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问题范文九篇

更新时间:2023-06-22 20:42:05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问题定义是软件定义阶段的第一阶段。作为软件开发人员,您必须了解用户&ldquo你需要电脑来解决什么问题。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问题的文章9篇 ,欢迎品鉴!

第1篇: 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问题

  1、准确把握精神实质

  正确理解新发展理念,是确保中央决策部署在执行落地过程中不变形、不走样的基本前提。准确把握新发展理念的精神实质,必须把理论学习和工作实践结合起来。新发展理念是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发展环境、条件、任务、要求都发生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提出来的,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理解新发展理念,不能止步于了解一些原则和概念,而应把这些原则和概念与实际工作中的具体问题联系起来,学会运用新发展理念来认识问题、分析问题,注重构建与新发展理念相适应的知识体系。准确把握新发展理念的精神实质,还必须立足全球发展大趋势,用更宽广的视野深化认识。当前,世界经济发展举步维艰。要走出困境,各国都需要在经济、社会、政治和对外关系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新发展理念的提出与全球发展大趋势相吻合,包含了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新知识、新经验、新信息、新要求。

  新发展理念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应统一贯彻,不能顾此失彼。既应看到,每一个发展理念所要解决的问题各有侧重:创新发展旨在解决发展方式和发展动力问题;协调发展旨在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绿色发展旨在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开放发展旨在解决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路径问题;共享发展旨在解决发展成果分配的公平正义问题。又应看到,各个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比如,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创新发展模式,要实现共享发展就必须创新分配机制。还比如,能否实现共享发展,不仅影响发展的可持续性,而且影响创新的动力。这就要求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必须树立系统和全局的观念,从整体上协同推进。在规划制定和工作方案设计上,应做好顶层设计,确保各领域政策相互兼容;对各相关责任主体在具体工作中相互支持、相互配合提出明确要求,不能偏执一方、畸轻畸重。

  2、抓住关键问题

  新发展理念的提出,具有明确的目标导向和问题指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创新能力不强、发展方式粗放、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资源环境约束趋紧、收入分配差距较大、消除贫困任务艰巨等问题都相当突出。这些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应根据必要性和可行性,明确阶段性工作重点,抓住最突出、最紧迫、联系最广泛的关键性问题,形成“四两拨千斤”和“以点带面”的效应。落实创新发展理念,必须在不断推进理论、制度、科技、文化等各方面创新的同时,着力推进科技创新,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核心作用。落实协调发展理念,必须在坚持城乡一体、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并重、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同时,着力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不断增强区域发展的协调性。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必须在全面节约、高效利用资源、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的同时,着力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落实开放发展理念,必须在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同时,着力调整优化我国经济结构和对外贸易结构,提升我国产品和服务的国际竞争力。

第2篇: 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问题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对于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各项工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做好新形势下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就要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重点,加强和改进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健全党员立足岗位创先争优长效机制,推动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做好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就是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立健全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长效机制,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探索新方法,使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既体现时代性,又体现先进性。具体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党员教育培训机制。

  一是要建立宏观指导机制,科学制定党员教育培训目标,加强对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宏观指导。二是要建立纪律约束机制,强化对党员教育培训的激励约束,激发接受教育培训的自觉性。

  二、严格党员组织生活制度。

  一是坚持“三会一课”制度。

  每月开一次党小组会,开一次支部会,每季度召开一次党员大会,定期上好党课。

  二是实行党日活动制度。

  定期开展党日活动,以丰富党员组织生活,发挥党员作用。

  三是坚持民主评议党员制度。

  坚持一年一次的民主评议党员工作,,通过民主评议和组织考察,检查和评价每个党员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情况,表彰优秀党员,处置不合格党员,提高党员素质,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建立健全党员激励机制。

  一是实行责任激励。

  结合实际,结合党员的具体岗位、职务,责任落实到人,通过创造条件、定期检查、民主评议等形式,督促党员积极履行职责。

  二是实行目标激励。

  完善党员保持先进性具体要求,作为党员日常行为规范和民主评议的依据。

  四、建立健全党员监督制约机制。

  一是严格党内监督。

  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扩大党内民主,通过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增强每个党员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履行党员义务、行使党员权利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是拓展监督渠道。

  把党内监督和党外监督、专门机关监督和群众监督、自下而上监督和自上而下监督结合起来,加大监督力度。

  三是强化廉洁自律。

  把强化监督与廉洁自律结合起来,要求党员自重、自省、自警、自励,防微杜渐,定期进行自我剖析,查找问题和不足,认真整改。

  五、建立健全党员质量保障机制。

  在发展党员工作中,要认真贯彻“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坚持“两推一公示”,严格发展党员程序。对不具备党员条件的党员处理上,要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严肃进行查处。

  六、建立健全党员联系群众机制。

  一是要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牢记党的宗旨,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增强为民服务的意识,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让群众得到真正的实惠。二是要畅通民意反映渠道。三是完善结对帮扶制度。

  党员教育管理是党的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各级党组织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抓,分管书记作为直接责任人,要具体抓。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执行落实好各项制度,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要建立目标责任制,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工作格局。

第3篇: 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问题

  ***总书记在主持党的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全党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确保“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开好局、起好步。20_年1月11日,***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20_年1月18日,***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都对深入理解新发展理念进行了比较集中的阐述。***总书记这几篇讲话,对大家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很重要,一起来看!

