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与中国革命道路的开辟学习心得

更新时间:2023-06-09 14:26:27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篇一:《学习《中国共产党历史》心得体会》

学习《中国共产党历史》心得体会

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历史》,这次的党史学习让我感受颇多、受益匪浅。对中国共产党历史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 合的理论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了思考,再次感受了“没有共产党员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建设好新中国”这一历史必然和潮流!下面,我就把我学习《中国共产党历史》后,对中国共产党历史及从两个“牢记”和四个“求”来说说我对党史的认识:

党的历史,概括起来,可以说,是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理论创新和飞跃的历史,是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建设和改革道路,创立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页,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是不断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经受各种风险和考验努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历史。 党的历史既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党自诞生90年来,千千万万的共产党人用自己的英勇奋斗和奉献精神,书写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探索史,自身建设史。这部历史,无论从什么样的高度解读,对于党和国家,对于人民大众、对中华民族、对于人类文明、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它是中华文明不可忽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历史,它既是以往历程的丰碑,又是开辟未来的起点。它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动力。是建设学习型的党组织,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生动教材。

1935年1月15日——17日,中共召开的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站起来的日子,1949年10月1日则是中国人民站起来的日子。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在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为日后新中国的诞生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抗美援朝战争则是新中国诞生后的第一声呐喊,就是新中国成立后确立大国地位和中华民族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奠基之战,是中华民族重新崛起走向繁荣富强的里程碑。如果说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就了中国共产党建立新中国和建设新中国的话,那么,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则是成就了中国共产党干一番发展新中国和繁荣新中国的伟业,为中华民族永远雄踞于世界的东方奠定了坚实而牢固的基础!

历史是一面镜子,它不仅照亮了现实,也照亮了未来。通过对党史的学习,我们才能更好的了解过去,才能看清前进的方向,一是牢记党的理想信念,始终不忘党的最终目标。理想信念简单地说就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对于我们共产党人,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为将来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这就是我们的理想信念。失去了,就不是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动力和理想源泉。我们党的历史之所以有着如此丰厚的底蕴,正是因为每一名共产党人都牢记党的理想信念,不畏流血、不畏牺牲,朝着它坚定不移的走下去。

二是牢记党的历史经验。历史是一本严肃的教科书,我们的党史,正是一部描述中华民族走出劫难、挺起脊梁的鲜活教材。党史记录着新中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一个又一个奇迹,这其中的经验和智慧无不凝结于党的历史。

让我从思想到灵魂再一次地接受中国共产党最先进的思想、最伟大的理想和最崇高的事业洗礼。我感受到的是再一次的心灵震憾: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的一切。

一要“求真”。毛泽东同志曾说过这样一句名言,“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实践表明,如果缺乏了认真精神,党的执政能力就会

削弱,什么事情也办不成。90年党的历史,本身就是一本求真务实的教科书。“不懂历史的人没有根,淡忘历史的民族没有魂”。学习党史,一定要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切忌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满足于一知半解、断章取义,缺乏系统的、辩证的学习、运用能力,要认真、系统的学习,全面、正确地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

二要“求深”。历史穿越时光的隧道,能常驻人心的常常是一个个并不恢宏的小细节,而那恰是历史的魂魄。它传递出的情感价值,温润着一代又一代;它传达出的信仰力量,激励着一辈又一辈。学党史,知党史,需要深入学习、深入思考、深入应用。要由许多“小细节”里品出“大关节”来。要潜心读书、用心体会,全面系统的学习党的历史,防止“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杜绝想起来读一点,忙起来丢一边,必须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做到学不精通不罢休、学不深入不放手。各级党员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多学、深学、学深、学透,要立足于研究性地学,而不是应差式地看,而且要善于思考、勤于思考、反复思考、深入思考,全面系统的理解掌握党执政兴国的规律性,全面系统的继承党发展壮大的宝贵经验,学会辩证的认识党的历史、借鉴运用党史。

