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节能宣传周时间】2023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活动方案
2023-03-15
2023-03-18
2023-01-16
2023-03-16
2023-03-18
更新时间:2023-06-05 18:46:24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2023节能宣传周时间】2023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活动方案
2023-03-15
2023-03-18
2023-01-16
2023-03-16
2023-03-18
特区是中国的行政区划之一。其行政地位与市辖区、县级市、县、自治县、旗、自治旗、林区相同。它是一个县级行政区。目前,贵州省六盘水市只有一个特区。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特区精神心得体会的文章13篇 ,欢迎品鉴!
大江大河向东流,尽管会有回环曲折,但奔腾向前之势从未改变。
兴办经济特区是我们党和国家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的重大决策。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为了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979年,党中央决定兴办经济特区,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发挥对全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窗口和示范作用。
“还是叫特区好,陕甘宁开始就叫特区嘛!”“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在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关怀下,创办经济特区的步伐不断加快。1980年8月,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批准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并通过《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迎着改革开放的东风,经济特区这一崭新事物在中国古老大地上宣告诞生,并自此承担起先行先试为改革开放探索开路的重要历史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十分关心关怀经济特区建设。党的十八大后总书记离京视察第一站,就来到了广东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经济特区要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20_年10月总书记再次亲临广东视察,对特区建设寄予厚望,强调深圳要朝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方向前行,努力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要加快珠海、汕头两个经济特区发展。总书记还多次对经济特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经济特区发展定位导航。总书记的谆谆教诲和殷殷嘱托,为经济特区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提供了根本遵循。
在党中央坚强领导和全国大力支持下,经济特区坚持锐意改革,勇于突破传统经济体制束缚,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深圳、珠海、汕头经济特区的发展是我国经济特区发展的精彩篇章——
40年来,深圳建成了中国第一个外向型经济特区蛇口工业区,创造了新中国土地拍卖“第一槌”、发行股票、取消票证等1000多项“中国第一”,创造了深圳速度,打造了深圳质量,塑造了深圳观念……1979年,深圳经济特区生产总值仅有1.9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0.17亿元;到20_年,深圳生产总值为2.69万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773亿元,生产总值增长13725倍,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产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迅速从一座边陲农业县发展成为一座充满魅力、动力、活力、创新力的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创造了世界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发展史上的奇迹。