  结合历史和现实,结合一些重大问题,从理论上、宏观上理解新发展理念

  20_年1月18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在中央党校开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在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李学仁/摄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我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其他场合已经讲了不少,今天不从抓工作的角度全面讲了,而是结合历史和现实,结合一些重大问题,从理论上、宏观上讲讲。

  ——20_年1月18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

  要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我们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通过创新培育发展新动力、塑造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做到人有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优。

  要着力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协调既是发展手段又是发展目标,同时还是评价发展的标准和尺度,是发展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是发展平衡和不平衡的统一,是发展短板和潜力的统一。我们要学会运用辩证法,处理好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着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

  要着力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

  要着力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必须主动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坚持对外开放,充分运用人类社会创造的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和有益管理经验。要不断探索实践,提高把握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自觉性和能力,提高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

  要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要根据现有条件把能做的事情尽量做起来,积小胜为大胜,不断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进。

  ——20_年1月18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

  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全党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20_年1月11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开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在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鞠鹏/摄

  我们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回答好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这个重大问题。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成效乃至成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对经济形势进行科学判断,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许多重大理论和理念,对发展理念和思路作出及时调整,其中新发展理念是最重要、最主要的,引导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

  ——20_年1月11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全党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一是从根本宗旨把握新发展理念。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深厚基础和最大底气。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既是我们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新发展理念的“根”和“魂”。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会有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要统筹考虑需要和可能,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循序渐进,自觉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二是从问题导向把握新发展理念。我国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根据新发展阶段的新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更加精准地贯彻新发展理念,举措要更加精准务实,切实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三是从忧患意识把握新发展理念。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随时准备应对更加复杂困难的局面。要坚持政治安全、人民安全、国家利益至上有机统一,既要敢于斗争,也要善于斗争,全面做强自己。

  ——20_年1月11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确保“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新发展理念是一个整体,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全党全国要统一思想、协调行动、开拓前进。无论是中央层面还是部门层面,无论是省级层面还是省以下各级层面,在贯彻落实中都要完整把握、准确理解、全面落实,把新发展理念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切实解决影响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切实解决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问题。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在工作中都要予以关注,使之协同发力、形成合力,不能畸轻畸重,不能以偏概全。从中央层面来说,要从规划设计、宏观指导、政策法律、财政投入、工作安排等方面对全党全国作出指导,抓好关键环节,通过重点突破带动贯彻新发展理念整体水平提升,从全局上不断提高全党全国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各部门既要按照自身职责抓好新发展理念涉及本部门的重点工作,也要综合考虑本部门工作对全党全国贯彻新发展理念的作用和影响。各地区要根据自身条件和可能,既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又抓住短板弱项来重点推进,不能脱离实际硬干,更不要为了出政绩不顾条件什么都想干。

  ——20_年1月28日在党的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进入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更加注重共同富裕问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向着更远的目标谋划共同富裕,提出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目标。共同富裕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既要以新发展理念指导引领全面深化改革,又要通过深化改革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提供体制机制保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主要领域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现在要把着力点放到围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强系统集成、精准施策上来。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要求,也是十分重要的政治要求。越是形势复杂、任务艰巨,越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越要把党中央关于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要求落实到工作中去。只有站在政治的高度,对党中央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才能领会更透彻,工作起来才能更有预见性和主动性。

  ——20_年1月28日在党的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第4篇: 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问题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明确要求全党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首先我们要补齐理论上的短板。近年来,我们国家创新发展动力不断增强,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跃升,创造了人类史上一个又一个的伟大奇迹。而这些实践告诉我们,为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的角度,充分认识新发展理念的丰富内涵、重要地位、巨大作用,用新发展理念来统一思想、统一意志,步调一致地加快现代化建设。

  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增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本领。首先,在把新发展理念贯穿领导活动的全过程中,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统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稳扎稳打、与时俱进。同时,要创新手段,发挥改革的推动作用和法治的保障作用,善于通过改革和法治推动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最后,要守住底线,积极主动、未雨绸缪,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做好应对任何形式的矛盾风险挑战的准备,在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中及时化解矛盾风险。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新发展理念的认识立即调整、行为坚决纠正,一些错误做法更要彻底摒弃,让新发展理念在各地方、各部门的实践中得到精准、高效的落实。

  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发扬斗争精神。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清醒地认识到,在前进道路上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我们要敢于斗争,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刚健勇毅,以改革攻坚、勇于碰硬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增添动力、谋求突破。要善于斗争,讲究斗争艺术和策略,全面提高斗争本领,用好统一战线这个法宝,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建议,多策划战略战役性改革,在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推动变革创新、改革发展。

