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情况汇报集合13篇

更新时间:2023-06-26 14:10:00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和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必须始终加以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实施农村振兴战略,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乡村振兴战略情况汇报的文章13篇 ,欢迎品鉴!

【篇一】乡村振兴战略情况汇报

  一、目前开展情况

  (一)结合职能,打赢大气攻坚战役

  1.餐饮油烟专项治理。20__年5月起,由县城管局牵头,在县城建成区开展为期2月的餐饮服务单位油烟和露天烧烤专项整治。历时3个月,至20__年8月底,县城区332家餐饮服务单位和烧烤店已全部完成整治。并顺利通过验收。

  2.露天禁烧督查。我局重点加强对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以及周边乡镇等露天焚烧落叶、杂草、垃圾行为的巡查,发现一起处理一起。从20__年7月起,截至目前,共发现并处理近10起露天焚烧落叶、垃圾的行为。

  3.坚持扬尘治理。从20__年10月起,根据大气污染应急预案要求,我局洒水车坚持对县城区主要街道进行全天候不间断的冲洗,人休息车不休息,全面提升主次道路保洁水平。

  (二)狠抓落实,加强农村垃圾治理

  为有效治理农村面源污染,按照农村生活垃圾“户分类、村收集、镇(乡)转运、县处理”模式,由县城管局牵头指导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

  1.深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20_年,指导全县各乡镇制定《村规民约》,与村民签订《环境卫生三包责任书》;

  制定村、组垃圾池建设参考标准,并指导乡镇规划选址。县政府投入386万元加大农村垃圾治理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全县新建、改建农村生活垃圾池3700多个;

  采购后压式垃圾运输车1辆、转运站配套转运车1辆、箱体可卸式垃圾收集车12辆。目前,全县27个乡镇生活垃圾全部运往乐山垃圾场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

  20__年和20__年,县城管局争取省级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专项资金共计440万元,深入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对我县研城镇宋高山村、周坡镇周坡村等45个行政村的垃圾收集设备设施进行了再完善。

  20__年,按省、市、县城乡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三年推进方案,计划分两批在我县周坡等乡镇修建垃圾压缩转运站。

  20__年,由县城管局牵头,投资约1500万元,建成周坡、竹园、马踏和研经等4座乡镇垃圾压缩转运站,并于20__年投入运行。

  2.扎实开展存量垃圾治理工作。20__年5月,按照中央、省、市关于做好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工作的要求,我局代拟了《__县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治理方案》,会同县住建局、县水务局、县农业局在各乡(镇)自查的基础上进行现场核查。经查,我县有500立方以上的存量垃圾6处,涉及5个乡镇,主要分布在研城镇、马踏镇、三教乡、高凤乡和宝五乡,总量35万吨。我局先后邀请上海昊筠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桑德新环卫投资有限公司以及四川中都设计院等专业治理公司现场勘察,拟定治理方案。经反复对比,拟采用四川中都设计院提出的“采取用0.5cm以上的土工膜覆盖,再加盖50cm的土覆盖,种植草等防渗透处理”方案对全县非正规垃圾堆放点进行治理。20__年8月,我局向县政府上报了《关于治理非正规垃圾堆放点相关事项的请示》,9月份,县政府批复同意“采取用0.5cm以上的土工膜覆盖,再加盖50cm的土覆盖,种植草等防渗透处理”方案对全县非正规垃圾堆放点进行治理。截至目前,该项目已经发改局立项,并完成测绘工作,正在进行设计和地勘。

  目前,我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32%;

  农村垃圾有效治理率达50%。

  (三)常态治理,落实河道专项保洁。

  主要采用竹杆、鱼网等工具设置拦截网、人工清理等方式,实行全天轮流打捞保洁作业,对茫溪河县城区段河道进行保洁,确保河道整洁。

  二、下一步工作安排

  1.继续加强油烟管控,加大巡查力度,督促商家使用油烟净化器。

  2.加大洒水降尘力度,尤其在重污染天气,严格按要求实施洒水降尘频次。

  3.配合做好露天禁烧工作巡查。

  4.扎实推进农村垃圾治理工作。20__年,在千佛镇、东林镇、王村镇和大佛乡等乡镇修建垃圾压缩转运站。届时,我县27个乡镇的农村生活垃圾可就近运往附近的垃圾压缩转运站进行无害化处理,进一步提高我县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根据《__县城乡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三年推进方案》,20__年,我县乡镇每个村完善一个再生资源回收点,3至5户有分类垃圾池,每个村建一个垃圾转运屋。县城区生活垃圾实行分类投放、分类收集。

  20__年,在完善45个村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基础上,再争取省农村垃圾污水治理资金,力争到_年,每个村完善垃圾收运设施设备,建4个垃圾中转站,实现90%以上的农村垃圾到达有效治理,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0%。

【篇二】乡村振兴战略情况汇报

   一、工作推进情况

       青山区总面积约280平方公里,辖2个镇,21个行政村(2个城中村、11个城边村、8个沿山村),农业人口7998户,20_2人;农区占地面积22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69万亩。

       (一)农村产业发展水平显著提升,产业兴旺之路愈加拓宽。

       一是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和都市休闲观光农业,打造沿山都市休闲生态观光旅游产业带。乡村生态旅游产业方面,依托大青山南坡绿化生态修复工程建设成果,以及军事体验园、乡土风情街、花圪台国际露营区、东达山艺术区、赵长城遗址等项目,开发民宿体验、非遗传承,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产业。目前,色气湾乡土风情街已全部出租,村集体年收入实现25万元;色气湾窑洞风情园已投入运营。依托东达山艺术区的文化氛围和艺术家集聚优势,建设了艺术体验中心、面塑艺术体验中心、艺术家创作室,打造艺术小镇。东达山艺术区连续三年举办东达山艺术节,吸引近13万名游客参观游览体验,年均拉动村集体增收50万元以上,各类艺术品销售额近100万元,村民“农家乐”等休闲农业体验项目每户可增收4万元左右,实现了村集体和村民双增收。花圪台计划总投资2200万打造集户外游泳、集装箱特色营地和水上游乐城于一体的花圪台国际露营区,目前在对人工湖优化利用,增设码头及环湖亮化、管线铺设等基础设施进行完善,已成功举办举办星空电音节、冰雪小镇梦幻嘉年华、风铃牡丹芍药节、百万蝴蝶展、秋日诵读音乐会等活动,为周边农村带去了人气,解决就业60余人,促进了周边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20_年还成功举办了首届农民丰收节,为广大农民搭建农产品销售和风采展示的舞台,丰富了市民文化生活,拓宽了农民销售渠道,促进了农民持续增收。都市休闲观光农业产业方面,依托花卉种植销售、特色采摘、休闲度假民俗客栈、农业嘉年华、金花葵和葡萄园种植等项目,大力实施都市休闲观光农业产业,打造田园综合体。依托大青山南坡绿色廊道建设、战国赵北长城历史文化遗址的资源优势,在王老大村、西边墙村、笸箩铺村打造农业嘉年华小镇与民族文化小镇。金花葵生态园已采摘600亩,参与农民人均年增收2万元。卉祥源葡萄园投资3000万元、种植葡萄1000亩,下一步将建设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区域特色农业产业园,该项目的实施,吸纳40多名沿山村民参与葡萄的种植,流转农民土地1300亩,按照每亩700元计算,每年土地流转费达91万元,村民年人均增收达2300元。福合当村响当当农业观光采摘园全面启动,带动村集体年增收5万元。同时,王老大、羊山窑、笸箩铺等村通过提档升级传统种植业,大力发展葡萄、蘑菇、樱桃、火龙果、木瓜、小西红柿等高效农业采摘示范项目。

       二是大力发展仓储物流、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及商业开发和物业租赁经济产业,优化城边商业物业经济产业带。仓储物流产业方面,二海壕村仓储物流园区九栋库房已全部出租,可为周边区域农副产品的收购、销售、流通、仓储提供一个大型的一体化的商业平台,每年可带动村集体增收60万。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业方面,润友食品加工园区成功获评国家级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已入驻企业25家。酸得甜食品加工项目运营情况良好,建成了西北地区最大的醋文化博物馆,预计年收入可达20_万元。同时,圈点生活智慧供销配送服务平台已建成并投入运营,筹建了农产品电商配送中心、农产品加工“中央厨房”,打造了5家“智慧供销+精品超市+农户”的智慧供销社区超市,有效解决了农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内蒙古西部最大的色气湾农畜产品交易中心已开工建设,是我市重大农副产品惠民工程,建成运营后,每年交易额预计预计可达20亿元,增加近200万元的村集体收益,解决就业3000余人。商业开发和物业租赁经济产业方面,将青福新城、铭峰家苑等周边地区打造成我区城市副中心,同时,大力推进松石国际城建设,不断完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重点辐射周边闲置土地和村庄的开发和利用,大力发展商业和物业租赁经济。