三要“求实”。实事求是,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精神财富。学习党史,也必须秉承这种传统和精神。无论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都是党的宝贵经验,只有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加以总结,才能使党史有效发挥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一要联系实际学,不能像读天书一样,不入心、不进脑;二要注重实效用,要注重发挥学习党史对理论创新、资政育人乃至社会进步的积极推动作用。学习的最高境界是消化运用,活学活用。学习党史的目的是为了从党史中吸取营养,提高素质,增强能力。党员干部要把学习党史与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结合起来,从浩若烟海的党史故事、党史理论中淘金寻宝,增智长才,把学习党史的热情转化为促进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充分借鉴党史经验,解决好党的建设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打好党的组织的坚实基础。

四要“求新”。党的历史,是一部不断改革创新的历史,不是教条,切忌照搬照抄。我们今天学习党史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重点在与时俱进,在改革创新党的建设。历史之树常青。党的历史是党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是中华民族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

重要力量源泉。今天,我们学习党的历史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历史,就是要从中吸取成功的宝贵经验,防止失败的教训在当前重演。要通过党史的学习、借鉴和运用,使党员干部在思想认识上有新提高、在理想信念上有新增强、在推进科学发展上有新贡献、在服务群众上新作为,不断谱写党的建设事业新篇章。

学习党史,必须深刻领会,用心思考;学习党史,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以学促用。

红柳煤矿调度室:韩廷祥

20_年06月18日

高中华: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及其革命道路的开辟

字号:核心提示: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三周年之际,回顾中国共产党创立的历史背景以及创党早期的艰辛历程,为什么会创立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走一条独特的道路?报告人通过自身体会,运用丰富的史实,鲜明的观点,精辟的语言,讲述了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的风雨历程,对我们政治理论学习,提高党性修养,坚定马列主义信仰,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今天跟大家交流一个题目“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及其革命道路的开辟”。

我这边引用了一段20_年9月1日中央党校校长习近平在党校的一场报告,这个报告的题目“领导干部要学点历史”。讲得非常精彩。我这边跟大家交流三个内容。第一,领导干部要重视历史的功能和作用。重视对历史的学习和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与运用,善于从不断认识和把握历史规律中找到前进的正确方向和道路。这是我们党成立九十三年来之所以能够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中华民族文明史五千多年,里面蕴藏着非常丰厚的、重要的历史经验。

第二,领导干部学习历史要注重学习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现代历史,深入了解我们伟大祖国经历的刻骨铭心的磨难。前两天,习总书记参加空军党代会,他就讲到了这样一个关键,“我经常看中国近代的一些史料,一看到落后挨打的悲惨场景就痛彻肺腑!”

第三,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中国近现代以来历史最为可歌可泣的篇章。学习中国近现代历史,要特别注意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所以今天跟大家交流中共的创立。我主要是给大家交流一些历史的细节、总结历史的经验。

我一共交流三个题目,第一个题目,要回答一下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必然性。第二个题目,谈一谈中共创建的历程。第三,谈一下创建以后,我们党为什么后来走了一个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最后夺取了胜利。回答两个为什么:为什么要创立这个党?为什么要走一条独特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两个过程:一个是创办过程,一个是从农村走向城市的过程。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必然性

我们首先看第一个问题,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背景。来回答一下这个党它为什么成立在1921年的7月份。这里引用一下20_年6月份,中央党校校长习近平他在出席纪念中共成立90周年党建研讨会上的一篇讲话。他说,90年前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掀开中国历史崭新篇章的伟大事件。大家注意,这是总书记对中共创立的一个评价。我们知道当年毛泽东说过,中共的创立意义重大,用四个字概括:开天辟地。

为什么总书记讲到,每次看到中国近代史都感到痛心彻肺呢?我们今天来看一看这段历程。1895年鸦片战争失败,中国被迫赔款,赔了多少钱?两亿两白银。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我们看看当时亚洲第一大国为什么会输给日本?我们讲这样几个因素:第一,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沉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解决民族独立问题成为首要任务。用一句话说就是国将不国了。1842年鸦片战争失败,中国的香港岛割让给英国,开始了这段屈辱的历史。

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绵延不绝的文明历史,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总书记在出席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时指出,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霸世界的基因。但是,中国近代历史是一个被外族侵略的耻辱的历史,由于封建制度的腐朽没落,中国在近代被世界快速发展的浪潮甩在了后面。