  站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点,面对向更高发展阶段跃升的历史机遇,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肩负起建设美丽中国的光荣使命,更加积极主动作为,就一定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创造新的更大奇迹。

第5篇: 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问题

  公务员考试的常识判断模块涵盖的知识点非常广泛,也是最能考察一个考生知识积累的科目之一,想要利用常识拉开与竞争对手的比分差距,那么就要在日常的工作学习中,多多积累各类常识知识,比如热点时事、人文常识、地理常识、历史常识等等。但是考生在备考时最苦恼的就是复习范围,这也是常识模块复习起来最大的难点,因为没有具体范围。所以小政建议广大考生不用看专门的某一领域的知识点书籍,重在平日的积累。今天给大家分享的就是关于新发展理念的相关常识。

  一、新发展理念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要求,“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构建新发展格局,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全面准确贯彻新发展理念,是科学制定实施“十四五”规划,顺利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科学指引和重要保证。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建议》首次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经过“十三五”时期的发展,全党全社会对新发展理念的认识和实践不断丰富提升。“十四五”时期,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更需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

  从外部发展环境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这一变局更加复杂化,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从国内发展环境看,我国当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一系列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亟待解决。

  挑战萌生着机遇,压力催生着动力。我们要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只有坚持新发展理念,当代中国才能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实现“十四五”时期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

  二、贯彻新发展理念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力:

  在创新发展方面,需要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比如,在创新发展方面,我国研发经费投入已达到经合组织国家的平均水平,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均跃居世界第一,取得了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载人深潜、量子通信等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产业技术水平由过去的“跟跑”已经转变为在许多领域与发达国家“并跑”,甚至在局部领域处于“领跑”的状况。

  在协调发展方面,需要坚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强顶层设计和战略布局,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同性。

  在绿色发展方面,需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更好平衡人与自然的关系,加快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格局。

  在绿色发展方面,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普遍增强,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空气更清新了。

  在开放发展方面,需要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握好开放和自主的关系,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在共享发展方面,需要强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发展导向,改善人民生活品质,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积极推进教育、卫生、社保、养老、育幼等各方面工作。同时,还需要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防范和化解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各种风险,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在共享发展方面,“十三五”期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6.5%,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3万元,5575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而且是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这在人类历史上是非常大的进步。“十三五”期间,城镇新增就业超6000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基本上保持在5.5%左右的合理区间以内。

  刷题巩固

  (20_四川下半年)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以下最能体现“共享”新发展理念的是()

  A.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建了70多个经贸合作区

  B.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作为世界最长的海底隧道正式贯通

  C.我国确定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

  D.我国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坚持打赢脱贫攻坚战

  【解析】D。本题考查政治常识。

  A项错误,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建经贸合作区,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体现了“开放”新发展理念。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B项错误,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是世界上最长的海底隧道,它是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展现,体现了“创新”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

  C项错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侧重于区域协调发展,体现了“协调”新发展理念。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我国发展不协调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区域、城乡、经济和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等关系上。

  D项正确,脱贫攻坚战致力于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体现了“共享”新发展理念。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我国经济发展的“蛋糕”不断做大,但分配不公问题比较突出,收入差距、城乡区域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较大。在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上,无论是实际情况还是制度设计,都还有不完善的地方。

  故正确答案为D。

第6篇: 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问题

  1、理论学习不到位。

  2、思想上认识不足。

  3、无法在行动上表现。

  4、事后没有总结和提高。

  发展理念就是对“什么是发展、怎样发展、为什么发展”等重大问题的理论思考和理论概括。“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新理念,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党对发展问题思考的最新成果。

  创新是对原有思想的突破、方式的改进、理论和实践的超越。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十八届五中全会把创新确立为发展的新理念,强调坚持创新发展,这表明我们党对发展动力问题有了更清醒的认识,也为今后我国发展找到了稳定的动力源。

  协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方法,即统筹兼顾。发展以布局方式来划分,可以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以空间来划分,可以包括城市和乡村、沿海和内地;以产业来划分,可以包括第一、二、三产业。无论以什么方式划分,尽管在不同的时期和发展阶段上,发展有重点和非重点之别,但是各部分之间必须保持合理的关系,实现相互配合,协同发展,整体推进,这样经济社会才能可持续地前进。

第7篇: 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问题

  理想信念是指人们向往、追求和奋斗的根本目标,是人们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反映。更是一个人进行各种行为的支撑和动力。对一个人来说,没有正确的理想信念,就会失去人生的好处和价值。同样,对一个政党来说,倘若没有正确的坚定的理想信念,就会失去奋斗的目标、偏离前进的方向,就会丧失先进性和存在的依据。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成为实践体系的模范,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所以建设需要党员干部确立远大理想与现阶段我国人民的共同理想结合起来。远大理想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中要经历若干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是这个总过程的组成部分。在我国现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礼貌、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这个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经阶段,党员干部如果没有确立这个共同理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会失去方向,而放弃现实理想信念,实现远大理想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因此,只有了解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的现状,认真探析部分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存在问题的原因,找到解决的路径,才能帮忙党员干部确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才能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发展。

