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三号返回直播观后感悟【10篇】

更新时间:2023-05-09 10:34:46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xc

从这次神州十三号的成功发射和着陆里,我们要看见的,不仅仅是在我国发展历程中在航天事业上辛勤的耕耘,以及无数先辈付出的万千心血,我们更要看见,中国载人航天精神的伟大。《神舟十三号返回直播观后感悟》是i乐德范文网为大家准备的,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神舟十三号返回直播观后感悟


  4月16日9时56分,神舟十三号返回舱如白昼流星,披着红白色的降落伞,在全世界的瞩目下在东风着落场成功着陆。看着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一个个状态良好,面带微笑的出舱,让我深刻感受到国家航天技术的进步与强大。


  看着返回舱旁边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我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我为我的祖国感到骄傲!欢迎三位航天英雄平安回家!


  中国航天技术越来越发达,我为祖国感到自豪!3位航天员非常了不起,他们是祖国的骄傲,是人民的英雄。我希望祖国越来越强,祖国的航天技术越来越强!在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和安全返回的6个月的时间中,有无数的科学技术人员在辛苦工作着。我作为一名初中生,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为将来建设祖国打下扎实的基础。我郑重地向祖国:“强国有我!”


2.神舟十三号返回直播观后感悟


  中国人的航天梦做了几千年,从神话故事的嫦娥奔月,牛郎织女的鹊桥会,夸父追日,到实际行动的万户飞天的壮举,敦煌石窟的仕女飞天壁画,无不彰显着中华民族对飞向太空,遨游宇宙的向往。


  从1999年11月20日到20_年6月17日中国共成功发射了12座神舟飞船,见证了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阔步向前。从神舟5号航天员杨利伟一人一日游,到神舟12号的三人三个月游;从翟志刚把中国人民的五星红旗插在太空开始,无不证明中国的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


  10月16日神舟13号也将飞上太空,三名航天员将乘坐飞船完成一些科研任务,他们分别是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组成。翟志刚是神舟7号的航天员,第一个把中国的国旗插上太空的人,经验丰富;王亚平是神舟十号的太空老师,是中国人第一个站在世界讲台的老师;叶光富是第一次上太空,各方面素质都非常过硬。他们三人将在太空居住6个月,要完成五大飞行任务。


  一是开展机械臂辅助舱段转位、手控遥操作等空间站组装建造关键技术试验。


  二是进行2—3次出舱活动,安装大小机械臂双臂组合转接件及悬挂装置,为后续空间站建造任务做准备。


  三是进一步验证航天员在轨驻留6个月的健康、生活和工作保障技术。


  四是进行航天医学、微重力物理领域等科学技术试验与应用,开展多样化科普教育活动。


  五是全面考核工程各系统执行空间站任务的功能性能,以及系统间的匹配性。


  这次王亚平还要完成出舱任务,成为中国第一个出舱的女航天员。


  在此提前祝福三位航天员在太空平平安安,圆满完成飞天任务。


3.神舟十三号返回直播观后感悟


  “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_年前,“太空教师”王亚平为全国6000多万名学生太空授课时的寄语尚萦绕在耳畔,如今她又一次踏上了太空之旅,将成为中国首位进驻空间站的女航天员,以及中国首位出舱女航天员。寻声凝望,原本神秘遥远的深邃太空离我们越来越近,一个个美丽的“飞天梦”正成为现实。


  16日凌晨,神舟十三号成功发射,此时距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返回不到一月时间。由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组成的新“太空出差三人组”搭乘载人飞船奔赴中国空间站。此次任务将实现与核心舱径向交会对接、由救援船转入正式任务船等多个“首次”,还将在神舟十二号任务的基础上开展更多的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20_年,神舟五号飞船搭载杨利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历时21小时23分钟成功返回地面,首次实现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_年来,7次载人飞行,间隔期从以年计算到以月相隔,“出差”的频率更快、衔接更顺畅,准备更从容,展现着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能力;太空之旅从“一日游”到“季度游”,再到此次半年的“深度游”,“太空出差”的时间更长,步伐迈得更大更远更坚定,彰显着大国自信的豪情。