这张图大家看一下,1750年,也就是清朝的乾隆时期,中国的GDP占全世界的32%,而欧洲五国,包括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俄罗斯,这五国的GDP总和只占全世界的17%。但是,在整个西方工业革命的大潮中,坐享美梦,不求进取,就只有落伍。到了道光时期,1830年中国的GDP仍然占全世界的29%,在全世界排名第一。而这时候的欧洲五国

已经从早期的17%涨到29%。同时还出现了美国,形成了三分天下,三足鼎立的局面。但是,时间又过去了半个世纪,到了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北京,当时的清政府被迫赔款4.5亿两白银。中国赔不起,就借债,连本带息是9.8亿两白银。导致中国GDP急剧衰落,只占全世界的6%。

刚才谈到的1895年甲午海战,清政府被迫向日本赔款2亿两白银,当日本军舰把这些银子运到日本的时候,可以想象日本人高涨的士气,当时日本人是向德国人贷款买了军舰,如果打败了,这个国家就垮了就破产了,没有想到甲午海战胜利了,赚钱了,还清贷款了,而且赚了不少钱。这对中国来说就是国耻,这就是讲的不求进取,落后就要捱打。

第二,整个封建体制走到了清朝中叶以后,日渐专制和保守。当时西方正值资产阶级革命高潮,而中国正处在康乾盛世。举个例子,1796年,乾隆皇帝退位,就在同一年,美国的华盛顿总统也宣布退休。我们来比较一下这两位国家元首的告别演说,乾隆皇帝把皇位传给了儿子嘉庆皇帝,嘉庆皇帝当时36岁了,有能力处理国政,搞好国家建设,但是他爹怎么说的呢?“归政后,凡遇军国大事及用人行政诸大端,岂能置之不问?仍当躬亲指教”,就是说将来我把皇位传给你了,你凡是遇到国家大事,军事、用人、行政事务,这些我怎么能不管呢?你要及时给我汇报。这就是封建专制体制的保守性。而华盛顿当了两届总统之后,他的幕僚和部下就对华盛顿说,你的功劳这么高,应该继续竞选第三届总统。华盛顿说如果我竞选的话,必胜无疑,但是我会被后人所唾骂,为什么?因为我当第一届的时候说了我只干两届总统,我不能违背这个原则。通过这种东西行政文化的对比,就折射出中国政治体制的日趋保守,就是死水一潭,这是讲的政治。

第三,科技文化。中国以文明古国著称,我们为全世界贡献了这么灿烂的文明,但是近代以来,引用鲁迅先生的话,他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所以在整个近代以来的科技革命大潮中,中国的科技,中国人的思想严重落后了,落后就要付出代价,就要挨打。

在整个西方进入帝国主义过程中,中国是什么状态?用四个字概括:积贫积弱。不是一个的贫,不是一般的弱。我这边列举了一下整个近代时期中国政府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晚清政府在六十七年中签订了1100多个不平等条约,一年签多少?一年签17个条约,一个月签一个半。赔款,据统计,殖民者从中国掠夺的财富不少于1000亿两白银,很多宝物都被侵略者从中国掠夺去,陈列在现在的博物馆中,这些都代表了近代中国的耻辱。割地,中国近代以来被迫割地1739万平方公里。什么概念呢?占当时清政府国土面积的16%。大家知道东北的库页岛,以及西北的一些土地都割让给了前沙皇俄国,这些土地的面积总和相当于七个英国的面积。

面对这样的情况,哪一个爱国的中国人不会奋然而起?所以他们是前赴后继,不懈探索,但是大家知道,在很长时间内,都是以失败告终。洋务运动,创建安庆军械所,试制炸弹,结果打仗的时候发现我们造的炮弹,很多是哑炮,偷工减料。洪武全振臂一呼,群起响应,从广西金田村杀出来了,横扫湖南、湖北,沿江而下,占领了当时的南京,改名为天京,定都了,农民起义也可以定都,也可以与清政府对抗,而且对抗了十多年。可是最后怎么样?自己内讧了。1856年太平天国里面几个能够共患难的兄弟自己打起来了,天京事变,而且当时的天王洪秀全生活上日益奢靡浮华,这不能救国。所以天平天国的失败,很大程度上是败在它的内部。后来康有为、梁启超也想挽救这个腐败无能的清政府,搞了一个百日维新,最后什么结局?有的被杀了,有的逃跑了,最后光绪皇帝自身难保,被囚禁在瀛台。康梁变法的失败,是由于内部改革遇到阻力了。当年光绪皇帝大权没有,小权也不多,慈禧太后说了,将来你提拔任何人都要到我那里去谢恩,连光绪皇帝自己每天见了慈禧太后都吓得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没有什么权利。还有义和团运动,主要在北方,农民进京要帮助皇帝平{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与中国革命道路的开辟学习心得}.