  一、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存在的问题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员干部队伍从总体上讲是能够高扬共产主义理想的风帆,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并能够努力为之不懈奋斗的。但是也要看到,党所处的社会环境,肩负的历史任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加上社会经济生活中出现了许多新状况新问题,这必然会对党员干部产生影响,其中少数意志薄弱者在理想信念方面出现了的问题,有的还十分严重。

  (一)政治思想方面丧失理想信念

  多数党员干部政治思想用心,赞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党的指导思想,同党中央持续高度一致,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但是一部分党员干部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思想迷惘,一些人淡漠、动摇甚至丧失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党的忠诚意识有所动摇,而且逐渐弱化,丧失了理想信念,缺乏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

  认识渺茫论在相当一部分党员、干部中存在,不能正确认识要把执行党的现阶段政策同坚持党的最高理想统一齐来的道理,误认为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不需要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表此刻行为上不能严格按照共产党员条件要求自己,缺乏进取精神,缺乏原则立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好事不点头,坏事不摇头。

  (二)为人民服务宗旨观念淡化

  多数党员干部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能把群众利益放到优先位置,能为他人和群众牺牲个人利益,群众主义观念比较强。有一部分党员干部内心并不想失去个人利益,在不损害个人利益的状况下兼顾群众利益。还有一部分党员干部宗旨观念淡薄,把党的宗旨抛在脑后,由于受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有的党员干部认为市场经济就是追求效益最大化,不存在功利思想和为人民服务,不能正确处理国家、群众、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只追求个人利益而丢掉国家、群众和他人利益,淡化为人民服务观念和服务意识。

  (三)组织纪律涣散,党员意识薄弱

  多数党员干部能够严格要求自己,遵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但是一部分党员干部组织纪律涣散,组织意识不强,长期不参加或极少参加组织生活,个人主义、自由主义严重,有的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的老百姓。

  党员意识的强弱反映党员的理想信念坚持与否,关系到对党的先进性的认同感。有的党员由于党员意识淡化不能自觉地按照党员条件严格要求自己,不能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思想意志衰退,落伍僵化,不用心做群众工作,脱离人民群众。

  (四)部分党员干部道德缺失,缺乏号召力

  多数党员干部道德情操高尚,具有道德人格力量,但有部分党员干部道德败坏、腐化堕落和人格扭曲。一个经济繁荣发展、社会深刻变革的时代,必然是一个呼唤和推崇高尚道德的时代。一个思想上、政治上持续先进性,具有真理力量的党,必然是一个持续高尚道德情操,具有人格力量的党。务必看到,此刻在干部队伍中确实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道德滑坡、道德失范等现象。个性是在极少数党员干部身上暴露出来的人格扭曲、道德败坏、腐化堕落等问题,严重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党员的号召力、影响力、战斗力减弱,党员缺乏自觉自律。在有些部门、行业的管理包括党内的管理主要是靠行政命令、制度、经济手段,而像以往那种“党叫干啥就干啥”的局面明显弱化。党员、干部队伍以权谋私,违法乱纪、贪污腐化现象屡见不鲜,这些问题其深层的思想根源在于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的动摇、淡化。

  二、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历史原因

  1、封建专制主义的惯性影响

  新中国建立以后,中国共产党致力于建立人民民主的新型政治制度,彻底破除封建制度的影响。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多次指出,共产党人不是为了做官,而是为了革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的唯一宗旨。但是,我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封建文化具有较为厚重的历史惯性,至今在我国社会生活中仍然有着很深的影响。如:公共权力的运行以

  “官”的利益和意志为最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少人以是否为官、官职大小、官阶高低为标尺,或参照官职级别来衡量人们的社会地位和人生价值。一些党员干部宗旨意识差,甚至为了升官发财不惜危害党和国家的利益,加上社会普遍存在的敬官、畏官的社会心理,社会层面的监督不力,导致部分党员干部在腐化的路上越走越远,理想信念越来越淡化。

  2、文化大革命的历史创伤和阴影

  文化大革命是给中国人民带来沉重的灾难,过去那种在条件不成熟状况下为共产主义理想社会所做的种种努力失败之后,给人们带来了沉重的阴影。部分人对共产主义的理想产生了怀疑,甚至个别人放弃了共产主义的理想,主张“活在当下”。他们认为共产主义是虚无的,飘渺而不可实现的。文化大革命中长期那种计划经济下禁欲主义被压制的个人物质欲望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被释放,理想信念的放弃使得部分党员干部陷入追求物质生活不能自拔。放弃了对崇高理想的追求和高尚人格的塑造。

  3、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低潮,苏联模式的失败,西方敌对势力的“西化”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已经解体,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也发生了巨变,世界社会主义遭到严重挫折,同时,马克思主义所断言的即将走向灭亡的资本主义经过一个时期的调整后重新获得发展。在这

