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节能宣传周时间】2023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活动方案
2023-03-15
2023-03-20
2023-03-18
2023-01-16
2023-03-16
更新时间:2023-06-28 09:05:36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2023节能宣传周时间】2023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活动方案
2023-03-15
2023-03-20
2023-03-18
2023-01-16
2023-03-16
村干部是指村级以上单位派往行政村或自然村协助村级工作的人员。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_驻村工作队员优秀事迹材料的文章6篇 ,欢迎品鉴!
**同志自20_年担任3月担任**村驻村工作队员以来,一直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扎实工作,牢记职责使命,一心一意抓扶贫,时刻战斗在扶贫工作一线,切实做到了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确保**村驻村工作不走过场,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一、努力学习,不断进取
该同志自驻村工作以来,扎实工作,认真学习脱贫攻坚相关政策文件和各类脱贫攻坚重要讲话精神,迅速了解掌握村情,吃透群众的贫困现状,每天记好工作日志,尽快进入角色,投入到脱贫攻坚工作之中,同时协助第一书记制定帮扶村年度脱贫计划和帮扶措施。
二、深入基层,服务群众
自20_年到**村担任驻村工作队员以来,该同志时常穿梭在**村的贫困户家中,又或在他们劳动的田间地头,与群众拉家常,在走村入户之际,该同志总是带着一本大大的黑色笔记本,里面密密麻麻的记录的全是入户走访时记录的点点滴滴,或是群众反映的日常小事,或是群众对个人生活的计划,又或是群众想了解某方面的国家政策,他都认真记录,逐项反馈,现如今,贫困户远远见到他都会满脸微笑,竖起大拇指,一声声“卡卓”(藏语感谢之意)印证了他的驻村工作,一声声“卡卓”让他的内心更加坚定,一声声“卡卓”让他对今后的驻村工作充满了力量。
驻村工作面对困难时,他总是迎难而上,自驻村工作开展以来,他首先熟悉掌握帮扶相关政策,边学边讲,通过走村入户,及时了解贫困户家中实情,根据各户实际情况制定详细方案,从贫困户耕地、补贴、致贫原因、生产生活状况、子女上学情况、劳动力分布等都做了详细记录,在日常工作开展中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自20_年乡镇区划调整以来,**乡与**乡合并为**镇,新的镇政府距离**村六公里左右,群众日常办事有部分不便,对于这些问题,他未雨绸缪,群众需要复印证件、开具证明、办理相关事项,他都亲力亲为。
信心比什么都重要。自20_年以来,他认真研究**村地理优势,到田间地头实地查看土壤情况,他在咨询相关农业专家又翻阅大量农业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村可以根据地理优势及气候条件,种植反季节性蔬菜,最开展群众半信半疑,他便主动到村支部书记、村主任家中认真讲解利弊,一次次的不理解,在他的坚持及专业知识下,终于他们决定做一次尝试,20_年下半年,种植莴笋等蔬菜的群众都获得了可喜的收入,群众对他的工作态度及专业知识都深深的认可。
扶贫路上充满艰辛,特别是**的冬季异常寒冷,但他总是无畏严寒,经常是忙到深夜,笔记本厚厚的记录、电脑泛着淡蓝色的光芒,窗外飘着的鹅毛大雪,都是他驻村工作路上的“见证者”他切实把党对贫困户的丝丝关爱注入他们的心田,让贫困户感党恩、鼓足劲,脱贫也立志。
三、抓实党建,做好引领
以党建促脱贫,发挥好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离不开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头,为了抓好这个龙头,该同志在驻村工作开展中以“党员大会”为抓手,成立了专项治理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定期组织集中学习,检查党员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讲党课,扎实开展好学习教育活动,让**村全体党员同志有所学、有所思,把理论学习切实转化到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具体工作中。他始终坚信:每个党员都是闪光点、螺丝钉,通过细化责任,对标销号,把劲使足了、力发够了,脱贫攻坚工作最后将会取得实打实的成效。
四、爱岗敬业,乐于奉献
俗话说“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该同志自驻村以来,立足本村实际和贫困现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驻村帮扶工作计划。在驻村工作日志和相关资料整理过程中,严格按照县、镇脱贫办相关要求,认真细致的开展工作,耐心细致指导相关帮扶干部规范的填写,同时严格按照驻村标准要求自己。
