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节能宣传周时间】2023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活动方案
2023-03-15
2023-03-20
2023-03-18
2023-01-16
2023-03-16
更新时间:2023-06-24 09:34:38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2023节能宣传周时间】2023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活动方案
2023-03-15
2023-03-20
2023-03-18
2023-01-16
2023-03-16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程下一步打算和措施的文章15篇 , 欢迎大家参考查阅!
近年来,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庙山镇乐泉社区坚持把党建引领融入新农村建设,围绕党建品牌化建设,开展“党建领航”行动,促进乡村振兴。社区坚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抓特色促产业发展”的工作思路,按照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基础设施改造、乐器制作产业发展和民俗文化旅游的科学定位,走出了一条党建聚力引领、特色产业发展与民俗文化旅游相融合的新型农村社区发展之路。
党建领航,凝心发力筑牢基建精魂。投资700余万元,提升改造党员活动场所,建强党组织服务阵地,高标准建设总面积4500平方米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全面提档升级“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党员活动室、党史纪念馆、“第一书记”纪念馆等场所,逐步成为集“党群、政务、商贸、社区、文体”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党群服务体系,成为社区服务民生、凝聚民心的坚强阵地。配齐配强基层党建工作力量,配社区副书记1名,党性教育活动常态化,实行党员分类管理和党员积分管理,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党员固定活动日、“四议两公开”等制度,扎实开展理论学习研讨,推进党员教育管理的日常化、规范化、常态化,班子战斗力明显增强,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大幅度提升。开展“党员做榜样,献礼十九大”等专题活动,党员开展“亮身份、戴党徽、做公益”志愿服务活动,每名党员公开进行“一句话承诺”,为社区建设贡献力量,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愈加凸显。研究制定首问负责、限时办理、办结反馈等规定,规范了服务流程,改进了干部作风,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大幅度提升。
文化搭台,产业融合催生经济热点。乐泉社区是“中国民族乐器之乡”“江北乐器第一村”“全市30个旅游特色村”,主要生产二胡等民族乐器,二胡产销量占全国销售市场份额的一半以上。近年来,社区在第一书记的帮助下,抓住全省发展文化旅游业、打造特色旅游小镇的有利时机,依托乐泉村作为“全市30个旅游特色村”、二胡制作专业村的平台,制定了“弘扬民乐文化,打造古韵二胡小镇”的发展规划。一期投资1000多万元,建设了二胡文化广场、二胡展厅、二胡博物馆等场所,举办中国(乐泉)首届二胡文化节暨第三届二胡制作工艺大赛,开设网店30余家,“乐泉”“鲁杰”等两大乐器制作品牌名声远扬,乐器远销山西、陕西、河南等近20个省市。项目二期室外二胡产业综合体,占地150亩,计划投资1000万元,近期开工建设,主要建设室外演奏、培训、生产作坊于一体的产业综合体。项目三期专业艺术体验综合体,计划投资1000万元,重点打造高品质的二胡家庭作坊和音乐民宿,用特色文化产业打响“特色旅游小镇”名片,积极创建“省级特色旅游示范村”。
民生攻坚,项目改造创建美丽乐泉。整合各类资金2200余万元,实施美丽乡村、农田水利、文化惠民、爱心助学等21项民心工程。社区先后硬化村内道路7.2万平方米,其中沥青路2.7公里,栽植绿化苗木3.8万株,安装路灯326盏,架设供电线路4300米,改厕225套,疏通下水道2.8万米,新建党群服务中心1处,改造村级办公场所6处,建文化广场6处,改造汪塘3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2个,修桥1座、蓄水坝1处,新建多媒体教室1处,图书室2处,社区村民生产、生活环境大大改善。在加强硬件设施投入的同时,注重扶贫扶志,累计开展文化惠民、爱心助学、健康义诊等活动20余次。
此外,乐泉社区精准引入扶贫产业,通过发展冬暖式蔬菜大棚、拱棚,带动老百姓种植蔬果、菌菇,增加村集体和村民收入。陈邵村、前海沿村、乐泉村等均有不同规模的大棚和拱棚,共计300余亩,种植的西红柿、辣椒、西瓜、香菇、蘑菇等新鲜蔬菜瓜果深受市场欢迎,“绿色无公害、订单式种植”不仅打响了品牌,更是富了百姓腰包。
为深入贯彻***总书记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县委关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部署要求,推动党建工作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精准对接,为全面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组织保证,特制定如下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和视察特别是视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始终把服务保障脱贫攻坚促进乡村振兴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以提升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为目标,以“四抓两整治”为重点,以党支部建设标准化为抓手,全面落实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各项任务,为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大靖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二、重点工作
(一)建设标准支部,构筑坚强堡垒
1.规范组织生活。一是各支部要严格按照“三会一课”制度要求,以党员教育管理为基本内容,以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基本目标,每季度召开1次党支部党员大会;每月召开1次党支部委员会;每月召开1至2次党小组会;每季度上1次党课;每年至少召开1次党员组织生活会和民主生活会;每月开展一次“主题党日”。同时,在“党建”APP上同步上传会议记录。用严格的组织生活引导党员增强党员意识,带头脱贫致富、引领乡村振兴。二是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利用“学习强国”、“天马党建”APP、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平合,组织党员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总书记视察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深刻领会***总书记对扶贫工作和乡村振兴提出的具体要求、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2.靠实政治责任。认真落实“党委书记统筹抓、分管领导督促抓、包村领导直接抓、各党支部书记具体抓”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责任体系,严格落实《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三个一批”要求,对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行动中不担当、不作为的党员干部严肃追究相关责任、对综合排名靠后的村提出批评预警、对不胜任的村干部坚决予以调整,进一步教育引导全镇党员领导干部带头牢牢扛起服务保障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政治责任。
3.持续整顿提升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建立软弱涣散基层组织常态化整顿提升机制,按照10%的比例确定整顿对象,制定“一支部一对策”整顿提升,落实“四个一”包抓措施,实行“三定三包”联系整改制度,切实解决软弱涣散党组织存在的突出问题。同时认真抓好软弱涣散党组织“回头看”工作,进一步加强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提高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自觉性,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行动构筑坚强堡垒。
4.持续开展党员参教信教和参加封建迷信活动集中排查整治行动。严明党员不得信仰宗教、参加宗教和封建迷信活动的纪律要求,对摸排出的农村信教参教党员采取“一人一策”、结对帮教等措施帮助转化,对拒不改正和经党组织教育仍不转化的,按党内规定予以处理。准确认定并慎重处置不合格党员,严肃处置人在组织,不像党员、不起作用的党员,进一步增强党员的党性观念和纪律意识,净化、纯化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党员队伍,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二)狠抓素质提升,建强骨干队伍。
1.加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一是采取集中学习、研讨交流、理论宣讲、讲党课、开展主题党日等方式,组织党员认真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总书记视察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党章党规党纪、党的优良传统、新时代精神、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知识,用理论滋养初心、以理论引领使命。二是建立流动党员花名册,建立寄学送学台账,党支部书记建立微信平台,采取信息化手段,建立动态管理台账,加强服务管理。充分利用互联网、微信群等媒介组织流动党员进行线上学习交流,确保不断提高党员能力素质。
2.加强后备力量培养。为解决村级干部后继乏人、年龄老化、能力弱化的问题,我镇按照党支部书记职数1:2,其他村干部1:1的比例要求,从农村实用人才、致富能手、民营企业带头人和回村复退军人等各类能人中选拔村干部后备人才,建设了一支政治素质好、带富能力强、群众信得过、发展潜力大、经验丰富且年龄在45周岁以下的村级后备干部库,按照一人一档、一镇一库的总要求,建立了后备人才库,培养锻炼,动态管理,着力解决村班子后继乏人问题。
3.加强村级带头人队伍建设。一是选优配强村(社区)班子。围绕发展选优配强村(社区)班子,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党员干部选拔到各支部班子,尤其选好配强“一把手”。对本村没有合适人选的,通过选派、竞聘专职化等方式解决。二是加大“一肩挑”力度。坚持因地制宜,通过岗位调整、撤换等方式,积极稳妥推进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对村党组织书记或村委会主任空缺村,原则上按“一肩挑”要求选配;对现任村党组织书记能力较强、威信较高的,引导参加选举担任村委会主任;对带头发展产业、带富效果好的党员村委会主任,优先推荐“一肩挑”。三是健全调整退出机制。建立健全村党组织书记履职情况定期研判、动态调整机制,镇领导在包片工作中,注重对村班子和村干部进行分析研判,及时发现状态不佳、能力不足、作风不实的村干部,按“三个ー批”要求进行撤换调整。四是坚持村“两委”成员任职资格联审制度,坚决彻底清理受过刑事处罚、存在“村霸”和涉黑涉恶等问题人员,纯洁带头人队伍,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行动提供人才保证。
