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14
2022-07-13
2022-07-14
2022-07-13
2022-07-09
更新时间:2023-06-13 16:36:19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2022-07-14
2022-07-13
2022-07-14
2022-07-13
2022-07-09
研讨会由训练有素的主持人以非结构化和自然的方式对一小群受访者进行采访。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在人才座谈会上的精彩发言的文章9篇 ,欢迎品鉴!
尊敬的各位领导、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我叫xxx,来自xxx,很荣幸能有机会来参加xx县优秀人才代表迎春座谈会,也非常感谢领导为我提供了和大家一起交流的机会,借此机会我想和大家交流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个人工作总结和打算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参加工作已有半年时间了,通过这半年的工作和学习,我比较顺利的完成了由一名学生到机关工作人员的角色转变,并在各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现将个人半年以来的工作总结和今后的工作打算汇报如下:
参加工作之际,我很荣幸的被安排在党政办公室工作,在各位领导和前辈的精心指导下,半年来,我具体从事了公文的收发传阅归档、文字材料起草、电话接打、机关20xx年年度档案整理、会务筹备、电子政务网上办公系统的应用培训等办公室日常性工作,同时还有幸参加了20xx年xx市新上岗涉密人员培训班和县书香伴我行二季度交流会活动,更为幸运的是我还作为xx人口普查专班的一员,参与了xx镇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通过下乡与普查员及村民的密切接触,使我从他们身上看到了什么是责任心。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半年来,通过从事以上的具体工作,使我切实将书本理论转化为实践,从实践中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提高。因此,在日后的工作中,我将“立足本职,安心工作”,以用心、诚心、细心、耐心的态度进一步强化实践,不断积累经验,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具体将用“五个进一步增强”来统筹安排今后的工作:
一是进一步增强学习意识。始终铭记“活到老学到老”的真谛,不断强化学习,加强自身修养,提升工作水平,力求把本职工作做的更好;二是进一步增强竞争意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这个变化、竞争的时代,我将不断的综合提升自我、适应变局,从而不被社会淘汰,成为生活的强者;三是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责任胜于能力,责任感的缺失比能力不足的后果更为严重,所以我将始终牢记责任使命,强化责任意识,确保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四是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观念决定成败,我将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勤勤恳恳地当好人民的公仆,谋好发展、干好工作;五是进一步增强合作意识。我将不断深化对“上下同欲者胜”这句古语的认识,始终把增进团结、保持一致摆在任何工作的首要位置,确保人心齐、共发展。总之,我将始终把个人作风建设的重点放在严谨、细致、扎实、求实上;始终保持青年干部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努力成为青年同志的楷模。
二、对xx人才工作的建议
xx,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是无数人所向往的宜居城市之一。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
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推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措施,通过大力实施这一措施,全县人才队伍素质得到全面提升、结构日趋合理。所以,在我看来,xx人才工作在现有机制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加大“引、培、用、留”力度,使各类人才真正做到人尽其用,人尽其才:
一是进一步加大高级人才引用力度。把有才干、有本领的人才请进来,组成一支业务精湛的专家团队,实现内外相融,形成强大合力,推动xx又好又快的发展;二是进一步强化人才交流平台的搭建。建议经常组织类似的座谈会、培训会及联宜活动,为xx人才提供更多交流喜好心得的机会,促使各类人才结成互促互学的友谊对子,推动全县人才快速成长;三是进一步强化人才队伍的管理。树立“早压重担早成才”观念,力争达到“立起一个带起一片”的效果。加强对各类人才的跟踪管理,优先将考核优秀的人才向上一级推荐。四是进一步加大对人才的关怀力度。大力营造温馨氛围,不断实施“人心工程”,真正做到以心换心、坦诚相待,用环境诱人、服务留人、真情感人来充分保障xx的人才事业全面繁荣发展。
谢谢!我发言完毕!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我是1992年参加工作的,已经有19年工龄了,从参加工作起,先后从事过工人、质检员、销售员、劳资主管、办公室副主任、团委书记等工作,20_年调入陈矿后,先后在办公室秘书、副主任等岗位工作。20_年被评为政工师职称,当年考取了经济师职称,20_年调入党群工作部担任部长职务,目前被聘任为党群工作部政工师。
根据这次会议安排,我作为一名政工专业人员的代表,在此发言,感到很荣幸。接到矿上安排后,我在广大政工人员当中作了一定调查,自己也有一定的思考,做了一定的准备,现在就结合我们政工工作性质,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结合自身经历谈谈怎样当一名合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在19年的工作经历中,我从一名普通工人干起,边工作边学习,先是自学取得了大专文凭,后来转了干,成为一名管理人员,调入陈矿后,通过自学煤炭开采工艺和现代企业管理知识,积极借鉴学习与本职工作有关的各方面知识,一步一个脚印,兢兢业业,踏踏实实,靠坚强的毅力和好学的精神鞭策自己,不断适应
工作需要,适应个人发展需要,在20_年通过了经济系列人力资源专业中级职称考试,同一年还获得了政工师任职资格。在陈矿工作的9年间,我连续6年获得“双文明”先进个人,连续3年获得优秀党务工作者,5次被评为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先后有5篇论文获得全国性经济理论成果奖,有14篇论文获得各级思想政治优秀研究成果,有20多篇专业论文公开发表并获得科技创新方面的奖励,参与的3项党建研究成果获得上级奖励,在经济专业和政工专业两个方面都取得了大量的课题成果,用我自己的努力为总结和推广我矿建设、发展和管理创新经验,提高矿井社会知名度,为煤炭行业经济理论建设添砖加瓦。与此同时,我坚持以理论指导实践,在本职岗位上认真贯彻党委各项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全体基层党群工作者,紧紧围绕矿井生产经营中心开展党建工作,不断加强职工政治理论教育,加强职工思想道德建设,不断完善党组织建设与党员管理工作,加强新闻宣传、普法统战等工作,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促进矿井管理创新,促进政工人员队伍和部门自身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党群共建等各项活动,做出了一名专业技术人员应有的贡献。
从自身走过的路来看,我个人觉得,要做一名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至少应当具备以下几点素质:
一要忠于企业,忠诚做人,忠诚做事。忠于企业,首先是要有主人翁意识,明白自己的职责和使命,明白个人利益和自身发展与企业命运息息相关,珍惜矿井的每一点发展成果,带着对矿
井的感情去工作,一切工作、一切思维就能从矿井利益出发,做出对企业有利的贡献;其次是要有高度的责任性,要从心眼里对我们的矿山、我们的职工抱着感情去工作,才能对工作始终充满热情,在工作中切实负起责任;第三就是要服从组织,服从工作需要,贯彻好上级工作部署,当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见解与他人见解发生冲突时,少计较个人得失,多考虑全局利益,坚决执行上级决策和集体决定,这样才能行的端,走的正,才能得到最大多数人的认可和帮助。
二要以高度的敬业精神迎接工作挑战。敬业就是尊重劳动,既尊重自己的劳动,又尊重他人的劳动。既尊重前人创下的基础,又尊重共同奋斗的同事。有了敬业精神,就能对自己所做的工作高度负责,一丝不苟,力求完善;有了敬业精神,就能积极迎接挑战性的工作,主动地承担起新的工作使命,为单位、为所在的集体做出应有的一份贡献,为协作的同事减轻一份负担、创造一份条件;有了敬业精神,就能把公家的事看得比个人的事重要,把自己最大的潜能发挥出来,使自己的工作尽可能达到最好最优、经得起广泛的考验。
三要把学习作为职业生涯的第一要务。学习就是充电,一个人就像一个积蓄能量的电池,充满电不放电,电能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自然流失,不做功,这样的员工不能为企业提供劳动价值;而只放电不充电,就会很快失去后发动力,无法为企业提供创新价值和有效劳动,这就需要经常充电。学习就是充电,当前
社会发展和企业进步日新月异,我们每天都在面临新的工作任务,接受新的事物,没有知识结构的更新换代,就无法完成企业交给我们的工作任务,近年来我们开展的科技创新项目、管理创新工程、党建创新工程,每一项工作都反映了这个道理。
四要立足现实,创先争优。专业技术人员是企业各项事业的中坚力量,是最可宝贵的人力资源,我们要打造“百亿华煤、百年基业”,这么宏伟的发展蓝图,仅仅靠几句口号是吹不出来的,如果没有创先争优、勇争第一的劲头,要在甘肃这片贫瘠落后的土地上创出百年基业,是难以想象的,仅仅依靠我们一两代企业员工要实现这一愿景,也是难以想象的。在煤炭行业、在华能系统,大家都在力争上游、加快发展,我们的企业发展正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所以无论我们从事什么岗位,从事哪个专业,都要以创先争优的精神去对待每一项工作,要通过我们每一名专业技术人员的辛勤、细致、力求完美的工作态度,在完成各项工作的同时,形成我们陈矿的优良作风、华煤的优良作风,逐步逐步缩小我们在全国煤炭行业、整个华能系统中的差距,一步步去接近我们企业的宏伟愿景。
总之,以上几点其实都是围绕“德”来实现的。现在我党大力倡导“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说明干事业作贡献,德是第一位的,还有一句话说,“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无才是半成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所以我们要成为企业的人才,就必须从“德”出发,以德促学,以德修身,以德从