该同志自驻村开展帮扶工作以来,时刻秉持“群众事无小事”的准则,认真履行好自己的工作职责,深入基层一线,和群众“融为一体”、“打成一片”,通过大量细致的驻村工作,切实解决了贫困户实际生产生活困难,并取得了**村群众的一致好评。
夫溪村地处安化县西南边陲,怀化市溆浦县交界的雪峰山腹地,距益阳市区约300公里。由于地处偏远,交通闭塞,资源匮乏,村民文化程度不高,开拓意识不强,基础设施薄弱,长期以来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人均收入低于全县全镇平均水平,被定为市级贫困村。20_年由原敷溪村与原升家村合并为夫溪村,全村区域总面积14.6平方公里,全村人口630户2300人,分20个村民组,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15户475人,山林面积1.8万亩,占总面积的82%,水田面积近500亩,旱地面积1500亩,村党总支分为2各支部共有党员55人,其中流动党员13人,女党员6人,预备党员1名。目前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14户458人(自然减少、分户17人),20_年之前,已脱贫人数为59户262人,未脱贫人数为55户213人,返贫1户,贫困发生率8.91%。20_年实现脱贫48户187人,20_年脱贫3户7人,最后的5户16人(夏跃飞:4人,为兜底保障对象;夏益田:2人,
为兜底保障对象;夏裕贤:4人,其中户主哥哥夏裕兴、妻子夏石女均为重度残疾人;2人是低保保障对象;夏石女为一级肢体残疾人,夏裕兴为听力(一级)言语(一级)残疾;彭正良:3人,其女彭海丽为五保对象;夏有仁:3人,其本人脑部受伤,其父为兜底保障对象)将在今年全部脱贫。20_年在毛知兵副市长挂帅,以市质监局牵头、市运管处、益阳平安产险为后盾单位的帮扶下顺利实现了贫困村出列的目标。
吃住在夫溪,让贫困群众“担心”放下来
工作队自驻村以来,到村的一件事就是租下一栋常年不在家的村民的房子,自己做饭,吃住都在村里,让夫溪村的干部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看到我们是真的定下来要做一番事情的,而不是来走马观花的。只有走进群众,群众才能信任我们,紧紧围绕贫困户退出的“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贫困村退出的“一个确保、两个完善”和“三率一度”的目标开展工作,指导3个帮扶单位共60多名帮扶责任人与11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建立结对关系,制定帮扶计划,多次召开村“两委”会,深入村民家和到田间地头,广泛开展调研走访,全面掌握本村基本情况,因地制宜、因户施策、争分夺秒,迎着困难上,积极开展脱贫攻坚工作。
二、党心带民心,让贫困群众的“志气”强起来
我们牢固树立“围绕扶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扶贫,检验党建看脱贫”的理念,积极学习借鉴先进经验,驻村后,我们要求村“两委”明职责、人人以短信的方式亮身份、做表率,,村干部严格落实坐班值班制度,推行第一书记主抓、村“两委”齐抓、全体党员共管的模式,每周组织驻村干部、村干部召开“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专题例会,共同研究商讨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以务实担当推动脱贫攻坚取得实效,为脱贫退出奠定坚实基础。通过齐抓共管,目前全村团结一心抓发展,今年无一起信访事件,做到了凡事不出村,村民自治的预期目标。
三、真心办实事,让贫困群众的“钱包”鼓起来
办实事实在“六大建设”和“六个一批”上,工作队共争取各类项目资金近3000多万元投入到脱贫攻坚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中来,引进了一个扶贫车间,扶持强龙生态果业合作社成为益阳市标准化战略实施项目。
“六大建设”:一是安全饮水。争取项目资金投入120多万元,让全村村民喝上了放心安全自来水。二是交通建设。完成近20公里公路硬化,投入资金700多万;三是电网改造。对全村农网全面改造,新增变压器11台,投资近1000万元,确保全村农户生活用电、扶贫车间生产用电都有保障。四是网络通信。四家公司共投入一百多万元,建成铁塔基站,实现了网络信号全覆盖,解决通讯网络差、上网难的问题。五是环境改善。实施全村清洁、美化亮化工程40万余元,在村主干道新装太阳能路灯127盏。设立人居环境、党建宣传牌,购买垃圾桶150个安排到村主干道,聘请4名贫困户为保洁员,清扫主要道路环境卫生,设置了3个垃圾分类设施。六是村级公共服务建设。完成11个挡水坝修建,渠道修复近8000米,党员活动室、卫生室、民情工作室、综合信息室、文化活动广场、村民议事室,人民调解室、村支两委办公室、便民服务大厅等村级公共服务设施齐全。
