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心得体会时眼界要放宽一些,对事物的复杂性要有足够的估计。这样才能看出:正确的决策高明在哪里,错误的决策教训又在哪里。本站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学习《习近平在厦门》《习近平在宁德》《习近平在福州》心得体会摘登,供大家参考选择。
学习《习近平在厦门》《习近平在宁德》《习近平在福州》心得体会摘登
去年12月以来,《学习时报》连续刊发了《习近平在福州》采访实录。我认真研读,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工作的岁月往事历历在目,让我真切感受到习总书记着眼长远、胸怀全局的战略思维,脚踏实地、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心系人民、情暖民心的赤诚情怀。采访实录中每一个故事、每一个情节都直击我的心灵,让我深受感动、深受启迪、深受教育。
一、感悟习总书记的赤子情怀,恪守初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工作期间,要求市委、市政府每年至少为市民做20件大实事,亲自抓“菜篮子工程”。特别是把闽侯南通等地列为福州市最大的菜篮子基地,从根本上解决群众买菜贵买菜难的问题。这些事情看似寻常,但每一件都源自初心、系着民心。从这里,我深切感受到习总书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百姓心为心”的赤诚情怀。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我将把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着力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领会习总书记的思想精髓,善谋善为。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工作期间,前瞻性、创造性地提出“3820”工程、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和现代化国际城市等一系列战略思路举措,推动福州发展迈入“高速增长期”。习总书记曾多次到闽侯调研,作出了许多重要指示。如要求闽侯进一步发挥优势,加快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步伐,让八闽首邑再放异彩。这既是习总书记当年对闽侯发展的把脉定位、导航定向,也是我们肩上沉甸甸的担子。我们将牢记习总书记的嘱托,主动融入福州大都市圈,加快实施“358城市化规划”,以荆溪甘蔗区域一体化为引领,提速福州西新城、汽车城、大学城三大城市组团建设,着力打造“省会副中心”,在建设有福之州、打造幸福之城中争当排头兵。
三、牢记习总书记的谆谆教导,到一线去。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工作期间,提倡“今日事今日毕”,开创“一栋楼办公”先河,带动福州党政机关形成“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我深刻领会到,这些理念与习总书记后来提出的“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等执政理念都是一脉相承的。去年,我们组织开展了“到一线去、大干120天”专项行动,县四套班子领导带头,干部全部压到一线,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热情日益高涨,得到省、市领导充分肯定和群众的点赞。“到一线去”已经成为闽侯的品牌。我们将坚持马上就办、真抓实干,深入开展“到一线去,抓项目促跨越”专项行动,全力攻坚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事不过夜、案无积卷,全力推动闽侯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四、追寻习总书记的铿锵步履,奋斗奉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工作期间强调,做县委书记,一定要把下辖的村走完;做市委书记,一定要把乡镇走完。采访实录提到,1990年5月,习总书记连着3天,视察调研了永泰、闽清、闽侯3个县14个乡镇。视察期间,中午也不休息,吃完午饭就和县委书记谈话,有时也找主管领导、老干部谈。习总书记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为领导干部履职尽责树立了榜样示范。我将把绝对忠诚根植于内心,追寻习总书记的足迹,从中汲取前行力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久久为功、接续奋斗,努力创造一流工作业绩,加快推动新时代新闽侯建设取得新成效。
学习《习近平在厦门》《习近平在宁德》《习近平在福州》心得体会摘登
青年时代是人生中最美好、最具朝气蓬勃的阶段,青年人的成长关乎着国家发展和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近日,我通过学习《习近平在厦门》系列采访实录,从受访者张宏樑同志的回忆中,看到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一代寄予的殷切期望,也看到他如何在青年人的人生道路上开启的“导师”模式。
《习近平在厦门》记录了1985年6月至198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任厦门市委常委、副市长、常务副市长,成为厦门经济特区初创时期的重要领导者、开拓者。他领导制定了厦门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探索推动了一系列开创性改革举措,积极探索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道路,大力度推进生态环保工作,注重保护和传承历史文脉,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厦门3年,习近平同志一心为民、严于律己,勤于工作、勤于调研,敢于担当、敢于创新,展现出对大势的科学把握和远见卓识。从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中,我们了解了习近平总书记成长的经历,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由来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