  种客观情势下,加上西方敌对势力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刻意宣传,“马克思主义过时了”的论调重又鼓噪起来。在这样的背景下,加上一些党员干部不能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观察和解决问题,不能正确分析决定形势,导致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产生怀疑、动摇甚至悲观失望。

  (二)现实原因

  1、党员领导干部不注意理论学习,或者学习理论不够深入,未能学以致用,使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自己的实践

  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这是坚定理想信念的前提。一般说来,任何理想信念的构成,不是凭空产生的,总是依靠必须的载体,这个载体往往是一种观点学说或者主张等。列宁说过“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一些党员重视业务知识的学习而忽视、轻视甚至蔑视政治理论的学习,不了解马克思主义,或者满足于一知半解,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掌握的不系统,知之不多、知之不深。一些党员虽然对马克思主义有了解,仅仅把马克思主义当作知识去掌握,而不是当成行动的指南去运用,从而导致马克思主义和日益丰富的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脱离,成为书斋里的马克思主义和某些人点缀门面或者谋生的工具。

  学习不深入,对理论没有透彻的掌握,就不能深刻理解社会主义运动目前遭受的暂时挫折,学习不深入,就不能使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

  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来指导自己的实践,就不能在实践中不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因此,学习马克思主义,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

  2、在重视经济建设的同时,忽视思想政治工作,导致治党不严,党建工作不力。

  改革开放以来,全党和全国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与此同时,对思想政治工作不像以前那么重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党员干部的教育以前经历全国性的整党教育、“三讲”教育、作风建设教育和先进性教育,但是仅靠阶段性的教育是不够的,往往是教育过了容易松弛,在一度时期放松了对党员、干部的经常性的思想教育和世界观的改造,致使部分党员淡化了理想信念。

  3、理论宣传与现实反差比较大,宣传手段单一,过于重视说教和正面教育。一方面,理想信念宣传手段过于单一,侧重于传统媒介,如报纸、电视、报告会等,而对新传媒如互联网、手机信息等的运用不够,不能适应信息时代发展的需要;理想信念的宣传侧重于说教,强调“理论灌输”,缺乏理论创新。另一方面,理想信念宣传的资料空泛,与日益丰富的现实之间存在不符的现象,侧重于对革命时期构成的优良传统,如“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无私奉献”、“大公无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等资料的宣传上。革命战争时期构成的优良传统当然就应发扬光大,但这些要求是先进性的要求,不能作为一般性要求宣传。过去由于误解,我们把社会主义群众主义价值观和个人利益价值观割裂开来、对立起来,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片面强调群众利益而忽视个人价值,导致

  “你说你的,我做我的”,从而严重削弱理想信念宣传的效果;由于我们过去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导致在理想信念的宣传上存在着说理不彻底的现象,影响理想信念宣传的效果。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因此,强化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务必在及时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开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新局面。

  4、市场经济对党员理想信念的冲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极大的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带动了人们物质生产的用心性和创造性,市场经济是一种法治经济,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法制近乎健全,市场经济的一些理念、原则在法制缺失的背景下对领导干部的行为取向产生负面影响,如自由、等价交换。个性是一些掌握权力的领导干部,在监督缺乏的状况下,等价交换异化成一种权力的寻租行为,市场经济的逐利性使各种思想无不打上利益的烙印,使部分领导干部为追求个人利益而进行权钱交易。应对利益和金钱的诱惑,其人生观价值观必然受到影响,从而导致人们对理想信念的忽视。

  5、党内腐败此刻导致党的形象和威信下降,使理想信念虚无弱化

  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部分领导干部腐败的现象证明,被市场经济扭曲的世俗化的价值观已经影响了一部分人,这些人以权谋私,贪污腐败,官僚主义,腐化堕落。这些问题虽然发生在少数人身上,但是严重败坏了党的威信和形象,削弱了共产主义理想的号召力和正义性,因为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群众对党寄以很大的的期望和信任,腐败现象使群众对党产生失望,对党的前途产生疑惑进而怀疑共产主义理想能否实现。腐败现象也让一些正直的党员对党充满忧虑,意志薄弱的党员往往禁不住诱惑坠向腐败的深渊,而坚持斗争的党员受到排斥打压时往往产生绝望情绪,不愿与腐

  败分子同流合污,愤而选取放弃乃至退党。因此腐败问题对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的恶劣影响是显而易见。

  三、解决党员干部理想信念问题的对策推荐

  (一)加强理论学习和理论创新

  如前所述,很多党员干部理念淡化是因为了理论学习,或者学得不精,未能学以致用,只有对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深刻的认识,并能运用这些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实践,领导干部才能认清目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低潮的实质,才能深刻理解目前中国快速发展正为实现共产主义打下坚实的基础。加强理论学习,一方面,党员干部自学很重要,倡导多读书,读好书,领导党员要自觉的阅读马列主义经典著作,还要重视研究马列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另一方面,要加大干部培训力度,各级党校、干部学院要加大干部的培训力度,要把过去不是很清楚、困扰人们很久的问题说清讲透,如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等等,只有理论透彻、才能使人信服,进而产生信仰,理论清晰了,眼光远了,眼界宽了,心胸就会开阔起来,信念就会足起来,理想信念就能坚定起来。

