引致呕吐且带血液,更令父母惊慌失措。

  其实,小孩流鼻血不需太惊慌失措,只要妥善处置,大概可获得解决,但最重要的还是预防重于治疗,若小孩感冒,就赶快就医休息,有鼻过敏的小孩就得长期控制过敏的发作,对于习惯抠鼻子的小孩,就得时时去劝止,对怀疑有血液疾病的小孩,须赶快送医检查。

推荐阅读:

  【幼儿园夏季育儿知识小常识】幼儿园夏季育儿知识

  2023毛毛虫新款图片_2023毛毛虫简笔画图片大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儿童画

  爱党爱祖国作文400字

  [秋季大班幼儿育儿知识]大班幼儿育儿知识

  经常吃花蛤的危害_食用花蛤的健康常识

热门标签: 知识
托班育儿知识新生入园:托班育儿知识文章.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