业,以德养廉,努力做一名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我是这样认识的,同时也在向这个方向不断努力。讲出来与大家共勉。
二、对我矿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对策建议
集团公司加入华能集团以来,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原则,提出了“人才是先进生产力”、“企业发展、人才先行”、“以人为本、全面发展”,“人人是才,培训育才,岗位成才,绩效论才”、“人才以用为本”等科学的人才理念,紧紧围绕建设华能煤炭和煤化工人才培养输出基地的要求,大力实施“百千万”人才工程,出台了一系列选拔、培养和使用政策,在全集团营造了越来越浓厚的人才强企氛围,工作导向是十分正确的。我们陈家沟煤矿人才工作素来有着优良的传统和骄人的业绩,近几年,在集团公司的大力倡导下,矿党政更加重视人才工作,紧紧抓住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三支队伍建设,保持了专业队伍不断强化、职工素质整体提升、优秀人才不断涌现的可喜局面。
对于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我个人觉得还应该在以下几方面予以改进。
第一,在矿领导班子建设方面,应该在矿一级建立班子成员轮流研修培训机制。领导班子是全矿工作的司令部,班子成员的学习提高、知识更新比任何员工都迫切和重要,目前集团公司对处级以上干部也在实行轮训,但300名处级干部,一年最多也就派出去10来人,轮到我们基层矿井的机会更是微乎其微,照这样计算,即使人人都能安排上,30年才能轮一圈,确实是杯水车薪。
到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知名企业脱产学习培训,当一名真正的学生,学习效果具有系统性、开拓性、前沿性,绝对比在岗自学效果强上好多倍,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重视一个人的第一学历的根本原因。所以矿这一级应当建立轮训机制,为领导班子成员充电有一个机制保证,通过探索,逐步在科队这一级建立相应的较长期限轮训机制。
第二,在骨干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应积极引进和培养急需紧缺的专业人才。当前,陈矿比较缺乏的专业人才主要是矿压防治、原煤洗选、计划统计、项目管理、信息技术等专业人才,尽管有些方面我们开展某项工作还不是很急迫,但是应当未雨绸缪,对人才引进和培养有超前意识。即使是专业素质很强的人才,如果急用现招,一是引进的人才对矿井情况不熟悉,开展工作就难以得心应手;二是对企业的感情培育不足,责任感和事业感就比较薄弱,难当大任。所以应当制定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引进与就地培养相结合,按照固定程序做好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才能防患于未然。
第三,在中层干部队伍建设方面,应当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矿党政十分重视选拔和起用年轻干部,保持了干部人才队伍的活力,广大职工十分拥护。随着加入华能集团,本职工作和外部环境都对干部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当队长的也要学习班组核算知识,干政工的也要学习生产经营知识,搞经营的也应当深入了解生产工艺知识,等等,这就涉及到综合管理能力的问题。
将来的干部要面向华能、甚至面向全行业、全国,我们不仅要会干,而且也要会写、会说,干理工的不写文章不行,走出华煤不讲普通话不行,事业达到一定的高度不会面对记者的镜头也不行,这就涉及到交流沟通能力的问题。我想我们都应该重视这个问题,用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就是应该做“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的干部,可能这样我们干部的职业生涯才能走得更高更远。
第四,在技能型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应当建立严格的考核奖惩促学制度。我们在工人技能培训方面,想了很多办法,投入了很多人力、物力、财力,但是由于培训效果提高很慢,加上新工人不断增加,工人技术素质下降的危机并未消除,甚至还有倒退趋势。今年第七届技能大赛上,有一部分工种、很大一部分职工的考试成绩令人担忧。这种情况下,必须将技能成绩的提高直接与工资奖金挂钩,与招工、转正考核挂钩,实行严厉的奖惩措施,才能起到扭转作用。
三、对集团公司人才工作的建议
以下几条问题,是我通过在专业人员中调查了解,需要向上级反映,由集团公司出面才能协调解决的问题。
第一,应当合理解决煤炭系统专业技术职称得不到政府认可的问题。目前,我们有很大一批老专业技术人员持有煤炭系统有效的专业技术任职资格,这些同志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为企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随着煤炭局撤销,职称工作改革,这些同志的职称资格不能在全省乃至全国通用,导致了各种不合理
现象发生。高级职称退休后不能享受职称津贴,中级以下职称人人面临重考重评的问题,尤其是随着工作岗位变化,需要跨专业平职转评的人员更是遭到了不公正待遇。对此,广大专业技术人员意见颇为强烈。煤炭局本身就是政府组成部门,煤炭局认定的专业职称就应该是政府认定的专业职称,况且当年煤炭系统职工取得专业职称只有这一条路子,不存在省内有效、全国有效等通道,这个道理显而易见,但在省上,这一问题得不到公正合理的解决,全省煤炭企业中这种现象比比皆是,有人戏称“工作干得越久,职称的含金量越低”,严重侵害了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切身利益,伤害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只有集团公司层面向省上为民请命、强力交涉,才有希望改变这一不合理状况。
第二,应当加强科学技术协会工作,产学研结合,分门类开展技术攻关,在煤炭行业创出自己的天地。多年前,集团公司成立过一个叫“职工科协”的机构,但当时仅仅是为了与政府机关的业务归口有一个对应机构,属于事实上的“虚拟机构”,没有发挥实际作用。纵观国内煤炭行业一些先进的大企业,大多建立了科学技术协会,“十一五”期间,煤炭行业承担了国家863计划、973计划和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31项,重点科研课题336个,实施国家科技大型示范工程项目13个,建成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12个,全行业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30项,获得专利授权182件,在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关键性技术难题攻关获得了许多历史性成就。我们华煤集团在《人才工作规划》中提出,要进一步加强
集团公司技术中心建设,到20_年达到国家级技术中心标准,力争建立起博士后工作站,这个方向十分正确,我认为还应当依托技术中心这个管理平台,利用管理资源,加强职工科技协会建设,整合科技力量,广泛凝聚科技人才,立足高远,面向尖端技术,开展科研实践和协作开发,创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科技成果,使我们的科技成果不但能解决自己的生产经营问题,还能变成知识产品,换取转让交易成果,产生最大的效益。
第三,应当把政工专业人员纳入“星级员工”评选序列。政工人员的重要性近几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承认和重视,但在管理和激励机制上还比较缺乏,目前制定的一些政策,比如“拔尖人才”、“星级员工”、“技术能手”、“优秀华煤职工”等评选活动中,没有为政工专业人员设臵进入的渠道,只有从事高层管理岗位的政工人员才能进入“百千万”人才序列,这就大大挫伤了职工从事基层政工岗位的积极性,有人戏称:政工岗位是“下任务时重要,给待遇时次要,提拔时不要”,虽然有点偏颇,但确实还没有从根本上扭转这种局面,这种情况不符合我们的人才理念。希望集团公司从整体上进行政策调整和完善,给政工人员一片施展才干的天地。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我是1992年参加工作的,已经有19年工龄了,从参加工作起,先后从事过工人、质检员、销售员、劳资主管、办公室副主任、团委书记等工作,20_年调入陈矿后,先后在办公室秘书、副主任等岗位工作。20_年被评为政工师职称,当年考取了经济师职称,20_年调入党群工作部担任部长职务,目前被聘任为党群工作部政工师。
根据这次会议安排,我作为一名政工专业人员的代表,在此发言,感到很荣幸。接到矿上安排后,我在广大政工人员当中作了一定调查,自己也有一定的思考,做了一定的准备,现在就结合我们政工工作性质,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结合自身经历谈谈怎样当一名合格的专业技术人员
在19年的工作经历中,我从一名普通工人干起,边工作边学习,先是自学取得了大专文凭,后来转了干,成为一名管理人员,调入陈矿后,通过自学煤炭开采工艺和现代企业管理知识,积极借鉴学习与本职工作有关的各方面知识,一步一个脚印,兢兢业业,踏踏实实,靠坚强的毅力和好学的精神鞭策自己,不断适应
工作需要,适应个人发展需要,在20_年通过了经济系列人力资源专业中级职称考试,同一年还获得了政工师任职资格。在陈矿工作的9年间,我连续6年获得“双文明”先进个人,连续3年获得优秀党务工作者,5次被评为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先后有5篇论文获得全国性经济理论成果奖,有14篇论文获得各级思想政治优秀研究成果,有20多篇专业论文公开发表并获得科技创新方面的奖励,参与的3项党建研究成果获得上级奖励,在经济专业和政工专业两个方面都取得了大量的课题成果,用我自己的努力为总结和推广我矿建设、发展和管理创新经验,提高矿井社会知名度,为煤炭行业经济理论建设添砖加瓦。与此同时,我坚持以理论指导实践,在本职岗位上认真贯彻党委各项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全体基层党群工作者,紧紧围绕矿井生产经营中心开展党建工作,不断加强职工政治理论教育,加强职工思想道德建设,不断完善党组织建设与党员管理工作,加强新闻宣传、普法统战等工作,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促进矿井管理创新,促进政工人员队伍和部门自身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党群共建等各项活动,做出了一名专业技术人员应有的贡献。
从自身走过的路来看,我个人觉得,要做一名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至少应当具备以下几点素质:
一要忠于企业,忠诚做人,忠诚做事。忠于企业,首先是要有主人翁意识,明白自己的职责和使命,明白个人利益和自身发展与企业命运息息相关,珍惜矿井的每一点发展成果,带着对矿
井的感情去工作,一切工作、一切思维就能从矿井利益出发,做出对企业有利的贡献;其次是要有高度的责任性,要从心眼里对我们的矿山、我们的职工抱着感情去工作,才能对工作始终充满热情,在工作中切实负起责任;第三就是要服从组织,服从工作需要,贯彻好上级工作部署,当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见解与他人见解发生冲突时,少计较个人得失,多考虑全局利益,坚决执行上级决策和集体决定,这样才能行的端,走的正,才能得到最大多数人的认可和帮助。