“六个一批”:一是政策保障兜底一批。严格按照政策要求,通过深入调查、走访和集体评议,坚决做到应进则进,该退则退,全村共有兜底户20户37人,五保户有10人,并向有临时困难的群众争取民政临时救济资金和移民困难救助资金3万余元。二是危房改造和易地扶贫搬迁一批。经县、乡镇建设部门和第三方评估机构鉴定,我村C、D级危房改造51户,全部进行了维修加固或新建。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2批,共59户,已全部搬迁入住。拆旧复垦工作按既定计划持续推进,让搬迁群众在新家住得安心,复垦后的土地恢复成耕地、林地,保护了生态。三是加强技能培训就业一批。针对贫困户自身发展意愿和优势特长,加强了实用技术、技能培训。“扶贫车间”在益阳凯特密欧公司举办为期一个月的培训班,安置30多名贫困户就近就业。推荐和组织贫困户参加省、县、乡镇、村四级举办的小水果、药材、茶艺师、驾驶员、护理员等“雨露计划”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两后生”培训、农村致富带头人培训和农业实用技术技能培训共计30余人次,帮助贫困户农产品增量、就业增效、经济增收。四是培育富民产业带动一批。作队找准着力点,精准施策,与村支“两委”采取多种措施,助推产业发展。壮大传统特色产业。鼓励贫困户和村干部成立新型农业合作组织,结合当地优势资源打造传统特色产业。成立了强龙生态果业合作社、桃溪界宁乡花猪养殖等2家新型农业合作组织,安排109户贫困户与强龙生态果业合作社签订了产业帮扶协议,另有6户贫困户与大安村万福塔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签订了委托帮扶协议,实现产业帮扶全覆盖。免费为贫困户提供猕猴桃种苗、复合肥、小猪和技术指导,设立保护价收购、提供技术农资等方式,带动了夫溪村和周边几个村的贫困户种植猕猴桃,培育致富带头人,鼓励养殖大户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对贫困户发展小产业项目予以支持,发放小产业巩固资金7.65万元,户均1500元。此外,为31户贫困户小额信贷146.9万元全额贴息自主发展产业,有效激发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五是强化救济救助援助一批。强化医疗、教育等救济救助功能,全面为贫困户开辟“一站式就医”。医疗救助方面,为475个贫困对象代缴医保50%,实现贫困人口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100%,大病保险参保率100%,家庭医生签约覆盖率100%。70余人次贫困对象住院治疗,享受医疗救助政策,报销比例达90%以上。开展大型义诊和健康知识宣讲活动,免费就诊300余人次。强化医疗、教育等救济救助功能,全面为贫困户开辟“一站式就医”。教育资助方面,认真核实了就读学生信息与教育助学资金的发放情况,发现错漏及时与当地扶贫站、学校联系,及时处理好问题。夫溪村91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享受教育补助。两年共争取市教育基金会助学资金7.2万元,对全村55个家庭困难的学生进行了资助。争取益阳市“红色助学项目”1.9万元资助贫困初、高中生7人。驻村工作队联合后盾单位平安产险益阳分公司争取社会爱心企业到夫溪学校给老师和学生赠送工作包、保温杯、学习用品共计一万多元。为学生捐赠了衣服108套、篮球、足球、羽毛球等文体用品。26人次享受“雨露计划”职业教育补助,从不同程度上减少了贫困户的家庭负担,确保无一名适龄儿童和青少年辍学。此外,投入70多万元对夫溪教学点就行了提质改造改善师生学习环境,另外,市监局为夫溪学校教室购买20台壁扇,为老师购买6张简易床,给每个教室安装窗帘,近期有投入5万元教育设备完善了教学功能。六是实施生态修复补偿一批。先后10名贫困户选聘为专职护林员,每人年工资收入10000元。
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开展情况
根据市里统一安排,2月12日工作队火速赶赴村里,刚到村就看望值守党员,迅速召集村支两委成员了解夫溪村的疫情防控工作情况,并进行专题研究。开展人员大排查工作。通过摸排了解从武汉返乡人员有18人(其中2人1月14日返村,1月17日返回工作地南京和福建),平口镇归来人员8人,上述人员都严格按居家隔离要求对其进行管控,乡村医生和村干部每天上午和下午上门对上述人员进行体温监测,与上述接触人员正在进行14天隔离观察,目前所有隔离人员身体正常,鉴于平口确诊新肺病毒病例,经村支两委研究、全体村民同意,自2月8日起封村,仅保留一条道路通行,夫溪村充分发挥党员先锋作用,在村60岁以下党员、积极分子、爱心群众自愿在连接邻村路段设置检测点值守,严格控制人员进出,对外来入村人员进行体温检查,特别对湖北,平口人员严禁进村。党员群众自发爱心捐赠口罩260个、现金8700元用于购买防护物资。
扶贫工作队到村后每天与村支两委通过“村村响”广播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帮助解决生活上的困难。三月初疫情控制的情况下,工作队按照上级精神积极开展春耕生产、引导困难群众在做好防护的前提下外出务工就业,将疫情影响控制到最低程度。通过积极发动,通过对贫困户外出务工调查摸底,共63人外出务工就业。为贯彻落实《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切实抓好早稻生产的紧急通知》(湘政办明电〔20_〕15号)精神,宣传补助政策,积极发动群众抓好早稻生产,通过上门做工作,召开屋场会等形式,在夫溪村这个耕地面积很少的地方实现50多亩的早稻种植,为稳定粮食生产,工作队共修复渠道4千米,铺设水管4千米,实现全村300亩以上农田灌溉用水全覆盖。