书中有一章节是张宏樑回忆他在大学期间与习近平总书记的往来故事。张宏樑从与习近平的书信往来讲起,将他们探讨《资本论》学习、调研何厝村、以及习近平指导他社会实践和毕业论文等事件,两件事让我印象深刻,一件是张宏樑回忆了习近平总书记在访谈期间就多次提到:“年轻人就应该要求进步,积极入团入党,利用一切机会锻炼自己。”他通过分享自己在梁家河下乡的经历,提倡年轻人要“自找苦吃”,要多接触社会,补上社会实践这一课。一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自找苦吃、为老百姓做事”作为一种信念,凭借这种信念,他在梁家河的七年知青岁月中跨过“五关”,懂得农民群众的疾苦和心愿,让思想更加靠近老百姓,也让老百姓更加信赖他。
第二件事是张宏樑在大学毕业时,希望习近平给他的毕业纪念册题个字,习近平写下了“志存高远,行循自然”八个字,并对张宏樑说:“这八个字,你要好好体会,立志的同时,要务实、要实干。”其实这表达了习近平对年轻人的要求,一是立志。在《习近平在厦门》中,据习近平同志在厦门工作时的同事回忆,在1985年11月市委常委的组织生活会上,习近平的发言给大家留下很深印象,他说:“我来厦门工作,用孙中山先生‘不要立志做大官,而要立志做大事’来勉励自己,地位变了,作风不能变。”心怀梦想,脚踏实地,为厦门发展做“大事”,是习近平同志到任厦门时的一份初心。他立志要做的“大事”,不仅包括那些把脉改革发展大势、擘画宏观工作思路的“高大上”的事,也包括抓金融体制改革、大力整治筼筜湖水质的难事,关心教育事业发展、帮助以军营村为代表的落后村镇精准脱贫等一件件关乎民生的贴心事。从习近平同志当年这些施政作为中,我们可以深切领悟到:立志是一切工作的前提,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二是实干。不论是“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还是“发挥钉钉子精神”、“撸起袖子加油干”,实干精神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所坚持和弘扬的。20_年5月2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广大青年要努力成为有理想、有学问、有才干的实干家,在新时代干出一番事业。我在长期工作中最深切的体会就是: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青年人在立志的同时必须务实、实干。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习近平将他青春奋斗的足迹留在了陕北农村的土地上,烙在了当地老百姓的心间,正如他写下的“志存高远,行循自然”八个字,不论是上山下乡的激情岁月,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时期,习近平的一生都在躬身践行奋斗精神。
作为新时代青年人,通过了解习近平总书记的工作轨迹,我真真实实感受到总书记心怀天下、志存高远,以身许党许国,勇于担当作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赤子情怀。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从书中汲取政治营养,学习领袖风范,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前进姿态,掌“志存高远、行循自然”之舵,扬“脚踏实地、自找苦吃”之帆,即便暂时处于平凡岗位,或许还不曾遇到急难险重,但仍然要始终怀着一份“士不可不弘毅”的担当精神,立足本职,埋头苦干,胸怀长远抱负,从点滴做起,把小事当大事干,把小事干成大事,通过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深入实践、严谨务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知行合一的奋斗者,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奋勇搏击、不负韶华。
学习《习近平在厦门》《习近平在宁德》《习近平在福州》心得体会摘登
采访实录从不同角度回忆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厦门、宁德等地的工作经历,生动展示了总书记坚定的信仰信念、真挚的为民情怀、强烈的政治担当、卓越的领导才能和独特的人格魅力,为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树立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光辉典范。
在采访中,党员干部普遍表示,《习近平在厦门》《习近平在宁德》两本书中的很多人物、很多事例、很多场景都是福建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所熟悉的,历历在目,充分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孜孜探索、对八闽大地的深厚感情、对福建人民的亲切关怀。
于伟国在学习时十分动情地说,“两部采访实录以朴实的文风记述了总书记30多年前在厦门、在宁德工作期间走过的山山水水,到过的老区苏区、镇村、街道社区、学校企业等,与基层广大干部群众心连心的感人故事,每一个故事、每一个情节都非常客观真实、鲜活生动,直抵灵魂、叩击心灵。像这样动人的故事还有许许多多。”
于伟国说,“学习采访实录,越学越感受到厚重的真理味道、理论味道、实践味道,越深深感受到总书记一以贯之地在践行理想信念、初心使命,总书记为我们树立了光辉典范。我们要深入学习总书记一以贯之的信念坚守,深学细照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把牢理想信念‘总开关’。要深入学习总书记一以贯之的人民情怀,大力弘扬‘四下基层’‘四个万家’‘马上就办、真抓实干’优良作风,真心实意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要深入学习总书记一以贯之的胸怀大局,善于从政治和全局高度观察和分析问题,不断提升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深入学习总书记一以贯之的战略定力,发扬‘滴水穿石、弱鸟先飞’精神,把新福建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要深入学习总书记一以贯之的使命担当,敢字为先、干字当头,发扬斗争精神,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