  从“两弹一星”、“嫦娥”问月,到“北斗”指路、“天宫”揽胜、“天问”探火,再到“神舟”系列傲游苍穹、“羲和”追日……一次次突破、一步步前进,中华民族向太空的探索已从月球、火星延伸到太阳;中国人民目光所及,正在从仰望璀璨星空到求索暗物质和引力波,甚至打量起太空中更深邃的未知区域。


  “中国航天人的浪漫是把满天神话变成现实”。的确,浩瀚太空里越来越多的中国航天身影,正在将中华民族对浩渺星辰的浪漫情怀,谱写成探索太空的现实诗篇。根据安排,神舟十三号的航天员们在轨驻留6个月,中国人第一次在太空中度过春节。



4.神舟十三号返回直播观后感悟


  神舟十三号平安落地,我们举国欢庆,这是我国向着太空发展更进了一步,证明了祖国的科技越来越强大,我感到无比的自豪。


  我的理想就是当一名宇航员,从现在开始,我要好好学习,努力掌握更多的知识,锻炼更好的身体,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月球会留下我的脚印,火星会留下我的身影,在太阳边上煮咖啡,去海王星避暑。太空漫步,依星入睡,这都不是梦想。加油中国!加油少年!


5.神舟十三号返回直播观后感悟


  载人航天是人类航天活动中系统最为复杂、难度、要求最严的系统工程。按照空间站建造任务规划,今明两年将实施11次飞行任务,包括3次空间站舱段发射,4次货运飞船以及4次载人飞船发射,于20_年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之后,空间站将进入到应用与发展阶段。


  每次飞行任务都是一项“大工程”,背后凝聚着成千上万人的心血智慧。为确保任务顺利实施,各系统各单位全力备战,以优异成绩迎接未来。


  巴丹吉林沙漠深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垂直总装测试厂房内灯火通明,人影绰绰,工作人员穿行在飞船箭体与测试仪器之间,日夜奔走忙碌。


  航天事业被形容为“千人一发箭”,任何环节都事关成败,谁都不能掉以轻心。作为中国航天员进出太空的航天母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一丝不苟的态度搭建安全的“登天梯”。


  “数十人的吊装团队协同执行任务,每一步操作都不能出错,吊装对接误差更是小而又小。每个产品只允许一次吊装落位成功,没有重来的机会,不能有丝毫闪失。吊装对接火箭,一圈数十个螺栓要一次性全部对准连接。”基地工作人员石创峰承担吊装工作,为了做到既快又稳,他自创训练方法,在吊钩上系着焊条,操作吊车从高空将其插入啤酒瓶口里。练到最后,他和同事挥动笨重的吊车铁臂,就像挥动自己的手臂一样灵活自如。


  飞行千万条,安全第一条。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团队把保护航天员生命安全作为底线,在神舟十三号发射、飞行、对接、停靠、返回等任务各阶段,都准备了确保航天员安全的预案和举措,还将首次启用载人飞船应急救援任务模式,全力保证航天员安全往返天地间。


  只有真正了解载人航天工程的.起点在哪里、道路在哪里,才能从历史中汲取力量,更好地前行。


6.神舟十三号返回直播观后感悟


  就在刚刚,神州十三号载人飞船已顺利完成全部既定任务,结束了为期六个月的太空之旅,离开空间站,成功返回祖国东风着陆场。我和全国的小朋友们一样,都在电视机前等待着这激动人心的时刻。


  神舟十三号创造了历史:在轨驻留时间最长、返回速度最快。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女航天员王亚平,她成为进驻中国空间站的第一位女航天员,也是第一次在轨驻留6个月的女航天员。王亚平也由此成为中国首位进行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迈出了中国女性舱外太空行走第一步。作为首位女航天员进驻中国空间站,王亚平老师还在天宫为我们小朋友们主讲了一节天宫课堂,介绍了非常多关于航天的有趣知识。她展示并讲解太空中失重环境下物体运动特性、液体表面张力特性等物理现象。