(三)强化支部引领,凝聚各方力量
1.加强党员理想信念教育。严格落实集中学习制度,用理论和信仰的力量把党员群众组织在一起,组织有帮带能力的农民党员与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激发困难群众内生动力,为贫困户外出务工、发展产业提供帮助。
2.充分发挥第一书记作用。建立帮扶联系机制,指导帮助村党支部抓好党员学习教育管理监督,指导完善村规民约,制定和实施贫困村发展规划、脱贫计划和帮扶措施;帮助贫困户选准发展路子,大力推进农村“三变改革”,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流转方式,盘活壮大村集体经济。指导开展“脱贫不等不靠、致富双手创造”活动,借助县级十大产业扶持政策、就业创业奖补政策、精神文明建设“文明股”折股分红等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激发群众主动参与脱贫攻坚的主人翁意识和内生动力。
3.充分发挥帮扶单位的作用。按照“强组织、增活力、促发展”目标要求,开展27个帮扶单位党组织与15个贫困村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提高贫困村党支部党建工作水平。村党支部引导社会力量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以产业帮扶、就业帮扶、智力帮扶、金融帮扶、捐赠帮扶为重点,解决贫困户实际困难,为贫困户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做出应有的贡献。
4.激发企业和社会爱心人士共同参与。要动员企业积极参与,因地制宜设立有特色的扶贫车间,实现人岗对接,保障稳定就业,使一人就业,全家脱贫成为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引导企业和社会爱心人士积极响应号召,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以实际行动参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不仅开拓能力企业的市场,也彰显了企业家饮水思源、回报社会的精神。
(四)夯实基础保障,提升服务后劲
1.加强阵地建设。实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改造提升”工程,通过项目整合、党费补助、基层自筹等方式,新建、扩建、维修改造一批活动场所,配套办公服务设施,力争达到“八有”标准。严格落实村干部集中办公和轮流值班等制度,用好乡村组三级便民服务平合,提升村党组织政治引领和服务群众能力,真正把村级阵地建设成为宣传理论政策、凝聚党员共识、为民服务办事、议事决策管理的重要平台。
2.强化监督管理。一是认真落实民主议事决策制度,凡扶贫资金、村级集体经济以及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任务有关的重要事项,严格执行“五议五公开”工作法、党务村务公开制度。二是督促村监会认真履行村务决策公开、惠农政策落实、扶贫资金使用等事项的监督职能,强化村级组织自我监督,切实用好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源头活水。三是从严正风肃纪,坚持挺纪在前面、抓早抓小,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坚决把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领域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持续深入推进作风建设向纵深发展,为推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有效落实打下坚实的作风基础。
3.切实推动产业增效。一是强化示范引领,推动产业发展。将抓党建与产业结构调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党委引领、党支部带动和党员示范作用,引导党员群众带头发展致富产业。二是积极推进“村党支部+专业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做大做强牛羊养殖、枸杞、黄芪、莴笋等特色产业,推动形成支部引领、合作社带动、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党建与产业发展互促共赢良好格局,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4.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健全村集体经济法人治理、经营运营、收益分配、监督管理机制,管好用好中央专项扶持资金、省市下拨补交党费、县财政扶持资金。结合“三变”改革,通过盘活国有资产、购置商铺出租、联建联营宾馆商城、光伏扶贫、入股经营等措施,因地制宜培育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让村党组织有能力、有资源服务群众,更好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实施乡村振兴。
三、组织保障
(一)靠实工作责任。各村党支部要把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行动作为当前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党支部书记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亲自研究部署、调度推动,确保工作落到实处。镇综合运用督查通报、提醒约谈、考核奖惩等手段,大力解决工作推进时紧时松、执行标准变形走样、落实任务敷衍应付等问题。
(二)强化督促指导。坚持问题导向,不定期开展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工作督查调研,及时准确掌握真实情况,坚持把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考核结果作为激励和问责的重要依据,对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重视不够、工作不力的,视情况进行约谈提醒、督促整改,引导广大干部向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疑心聚力。
(三)注重宣传引导。充分运用历史文化名镇大靖等新媒体,加大舆论宣传力度,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做好身边典型和榜样宣传,鼓励基层从实际出发,大胆探索创新,深入挖掘典型,广泛宣传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带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鲜活事例和生动事迹,激励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脱贫攻坚主战场担当作为,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
***总书记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重要指示“要坚持乡村全面振兴,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辽宁省凤城市宝山镇党委始终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以政治引领明责任、组织引领强堡垒、产业引领聚合力,做实抓党建促乡村振兴。
突出政治引领,统筹布局党建一盘棋。***总书记指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大力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和政治功能,以强有力的政治引领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镇党委始终把基层党建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不断完善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机制,以责任落实来推动工作落实。一是严格落实党建目标责任制。每年年初,镇党委都召开班子会议,研究部署党建工作,并进一步细化、量化党建工作目标任务,制订详细的《党建工作要点》,并与各支部书记签订目标责任书,立下组织工作“军令状”,逐级明确职责,分解任务,年终,召开村党组织书记党建工作专项述职会,做到党建工作有计划、有部署、有督导、有考核,形成上下联动,一级抓一级,一级促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格局。二是建立党建工作例会制度。每个月至少召开一次党委会,每个季度至少召开一次党建调度会,每半年至少召开一次党建协调会,通过调度包村领导、包村干部、村书记及党建员等,定期听汇报,定期议党建,有针对性地做出部署,推动全镇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三是积极探索“支部党日+”模式。实施党日活动主题化,以“红色理想、橙色关爱、金色先锋”描绘“多彩党日”,做到月月有计划,月月有主题。各党支部在完成集中学习、缴纳党费等规定动作的同时,开展扶贫帮困、志愿服务、环境综合治理、“两学一做”诗歌会、村里好人评选等活动,切实提升广大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突出组织引领,党群聚力同心筑堡垒。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实践证明,基层党组织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心骨”,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乡村振兴将步履维艰;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乡村振兴便会蹄疾步稳。宝山镇党委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能人”的示范带动作用,不断焕发农村发展新活力。一是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引领作用。镇党委以围绕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等内容,采取领导带头示范学、对照原文个人学、专题党课辅导学、研讨交流深入学等方式强化学习。同时,坚持学做结合,将学习教育与优化营商环境、扶贫攻坚、环境卫生整治等工作有机结合,让表率作用在日常工作中自然发挥。在深入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的同时,开展“大学习、大检查、大规范、大提升”活动,以“组织体系建设情况、带头人队伍建设情况、农村党员队伍建设情况、强化村党组织领导情况、基层基础保障情况”为重点,按照《条例》规定,一条一条对标对表,一个支部一个支部“过筛子”,深入查找存在问题,明确整改措施,限时完成整改,全力开展党支部党建工作整顿提升行动。二是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实现贫困户稳定脱贫,镇村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为有效聚集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镇党委通过中国社会扶贫网的“互联网+”社会扶贫众筹平台,组织镇党员干部线上线下共同推进,帮助爱心人士和贫困户学会注册及使用,为本地的贫困户开启一扇集聚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爱之门”。为不断提升党员主体意识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宝山镇党委围绕“积分评星、党员测星、民主议星、支部定星、党委审星”五个步骤,按照五星级党员不超过党支部党员人数3%的比例,对全镇评选出的21名五星级党员予以表彰。三是充分发挥“能人异士”带动作用。乡村振兴,人才是基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说到底,关键在人。自省、市选派干部到乡镇和村工作以来,宝山镇11名选派干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整合“单位圈”“亲友圈”等资源,为乡村振兴汇聚坚实力量。工作一年来,已争取道路水毁项目2个、扶贫资金50万元以及价值10万元的防火设备,为两个村争取了客运班次,解决了村民出行难的问题;邀请市中医院内科、妇科、眼科等专家,到10个村开展大型义诊活动,受益村民20_余人次。
