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12
2022-12-15
2022-12-12
2022-12-12
2022-12-15
更新时间:2023-10-31 13:10:21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2022-12-12
2022-12-15
2022-12-12
2022-12-12
2022-12-15
结对帮扶工作年度总结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振兴乡村教育,富阳区积极响应20_年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新增城乡教育共同体结对学校(校区)1500家”的任务,围绕“教育手段信息化”,打造结对帮扶新范式,形成具有地域特色、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推动区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截至目前,我区新增城乡教育共同体学校16对31所,达标率,其中融合型结对学校1对2所,共建型结对学校15对29所,实现跨校交流教师21人。20_年,区域内教共体学校间共开展同步课堂活动330余节,教师网络研修130余次,双方教师线下教研70余次,在时间节点内100%完成全年“教共体”任务。
一、三项举措,确保工作稳步实施
(一)精细化制定帮扶形式评价标准
通过顶层设计、结对学校代表校多次讨论,制定了富阳区同步课堂、教师网络研修的条纲式评价标准,在此标准下开展了区域内结对帮扶形式评比活动,形成结对帮扶优质教育资源库,促进结对帮扶活动向高质量方向发展。
(二)高标准构建同步录播互动系统
富阳区与行业领先的海康威视公司合作,以同步课堂应用共同探索教学创新应用,实现AI人脸识别和教学内容互动两大创新应用。AI人脸识别结合海康威视AI智能分析技术,在同步课堂中加入“AI座位表”功能,通过AI人脸识别技术解决主讲教师不认识从教室学生的问题,让教师轻松实现远程提问、远程互动点名,实现了课堂教学内容的互动,提高教学效果。此外,海康威视推出“易教学”软件,实现了课堂教学内容的互动,实现主、从教室同步内容、同步答题,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活动中,随学随练,老师即时点评,提高教学效果。
(三)建平台扩大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本着开放性、共享性原则,富阳区开发、整合专业优质的教学资源,利用教学管理平台初步建成了一个具有原创性、便携性的大型共享教学资源库。组织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多媒体课件制作能力的一线教师,组成网上教学资源开发队伍。
二、三项经验,凸显工作实践成效
(一)借助“互联网+”技术,解决跨地域、跨时空的问题
课堂教学有其固有的规律,不管是何种形式的课堂,依然围绕“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这三大问题。由此可知,技术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1.音、影实时传播,不能有过多的延时;
2.增强环境的现场感,身临其境;
3.提升交互能力。
通过与后勤服务中心技术部门的协商,在实际操作中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富阳区基本解决了上述几个问题,让同步课堂教学有了基本的环境保证,确保了同步课堂教学质量。
(二)加强新应用场景指导,探索同步课堂实施路径
结对学校的双方两个班级通过“互联网”进行联结,组成一个大班级,情况比较复杂,需要解决的重点不在学科教学本身,而在于教学方式的改变。通过各学科的共同努力,基本达成以下几点共识:
1.学生的学科基础尽量接近,否则教学受益面太小;
2.教学内容尽量选择对学科基础要求不高的内容,确保课堂教学效率;
3.多途径了解学情,如:赴受援学校实地考察;课前进测,获取数据;学生原有作业情况分析等。
4.多方式进行互动。在实验校和学科教研员的努力下,围绕问题设置、提问方式、学生活动、展示方式等方面进行研讨、尝试,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同时技术组给予了“同屏书写”技术支持,极大增强了教学的现场互动感,真正体现了技术辅助教学。
5.双师课堂增强教学实效。因场地的原因,支援方教师不能观测对方学生的练习情况以及进行面对面地指导,需要受援方教师有效配合,弥补同步课堂中的一些不足。