定当时的八国联军,最终也失败了。最后来了一个在美国求学回来的孙中山,1911年辛亥革命后,他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最后孙中山病逝的时候,他就告诫他的同仁,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所以我们今天来总结近代中国的道路,也给我们提供一面镜子,反思的镜子。为什么失败?我总结了这样几个原因。第一,纲领不明。大家想想,洪秀全想借助西方的宗教教义对抗清政府,可能吗?后来义和团搞了一些地方的教门,念了经书以后刀枪不入,也不现实。第二,政党松散。孙中山创立了同盟会,还有很多其他的派别,派别林立。第三,上下分离。洪秀全搞革命,1851年起义,1853年就进了南京,1856年兄弟们闹翻了,天京内讧,几个共患难的兄弟相互残杀。第四,派系复杂。比如当时的国民党来自于不同的省份,也是派系复杂。

所以我们总结失败的历史,也会给我们今天提供很多反思的空间。我们讲战乱频仍,民生凋敝,丧权辱国,成了旧中国长期无法消除的病疠。这个病已经病入膏肓了,它不是单纯所谓的东亚病夫,不是一个人的身体不强壮,不健康,而是这个国家已经病入膏肓了。所以后来1911年10月10日,在湖北的武昌起义,一举推翻清政府,大厦将倾,一推就倒。但是最后的北洋政府怎么样?袁世凯又想当皇帝,所以鲁迅先生说过,中国人的官瘾实在太深了,帝制思想并没有随着一个清王朝的倒台而倒台。整个思想不去清理掉,制度很难去创新。

我们党就产生在这个时期,迎难而上。中国共产党创立有什么条件?我这边总结了四个因素。重点是思想的因素,先进思想的传输是重要的因素。一个人要不断学习,学习新的思想。第二,看到了我们的近邻,当时的俄国发动了一场无产阶级革命,发动了十月革命,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人那么少也成功了,那么我们也能够成功。成功的榜样,力量是无穷的。第三,靠谁?当年列宁领导十月革命是依靠工人成功的,那我们靠谁?我们中国有一些工厂,工人开始罢工了。第四,这种思想,这种力量,怎么结合?1919年发生了五四运动,就在北京。而且在那个活动中,实现了多种力量的融合。

我们看看这几个因素是怎么先后影响到中共创立的。早年的时候,我们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输是逐渐引起重视的。因为我们这个党是马列主义指导下成立的无产阶级政党,那肯定指导思想是马列主义,怎么传过来的?我们就谈谈新文化运动。在1915年前后的时候,当时北大校长蔡元培兼容并包,什么思想都可以在北大讲台上去讲述。当时主要是一种知识界传输,但是到1917年以后,马列主义等西方学说开始传到中国来。瞿秋白,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他曾经评价清政府的垮台有两大意义:第一,皇帝倒了,第二,辫子割了。皇帝倒是一个人倒了,辫子割了是几亿人的辫子割了。清朝垮了以后,冯玉祥集合他的部队,早晨早操晨练,站了几排,让第二排的给前一排的士兵剪辫子,士兵是抱头痛哭,辫子能够剪吗?这叫思想的顽固性。所以新文化运动,不仅对文字,对思想的冲击,马克思主义也在这个时候传进来了。所以清政府的垮台是一个思想的突破口。知识界的新文化运动又为马列主义的传输提供了思想解放的条件。