五、存在的困难
一是20_年3月工作队驻村前,村上亏账何家公路50万元,村办公楼欠40万元,共计90万元;二是产业发展,受疫情影响,扶贫车间三月份才开工;强龙合作社(猕猴桃基地)因溃疡病大面积爆发,今年无任何收入。
六、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工作队将把贫困劳动人口就业作为脱贫工作的重中之重;二是继续抓好人居环境整治;三是继续整合好产业发展;四是确保五户未脱贫户今年顺利脱贫;五是抓实抓好党建工作;六是全面完善扶贫工作台账,认真做好今年国家扶贫复查工作。
各位领导,20_ 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总书记3月6日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吹响了总攻号角,做出来全面深入的动员部署。驻夫溪村工作队全体人员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心,顽强奋斗,坚持不懈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实现剩余5户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确保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全面完成。
他是一名普通的党员,一名脱贫攻坚下派干部,在他的心目中,始终心系着“群众”二字,在他的心中,永远牢记着党的宗旨,不忘初心,全心全意服务群众。在他和村两委的共同努力下,他所扶贫的贫困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村党建工作逐步加强,村容村貌得到了改观,村民生活福祉切实提升,他就是国税分局副局长、镇村第一书记。
一、心系群众深驻基层
20_年3月,对同志而言是一个难忘的日子,根据组织工作安排,他被组织上派驻到县镇村担任该村第一书记,县镇村距离县城68.5公里,有20个村民组共995户3403人,地形地貌属于典型的高山低洼河谷地带,地理环境差,基础设施落后,是全县最边远的省级一类贫困村。面对着恶劣的工作环境,他没有任何怨言,因为,在他的心目中他是一名党员,只要组织上需要,只要群众需要,任何地方,他都会坚决服从,毫无怨言。驻村后,他坚持深入到群众一线,积极开展了进户走访工作,用最短的时间掌握了该村的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分别对20个村民组的164户精准扶贫户、15户五保户、61名党员、36位留守老人、7户致富能手户进行走访,摸清了贫困户和低保户情况,重点了解致贫原因和群众需求。
二、强抓党建惠及宣传
作为镇村第一书记驻村以来,一直将抓党建,强堡垒,作为工作的重心,多措并举,狠抓党建工作,不断强化了村委这一基层堡垒作用。一方面,在他的带领下,结合村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了村党建工作制度建设,完善了相关工作规章;另一方面,根据上级党组织的统一部署的和安排,他积极带领村两委、村党员干部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主题活动,在学习的过程中,他引领着全村党员着重思考如何将党建作与脱贫工作有效结合,如何以党建促脱贫,并展开大思考、大讨论活动,精心收集群众的意见,与群众交心谈心,融入到群众一线,与此同时,他还和村两委、党员一起,在与群众的交流过程中,将党的各项惠民政策和规定进行普及,让群众逐渐了解和认识到各项惠民政策,为取得脱贫攻坚战役的胜利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三、不忘初心服务群众
在的心目中,群众的利益无小事,群众的利益高于天,对于他来说,努力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是他的使命,也是他所带领村委班子的重要职责所在;从驻村第一天起,他就和村两委、党员一起深挖致贫根源,从抓基础入手,积极争取资金,修路接水,努力推动村经济社会发展。在他的带领下,依靠国税“娘家”人,用短短1个月的时间就争取到资金8万元、获得一事一议项目支撑,修建2公里长的水泥路;在他的带领下,争取到专项经费10万元,购买水管1万2千米、协调玉山水泥厂捐助水泥10吨,解决了4个村民组82户362人饮水困难的问题,让清水流进了百姓家中;在他的带领下,20_年初,获得199.1万元土地整治项目资金,为4个村民组维护整理土地80.5公顷,硬化3米宽的田间道路3.8公里,整治沟渠3.7公里,改善了4个村群众的出行和灌溉水源,为产业发展奠定基础,也为村集体经济积累了5万元。