  去年暑假,在完成学校的“20XX年中国航天大主题小项目儿童研究手记”的时候,我在爸爸妈妈的带领下,参观了海南文昌的卫星发射基地,当时我就对美丽的王亚平阿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加入中国共产党,到成为北大新传硕士、北大心理学博士,后来又成为航天员为国家出征,她既博学又坚定又有信仰。她是新时代中国女性的力量,她让我知道“女性可以成为任何想成为的人”。


  摘星星的妈妈回来了!英雄的航天员母亲为女儿和孩子们摘下满天星斗,用知识让我们从小立志成为一个对人类有用的人。我们的宇航员回家了!神舟真神!



7.神舟十三号返回直播观后感悟


  20_年举国欢庆的祖国生日后不久,我们凝聚了各种高精尖技术的神舟十三号,和经过各种专业训练的三人小队,带着探索太空的任务,远离了家乡6个月后,顺利完成任务,凯旋归来!


  指令长翟志刚出舱过后,说“感觉良好”,这让我不禁欢呼了起来。这次的神舟十三号,任务长达半年,又刷新了中国载人航天生活时长的记录。神舟系列飞船,从1999年开始到现在,已经有了23年的历史,从无人飞行到模拟人飞行,到短时间载人飞行,再到现在的长时间的载人飞行。一次次立下新的里程碑,这都离不开我们的祖国,和所有努力工作的人民。


  看着这些宇航员叔叔阿姨们,我十分羡慕,我也希望能为我的祖国出一份力量,好好学习,好好锻炼正是我们学生时代应该做的事情。我们应该认真读书,时刻准备着为祖国贡献力量!


8.神舟十三号返回直播观后感悟


  我国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于20_年4月16日成功回到地球,他们在太空空间站生活了183天,他们在空间站的每一次实验都带着祖国人民的牵挂,他们承载着我们的希望,他们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伟大的贡献,我深深的佩服他们勇往直前的精神,同时,我也要向他们学习,做一个有梦想的人!


9.神舟十三号返回直播观后感悟


  4月16日,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日子,是神舟十三号3名航天英雄凯旋归来的日子。


  通过视频直播看到现场情景,我内心无比激动,这次的航天旅行标志着我国在载人航天领域取得了新成就,也是所有的航天工作者在载人航天领域经历了千辛万苦,披荆斩棘,在克服了无数困难之后,才有今天的成就。


  作为一名初中生,我更要努力学习科学知识,长大后也能漫步太空,探索更多宇宙秘密。


10.神舟十三号返回直播观后感悟


  我感受到这些为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奋斗的所有航天人的坚持和努力。这一次航天项目的完成代表着我们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进步,彰显了在我们在这一方面的科技实力。


  采访中聂海胜同志说的“就算牺牲也要把国旗插上去”属实令人感动。可以这么说,每一位航天员都为我们的航天事业付出了自己的一生。为了完成任务,他们做好了牺牲的准备,无所畏惧,一往直前。在此期间每一位航天员都需要经过大量的训练去适应模拟环境、失重、应对紧急情况时的操作处理等等,每一次的训练也是为了能更好的完成任务,他们付出的汗水是我们难以想象的,他们做的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尊敬的!当然,不仅仅是我们的宇航员,更有千千万万个在载人航天事业背后默默工作的航天人。


  载人航天事业,需要大数据的支持,先进的科学技术,各个部门之间的默契配合,协调统一的调度等等,没有所有航天人的一起奋斗努力,载人航天事业是难以完成的。我们今天的成功离不开每一位为载人航天事业努力过的人!写到此处,也只剩下“致敬”!


推荐阅读:

  神舟十三号返回观后感想(精选10篇)

  神舟十四号发射观后感10篇

  神舟十三号返回地球观后感悟10篇

  神舟十三号返回地球直播观后感及感悟10篇

  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精选10篇】

  2023开学第一课观后感心得体会100字

神舟十三号返回直播观后感悟【10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