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12
2022-12-13
2022-12-15
2022-12-15
2022-12-12
更新时间:2024-06-14 16:53:38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2022-12-12
2022-12-13
2022-12-15
2022-12-15
2022-12-12
最初阶段我们的研究,还只是停留在单纯为开展入小学的学习性准备,即重视知识技能的衔接。随着不断的思考和实践,我们逐渐开始认识到幼小衔接背后的那些对幼儿终身发展有益的重要内涵要素。学习适应指的是关注大班幼儿学习兴趣和习惯的养成,为幼儿入小学做好能力、习惯、兴趣的准备。我们试图从学习幼小衔接新的教育理念入手,逐步通过落实和解决幼小衔接教育中教师环境创设及教学实践能力的问题,来提升教师幼小衔接的意识和实践能力。
新的教育观念的确立,使我们的研究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同时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和策略。
一、从思维教学切入,为学习能力准备。
研究中我们结合园特色课程——思维活动,对幼儿进行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的培养。我们发现,幼小衔接由于长期的教育观念,致使知识传授偏重,思维能力的准备明显不足。于是,我们选择适切的思维活动内容,对活动中的教学方法进行探讨,为幼儿提供环境和材料,激发幼儿主动学习,让幼儿充分利用具体的事物和情景进行学习,丰富他们的感知经验、发展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1、注重思维方法的集体教学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幼儿在进行思维活动时,常常会急于了解答案,而不关注思维方法的运用;教师在教学中也有忽视对幼儿方法的教学,专注于答案的.解答。因此,在集体教学中我们尝试改变以往的形式,对活动内容进行分析,根据大班幼儿思维特点,着重从设计问题情景出发,引导幼儿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思考、运用方法解决问题。在方法交流的环节则侧重比较谁的方法更快、更方便,使幼儿深刻感知解决问题的多种思维方法,体验运用思维方法解决问题的成功。
在“小熊分饼”活动的研讨中,我们在活动方案中设置了为两只小熊公平分饼的问题情景,让幼儿通过操作、讨论来解决问题。并通过不同形状的饼、不同分饼方法的比较,让幼儿了解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感知和运用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充分使幼儿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和能力,培养了幼儿思维的灵活性。
2、注重独立思考操作的个别化学习
独立思考是幼小衔接中幼儿学习品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积极地探索创设个别化活动环境,帮助幼儿积累主动运用不同思维方法,独立解决问题的经验。在实践研究中我们根据阶段的思维内容与要求,选择适合幼儿独立操作的思维练习内容,设计多项个别化思维练习活动。设计中,我们强调对幼儿任务学习习惯和能力的培养,设计任务卡提示,引导幼儿养成学会先看清、看懂任务卡,再进行思考操作的习惯。
“猜猜它的位置在哪里”的活动中,我们在同一项内容中设计了多个任务卡,即把活动要求分解不同层次。幼儿按照自己的能力选择任务卡,根据任务卡上的提示,独立进行操作,完成后再自行对照答案图检查。这一过程让幼儿有了独立、认真、细致完成学习任务的练习机会,对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能力起到了促进作用。另外,我们还注重分享交流环节中的方法比较,使幼儿在与同伴的比较中不断调整自己的思考操作方法,提升幼儿思维能力。交流中以“你是用什么方法来猜的?谁的方法简单方便?”引导幼儿对思维方法的关注,学会用不同的方法思考问题。
二、从兴趣阅读切入,为学习习惯准备。
大班下学期的阅读活动,由于不同幼儿在识字量上的差异,造成在阅读活动中倾听、理解不均衡的问题。认字多的幼儿常常会因独立阅读而忽视倾听别人。针对这一现象,我们通过研讨,以兴趣阅读为切入,在阅读中创设情景帮助幼儿养成良好倾听习惯。我们分析阅读材料,根据不同内容和侧重点将以认读汉字为主的阅读、以看图讲述为主的阅读以及以观察情景的阅读有机结合。同时运用策略性的引导,帮助幼儿关注倾听的重要,学会在仔细倾听,学会在倾听基础上的补充、评价。
在《看图说话》阅读本的活动中,我们初步形成了一套模式来培养幼儿倾听能力。活动中,先引导幼儿按图的顺序独立阅读,鼓励不同识字量的幼儿用自己的方式阅读。然后,引发幼儿通过各自对阅读的理解、感受提出问题,大家一起分享解决,这一过程是利用差异资源进行相互学习,运用细致的倾听展开活动的重要环节。最后的集体完整阅读、整体感受交流,使幼儿在倾听中完善自己对图片的观察、故事的理解。又是一个刺激幼儿倾听的机会。这个模式的运用,已收到实际的效果,对大班下期幼儿尤其适用。
三、从转变活动方式切入,为学习兴趣准备。
幼小衔接在学习性适应方面主要是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而学习兴趣则应从情感上关注幼儿的学习情感。让幼儿习惯在生活中学习,并能学以致用,真正感受到学习带来的快乐。