突出产业引领,“飞地”模式抱团造大船。党的十九大把产业兴旺放在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的首位,表明乡村振兴关键在于激发乡村自身的造血能力,强化产业支撑。只有抓住产业兴旺的“牛鼻子”,挖掘乡村资源禀赋优势,因地制宜发展优势产业,把乡村产业搞活,才能让广大农民通过产业兴旺致富,收获乡村振兴的发展红利。宝山镇党委将打造“两个一批”建设(即打造一批大梨树式的好村庄,培养一批毛丰美式的好干部)作为党委书记主抓的党建项目,把岔路村作为“两个一批”建设培育重点村。20_年,自全市“两个一批”建设启动以来,支部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积极向上申报发展项目,成功获得200万元专项支持,新建了高标准草莓、蓝莓温室大棚15个,占地约100亩,以发包的形式租给村民,每年村集体收入33.9万元。同时,投资120万元,与丹东圣野合作社联合种植陆地蓝莓100亩,年产值30万元左右,每年纯利润10万元以上,村集体经济发展呈现出了多点开花、蒸蒸日上的喜人局面。凭借交通、销路、技术等优势,村里的小浆果大棚吸引了兄弟乡镇的注意,目前,共有11个村以“飞地”模式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落户到岔路村,其中镇域内有5个行政村。通过集群效应和示范作用,村集体在获得租地收益的同时,远乡近邻的村民们到基地学技术、打零工,带动就业百余人,解决了村民冬季就业难的问题,实现了村集体与村民双赢的致富目标。
“上下用心,惟农是务。”新时代,我们要坚决贯彻***总书记关于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汇聚推动乡村振兴的合力,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突出政治标准。乡镇一级是我们党执政的基础,是最基层的一级行政建制,处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一线,承担着农村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职责。乡镇干部是推动基层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方面。乡镇干部作为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在农村的具体执行者,其素质高低,能力好坏直接影响了工作任务的完成。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如何进一步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锻造高素质专业化年轻干部队伍,使之担负起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重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必须认真加以研究。
一、当前年轻的乡镇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乡镇工作是党和政府在农村工作的基础,工作面广、量大、事杂,事无巨细,包罗万象,既要宣传贯彻党的方针政策,执行上级指令,又要尊重老百姓的意愿;既要改造旧环境求发展,还要维护稳定保平安等等。“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特别是一些阶段性、临时性、突击性任务比较多,乡镇干部经常是“跑断腿,磨破嘴”。广大乡镇干部任劳任怨,做了大量的工作,全市农村经济能有快速的发展,农村民生能得到很大的改善,农村社会形势能够保持稳定,与广大乡镇干部的辛勤努力是分不开的。
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的剧增以及国家鼓励高校毕业生投身基层工作相关优惠政策的密集出台,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响应国家号召,满怀激情梦想,通过各种渠道(乡镇公务员招考、乡镇事业干部招聘、农村“三支扶”人员招考和大学生村官转任等)来到广阔的基层组织建功立业。这一群体具有与以往乡镇干部相比的特殊特征,年轻、学历高、富有活力,但现实生活中也存在着对年轻干部下基层的另一种看法:部分年轻干部眼高手低,工作浮于表面,流于形式,不仅没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反而造成负面影响,疏远了干群关系。
一是部分年轻干部有浮躁情绪,患上基层浮躁症。一些年轻于部,工作年限不长,恨不得一夜之间就成领导干部,成为重要职位的领导干部。人往高处走、施展大抱负,是人们普遍的心态,尤其是有的年轻干部看着身边同龄人,个个跃入“龙门”,剩下自己在基层苦守青灯,因而产生浮躁情绪。从主观上分析,个别年轻干部“官”欲太强。有的把当大“官”作为唯一追求,把去大部门工作当作实现欲望的唯一途径。看别人考走了就眼红,想到自己还在基层就着急。于是,学习变味,工作走样,静不下心来做事情,扑不下身子会群众,身在基层心在高处,其浮躁之气可想而知。
二是高学历与“高”能力之间的转化问题。众所周知,高学历不一定代表有能力,更不代表“高”能力,特别是在乡镇,乡镇干部必须是个万金油,计划生育、社会治安、信访维稳、征地拆迁、税费收缴等工作都需要乡镇干部来做。在乡镇工作中,一年四季“中心”工作不断,上级下达分派的种.种指标和任务,无一不忙,无一不管。大部分基层年轻干部刚开始都有在农村大干一番事业的抱负和热情,然而,基层的现实慢慢使这这份热情冷却下来。一些年轻干部感觉到自己的认知、梦想与乡镇工作环境有很大的偏差。因此,少数年轻干部在工作一两年后就慢慢失了工作之初“大干一番事业”的热情,在做乡镇基层工作时就产生消极对待,敷衍塞责的不良心态,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受到抑制,被乡镇工作“推着走”,不能将自身的高学历优势与高能力进行很好地转化。
三是基层年轻干部在工作和生活中“水土不服”。要做好工作,首先是要学会怎样在这个地方生存下来。这就要求基层年轻干部及时、较好地融入当地群众的生活当中。但是我们发现要融入当地生活,必须要经过饮食、方言、风俗等关口,有些年轻干部并没有在农村的生活经历,甚至在家里是“少爷”、“公主”,来乡镇工作后,出现了明显的“水士不服”例如有些年轻干部对前来办事的群众无论男女老少一律是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又如有些年轻干部在工作中不理解政策为何在不同的地方可以有不同的把握尺寸。当这些问题产生时,便觉得自已受了莫大的委屈,分管的领导说不得重话,派不了重活。再者,年轻干部对精神生活的需求往往更多而且迫切,但是在乡镇,尽管这方面改善不少,但总还是那么单调。怎样使自己耐得住寂寞,不要染上一些不良嗜好如赌博等,也是对这群基层年轻干部的另一种考验。
四是职业和事业之间怎样转移的的问题。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造就一批经受过农村艰苦环境锻炼、与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党政干部后备人才。从感情色彩上讲,“职业”是个硬、冷的中性词,但是“事业”却充斥着激情和热情。实际上也是如此,当我们将乡镇公务员或乡镇工作者看成一份职业,恪守市场规则中的职业操守,虽然也能够完成各项工作,但是缺乏一种工作的创新意识和一种对“人”工作的热度。特别是目前的乡镇工作环境较差,待遇较低,随着高房价、高物价,生活成本的增加,年轻干部在生活支出上也较大,往往是工资“入不敷出”、“买不了房,要不了媳妇”,这些因素造成部分基层年轻干部不安心干本职工作,思“城”心切,都想往城里、往机关跑,一心想着考到县、市甚至更高一级的公务员单位任职,平时花较多的时间用在准备考试、面试上。所以,怎样锻造一股干事业的热情,形成干事业的意识,培养对农村的感情,历练农村工作的能力,打破职业思想,正确对待工作,是摆在部分年轻基层干部面前的共同问题。
五是工作经验不足,工作方法单一。长期以来,乡镇干部被称为万金油,意思是无论农村基层什么工作都必须要乡镇干部靠上去,涉及农村基层的所有专业乡镇干部什么都要会那么一点,以此才能适应乡镇工作多样性的工作内容。但是随着形势的变化和发展,农村工作的重点、内容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将管理群众寓于服务群众之中,干部成了群众的“办事员”、“勤务兵”,这就迫切需要与之相适应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但从现实情况来看,有些乡镇干部对如何发展当地经济心中无数,对如何更块地带领群众奔康致富无计可施,对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村工作模棱两可。有些领导干部因此当起“甩手掌柜”逃避工作。有的干部还沿袭过去发号施令、我说你做等“一贯制”的工作方法。比如征地拆迁,群众经常不理解、不支持,其利益诉求一旦得不到满尺就容易出现信访、上访等问题,事情一旦发生,乡镇干部是直接面对群众盾的“第一道防线”,工作任务重、压力大,市场得不到群众的理解。基至受到谩骂、报复;社会舆论也往往不管事实真相,站在相对弱小的群众一边。年轻干部面对这些信访、计划生育、突发事件等复杂问题,“巧招不会用、软法不管用”,越来越多的年轻干部感觉到,群众一句“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还多”能把自已噎死,时常处于对自身能力“恐慌”的状态,不能独挡一面,在面对复杂问题时更焦头烂额、焦虑不安,一方面担心工作得不到领导的认可,又担心问题得不到解决、矛盾激化。
二、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年轻干部队伍的建议
一是把政治素质放在首位,在干部培养选拔中突出政治标准。干部的“高素质”,第一位是政治素质要高。培养选拔干部,必须突出政治标准,要把是否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是否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否坚定“四个自信”、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是否坚决维护***总书记在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全面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作为选人用人的“第一道考题”,准确识别干部的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确保选拔上来的干部首先是政治上的明白人。强化党组织领导和把关作用,严把政治关、廉洁关、品行关、作风关,对政治上不合格的“一票否决”,坚持“凡提四必”,切实防止“带病提拔”。
二是选准理论清醒的高素质年轻干部。理论素养是年轻干部专业素养中的重要内容,作为一名党的领导干部,首先当有专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素养。只有具备了政治理论上的清醒认识和深刻把握,才能自觉运用先进思想指导和引领实践的健康发展。五年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这些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所有党员干部强有力的思想武器。学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增强对哲学理论的专业把握,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要求之一。