  (二)理想信念教育与实现个人价值结合起来

  过去极左思潮的年代,我们一度忽视党员普遍人性的一面,对个人价值不够尊重,那个年代塑造“高大全”式人物往往显得不真实,虚伪,不可信,共产党员也是一个具体人,也有七情六欲,也有社会交往和关系,也需要养家糊口,共产党员也离不开个人利益。因此,要把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与共产党员的个人价值结合起来。

第8篇: 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问题

  一是明确职责敲重锤,推动责任落实。从区委常委班子做起,认真履行班子的集体责任,把反腐倡廉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列入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目标管理,统一研究部署、统一组织实施、统一检查考核,毫不动摇坚守“主阵地”。从自身做起,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充分发挥好带头、带领、带动作用,做到部署党风廉政重要工作、过问重大问题、协调重点环节、监督重要案件,躬耕不辍种好“责任田”。从常委班子成员做起,认真履行分管领导责任,不断强化政治定力和“看齐”意识,严格落实“一岗双责”要求,主动抓好分管领域的党风廉政建设,齐心协力打好“攻坚战”。

  二是把好龙头担明责,完善落实链条。健全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领导体制及工作机制,切实把主体责任延伸到每个党支部,形成上下贯通、层层负责的完整链条。紧紧围绕“3783”主体责任体系,制定具体措施办法,建立责任清晰的明细表和坐标系,做到层层有明确之人,事事有负责之人。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进一步建立健全组织领导、分析研判、责任分解、谈话提醒、监督联动、选任把关、倒查问责、风险管控等制度机制,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格局。

  三是准确定位促转变,聚焦主责主业。进一步强化转变意识,保证纪委履行监督职责的独立性,推进纪检监察机关转变职能;纪检监察机关要聚焦中心任务,转变工作职能,明确职责定位,把主要精力放在主业上,真正做到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进一步落实转变举措,积极协调解决纪检监察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对纪检监察机关退出的有关职能及时跟进补位,避免出现任务断层、责任真空;纪检监察机关要增强主业意识,协助党委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督促检查相关部门落实惩治和预防腐败工作任务。进一步做好转变保障,一如既往地支持纪委监督执纪、查办案件,坚决做执纪执法机关的坚强后盾;纪检监察机关要大力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履职尽责的能力和水平;广大纪检监察干部既要严格执纪、铁面无私,又要正人先正己、严格自律,树立忠诚可靠、服务人民、刚正不阿、秉公执纪的良好形象。

  四是注重效果动真格,严格责任兑现。加强监督检查,坚持集中检查与分散检查、日常监督与专项检查、明察与暗访、发现问题与督促整改相结合,紧盯时间节点,从细节入手,从具体抓起,严格执纪监督,促使各级党组织、第一责任人和班子成员积极履职尽责。强化考核考评,细化量化主体责任考核标准,加大履行主体责任考核权重,落实考核结果运用制度,形成以考核明职责、定奖惩、树导向、促落实的浓厚氛围。严肃执纪问责,进一步完善并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办法,明确区分个人责任与集体责任、直接责任与领导责任,对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职责范围内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有问题不报告、不反映,敷衍塞责、不抓不管,造成不良后果和恶劣影响的行为,严格实行“一案双查”,既追究当事人责任,也倒查追究相关领导责任,真正发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威慑力。

第9篇: 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问题

  理想信念是指人们向往、追求和奋斗的根本目标,是人们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反映。更是一个人进行各种行为的支撑和动力。对一个人来说,没有正确的理想信念,就会失去人生的好处和价值。同样,对一个政党来说,倘若没有正确的坚定的理想信念,就会失去奋斗的目标、偏离前进的方向,就会丧失先进性和存在的依据。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成为实践体系的模范,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所以建设需要党员干部确立远大理想与现阶段我国人民的共同理想结合起来。远大理想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中要经历若干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是这个总过程的组成部分。在我国现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礼貌、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这个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经阶段,党员干部如果没有确立这个共同理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会失去方向,而放弃现实理想信念,实现远大理想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因此,只有了解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的现状,认真探析部分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存在问题的原因,找到解决的路径,才能帮忙党员干部确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才能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发展。

  一、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存在的问题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员干部队伍从总体上讲是能够高扬共产主义理想的风帆,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并能够努力为之不懈奋斗的。但是也要看到,党所处的社会环境,肩负的历史任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加上社会经济生活中出现了许多新状况新问题,这必然会对党员干部产生影响,其中少数意志薄弱者在理想信念方面出现了的问题,有的还十分严重。

  (一)政治思想方面丧失理想信念

  多数党员干部政治思想用心,赞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党的指导思想,同党中央持续高度一致,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但是一部分党员干部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思想迷惘,一些人淡漠、动摇甚至丧失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党的忠诚意识有所动摇,而且逐渐弱化,丧失了理想信念,缺乏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