修路接水完成后,他开始着手思考如何帮助贫困群众找到脱贫致富的项目。在他的努力下,村积极根据特色肉兔养殖带动会员多、解决劳动力就业多、种兔存栏有量、有技术支撑的优势,积极申报“基层科普行动计划”项目,成功探索出公司+支部+农户+量化贫困户的模式,发展肉兔养殖大户6户带动75户小户,量化贫困户80户养殖肉兔共8900只,上市后,每户年均可增收3000余元,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增收2万元。此外,根据村夏天炎热,冬季平均温度高于全县2-3度,适合特色蔬菜种植的季节特征,他还自掏腰包购买蔬菜种子,引导和发展4户贫困户示范种植特色生态蔬菜,待蔬菜成熟后,利用微信联系客户,免费用自已的小车整车整车地把蔬菜运往县城销售,一季度下来,户均可增收3000元。通过这些引导方式,调动和激发了群众发展产业的活力,促进了贫困群众依靠产业实现脱贫致富。
这就是同志,一名生活在新时期普通的共产党员,一名脱贫攻坚驻村“第一书记”,在他的身上彰显着新时期党员的风采,在他的身上有着满满的社会主义的正能量,他的事迹值得我们每位党员学习。
”我不仅是一名退役军人,还是一名驻村工作队员,为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我们必须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共克时艰,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总体战阻击战。”红安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驻村防控工作队队员苏双平对镇村干部说。从2月2日开始,苏双平同志积极响应号战,和同事队员奔赴上新集镇其亭榜村一线,同村委会协调研究防疫事宜,全力配合协助指导所驻村“两委”干部一道展开了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自打响疫情防控攻坚战以来,驻村防控工作队队长当时因在外省隔离未能驻村,队员苏双平代理着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责任,从未回家,一直持续奋战在其亭榜村疫情防控第一线。围绕疫情防控工作实施方案,他和镇驻村干部每天组织启动村干部、村医、志愿者、无职党员走村串垸,广泛宣传,入户上门对其亭榜村的武汉返乡、省内省外滞留村的各类人员,在全村域范围内,开展地毯式疫情排查,强化对疫情防控工作的宣传教育,配合村委会按时张贴疫情防控指挥部公告,为广大村民及时发放各类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相关知识资料,普及防控措施家喻户晓。疫情防控30余天来,苏双平发动村组干部、无职党员、村民等共计20余名组成党员先锋队、志愿者服务队,积极投入抗疫一线,安排村干部包保11个村民小组,分22个自然湾区开展网格排查和网格化管控,责任到人,疫情期间全村共排查258户982人,“四类人员”排查登记为0例,摸底登记1-3月份需外出务工人员418人,及时掌握第一手基础资料信息上报。苏双平同镇村干部、志愿者及时在村口楼子塆搭建临时帐篷,会同驻村工作队员、镇村干部和两名志愿者执行严格的封闭式管理,落实安排轮流24小时专人值班值守,严格对所有过往人员、车辆进行仔细盘查、登记劝返外村来往人员和车辆、测量体温、清查消毒,非其亭榜村居住人员、车辆严格管控,无特殊情况不准进入,严密堵截病毒输入,守护村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连日来,苏双平带头坚守一线,堡垒之夜,不辞辛苦、连续作战,他和队员罗竟成自觉克服生活困难,驻宿在村,毫无怨言,协助其亭榜村常态化进行宣传防控政策和严禁事项,要求村民出行戴口罩,发现没有戴口罩的立即劝返,组组湾湾开展巡查,劝阻村民不聚集扎堆、不出门串门、不抹牌钓鱼、做好勤洗手,非要出门必须戴口罩。并配合村委会组织村干部及志愿者岗位组成宣传小分队,充分利用村的喇叭音响、宣传车深入各湾组各户开展疫情防控宣传巡回播放,在向村民宣传疫情防控和自我防护知识的同时,驱散劝离人员聚集,营造出群防群治和自防自治的良好氛围。针对严峻疫情,驻村防控工作队专门制定《红安县退役军人事务局驻村防控工作队队员考勤和工作记录台帐》《其亭榜村防控工作人员测量体温登记台帐》,配合村委会安排村医每天对返乡人员和在村村民进行体温测量和消毒工作,并与当天统一规定时间节点由村委会及时完成统计信息上报工作。积极开展村庄清洁消毒工作,及时转运各湾组垃圾,引导村民做好垃圾处理,对废旧口罩进行安全处置。
立春过后,天气回暖。时下正是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正值春耕生产的农忙时节,疫情防控还在继续。红安县退役军人事务局驻村工作队认真按照上级要求,在做好双特户工作、物资储备保障和防控工作的同时,正在有意识地引导群众合理错时劳作,切实保障村民正常生产秩序,维护好社会生产生活秩序,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与此同时,针对五保、独居、残疾和因病等特殊人群,驻村工作队协调购买好生活物资、药品等防护用品,保障村民的基本生活需要。
“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重于泰山”,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我们要充分发挥一名队员一个硬核的作用深入全村各个角落开展工作,下一步继续保持战时状态,冲锋一线,主动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宣传员”“组织员”“战斗员”,不折不扣地落实好疫情防控工作,全力彰显军人的使命担当,以“战”求“胜”!