三是用好业务精湛的高素质年轻干部。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在社会分工日益细分的当下,人民群众对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专业化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过去,一些领导干部不重视钻研业务,喜欢凭经验、凭感觉做事,工作方法单一、形式手段僵化:做招商引资不懂产业经济,做城市改造不懂建设规划。长此以往,不仅降低了行政效率,损害了服务质量,更影响了党员干部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须知,精通本职工作、当好“行家里手”,既是干部所肩负的岗位职责,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只有积极主动适应新时代的变化,提升自己的专业业务水平,加强对专业知识的吸收掌握,提高对法规政策的合理运用,才能真正成为让人民群众可信赖的干部。
四是培养领导力过硬的高素质年轻干部。领导力,也是一种专业能力。党的领导干部要做好抓统筹、抓协调、带队伍的工作,必须具备高瞻远瞩的管理眼光、统揽全局的管理思维和主次分明的管理逻辑。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社会矛盾和问题必将更加复杂,改革创新的推进步伐必将更加艰难,如果没有科学的领导决断,先进的领导手段,就无法在纷繁复杂的形势中作出科学明智的决策,解决一个又一个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领导能力的专业化不仅是干部能力矩阵的必选项,更是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的必修课。
五是完善干部的专业化培训机制。
六是要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建立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习总书记曾指出“要完善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既鼓励创新、表扬先进,也允许试错、宽容失败,营造想改革、谋改革、善改革的浓郁氛围。李克强总理也说过“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给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让广大干部愿干事、敢干事、能干成事”。这就要求组织部门把“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建立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作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实行领导干部动态管理,落实干部调整常态化,真正形成能者上、不适者下的良性机制;探索建立领导干部干事创业容错机制,旗帜鲜明为那些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进一步发挥好考核的指挥棒作用,把完成工作任务的成效作为干部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把思想的察验、现实的检验、平时的考验、队伍的核验,体现在年度考核、专项考核、日常考核工作中,探索科学的考核办法,努力做到考核考实。
为深入贯彻***总书记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县委关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部署要求,推动党建工作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精准对接,为全面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组织保证,特制定如下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和视察特别是视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始终把服务保障脱贫攻坚促进乡村振兴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以提升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为目标,以“四抓两整治”为重点,以党支部建设标准化为抓手,全面落实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各项任务,为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大靖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二、重点工作
(一)建设标准支部,构筑坚强堡垒
1.规范组织生活。一是各支部要严格按照“三会一课”制度要求,以党员教育管理为基本内容,以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基本目标,每季度召开1次党支部党员大会;每月召开1次党支部委员会;每月召开1至2次党小组会;每季度上1次党课;每年至少召开1次党员组织生活会和民主生活会;每月开展一次“主题党日”。同时,在“党建”APP上同步上传会议记录。用严格的组织生活引导党员增强党员意识,带头脱贫致富、引领乡村振兴。二是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利用“学习强国”、“天马党建”APP、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平合,组织党员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总书记视察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深刻领会***总书记对扶贫工作和乡村振兴提出的具体要求、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2.靠实政治责任。认真落实“党委书记统筹抓、分管领导督促抓、包村领导直接抓、各党支部书记具体抓”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责任体系,严格落实《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三个一批”要求,对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行动中不担当、不作为的党员干部严肃追究相关责任、对综合排名靠后的村提出批评预警、对不胜任的村干部坚决予以调整,进一步教育引导全镇党员领导干部带头牢牢扛起服务保障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政治责任。
3.持续整顿提升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建立软弱涣散基层组织常态化整顿提升机制,按照10%的比例确定整顿对象,制定“一支部一对策”整顿提升,落实“四个一”包抓措施,实行“三定三包”联系整改制度,切实解决软弱涣散党组织存在的突出问题。同时认真抓好软弱涣散党组织“回头看”工作,进一步加强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提高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自觉性,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行动构筑坚强堡垒。
4.持续开展党员参教信教和参加封建迷信活动集中排查整治行动。严明党员不得信仰宗教、参加宗教和封建迷信活动的纪律要求,对摸排出的农村信教参教党员采取“一人一策”、结对帮教等措施帮助转化,对拒不改正和经党组织教育仍不转化的,按党内规定予以处理。准确认定并慎重处置不合格党员,严肃处置人在组织,不像党员、不起作用的党员,进一步增强党员的党性观念和纪律意识,净化、纯化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党员队伍,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二)狠抓素质提升,建强骨干队伍。
1.加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一是采取集中学习、研讨交流、理论宣讲、讲党课、开展主题党日等方式,组织党员认真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总书记视察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党章党规党纪、党的优良传统、新时代精神、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知识,用理论滋养初心、以理论引领使命。二是建立流动党员花名册,建立寄学送学台账,党支部书记建立微信平台,采取信息化手段,建立动态管理台账,加强服务管理。充分利用互联网、微信群等媒介组织流动党员进行线上学习交流,确保不断提高党员能力素质。
2.加强后备力量培养。为解决村级干部后继乏人、年龄老化、能力弱化的问题,我镇按照党支部书记职数1:2,其他村干部1:1的比例要求,从农村实用人才、致富能手、民营企业带头人和回村复退军人等各类能人中选拔村干部后备人才,建设了一支政治素质好、带富能力强、群众信得过、发展潜力大、经验丰富且年龄在45周岁以下的村级后备干部库,按照一人一档、一镇一库的总要求,建立了后备人才库,培养锻炼,动态管理,着力解决村班子后继乏人问题。
3.加强村级带头人队伍建设。一是选优配强村(社区)班子。围绕发展选优配强村(社区)班子,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党员干部选拔到各支部班子,尤其选好配强“一把手”。对本村没有合适人选的,通过选派、竞聘专职化等方式解决。二是加大“一肩挑”力度。坚持因地制宜,通过岗位调整、撤换等方式,积极稳妥推进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对村党组织书记或村委会主任空缺村,原则上按“一肩挑”要求选配;对现任村党组织书记能力较强、威信较高的,引导参加选举担任村委会主任;对带头发展产业、带富效果好的党员村委会主任,优先推荐“一肩挑”。三是健全调整退出机制。建立健全村党组织书记履职情况定期研判、动态调整机制,镇领导在包片工作中,注重对村班子和村干部进行分析研判,及时发现状态不佳、能力不足、作风不实的村干部,按“三个ー批”要求进行撤换调整。四是坚持村“两委”成员任职资格联审制度,坚决彻底清理受过刑事处罚、存在“村霸”和涉黑涉恶等问题人员,纯洁带头人队伍,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行动提供人才保证。
(三)强化支部引领,凝聚各方力量
1.加强党员理想信念教育。严格落实集中学习制度,用理论和信仰的力量把党员群众组织在一起,组织有帮带能力的农民党员与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激发困难群众内生动力,为贫困户外出务工、发展产业提供帮助。
2.充分发挥第一书记作用。建立帮扶联系机制,指导帮助村党支部抓好党员学习教育管理监督,指导完善村规民约,制定和实施贫困村发展规划、脱贫计划和帮扶措施;帮助贫困户选准发展路子,大力推进农村“三变改革”,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流转方式,盘活壮大村集体经济。指导开展“脱贫不等不靠、致富双手创造”活动,借助县级十大产业扶持政策、就业创业奖补政策、精神文明建设“文明股”折股分红等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激发群众主动参与脱贫攻坚的主人翁意识和内生动力。
3.充分发挥帮扶单位的作用。按照“强组织、增活力、促发展”目标要求,开展27个帮扶单位党组织与15个贫困村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提高贫困村党支部党建工作水平。村党支部引导社会力量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以产业帮扶、就业帮扶、智力帮扶、金融帮扶、捐赠帮扶为重点,解决贫困户实际困难,为贫困户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做出应有的贡献。
