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08
2023-01-12
2023-01-10
2023-01-09
2022-12-31
更新时间:2023-05-14 09:10:16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2023-01-08
2023-01-12
2023-01-10
2023-01-09
2022-12-3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材料一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互相冲突的,一种利益必须消灭另一种的。人类的天性本身就是这样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已也过得完美。
——摘自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思考》
材料二十年前,你问起学生最想成为的职位是做什么,大多数人都会告诉你,他们想当“科学家”“老师”“警察叔叔”等等。到了今天,据新华网的职业意愿调查显示,超过一半95后最向往的职业是主播和网红,参与调查的大部分是大学生。很多大学生认为:靠读书来改变命运,需要寒窗苦读二十余載,而当一个网红,似乎只需要你对着屏幕唱唱歌聊聊天。
——摘自搜狐网《当下大学生最想成为的职业:网红主播?》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择业观,而当代青年的择业观不只是个人的事,还与社会、国家息息相关。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在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上,写一篇发言稿和同学们交流。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文题解析】:
本次联考作文题紧扣当下高考作文的命题特点,采用新材料+情境化+任务驱动的命题形式,将关注目光投向新课程改革的重要议题,同时也是与学生发展切实相关的“职业生涯规划”与“择业观”这一话题,选取富有哲理又凸显时代特色的两则材料,设置了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给出了“写发言稿”的具体任务指令,指向当下高考所重视的实际应用。作文题瞄准社会热点,具有鲜明的价值导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注重培养其社会责任意识,体现了对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的落实。
审题指导
作文题由两部分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具体材料,第二部分为写作任务指令。审题时要两者兼顾,仔细审读。
一、审材料
试题提供了两则材料,第一则材料是马克思的青年择业观,第二材料是当代许多大学生想当网红的事。
前者指出青年在择业时既要考虑到自身的成长,更要以人类的幸福为目标,强调择业时只有努力为他人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过得完美,强调职业的高尚情怀和奉献精神;第二则材料联系社会热点,给出当下不少大学生渴望成为网红的现象,突出了许多大学生不愿吃苦就想成功的思想。
写作时应对两则材料进行辩证分析。我们在敬仰马克思伟大择业观的时候,不能生硬地要求每个人都成为人类的思想者,但一定要有奉献精神;运用第二则材料时也不要极力批判网红,想当网红没有错,错的是材料中的不良思想,对这种一味追求付出少、收入多的思想要加以批判。不能只看到网红的光鲜,更要看到网红背后的“精耕细作”。
二、审任务
高考作文题是限制性与开放性兼具,既有写作角度的限制,又有让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本题写作任务指令中包含多层具体限定,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审题时要多留心。
1.具体情境的限定。作文题设置了“在学校职业生涯规划课上与同学们交流”这一真实的情境,也就是规定了发言的场合是课堂,交流的对象是同学,自己的身份则是青年学生。因此写作时要使用符合这一情境的得体的语言和恰当的表达方式。
2.写作内容的限定。任务指令中的关键词是“当代青年的择业观”,发言的中心必须围绕这一内容,同时要联系上述两则材料谈联想与思考。
3.格式的限定。要求写发言稿,一要符合发言稿的格式,如称呼语、开场白、清晰的观点表述、结尾礼貌致谢等;二要体现发言稿的语言特点,除了像一般议论文一样论点鲜明、逻辑性强外,还要注意语言的对话性与生动性。
4.价值取向的限定。任务指令中“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择业观,而当代青年的择业观不只是个人的事,还与社会、国家息息相关”,这是有着明显价值导向的句子,也为作文立意提供了方向参考。
三、构思立意
写作时应以“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为核心,联系材料提出自己的观点、建议,结合实际谈做法,可按议论文“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思维法则展开,也可以采用驳论法,注意两则材料都要有涉及,辩证地看待。同时关注立意的格局与深度。
【佳作赏析】:择心之所属,立利国之业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很高兴能和大家聊一聊“职业选择”。新华网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95后最向往的职业是主播和网红,这当中有你的一票吗?我们究竟该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呢?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择业观,我们这一代无疑是幸福的,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兴行业不断涌现,电竞选手、AI设计师等新兴职业应运而生,让我们有了更多的选择。然而越是多元的选择,越需要有清晰的规划和坚定的原则。正如伟大哲人马克思告诉我们的:“职业选择应该遵循的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我认为,职业的选择应将个人兴趣与时代需要相结合,才能既无愧于心,又实现价值。
作家路遥曾说,只有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人才有可能成就某种事业。了解自己兴趣,发现自身特长是职业选择的依据。很多人艳羡网红,向往成为主播,其实并非源于兴趣,而只是想像李子柒“一夜成名”、如李佳琦“一夜暴富”,只需对着屏幕笑靥如花,便有打赏源源不断。还能告别秉烛的夜晚,告别如山的试卷,告别酸涩的眼和僵直的背。想当网红,不过是想避开寒窗苦读的苦与泪罢了。这种选择的背后不是理性的思考与责任的指引,只是拒绝奋斗的颓丧,是目光短浅的浮躁与功利。
何况,他们对“网红”职业的认识有失偏颇,只看到轻松获取日进斗金的舒适和惬意,却看不到“网红”成功背后的漫长奋斗与艰辛付出。其实,没有哪份职业是轻松的,只有内心真正地热爱,才能不惧工作中的困难,坚持到底;也只有干一行,爱一行,脚踏实地才能做成、做好一番事业。
职业的选择还与国家、社会息息相关。“无尽的远方,无穷的人,都与我有关”,无数人对此作出了生动的诠释。58年前,一群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青年人扎根塞罕坝,从一棵松到百万亩林海,在风沙肆虐的的茫茫荒原创造了绿色事业;同在那一年,年轻的樊锦诗深入大漠,在艰苦与孤寂中坚守半世纪,以保护敦煌为终身事业。还有放弃百万年薪选择回到最贫困山村的秦玥飞,疫情当前不计报酬的最美逆行者……“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成为他们自觉践行的择业观。心中有他人,心中有社会,才能在每一份职业中无愧于心,才能实现自身的完美与人类幸福的统一。
诚如马克思所言,在职业的选择上,个人的完美与人类的幸福并非敌对、互相冲突的。时代与祖国的发展给了我们更多职业选择,我们的奋斗与收获,也能为国家的建设添砖加瓦,为时代的幸福增色,这是一个成就与自我成就的过程。将个人选择与国家发展相统一,融“小我”于“大我”,则涓滴可汇聚成汪洋,个人与时代共成长。
愿我们摆脱不劳而获的思想,带着热爱,选择理想的职业并为之奋斗,做时代中的一颗星,点缀时代的天空,让更多人分离璀璨星光!
谢谢大家!(熊颖超)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