谁来传输这个功能?中国留学生,大家不要忽视这个群体。康有为、梁启超变法的时候,变的什么结果?其中一个结果就是取消科举。从隋朝有科举考试,清朝还没有灭亡,科举取消了,条件好的送孩子到国外留学,有的时候家族募集款项,希望这个家族能出一个人到国外留学。所以1906年的时候,到日本留学的人已经有1.2万了。五四运动以后,留学日本的人更多,但是也开始有人到欧洲留学,包括周恩来、陈毅、邓小平也都留学法国,当时留学法国的人数达到了1600人。1920年俄国十月革命成功了,大批的人又开始留学苏联。所以这些人是成功向中国传输马列主义的重要团体。

思想的传输有一个过程,有一个传播、接受、再宣传、再接受的过程。谁先提出这种先进文化的呢?谁先来传播这种先进文化的呢?谁是传播火种的人?谁先有了思想的转变呢?我们介绍这样几个群体。第一个群体,我们称为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一个是李大钊

先生,另一个是陈独秀先生。这两个人性格不太一样。李先生比较温文尔雅,他曾经留学日本,读法学,回国以后受到当时北京大学名教授章士钊推荐出任北大图书馆主任。陈独秀这个人性格比较刚烈,他早年也曾经留学日本。这两个人在北大传经布道,在中共党史上具有重要的价值。

第二个群体,骨干。有哪些人呢?毛泽东、邓中夏、恽代英。毛泽东、邓中夏是湖南人,恽代英是湖北人。在中国近代史上,两湖一川人有重要的历史贡献。毛泽东当时为了能够帮助湖南人去勤工俭学,到法国留学,他就专程到了北京,到湖南籍的一些名士家里,包括跟章士钊借一些钱,他自己不出国,帮助一些湖南人出国,他通过杨昌济介绍,在北大图书馆做管理员,看了不少书,出了不少好报告。所以这些人逐渐成为左翼骨干。

我们看一下1936年毛泽东当时和美国记者斯诺谈到他早年两次去北京,他说:“我第二次到北京期间,读了许多关于俄国所发生的事情的文章。我热切地搜寻当时所能找到的极少数的共产主义文献的中文本。有三本书特别深刻地铭记在我的心中,使我树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接受马克思主义,认为它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就一直没有动摇过。这三本书是:陈望道译的《共产党宣言》,这是中文版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书;考茨基的《阶级斗争》;以及柯卡普著的《社会主义史》。到了1920年夏天,我已经在理论上和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而且从此我也自认为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人是需要信仰的,只有有了信仰,就有了明灯,才会有无止境的奋斗的力量。{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与中国革命道路的开辟学习心得}.

第三个群体,那就是信仰马克思主义而传播真理的留洋学子。有哪些人呢?蔡和森、向警予、张申府、周恩来等,他们早年到法国留学,包括陈毅、朱德也曾经留学欧洲,还有邓小平,因为当时他们觉得欧美是传输马列主义的源头,不远万里而来,勤工俭学,晚上自己拿着字典翻看《共产党宣言》,受益匪浅。

第四个群体,就是老同志,早年跟着孙中山搞革命,武昌起义、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搞了一次又一次,但是都失败了,我们叫逆境中转变信仰的辛亥志士。有谁?董必武、林伯渠、吴玉章。董必武同志后来回忆他为什么从信仰三民主义转变到信仰马列主义,他说过去和孙中山一起搞革命,真的是路子不对头,总是靠军阀,革命发展了,孙中山掌握不住,结果让别人搞去了。于是我们开始研究俄国的方式,因为我们从俄国的经验中借鉴了搞群众运动的方法。董必武建国以后也是国家领导人,是共和国的代主席,包括林伯渠,人民政府秘书长,吴玉章建国以后出任人民大学校长,威望、德行都令人敬佩。

我们稍微总结一下,他们之所以选择了这种先进的理念,是有着三个重要的强烈反差,一比较出来这个结果了。中国在近代史上越战越败,什么样的小国家都来分一杯羹,都能从中国得到割地和赔款。但是俄国的十月革命成功了,资本主义世界一片颓废。当年周恩来和他们到欧洲去考察,看到一战以后欧洲失业严重,本来中国的留学生、华工是到欧洲去求学,去打工,但是欧洲人都在失业,满目苍夷。而俄国十月革命后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所以俄国的十月革命的成功,给中国人民新的启示。

