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居地理学视角的江南聚落街巷空间研究

更新时间:2023-01-19 11:28:40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收藏

一、背景研究

在全球化和城市迅速转变的年代,大量的聚落以惊人的速度从我们身边急速消失,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要求建造更美观、更舒适并且富有文化传统的新房子,但是在城市扩张、建筑林立的同时,人们却忽略了那些历史选择的、保留下来的具有文化底蕴的传统聚落。江南地区自古富饶,今天的经济也十分的发达,商业利益促使着人们对江南聚落的街巷空间造成了破坏,失去了其原本的面貌。吴良镛先生在《北京宪章》尖锐地提出用历史的眼观看,我们并不拥有自身所居住的世界,仅仅是从子孙处借得,暂为保管罢了。本文从人居地理学的视角,对江南聚落街巷空间进行研究,从而对其街巷空间有着较为全面、完善、准确的了解,能够更加接近事实的原貌,从而对江南聚落未来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人居地理学视角下的街巷空间

人居地理学是一门研究聚落所在地的地理环境、聚落的地域差异及其不同的表现形态和特征,以及人类个体住宅不同居住空间(建筑空间和文化空间)的学科。以人为研究主体,以不同形态的聚落和人类个体居住空间为研究对象,侧重于人类(包括群体和个体)居住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人居是以人为主体,在其居住的空间与环境中的一种活动与文化。人居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群体人居地理和个体人居地理两大部分。群体人居地理重点突出群体人居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个体人居地理着重研究个体人居的三种空间:建筑空间、文化空间和环境空间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

无论是群体人居地理还是个体人居地理,都离不开环境以及人的活动空间,人们在环境中日常活动的空间除了其自身的居住空间以外,更多的是能够提供其交流、沟通和相互影响的街巷空间。作为聚落的街巷空间可以反映出的公共生活是宗族性、社会性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是具有稳定性的,传统的聚落由于长期的生活与发展,具有与城市截然不同的场所精神。从人居地理学的视角出发,研究聚落的街巷空间能够反映出在不同环境、地域差异下其表现形态和特征。

三、江南聚落与人居

江南一词在历史上有很多释义,所指代的区域也不尽相同。广义的江南指长江以南,大致与南方概念等同,长江以南四川盆地之外的广大地区。本文所研究的江南是指近代长江下游以南区域,包括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安徽省东南地区(徽州等),是狭义的江南。聚落是人类聚居和生活的场所,因此聚落与人居这两个概念是密不可分的。人居是聚落的本质,聚落是人居的物质基础。聚落及其所处的环境是人类有意识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创造出来的物质环境。各个地方的聚落由于其环境的差异也各有不同。对于江南传统聚落而言,与所在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南方降水量大,空气湿润,水网密集,尤其是江南一带,江南地区的聚落也多呈辐射状或支干型。例如安徽宏村,其依水而建,每家每户均有水流经过,整合聚落与水系紧密结合。江苏的同里古镇则是水陆并行,呈现出双棋盘式的城市格局,以水、桥、民居形成小桥流水人家式的经典水乡城市特色。同里水系(龙脉)由西边庞山湖起流入东侧同里湖,水口处以罗星洲为界定。由于风水观念的介入,加强了河道(龙脉)的管理和保护,同时造就许多分水墩和桥梁景观,增加了沿河的私家码头和沿河景观。在上面两种不同的环境下,可以看出人居的特征也是明显不同的。总体来说,整个江南区域作为一个大的文化区域,从人居地理学角度对民居聚落进行区分与比较,更明显可以看出聚落的发展与特征。

四、街巷空间

街巷空间是最能体现江南聚落风貌的一种空间形式,街巷不仅可以使人直接了解聚落的空间构成与总体意象,其尺度,特色等也是江南聚落有别于其他聚落的独特之处。街、巷是两种不同的空间,街为商业空间,巷是居民之间的联系空间,没有商业功能,只有交通功能。巷与街的联系,可以用仕者近宫,工商近市的生活方式来理解。坊内为屋,屋内有院,坊与坊之间形成弄堂,连续汇成巷子,宽1-2米。大巷通向商业街,基本垂直相交,用地最省,院落也容易得到好的朝向。小巷与小巷之间也有联系,连成方格网状。街与巷将住宅进行分隔,对其起到一定的限定作用,从而形成街巷与民居交错布置的空间格局,带来了不同的空间形态,影响着居民的日常生活。