二要以高度的敬业精神迎接工作挑战。敬业就是尊重劳动,既尊重自己的劳动,又尊重他人的劳动。既尊重前人创下的基础,又尊重共同奋斗的同事。有了敬业精神,就能对自己所做的工作高度负责,一丝不苟,力求完善;有了敬业精神,就能积极迎接挑战性的工作,主动地承担起新的工作使命,为单位、为所在的集体做出应有的一份贡献,为协作的同事减轻一份负担、创造一份条件;有了敬业精神,就能把公家的事看得比个人的事重要,把自己最大的潜能发挥出来,使自己的工作尽可能达到最好最优、经得起广泛的考验。
三要把学习作为职业生涯的第一要务。学习就是充电,一个人就像一个积蓄能量的电池,充满电不放电,电能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自然流失,不做功,这样的员工不能为企业提供劳动价值;而只放电不充电,就会很快失去后发动力,无法为企业提供创新价值和有效劳动,这就需要经常充电。学习就是充电,当前
社会发展和企业进步日新月异,我们每天都在面临新的工作任务,接受新的事物,没有知识结构的更新换代,就无法完成企业交给我们的工作任务,近年来我们开展的科技创新项目、管理创新工程、党建创新工程,每一项工作都反映了这个道理。
四要立足现实,创先争优。专业技术人员是企业各项事业的中坚力量,是最可宝贵的人力资源,我们要打造“百亿华煤、百年基业”,这么宏伟的发展蓝图,仅仅靠几句口号是吹不出来的,如果没有创先争优、勇争第一的劲头,要在甘肃这片贫瘠落后的土地上创出百年基业,是难以想象的,仅仅依靠我们一两代企业员工要实现这一愿景,也是难以想象的。在煤炭行业、在华能系统,大家都在力争上游、加快发展,我们的企业发展正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所以无论我们从事什么岗位,从事哪个专业,都要以创先争优的精神去对待每一项工作,要通过我们每一名专业技术人员的辛勤、细致、力求完美的工作态度,在完成各项工作的同时,形成我们陈矿的优良作风、华煤的优良作风,逐步逐步缩小我们在全国煤炭行业、整个华能系统中的差距,一步步去接近我们企业的宏伟愿景。
总之,以上几点其实都是围绕“德”来实现的。现在我党大力倡导“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说明干事业作贡献,德是第一位的,还有一句话说,“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无才是半成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所以我们要成为企业的人才,就必须从“德”出发,以德促学,以德修身,以德从
业,以德养廉,努力做一名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我是这样认识的,同时也在向这个方向不断努力。讲出来与大家共勉。
二、对我矿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对策建议
集团公司加入华能集团以来,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原则,提出了“人才是先进生产力”、“企业发展、人才先行”、“以人为本、全面发展”,“人人是才,培训育才,岗位成才,绩效论才”、“人才以用为本”等科学的人才理念,紧紧围绕建设华能煤炭和煤化工人才培养输出基地的要求,大力实施“百千万”人才工程,出台了一系列选拔、培养和使用政策,在全集团营造了越来越浓厚的人才强企氛围,工作导向是十分正确的。我们陈家沟煤矿人才工作素来有着优良的传统和骄人的业绩,近几年,在集团公司的大力倡导下,矿党政更加重视人才工作,紧紧抓住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三支队伍建设,保持了专业队伍不断强化、职工素质整体提升、优秀人才不断涌现的可喜局面。
对于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我个人觉得还应该在以下几方面予以改进。
第一,在矿领导班子建设方面,应该在矿一级建立班子成员轮流研修培训机制。领导班子是全矿工作的司令部,班子成员的学习提高、知识更新比任何员工都迫切和重要,目前集团公司对处级以上干部也在实行轮训,但300名处级干部,一年最多也就派出去10来人,轮到我们基层矿井的机会更是微乎其微,照这样计算,即使人人都能安排上,30年才能轮一圈,确实是杯水车薪。
到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知名企业脱产学习培训,当一名真正的学生,学习效果具有系统性、开拓性、前沿性,绝对比在岗自学效果强上好多倍,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重视一个人的第一学历的根本原因。所以矿这一级应当建立轮训机制,为领导班子成员充电有一个机制保证,通过探索,逐步在科队这一级建立相应的较长期限轮训机制。
第二,在骨干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应积极引进和培养急需紧缺的专业人才。当前,陈矿比较缺乏的专业人才主要是矿压防治、原煤洗选、计划统计、项目管理、信息技术等专业人才,尽管有些方面我们开展某项工作还不是很急迫,但是应当未雨绸缪,对人才引进和培养有超前意识。即使是专业素质很强的人才,如果急用现招,一是引进的人才对矿井情况不熟悉,开展工作就难以得心应手;二是对企业的感情培育不足,责任感和事业感就比较薄弱,难当大任。所以应当制定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引进与就地培养相结合,按照固定程序做好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才能防患于未然。
第三,在中层干部队伍建设方面,应当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矿党政十分重视选拔和起用年轻干部,保持了干部人才队伍的活力,广大职工十分拥护。随着加入华能集团,本职工作和外部环境都对干部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当队长的也要学习班组核算知识,干政工的也要学习生产经营知识,搞经营的也应当深入了解生产工艺知识,等等,这就涉及到综合管理能力的问题。
将来的干部要面向华能、甚至面向全行业、全国,我们不仅要会干,而且也要会写、会说,干理工的不写文章不行,走出华煤不讲普通话不行,事业达到一定的高度不会面对记者的镜头也不行,这就涉及到交流沟通能力的问题。我想我们都应该重视这个问题,用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就是应该做“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的干部,可能这样我们干部的职业生涯才能走得更高更远。
第四,在技能型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应当建立严格的考核奖惩促学制度。我们在工人技能培训方面,想了很多办法,投入了很多人力、物力、财力,但是由于培训效果提高很慢,加上新工人不断增加,工人技术素质下降的危机并未消除,甚至还有倒退趋势。今年第七届技能大赛上,有一部分工种、很大一部分职工的考试成绩令人担忧。这种情况下,必须将技能成绩的提高直接与工资奖金挂钩,与招工、转正考核挂钩,实行严厉的奖惩措施,才能起到扭转作用。
三、对集团公司人才工作的建议
以下几条问题,是我通过在专业人员中调查了解,需要向上级反映,由集团公司出面才能协调解决的问题。
第一,应当合理解决煤炭系统专业技术职称得不到政府认可的问题。目前,我们有很大一批老专业技术人员持有煤炭系统有效的专业技术任职资格,这些同志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为企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随着煤炭局撤销,职称工作改革,这些同志的职称资格不能在全省乃至全国通用,导致了各种不合理
现象发生。高级职称退休后不能享受职称津贴,中级以下职称人人面临重考重评的问题,尤其是随着工作岗位变化,需要跨专业平职转评的人员更是遭到了不公正待遇。对此,广大专业技术人员意见颇为强烈。煤炭局本身就是政府组成部门,煤炭局认定的专业职称就应该是政府认定的专业职称,况且当年煤炭系统职工取得专业职称只有这一条路子,不存在省内有效、全国有效等通道,这个道理显而易见,但在省上,这一问题得不到公正合理的解决,全省煤炭企业中这种现象比比皆是,有人戏称“工作干得越久,职称的含金量越低”,严重侵害了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切身利益,伤害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只有集团公司层面向省上为民请命、强力交涉,才有希望改变这一不合理状况。
第二,应当加强科学技术协会工作,产学研结合,分门类开展技术攻关,在煤炭行业创出自己的天地。多年前,集团公司成立过一个叫“职工科协”的机构,但当时仅仅是为了与政府机关的业务归口有一个对应机构,属于事实上的“虚拟机构”,没有发挥实际作用。纵观国内煤炭行业一些先进的大企业,大多建立了科学技术协会,“十一五”期间,煤炭行业承担了国家863计划、973计划和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31项,重点科研课题336个,实施国家科技大型示范工程项目13个,建成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12个,全行业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30项,获得专利授权182件,在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关键性技术难题攻关获得了许多历史性成就。我们华煤集团在《人才工作规划》中提出,要进一步加强
集团公司技术中心建设,到20_年达到国家级技术中心标准,力争建立起博士后工作站,这个方向十分正确,我认为还应当依托技术中心这个管理平台,利用管理资源,加强职工科技协会建设,整合科技力量,广泛凝聚科技人才,立足高远,面向尖端技术,开展科研实践和协作开发,创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科技成果,使我们的科技成果不但能解决自己的生产经营问题,还能变成知识产品,换取转让交易成果,产生最大的效益。
第三,应当把政工专业人员纳入“星级员工”评选序列。政工人员的重要性近几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承认和重视,但在管理和激励机制上还比较缺乏,目前制定的一些政策,比如“拔尖人才”、“星级员工”、“技术能手”、“优秀华煤职工”等评选活动中,没有为政工专业人员设臵进入的渠道,只有从事高层管理岗位的政工人员才能进入“百千万”人才序列,这就大大挫伤了职工从事基层政工岗位的积极性,有人戏称:政工岗位是“下任务时重要,给待遇时次要,提拔时不要”,虽然有点偏颇,但确实还没有从根本上扭转这种局面,这种情况不符合我们的人才理念。希望集团公司从整体上进行政策调整和完善,给政工人员一片施展才干的天地。
尊敬的各位领导、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我叫xxx,来自xxx,很荣幸能有机会来参加xx县优秀人才代表迎春座谈会,也非常感谢领导为我提供了和大家一起交流的机会,借此机会我想和大家交流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个人工作总结和打算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参加工作已有半年时间了,通过这半年的工作和学习,我比较顺利的完成了由一名学生到机关工作人员的角色转变,并在各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现将个人半年以来的工作总结和今后的工作打算汇报如下:
参加工作之际,我很荣幸的被安排在党政办公室工作,在各位领导和前辈的精心指导下,半年来,我具体从事了公文的收发传阅归档、文字材料起草、电话接打、机关20xx年年度档案整理、会务筹备、电子政务网上办公系统的应用培训等办公室日常性工作,同时还有幸参加了20xx年xx市新上岗涉密人员培训班和县书香伴我行二季度交流会活动,更为幸运的是我还作为xx人口普查专班的一员,参与了xx镇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通过下乡与普查员及村民的密切接触,使我从他们身上看到了什么是责任心。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半年来,通过从事以上的具体工作,使我切实将书本理论转化为实践,从实践中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提高。因此,在日后的工作中,我将“立足本职,安心工作”,以用心、诚心、细心、耐心的态度进一步强化实践,不断积累经验,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具体将用“五个进一步增强”来统筹安排今后的工作:
一是进一步增强学习意识。始终铭记“活到老学到老”的真谛,不断强化学习,加强自身修养,提升工作水平,力求把本职工作做的更好;
二是进一步增强竞争意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这个变化、竞争的时代,我将不断的综合提升自我、适应变局,从而不被社会淘汰,成为生活的强者;
三是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责任胜于能力,责任感的`缺失比能力不足的后果更为严重,所以我将始终牢记责任使命,强化责任意识,确保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
四是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观念决定成败,我将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勤勤恳恳地当好人民的公仆,谋好发展、干好工作;
五是进一步增强合作意识。我将不断深化对“上下同欲者胜”这句古语的认识,始终把增进团结、保持一致摆在任何工作的首要位置,确保人心齐、共发展。总之,我将始终把个人作风建设的重点放在严谨、细致、扎实、求实上;始终保持青年干部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努力成为青年同志的楷模。
二、对xx人才工作的建议
xx,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是无数人所向往的宜居城市之一。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推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措施,通过大力实施这一措施,全县人才队伍素质得到全面提升、结构日趋合理。所以,在我看来,xx人才工作在现有机制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加大“引、培、用、留”力度,使各类人才真正做到人尽其用,人尽其才:
一是进一步加大高级人才引用力度。把有才干、有本领的人才请进来,组成一支业务精湛的专家团队,实现内外相融,形成强大合力,推动xx又好又快的发展;二是进一步强化人才交流平台的搭建。建议经常组织类似的座谈会、培训会及联宜活动,为xx人才提供更多交流喜好心得的机会,促使各类人才结成互促互学的友谊对子,推动全县人才快速成长;三是进一步强化人才队伍的管理。树立“早压重担早成才”观念,力争达到“立起一个带起一片”的效果。加强对各类人才的跟踪管理,优先将考核优秀的人才向上一级推荐。四是进一步加大对人才的关怀力度。大力营造温馨氛围,不断实施“人心工程”,真正做到以心换心、坦诚相待,用环境诱人、服务留人、真情感人来充分保障xx的人才事业全面繁荣发展。
谢谢!我发言完毕!
尊敬的各位领导、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我叫xxx,来自xxx,很荣幸能有机会来参加xx县优秀人才代表迎春座谈会,也非常感谢领导为我提供了和大家一起交流的机会,借此机会我想和大家交流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个人工作总结和打算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参加工作已有半年时间了,通过这半年的工作和学习,我比较顺利的完成了由一名学生到机关工作人员的角色转变,并在各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现将个人半年以来的工作总结和今后的工作打算汇报如下:
参加工作之际,我很荣幸的被安排在党政办公室工作,在各位领导和前辈的精心指导下,半年来,我具体从事了公文的收发传阅归档、文字材料起草、电话接打、机关20xx年年度档案整理、会务筹备、电子政务网上办公系统的应用培训等办公室日常性工作,同时还有幸参加了20xx年xx市新上岗涉密人员培训班和县书香伴我行二季度交流会活动,更为幸运的是我还作为xx人口普查专班的一员,参与了xx镇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通过下乡与普查员及村民的密切接触,使我从他们身上看到了什么是责任心。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半年来,通过从事以上的具体工作,使我切实将书本理论转化为实践,从实践中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提高。因此,在日后的工作中,我将“立足本职,安心工作”,以用心、诚心、细心、耐心的态度进一步强化实践,不断积累经验,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具体将用“五个进一步增强”来统筹安排今后的工作:
一是进一步增强学习意识。始终铭记“活到老学到老”的真谛,不断强化学习,加强自身修养,提升工作水平,力求把本职工作做的更好;
二是进一步增强竞争意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这个变化、竞争的时代,我将不断的综合提升自我、适应变局,从而不被社会淘汰,成为生活的强者;
三是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责任胜于能力,责任感的`缺失比能力不足的后果更为严重,所以我将始终牢记责任使命,强化责任意识,确保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
四是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观念决定成败,我将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勤勤恳恳地当好人民的公仆,谋好发展、干好工作;
五是进一步增强合作意识。我将不断深化对“上下同欲者胜”这句古语的认识,始终把增进团结、保持一致摆在任何工作的首要位置,确保人心齐、共发展。总之,我将始终把个人作风建设的重点放在严谨、细致、扎实、求实上;始终保持青年干部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努力成为青年同志的楷模。
二、对xx人才工作的建议
xx,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是无数人所向往的宜居城市之一。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推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措施,通过大力实施这一措施,全县人才队伍素质得到全面提升、结构日趋合理。所以,在我看来,xx人才工作在现有机制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加大“引、培、用、留”力度,使各类人才真正做到人尽其用,人尽其才:
一是进一步加大高级人才引用力度。把有才干、有本领的人才请进来,组成一支业务精湛的专家团队,实现内外相融,形成强大合力,推动xx又好又快的发展;二是进一步强化人才交流平台的搭建。建议经常组织类似的座谈会、培训会及联宜活动,为xx人才提供更多交流喜好心得的机会,促使各类人才结成互促互学的友谊对子,推动全县人才快速成长;三是进一步强化人才队伍的管理。树立“早压重担早成才”观念,力争达到“立起一个带起一片”的效果。加强对各类人才的跟踪管理,优先将考核优秀的人才向上一级推荐。四是进一步加大对人才的关怀力度。大力营造温馨氛围,不断实施“人心工程”,真正做到以心换心、坦诚相待,用环境诱人、服务留人、真情感人来充分保障xx的人才事业全面繁荣发展。
谢谢!我发言完毕!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我是1992年参加工作的,已经有19年工龄了,从参加工作起,先后从事过工人、质检员、销售员、劳资主管、办公室副主任、团委书记等工作,20_年调入陈矿后,先后在办公室秘书、副主任等岗位工作。20_年被评为政工师职称,当年考取了经济师职称,20_年调入党群工作部担任部长职务,目前被聘任为党群工作部政工师。
根据这次会议安排,我作为一名政工专业人员的代表,在此发言,感到很荣幸。接到矿上安排后,我在广大政工人员当中作了一定调查,自己也有一定的思考,做了一定的准备,现在就结合我们政工工作性质,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结合自身经历谈谈怎样当一名合格的专业技术人员 在19年的工作经历中,我从一名普通工人干起,边工作边学习,先是自学取得了大专文凭,后来转了干,成为一名管理人员,调入陈矿后,通过自学煤炭开采工艺和现代企业管理知识,积极借鉴学习与本职工作有关的各方面知识,一步一个脚印,兢兢业业,踏踏实实,靠坚强的毅力和好学的精神鞭策自己,不断适应
工作需要,适应个人发展需要,在20_年通过了经济系列人力资源专业中级职称考试,同一年还获得了政工师任职资格。在陈矿工作的9年间,我连续6年获得“双文明”先进个人,连续3年获得优秀党务工作者,5次被评为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先后有5篇论文获得全国性经济理论成果奖,有14篇论文获得各级思想政治优秀研究成果,有20多篇专业论文公开发表并获得科技创新方面的奖励,参与的3项党建研究成果获得上级奖励,在经济专业和政工专业两个方面都取得了大量的课题成果,用我自己的努力为总结和推广我矿建设、发展和管理创新经验,提高矿井社会知名度,为煤炭行业经济理论建设添砖加瓦。与此同时,我坚持以理论指导实践,在本职岗位上认真贯彻党委各项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全体基层党群工作者,紧紧围绕矿井生产经营中心开展党建工作,不断加强职工政治理论教育,加强职工思想道德建设,不断完善党组织建设与党员管理工作,加强新闻宣传、普法统战等工作,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促进矿井管理创新,促进政工人员队伍和部门自身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党群共建等各项活动,做出了一名专业技术人员应有的贡献。
从自身走过的路来看,我个人觉得,要做一名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至少应当具备以下几点素质:
一要忠于企业,忠诚做人,忠诚做事。忠于企业,首先是要有主人翁意识,明白自己的职责和使命,明白个人利益和自身发展与企业命运息息相关,珍惜矿井的每一点发展成果,带着对矿
井的感情去工作,一切工作、一切思维就能从矿井利益出发,做出对企业有利的贡献;其次是要有高度的责任性,要从心眼里对我们的矿山、我们的职工抱着感情去工作,才能对工作始终充满热情,在工作中切实负起责任;第三就是要服从组织,服从工作需要,贯彻好上级工作部署,当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见解与他人见解发生冲突时,少计较个人得失,多考虑全局利益,坚决执行上级决策和集体决定,这样才能行的端,走的正,才能得到最大多数人的认可和帮助。
二要以高度的敬业精神迎接工作挑战。敬业就是尊重劳动,既尊重自己的劳动,又尊重他人的劳动。既尊重前人创下的基础,又尊重共同奋斗的同事。有了敬业精神,就能对自己所做的工作高度负责,一丝不苟,力求完善;有了敬业精神,就能积极迎接挑战性的工作,主动地承担起新的工作使命,为单位、为所在的集体做出应有的一份贡献,为协作的同事减轻一份负担、创造一份条件;有了敬业精神,就能把公家的事看得比个人的事重要,把自己最大的潜能发挥出来,使自己的工作尽可能达到最好最优、经得起广泛的考验。
三要把学习作为职业生涯的第一要务。学习就是充电,一个人就像一个积蓄能量的电池,充满电不放电,电能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自然流失,不做功,这样的员工不能为企业提供劳动价值;而只放电不充电,就会很快失去后发动力,无法为企业提供创新价值和有效劳动,这就需要经常充电。学习就是充电,当前
社会发展和企业进步日新月异,我们每天都在面临新的工作任务,接受新的事物,没有知识结构的更新换代,就无法完成企业交给我们的工作任务,近年来我们开展的科技创新项目、管理创新工程、党建创新工程,每一项工作都反映了这个道理。
四要立足现实,创先争优。专业技术人员是企业各项事业的中坚力量,是最可宝贵的人力资源,我们要打造“百亿华煤、百年基业”,这么宏伟的发展蓝图,仅仅靠几句口号是吹不出来的,如果没有创先争优、勇争第一的劲头,要在甘肃这片贫瘠落后的土地上创出百年基业,是难以想象的,仅仅依靠我们一两代企业员工要实现这一愿景,也是难以想象的。在煤炭行业、在华能系统,大家都在力争上游、加快发展,我们的企业发展正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所以无论我们从事什么岗位,从事哪个专业,都要以创先争优的精神去对待每一项工作,要通过我们每一名专业技术人员的辛勤、细致、力求完美的工作态度,在完成各项工作的同时,形成我们陈矿的优良作风、华煤的优良作风,逐步逐步缩小我们在全国煤炭行业、整个华能系统中的差距,一步步去接近我们企业的宏伟愿景。
总之,以上几点其实都是围绕“德”来实现的。现在我党大力倡导“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说明干事业作贡献,德是第一位的,还有一句话说,“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无才是半成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所以我们要成为企业的人才,就必须从“德”出发,以德促学,以德修身,以德从
业,以德养廉,努力做一名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我是这样认识的,同时也在向这个方向不断努力。讲出来与大家共勉。
二、对我矿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对策建议
集团公司加入华能集团以来,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原则,提出了“人才是先进生产力”、“企业发展、人才先行”、“以人为本、全面发展”,“人人是才,培训育才,岗位成才,绩效论才”、“人才以用为本”等科学的人才理念,紧紧围绕建设华能煤炭和煤化工人才培养输出基地的要求,大力实施“百千万”人才工程,出台了一系列选拔、培养和使用政策,在全集团营造了越来越浓厚的人才强企氛围,工作导向是十分正确的。我们陈家沟煤矿人才工作素来有着优良的传统和骄人的业绩,近几年,在集团公司的大力倡导下,矿党政更加重视人才工作,紧紧抓住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三支队伍建设,保持了专业队伍不断强化、职工素质整体提升、优秀人才不断涌现的可喜局面。
对于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我个人觉得还应该在以下几方面予以改进。
第一,在矿领导班子建设方面,应该在矿一级建立班子成员轮流研修培训机制。领导班子是全矿工作的司令部,班子成员的学习提高、知识更新比任何员工都迫切和重要,目前集团公司对处级以上干部也在实行轮训,但300名处级干部,一年最多也就派出去10来人,轮到我们基层矿井的机会更是微乎其微,照这样计算,即使人人都能安排上,30年才能轮一圈,确实是杯水车薪。
到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知名企业脱产学习培训,当一名真正的学生,学习效果具有系统性、开拓性、前沿性,绝对比在岗自学效果强上好多倍,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重视一个人的第一学历的根本原因。所以矿这一级应当建立轮训机制,为领导班子成员充电有一个机制保证,通过探索,逐步在科队这一级建立相应的较长期限轮训机制。
第二,在骨干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应积极引进和培养急需紧缺的专业人才。当前,陈矿比较缺乏的专业人才主要是矿压防治、原煤洗选、计划统计、项目管理、信息技术等专业人才,尽管有些方面我们开展某项工作还不是很急迫,但是应当未雨绸缪,对人才引进和培养有超前意识。即使是专业素质很强的人才,如果急用现招,一是引进的人才对矿井情况不熟悉,开展工作就难以得心应手;二是对企业的感情培育不足,责任感和事业感就比较薄弱,难当大任。所以应当制定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引进与就地培养相结合,按照固定程序做好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才能防患于未然。
第三,在中层干部队伍建设方面,应当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矿党政十分重视选拔和起用年轻干部,保持了干部人才队伍的活力,广大职工十分拥护。随着加入华能集团,本职工作和外部环境都对干部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当队长的也要学习班组核算知识,干政工的也要学习生产经营知识,搞经营的也应当深入了解生产工艺知识,等等,这就涉及到综合管理能力的问题。
将来的干部要面向华能、甚至面向全行业、全国,我们不仅要会干,而且也要会写、会说,干理工的不写文章不行,走出华煤不讲普通话不行,事业达到一定的高度不会面对记者的镜头也不行,这就涉及到交流沟通能力的问题。我想我们都应该重视这个问题,用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就是应该做“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的干部,可能这样我们干部的职业生涯才能走得更高更远。
第四,在技能型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应当建立严格的考核奖惩促学制度。我们在工人技能培训方面,想了很多办法,投入了很多人力、物力、财力,但是由于培训效果提高很慢,加上新工人不断增加,工人技术素质下降的危机并未消除,甚至还有倒退趋势。今年第七届技能大赛上,有一部分工种、很大一部分职工的考试成绩令人担忧。这种情况下,必须将技能成绩的提高直接与工资奖金挂钩,与招工、转正考核挂钩,实行严厉的奖惩措施,才能起到扭转作用。
三、对集团公司人才工作的建议
以下几条问题,是我通过在专业人员中调查了解,需要向上级反映,由集团公司出面才能协调解决的问题。
第一,应当合理解决煤炭系统专业技术职称得不到政府认可的问题。目前,我们有很大一批老专业技术人员持有煤炭系统有效的专业技术任职资格,这些同志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为企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随着煤炭局撤销,职称工作改革,这些同志的职称资格不能在全省乃至全国通用,导致了各种不合理
现象发生。高级职称退休后不能享受职称津贴,中级以下职称人人面临重考重评的问题,尤其是随着工作岗位变化,需要跨专业平职转评的人员更是遭到了不公正待遇。对此,广大专业技术人员意见颇为强烈。煤炭局本身就是政府组成部门,煤炭局认定的专业职称就应该是政府认定的专业职称,况且当年煤炭系统职工取得专业职称只有这一条路子,不存在省内有效、全国有效等通道,这个道理显而易见,但在省上,这一问题得不到公正合理的解决,全省煤炭企业中这种现象比比皆是,有人戏称“工作干得越久,职称的含金量越低”,严重侵害了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切身利益,伤害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只有集团公司层面向省上为民请命、强力交涉,才有希望改变这一不合理状况。
第二,应当加强科学技术协会工作,产学研结合,分门类开展技术攻关,在煤炭行业创出自己的天地。多年前,集团公司成立过一个叫“职工科协”的机构,但当时仅仅是为了与政府机关的业务归口有一个对应机构,属于事实上的“虚拟机构”,没有发挥实际作用。纵观国内煤炭行业一些先进的大企业,大多建立了科学技术协会,“十一五”期间,煤炭行业承担了国家863计划、973计划和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31项,重点科研课题336个,实施国家科技大型示范工程项目13个,建成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12个,全行业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30项,获得专利授权182件,在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关键性技术难题攻关获得了许多历史性成就。我们华煤集团在《人才工作规划》中提出,要进一步加强
集团公司技术中心建设,到20_年达到国家级技术中心标准,力争建立起博士后工作站,这个方向十分正确,我认为还应当依托技术中心这个管理平台,利用管理资源,加强职工科技协会建设,整合科技力量,广泛凝聚科技人才,立足高远,面向尖端技术,开展科研实践和协作开发,创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科技成果,使我们的科技成果不但能解决自己的生产经营问题,还能变成知识产品,换取转让交易成果,产生最大的效益。
第三,应当把政工专业人员纳入“星级员工”评选序列。政工人员的重要性近几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承认和重视,但在管理和激励机制上还比较缺乏,目前制定的一些政策,比如“拔尖人才”、“星级员工”、“技术能手”、“优秀华煤职工”等评选活动中,没有为政工专业人员设臵进入的渠道,只有从事高层管理岗位的政工人员才能进入“百千万”人才序列,这就大大挫伤了职工从事基层政工岗位的积极性,有人戏称:政工岗位是“下任务时重要,给待遇时次要,提拔时不要”,虽然有点偏颇,但确实还没有从根本上扭转这种局面,这种情况不符合我们的人才理念。希望集团公司从整体上进行政策调整和完善,给政工人员一片施展才干的天地。
同志们:
在岁末年初各项工作十分繁忙的时候,市委、市政府专门召开全市人才工作会议,这充分表明我们对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刚才,大会表彰了全市人才开发先进单位和优秀人才典型,有关单位和同志作了交流发言;会前,市委、市政府还专门下发了全市人才资源开发“十一五”规划和有关专项文件。这次会议的目的,就是要在全市进一步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动员全市上下以更加开放的理念,更加创新的举措,落实人才资源开发“十一五”规划,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人才是兴市之本、强市之基。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人才工作,近年来,围绕“科教兴市”和创新型城市建设,十分注重把人才培养、人才引进和人才使用紧密结合起来,各条战线人才不断涌现。“十五”期间,人才总量不断增长,素质结构持续优化。全市人才总量从20xx年的5.9万增长到8.5万(20xx年),年均增长8%以上,每万人拥有人才(数)从20xx年的702人增加到992人,增长41.3%。本科学历以上的人才占比达到25.5%;中、高级职称人才占比达到19.5%,增长34%。人才投入不断加大,载体建设持续优化。累计投入人才开发资金2300多万元,年均投入占财政收入的0.5‰以上。依托沙钢、银河等企文秘杂烩网业集团建立了4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留学人员创业园和公共信息管理服务平台等,已成为全市集聚各类科研人才的重要载体。人才机制不断完善,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人才引进、开发的配套政策,建立了人才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制,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新机制,人才工作整体合力有效提升。
总体讲,通过多年努力,全市人才队伍建设已经打下了比较坚实的基础,但对照又好又快的发展要求,我市人才工作仍有不适应的地方。为此,我们必须站在更高的层次上,把握和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扩张数量与优化结构的关系。“十五”期间,我市人才引进总量与苏州其他县市不相上下,但人才分布结构不尽合理,尤其是人才专业结构与产业需求之间的矛盾还比较突出,掌握核心技术的高技能人才、善于资本运作的金融人才、熟悉现代管理的领导人才、勇于突破常规的创新人才、既有专业技术、研发能力,又有思想开拓能力相结合的创业人才等,数量还不足、层次还不高。如何在扩大总量的同时,优化队伍结构,已经成为我市人才工作的当务之急。二是人才引进与减少流失的关系。近年来,我市在引进人才方面积累了很多好的经验。如宏宝集团、长江润发集团等,采取优化环.境和提高待遇(盖公寓楼、培训楼,加工资、送股金)等措施,吸引并留住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但不容忽视的是,全市的人才流失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外流、技术骨干“跳槽”等现象时有发生。如何留住人才并更好地发挥人才作用,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三是政府主导与企业主体的关系。政府主导体现的是一种“外力”,企业主体作用的发挥才是“内力”。今天开这个会议,就是要创造一个环境,告诉大家,我们重视人才、关爱人才、培育人才,但是,我们更要强调企业是主体,只有我们企业重视了人才,重用了人才,我们才能真正把人才工作做好、做扎实,这个关系希望我们要摆准。
当前,我们面临的竞争更加激烈,肩负的历史责任更加艰巨,人才队伍建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紧迫。下面,围绕如何落实好人才资源开发“十一五”规划,做好今后一段时期的人才工作,我简要讲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我们迫切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国家《“十一五”国际科技合作实施纲要》强调指出:要把引进人才放在第一位,不分肤色、不分国籍、不惜代价引进人才。从普遍意义上讲,只要对经济社会发展有用的都是人才,我们都需要。但从张家港发展的特殊性看,我们既需要大量的各级各类人才,同时又迫切需要一些紧缺性的人才。具体来说,迫切需要加强建设以下六支队伍:
1.党政干部人才。要实现率先发展,必须有更多的具有专业素质的党政干部队伍。目前,我们的干部队伍,行政管理型干部比较多,经济发展型、社会管理型干部比较缺,尤其是“经济型”优秀年轻干部更是凤毛麟角。明年市里准备分三个层面培养未来干部。第一个层面是中层副职,通过中青年干部培训,尽快提拔一批中层副职,并迅速提升到岗位;第二个层面,对中层正副职培训,下派挂助理职务锻炼;第三个层面,对刚从大学毕业考进公务员队伍的年轻同志,下派到基层锻炼两年。通过这三个层面的培训来推动党政干部队伍能力不断提升,以适应未来发展。前不久,省委李源潮书记在全省城建规划培训班动员时讲到:“书记、市长的眼界、眼光决定了一个城市的品味和价值。”换句话说,我们这支党政干部队伍的素质决定了张家港的未来发展。希望我们人才工作在这个方面下功夫,能够培养一支能够担当重任、把张家港未来建设好的党政干部队伍。
2.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有什么样的企业家,就有什么样的企业。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拥有更多具有战略眼光、执着追求卓越、勇立市场潮头、善于经营管理、敢于创业并能成就大业的企业家,是全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近年来,我市各项经济指标始终保持了高位增长,主要靠规模经济、龙头企业的支撑带动,关键是我们有一支素质比较高的企业家队伍。但应该看到,我们的规模型、创新型企业还不够多、上市公司还不够多、具有发展潜力的科技型企业还不够多。归根到底,主要是我们的高层次创业型企业家、新生代企业家还不多。因此,我们要围绕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强大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努力造就以优秀企业家队伍为重点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
3.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经济社会发展靠科技,科技进步靠创新,科技创新靠人才。要有效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城市竞争力,要实现从投资驱动到投资创新双轮驱动的转型,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是当务之急。因此,要围绕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目标,着眼于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和重大工程建设,抓紧培养和引进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熟悉国际规则的高层次经贸人才、文教卫等方面的高级专家,以及城市规划、交通以及法律等专业的人才,着力建设一支创新型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4.高技能人才。随着产业升级的加快,高技能人才越来越紧缺。目前,“高级技工荒”正在迅速蔓延。截止20xx年12月底,我市技能人才总量为56406人,占全市职工总数的12.8%,其中高技能人才3062人,仅占技能人才总数的5.4%。高技能人才在技能人才的比重严重偏低。同时,我市的高技能人才主要集中在传统产业,而高新技术产业的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今后一段时期,是我市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必然会对高技能人才形成更加旺盛的需求。我们一定要提前应对,储备和造就一大批符合我市产业发展需要的、技术熟练、工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
5.农村实用人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共同富裕,始终是我们的首要任务。应该看到,目前我市农民群众的富裕程度还不够高。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了各级党政组织的推动之外,还需要依靠一大批能带动致富的人才,需要有更多的科技专业户,引领和帮助农民投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向现代农业要经济效益;需要更多的经济能人上项目、办企业、当经纪人,以不同的形式带动广大农民增收致富。要促进农民增收、农民致富,很重要的是现代农业,现代农业很重要的是现代科技农业人才。除了我们现在的培养,要有条件的、有针对性的引进,将培养和引进结合起来,通过这样,来引领我们的农民,来发展我们的现代农业,向现代农业要效益,不断增加农民增收致富。
6.社会工作人才。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社会工作主要是由政府、事业单位以及民间社会团体,提供福利性和公益性服务,包括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慈善、残障康复、优抚安置、医疗卫生、青少年服务、司法矫治等。专业的社会工作是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是现代社会的“安全阀”。因而,我们要加快制定我市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规划,大力推进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抓紧培养大批社会工作急需的各类专门人才。
第二个问题,如何建设适应又好又快发展的人才队伍
明确了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之后,我们就要紧紧抓住引进、培养、使用三个环节,有效盘活人才存量,大幅提高人才增量,不断提升人才素质,把全市一切劳动、知识、技能、管理的活力迸发出来。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全市人才工作要突出三个重点:
1.更新理念,让人才各有其用。