珠海开创科技重奖先河,开办全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不断加强,对澳合作全面深化,城市品质不断提升,加快建成粤港澳大湾区重要门户枢纽……汕头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探索出一个又一个“全国率先”,特区三次扩围三次飞跃,人民生活极大改善,日益成为活力特区、和美侨乡、粤东明珠……
40年来,经济特区实现了从比较封闭落后到对内对外全面开放、经济繁荣的大跨越,从传统农业为主到三次产业更趋协调优化的大跨越,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跨越,从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到设施网络日益完善的大跨越,从生产生活方式粗放、生态保护意识不强到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加强的大跨越,从人民群众基本温饱问题尚未解决到迈向全面小康的大跨越。
40年来,经济特区在体制改革中发挥了“试验田”作用,在对外开放中发挥了重要“窗口”作用,经济特区取得的成就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的一个生动写照,彰显了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勃勃生机和光明前景。4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形成的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是完全正确的,党中央关于兴办经济特区的战略决策是完全正确的。
“敢闯”的精神在于敢闯敢试,敢热爱。热爱是每一个深圳奋斗者的信仰,也是深圳这座城市的通行证。四十年来,深圳常住人口增长X倍,为无数逐梦者提供了筑梦的平台。
于奋斗者,城市是成长的平台,是梦想的归属,是心灵的港湾。于城市,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包容、接纳、吸收五湖四海的优秀人才,更新城市血液,提升城市活力,共绘城市蓝图。以热爱之名,去拼搏、去奋斗,以热爱灌溉勇气,敢闯敢试、无悔奋斗。涵养“特区精神”,始于热爱。
“敢创”的劲头在于敢为人先,敢突破。创新和突破是深圳特区的代名词,是深圳的根和魂。经济特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创新,而四十年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成功实践也充分验证了党中央兴办经济特区决策的正确性。改革创新是经济特区的生命线,涵养“特区精神”,要始终坚持“敢创”的劲头。
深圳特区在改革创新中始终走在前列,大力推进产业创新和人才引进,推动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发展,敢为创新、积极探索,形成如今高新企业云集、优秀人才聚集的良好局面。创新始终是发展的第一动力,敢为人先,敢突破。涵养“特区精神”,立于创新。
“敢干”的作风在于埋头苦干,敢坚持。总书记鼓励干部群众勇当新时代的“拓荒牛”,埋头苦干,以实干出真知,以坚持落实绩。涵养“特区精神”,要始终坚持“敢干”的作风。在改革开放的热土上,踏踏实实传承,勤勤恳恳创新,脚踏实地,务实作风,敢于仰望星空,亦敢于埋头苦干。
经济特区为热爱与梦想提供了机遇,但成功的花从来不会轻易绽放颜色,总是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敢于坚持、务实进取,踏实“敢干”的作风,埋头苦干,敢坚持。涵养“特区精神”,久于坚持。
20_年10月14日,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在深圳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在总书记的讲话中,高度赞赏了特区精神。
特区精神体现的是一种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精神,是一种集改革、创新、发展为一体的先锋精神,是在四个经济特区设立后,无数改革者和开拓者共同奋斗所形成的一种精神。新时代需要特区精神,国家建设、乡村振兴也离不开特区精神。作为新时代接班人,要继续弘扬特区精神,只有将“敢于先想、勇于先试、善于先成”的闯劲、干劲、拼劲运用到工作中,将“改革、创新、发展”的观念融入到建设中,才能“杀出一条血路”,开拓一片新天地。
特区精神以改革为刃,以创新为斧,敢闯敢试,敢为人先,为深圳发展“杀出了一条血路来”。以改革为根,以创新为魂。深圳四十年来,不断在改革创新中摸爬滚打。有人说,四十年弹指一挥间,对深圳却是沧海桑田。深圳无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
而这份成就,来源于深圳的特区精神。一座城市,浓缩了中国改革创新的发展道路,凑响了一曲“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的时代强音,是特区精神的集中体现。
特区精神以梦想为支点,以埋头苦干为依托,为深圳发展放了“一颗开天辟地的‘开山炮’”。“无梦想,不深圳”,深圳从一卷白纸,到万卷书画,点点滴滴,是这座城市荟萃的智慧凝聚而成。它广纳贤才,突破禁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时间就是生命,梦想就在明天”,无数的深圳人埋头苦干,充满斗志,使深圳以世界难以想象的速度实现了前所未有之大变革。一声春雷惊天地!如今回头,四十不惑,深圳已交了一份完美的答卷,这就是特区精神的力量,这就是“中国速度”!