       三是大力发展生产生活配套服务业,打造装备园区配套生产生活服务区。结合宏庆德社区、后营子社区和中城国际城的建设,以装备园区、传化物流园、奥特莱斯项目建设为契机,大力发展公共生产生活配套服务业,打造装备园区配套生产生活服务区,提升企业职工生活品质、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带动村民就业增收。

       目前我区通过壮大村集体经济,村集体收入显著增加:年集体收入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其中,10-50万元的村:13个;50-100万元的村:4个;100万元及以上的村:4个。

       (二)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凸显,绿水青山正在成为农民迈向小康的金山银山。

       一是统筹推进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近年来,青山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落实“山、水、林、田、湖、草”综合生态治理措施,率先引进7家生态修复企业,探索并大力推行“青山方案”,实施了大青山南坡生态修复工程。截至目前,累计完成投资18.18亿元,其中,政府投入引导资金2.07亿元,引入社会资本16.11亿元,完成人工造林6.76万亩,栽植各类苗木665万株,完成矿坑危岩体修复治理区域面积约6平方公里,青山区大青山南坡第一道山脊可视范围内具备造林条件的地块已全部进行绿化,形成了大规模集中连片的造林绿化区,将北部荒山变成了绿水青山。生物多样性持续丰富,沿山区域降雨量也逐年增加,生态环境明显好转。组织10余家单位,出动3600余人次,开展大规模的联合执法行动,彻底清理取缔了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98家违法工矿企业、11家商砼企业和3家生产企业,为实施生态工程扫清了障碍。今年以来,在全市率先启动了大青山南坡绿色廊道建设,栽植油松3300余株,完成覆绿120亩,2号山体平台石笼挡墙、景观节点已全部完工,修建完成22个水库,上山栈道、山顶步行道路基础建设已完工,打造成为生态文明思想教育示范基地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示范基地。生态效益凸显的同时,社会效益也显著增强,工程实施以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累计雇佣农民工10000余人次,雇用机械7800台次,帮助附近村民增收3170万元。流转村民土地10000亩,平均每亩租地500—700元,人均增收3000元。

       二是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青山区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对全区农村道路、给水、雨水、污水管网等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实施了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极大改善了农民居住环境和出行条件,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基础保障。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研究制定《青山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20_-20_)》,并配套制定了专项工作方案。扎实开展“三清一改”工作,对青大线、坦克路、环城铁路沿线、河道沟渠等进行了专项清理,对有环境影响的废品回收企业和沿街占道的违章建筑进行了集中治理,并实施常态化管理,有效改善了我区农村环境面貌。大力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清理整治工程,全区农村地区已建成11个垃圾转运站,9个已投入使用,农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垃圾转运站全部投入使用后,我区将实现农村垃圾回收全覆盖。全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制定了《青山区农村厕所建设管理实施方案》,赵家营村、西边墙村、东达沟村等村21个公共卫生厕所改造为水冲式厕所,新建改造户厕200户。投资1500万元,实施了赵家营村污水管网、给水管网综合改造工程。结合坦克路改造工程,计划投资1500万元,对当铺村、永和窑村污水管网进行改造。

       三是进一步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抓好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在依法保护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农户承包权的前提下,平等保护土地经营权。加快完成农村地籍调查工作,全面掌握农村范围内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和零星国有土地的利用类型、数量、分布等状况,为宅基地、农房、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颁证提供基础性支撑;

       (三)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塑造淳朴文明乡风。

       一是大力宣扬红色文化,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实施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保护好赵长城、农耕文化等遗迹深入挖掘手工技艺、民族服饰、民俗活动等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生产性保护;加强农民思想道德教育,采取适合农村特点、农民喜闻乐见的有效方式,推进思想道德建设进农村、入农户。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乡村人心。组织全区文艺工作者开展“进乡村、结对子、种文化”系列活动,美术、书法、摄影、写作、版画、舞蹈、音乐、民间文艺8个志愿服务队,面向21村开展文学、摄影等系列讲座,东达山艺术区文艺志愿服务基地、四道沙河村读书分享会等已成为精品活动,有效提升了村民文化素养。

       二是持续完善农村文化基础建设。青山区全力推进“美丽乡村”、重点文旅项目、文化示范区、全民健身示范区及非遗保护工作,先后投入4800余万元进行农村文化基础建设。在21个行政村建成了涵盖草原书屋、健身房、排练室等功能室的文化活动室,建成了10余个文化广场,配建了13个篮球场和70余套户外健身路径及乒乓球案台。组建了青山区文旅投公司,具体负责“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文化、体育和旅游产业的招商引资、项目合作、经营和管理等工作,实施了赵长城文化广场、花圪台国际露营区等重点文旅项目建设。

        (四)党的建设和乡村治理水平大幅提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组织保障基础更加夯实。

       全面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体系建设。健全村内各类组织,各村普遍成立了村党支部、村委会、村务监督委员会和共青团、民兵连、妇代会等群团组织。推动实施“村社共建”工作,21个示范社区与农村结对共建,形成了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的基层组织建设格局。开展村级优秀班子评选工作,评定3个优秀村级班子,区财政一次性给予15万元奖励资金,其中10万元用作村集体经济发展基础资金,更好地激励各村可持续发展。同时,加大村级软弱涣散党组织转化力度。由县级领导带队深入联系指导的行政村进行软弱涣散党组织摸底排查,进一步确定村软弱涣散党组织。从解决具体问题入手,制定《青山区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提升工作方案》,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明确工作目标。

       (五)农村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乡村振兴的智力支持得到切实保障。 

       一是抓好农村干部队伍建设。强化“第一书记”选派管理,择优确定16名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完善后备力量选拔培养机制,全面核查21个村后备力量储备培养情况,在区、镇两级分别建立村级后备干部和致富带头人花名册。目前,青山区共有农村后备干部83人,致富带头人12人。持续推动“青年人才党支部”建设,召开农村青年人才党支部例会,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更多新思路,充分调动农村各类人才积极性,助力农村发展。

       二是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组织16家培训机构,先后举办19个专业147个培训班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4013人次。20_年以来,组织召开各类专项招聘会8场,参与人次1.35万,农村求职者1200余人,为农民工提供岗位4000余个,近300人现场达成初步就业意向,登记农村求职者求职意愿1900余人次。

       三是加大返乡农民工创业扶持力度。不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推进“创业青山”行动计划(20_-20_)。九星农贸市场农民工返乡创业园、王老大富新隆农民工返乡创业园被评为市级示范性创业园,青东农贸市场农民工返乡创业园、青山区恒峰农民工返乡创业园被评为市级标准化创业园。各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入驻实体总户数115户,带动就业382人。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农村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各村因所处区位及生产生活条件不同,产业发展参差不齐。农村产业项目仍处于起步和培育阶段,辐射带动作用不够强。龙头企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规模化标准化水平不高,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不强。统筹布局、整体发展、抱团取暖、利益联结的格局有待进一步优化。

       二是农村发展存在个别制约因素。我区气候干旱缺水,沿山地区土地均属基本农田,因几十年未耕种,现已严重沙化无法种植,成为目前产业发展的瓶颈。受自然保护区有关管理规定限制,上级部门一直未批复同意大青山南坡项目区产业发展规划,导致生态企业不能发展实施产业项目,生态企业造血功能不足,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缺乏内生动力。

       三是农民思想认识、发展观念有待进一步转变。我区大部分村都进行了征地工作,村集体在分得集体征地款项后,受到村民“吃干分尽”思想的影响将征地款进行分发,使得村集体在发展集体经济上缺乏资金,集体经济发展受益有限、能力不足。

【篇三】乡村振兴战略情况汇报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_年工作要点安排,9月24日至27日,市人大常委会组成调研组,听取了市发改委、市农业农村局等十四个市级部门的工作汇报,分两组到礼泉县、永寿县,采取汇报座谈、问卷调查、走访农户,查阅乡村振兴相关资料,查看村庄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提升工程和农村产业发展等形式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中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市政府严格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围绕到20_年推动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的阶段性目标,认真研究谋划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定位、重点任务和政策举措,各项工作推进有序、开局良好。

  (一)加大组织领导力度,全面落实职责任务。一是强化组织保障。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岳亮,市委副书记、市长卫华为主任的乡村振兴工作委员会,为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在我市有效实施奠定了组织基础。二是细化实施方案。在印发《中共咸阳市委咸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关于贯彻落实〈中共咸阳市委咸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的分工方案》,明确了全市乡村振兴重点工程建设的主要任务、具体措施、时限要求和包抓单位;出台了《咸阳市乡村振兴“十大行动”和“百优示范项目”实施方案》,明确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农民收入年均增长、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乡风文明和谐等方面的量化指标和政策措施。