  认识渺茫论在相当一部分党员、干部中存在,不能正确认识要把执行党的现阶段政策同坚持党的最高理想统一齐来的道理,误认为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不需要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表此刻行为上不能严格按照共产党员条件要求自己,缺乏进取精神,缺乏原则立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好事不点头,坏事不摇头。

  (二)为人民服务宗旨观念淡化

  多数党员干部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能把群众利益放到优先位置,能为他人和群众牺牲个人利益,群众主义观念比较强。有一部分党员干部内心并不想失去个人利益,在不损害个人利益的状况下兼顾群众利益。还有一部分党员干部宗旨观念淡薄,把党的宗旨抛在脑后,由于受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有的党员干部认为市场经济就是追求效益最大化,不存在功利思想和为人民服务,不能正确处理国家、群众、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只追求个人利益而丢掉国家、群众和他人利益,淡化为人民服务观念和服务意识。

  (三)组织纪律涣散,党员意识薄弱

  多数党员干部能够严格要求自己,遵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但是一部分党员干部组织纪律涣散,组织意识不强,长期不参加或极少参加组织生活,个人主义、自由主义严重,有的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的老百姓。

  党员意识的强弱反映党员的理想信念坚持与否,关系到对党的先进性的认同感。有的党员由于党员意识淡化不能自觉地按照党员条件严格要求自己,不能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思想意志衰退,落伍僵化,不用心做群众工作,脱离人民群众。

  (四)部分党员干部道德缺失,缺乏号召力

  多数党员干部道德情操高尚,具有道德人格力量,但有部分党员干部道德败坏、腐化堕落和人格扭曲。一个经济繁荣发展、社会深刻变革的时代,必然是一个呼唤和推崇高尚道德的时代。一个思想上、政治上持续先进性,具有真理力量的党,必然是一个持续高尚道德情操,具有人格力量的党。务必看到,此刻在干部队伍中确实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道德滑坡、道德失范等现象。个性是在极少数党员干部身上暴露出来的人格扭曲、道德败坏、腐化堕落等问题,严重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党员的号召力、影响力、战斗力减弱,党员缺乏自觉自律。在有些部门、行业的管理包括党内的管理主要是靠行政命令、制度、经济手段,而像以往那种“党叫干啥就干啥”的局面明显弱化。党员、干部队伍以权谋私,违法乱纪、贪污腐化现象屡见不鲜,这些问题其深层的思想根源在于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的动摇、淡化。

  二、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历史原因

  1、封建专制主义的惯性影响

  新中国建立以后,中国共产党致力于建立人民民主的新型政治制度,彻底破除封建制度的影响。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多次指出,共产党人不是为了做官,而是为了革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的唯一宗旨。但是,我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封建文化具有较为厚重的历史惯性,至今在我国社会生活中仍然有着很深的影响。如:公共权力的运行以

  “官”的利益和意志为最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少人以是否为官、官职大小、官阶高低为标尺,或参照官职级别来衡量人们的社会地位和人生价值。一些党员干部宗旨意识差,甚至为了升官发财不惜危害党和国家的利益,加上社会普遍存在的敬官、畏官的社会心理,社会层面的监督不力,导致部分党员干部在腐化的路上越走越远,理想信念越来越淡化。

  2、文化大革命的历史创伤和阴影

  文化大革命是给中国人民带来沉重的灾难,过去那种在条件不成熟状况下为共产主义理想社会所做的种种努力失败之后,给人们带来了沉重的阴影。部分人对共产主义的理想产生了怀疑,甚至个别人放弃了共产主义的理想,主张“活在当下”。他们认为共产主义是虚无的,飘渺而不可实现的。文化大革命中长期那种计划经济下禁欲主义被压制的个人物质欲望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被释放,理想信念的放弃使得部分党员干部陷入追求物质生活不能自拔。放弃了对崇高理想的追求和高尚人格的塑造。

  3、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低潮,苏联模式的失败,西方敌对势力的“西化”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已经解体,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也发生了巨变,世界社会主义遭到严重挫折,同时,马克思主义所断言的即将走向灭亡的资本主义经过一个时期的调整后重新获得发展。在这

  种客观情势下,加上西方敌对势力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刻意宣传,“马克思主义过时了”的论调重又鼓噪起来。在这样的背景下,加上一些党员干部不能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观察和解决问题,不能正确分析决定形势,导致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产生怀疑、动摇甚至悲观失望。

  (二)现实原因

  1、党员领导干部不注意理论学习,或者学习理论不够深入,未能学以致用,使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自己的实践

  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这是坚定理想信念的前提。一般说来,任何理想信念的构成,不是凭空产生的,总是依靠必须的载体,这个载体往往是一种观点学说或者主张等。列宁说过“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一些党员重视业务知识的学习而忽视、轻视甚至蔑视政治理论的学习,不了解马克思主义,或者满足于一知半解,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掌握的不系统,知之不多、知之不深。一些党员虽然对马克思主义有了解,仅仅把马克思主义当作知识去掌握,而不是当成行动的指南去运用,从而导致马克思主义和日益丰富的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脱离,成为书斋里的马克思主义和某些人点缀门面或者谋生的工具。