特区精神以思想破冰引领改革突围,以历史机遇为发展跳板,帮助深圳实现“变脸式”大发展。一首“春天的故事”火遍大江南北,“一个圈”圈下的是中国打开国门,走出世界的发展信念。深圳破除禁锢观念,抓住历史机遇,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和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克服重重困难,建立了一座生机勃勃的希望之城。
思想不破冰,寸步难行。特区精神正是用新思想、新观点、新举措唤醒了深圳这座沉睡多年的老城,实现旧颜换新颜。
一座城市书写了一份传奇,一座城市彰显了一种精神。特区精神是一代又一代的特区建设者撰写出来的。新时代新征程新起点,我们要进一步弘扬特区精神,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让特区的奇迹在祖国各地落地开花。
20_年,深圳经济特区迎来了成立40周年。40年来,一代又一代的奋斗者用他们的汗水汇聚成了如今的特区精神。在新形势下如何传承和发扬特区精神,还需我们“大胆尝试+艰苦奋斗”。
“敢上九天将月揽,为邦不惜鲜血流。”与挫折为伍,敢为人先,收获别样风景。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一路披荆斩棘,为经济特区的发展摸索出一条路。他们就像那敢扎根于峭壁的松柏拥有最挺拔的身姿,他们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40年来也收获了别样的风景。敢为人先是一种攻坚克难的勇气,有人畏于险阻,止步不前,在平淡中庸碌,有人却视困境如浮云,在众人之间,披荆斩棘,以崇高的责任心,克服可怕的困难。青年干部需要学习和继承与挫折为伍、敢为人先的特区精神,敢于领风气之先,领潮流之先,敢于突破,勇于创新,勇当改革的探路者、勇闯改革的“无人区”。
“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待何时。”与奋斗为伴,锐意进取,争做实力担当。深圳特区的奋斗者们,用40年的实际行动说明了,天上不会掉馅饼,任何成功都建立在辛勤奋斗的基础上,所有收获都来自勤劳的汗水。任何侥幸心理,期盼天上掉下理想的成果,不流汗、不奋斗都是妄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形势需要新担当、呼唤新作为。面对新机遇、新调整,奋斗是最有力的出击。青年干部既风华在茂,更应当潮而立。在时代发展、事业前进中,任他千般苦、万般难,我们也要敢于冲锋在前,不用扬鞭自奋蹄。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与坚持为友,常抓不懈,开拓崭新局面。回顾党的奋斗历程和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各项成果,可以发现,我们之所以能够历经艰难困苦而不断发展壮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能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守与坚韧。“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年轻干部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永远保持艰苦奋斗、常抓不懈的工作作风,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继续在这场历史性考试中经
受考验,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优异的答卷,开创更崭新的局面!
一个城市的味道,是需要时间积累的,就好像一颗参天大树,再怎样着急,也只能够一点点地成长,可以做的,就是让它生长得健康顺利一些,就如同深圳。
深圳,是我们从小到大长大的地方,它一定有许多微妙的美中不足,它一定有令人心广神怡的地方,他一定有家乡的味道。
深圳的历史之一:从史料来看早在16__年前,深圳地区就曾有过移民浪潮,内地人曾为开发新安立下了汗马功劳。在东官郡所辖六县中,第一个就是宝安县,县治与郡治同在一处,系江海交通要冲,海防军事重镇。新安故城开创了深圳城市发展的源头,成为深圳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中心。
深圳的特色有许多,例如:经济、饮食、娱乐……而令我敬佩的是深圳旅游发展。
旅游发展:“十一五”时期是我国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第一个五年,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深圳提出了“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努力构建和谐深圳、效益,深圳,加快建设国际化城市”的战略部署,确定深圳旅游业中长期发展的远景目标,《规划》提出了深圳市旅游产业发展的目标及指导思想,在旅游产业空间区域、旅游资源开发、行业发展、市场拓展、体制创新等方面提出了分阶段的目标和任务,规划了全市的重大旅游建设项目,对抓住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__年在深圳举办给旅游业带来的契机提出了对策,确保在“十一五”期间及更长时期内,旅游业的健康成长和竞争力的不断提升。
这就是深圳的故事,深圳的味道,深圳的特色!