  (二)加大推进实施力度,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一是积极推进产业振兴。着力做大做强苹果、酿酒葡萄、蔬菜、生猪等特色优势产业,着力打造“咸阳马栏红”、“彬州梨”、“武功猕猴桃”等一批知名品牌,建成省市级现代农业园区230个,5个县成功创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去年全市休闲农业接待游客2933万人次,实现销售收入20多亿元。二是壮大新型农村经济。全市培育农业产业化企业30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4671家,认定家庭农场1251个,逐步探索出“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基地+农户”、“服务组织+农户”等发展模式,入企(社)农户30万户。三是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按照“示范建设、全面推动、农户自愿”的原则,推动“厕所革命”全面开展。启动编制《咸阳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规划》,旬邑县、乾县农村生活污水示范项目已基本完成;建成45处镇级垃圾填埋场(压缩站),7处垃圾中转站,村级垃圾收集点27931处,配备村庄保洁人员7953人,全市农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的行政村比例达到89%。

  (三)加大多方扶持力度,促进农业农村发展。一是加强财政支农力度。今年截止9月底,市本级财政预算安排支农资金4.06亿元,安排农林水事务调整预算43.9亿元,下达中省农业专项资金3.38亿元,重点用于支持千亿级设施农业、乡村产业发展、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等项目建设。二是扩大金融惠农范围。对符合条件的县域金融机构发放涉农贷款增量给予一定奖励,向农村金融机构定向发放费用补贴,设立市县两级农业信贷担保办公室,支持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全市6家中银富登村镇银行试点采用农村自建房、厂房、集体土地无证房等作为抵押物,解决农民或小微企业融资抵押问题。三是发挥乡土人才作用。积极实施乡土人才培育计划,着力培养农村实用技能人才,使部分农民通过培训掌握了一技之长。永寿县采取每人每年发放1.8万元报酬的方式,组建了一支由10人组成的农业技术服务小组,为周边群众提供生产技术服务。

  (四)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一是统筹农村土地利用。调整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定土地利用年度计划,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在武功、旬邑、淳化开展县级农村房地一体的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地籍调查试点工作,探索建立土地流转风险防范机制和流转价格市场形成机制,加大农村土地规模流转补贴力度,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庄园流转。二是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工作。启动实施“三变”改革试点村100个,覆盖贫困户3.6万户,涌现出三原县鲁桥镇“185”模式、礼泉县袁家村“现代农业园区+合作社+贫困户”模式等一批示范效果好、带动能力强的“三变”改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东)先进典型。

  二、存在问题

  虽然我市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乡村振兴仍处于起步阶段,距离广大群众的期望仍有不小差距。

  (一)推进乡村战略的体制机制尚未形成。截止目前,《咸阳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_-20_年)》尚未出台,全市13个县市区也没有正式出台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导致分类有序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缺乏重要的依据。座谈了解到,大部分县市区乡村振兴过度依赖财政专项资金,投入渠道有待拓宽,土地出让金、政府债务资金等用于乡村振兴的比例较低。由于缺乏有效激励约束机制,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进入农业农村的意愿不强。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过程中,对七八十年代超占土地的老宅基地上的建筑物是否可分割登记,缺乏指导性文件和操作细则。一些县市区将推动乡村振兴的主要精力、资源、项目集中投向核心村,对自然村的整治建设重视不够,村与村之间发展不均衡。

  (二)农民主体责任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一是“空心村”现象较为普遍。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村青壮劳动力进城务工,农村学校撤并和儿童进城上学,大量乡村人口涌入城镇,一些村的常住人口不足户籍人口的一半。如永寿县何谈村:全村308人中160多人外出务工,40名学生进城上学,外出人员占到全村人口的三分之二以上,剩余人口中50岁以上占到60%以上,其他多为“老弱病残”。二是基层年轻后备干部短缺。全市现有的“两委会”成员中,多数年龄偏大,且缺乏“带头人、领头雁”式的干部,选派的第一书记和选调的大学生村官流动性较大。一些薄弱村或村干部年龄结构老化的村,后备干部培养欠缺,一时难以找到合适的继任者。三是乡村本土技能人才匮乏。受落后的发展环境影响,许多学有所成的本土人才不愿意回到农村,往往寻找条件更优越的环境发展,仅有的乡村本土人才数量远远满足不了当地发展的需要。如,部分养殖大户提出,农村的兽医特别忙,牲口有病得找老半天人,人找到后还得排队等候。

  (三)农村产业发展还有待加强。目前,农村产业多以传统的种植业、养殖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发展规模小,产业同质化、同业化较为突出,产业链短、产品的附加值不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不够,特别是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不强,转化效率不高,加之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品牌产品不多,支撑和带动地方农业结构调整优化的作用难以有效发挥。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方面,休闲农业、农产品电商等还处于培育阶段,且与农民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还不健全,带动农民分享现代农业发展收益的办法不多,效果不佳。

  (四)农村环境治理水平不高。由于历史欠账比较多,大部分村庄的基础设施建设还相对落后,农村道路、供排水和教育、卫生、文化等基础条件依然是农村发展短板。引导和撬动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领域的政策不活。有些代表还指出,农村环境整治工作中没有充分发挥村民主观能动性,因受长期形成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影响,杂物乱堆放、垃圾乱倒等现象较为严重,给美丽村庄建设、农田基础设施管护的有效管理带来一定困难。

  三、几点建议

  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市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调研组提出以下建议: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推动乡村振兴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一是深化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要深入学习贯彻党中央、***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关精神,提高政治站位,把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强化“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市的决策部署上来。二是充分发挥各方推进乡村振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五年目标任务分解到每个年度,通过定期分步督查和工作实绩考核,推动建立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把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两大任务紧密结合起来,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带动脱贫攻坚,以脱贫攻坚工作的实效助力乡村振兴。三是尽快出台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_-20_年)。进一步细化实化工作职责和政策措施,形成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的政策框架。四是加大镇村规划编制力度。科学合理地确定“一般村”、“重点村”、“特色村”,稳妥推进乡村人口集中居住、项目集中落地、土地集中经营。尽快研究出台镇村规划编制指导性意见,并对规划编制费用提出解决办法。

  (二)进一步优化结构,构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乡村产业体系。一是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持各县市区根据当地资源优势,以特色种养殖业为基础,推动与之配套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仓储物流、生产经营服务业发展,通过农村二三产发展推动一产提升发展质量,增强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形成产业链条完整、区域性特色明显的乡村产业体系。二是强化产业发展支撑。优化乡村投资和营商环境,推进农业品牌化、市场化和专业化建设,通过信贷、用地、税收等优惠政策,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做精做专、做大做强,特别是要确保农民分享流通环节增值收益。三是壮大农村集体经济。逐步推动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造,鼓励整合利用集体积累资金、政府扶持资金等,通过入股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村企共建等方式发展集体经济。加快推动现代农业与休闲旅游、农耕体验、健康养生、文化传承的融合发展。四是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完善畜禽粪污、农作物秸秆、废旧农膜、病死畜禽等农业废弃物多元化利用的财政补贴制度,在落实农药化肥使用量零增长的基础上,尽快确定投入品减量使用的行动目标和时间表,切实抓好生产经营者落实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实名购买和废弃物回收等制度、规定的落实。

  (三)进一步育才引才,强化乡村振兴的人才支撑。一是注重本土人才培养。依托基层党校、成教中心、职业院校等教育平台,立足现有农村人才资源,开展系统培训。积极落实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计划,重点围绕家庭农场主、合作社负责人及有创业计划的大学毕业生、退伍返乡军人等分类开展培训。二是注重专业人才培育。借鉴永寿县的相关经验,尽快制定农技人员通过提供增值服务取得合理报酬的指导性文件,为基层农技人员能够全身心投入农技推广提供政策支持。积极借鉴外地市成功经验,提高鼓励本乡本土大学毕业生返乡创业、返乡就业的财政支持力度,激发他们投身乡村振兴的热情。三是调动农民参与乡村振兴积极性。鼓励农民对直接受益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工投劳,对财政支持的小型项目,优先安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组织作为建设管护主体,不断增强广大农民群众推进乡村振兴的责任感。

  (四)进一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健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财力保障机制。一是优化财政投入机制。要依法落实农业投入总量增幅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的法定要求,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重点要引向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基础性、民生性领域,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的短板。二是落实好设施农业用地政策。对各县市区落实设施农业用地政策的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出台支持乡村旅游发展的土地政策,督促其他相关政策执行到位,保障乡村产业发展、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用地需求。三是加大对农村金融的支持力度。积极把金融资源配置到乡村振兴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乡村建设的经营性、准经营性项目;扩大财政以奖代补和贷款贴息投入规模,引导和推动金融机构发展普惠金融,切实缓解“三农”领域的融资难题。根据各县市区的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完善农业保险政策,重点开发符合当地农业企业和农户需求的多层次、高保障农业保险产品与服务。