卢凤清,男,汉族,1967年生,羊角塘镇人。1995年参加工作的,任冷市镇计生协会常务副会长,20_年任玉新村驻村干部兼工作队员。驻村期间,他始终牢固树立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理念,敢于挑重担、担风险、唱黑脸,不遗余力帮助贫困群众拔穷根、治穷病,扶贫成效斐然。
为党分忧敢于挑重担
“一个端泥饭碗的人为何要挑重担,舍命干?”卢凤清很好的诠释了这个问题。“我认为作为一名干部,不管年龄大小,组织需要就要上,能为组织分忧是荣幸。”20_年,卢凤清满50岁,已到了知天命享天伦的年纪,但年轻人都避之不及的艰巨任务他都要抢着干,别人谈笑他是“老黄牛”,他却常以“出山虎”自诩。当时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扶贫的工作要求,每个村都要安排一名驻村帮扶工作队员,吃住在村。冷市镇党委政府考虑到年老干部身体吃不消,打算全部从年轻干部中选取,卢凤清收到消息后主动请缨,接下这个重担,一干就是三年,从不诉苦从不抱怨。20_年初,自愿放弃与儿孙团聚的机会,坚守防疫一线70余天,与村民共同战役。7月,卢凤清妻子被查出患有甲状腺肿瘤,需要手术切除,风险极大。恰逢国检普查,在取得妻子的理解后,毅然赶赴属于自己的扶贫战场……
为民谋利敢于担风险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当组织的好干部,就要心系群众,为民谋利。玉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黄海华户,家有4口人,自己肢体二级残疾,妻子因病手术多次,家庭负债累累,上有近80高龄老母,下有正读大学的儿子,生活压力巨大。卢凤清了解情况后积极跟各相关部门对接,帮其争取到危房加固、低保补助、残疾补助等相关政策,解决了黄海华一家的燃眉之急。“扶贫光输血不行,还是要增强贫困对象的自身造血能力”卢凤清就黄海华家如何脱贫致富奔小康冥思苦想,最后打定主意要帮其发展产业。20_年开始,卢凤清已记不清自己有多少次上门给黄海华灌输搞产业的念头了。人只要一心扑在一件事上,就没有干不成的事,20_年黄海华这块“石头”终于开了窍。为能解决产业发展启动资金问题,卢凤清又为其申请到5万元小额信贷,这件事也就落了地。期间有亲朋好友劝他,“把上面规定性的任务完成就好了,这种事干不好农户赔了本是会怨你的”。卢凤清心里更是坚定信念,一定要把这件事干成、干好。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目前黄海华家产业已初具规模,养鸡5千羽,种植七彩椒十余亩,均长势良好,6月份已出售成鸡近千羽,预计今年收益将达30万元。
坚持原则敢于唱黑脸
基层工作既要讲究方式方法,做到以理服人,在歪风邪气面前,也要敢于坚守原则。村上有一户李姓人家,考虑到家庭实际情况,村上将其纳入了低保救助对象。今年由于儿子已毕业参加工作,家庭条件好转,村上通过民主评议准备取消其低保资格。由于一年少了近1万元低保收入,心里落差大,李姓一家多次找到卢凤清求情不要取消其低保待遇均被回绝。求情不成就闹,李姓一家三天两头为了此事到村委吵,吵闹愈演愈烈,已经到了“一哭二闹三上吊”的地步,村上怕闹出人命,心里打起了退堂鼓,村支两委找到卢凤清暗暗协商,看是不是不要取消算了。卢凤清当场表示:“民政救助资金是群众的保命钱,我们有责任把好关,如果面对这样的事情我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打开了第一扇“暗窗”,那么接下来的工作怎么开展。”至此,群众都知道了干部卢凤清是敢于“唱黑脸”的,来村上无理取闹的少了,乡风不断好转,李姓一家也再没有来吵过。
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一粒沙同样可以凝聚成塔底的基石。他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却以忠于职守、勤奋敬业感动了贫困群众,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他舍小家顾大局做表率,用心用情用力帮扶群众,赢得了广泛的赞誉,他就是昭通市公安局驻彝良县洛泽河镇大寨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长XX。
XX长期坚守在脱贫攻坚一线,一年中有300多天住在村里,几乎天天与贫困群众在一起,而且一干就是4年!他在彝良县委、县政府,洛泽河镇党委、政府和市公安局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目标任务,带头践行市委“133”工作思路,严格按照“571”标准,精准把控每一个环节,深入开展驻村扶贫工作。他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镇关于脱贫攻坚的安排部署和工作要求,聚焦“两不愁三保障”,严格执行洛泽河镇“包社盯户,责任到人,一包到底”的工作要求,千方百计补短板强弱项,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推动,进一步加强大寨村党建工作,下足“绣花功夫”,写好“帮扶文章”。他和镇、村干部一起,与贫困群众一道,全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发展,一户一策制定帮扶措施,全力服务脱贫攻坚工作,各项帮扶工作成效明显。
XX在大寨村打造“九位一体”,推行“六个一”,创新推出“4+N”产业发展模式,工作成绩斐然,亮点纷呈。大寨村的驻村扶贫工作受到省、市督查组、抽查组和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基层党建工作受到市委组织部的表扬,得到市直工委的肯定;扶贫工作中创造的“一看二查三问四辨五核六评”的“六字工作法”,被市扶贫办广泛推广;驻村扶贫档案受到了市、县相关部门的多次表扬;帮扶村顺利通过脱贫出列验收和脱贫普查,实现“零漏评”“零错退”目标;XX的扶贫先进事迹先后被昭通日报、乌蒙先锋、市妇联、昭通警方、云南公安信息网等专题宣传报道。