4.激发企业和社会爱心人士共同参与。要动员企业积极参与,因地制宜设立有特色的扶贫车间,实现人岗对接,保障稳定就业,使一人就业,全家脱贫成为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引导企业和社会爱心人士积极响应号召,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以实际行动参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不仅开拓能力企业的市场,也彰显了企业家饮水思源、回报社会的精神。
(四)夯实基础保障,提升服务后劲
1.加强阵地建设。实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改造提升”工程,通过项目整合、党费补助、基层自筹等方式,新建、扩建、维修改造一批活动场所,配套办公服务设施,力争达到“八有”标准。严格落实村干部集中办公和轮流值班等制度,用好乡村组三级便民服务平合,提升村党组织政治引领和服务群众能力,真正把村级阵地建设成为宣传理论政策、凝聚党员共识、为民服务办事、议事决策管理的重要平台。
2.强化监督管理。一是认真落实民主议事决策制度,凡扶贫资金、村级集体经济以及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任务有关的重要事项,严格执行“五议五公开”工作法、党务村务公开制度。二是督促村监会认真履行村务决策公开、惠农政策落实、扶贫资金使用等事项的监督职能,强化村级组织自我监督,切实用好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源头活水。三是从严正风肃纪,坚持挺纪在前面、抓早抓小,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坚决把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领域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持续深入推进作风建设向纵深发展,为推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有效落实打下坚实的作风基础。
3.切实推动产业增效。一是强化示范引领,推动产业发展。将抓党建与产业结构调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党委引领、党支部带动和党员示范作用,引导党员群众带头发展致富产业。二是积极推进“村党支部+专业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做大做强牛羊养殖、枸杞、黄芪、莴笋等特色产业,推动形成支部引领、合作社带动、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党建与产业发展互促共赢良好格局,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4.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健全村集体经济法人治理、经营运营、收益分配、监督管理机制,管好用好中央专项扶持资金、省市下拨补交党费、县财政扶持资金。结合“三变”改革,通过盘活国有资产、购置商铺出租、联建联营宾馆商城、光伏扶贫、入股经营等措施,因地制宜培育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让村党组织有能力、有资源服务群众,更好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实施乡村振兴。
三、组织保障
(一)靠实工作责任。各村党支部要把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行动作为当前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党支部书记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亲自研究部署、调度推动,确保工作落到实处。镇综合运用督查通报、提醒约谈、考核奖惩等手段,大力解决工作推进时紧时松、执行标准变形走样、落实任务敷衍应付等问题。
(二)强化督促指导。坚持问题导向,不定期开展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工作督查调研,及时准确掌握真实情况,坚持把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考核结果作为激励和问责的重要依据,对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重视不够、工作不力的,视情况进行约谈提醒、督促整改,引导广大干部向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疑心聚力。
(三)注重宣传引导。充分运用历史文化名镇大靖等新媒体,加大舆论宣传力度,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做好身边典型和榜样宣传,鼓励基层从实际出发,大胆探索创新,深入挖掘典型,广泛宣传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带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鲜活事例和生动事迹,激励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脱贫攻坚主战场担当作为,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
贵州省瓮安县围绕脱贫攻坚重点任务,持续夯实基层基础、推进产业发展、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乡风文明,以“四步衔接”进一步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为推动乡村振兴增活力、添动力。
“五个一”建强基层基础。抓好以合理设置一批基层党组织、建立完善一批村级活动阵地、开展一轮巩固提升活动、精心培育一支农村人才队伍、着力打造一批支部党建品牌“五个一”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组织示范,进一步强化农村基层组织设置,提升基层组织力。通过完善组织设置、成立临时党组织、建立联业党组织等规范党组织设置,根据服务群众功能需要配齐功能室,建设一批标准化村级活动阵地,以抓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及农村后进党组织整顿提升等进一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制度,围绕基层组织自治、服务发展等方面打造党建示范点,进一步强化支部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
“双支部”推进产业发展。围绕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充分整合村级党组织、辖区非公企业党组织力量,探索了“组织共建、党员共管、产业共创、发展共享”的“双支部”工作机制,通过建立联系指导制度、搭建县、乡沟通交流平台,加强县乡村三级联动,用好阵地联建、班子联动、工作联抓等措施,进一步丰富、拓展“双支部”工作机制内涵外延。大力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村村建立合作社,不断壮大集体经济,结合“双支部”引领产业发展的思路,依托农村“三变”改革,采取干部带头找订单,村民加入发展建基地,专业合作社找市场、电子商务销售特色农产品等,推动产业发展商业化、规模化、组织化,实现“乡乡有主导产业带动、村村有增收产业示范、户户有增收产业获利”。去年,已建立乡乡万亩示范基地10个,打造村村千亩示范基地86个,进一步筑牢了产业发展基础。
因地制宜“搬”出幸福来。深化“一构架三清单”工作要求,持续抓好易地移民搬迁“五个三”后扶机制的落实和“五联”社区的建设,做好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采取盘活“三地”、统筹“三就”、衔接“三保”、建好“三所”、建立“三个机制”等措施,破解“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难题,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通过宣传易地扶贫搬迁相关政策、带群众实地查看居住环境,在社区建图书馆、电子书屋、老年活动中心、党群活动中心、篮球场等,不断完善新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让搬迁群众打消顾虑、有搬迁意愿。因地制宜为搬迁群众寻找就业途径,充分用好周边的企业资源,为社区移民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部分社区还成立了“创业就业指导办公室”,与周边企业签订帮扶协议,多种形式帮助、促进移民就业,确保搬迁群众更好地适应农村到社区的转变,在城里稳住脚跟,真正实现搬出大山走新路,融入社区过上新生活,进一步提升其幸福指数。
“志智双扶”育乡风文明。强化各乡镇(街道)思想扶贫示范点的带动作用,通过思想扶贫振奋精神、智力扶贫增强技能,进一步实现物质和精神“双脱贫”。把宣传教育融入日常工作,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标语展板、文艺作品下乡巡演等形式,对群众进行思想教育,在党员带头创业致富、带领群众致富过程中更加注重群众思想带动,进一步激发群众内生动力,营造全社会聚焦乡村振兴的良好氛围。加强农村法治宣传教育,完善农村法治服务、引导干部群众遵法学法守法用法,依法表达诉求、解决纠纷、维护权益,形成村内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决策的自治氛围,促进村民民主自治得到有效延伸,村民自己制定村规民约,通过村民民主自治,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约束。发挥正向激励作用,通过评选一批“基层党员示范户”“孝老爱亲示范户”“助人为乐示范户”“遵纪守法示范户”“清洁庭院示范户”“自立自强示范户”“产业发展示范户”等,推进乡风文明建设,进一步激励群众自觉参与共建美好宜居幸福家园。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写入党章。意义重大而深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围绕聚焦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借助产业新城重大发展机遇,柘皋镇汪桥村高点定位、长远谋划、率先行动,努力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走在前列。
一、基本情况
汪桥村位于巢湖市柘皋镇东部,东与夏阁镇相连,西北与苏湾镇毗邻,属丘陵山区,村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山场面积约7000余亩,下辖18个自然村,22个村民组,土地基本完成流转。全村共有810户3000余人,村内耕地面积4500余亩,以种植经济作物为主,主要种植蔬菜、水稻、小麦、棉花、花生等,年人均纯收入20_0元左右。近年来,汪桥村以中心村为核心,突出党建引领,加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不断完善配套基础,3座农业产业园建成投产并取得收益,初步具备了产业化、社区化的基础条件。
二、区域特色优势
一是党建引领村庄建设、经济发展作用明显。汪桥村作为首批全镇党建示范点之一,多次代表柘皋镇迎接各级的党建检查,突出党建引领美丽乡村建设,荣获国家级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百佳范例荣誉;为充分适应市场化运营模式,采取村集体控股、村民自愿入股的方式,注册成立汪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走出了探索新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一步。