理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更新人才理念是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前提。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牢固树立不拘一格、兼容并蓄的识才观。要打破传统的人才观念和标准,坚持重学历不唯学历,重职称不唯职称,重资历不唯资历。既要重视引进外来人才,又要充分发挥本地人才的作用;既要重视机关事业单位中的人才,又要重视非公企业和新社会组织中的人才;既要重视高学历人才,又要重视实践经验丰富的实用技能人才;既要重视培养各类紧缺人才,又要舍得花本钱培养“长线人才”;既要重视有突出贡献的人才,又要重视有创造潜能的人才。要跳出张家港,站在开放的大环境中思考人才问题,积极引进人才、培养人才和留住人才,善于“借脑引智”和吸引“候鸟型”人才,形成“用人不养人,留人不拴人”的人才柔性流动机制,做到“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长住,但求常来”,走人才共享之路。要主动接受周边大中城市的人才辐射,采取咨询、讲学、短期聘用、技术合作、合作经营、人才租赁等形式,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为我市发展服务。要克服急功近利的短视思想和怕冒风险的保守思想,鼓励人才创新创业;同时,要宽容失败,给在创新创业中遇到挫折的人才以更多的关爱和帮助,让他们重获信心和机会。要通过建立孵化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等措施,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贷款、融资机制,鼓励企业增加研发资金,加大自主创新力度。
2.优化载体,让人才各得其所。
从人才成长的规律看,吸引和培养人才需要具有良好的载体。要把载体建设作为人才工作的关键举措,做大、做强、做优人才载体,使之真正成为吸引人才的“磁场”,培养人才的“摇篮”,各类人才施展才干的“舞台”。
要发挥市场载体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进一步办好基础性人才市场,建立健全专业性人才市场,发展农村人才市场,培育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市场和高新技术人才市场。
企业是引进、培养人才的主体,这个主体地位和作用要进一步强化和突出。要充分发挥全市十大企业集团和50家骨干企业在人才引进、人才使用中的作用,引导他们不断加快人才投入力度,营造优良的人才发展空间。要大力发展民营企业,激励和帮助他们做大做强,使面广量大的民营企业成为重要的人才吸纳者和开发者。有条件的企业,要以增强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建立研发中心、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创新中心等载体,使之成为人才聚集、展示才华的重要基地。目前,我市已建有4家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下一步,要加大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力度,鼓励和帮助更多企业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要着力把张家港保税区、省级开发区、留学生创业园打造成吸纳高层次人才的强大载体。保税区、省级开发区作为全市对外开放的龙头,不但要出经济效益,还要出人才、出干部。要立足科技创新,提高人才承载能力,努力成为全市最具创新能力、创新实力、创新活力的区域。留学生创业园要结合培育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加快建设生物医药、电子通讯、高档汽配、新材料等具有竞争力的高新产业专业园,以此吸纳各类高层次人才。
此外,我在这里特别强调,要注重把引进人才与引进项目结合起来,通过项目引才和聚才。要在洽谈项目中洽谈人才,在考察项目中关注人才,并围绕项目建设需求引进人才、集聚人才,实现项目引进和人才引进的“双丰收”。通过引进大项目,搭建大平台,吸纳一批领军人才、高端人才和核心人才。特别要充分发挥领军人才、核心人才的“领头雁”作用,带动一大批经验丰富的配套人才和紧缺人才跟进。还要注重中小科技或创业项目的引进,通过举办人才创业项目洽谈会,鼓励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人才携带项目落户张家港,努力形成“项目凝聚人才、人才创造新项目、新项目再构筑人才创业舞台”的良性循环。
3.强化激励,让人才各尽其能。
良好的机制,对内产生鼓舞力和驱动力,对外产生影响力和竞争力。要致力创新人才工作机制,不断增强人才工作活力。
要建立崇尚业绩、社会认可的人才评价机制。改进人才评价方式,完善人才评价标准。党政人才和社会工作人才重在群众认可。要通过民意测评、述职述廉、社会满意度调查等方法,透过群众的口碑考察评价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要重在市场和出资人认可。近年来,我市开展了国际职业经理人资格认证,已经吸引110多人参加。今后,要继续开展好这类活动,积极探索社会化的职业经理人资质评价制度。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重在社会和业内认可。要积极探索资格考试、考核与同行评议相结合的评价办法。今年,全省高级经济师认定工作,首次打破学历、计算机、外语等条件限制,注重从经营业绩来考核,我市共有96位企业家获得高级经济师认定资格。农村实用人才的评价重在农村和农民认可。对农村实用人才开展“双带”活动的情况,要采取群众测评、党员互评、党组织考评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评价。
要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人才选拔机制。近年来,我市通过“四级公选”,引进了一批人才。比如,最近四个副局职的公开招考,吸引了67名全国各地的优秀人才前来报名。今后,我们要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既要进一步加大公推公选和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力度,又要进一步疏通干部“下”的渠道,加大调整不胜任、不称职干部的力度,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用人机制。
要建立灵活多样、绩效挂钩的人才薪酬机制。要留住人才,就要注重人才的价值体现。鼓励企事业单位把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纳入人才收入分配方案。对关键岗位的技术骨干、承担重点工程和科研项目的带头人,可采取年薪制、协议工资制及员工持股制、技术入股制、奖励红股和期权股份制,以期股、期权等形式分配和奖励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长江润发集团对优秀人才进行配股,两年来,共有136名科技人才领到了435万元股金,目前股金总量已达1800万元。飞翔化工按个人工作实绩和贡献大小,分别以20万元、15万元、12万元、8万元、6万元的标准,给优秀人才进行购车补贴,已有60位科技人才领到补贴。要继续发挥人才开发资金的激励作用,搞好“市优秀人才奖”和“市人才开发奖”评选。要充分发挥经济利益和社会荣誉双重激励作用,大力宣传重大创新成果和突出人才,形成创业光荣、创新可贵、创造无价的社会舆论导向。
要建立配套完善、因才施教的人才培育机制。始终把人才培养放在突出位置。结合全市发展的需要和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研究制定人才培养的总体规划,使人才培养目标同经济社会发展相统一,人才结构同产业结构调整相协调。要根据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和就业结构变化,依托已经建立的30多个市外特色培训基地等载体,重点培养具有战略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党政人才队伍;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重点培养主导产业、优势产业、特色产业急需的高层次高技能人才;依托党校、职业学校、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中心等,重点培养农村实用人才。要坚持培养与需求相结合,根据企业和农村人才的需求,采取“委托培养”、“订单培养”等多种方式培养各类人才;要坚持把重点培养与普遍提高相结合,采取联合办班、挂职锻炼、带课题研修、到大企业和农业产业化基地跟班学习、出境培训等多种途径,加快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培养。
第三个问题,怎样落实党管人才原则
人才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切实加强和改善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
1.明确管的内容。要充分认识到,党管人才不是管住管死人才,而是要通过扎实有效的服务工作,管好管活人才。党管人才,主要是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重点是制定政策、整合力量、营造环境等。制定政策,就是要根据“十一五”人才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针对人才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人才政策的前瞻性研究,大胆借鉴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及时修订、出台切实可行的人才政策。整合力量,就是要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用人单位的主体作用、社会组织的中介作用,形成引才、聚才、用才的社会合力。营造环境,就是要在政治上关心、生活上照顾、工作上支持,着力创造一个有利于优秀人才引进、成长、创业的浓厚氛围。
2.强化管的责任。要建立严格的领导责任制,牢固树立“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责任意识,各级一把手对人才工作要亲自研究、亲自挂帅。组织人事部门要加强对人才工作规律的研究,不断创新工作的方式方法,做人才工作的行家里手。要严格落实人才政策,以求贤若渴的态度,发现、留住和用好人才,千方百计地为各类人才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困难。要加大考核力度,把人才工作纳入年度考核体系,作为考核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党政“一把手”政绩的重要内容。
3.形成管的合力。各级党组织要建立统分结合、协调高效的工作机制,完善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提高人才工作的组织化程度。组织部门要坚持以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真正把德才兼备的人才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要努力拓展党建功能,使党的基层组织成为培养年轻干部的学校、集聚优秀人才的摇篮。宣传部门要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尊重创业”的良好氛围。人事部门及有关政府职能部门、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更好地行使自身职能,形成合力,扎实工作,把我市人才工作提高到一个新台阶。
同志们,时代呼唤人才,发展需要人才。我们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和人才观,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努力使张家港成为人才汇聚的高地、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的热土,为我市争当全省“第二个率先”排头兵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作为全市唯一的国家级高新区,我们始终把人才作为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把人才建设与产业发展同步规划、与科技创新同步实施、与高质量发展同步推进,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