学习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040周年庆祝大会上重要讲话弘扬特区精神心得体会发言
深圳是一座常住人口平均年龄32.5岁的年轻城市,而今年,深圳特区也刚满40岁。10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总结经济特区建设经验,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为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而团结奋进。
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的名片,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是一群奋斗者的信仰。四十载波澜壮阔,新征程催人奋进。经济特区的沧桑巨变是一代又一代特区建设者拼搏奋斗干出来的,千千万万的特区建设者以热爱和坚持共同凝聚成了“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共同书写了深圳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春天故事”。“特区精神”重在一个“敢”字,涵养“特区精神”要始终坚持“敢闯”的精神、“敢创”的劲头、“敢干”的作风。
“敢闯”的精神在于敢闯敢试,敢热爱。热爱是每一个深圳奋斗者的信仰,也是深圳这座城市的通行证。四十年来,深圳常住人口增长42倍,为无数逐梦者提供了筑梦的平台。于奋斗者,城市是成长的平台,是梦想的归属,是心灵的港湾。于城市,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包容、接纳、吸收五湖四海的优秀人才,更新城市血液,提升城市活力,共绘城市蓝图。以热爱之名,去拼搏、去奋斗,以热爱灌溉勇气,敢闯敢试、无悔奋斗。涵养“特区精神”,始于热爱。
“敢创”的劲头在于敢为人先,敢突破。创新和突破是深圳特区的代名词,是深圳的根和魂。经济特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创新,而四十年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成功实践也充分验证了党中央兴办经济特区决策的正确性。改革创新是经济特区的生命线,涵养“特区精神”,要始终坚持“敢创”的劲头。深圳特区在改革创新中始终走在前列,大力推进产业创新和人才引进,推动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发展,敢为创新、积极探索,形成如今高新企业云集、优秀人才聚集的良好局面。创新始终是发展的第一动力,敢为人先,敢突破。涵养“特区精神”,立于创新。
“敢干”的作风在于埋头苦干,敢坚持。总书记鼓励干部群众勇当新时代的“拓荒牛”,埋头苦干,以实干出真知,以坚持落实绩。涵养“特区精神”,要始终坚持“敢干”的作风。在改革开放的热土上,踏踏实实传承,勤勤恳恳创新,脚踏实地,务实作风,敢于仰望星空,亦敢于埋头苦干。经济特区为热爱与梦想提供了机遇,但成功的花从来不会轻易绽放颜色,总是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敢于坚持、务实进取,踏实“敢干”的作风,埋头苦干,敢坚持。涵养“特区精神”,久于坚持。
特区精神是深圳的名片,是改革开放文化的传承,是特区建设者的精神信仰。涵养“特区精神”,始于热爱,立于创新,久于坚持,敢闯敢试、敢热爱,敢为人先、敢突破,埋头苦干、敢坚持。在改革开放的热土上,永葆“敢闯”的精神、“敢创”的劲头、“敢干”的作风,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
10月19日上午,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新茂主持召开局党组(扩大)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出现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和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学习传达省委、市委有关会议精神。
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提出四点贯彻落实意见:
一要抓好大学习深调研。要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开展集中学习,推动学习培训全覆盖,不断增强学习实效性。要准确把握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切实用以统一思想、指导实践、推动改革、引领发展,推动学习调研成果转化到实践中去。
二要传承好特区精神。要传承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依托好政校合作,努力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推进生态环境科学治理、系统治理。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改革等生态文明改革,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集中力量推进突出环境问题排查整治。
三是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要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转变发展理念,推进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进一步加强“散乱污”企业场所整治,深化混凝土搅拌企业、堆场、停车场、机动车维修行业等绿色化改造,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四要坚决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以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作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密切关注的环境保护问题。要奋力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攻坚决胜,大力改善大气、水环境质量,坚决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硬任务、硬指标。
市生态环境局党组强调,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的头等大事和首要政治任务,全局上下要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真抓实干,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新成效,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经济特区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要聚焦到这个目标上来。”这就告诉我们,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开启迈向美好生活的新征程,必须始终坚持人民至上,通过经济特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奋斗,努力打造“民生幸福标杆”。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深圳是改革开放后党和人民一手缔造的崭新城市。40年来,深圳广大干部群众披荆斩棘、埋头苦干,走过了国外一些国际化大都市上百年走完的历程,创造了世界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深圳等经济特区改革发展事业取得的成就,是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广大干部群众开拓进取的结果,是全国人民和四面八方广泛支持的结果。
40年时光变幻,深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奋斗者赢得了人生出彩的机会。人民生活水平“芝麻开花节节高”,教育、医疗、住房等实现翻天覆地的变化;率先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了由解决温饱到高质量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在这部壮丽的交响曲中,最生动、最具象、最触动人心的,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的幸福乐章。