传统街巷空间的界面具有两大特点:连续性和曲折性。连续的界面是使街巷具有可识别性和可意象性的重要因素,街巷中连续的高低错落的建筑所形成的界面使得空间得以完整的界定,具有较强的图形特征,与街坊中的建筑形成图底关系。曲折性是传统街巷空间界面的又一特点。 在聚落中,街巷空间表现的是一种均衡,这主要是中国传统民居的特点统一中寻找变化,所以在处理手法上,聚落街巷更注重的事韵律感与节奏感,完整的街巷空间是在曲折中呈现出细微的转角,放大,以形成丰富的空间层次,这与中国传统园林中的路径营造有着相似的处理模式。

此外,由于聚落是一个长期自然形成的结果,所以大都没有明确的规划,但其中又有其必然的规律。作为聚落中的重要空间,街巷往往与水系保持平行的方向,这根源于人们的生活习惯与生活需求。街巷空间作为聚落的重要交通空间,也在不断的变化更新,这影响着整个聚落的空间形态与肌理,并影响着整个聚落的发展。

五、结语

凯文林奇在《城市的意象》一书中提到:一个高度可意象性的城市,应该看起来适宜、独特而不寻常,应该能够吸引视觉和听觉的注意和参与这种城市具有高度连续的形态,由许多各具特色的部分互相清晰连接,能够逐渐被了解。 通过人居地理学视角,探索江南地区的聚落与人居、聚落中的街巷空间,来发掘江南聚落街巷空间的特色,使其逐渐被了解,也使得人们重新认识那些具有文化底蕴的传统聚落中的街巷空间。

推荐阅读:

  救救海洋动物们吧

  《逍遥游》中的“天体物理学”与“巨生物学”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困境及发展策略

  浅论社会管理中加强街道社区统计职能作用的措施

  复活远古生物真能实现吗

  初探初中生物综合实践活动

基于人居地理学视角的江南聚落街巷空间研究.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为您推荐

预算法制度改革

预算法制度改革,预算法制度改革 预算法制度改革 预算法制度改革 「关键词」预算法 改革 「正文」 1995年1月1日,我国预算法正式颁布实施。由于当时正是处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阶段,很多规定都很难具体化,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的残留。几年来,在执行

经济论文2023-01-27

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与加快财税立法

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与加快财税立法,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与加快财税立法 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与加快财税立法 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与加快财税立法 一、由积极的财政政策向稳健的财政政策的重要转变 二、稳健的财政政策的基本内容、性质、地位 (二)我国实行稳健财政政策的性质

经济论文2023-01-27

预算背后的历史

预算背后的历史,预算背后的历史 预算背后的历史 预算背后的历史 极度困难下的第一个概算 1949年,史诗般的英雄年代,充满希望的黄金年代,然而也是极度困难的年代。 建国之初,财政问题最为突出,财政赤字是造成当时物价飞涨的主要原因。1949年全国共支出567亿

经济论文2023-01-27

避税与税法的基本理念

避税与税法的基本理念,避税与税法的基本理念 避税与税法的基本理念 避税与税法的基本理念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避税问题日益突出。本文从避税的概念、内涵、外延、产生原因和条件、功能作用等方面论述避税与税法基本理念的关系。并总结出税收筹划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

经济论文2023-01-27

WTO体制下中国税法发展的趋势

WTO体制下中国税法发展的趋势,WTO体制下中国税法发展的趋势 WTO体制下中国税法发展的趋势 WTO体制下中国税法发展的趋势 「摘要」本文首先就加入WTO对中国税法的影响进行总体评价,认为从积极义务的遵守来看,除了关税法以外,WTO对中国税法并不会带来巨大的直接冲击。但作

经济论文2023-01-27

中国财政转移支付立法探讨

中国财政转移支付立法探讨,中国财政转移支付立法探讨 中国财政转移支付立法探讨 中国财政转移支付立法探讨 财政转移支付法是调整上级政府为均衡财力状况,协调地区经济发展,实施宏观调控,将所掌握的一部分财力转移给下级政府支配、使用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是中国财

经济论文2023-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