一、“好政策”引才,强化支撑作用。一是做好顶层设计。组建由党工委书记任组长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设置正科级事业单位—高新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构建党工委统一领导、组织人社部门牵头抓总、各职能部门通力配合的工作格局。二是落实人才政策。出台《关于贯彻落实XX人才集聚计划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的实施意见》,在奖励范围上,增加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科研平台和众创空间,突出国家级高新区的主业主责;在奖励类别上,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专家团队和优秀人才走入企业,以柔性合作形式为企业开展服务;在奖励形式上,采取建立优秀人才库、以奖代补等举措,增加对现有人才的鼓励支持。同时,在全市率先设置高速口大幅面广告牌、率先深入高校开展网上直播宣讲活动,对人才政策进行广泛宣传。截止目前,共认定急需紧缺人才XX人,发放生活补助资金XX元,吸引XX名博士挂职,评选“杰出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十佳工匠”各XX名,奖励资金XX万元。三是强化协同创新。出台《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加快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办法》《XX高新区科技创新券使用办法》等政策,支持企业科研团队开展科技创新、改造提升、智能化改造。获批国家科技资源支撑型“创新创业特色载体”,争取中央财政资金XX万元,20_年对第一批共XX家特色载体的X个项目进行资金支持,共支持资金XX万元。
二、“建载体”聚才,激发双创活力。坚持以产聚才、以才促产,把引平台、引机构与引人才、引项目结合起来,全力引进打造一批高端人才研发创新平台,让人才有用武之地、干事舞台。在科研平台上,建成国家级重点实验室X个,省、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XX个(省级研发平台XX家),省级科技创新团队XX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XX个,新建“高新区康复医疗产业创新服务中心”等新型研发机构,为各类科研人才开展技术研发提供重要平台。在双招双引上,坚持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相结合,通过“人才+资本+项目”的方式,实现引资引智同频共振。20_年共签约项目XX个,总投资额XX亿元,新开工项目XX个,计划投资XX亿元,创建国家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示范区,打造XX市金融服务平台,建设总面积XX平米的5G智慧产业园,一批好企业、好项目为各类人才到高新区就业发展创造了平台、提供了机遇。在双创载体上,依托国家级创业服务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引进了XX科技创新研究院、XX生物医药孵化器、华中数控XX分中心等平台,先后聚集了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XX博士、XX“XX工程”专家XX博士等一批高层次人才及团队为企业服务,服务全市及周边装备制造企业XX余家,开展技能培训XX余人次,与全市20余家企业开展深入合作,合作额达700余万元,通过智能化改造、高端数控系统研发配套等带动企业增加效益近亿元。
三、“强联合”用才,推进产学研融合。一是与XXX开展战略合作。管委会每年拿出1000万元,用于双方联合开展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XX产业链技术集成等工作,目前在X研发园建设的X所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已初具规模,引进XX个产业化公司和近X万元设备。下一步,双方将通过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的合作,引入更多的科研团队及项目,并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合作,实现科研到产业化的国内国外双循环。二是与“XXX”开展战略合作。与六所高校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建设、校企合作、科技攻关、设备共享、就业实习等方面开展全面战略合作,协调近XX名高层次人才助力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打造区域人才高地和创新高地。其中,与XX联合开展的XX科技园项目、XX产业研究院项目正在积极推进,引导高校专家团队走进企业开展柔性合作,促成与XX共建XX市复合材料重点实验室、与XX院士共建XXXX材料实验室等多个联合研发平台。三是与省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围绕主导产业,区内XX余家企业与近百家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专家团队合作,引进一批科研团队,建设一批高端创新平台,为产业发展提供源头创新动力。
四、“优环境”育才,实施精准服务。一是在机制保障上,建立高层次人才分包制度,每位班子成员联系X名高端人才,加强党委政府与高端人才之间的联络。建立健全一系列人才政策,在教育培训、子女入学、住房等各个方面为优秀人才提供服务保障。开通人才绿色通道,帮助优秀人才办理各项手续,并为其颁发了高新区“高层次人才证书”。二是在教育培训上,依托创业服务中心,组织XX次科技专题培训及科技政策宣讲会,举行XX次科技创新大赛,参加人数达XX余人;依托“筑梦之星”孵化器,为辖区企业开展科技项目费用管理、企业经营法律制度等专题培训X场,举办企业上市投资峰会、双创周项目孵化载体直播展示、企业创业沙龙等活动X场,不断提高人才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三是在长效服务上,建设高新区人才工作站,开展人才申请认定、教育培训、项目路演、人才沙龙、创新创业大赛以及优秀人才评选表彰等活动。引进高新区人力资源系统,建立高新区优秀人才库,及时掌握人才需求,协调解决各类问题,为人才创新创业开展高效率、多方位服务,营造拴心留人的良好氛围。
一系列举措加速了各类人才的集聚和流动,使人才成为源源不断的活水,为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20_年,高新区GDP同比增长XX%;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同比增长X%;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X%;地方财政收入X亿元,同比增长X%。工业、现代服务业比重大幅上升,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XX%左右。高新技术企业达到X家,全市占比X%。
截止目前,全区共有博士、硕士XX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管专家、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省科技创新杰出人才等XX人,常年外聘院士、知名专家XX余人,聚集了全市绝大多数人力智力资源,初步形成了全市创新高地和人才高地,为创建区域性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进区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下一步,高新区将紧紧围绕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持续扩大引才力度,全面提升服务水平,以高质量人才工作推动高新区高质量发展。一是充分借力招引人才。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在高校和企业中的宣传力度,认定一批就业见习基地,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看家乡”活动,吸引高校毕业生到企业就职。同时,加大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交流,对于符合条件的人才,主动跟进,主动服务,确保“应申请尽申请,应认定尽认定,应享受尽享受”。二是充分借力“高校院所”培养人才。推动与XX的深度合作,谋划与XX等省内外高校的合作,建立灵活高效的合作机制,采取项目化方式,推动战略合作取得成效。结合实际,以区域、产业、行业、企业需求为导向建立产业学院,推动高新区乃至全市转型升级。三充分借力“体制改革”留住人才。用活用足国家高新区关于科技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人才引进等方面的政策,推动高新区体制机制改革,建立授权事项清单制度,承接国家高新区相应的科技创新、人才引进、项目审批、财政金融等省级和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四是充分借力“市场运作”用好人才。以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建设XXX等项目,在人才招聘、就业服务、灵活用工、劳务派遣、高端人才服务以及人力资源服务平台建设等各个方面开展人才全产业链服务,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先行先试,为高新区乃至全市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要素支持和人力资源保障。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怡清源家人:
大家下午好!
今天,清儿很荣幸拥有作为优秀员工代表站在发言席,这份荣誉和骄傲。站在这个讲台的我很不安很忐忑甚而有些慌张,我,一个行政专员,来公司仅仅一年的时间,这份肯定于我太重太沉,谢谢大家对我的信任,谢谢在座的各位愿意听我的分享。
10年的年终总结会我刚来不久,当时在台下做后勤的我艳羡地看着那么多不熟悉但亲切的面孔站在这个领奖台接过荣誉证书戴上大红花时,我也曾梦想着有这一刻。今天,我站在了这里。因为你们的肯定,因为你们的支持和鼓励。
前天跟雯雯打电话,这个从我来怡清源就一直带着我成长的良师益友,多希望远在广州的她能回来,因为她带的两个徒弟清儿、阳阳终于可以骄傲地和她一起站在领奖台上。站在这个承载着属于光荣和梦想的舞台,为我们共同的名字——怡清源,我们一直在一起!
大学学食品质量与安全的我,因着喜欢茶、喜欢茶文化机缘巧合地来到怡清源接手行政工作。大大咧咧、粗心的我,其实对于行政工作者吃得苦、耐得烦、受得气、霸得忙的要求还差得太多。在别人眼中行政就是坐在办公室敲敲键盘翻翻报纸,在我没接触之前也曾以为是这样,干过之后才知道自己身兼数重身份,行政专员、食堂帮厨、厨房油渍清理员、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