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要求不断提高。完成新时代党中央赋予深圳的历史使命,推动经济特区工作开创新局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就要以更大的力度、更有力的措施,真抓实干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打造“民生幸福标杆”,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要求,从人民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反复出现的问题出发,拿出更多改革创新举措,把就业、教育、医疗、社保、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生态环境、社会治安等问题一个一个解决好,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同时,不断推动公共资源向基层延伸,构建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建成全覆盖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补齐公共卫生短板。
经济特区的沧桑巨变是一代又一代特区建设者拼搏奋斗干出来的。实践证明,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深化,改革开放中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每一个领域和环节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智慧和实践。在新起点上,只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经济特区发展的创新创造活力,为各行业各方面的劳动者、企业家、创新人才、各级干部创造发挥作用的舞台和环境,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就一定能够汇聚成磅礴伟力,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从一个南海之滨不为人知的小渔村,到跃升经济总量居亚洲前五的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40年来,深圳从“一张白纸”,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发展奇迹。敲响土地拍卖第一锤、第一次打破“大锅饭”、首创“前海模式”;第一家外资银行落户深圳、创办第一个出口加工区……这片不到20_平方公里土地上诞生的新中国很多“第一”,让世界看到了中国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
敢为人先,深圳奇迹离不开“闯”。总书记在庆祝大会上重提“摸着石头过河”,再次强调了先行先试的重要意义。1980年,深圳市政府出让土地的使用权,将土地作为生产资料进行市场化运作,与港商合作建造了新中国第一个商品房小区,实行了国有土地的有偿使用。这样的“第一次”在深圳还有很多,如物价改革、打破铁饭碗、股份制试点、企业产权转让、“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住房制度改革、对外企实行国民待遇……没有深圳人“拓荒牛”的勇气,就不会有如今的“深圳奇迹”。
革故鼎新,发展的动力源于“创”。深圳特区40年来取得的成绩无不说明必须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才能在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赢得主动权。未来,人工智能产业、数字经济等是一个非常大的“蓝海”,各行各业将产生根本性的变革。深圳将创新发展视作魂,以立法保障和规划引导为基础,全力打造标准、质量、品牌、信誉“四位一体”的城市建设格局。质量是价值追求的起点,只有精益求精、以精立业、以质为优,才能在有限的空间、资源、要素中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
脚踏实地,美好未来要接着“干”。在深圳人的心中“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多说无益,实干圆梦。深圳首创了1000多项改革举措,奏响了实干兴邦的时代强音。四十年来,深圳人拼搏进取,锐气如初,吸引了着众多人才纷至沓来,在这里挥洒汗水、奉献青春。深圳是一座慢不下来的城市,走在深圳街头,深圳人的匆匆步伐是“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最真实写照。未来的美好深圳要接着实干,中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要靠实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需要实干。
有人说刚出生的婴儿就像一张白纸,未来可能会色彩斑斓,也可
能无尽黑暗,而深圳必定是前者。40年里,深圳从“一张白纸”干出、创出“一鸣惊人”的成绩。岁月变迁,深圳敢为人先、革故鼎新、脚踏实地的精神内核代代传承,以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为新的起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接续奋斗,闻鸡起舞、日夜兼程、风雨无阻,续写时代新篇章。
20xx年,深圳经济特区迎来了成立40周年。40年来,一代又一代的奋斗者用他们的汗水汇聚成了如今的特区精神。在新形势下如何传承和发扬特区精神,还需我们“大胆尝试+艰苦奋斗”。
“敢上九天将月揽,为邦不惜鲜血流。”与挫折为伍,敢为人先,收获别样风景。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一路披荆斩棘,为经济特区的发展摸索出一条路。他们就像那敢扎根于峭壁的松柏拥有最挺拔的身姿,他们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40年来也收获了别样的风景。敢为人先是一种攻坚克难的勇气,有人畏于险阻,止步不前,在平淡中庸碌,有人却视困境如浮云,在众人之间,披荆斩棘,以崇高的责任心,克服可怕的困难。青年干部需要学习和继承与挫折为伍、敢为人先的特区精神,敢于领风气之先,领潮流之先,敢于突破,勇于创新,勇当改革的探路者、勇闯改革的“无人区”。
“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待何时。”与奋斗为伴,锐意进取,争做实力担当。深圳特区的奋斗者们,用40年的实际行动说明了,天上不会掉馅饼,任何成功都建立在辛勤奋斗的基础上,所有收获都来自勤劳的汗水。任何侥幸心理,期盼天上掉下理想的成果,不流汗、不奋斗都是妄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形势需要新担当、呼唤新作为。面对新机遇、新调整,奋斗是最有力的出击。青年干部既风华在茂,更应当潮而立。在时代发展、事业前进中,任他千般苦、万般难,我们也要敢于冲锋在前,不用扬鞭自奋蹄。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与坚持为友,常抓不懈,开拓崭新局面。回顾党的奋斗历程和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各项成果,可以发现,我们之所以能够历经艰难困苦而不断发展壮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能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守与坚韧。“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年轻干部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永远保持艰苦奋斗、常抓不懈的工作作风,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继续在这场历史性考试中经
受考验,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优异的答卷,开创更崭新的局面!