我们看看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科学性,我们不要把马克思主义想得太遥远,它与中国本土文化也是相通的。当时传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不是像现在一样全盘的、系统的、完整的、规范的传输。当时传入的是什么?我们当时是从日本那边翻译过来一些马列经典,唯物史观,社会主义是方向,阶级斗争是方法,当时马列主义也开始关注关心中国现实,他们也分析中国的社会性质。列宁说你们中国是个半殖民地国家,你们没有被一个国家占领,但是多国占领你们,你看你们上海,上海有英租界、法租界,是多国共管的一个地方,是半殖民地。而且中国是落后的半封建的农业国家。所以列宁的这种分析使当时的先进知识分子感触非常深。

但是这个党是什么党?工人阶级政党。因为当时俄国革命是靠工人暴动十月革命成功

的。当时工人一拥而起,进入了沙皇皇宫,推翻了旧的政府。我们中国有没有工人阶级?有。因为近代以来,很多帝国主义,包括我们自己的企业,既有官办的,商办的,也有洋企,也有国企,也有私企,也有民营企业,但是数量比较少。最最主要的是我们的工人阶级有两大特点,我总结为这样八个字:第一,两手空空。上班的时候搜腰包,下班的时候搜腰包,工资又少。第二,空前集中。农民是松散的,工人做工是整齐的。两手空空体现在什么地方,穷到什么地方?第一,工资微薄,物价很高。战争那么大,政府拉兵拉饷,征兵拉夫,肯定物价很高。第二,包工剥削。第三,同工不同酬。当时在上海、武汉的一些兵工厂里面,企业里面也有一些印度的佣工,印度的工人拿的工资超过我们的,同工不同酬。第四,失业恐慌。工资那么低,工人都怕失业。第五,劳动强度大,恶性事故多。煤矿经常瓦斯爆炸,连基本的生命生存都保证不了。这种情况下怎么样?看一下这个图,每年罢工次数在增加,虽然早期的罢工是为了生存,提高工资,但是,1850年到1894年,中国罢工次数全国54次,每年罢工1.3次。1895年到1913年,273次,平均每年罢工14.3次。1914年到1915年,五年期间罢工185次,平均每年罢工30.8次。原来不敢斗,也不想起来斗,现在敢斗了,这就是一个转变。而且工人的人数,从1840年几万人到1919年的200万人。这又是一个变化,人多了,人多了就敢斗,敢斗就敢提条件,提要求。

毛泽东同志看到了到底谁能够引领革命走向成功?他说中国因经济落后,故现代工业无产阶级人数不多。工业无产阶级人数虽不多,却是中国新的生产力的代表者,是近代中国最进步的阶级,做了革命运动的领导力量。

大家知道,1919年五四运动,上有骨干,中共创始人,很多人参加过五四运动,下有力量,工人阶级队伍在不断壮大,唤醒觉悟、先进思想的传播、得到外援,在五四运动期间,共产国际发来了声援电,这个是很有必要的。所以邓中夏的讲,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当然不是偶然的,它是俄国十月革命后中国工人运动的产儿。所以这是步步相扣的。这是我们讲的一个基本的背景。

二、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历程

下面谈一下中共的创建。讲两个环节,一个是准备,一个是创建过程。准备主要谈一下早期党组织的建立。1920年4月份,共产国际的代表不远万里从莫斯科来到了北京大学见到了李大钊,这个人叫维经斯基,他起了一个中文名字叫吴廷康。他说你们中国应该成立党组织了。李大钊说我推荐你到上海,当时陈独秀已经离开北京大学到了上海,吴廷康又来到了上海,见到了陈独秀,谈到了苏联对中国革命的支持,两人一拍即合。所以陈独秀在1920年,在上海成立了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与中国革命道路的开辟学习心得}.