梁建勇说,“阅读采访实录,我们要从中学习总书记坚定不移的信仰信念。”他说,“采访实录有一个记述,在厦门制定发展战略的时候,习近平同志就指出:‘我们是搞经济特区,不是搞政治特区,我们是搞社会主义,发展战略一定要体现这个,严格把握制定战略发展方向,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把厦门建成具有自由港特征的社会主义经济特区。’在宁德时,习近平同志把坚定的理想信念转化为推动闽东地区加快发展、早日摆脱贫困的坚强决心和顽强毅力。”
“可见,无论在厦门还是在宁德,习近平同志之所以能够带领干部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取得一个又一个显著成绩,就在于他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执著信念。”梁建勇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省委副书记、省长唐登杰对记者说,“阅读采访实录,可以深刻感知总书记这种敢于担当、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胸怀。”
“从书中可以看到,习近平同志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不搞形象工程,而是深入调查研究,根据闽东实际提出‘弱鸟先飞’的系统思路,指出宁德发展不要有超过现实的思想,更不能心急,要有‘滴水穿石’的精神,要拿出锲而不舍的干劲。”唐登杰说,“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大境界、大格局,坚持正确的政绩观、发展观,学习总书记正确处理大我和小我的关系,长远利益、根本利益和个人抱负、个人利益的关系,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真正做到对历史和人民负责。”
省委副书记、福州市委书记王宁谈到,“学习采访实录,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高超的战略眼光和坚定的战略定力,站位全局、着眼长远,尊重规律、善于谋划,不断提高战略思维能力,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他说,“总书记当年抓改革谋发展,只要认准了,就会久久为功,一抓到底。比如采访实录中写到的,为推动厦门航空创建,他倾注了大量心血,解决了组建初期贷款、飞机引进等难题,并长期关心支持,有力推动了厦航改革发展结出硕果。比如,在宁德,总书记倡导‘滴水穿石’,持续发力,当年定下的许多目标,现在都成为现实,都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采访实录记述习近平同志刚到宁德工作时,到任不到3个月就走遍闽东9个县,后来又跑了绝大部分乡镇,不知道“掀了多少次锅盖、掀了多少次桌盖、掀了多少次铺盖”,“三进下党”“四下基层”这些凝聚为民情怀的感人故事至今仍广为传颂。
“习近平同志在宁德工作期间创造性地推进信访下基层,充分体现了总书记的人民情怀。”宁德市委政法委副书记黄孝清对记者说。福鼎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钟进告诉记者,“阅读采访实录,能深切感受到总书记对闽东这片土地以及闽东人民所倾注的深情厚爱。闽东是畲族的聚居地,总书记曾经说过,‘我和畲族是有缘分的。’畲族人民之所以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就是因为总书记一直以来的深切关注,始终与人民群众心连心。”
“书中记载的习近平总书记当年调研连家船民的事迹让我特别感动。那时候,他亲自到群众家中,一进门就主动与群众握手,到厨房掀开桌盖看看群众吃什么,吃得好不好,并详细询问他们上岸后的生产生活情况。”福安市下白石镇下歧村党支部书记郑月娥说,“这让我想到,现在的精准扶贫政策,与当时的搬迁上岸是一脉相承的。总书记一心为人民的领袖情怀,鞭策着我们奋发向上。”
采访实录的大量篇目还集中呈现了习近平同志无论是在厦门还是在宁德,都始终保持真抓实干、敢管敢严的工作风格,读来让人印象十分深刻。
“学习采访实录,能够深切感受到总书记求真务实、从严治党、从严治吏的领导作风”,福建省委办公厅主任林钟乐对记者说,“比如在厦门,他强调,‘要发财就不要来当干部,要当干部就不要想发财’。比如在宁德,他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干部违规私建住宅问题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是将近三百万人该得罪,还是这两三千人该得罪?当然是宁肯得罪这两三千人!’清房工作迅速从严公正推开,赢得百姓一片拍手叫好。”
省委党校(行政学院)副校(院)长刘大可告诉记者,“从采访实录中可以看到,习近平同志在宁德工作时,严格限制公务接待标准,制定‘公务接待12条’,后来又进一步出台补充规定,称为‘宁德廉政17条’,持之以恒正风肃纪,狠狠刹住了地方不正之风。
这些重要实践,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是一脉相承的。从其前后相沿的历史渊源和一以贯之的做法,不难发现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中对福建工作期间实践的总结和提炼。”
推荐阅读:
优秀教师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
学习刑法心得体会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
学习2023年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心得体会感悟
习近平治国理政心得
党员领导干部对“伟大的放弃”故事的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