      (五)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乡村生产生活水平。一是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结合村庄布局优化,把农村道路交通、农田水利、供水供电、通讯网络、污水处理等方面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与“重点村”、“特色村”打造相衔接。二是建立公共设施管护机制。在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过程中,提留一定比例资金用于基础设施的长期管护,并形成制度性规定,确保基础设施建好、用好。三是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大对农村垃圾、污水处理和“厕所革命”的财政支持,探索农村垃圾、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护的“受益者付费”制度,推动建立市场化运作机制,确保农村逐步形成“环境整洁优美、基础设施配套、人居环境改善”的良好局面。

【篇四】乡村振兴战略情况汇报

  20_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鸡西市委、市政府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目标,强化政策举措,狠抓工作落实,对标对表补短板,全面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确保农村同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确保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迈出更加坚实步伐。

  一、以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基石,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

  落实落靠“三保障”政策,完成贫困户住房安全问题核验、整改,实现贫困人口住有所居、居有所安;落实各学段补助政策,无因贫辍学学生;落实“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商业医疗兜底保险”四重保障线制度,实现市域范围内“一站式、一窗口、一单制”结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全部得到解决。建立了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将45户106人脱贫不稳定户和103户224人边缘户纳入监测范围。开展鸡西市“最美脱贫攻坚奋斗者”学习宣传活动,评选10名“最美脱贫攻坚奋斗者”和10名“最美脱贫攻坚奋斗者”提名奖获奖者,其中翟有财进入全省“最美脱贫攻坚奋斗者”候选名单。

  二、以抓好农业生产为重点,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全市粮食总产量115.9亿斤(含农垦),实现“十七连丰”。生猪生产持续向好,生猪存栏43.67万头,同比增长29.74%。生猪累计出栏48.2万头。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1.3万亩,增幅超过50%。鸡西市政府印发《鸡西市蔬菜棚室建设扶持意见》,各县(市)也分别出台扶持政策,全市新建蔬菜棚室300余栋,设施蔬菜棚室达到1.9万栋。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硬仗,20_年项目全部开工,到20_年底累计完成投资1.3亿元,建设高标准农田11.41万亩。

  三、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加快绿色生态农业建设

  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落实轮作休耕试点49.5万亩;建设“三减”示范基地147个,总面积129.6万亩。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87.82%,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4222.834公里,基本实现硬质化路面“村村通”;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340处,受益人口67.27万人,农村饮水安全覆盖率达99%。改造农村泥草房(危房)39513户,农村住房砖瓦化率达97.62%。全市累计建设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17个,累计改厕41240户。

  四、以发展乡村产业为支撑,确保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重点推进益海嘉里粮油综合二期、30万吨燃料乙醇、珍爱紫苏蛋白粉等项目建设,增强农产品深加工能力。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111户,其中,国家级3户、省级32户。持续推进三产融合,虎头镇虎头村、白鱼湾镇湖沿村获评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密山市兴凯镇被列入20_年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名单。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旅游节庆活动,全市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224万人次,同比恢复80%,实现直接营业收入1.3亿元,拉动农业、林业等相关收入8.44亿元。

  五、以乡村治理为基石,确保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作用,全市38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已全部完成转化升级,村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全省率先完成。成功举办第四届“金鸡归巢”特色产品展销及项目对接洽谈会,重点推介“金鸡归巢”村集体产业项目119个,两天内线上线下销售农产品324万元。我市17个年收入10万元以下集体经济薄弱村全部消除。密山市连珠山镇东方红村是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坚持党建引领,全力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新格局。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工作,全市各级人民调解组织今年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518件,调解成功率达95%,将大量的社会不稳定因素消除在了萌芽阶段。

  六、以繁荣乡村文化为路径,加强乡风文明建设

  举行“迎中秋·庆国庆”第三届“丰收节”暨第四届农民文化艺术节展演,表演了传统秧歌、水兵舞、太极扇等十个节目,并在微信、抖音、快手等网络平台同步直播。持续推进“龙江有美村”第二届乡风文明随手拍活动,“文明龙江”刊发随手拍专题30期,其中发布“鸡西美村”照片18期。荣获第二届“龙江有美村”乡风文明随手拍活动地(市)级优秀组织单位称号,密山、虎林市荣获县(区)级优秀组织单位称号;加大文明村镇创建力度,以优秀传统文化进农村为着力点,弘扬“尊孝、尚俭”淳朴家风、“友善、守望”的邻里美德、“仁义、守信”的文明村风。全市507个行政村镇中,获得县级及以上文明村镇荣誉的有287个,占比达到57%以上。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乡风文明宣传活动,利用墙体、宣传栏、路灯杆等载体共悬挂标语、条幅1340幅,实现459个行政村全覆盖。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按照就近就便、以点带面的原则,组织204个文明单位(校园)与8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联系、对接,开展“厉行节约、你我同行”“清理小广告、美化社区”“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讲等文明实践活动200余场次。

  七、以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为主线,推进农村改革创新发展

  完善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工作机制,压实细化各级党委(党组)书记为乡村振兴第一责任人,定期研究农村工作,决策农村工作重大事项,制定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举措。发展现代农业模式,全市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面积达532万亩次,服务小农户数量3.1万户次。

  下一步,鸡西市将继续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三农”工作总抓手,以《鸡西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_—20_年)》为蓝图,全力做好乡村振兴各项工作,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篇五】乡村振兴战略情况汇报

  近年来,x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市相关文件精神,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作为落实***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重大举措,以“创建生态x,共建美丽家园”为目标,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以“四清三改三提升一管护”为切入点,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以“绿色发展”为引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我县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着力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环境,努力让空气更清新、河水更清澈、大地更清洁、山川更清秀。一是全力打造长江最美岸线。积极策应全市关于打造长江最美岸线“升级版”的要求,大力实施“一江三带”工程,完成了x公里“堤外生态绿化带、堤内园林景观带”建设。同时与x集团合作,投资x亿元实施水环境治理项目,修复沿江破损山体,高标准提升沿江x个乡镇岸线绿化和镇村污水设施建设,实现山体披绿、岸线复绿、水中漾绿、沿江透绿。二是全面创建国家绿色矿山。按照矿区环境生态化、开采方式科学化、资源利用高效化、管理信息数字化、矿区社区和谐化的“五化”标准,成功创建国家绿色矿山x家,今年x月全省绿色矿山建设现场培训会在我县召开。三是全流域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重点推进入河排污口整治、劣Ⅴ类水及黑臭水体整治、水库退养和清河行动,在每个乡镇打造了一条示范河流,投入x万元实施了“四河(x)两湖(x)”全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

  二、以“生态宜居”为关键,全力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坚持以“干净、整洁、有序”为目标,以“四清三改三提升一管护”为抓手,着力提升村容村貌,让乡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一是推进村庄整治。坚持“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精美呈现”,通过大力实施“整洁美丽、和谐宜居”乡村建设,今年全县实施x个新农村建设点,其中省级村点x个,市县自建村点x个,新农村建设正在有序高效快速推进,成效明显。培育示范典型,发挥引领效应,推动以点带面、连线成片,示范引领,整体提升,形成县有精品点、乡有示范点引领乡村建设示范带动辐射效应,一批“美丽示范乡镇、美丽示范村庄、美丽示范农户庭院”逐步展现。美丽示范线和沿江风光带(三线一带)建设纵深推进,目前,沿线房屋改造、环境整治、绿化提升配套设施建设等美化亮化工程已基本完成,村容村貌明显提升。

  二是推进绿道提升。以创建“四好农村路”示范县为抓手,加大农村道路的畅通、拓展、维护力度,推进定x等干道沿线、连接线和村组道路的绿化美化景观化提升工作,围绕集镇出入口及交通干线,开展环境综合整治,通过拆违、拆破、拆烂,美化、绿化、亮化,塑造了我县x省道、x公路、x大道、x高速连接线等一批富有亮点的道路景观。

  三是推进污水治理。我县拥有长江岸线x公里,是长江“不搞大开发,共抓大保护”重要节点,保护一江清水刻不容缓。我县因村制宜,分类梯次推进污水治理工作,全县已建成污水集中处理村点x个。今年县财政继续投入x万元,完成x个村点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目前已基本完成管网铺设任务。今年,由x集团长江最美岸线(x段)示范项目组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投资x亿元,将对全县x个乡(场、区)集镇街道进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目前项目已完成部分方案设计。