扎根基层,苦干实干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XX作为一名中共党员,随时不忘党的宗旨,以服务人民群众为荣。彝良县洛泽河镇大寨村辖2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145户7080人,属全县82个深度贫困村之一。20_年,大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14户2966人,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产业基础弱。为详细掌握大寨村实际情况和村民的实际需求,自驻村的第一天起,他就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认真开展入户走访和遍访,详细了解贫困户家庭人口、经济收入、生产生活、子女就学、住房条件、具体困难等情况。他广泛宣传,向贫困群众宣传就业、就学、就医和住房等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脱贫攻坚政策,使他们掌握并用好优惠政策,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向、激励作用,让贫困户清清楚楚了解政策,明明白白享受实惠,扎扎实实推进精准扶贫。他鼓励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增加收入,劝返辍学青少年复学,劝导患病群众及时治疗,让惠农政策落实落地。他及时有效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及时解决上寨组、大寨组、小寨组、大坝组、铁匠组等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做好了重点人群思想疏导工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共产党人的使命。工作中,面对有些不配合的群众,他用微笑去感化他们,耐心细致地解释扶贫工作的目的及重要意义,最终取得村民的理解和配合。他用心去做事,用心去服务,把一件件好事、一件件实事送给老百姓,暖了群众的心,联了农户的情,村里的群众也知道市公安局来了个“王书记”。
主动作为,攻坚克难
“扶贫工作只有干出来的精彩,没有等出来的辉煌”。“群众所需所想,就是驻村队员努力的方向和目标。”XX告诉驻村队员:“我们来驻村,就是为了帮助群众办几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把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20_年以来,他带领5名驻村队员和大寨村“三委”、挂村镇干部一起,完成重点户包保销号239户;收集务工证明1198份;完成危旧房拆除59户;劝返辍学生12人;开展“三讲三评”52场,参会群众1500人次;他把驻村队员分片包组,深入走访建档立卡贫困户35次,遍访非贫困户21次,扎实开展大寨村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工作;他作为驻村第一书记讲授党课7次,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8次,精神文明活动创建1次;开展人居环境整治400余次;安全隐患排查整治100余次;他充分发挥公安职能作用,开展“扫黑除恶”宣传50余场,发放、张贴扫黑除恶宣传资料3000余份;矛盾纠纷调处60余起;协调投入到大寨村资金10余万元,电脑3台,投影仪1台,打印机一台(四合一),办公用品一批,爱心物资一批,并给大寨村安装了LED显示屏,帮建大寨村党员活动室、文化墙和宣传栏;他深入开展“自强、诚信、感恩”“感恩党、听党话、跟党走”主题教育活动20余场,“输血”、“造血”扶贫并举,提升了贫困户脱贫致富本领;他邀请市公安局机关第九党支部、第十四党支部到大寨村进行业务指导,并带领大寨村党务工作者到市公安局机关党委进行学习培训。他持续抓实“双联系一共建双推进”,将基层党建和脱贫攻坚深度融合,为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凝心聚力,实现了党建工作与脱贫攻坚的同频共振、互促双赢。
尽职尽责,久久为功
狠抓“住村”、“驻村”和“助村”。XX认真落实驻村帮扶,他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责无旁贷的任务、作为光荣神圣的使命,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头结穷亲、帮穷户、拔穷根,不怕苦、不怕累,踏实做事,取得实效。人勤春早,助农先行,时值春耕备耕的关键时节,他和队员一起,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在市公安局党委的大力支持下,将一袋袋农资化肥分别送到贫困户手中,帮助他们开展春耕生产,解决春耕生产肥料不足的燃眉之急,送去了浓浓的精准扶贫真情,让贫困户感受到党的温暖,享受到国家实惠。共计免费发放尿素680袋,复合肥680袋,受益群众达680户3031人。