当时人不多,有成员,李汉俊、李达、陈望道。陈望道是翻译《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人。陈望道建国以后出任复旦大学校长。当时陈望道为了把《共产党宣言》翻译好,就从上海回到浙江老家,他觉得在家里面比较吵,没有环境,就在田间地头盖了一个草屋,每天由他母亲给他送饭,他拿着字典在翻译《共产党宣言》,当时是对着日文来翻译的。有一天正好是端午节,他妈妈就给他送粽子吃,他把粽子接过来,也没看,边吃粽子边翻译,当时是写毛笔字,在写《共产党宣言》的翻译本,他用粽子蘸着墨水吃粽子,后来吃的满嘴都是墨汁。包括我们习总书记也曾谈到这个故事,说当年的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到了一个忘我的境界。

1920年10月,北京党支部成立,推选李大钊为书记,还有张申府、张国焘。到1921年7月份的时候,全国的党员只有53名。上海陈独秀负责,最初党员8人,后来发展到15人。北京最初三个人,刚才说到的李大钊、张申府、张国焘。后来发展到14个人,刘仁静、邓中夏等人。还有武昌,还有长沙、广州、济南、巴黎、东京。1920年11月7日,上海党组织创办了我党历史上第一份的正式刊物,取名为《共产党》。11月23号,党组织制定了《中国共产党宣言》。

中共党史学习心得体会

最近一段时间,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党史》,回观这一百多年的历史,一句毛主席的词在脑海中浮现“看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不容易的,走过的路程更是艰辛的,在共产党成立之初,中华大地千疮百孔,满目苍痍,饿殍满地,内有军阀连连混战,外有帝国主义炮火轰打,但是,为了解民众于倒悬的党的创始人们,伟大的革命先烈们,顶住了重重压力,于1921年创立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为了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强,已经走过了90年辉煌的历程。

这90年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断探索救国之路,成成败败,经历了许多坎坷,走过了许多弯路,但是我们的前辈们从来没有放弃过,就算只剩一丝希望,也要用尽全身的力量把它握紧,直到胜利的光芒洒落到全国的每一个角落。这一切无不证明了一句话: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建国初期我们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但是在改革开放、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和谐发展的中国。

面对滚滚前行的历史车轮,从1949年建国到20_年,中国从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成功、从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后的一穷二白到今天成功承办了奥运会、世博会,取得的成就和发展的速度令世界刮目相看,国际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不断提升,这一切让每个中国人感到自豪和骄傲,让我们每个中国人感到自己的历史使命,也让我们更加坚定了一个信念:没有共产党就没有屹立于世界强国之列的中国和中

华民族。

回顾党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党的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党的先进性始终是贯穿党的建设的一条红线。在战争年代,我们党用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科学理论——毛泽东思想推进党的建设,开辟了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当时党员的先进性表现为:始终站在革命斗争的第一线,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直至革命斗争的最后胜利;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把马列主义同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际结合起来,形成了科学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我们党走出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这期间党员的先进性表现为:始终走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最前沿,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昂扬的斗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率先示范,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六大提出在新世纪新阶段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这是党在新时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实践,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先进性的生动体现。今天我们的中国人民,在胡锦涛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带领下阔步前进。

学习党史,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以学促用,理论联系实际是党留给我们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今天,我们学习党的历史就是为了吸取成功的经验,总结失败的教训,充分借鉴历史,解决好工作中的新问题、新矛盾。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按照市委、市政府“建设独具特色的国际性、现代化宜居城市”的要求,为进一步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水平,改善人居环境,我市实施清水工程,这是我市创建生态城市、构筑生态宜居高地的重要内容,也是发展低碳经济、改善人居环境、造福百姓的“民心工程”,作为参与其中的一名党员,我应该时时发挥一个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提高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觉性,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执政为民,掌握做好本职工作的知识和本领。清水工程建设任务艰巨、时间紧迫,责任重大,这是一场治理水环境的攻坚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结合各项工程发展变化的实际情况寻找工作重点,坚持靠前指挥,减少层次,解决问题,深入调研,综合分析,找准难点,突破瓶颈,持之以恒地抓好落实,踏踏实实把清水工程做好,为天津建成生态城市奠定坚实的基础。

历史是一本严肃的教科书,我们的党史,正是一部描述中华民族走出劫难、挺起脊梁的鲜活教材。党史记录着新中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一个又一个奇迹,这其中的经验和智慧无不凝结于党的历史。