  四是推进垃圾治理。全面推行了城乡环卫“全域一体化”第三方治理,实现了城市与农村、清扫与清运同步市场化,实现了城乡生活垃圾统一清扫、统一收集、统一转运和统一处理。同时,按照“一乡一站”要求,实现了乡镇农村垃圾中转站全覆盖。x乡和xx作为我县首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试点乡镇,已逐步开展实施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试点工作,初步建立运行模式,为全县铺开提供经验依据。

  五是推进厕所革命。全县共拆旱厕x座、改水厕x座、建公厕x座,基本建成了“城区步行10分钟、农村干线公路车行10分钟有1座公厕”的“两个10分钟”如厕圈,并实现了“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100%,千人以上村庄无害化卫生公厕覆盖率100%,旅游集散中心公厕覆盖率100%,车站、公园等公共场所公厕达标率100%”。x“厕所革命”工作被推介为全国典型范例。

  三、以“产业兴旺”为重点,坚持产业发展与美丽乡村相结合

  我县始终坚持产业发展与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实现了“美”与“富”的互促共进、相得益彰。一是做到“一片园区就是一片景区”。按照“一乡一园、一园一业、一业一景”的思路,以景区标准建设园区,创建了省级农业示范园x家、市级x家,成功申报创建了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二是做到“一个项目就是一个景点”。加快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乡村旅游业等新业态,培育了x田园综合体、x观光园、x花谷等一批热点项目,打造了虾谷、花谷、慢谷、绿谷、药谷的“五谷丰登”品牌。三是做到“一处民宿就是一处风景”。大力发展民宿经济,积极开展“美丽示范乡镇、美丽示范村庄、美丽示范农户庭院”创建活动,完成了x个美丽示范乡镇新农村建设全覆盖、x个整村推进、x个美丽示范村庄、1000户美丽示范农户庭院建设。

  四、以“治理有效”为基础,推动乡村长效管护

  探索建立“五定包干”村庄环境常态化长效管护机制,落实“政府主导、镇村主责、群众主体”,让“一时美”变“时时美”。一是坚持政府主导。成立了以党政主要领导为双组长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实施方案》。同时强化督查考核,将该项工作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评体系,配套出台了“考核办法”和“考核细则”。二是落实镇村主责。建立了县、乡、村三级联动的人居环境治理监督网络,实现了“县职能部门全域监督,镇包村干部分村监督,村包组干部分片监督”。三是突出群众主体。强化村民自治,充分发挥村规民约、村民理事会、红白喜事理事会、乡贤理事会、乡村振兴促进会和公共卫生监督理事会等“一约五会”的作用,引导村民自觉管护环境,树立文明新风。

  虽然我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一是宣传发动有“虚弱”层面。少数乡镇特别是基层组织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认识不到位,部门责任压实不够,个别乡镇和村干部有“等靠要”思想,坐等上级资金、项目投入,行动迟缓,存在不喊不抓、只喊不抓、不督不动的现象。一些基层干部对整治要求认识不清,掌握政策不全面,有松懈畏难情绪,存在临时搞突击运动现象,少数地方发动群众不深入,农民群众没有真正动员起来,存在政府干、群众看的现象。

  二是整治提升有“软弱”点位。农村旱厕改造,注重的是厕所内部的“改”,而没有关注厕所之外的“治”,垃圾治理市场化运作机制不完善,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政府主导力度不够,缺乏对居民垃圾分类意义的宣传与教育,居民分类意识淡薄。少数乡镇环境保洁常态化不够,整体工作标准不高,部分村庄院落乱堆乱放未能得到有效治理,背街小巷内零星垃圾较多,排水沟内时有漂浮垃圾。少数村庄旱厕改造仅求数量不求质量,存在标准不高、改后不好用甚至不能用现象。已建成的污水处理设施缺乏有效管护。

  三是工作机制有“薄弱”环节。少数乡镇还未建立镇村联动机制,部分乡镇没有建立经费充足、人员到位、运转有效、责任落实的工作机制,特别是对重点村、重点部位日常巡查机制不健全,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问题。有的乡镇“专干不专”,主要精力没有放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上面,在上级检查情况反馈以后,甚至还无法准确找到垃圾堆放位置。

【篇六】乡村振兴战略情况汇报

  我镇在区委、区府坚强领导下,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下,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把我镇乡村振兴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坚持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立足镇情,精准发力,全力推进“经济、生态、人文、幸福”四个高坪特色乡镇创建,现将该项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围绕五个方面,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是“五位一体”的全面振兴,我镇严格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统筹推进,成立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镇党委书记江洪同志任组长,镇长欧建、人大主席江振声任副组长,下设办公室在农办负责乡村振兴日常工作。确保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抓好乡村振兴战略各项重点任务落实。

  (一)抓特色产业发展。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不断发展壮大优势产业。

  1.产业布局不断完善,把特色产业转型升级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突破口,全力推进玄顶村花椒基地1400亩、瓦店村中药材基地500亩、高峰村李子园300亩、月台村和冒咕村粮油基地500亩、冒咕村柑橘和桃子等水果300亩以及新兴村竹鼠生态养殖。

  2.多方式服务乡村振兴事业:实施“三变”改革,实现青山绿水为金山银山,冒咕村在20_年被评为“三变”试点村、市“绿色新村”,实现生态优美、农户增收,推进冒咕村田园综合体建设项目提质增效;成立冒咕村、高峰村综合服务社,实现了农业、服务业的融合;“小川东道”提档升级,投入资金100余万元,新修文化墙2堵,休闲亭、茶铺、商铺等4个,修复古道石板20_米,安装移动公厕3座。沿途栽植行道树、风景树、果树等树苗8000株,形成集采摘、休闲、娱乐、饮食于一体的乡村游发展典范。

  3.耕地利用效益提升,实施水稻全程社会化服务200亩,水稻保险500亩,全镇家庭农场及专业合作社达到26个,其中区级龙头企业1个,农业经营主体69个。

  4.加速生态建设,20_年全镇在原森林覆盖率48%的基础上新增退耕还林20_年2800亩,20_年2150亩、农村“四旁”植树800亩、农田林网和特色经济林新造250亩、农田林网和特色经济林改造400亩。共实施营造林6400亩,目前森林覆盖率达56.6%。生态河长制工作有序进行,狠抓了污染源清理、入河排污口普查活动,开展工业、生活、农业农村面源、河道内源“四大”污染集中整治,制定了一河一策,责任明确,治理到位。

  (二)城乡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1.实施“四好农村路”建设工程,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入。协助开展大安公路高坪段9公里、瓦莫路5.3公里、茨玄路7公里、升级改造。推动新建和升级改造灌火路、堰黄路、李白路和天唐路“农村四好公路”12公里。

  2.加强农村水利建设。位于新兴村的重点水源建设工程麻柳冲小一型水库项目已开工建设,实现自来水主管网全覆盖。为保障群众饮水安全,解决群众吃水难的问题,瓦厂沟水厂、青龙水厂现已移交鑫发集团,麻柳冲水库现已开工,瓦厂沟水厂启动户户通二期工程、青龙水厂户户通三期工程正在实施,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统筹。

  3.健全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护机制,环保、市政、公路、河长制多部门通力合作,统一管理,避免了管理上的推诿、扯皮现象,形成了“户清扫、专人保洁、镇集中处理”的环卫模式,制定村民普遍接受和遵守的村规民约,使村庄环境管理走上规范化、长效化轨道,农村环境面貌大为改观。

  4.加大镇容镇貌综合整治,乱搭乱建彩钢蓬、遮阳伞,车辆乱停乱放、摊点乱摆乱放等“顽疾”得到明显改善,修建青龙、冒咕公厕3个,统一规范天宝场店招店牌,实施天宝场农贸市场改造升级,持续推进青龙场镇农贸市场、停车场、文化广场和休闲步道建设。新添置路灯89盏,安装公路沿线栅栏5.6公里,确保场镇干净整洁、环境优美、宜居宜业。

  5.农村综合环境明显改善。新修泥结路4公里、便民路4公里、实施玄顶村产业路3.5公里,推进冒咕村“美丽乡村”、“绿色新村”建设,实施高峰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

  (三)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1.加大了招商引资,不断培育壮大超市、商贸等协同发展,着力繁荣城乡市场。

  2.加大农贸市场基础建设和污染整治;

  3.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发展邮政、中通、顺丰等物流站点3家。

  4.实现电商、金融、超市“三进村”,成立电子商务便民点8个,打造市级电商2个。在确保市场秩序稳定、规范有序前提下,保障人民群众消费安全。

  (四)民生保障更加有力。

  1.大力推进精准脱贫工作,今年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48户、437人,实施危房改造C级12户、D级57户,投入扶贫资金86余万元,解决85户建卡贫困户的四配套问题。