(三)搭建平台,提升“教共体”的实效
1.组织同步课堂教学优质课评比,展示同步课堂优秀的操作、组织方案,提升同步课堂的实效性。
2.组织网络研修案例评比。通过网络研修的视频展示研修过程,评估研修质量,强化研修聚焦学科理解,通过研究“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3.组织同步课堂教学案例评比,让更多的教师投入到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的研究中去,促使这项工作更好地落地。
4.组织各类展示活动,推广技术应用、教学组织的方式,展示教学方式的变革等等。
三、三点思考,描绘未来工作蓝图
(一)合理布置,提高教共体建设水平
富阳区不仅仅要吸取借鉴其他地方的成功经验,也要加强创新,体现特色,突出差异,多样化体现均衡性。在提高受援学校学科教研质量、教学管理水平及教学质量,开展学科结对的基础上,采取专题合作的措施,就结对双方某个共同关心的问题,集中各方优势,以项目协作小组的形式,开展合作研究。
(二)加强教研,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
要主动运用网络研修这种形式,让更多的教师能参与活动,实现网络研修日常化,提升工作效率,缓解工学矛盾。核心校的骨干教师与成员校教师可以通过网络研修和线下教研这两种渠道,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在这一过程中,骨干教师发挥自身优势,带动双方教师相互性地、经常性地交流分享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学习任务。
(三)强化联动,优化结对帮扶运行机制
在结对关系中,受援学校要把握机遇,不能被动吸收,要主动交流,特别是要利用城乡教育共同体这一平台,打造教师队伍,培养骨干教师,盘活学校教育资源,做大优质教育资源,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教师交流等方面实现“理念共享、资源共享、方法共享、成果共享”,以此达到结对双方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目的。
此项活动内容丰富,按照学期初的工作计划一一落实.主要内容有:
月份以学校主要负责人为主,组建成立新一届工作小组,明确职责,加强配合,全面加强对教育区域共同体工作的领导、规划、协调、组织、实施,协同做好教育区域共同体建设工作.
月11日,我校荆常新校长赴实验学校联系张连平副校长,促成两校之间的师徒结对、同伴互助.为此,两校建立了教师结对对接联系方式,并且我校选派了部分骨干教师赴实验学校进行结对交流.这些,为今后教师之间的课堂教学提升和教育资源共享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月11日,实验学校张连平副校长校、罗涛主任带领三名教师为我校送课.实验学校付丽丽老师的英语课,从教学理念、教学设计以及教学方法上,都在诠释着什么的课才是学生感兴趣的课;崔莲珍老师的语文课给我们最大的启迪就是高效,在课堂她能更准确的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知识上做到重点突出;数学老师的课,深入浅出,讲解清晰,并能够做到当堂讲,当堂练,当堂清.这些课将为我们今后,课改指明了方向.送课课结束后,我们都深知展示课只是手段而已,形式不能局限于单一的一次送课,更应注重于交流学习,使得两校教师之间在教育教学等方面都有所得.基于这样的认识,送课结束之后,双方学校的教师都坐在一起进行相应的教学研讨活动,大家都非常诚恳地阐述各自的真知灼见,在这样的交流与切磋中双方教师在业务水平及教学理念等方面都会起到促进作用.
月25日至26日两校实行联动教研.我校组织教师分五大学科,有各分管主任带队赴县实验学校参加城乡教育区域共同体听课活动.前两节随堂听课,第三节听取了实验学校优秀教师就本学科教学作的经验报告,与实验学校老师交流探讨教学中的困惑或不足.
为响应上级的教育均衡和教育公平,这种活动必须常态化,建立制度,还可以把共建学校捆绑,对县城学校的考核,必须捆绑上农村学校,以更好地督促他们负责任地做好共建工作.
最后,此次活动的实施,让我们感受到了优质资源共享的重要性,更深刻地认识了我校自身的不足.我们将进一步强化城乡交流教研措施,不断总结自己的经验,虚心学习实验学校的做法,再接再厉,开拓创新,使我们的区域联动,均衡发展永远成为教师成长的重要平台.
荆家镇里仁中学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