他经常与大寨村“三委”和贫困户对接,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形成帮扶合力,精准施策;他和队员一起,协调解决了大寨村上寨组群众饮水、刺老组串户路建设、郑厂组群众修房、小寨组危房拆除、山塘组人居环境整治的相关问题;他实地查看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房屋修缮加固、串户路建设、通组公路硬化等情况,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协调解决;他按照贫困户类别分门别类建立了内容较为完善、形式较为规范的精准扶贫工作档案。他以“美丽乡村”为契机,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组织全体驻村队员、村“三委”成员、护林员、公益性岗位和村民共同打扫环境卫生、整治村容村貌,提高群众爱护环境卫生的主人翁意识,营造干净整洁的村居环境。他帮助群众建立《村规民约》,推进“厕所革命”,帮助村民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他积极动员村民将自家的房前屋后打扫干净,树立文明意识,形成了人人参与、共同建设美丽乡村的良好局面。他用实际行动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和认可,增强了贫困群众对驻村队员的满意度。
心系群众,勇挑重担
XX在脱贫路上不缺位,抗“疫”战中不掉队,充分发挥驻村扶贫队员“生力军”作用,一手抓疫情防控全面狙击,一手抓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冲锋在前,不畏艰险,用实际行动筑起大寨村疫情防控的“安全网”,为实现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双推进提供坚实保障,用青春、智慧和汗水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成为村寨最美“警”色。自20_年1月29日工作至今,他从坚守在脱贫攻坚前哨的扶贫队员,迅速转身成为抗击疫情的“逆行”者,积极主动作为,强化责任担当,深入村组摸排,战“疫”在一线。他进组入户发放宣传资料与防疫资料,通过大喇叭、拉横幅、宣传单、公开信、微信群等方式,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少出门、不串门、不聚会”“出门一定要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勤消毒”,教育引导群众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科学认识和防控疫情。遇到不识字的群众,他逐字逐句读给他们听,提升群众自我防护意识,动员和发动群众实行联防联控、群防群控,避免出现感染情况。他严格落实居家观察“八个一”措施,确保居家隔离观察规范有效。强势推进网格管控,实行人盯人,把驻村工作队员,村“三委”成员,村民小组长,党员,义务联防联控成员装进网格中,全村一张网,全村一盘棋,统一协调、统一调度。同时,他将疫情防控与摸排返乡人员结合起来,一并摸排返乡人员之前务工地点以及现在务工意愿,分类分批建立台账,做好群众思想工作等待外出时机,确保已脱贫农户不因疫情返贫,做到疫情防控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两不误、双推进。目前,大寨村2145户群众的生活井然有序,全村未出现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经过连续的奋战,他与镇、村两级干部一起,将大寨村打造成了一个安全“避风港”。
脚踏实地,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再上新台阶。XX在市公安局驻村扶贫工作队,是有名的业务尖兵,更是工作队的大内勤,负责扶贫工作内宣外宣、总结汇报材料的撰写和宣传,负责扶贫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负责信息的接收和报送等,他有条不紊地统筹做好自己本职工作,还默默的做着很多幕后工作,圆满完成组织交予的各项工作任务。“每到扶贫点,总有使不完的劲”,工作中,他以“傻”著称,常常废寝忘食、夜以继日扑在扶贫工作上,随处可见他忙碌的身影,驻村扶贫4年以来,他已记不清流了多少汗水,加了多少次班,吃了多少桶泡面。记不清多少次冒着高温、酷暑,狂风、暴雨,大雪、严寒,行走于贫困户之间,朋友、家人嫌他傻,他只知道脱贫攻坚工作大于天,心里的委屈只往肚子里咽。然而正是他的“傻”换来了同事和领导们的赞许肯定,正是他的“傻”出色地完成了各项扶贫工作。他小小的肩膀上扛着的是他的“小家”和贫困户的“大家”。他经常加班加点,“5+2”“白+黑”更是成为了家常便饭。在高强度的工作下,他无法陪伴刚出生的孩子,照顾不了生病住院的老人。作为父亲,他对孩子是不称职的;作为儿子,他对父母是不合格的。但在党中央“确保20_年现行贫困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的任务安排下,作为一名党员,他对得起在党旗下的宣誓,对得起自己身上的党徽,更对得起大寨村600多户贫困户。他也想回家多陪陪妻儿、照顾父母,但为了贫困群众、为了扶贫工作,他无怨无悔,殊不知,愧对家人无人晓。在小家与大家之间,在小情与大爱之间,在小他与大他之间,他都毫不犹豫选择了后者,用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XX以“自家人”的扶贫情怀、帮到“心坎上”的工作方法和打“持久战”的工作思路,为大寨村开启了精准脱贫、持续发展的致富攻坚之路,忘我精神砥砺着他一路前行,就如一粒细沙,默默地铺垫在村寨的扶贫路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