  2.农业惠民资金、社会福利资金精准落实到人到户,民生救助资金,应救必救,应保尽保。农业耕地地力保护补贴248余万元,水库移民直补资金8余万元,生态效益、退耕还林资金254.8余万元。发放城乡低保金335余万元,残疾补贴、临时救助、特困供养救金67余万元,重点优抚对象发放抚恤金150余万元,合作医疗保险参保11652人。

  3.农村承包地确权工作正在顺利实施中,依法依规、化解矛盾纠纷,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进度,现已完成前期指界、勘验、绘图工作。

  4.强化扶持引导,现有家庭农场10个、专业合作社16个。

  (五)生态美村建设开始启动建设。

  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不断完善农村水电气路讯房等设施升级改造,今年在全镇投放837户卫生厕所指标,统一免费实施,引导农民开展公厕革命,实现农村生活垃圾社投放、村收集、镇转运。持续开展退耕还林和国土绿化行动,积极争取上级政策,实施村级公路沿线植树造林,现我镇的冒咕村评为市级绿色新村,切实筑牢生态屏障。

  二、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1.市政、道路交通、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依然薄弱。

  2.贫困面大,因病因残因智贫困人口多,脱贫攻坚任务艰巨,产业弱、人才缺。

  3.农村环境卫生整治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面广、管理人员少,设备设施简陋,需进一步加大投入。

  4.出台奖励激励机制,吸引更多人才和资金投入到乡村振兴中来。

  5.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大户的带头辐射作用有待提高。

【篇七】乡村振兴战略情况汇报

  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根据会议安排,现将全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相关情况作一汇报。

  一、乡村振兴战略总体部署情况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髙度重视,***总书记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明确提出“20字总要求”、“七条道路”和“五个振兴”。前不久,总书记专门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让乡村振兴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这些都为我们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围绕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省委常委会、省政府常务会进行了专题研究,娄勤俭书记、吴政隆省长先后深入基层调研,并召开座谈会提出明确要求。目前,我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蓝图”已经确左,各项工作布局已经全面展开。在战略部署方而,召开全省农村工作会议。4月8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对我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全而部署,娄勤俭书记、吴政隆省长作了讲话,缪瑞林副省长作了总结讲话,会议阐明了我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定位、实施路径和任务举措。在宏观指导方面,岀台今年省委1号文件。4月23日,省委、省政府正式出台《关于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苏发(20_)1号),确左了我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个时间节点”的目标任务。在科学引领方而,编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为进一步明确我省乡村振兴的路线图、施工图和时间表,由省发改委牵头,组织编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目前,规划(草稿)已经形成,正在广泛征求各地各部门各有关方面的意见。规划的编制,注重中央要求和江苏实际的结合,注重当前和长远的结合,注重宏观指导性和微观可操作的结合。在载体抓手方而,实施乡村振兴十项重点工程。省委、省政府研究决怎,组织实施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农民收入新增万元、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乡风文明提升、万村善治推进、乡镇功能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脱贫致富奔小康、农村改革创新、农村基层党建创新提质十项重点工程,并以此为主要抓手,做到工程化实施、项目化推进,推动乡村振兴任务落地见效。

  二、乡村振兴战略任务举措推进落实情况

  今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全省上下按照省委、省政府既定部署,坚持以实施十项重点工程为抓手,有力有序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

  (一)加快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坚持把城镇和乡村作为有机整体,大力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乡镇功能提升、农村改革创新三项重点工程,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积极实施“四好农村路”建设行动,截至目前全省行政村双车逍农村公路覆盖率达到75%0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开展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改造升级村级配电网,让农村“水电网”同步跟上时代发展要求。实施乡村教冇提升行动和健康乡村建设行动,提升农村教育、卫生事业发展水平。优化乡镇功能作用,重点推进100个产城融合特色小镇、100个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100个省级重点镇及特色镇建设。深化农村改革创新,积极探索农村承包地“三权分苣”有效实现形式,出台《关于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颁布实施《江苏省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条例》,深化农村金融、供销社、国有林场和农垦等改革,为乡村振兴提供制度性供给。

  (二)加快推动农民增收。坚持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大力实施农民收入新增万元工程和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持续增强农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大力推进农民就业增收,深入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汁划,健全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完善最低工资增长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积极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转務就业。引导支持农民创业创新,实施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培训5年行动计划。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省建设。打赢脱贫攻坚战,省委常委会、省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脫贫攻坚等三大攻坚战,研究制泄《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意见》,聚焦尚未达标的125万低收入人口、341个省左经济薄弱村,以及六个重点片区和黄桥茅山老区,精准施策、加大力度,确保全省新一轮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全而实现。

  (三)加快推动质疑兴农。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实施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工程,全面提升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着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加快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划立建设,积极培育优质稻麦、绿色蔬菜、特色水产、规模畜禽、现代种业、林木种苗和林下经济、休闲观光农业和农业电子商务8大千亿元级优势特色产业。着力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制泄实施高标准农田规模开发、整市整县推进计划,持续开展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整省推进行动。着力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启动"百园千村万点”休闲农业精品行动,扎实开展农业信息进村入户整省示范,推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开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实施农业质量年建设行动,启动农产品质量安全整省创建,建立农业品牌目录制度,大力推介“苏米”等品牌。

  (四)加快推动乡村绿色发展。牢固树立并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力实施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工程,推动乡村生态振兴。实施緑色生态农业建设行动,研究建立农业绿色发展评估体系,加大农业资源保护力度,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系统治理。强化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机制,完善公益林、湿地、重要水源地等生态补偿机制。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改善行动,聚焦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生活污水处理、村容村貌整治,有针对性地抓好落实。大力推进“厕所革命”,加强村庄绿化、建筑风貌、田时风光、环境整洁、而源污染治理等方而工作,全面提升村容村貌和生态环境水平。推进特色出园乡村建设,首批45个村庄试点正在深入实施,大部分村庄已初现成效。上半年确定了第二批25个试点村庄,已陆续进入项目实施阶段。

  (五)加快推动乡村文化兴盛。大力实施乡风文明提升工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总结推广徐州市贾汪区马庄村经验,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着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村入户行动,深化文明村镇创建,实施“城乡结对、文明共建”工程,打造农村糟神文明建设示范县(市、区)。广泛开展“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活动,弘扬家庭美徳,讲好家风故事,以良好家风带动乡风民风。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引导党员带头形成文明治丧、从简办丧、文明低碳祭扫的风气。发挥农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的作用,营造乡村文明新风尚。传承发展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组织实施农村传统文化保护传承提升行动,举办传统文化展示活动,打造地域特色文化品牌。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实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建设行动,以村民学堂、道徳讲堂、文化礼堂等阵地建设为重点,全而推进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

  (六)加快推动乡村善治。围绕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大力实施农村基层党建创新提质工程、万村善治推进工程,加强和创新乡村治理,让农村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实施镇村书记“双培育双提升”五年行动计划,组织实施“泄制村官”培疗工程,开展“寻找老支书精神”活动,有效提升基层组织力。构建现代乡村治理体系,健全自治、法治、徳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推动乡村治理重心下移,“政社互动”、村务监督实现全覆盖。实施平安乡村建设行动,推动社会治安防控力量下沉。扎实开展新一轮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推进农资打假专项行动,加强农村宗教事务管理,打击农村非法宗教活动和境外宗教渗透活动。加大农村普法力度,增强农民法治意识。加强农村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深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专项治理,重点健全会计科目设置、财务预决算、收支管理、产权交易“四项制度”。

  三、存在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工作总体进展顺利,但与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

  一是在资源环境约束方面。我省人多地少、环境承载能力较弱,人均耕地仅为0.86亩,逼近联合国0.8亩的粮食安全警戒线,农业复种指数高,化肥农药用量髙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是在农业产业发展方面。我省农业产业基础较好,但优势产业不突岀,整体竞争力不强,农业龙头企业多而不强,与农民利益联结不够紧密。

  三是在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方面。尽管城乡居民收入的比例在缩小,但差距的绝对值还在扩大,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要在现有较高平台上保持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难度增大,全省还有125万年收入6000元以下的低收入人口。

  四是在城乡发展不平衡方面。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的体制机制尚不健全,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向乡村流动的动力有待释放,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差距仍然明显。

  五是在思想认识方面。我省工业化、城镇化发达,实际工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对“三农”工作用心用力不够,一些地方和部门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大意义认识不够,全社会参与支持乡村振兴的氛国也需要进一步营造。我们将紧紧用绕这些问题和不足,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推动农业全而升级、农村全而进步、农民全而发展。乡村振兴是一篇大文章,也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我们将以省人大此次审议和专题询问为重要契机,在中央和省委的领导下,在省人大的监督关心下,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扎实的举措,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不断取得新成效、实现新突破。近期,将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抓紧岀台规划。今年5月,***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_-20_年),前不久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正式印发实施。7月5日召开的全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工作推进会议,再次强调要坚持规划先行。我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_-20_年)》已经编制完成,省委、省政府审泄后将尽快发布,并认真组织实施,确保规划明确的各项重点任务有效落实到位。