二是配套设施基本完善。占地4000余亩的汪桥村综合服务中心已建成使用,服务中心内设一站式为民服务大厅、青年之家、农家书屋、村民议事厅、法律援助室、健康幸福生活驿站、计划生育服务室、党员多功能活动室等各类功能室一应俱全,同时配套有农民文化广场、农民乐园、农村快递收发点、日用品超市、农贸市场等;全村道路硬化率100%,自来水普及率98%,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91%(预计20_年底可达100%),两座日处理50吨的微动力污水处理站运行状况良好。
三是产业基础已经具备。近年来,汪桥村先后规划建成大棚、经果林、瓜蒌三座农业产业园,引入现代化农业种植管护技术,实现了低成本,高产能。目前投资50万元的中草药种植基地已完成各项手续,准备开工建设,在规模化产业园建设同时,汪桥村大胆探索特色种养业,依靠汪桥村水库优势,探索养殖泉水鱼虾项目,20_年汪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和大户合资先行试验50亩左右冷水鱼、小龙虾项目。
四是区位优势明显。汪桥村地处东黄山山脉,背山环水,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境内有小二型水库3座,绿木成荫、植被茂盛,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山下的村落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清新淡雅的田园风光图。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古人庵,位于大桥水库上游,有龙床、龙泉等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了全国各地游客来此游玩。距离镇区高铁站不足10公里,公共交通便捷,具备发展田园综合体的框架,目前正在进行以生态农业,体验式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整体规划,同时借助高铁经济大力发展物流业,将绿色农产品输出创收。
五是文化底蕴丰厚。汪桥村建村550年,拥有得天独厚的红色文化历史,村内有6处距今约140年历史—清末时期修建的古居;巢县动员报社遗址——黄山古人庵;巢县黄山抗日游击大队——汪桥集;党建引领新时代文明实践红色教育点——抗战期间敌后巢县县政府驻地旧址;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供销社;以及多处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老房子均保存完好。对未来发展研学旅行提供保障。
三、经验做法及取得的成效
1.“五老”余热照亮美丽乡村建设之路
为助推美丽乡村建设,在汪桥村党总支的牵头下,由村“五老”人员组成建设理事会。平均年龄65岁的13名成员,在村庄规划、拆旧建新、修路改水、移风易俗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带头拆除破自家旧房和旱厕,带头开展房前屋后“三包”,带头支持施工单位进场建设,对不理解的村民主动上门做工作,对存在的“难点”纠纷耐心协调。在受人尊敬的“五老”带动下,村民们放下了芥蒂,下定了决心,对美丽乡村充满了希望,逐渐形成了一股团结、向上、积极的建设合力。
2.“五老”引领移风易俗
破旧俗,立新规。“五老”成员在移风易俗工作主动带头摒弃封建思想,倡导科学健康的传统风俗。在重大节日,红白喜事和秸秆处置工作中,主动带头落实相关规定,并向村民大力宣传科学文明的节日文化,协助村委会开展禁燃禁放监督工作,为汪桥村打造健康文明美丽乡村工作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3.村民自发捐款修建河畔公园漫步路
美丽乡村建设的根本是人的精神美、心灵美、道德美、素质美,美丽乡村建设初期,汪桥中心村开始实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将原来河道边垃圾堆放场清理出来,并平整了土地,栽种了绿植,添置了健身器材和休憩桌椅,成为了村民休闲健身的河畔公园。村民们见此情景,自发组织捐款购置水泥砂浆,出动人力就地取材,去山边挑拣搬运石块,为公园修出了一条具有本土特色的石头漫步路。同样自发捐款修路的还有汪桥村六甲王自然村村民,他们自发捐款买材料,村内的匠人齐上阵,将原来的泥巴路修成了水泥路,方便了全村百姓的日常生产生活。道路修好后,村民还自发组织修建了功德碑,以此教育后人要团结一致,为家乡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4.合理利用闲置土地,积极探索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一是流转闲置耕地,近年来汪桥村积极探索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针对农村农用土地闲置情况,寻找大户能人流转土地发展产业,现有合作大户5户,流转闲置土地近900亩,逐步发展为规模化、机械化、多元化一体的新型经营主体,解决了土地资源浪费的现象,农户也得到了实惠,现每亩土地流转均价400元。在20_年改扩建县道八板路时,依法征收土地41.42亩,其中村集体土地9.155亩。
二是经营性建设用地再利用,汪桥村经营性建设用地为老村部再利用,已转变为经营性场所,通过网络平台竞价出租,每年1.5万元,现经营农家乐。既提升乡村旅游元素也为村集体带来了收入,收益主要用于村庄基础设施的维护管理。
三是重整闲置的建设用地,汪桥村统筹规划,以绿化、美化、配套基础设施为重点,村西北角一块5亩左右的建设用地闲置多年,荒草丛生,杂树成林,村整治后修了石头路,配套健身、娱乐设施,现成为了村民休闲娱乐的一处小公园。
四是因地制宜增加土地利用率汪桥村近年来主动将一些残次林、荒山等未利用地复垦,增加土地利用率,20_-20_年复垦土地380亩。
5.优化配套硬件设施,紧跟全域旅游发展脚步;
汪桥集现有专业规模化农家乐2家,分别是《汪桥人家》和《汪桥饭店》,一次接待能力300余人。另外汪桥村委会也鼓励村民发展了30户《农家大锅灶》,一户《农家大锅灶》最少接待20余人。汪桥村农家乐接待最大规模的是由20_以来汪桥村举办的两届夏至节民俗体验生活和毅行活动,活动当天汪桥村农家乐接待了高达上千人员,让汪桥村民感受到村庄产业发展前景的一片光明。
汪桥集专业规模化的两处农家乐场地占地面积分别为《汪桥人家》占地面积约1800平方米,《汪桥村》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含盖了接待大厅、大小包厢,客房、厨房卫生间等,设备俱全,让全国各地来访游客来到汪桥美丽乡村真正体验到有玩、有吃、有住的民俗风味。
《汪桥人家》和《汪桥土菜馆》农家乐房屋场地是以租赁形式,与房主签订相关的合同协议后进行的运营模式,《农家大锅灶》是由村民利用自己的房屋庭院进行打造,让来访游客在家中就餐,真正体验到乡村风味。
6.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50兆瓦太阳能发电基地位于柘皋镇汪桥村,于20_年12月29日并网发电,是巢湖市第一个成功并网发电的地面光伏电站。
该基地项目总投资5亿元,占地面积20_亩,总装机规模为50兆瓦,平均每年可向当地提供5000万千瓦时绿色电力,与同等电量的火电厂相比,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1.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4.5万吨,不仅有较好的经济效益,而且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
基地租用汪桥村大桥、六甲王、小吴、塔花、长洼、小熊、双河及集体所有的山场,按照220元/亩的补偿标准,像所属自然村村民进行经济补偿,同时基地每年的定期除草,防火等日常维护工作的用工也从各自然村用工,为村民带了较为稳定的经济收入。
四、未来发展方向
未来,汪桥村将严格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吸收和引进更多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进入农业农村,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逐步完善农业产业体系,充分利用村庄区域特色优势,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紧跟全域旅游发展态势,促进我村休闲体验式农业向纵深发展,同时持续加强农村民主法治建设,持续推动移风易俗、精神文明建设,持续促进农村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事业发展,进一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好绿水青山和田园风光,最终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鄂托克前旗城川镇围绕建设“草原文明城、品质鄂前旗”,突出“红”的底色、“绿”的特色,以乡村振兴为抓手,以“红色立城、绿色富川”为发展目标,以“举红色旗、打研学牌、走生态路、建特色镇、兴绿色产业、创为民团队”为工作举措,全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镇、红色研学旅游融合发展示范镇和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镇,奋力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坚持以“强学习”把握乡村振兴总要求
在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城川镇始终把学习贯彻“三农”思想作为首要任务,推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制度化、规范化,持续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聚焦党史学习教育关键任务,在联系服务群众中践行初心使命,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实效。深入学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论述,牢牢把握党中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战略意图、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努力学懂吃透党中央精神,领会党中央意图,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推进工作,切实把学习效果体现在谋划乡村振兴的具体行动上,确保各项工作方向不偏、行动不缓、效果不减,推动乡村振兴起好步开好局。
坚持以“优党建”强化乡村振兴主心骨
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城川镇始终坚持党管农村牧区工作,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三牧”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主心骨作用,把党的建设贯穿乡村振兴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强化“优党建”意识精心培育,打造“红色城川”党建品牌,实施红色塑魂、创建为民团队、领头雁、固本强基、规范化建设五大工程,实现“红色立城”和“绿色富川”两大目标,推动基层党建工作质量全域提升、全面进步,实现以高质量基层党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领导班子成员在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同时聚精会神抓党建,切实做到党建和业务工作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大力推行“党建+产业发展”“党建+乡风文明”“党建+环境整治”等“党建+”工作模式,着力构建以“优党建”促进融合、强化担当、推动落实、引领发展的工作新格局。创新驻村工作机制,整合各嘎查村驻村帮扶力量,为农牧民提供政策学习、跑腿代办、技术指导等综合性服务,帮助党员干部在为民服务的点滴实践中贴近群众、引导群众、团结群众、赢得群众。推动基层党建工作质量全域提升、全面进步,实现以高质量基层党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坚持以“兴产业”培育乡村振兴新引擎