新时代,新任务,新挑战。去年,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和《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赋予经济特区新的历史使命。特区要自觉担负起“重要窗口”“试验平台”“探路先锋”的时代重任,在新时代走在前列、在新征程勇当尖兵,把特区办得更好、办出水平。
把特区办得更好,必须高起点谋划改革,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改革开放已经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建设先行示范区,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高地、法治城市示范、城市文明典范、民生幸福标杆、可持续发展先锋“五个战略定位”,必须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加强改革创新,释放持久强劲的改革动力。要以改革开放的眼光看待改革开放,敢啃“硬骨头”、善打“攻坚战”、勇涉“深水区”,策划一批战略性改革、创造型引领型改革,打造一批在全国“叫得响、立得住”的改革品牌,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
把特区办得更好,必须高水平对外开放,当好两个“重要窗口”。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特区既是展示我国改革开放成就的重要窗口,也是国际社会观察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特区根植着开放的基因,奔流着开放的血液,承担着开放的重任,对外开放的大门只能越开越大。要以更加开放的眼界和胸怀,放眼全球谋先行,加快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型经济体制,高标准高质量建设自贸试验区,加快推动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携手港澳推动开放资源融合、优势互补、举措联动,塑造具有更多支撑作用的对外开放新优势。
把特区办得更好,必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高质量发展。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决定未来。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要强化科技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建设,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加快突破核心关键技术,构建集原创性、引领性、国际化为一体的一流创新生态。实施产业链拓展工程,提升产业链水平,培育一批产业控制力和根植性强的“链主企业”。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智能机器人等新兴产业,更好支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外贸强市建设,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支持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让民营企业的创造活力充分迸发。
把特区办得更好,必须增强核心引擎功能,推动释放“双区驱动效应”。“双区建设”是总书记、党中央总揽全局、面向未来谋划的大手笔。要坚定推动“双区”建设,以深圳等中心城市作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增强对周边区域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更好支持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推进深圳前海、珠海横琴及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等重大平台建设,打造三地合作重要支撑点。做好珠澳合作开发横琴这篇文章,推动珠澳合作区加快落地。推动形成先行示范区建设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互为基础、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格局,从而释放“双区”利好叠加带来的“化学反应”。
把特区办得更好,必须放眼世界,打造全球标杆。建设先行示范区,提出到2025年“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到2035年“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到本世纪中叶“成为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三个阶段性目标。察势者智,驭势者赢。要围绕现代化国际化高标准高要求,制定完善把定性要求转化为可衡量、可执行的具体指标和落实举措。要善于学习先进经验,取长补短,比如在科技创新上学习美国硅谷、英国伦敦、以色列特拉维夫等,以更加开放的胸怀博采众长、兼容并蓄、实现超越,通过先行示范区建设带动珠海、汕头两个经济特区和全省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发展。
把特区办得更好,必须赓续特区精神,成为改革开放实干家。经济特区是干出来的,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只有实干才能梦想成真。40多年前,以习仲勋老书记为代表的广东改革开放的开创者、先行者们,带领全省干部群众“大胆地闯、大胆地试”,率先打开对外开放的大门,书写了气势恢宏的改革开放历史篇章。今天,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必须坚定舍我其谁的信念、勇当尖兵的决心,保持爬坡过坎的压力,大力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越是艰险越向前,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推动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
四十载惊涛拍岸,九万里风鹏正举。我们坚信,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有全国大力支持,有特区人民在抢抓重大历史机遇中接续奋斗,闻鸡起舞、日夜兼程、风雨无阻,特区一定能创造出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历史选择了特区,特区必将无愧于历史!