  (二)细化任务分工。为推动省委1号文件落实,由省政府办公厅牵头,会同省有关部门,研究制泄了《〈省委省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重点任务分工方案》,近期将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对省委1号文件提出的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逐项进行梳理,分別明确牵头部门和参与单位。对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乡村振兴十项重点工程实施方案,督促各地抓紧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将工作任务工程化、项目化、节点化,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可实施、可操作、可考核。

  (三)培养示范典型。围绕我省高质虽发展走在前列的要求,突岀示范引领,注重典型培育,以点带而、推动全局,有效提升乡村振兴战略组织实施水平。一方而,认真总结近年来我省“三农”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让一些典型经验推广开来,带动面上工作;另一方而,以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为载体,进一步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加大支持力度,并组织编制《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考核验收评价标准(试行)》,严格考核验收,真正建岀“特色”、形成'‘样板”,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四)健全政策体系。枳极调整财政支出、固左资产投资、信贷资金投放结构,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乡村振兴多元投入格局。全面落实中央调整完善土地岀让收入使用管理规左,提髙对农业农村的投入比例。抓紧研究提出完善上地增减挂钩政策支持的具体意见,为推动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提供有力政策支撑。组织制定《关于探索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实施方案》和《关于统筹整合涉农资金集中支持乡村振兴十项重点工程建设的实施办法》,大力推进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资金支持更加集中、更加高效。

  (五)完善推进机制。督促各地全而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建立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健全乡村振兴10项重点工程组织推进机制,督促各牵头部门真正负起责任,抓部署、抓检查、抓落实。根据中央要求,研究制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办法,并建立日常督查、季度调度和年度通报制度,层层传导压力、逐级压实责任。同时,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营造全社会参与支持的浓厚氛围,齐心协力把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一步一步变为现实。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情况汇报我市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以实现农牧业髙质量发展为主线,以增加农牧民收入为核心,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为突破口,以推进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为着力点,以深化农村牧区综合改革为根本动力,全面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了农牧业提质增效、农村牧区文明进步、农牧民增收致富。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进展情况制泄出台了乌兰察布市《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乌党办(20_)1号),尼草了《乌兰察布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_-20_年)》,调整成立了乌兰察布市市委农村牧区工作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和具体任务。

  同时,全市成立了六个专项推进组,明确各个小组的牵头单位、工作职责等,市农牧业局作为牵头单位承担综合协调和产业振兴推进具体任务,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全力推进乡村振兴。

  (一)以产业兴旺为重点,提升特色现代农牧业发展水平。一是大力培植壮大龙头企业。把培育和做强做大龙头企业作为引领特色农牧业转型的重要抓手,大力培植内蒙古萼都凯达食品有限公司、集宁区雪原乳业有限公司、内蒙古赛诺种羊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中加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农牧业龙头企业,扶持发展了一批农牧民合作社,全市形成了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家庭农牧场、农牧民合作社为

  支撑的现代农牧业发展新格局。二是大力推进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发展。目前,我市农牧民合作社有6346家,培冇自治区级农牧民合作示范社62家、市级农牧民合作示范社230家;家庭农牧场333家,其中家庭农场111家、家庭牧场222家。三是积极打造现代特色农牧业品牌。“乌兰察布马铃萼”成功入选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燕麦种植而积增加到112万亩,被命名为“中国燕麦之都”。创建标准化示范牧场32个,鼓励引导龙头企业和种养大户大力实施标准化生产,积极开展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为主要内容的"三品一标”认证和特色产品商标注册。“三品一标”认证产品达到243个,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产品9个、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4件。“四子王戈壁羊”入用中国品牌价值评价榜,丰镇市、商都县创建''国家级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县”。

  (二)以生态宜居为关键,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一是全而开展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为破解农村牧区生活垃圾难题,我市积极推广农村牧区生活垃圾“村收集、镇转运、县(镇)处理”模式,目前30%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40%的村庄开展保洁,建设垃圾池8000多个、公厕20_多座。二是推动农村牧区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建设“四好农村牧区路”255公里,99%的嘎查村通客运班车。全市已实现村村通硬化路。全力实施农村牧区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隆胜、七家营、红格尔等水库基本建成,安全饮水工程惠及7万农牧民。大力发展集中供水,全市农村牧区集中供水率82%和自来水普及率77%。三是加大农村牧区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实施化肥零增长、农药零增长、推进养殖粪污综合利用、着力解决农阳残膜污染,深入开展秸秆资源化利用等行动。全力抓好农牧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4%o农牧业而源污染综合治理深入推进,控水、控肥、控药、控膜“四控”行动扎实开展。大力发展盯水农牧业,改造喷灌圈16万亩。四是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全面落实“河长制”。进一步加大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草原平均植被盖度明显提高,草原植被盖度35%,村庄绿化覆盖率23%。

  (三)以乡风文明为保障,凝聚乡村振兴正能疑。一是突出抓好农村牧区思想道徳建设。坚持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三管齐下,积极引导农牧民注重家庭建设、家教传承和家风培冇,形成了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开展了五届文明村镇创建示范活动,打造全国文明村镇8个、自治区级文明村镇7个、市级文明村镇74个,旗县级以上文明嘎查村和乡镇苏木占比为40.2%。二是深入实施各类文化科技惠民工程。通过开展“文化下乡、科技下乡、卫生下乡”和“崇尚科学、破除迷信、拒绝邪教”等宣传活动,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了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和脱贫攻坚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良好态势。三是深入开展移风易俗行动。发挥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等作用,坚决遏制大操大办、天价彩礼、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深化农村牧区殡葬改革,引导群众大力弘扬时代新风,自觉抵制封建迷信等腐朽文化的侵蚀。全市87%以上的行政村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妇女禁赌禁毒会”、“村民道徳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等。

  (四)以治理有效为基础,推动乡村和谐发展。一是健全村务监督机制。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推行村级事务阳光工程,依托村民代表会议、村民议事会、村民理事会、村民监事会等,形成了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基层协商格局。二是加强农村牧区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加强村级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和党员队伍建设为重点,扎实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促脱贫攻坚等工作,推动了农村牧区基层党建工作全而提升、全而过硬。扎实推进村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全而派驻第一书记,全市农村牧区基层党组织活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三是创新基层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基层基础设施建设,全市1321个嘎査村委会全部完成村级“厅室”(便民服务大厅、村“两委”办公室、精准扶贫室、党员活动室、文体娱乐室、卫生室、便民超市)改造升级。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借助“七五”普法,树立“用得上、听得懂、看得见、信得过”的工作理念,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老党员、老干部的作用,建立常驻农村牧区的普法宣传员队伍,为幸福美丽新农村牧区建设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有村规民约的嘎查村占比达到61%o建立健全基层司法调解等纠纷调处机制,基层矛盾纠纷逐年减少,上访案件发生率逐年下降,全市社会公共安全感和满意度得到明显提升。四是建设平安和谐乡村。大力推进农村牧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农村牧区黑恶势力、宗族恶势力,严厉打击黄赌毒盗拐骗等违法犯罪,全市乡村治安环境实现了进一步好转。

  (五)以生活富裕为根本,提髙乡村民生保障水平。一是大力促进农牧民增收。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就业创业促进工作方案》,坚持把就业创业作为农牧民增收主渠道,大力推进农牧民工就业创业,全力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多渠适促进全市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创业,今年全市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37万人次。二是全力推进农村牧区牧区人才工作,培养市级科技特派员170人、职业农牧民4648人,农牧业科技水平明显提髙,能人大户带动能力显著增强。三是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政治责任、最大民生工程来抓,89万贫困人口稳泄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到79%,丰镇币退出自治区贫困县行列,凉城县、察右后旗符合退出条件。建成脱贫车间70个,集中式光伏扶贫电站全部并网发电,1321个嘎查村实现集体经济收入淸零,产业扶贫惠及12万贫困人口。四是加强农村牧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积极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适时适度提髙养老金待遇水平。统筹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加快农村牧区低保与扶贫开发政策衔接,做到了农村牧区贫困人员应保尽保、应兜尽兜。

【篇八】乡村振兴战略情况汇报

  一、加快发展科技农业

  一是加强平台建设,已建成2个农业方面省级众创空间-、。二是发展农业类企业。我县已有4个农业科技小巨人:。三是完善科技特派员体系。选派本土科技特派员53人(含12名网络特派员),开展科技培训3场。对玉米、小麦、棉花的病虫害防治种植技术等进行培训3次,培训农民300人次以上。