推进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城川镇坚持把抓党建与促发展、惠民生紧密结合,以“红色立城·绿色富川”为引领,着力构建“一品、两带、三区”现代农牧业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农牧业现代化。集中打造“红色城川”区域公用品牌。立足北纬37度优质果蔬经济带和无定河流域肉牛肉羊养殖示范带区位优势,聚焦产业布局、优势转化、提质增效,高标准推动农牧业产业向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良种化发展,实现优质农畜产品规模供给。坚持以养定种、以种促养,相互借力、互相赋能,种养并进的发展模式,促进优质饲草料种植与畜牧业养殖配套衔接,建成绿色、生态、循环的可持续发展现代农牧业示范区;坚持以现代特色农业种植为引领,以重大旅游项目为支撑,建设田园综合体,打造融合生产、生活和生态于一体的特色经济作物观光、优质果蔬采摘、旅游休闲并重的观光休闲农业示范区;坚持以优势产业为依托,发展优质农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加工协调发展的农畜产品深加工园区。
坚持以“精文旅”塑造乡村振兴好风貌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城川镇致力传承发展提升农村牧区优秀传统文化,立足全镇文旅融合产业布局,构建“一核三翼多点”文旅融合发展布局,以城川民族干部学院为核心,系统提升现有研学点档次和品质。以S216、城二线、城昂线为三翼,合理布局一批集培训、体验于一体的研学点、体验点、示范户和三同户,推进大沟湾、巴彦希泊日草原、哈日色日草原、榆树壕、北大池盐湖等旅游区项目建设,探索多点联动、资源共享、相互协作发展模式,全面实现“连点成线,串线成面”的全域旅游格局,培育“文旅+”产业融合新业态,开展农牧民丰收节暨那达慕大会、榆树壕“60棵榆树”等节庆活动,支持发展民间文化艺术,繁荣民间文艺文化,不断丰富拓展与红色产业相配套的红色研学产品,推动红色文化与蒙元民俗文化体验、农畜产品生产销售等资源互相贯通、相互借力,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功能,持续优化镇综合活动室和嘎查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设施和功能配置,提升红色产业整体性和延续性,增加文化旅游综合吸引力和赢利点,建成糜地梁红色影院、巴彦希泊日“牧与禾”等一批具有草原特色、农耕特色和红色内涵的教育点和实践点,先行先践,逐步推开,累计接待游客、学员53万人次,红色旅游品牌影响力大幅提升。
坚持以“美生态”建设乡村振兴美家园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以生态宜居为关键,以绿色发展为引领,努力实现美丽与发展双赢、生态美与百姓富相统一。城川镇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向生态要效益、向绿色要发展,让良好的生态成为发展最宝贵的财富。城川镇开展大面积国土绿化和生态系统修复工程,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草原生态修复等生态工程,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全面提升绿化率。压紧压实河湖长制,提升河湖保护管理水平,加大无定河流域管护力度,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坚决守住生态底线。严格执行禁牧、休牧等政策,加大森林草原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破坏林草资源行为,积极构建全域生态安全格局。落实“量水而行、以水定地”发展理念,实施全社会节水行动,加快推进农业用水由粗放向精细化转变。深入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做好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常态化开展环境隐患排查整治行动,突出抓好油气开采现场等重点区域环境综合整治。严格保护生态环境,严禁违规占用耕地,协同推进生态保护与绿色富民,大力发展生态产业,促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推广户用光伏煤改电等产业。构建全域枣树和大沟湾区域果树经济林发展格局,切实加大政策引导力度,扩大特色林果产业种植规模,因地制宜培育林下经济,构建农林资源优势互补,生态保护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发展体系。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和x委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各项决策部署,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幸福美丽XX,现结合我镇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全国、全省组织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市委七届七次全会、X委十四届九次全会精神,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和X委农村工作会议部署,坚定把党建工作融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全过程,着力提升农村党组织组织力,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群众工作优势,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二、主要举措
(一)强化政治引领
1.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定维护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定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加强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情况和党章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推动全镇党员干部自觉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履行职责、开展工作。
2.持续推进农村“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持续开展“四项教育”,大力弘扬“红船精神”,扎实抓好“六课堂”和共产党员示范“三大行动”,定期开展农村党员干部党性大体检,严格落实党支部“三会一课”等制度,发挥党支部的主体作用,推动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3.建立健全党管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领导体制,形成以镇党委书记为乡村振兴“一线总指挥”,镇分管负责同志具体负责,农村工作部门抓落实的工作制度。落实“三级书记合力抓振兴”的工作要求,把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作纳入每年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重要内容。
(二)建强领导班子
4.选优配强村级班子。注重从符合条件的务工经商人员、复员退伍军人、村教村医等群体中择优选拔村党组织书记,鼓励村党组织书记通过依法选举担任村委会主任,逐步优化村党组织书记队伍结构,20_年底前全镇60周岁及以上村党组织书记比例总体控制在2%以内。
5.加强带头人队伍培育。按照市、X、镇三级联动培训机制要求,每年全覆盖开展以乡村振兴、环境保护、脱贫攻坚、村镇建设规划等专业知识为重点内容的村党组织书记集中轮训。推进“村级后备干部选育提能计划”,每个村至少储备2名35岁左右、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村级后备干部。支持和鼓励村干部(村级后备干部)通过电大、函授等方式提升学历,在获得相应学历证书后,按照学费总额的100%给予一次性补助。力争到20_年全镇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村党组织书记达到在岗总数的40%。
6.加强干部日常管理监督。紧扣“三农”重点工作任务,加强干部的平时考核和综合分析研判。用好提醒、函询、诫勉等组织措施,对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镇村干部经常性“咬耳扯袖”,及时纠正乡村振兴中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充分发挥好组织监督、群众监督、专项监督、舆论监督作用,及时调整不担当不作为干部,推动干部“能上能下”成为常态。对工作中有失职渎职、弄虚作假、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等违规违纪违法行为的干部,依法依纪严肃处理。
7.完善正向激励机制。根据市中区村干部报酬补助标准调整方案,落实提高村(社区)干部待遇保障,调整离任村干部生活补助标准。探索建立村干部发展集体经济奖励制度,集体经济发展成效与村干部绩效奖励挂钩。落实好定期休假、健康体检、抚恤慰问、谈心谈话、党内功勋荣誉表彰等制度。落实容错纠错暂行办法,鼓励广大干部在乡村振兴中干事创业、建功立业。
(三)建强基层党组织
8.着力提升农村党组织组织力。大力实施农村党建“红色五领”行动,助力乡村振兴,健全“三分类三升级”长效机制,持续整顿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深入开展“村霸”问题专项整治和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大力推进“城乡党建结对共建”行动,深化农村党建改革,积极探索强村带弱村、富村带穷村联建机制,稳妥有序推进党组织按产业、区域联建共建。
9.抓好农村党员“双带双培”工作。依托党员精准扶贫示范工程、党员联系贫困户开展结对帮扶等,推动农村党员带头致富、带领致富;实施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双向培养”计划,全面推行乡镇青年人才党支部工作法。持续推行农村党员示范岗、承诺践诺、积分管理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制度,充分发挥农村党组织和党员在人居环境整治、“五清”行动中的组织功能和模范作用。
10.夯实农村基层基础保障。严格落实村级党组织工作和活动经费、服务群众专项经费、党员教育培训经费、远程教育站点运行维护经费等保障。推进“1+6”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规范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管理使用。实施薄弱村、空壳村发展集体经济攻坚行动,按照“市上制定规划、区上制定实施方案、乡村具体抓”要求,引导支农、扶贫等项目资金投向村级集体经济项目,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启动资金投入办法,力争20_年底前全部消除“空壳村”。
(四)强化人才支撑
11.培养一批农村乡土人才。深入推进农村家庭能人培养计划,坚持提质与扩面相结合,分层实施精准培养,到20_年底,实现全镇农村家庭能人占有劳动力家庭户数的100%,到20_年,“治理型能人”“技能型能人”“引领型能人”等乡土能人培养总数达到农村家庭能人总数的20%,“治理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引领型人才”“新型职业农民”等乡土人才培养总数达到农村家庭能人总数的3%,培养一支留得住、能战斗、带不走的农村本土人才队伍。
12.回引一批返乡创业人才。紧扣返乡创业“回家工程”持续实施“金桥行动”,集中引导一批在外流动党员返乡创业,20_年底前每年至少回引3名返乡创业人才。
13.培养引进一批农村专业人才。大力实施“大学生进农村”计划,每年为引进的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大学生提供就业岗位,支持大学生到乡村开展公共服务、参与社会治理、创业富民。