  学习不深入,对理论没有透彻的掌握,就不能深刻理解社会主义运动目前遭受的暂时挫折,学习不深入,就不能使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来指导自己的实践,就不能在实践中不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因此,学习马克思主义,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

  2、在重视经济建设的同时,忽视思想政治工作,导致治党不严,党建工作不力。

  改革开放以来,全党和全国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与此同时,对思想政治工作不像以前那么重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党员干部的教育以前经历全国性的整党教育、“三讲”教育、作风建设教育和先进性教育,但是仅靠阶段性的教育是不够的,往往是教育过了容易松弛,在一度时期放松了对党员、干部的经常性的思想教育和世界观的改造,致使部分党员淡化了理想信念。

  3、理论宣传与现实反差比较大,宣传手段单一,过于重视说教和正面教育。一方面,理想信念宣传手段过于单一,侧重于传统媒介,如报纸、电视、报告会等,而对新传媒如互联网、手机信息等的运用不够,不能适应信息时代发展的需要;理想信念的宣传侧重于说教,强调“理论灌输”,缺乏理论创新。另一方面,理想信念宣传的资料空泛,与日益丰富的现实之间存在不符的现象,侧重于对革命时期构成的优良传统,如“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无私奉献”、“大公无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等资料的宣传上。革命战争时期构成的优良传统当然就应发扬光大,但这些要求是先进性的要求,不能作为一般性要求宣传。过去由于误解,我们把社会主义群众主义价值观和个人利益价值观割裂开来、对立起来,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片面强调群众利益而忽视个人价值,导致

  “你说你的,我做我的”,从而严重削弱理想信念宣传的效果;由于我们过去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导致在理想信念的宣传上存在着说理不彻底的现象,影响理想信念宣传的效果。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因此,强化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务必在及时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开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新局面。

  4、市场经济对党员理想信念的冲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极大的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带动了人们物质生产的用心性和创造性,市场经济是一种法治经济,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法制近乎健全,市场经济的一些理念、原则在法制缺失的背景下对领导干部的行为取向产生负面影响,如自由、等价交换。个性是一些掌握权力的领导干部,在监督缺乏的状况下,等价交换异化成一种权力的寻租行为,市场经济的逐利性使各种思想无不打上利益的烙印,使部分领导干部为追求个人利益而进行权钱交易。应对利益和金钱的诱惑,其人生观价值观必然受到影响,从而导致人们对理想信念的忽视。

  5、党内腐败此刻导致党的形象和威信下降,使理想信念虚无弱化

  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部分领导干部腐败的现象证明,被市场经济扭曲的世俗化的价值观已经影响了一部分人,这些人以权谋私,贪污腐败,官僚主义,腐化堕落。这些问题虽然发生在少数人身上,但是严重败坏了党的威信和形象,削弱了共产主义理想的号召力和正义性,因为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群众对党寄以很大的的期望和信任,腐败现象使群众对党产生失望,对党的前途产生疑惑进而怀疑共产主义理想能否实现。腐败现象也让一些正直的党员对党充满忧虑,意志薄弱的党员往往禁不住诱惑坠向腐败的深渊,而坚持斗争的党员受到排斥打压时往往产生绝望情绪,不愿与腐败分子同流合污,愤而选取放弃乃至退党。因此腐败问题对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的恶劣影响是显而易见。

  三、解决党员干部理想信念问题的对策推荐

  (一)加强理论学习和理论创新

  如前所述,很多党员干部理念淡化是因为了理论学习,或者学得不精,未能学以致用,只有对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深刻的认识,并能运用这些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实践,领导干部才能认清目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低潮的实质,才能深刻理解目前中国快速发展正为实现共产主义打下坚实的基础。加强理论学习,一方面,党员干部自学很重要,倡导多读书,读好书,领导党员要自觉的阅读马列主义经典著作,还要重视研究马列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另一方面,要加大干部培训力度,各级党校、干部学院要加大干部的培训力度,要把过去不是很清楚、困扰人们很久的问题说清讲透,如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等等,只有理论透彻、才能使人信服,进而产生信仰,理论清晰了,眼光远了,眼界宽了,心胸就会开阔起来,信念就会足起来,理想信念就能坚定起来。

  (二)理想信念教育与实现个人价值结合起来

  过去极左思潮的年代,我们一度忽视党员普遍人性的一面,对个人价值不够尊重,那个年代塑造“高大全”式人物往往显得不真实,虚伪,不可信,共产党员也是一个具体人,也有七情六欲,也有社会交往和关系,也需要养家糊口,共产党员也离不开个人利益。因此,要把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与共产党员的个人价值结合起来。

推荐阅读:

  关于党史学习教育汇报材料【十七篇】

  对其他党员同志的意见和建议范文(通用3篇)

  关于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方案【三篇】

  巡察工作汇报材料范文六篇

  商品房认购协议范文(精选6篇)

  人大议案建议提案集合6篇

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问题范文九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