历史是过去传到将来的回声,是将来对过去的反映;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照亮现实,也照亮未来。学习党的历史,了解我们的过去才能看清前进的方向;学好党的历史,了解过去才能把握今天,把握今天才能创造明天。

中共党史学习心得体会

这次的党史学习教育活动让我受益匪浅,通过学习我们党的光辉历程,重温我们党从成立以来,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建立的不朽功勋,让我更清楚地认识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共产党领导亿万中国人民建立起富强民主的新中国,到今天有了建设和发展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好局面,90年风雨历程充满艰辛与坎坷。我党历经战火洗礼和历史考验,其历史凝聚着无数革命党人的智慧和力量。学习党的历史,了解我们的过去才能看清前进的方向。学好党史、用好党史我们应该做到两个“牢记”和两个“必须”。一是牢记党的理想信念,始终不忘党的最终目标。对于我们共产党人,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为将来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就是我们的理想信念。失去了,就不是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动力和理想源泉。我们党的历史之所以有着如此丰厚的底蕴,正是因为每一名共产党人都牢记党的理想信念,不畏流血牺牲,朝着它坚定不移的走下去。二是牢记党的历史经验。历史是一本严肃的教科书,我们的党史,是一部描述中华民族走出劫难、挺起脊梁的生动教材。党史记录着新中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一个又一个奇迹,这其中的经验和智慧无不凝结于党的历史。学习党史,必须深刻领会,用心思考。不仅要入眼入耳,更要入脑入心。学习党史,还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以学促用。理论联系实际是党留给我们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我们学习党的历史

就是为了吸取成功的经验,总结失败的教训。充分借鉴历史,解决好工作中的新问题、新矛盾。学好党的历史,了解过去才能把握今天,把握今天才能创造明天,才能承担好承上启下的任务,不断保持和发扬党的胜利成果。

9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90年的奋斗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是辉煌的开始。中国共产党引领着中国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在每个时期所取得的胜利都是不简单的。今天祖国繁荣而稳定,成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大国,作为华夏儿女,祖国强盛了,我们也要提高自身素质。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拥有正确的思想,才会有正确的行动。我们要继承并发扬中国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坚决同歪风邪气作斗争,时刻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发挥先锋和模范作用,响应新时代的号召,与时俱进,为祖国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我们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要完成好党所肩负的执政任务、历史责任,广大共产党员就必须始终保持先进性,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党员先进性,是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永保党的生机与活力的迫切需要。作为党员我们应该时时严格要求自己,做好本职工作,业务精一点、奉献多一点,为了党的事业、集体利益,发自内心地去为社会和他人做一些事。保持党员先进性要求我们做到:

强化党员意识。强化党员意识必须牢记党的宗旨,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终生追求和义不容辞的责任,实实在在地为群众

学习党的历史,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

——学习《中国共产党90周年学习读本》心得体会

科技信息科 徐喆

20_年是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九十华诞,全党振奋,举国欢庆。处党委紧密围绕建党九十周年纪念活动开展了全体干部职工爱党、爱国、爱人民、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活动,组织红色之旅,办爱党作品展,排练红歌汇演,丰富文娱活动,分发党史学习读本,普及党史知识,加强党性锻炼,人人争做先进表率,做为这次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受益者,我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通过对党九十年波澜壮阔、光荣辉煌历史的学习,使我深刻理解了一个道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坚定了一个信念: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树立了一个目标,惟有发展经济才能使人民过上幸福有尊严的生活。

一位革命先烈曾说:“人爱自己的历史,好比鸟爱自己的翅膀,请勿撕破我的翅膀。”对中国共产党的了解和认同,首先要从学习党史开始。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国际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势力侵入中国,中国的社会结构由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事实表明,近代的农民阶级、地主阶级以及民族资产阶级都无法承担起民族振兴的重任。1921年在上海召开的党的一大,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是近代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开天辟地的大事情。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焕

推荐阅读: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学习心得体会

  安全生产大反思心得体会

  防电信网络诈骗心得体会

  小康社会实践体会

  张桂梅同志先进事迹学习心得

  谈治国理三卷心得体会500字

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与中国革命道路的开辟学习心得.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