  二、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落实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组织选派50人以上的本土科技特派员开展科技服务,按要求实现了全覆盖。

  三、鼓励引导县城人才下乡服务

  组织动员县城科研人员下乡服务。一是根据我县特色产业发展需求,积极建设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建设一支由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农业科技型企业家和农业科技管理人才共同组成的科技特派员队伍,服务于蔬菜种植,特色养殖,食用菌培育、小麦繁育等领域。二是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对从事特色种养业的农户进行技术培训,引导农业从业人员调整产业结构,帮助农户提高科技水平,降低成本,增加农业收入。

【篇九】乡村振兴战略情况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人大代表:

  根据会议的安排,下面我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进行简要的情况介绍,也希望在座的各位能提出宝贵的意见建议。

  一、对新农村建设的探索及实践

  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农业发展,提出坚持“抓两头、带中间”,力争用10年时间把全市1043个行政村全部建成高水平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在此基础上,我区积极探索振兴乡村之路,先后开展村企合作、产业导入、产业培育、名镇名村建设、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等工作。其中,省级新农村示范片依托完善的基础设施,生态宜居的村庄环境,产业兴旺的农村经济,治理有效的基层组织,共建共享的文明乡风,顺利通过广东省“两年基本实现目标”的绩效评估,获评“优秀”等级,“农村有产业、农民有就业、农村有环境、农村有服务、农村有治理”的五有目标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二、创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做法及成效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针对农村产业“空心化”、村庄“空巢化”,工商资本进入农村不热、农民增收渠道不多等问题,我区首创市场化模式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产城村人”融合为发展导向,利用社会资本激活农村资源资产活力,实现农村发展“第二次飞跃”:

  一是推动乡村振兴改革试点。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后,区委、区政府大力践行“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精神作风,通过第五次党代会第二次会议等重要会议,将乡村振兴作为今年的重点工作予以部署,制定并印发组织实施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学懂提神”、“弄通提能”“做实提效”工作方案,经过大量的摸底调查、研究,创新提出以市场化模式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法,并率先与碧桂园、华侨城达成合作共识,实施乡村振兴试点项目。

  二是高标准全域谋划乡村振兴。在区委、区政府牵头下,各镇、街道迅速开展资源排查,掌握家底,并结合各行政村资源禀赋,制定《镇(街道)全域乡村振兴三年总体规划方案工作表》,明确了试点片区、产业定位、具体工作、发展规模,按照全区102个行政村统一按照市场化模式分三年(20_年30%、20_年40%、20_年30%的行政村覆盖比例)推进。根据中央、省、市精神,结合我区实际,高标准谋划制定《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方案。

  三是强化绩效考核压实责任。举全区之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制定《20_年惠阳区表格化捆绑式绩效考核方案》,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纳入到有关绩效考核工作,通过落实表格化捆绑式绩效考核作为推动各项工作的重要抓手,把产业振兴最终成果落到促进农民就业、增产增收上来,全力以赴推动农村农民生活富裕。

  四是打造试点推动全面开花。随着试点项目的推进,我区以市场化模式实施乡村振兴实现全面开花,取得了初步成效。目前,落实各类乡村项目共计77个,其中已开工建设30个,初步形成以田园综合体、文化旅游、商业商贸、电商物流、现代金融、城市更新等多种业态带动乡村振兴的发展格局。

  三、存在的困难及建议

  (一)推进乡村振兴人员保障问题。推进乡村振兴,人是关键一环。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上到中央下到基层都非常重视,但是还缺乏相应的组织保障。例如乡村振兴对于基层特别是村委书记、小组长来说,是个新鲜事物,缺乏相应的认识。但往往工作的开展,他们是主要推动者和实施者,如果意识不转变,那么乡村振兴落地就比较困难。因而在组织保障上不仅需要锻造干事创业的干部队伍继续解放思想,勇于担当,真抓实干,还要选好配强基层组织带头人深入开展基层党建标准化建设,努力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强建优,充分发挥在乡村振兴中的核心作用,并且发挥乡贤作用,鼓励乡贤带领乡亲共同致富创收。

  (二)乡村振兴财政投入保障问题。推进乡村振兴,财政保障是重要因素。根据资源摸排,目前我区存在三种类型农村情况:第一类城镇化程度较高,以二三产为支撑的准城中村;第二类资源丰富,但发展滞后,需导入产业激发发展动能的村庄;第三类是资源匮乏、经济发展薄弱村,亟需政府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的村庄。我区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原则,将村庄捆绑导入产业形成规划编制规划发展。然而占大部分比例的第三类型的农村,虽然随着政府的逐年增加投入,农村面的村巷道、路灯、垃圾处理、学校等硬性条件逐渐完善,但是重大基础设施覆盖面、有效改善农村生产生活设施条件等还相对滞后。乡村公共服务与城镇相比,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方面不均衡,农民群众的获得感有待提升。因此,需要建立乡村振兴财政投入机制进行精准施策,将乡村振兴建设资金列入每年财政预算,同时科学系统整合政府公共财政资金更大力度向“三农”倾斜,确保财政投入与乡村振兴目标任务相适应。

  (三)农村土地利用问题。当前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土地利用工作中,存在村庄村土地利用规划与村庄规划期限不一致,且村庄规划对村庄建设用地的需求远远超过村土地利用规划实际建设用地规模,无法发挥村土地利用规划在“多规合一”中“底盘”作用,导致实际编制的村土地利用规划和村庄规划难以落地实施。此外,建设用地项目预审和用地审批时限过长,程序复杂造成部分重大建设项目无法及时落地。对此,建议市级层面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和指导意见。

  下来,在此基础上不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继续拓展乡村振兴范围,积极调动更多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让乡村振兴成为惠阳经济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为全市乃至全省走在前列主动担当、多做贡献。

【篇十】乡村振兴战略情况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人大代表:

  根据会议的安排,下面我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进行简要的情况介绍,也希望在座的各位

推荐阅读:

  2023公安队伍教育整顿党课讲稿范文(精选10篇)

  乡村幼儿园办园理念范文(精选5篇)

  公文格式国家标准2023范文五篇

  本人廉洁自律方面的情况汇报十七篇

  党建工作责任制范文(通用16篇)

  关于2023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汇报【三篇】

热门标签: 乡村 情况汇报
乡村振兴战略情况汇报集合13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为您推荐

2023年标准即兴演讲稿格式

i乐德范文网演讲稿频道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标准即兴演讲稿格式》,希望大家喜欢。更多相关内容请参考以下链接:竞聘演讲稿 国旗下演讲稿 建党节演讲稿 八一建军节演讲稿 师德师风演讲稿 三分钟演讲稿讲话,这个题目大家可能认为不值一谈。人一生下来就呀呀学语,谁

演讲稿 2023-04-09

2023毕业生代表即兴演讲稿范文

i乐德范文网为大家收集整理了《2023毕业生代表即兴演讲稿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在这庄严的毕业典礼上,能够作为毕业生代表发言,我感到无比荣幸。在这令人激动的时刻,请允许我代表****院*

毕业致词 2023-04-09

精选即兴三分钟演讲稿

i乐德范文网演讲稿频道为大家整理的《精选即兴三分钟演讲稿》,希望大家喜欢。更多相关内容请参考以下链接:竞聘演讲稿 国旗下演讲稿 开学典礼演讲稿 学雷锋演讲稿 师德师风演讲稿 妇女节演讲稿我爱祖国啊,是您给予了我们的生命,让我们在辽阔的大地上茁壮成长;祖国啊

演讲稿 2023-04-09

检察院事迹的即兴演讲稿范文

i乐德范文网演讲稿频道为大家整理的《检察院事迹的即兴演讲稿范文》,希望大家喜欢。更多相关内容请参考以下链接:竞聘演讲稿 国旗下演讲稿 开学典礼演讲稿 学雷锋演讲稿 师德师风演讲稿 妇女节演讲稿各位领导、评委:大家好!我来自昆山市检察院。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

演讲稿 2023-04-09

三分钟即兴演讲稿

i乐德范文网为大家收集整理了《三分钟即兴演讲稿》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我是一个充满自信的女孩。在工作面前,我自信,我能干;在荣誉面前,我自信,我沉稳;在困难面前,我自信,我奋进。在这里,最值得说的是我的性格。我宽容、豁达,好的事情总记得,不好

演讲稿 2023-04-09

经理就职即兴演讲范文

总经理、各位同事:首先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信任,支持我就任常务经理这个职位,我深知这个位子的重要性,它包含着大家对我的信任与期望!能够得到大家的信任是我的光荣,通信行业是一个技术含量比较高的行业,现在公司的领导及员工在公司总经理的带领下取得不菲的业绩和效益。

演讲稿 2023-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