(五)推进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
14.深化乡村社会治理。健全以村党组织为领导核心的“一核多元”治理体系,完善县乡村“三级问政平台”,打造“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综合服务平台。鼓励村党组织书记、班子成员、党员依法兼任或担任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组织负责人。
15.推动乡村法治建设。建立1支专兼职法治宣传小分队,每个行政村完善1个村规民约、落实1名法律顾问、建设1个法治宣传公开栏、建设1个法律图书室,每个村民小组培养1名法律明白人,为每户农户发放1张法律便民服务联系卡,进一步健全农村法治工作网络体系。
16.提升乡村德治水平。依托农民夜校开设“道德讲堂”“文明学堂”等,开展“好儿媳”“好公婆”“好妻子”等评选活动,在行政村探索建立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点,探索组建村级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和黄赌毒禁委会。面向农民群众广泛开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教育,深入开展“践行十爱·德耀甜城”主题活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补齐农民群众“精神短板”。
三、相关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把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统筹安排部署,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考评问责,扎实有效推进。党组织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每年专门研究部署,及时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党组织书记要亲自抓谋划、抓推动、抓落实,班子成员要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形成工作合力。
(二)加强督查考核。X党委要采取随机抽查的形式,定期不定期对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提出具体指导意见,确保工作落地见效。对工作积极、推进有力、成效明显的予以通报表扬;对消极应付、工作不力、进展滞后的予以通报批评。将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作开展情况纳入抓基层党建重点督导、年终目标考核及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
(三)注重探索创新。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和X委部署要求,积极丰富完善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作措施,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工作方法,充分依托报刊、电视、互联网等平台,大力宣传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在全X形成浓厚的舆论氛围。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鄂托克前旗城川镇围绕建设“草原文明城、品质鄂前旗”,突出“红”的底色、“绿”的特色,以乡村振兴为抓手,以“红色立城、绿色富川”为发展目标,以“举红色旗、打研学牌、走生态路、建特色镇、兴绿色产业、创为民团队”为工作举措,全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镇、红色研学旅游融合发展示范镇和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镇,奋力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坚持以“强学习”把握乡村振兴总要求
在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城川镇始终把学习贯彻“三农”思想作为首要任务,推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制度化、规范化,持续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聚焦党史学习教育关键任务,在联系服务群众中践行初心使命,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实效。深入学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论述,牢牢把握党中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战略意图、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努力学懂吃透党中央精神,领会党中央意图,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推进工作,切实把学习效果体现在谋划乡村振兴的具体行动上,确保各项工作方向不偏、行动不缓、效果不减,推动乡村振兴起好步开好局。
坚持以“优党建”强化乡村振兴主心骨
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城川镇始终坚持党管农村牧区工作,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三牧”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主心骨作用,把党的建设贯穿乡村振兴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强化“优党建”意识精心培育,打造“红色城川”党建品牌,实施红色塑魂、创建为民团队、领头雁、固本强基、规范化建设五大工程,实现“红色立城”和“绿色富川”两大目标,推动基层党建工作质量全域提升、全面进步,实现以高质量基层党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领导班子成员在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同时聚精会神抓党建,切实做到党建和业务工作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大力推行“党建+产业发展”“党建+乡风文明”“党建+环境整治”等“党建+”工作模式,着力构建以“优党建”促进融合、强化担当、推动落实、引领发展的工作新格局。创新驻村工作机制,整合各嘎查村驻村帮扶力量,为农牧民提供政策学习、跑腿代办、技术指导等综合性服务,帮助党员干部在为民服务的点滴实践中贴近群众、引导群众、团结群众、赢得群众。推动基层党建工作质量全域提升、全面进步,实现以高质量基层党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坚持以“兴产业”培育乡村振兴新引擎
推进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城川镇坚持把抓党建与促发展、惠民生紧密结合,以“红色立城·绿色富川”为引领,着力构建“一品、两带、三区”现代农牧业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农牧业现代化。集中打造“红色城川”区域公用品牌。立足北纬37度优质果蔬经济带和无定河流域肉牛肉羊养殖示范带区位优势,聚焦产业布局、优势转化、提质增效,高标准推动农牧业产业向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良种化发展,实现优质农畜产品规模供给。坚持以养定种、以种促养,相互借力、互相赋能,种养并进的发展模式,促进优质饲草料种植与畜牧业养殖配套衔接,建成绿色、生态、循环的可持续发展现代农牧业示范区;坚持以现代特色农业种植为引领,以重大旅游项目为支撑,建设田园综合体,打造融合生产、生活和生态于一体的特色经济作物观光、优质果蔬采摘、旅游休闲并重的观光休闲农业示范区;坚持以优势产业为依托,发展优质农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加工协调发展的农畜产品深加工园区。
坚持以“精文旅”塑造乡村振兴好风貌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城川镇致力传承发展提升农村牧区优秀传统文化,立足全镇文旅融合产业布局,构建“一核三翼多点”文旅融合发展布局,以城川民族干部学院为核心,系统提升现有研学点档次和品质。以S216、城二线、城昂线为三翼,合理布局一批集培训、体验于一体的研学点、体验点、示范户和三同户,推进大沟湾、巴彦希泊日草原、哈日色日草原、榆树壕、北大池盐湖等旅游区项目建设,探索多点联动、资源共享、相互协作发展模式,全面实现“连点成线,串线成面”的全域旅游格局,培育“文旅+”产业融合新业态,开展农牧民丰收节暨那达慕大会、榆树壕“60棵榆树”等节庆活动,支持发展民间文化艺术,繁荣民间文艺文化,不断丰富拓展与红色产业相配套的红色研学产品,推动红色文化与蒙元民俗文化体验、农畜产品生产销售等资源互相贯通、相互借力,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功能,持续优化镇综合活动室和嘎查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设施和功能配置,提升红色产业整体性和延续性,增加文化旅游综合吸引力和赢利点,建成糜地梁红色影院、巴彦希泊日“牧与禾”等一批具有草原特色、农耕特色和红色内涵的教育点和实践点,先行先践,逐步推开,累计接待游客、学员53万人次,红色旅游品牌影响力大幅提升。
坚持以“美生态”建设乡村振兴美家园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以生态宜居为关键,以绿色发展为引领,努力实现美丽与发展双赢、生态美与百姓富相统一。城川镇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向生态要效益、向绿色要发展,让良好的生态成为发展最宝贵的财富。城川镇开展大面积国土绿化和生态系统修复工程,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草原生态修复等生态工程,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全面提升绿化率。压紧压实河湖长制,提升河湖保护管理水平,加大无定河流域管护力度,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坚决守住生态底线。严格执行禁牧、休牧等政策,加大森林草原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破坏林草资源行为,积极构建全域生态安全格局。落实“量水而行、以水定地”发展理念,实施全社会节水行动,加快推进农业用水由粗放向精细化转变。深入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做好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常态化开展环境隐患排查整治行动,突出抓好油气开采现场等重点区域环境综合整治。严格保护生态环境,严禁违规占用耕地,协同推进生态保护与绿色富民,大力发展生态产业,促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推广户用光伏煤改电等产业。构建全域枣树和大沟湾区域果树经济林发展格局,切实加大政策引导力度,扩大特色林果产业种植规模,因地制宜培育林下经济,构建农林资源优势互补,生态保护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发展体系。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突出政治标准。乡镇一级是我们党执政的基础,是最基层的一级行政建制,处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一线,承担着农村社会管理、公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