为持续深入抓好“深化大学习、提振精气神”专项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党员从厦门“海堤精神”和“特区精神”中汲取干事创业新动力,进一步强化大家,“想为”的自觉、锤炼“善为”的本领、激发“敢为”的动力、提升“乐为”的境界,5月15日上午,市人防办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前往厦门海堤纪念馆和厦门经济特区纪念馆参观见学。
自“深化大学习、提振精气神”专项教育活动开展以来,市人防办党组高度重视专项教育活动,紧密结合实际,科学制定方案,强化组织领导,高标准、严要求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学懂弄通做实,在学中锤炼本领,提振精气神。
党员干部们首先参观了海堤纪念馆,在海堤纪念碑前,重温入党誓词,交流心得体会。老海堤上的一段铁轨,填装炸药的竹筒,还有海堤条石、油画、纪录片等,都彰显着海堤建设者们艰苦奋战、移山填海的“海堤精神”,令观者心潮澎湃。
在特区纪念馆,广大党员干部仿佛穿越时光隧道,重温厦门这座滨海之城多年来的历史变迁。一幅幅老照片,记录着厦门从一个曾经的小渔村到如今现代化国际都市的发展嬗变。透过一张张风云激荡的历史照片,党员干部们充分体会到了厦门人敢为人先、敢拼爱赢的特区精神,纷纷拍照留念,并表示这次参观见学活动很有意义,对于进一步提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激发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的新活力,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具有重大鼓舞作用。
“敢闯”的精神在于敢闯敢试,敢热爱。热爱是每一个深圳奋斗者的信仰,也是深圳这座城市的通行证。四十年来,深圳常住人口增长X倍,为无数逐梦者提供了筑梦的平台。
于奋斗者,城市是成长的平台,是梦想的归属,是心灵的港湾。于城市,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包容、接纳、吸收五湖四海的优秀人才,更新城市血液,提升城市活力,共绘城市蓝图。以热爱之名,去拼搏、去奋斗,以热爱灌溉勇气,敢闯敢试、无悔奋斗。涵养“特区精神”,始于热爱。
“敢创”的劲头在于敢为人先,敢突破。创新和突破是深圳特区的代名词,是深圳的根和魂。经济特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创新,而四十年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成功实践也充分验证了党中央兴办经济特区决策的正确性。改革创新是经济特区的生命线,涵养“特区精神”,要始终坚持“敢创”的劲头。
深圳特区在改革创新中始终走在前列,大力推进产业创新和人才引进,推动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发展,敢为创新、积极探索,形成如今高新企业云集、优秀人才聚集的良好局面。创新始终是发展的第一动力,敢为人先,敢突破。涵养“特区精神”,立于创新。
“敢干”的作风在于埋头苦干,敢坚持。总书记鼓励干部群众勇当新时代的“拓荒牛”,埋头苦干,以实干出真知,以坚持落实绩。涵养“特区精神”,要始终坚持“敢干”的作风。在改革开放的热土上,踏踏实实传承,勤勤恳恳创新,脚踏实地,务实作风,敢于仰望星空,亦敢于埋头苦干。
经济特区为热爱与梦想提供了机遇,但成功的花从来不会轻易绽放颜色,总是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敢于坚持、务实进取,踏实“敢干”的作风,埋头苦干,敢坚持。涵养“特区精神”,久于坚持。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