活动方式的转变是以幼儿的发展特点来决定的,如果沿用过去的知识衔接,固定的活动方式则趋向小学化,造成幼儿学习兴趣的低落。我们认为,只有确立幼小衔接的观念,才能明确教育方法,让活动方式顺应幼儿的特点,让幼儿乐意主动参与,从而增强幼儿参与活动的持久性。
春游活动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我们将这个话题作为一个幼小衔接专题活动内容,根据大班幼儿独立、自主的特点,以及他们的兴趣需要,努力地找寻幼小衔接活动的结合点,以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形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我们对活动进行设计安排,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自己长大了的积极情感,学习一些合作、策划、统计等的经验。
活动从喜欢去哪的多项选择,到投票决定最终的目的地,到为春游准备什么合适的物品,给家长写通知书,分组策划春游活动内容,等多个活动组合,从情感上激发了幼儿留恋幼儿园生活、萌发长大了,独立做有意义的事的情感,同时发展了幼儿各方面的能力。
通过实践与探索,让我们领悟,只有立足于正确的教育观念,将幼儿的终身学习、后续发展放在第一位,才能在幼小衔接工作中有所突破和创新。我们感到,学会幼小衔接活动的形式是容易的,而掌握幼小衔接教育理念,具备幼小衔接的意识是难的,所以必须要不断的摸索研究,在实践中反思才能把幼小衔接工作做得扎实、有效。
时间是箭,去来迅疾,一段时间的工作已经告一段落,回首这段不平凡的时间,有欢笑,有泪水,有成长,有不足,将过去的成绩汇集成一份工作总结吧。学习的苦涩是一种痛苦中的快乐。那么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大班幼小衔接工作总结上学期(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学期,大班的孩子即将升入小学,从幼儿园到小学肯定会经历一个从不适应到适应的过程,因此为了让孩子更快的适应,本学期我们开展了“小学模拟课堂”教育内容。本学期就要结束,现将幼小衔接工作总结如下:
一、幼小衔接内容:
1、调整活动时间,由原来的30分钟/节,延长至35分钟/节,最后一个月延长至40分钟/节。让幼儿在上课时间上有个过渡,避免步入小学以后感觉一节课太长,坐不住现象。通过一学期的练习,大一班80%的幼儿能安静的上课,20%的幼儿上课精力不集中,坐不住,爱做小动作。大二班85%的幼儿基本能集中上课,15%的幼儿做小动作,精力不集中。
2、由原来的每天2节教育课,增加至每天3节教育课。每日第三节教育课主要进行幼小衔接的课程。
3、每天下午利用离园时间,适当给幼儿布置一点小任务,让幼儿学习整理书包。让幼儿养成任务意识,并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4、通过五分钟倾听训练,锻炼幼儿的注意力及认真倾听的习惯。
5、通过握笔操培养幼儿正确的握笔姿势,为幼儿步入小学做好准备。
6、利用自主管理活动,晨检管理员、午睡监督员、卫生检查员等锻炼幼儿的自主管理能力,每个岗位每个幼儿轮流一遍,培养了幼儿同伴之间的相互合作能力和规则意识。
7、每天安排一至两次眼保健操,让幼儿学会保护眼睛。
8、通过家长会、家长座谈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在步入小学前应做哪些准备,并请家长配合幼儿园做好有效衔接工作。
二、存在的不足:
1、幼儿的习惯较差,注意力不集中,一边做事情一边讲话,纪律意识差。
2、部分幼儿的握笔姿势有欠缺,往往刚开始的时候我的很好,慢慢的就变了样,握笔姿势没有养成习惯。
3、安全意识差,大部分幼儿不清楚什么样的事情是有危险的,不懂得保护自己。
4、少数幼儿的任务意识差,教师在每日下午布置任务后,往往完不成,就让家长代替到幼儿园告诉老师,缺乏任务意识。
5、40分钟的上课时间,必须在老师的多次组织下进行,幼儿自己很难控制自己,易分神,爱做小动作。
6、不懂得爱护、保护自己的书本,会自己弄丢或弄坏。
7、自理能力差,出现问题没有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是到老师那告状,请老师帮忙。
8、课间少数幼儿不能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或活动,而是到处打闹,没有安全意识。
9、合作能力差,会出现争执。
三、需要注意的方面:
1、教师在培养幼儿的自主管理时,不能放手交给幼儿,而是教师做主导,幼儿为辅,因此没能很好的锻炼幼儿。
2、幼儿的握笔姿势掌握差,教师只是在做握笔操的时候,随时指导幼儿的姿势,而在幼儿运用笔的时候,往往缺乏指导。部分幼儿在家家长经常让幼儿写字,而不注意握笔姿势,幼儿养成了不良的习惯,很难更改。
3、缺乏纪律的培养,老师往往在幼儿出现问题后,告诉幼儿应怎样做,而没有在之情就强调好纪律,予以适当的奖励或惩罚。没有养成很好的纪律意识。
4、教师上课缺乏一定的技巧。
5、安全教育质量差,老师一般只告诉幼儿应怎样做,幼儿没有真实的体会,没有很好的安全意识。
6、老师代替幼儿太多,没有给幼儿提供过多的自己处理事情的机会。
本学期各项工作即将结束,在孩子们即将完成大班上学期学习任务之际,我们班级全体教师坐在一起,对照本学期初制定的班级工作计划,回首所做过的工作,共同总结经验,反思不足,具体总结如下:
一、开展了具有班级特色的教育教学工作:
1、本学期,我班结合大班的年龄特点,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了“幼小衔接”的准备工作上面。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根据班级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有目的、有计划地将教育教学活动渗透在幼儿的日常生活、各学科领域、各活动区域以及幼儿家庭教育当中。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每一位幼儿幼儿在原有基础上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2、在“幼小衔接”的准备工作中,我们重点对幼儿进行了规则意识、任务意识、自我服务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的培养,经过一学期的努力,我们认为:班级大部分幼儿能够较认真的完成老师每次交给的任务,在与同伴的合作中能够用较灵活的方式较好的与同伴进行游戏,遇到困难时能够和同伴们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方法,班级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高。
3、在日常教学中,继续以园本课程为指导开展"主题活动",本学期我们进行了"花"和"运动"两个主题,教师结合幼儿的已有经验和兴趣设计活动,活动中体现幼儿为主体的原则,做好幼儿的实证收集,及时展示幼儿活动情况,帮助家长了解主题进展情况,充分体现主题活动的延续和深入。
4、本学期我们根据主题进展情况设计一些与主题有关的区域活动材料,活动区材料根据主题的进展及有计划有目的进行投放,适时地与以调整。本学期应家长的要求在活动区增设的一些棋类游戏也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5、班级环境的布置与主题密切配合,发挥班级幼儿的美术特长,每一次的环境布置都邀请幼儿共同商量、共同完成,在“花花世界”、“我们一起来运动”、“新年到了”的环境布置中充分体现出了班级幼儿集体的智慧。
6、本学期,班级幼儿参与了班级种植园地的建立,我们结合主题在种植园地里面种了许多的花卉,幼儿学习进行观察记录,以此了解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生长过程。
7、学期初,我们提出将“浸入式英语活动”运用到体能活动中的设想,经过一学期的努力,我们发现,除英语老师独立带班的水平提高很快以外,班级幼儿的英语会话水平也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
8、本学期,我们着重幼儿健康体质的培养,组织幼儿坚持开展体育锻炼,在本次的小小运动会上,班级幼儿在团体操表演以及各单项比赛中获得了较好成绩。
9、本学期,组织幼儿积极参与了园里组织的各项大型活动,其中“中秋节大带小活动、国庆亲子看花展活动、家长开放日、秋游、迎新年小小运动会等活动都获得家长以及园领导、同事们的好评。
二、引进家长参与班级管理机制,鼓励家长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人:
本学期,我们采取家长参与班级管理,工作中多发挥家长委员、家庭联络小组组长的作用,及时让家长们了解班级教育教学情况、幼儿在园情况,具体做法为:
1、鼓励家长配合做好“幼小衔接”的准备工作,通过每周一次的“亲子作业”让家长了解幼小衔接进展情况,及时了解幼儿发展水平。
2、每一次的主题活动家长都能够积极参与,主动通过各种渠道为主题的开展提供各种有价值资料,有了家长的参与,我们本学期的教育活动真正做到了“家园共育”。
3、做好幼儿专访、约访、电访工作,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向家长汇报幼儿在园情况,了解幼儿在家情况,努力达成教育的一致性。
4、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园里、班级举行的各项亲子活动,其中亲子制作“花的大书”、小小运动会上“亲子跳绳表演”、“参观花卉市场”、“参观迎春花展”等活动,家长们都能够积极参加,家长与教师间建构起了平等、信任、友谊的桥梁。
三、卫生保健尽量做到家长满意:
1、本学期,我们严格按照园里的要求做好了班级各项卫生保健工作,让幼儿生活在一个整洁、舒适的环境中。
2、做好生病幼儿的护理工作,坚决杜绝传染病流行,本学期,班级无一例传染病,班级幼儿的出勤率一直较高。
3、保育教师和班级教师一起共同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避免了幼儿安全事故的发生。
4、保育教师与班级教师一起,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重点引导几个挑食、食欲差的幼儿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本学期,我们幼儿的身高、体重增长速度较快。
四、班级成员配合默契,自我成长初现
本学期,班级教师在工作中遵循"一切为了班级""班级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针对班级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召开班会,教师间经常沟通、交流,做到了互相学习,及时反思,随时调整。经过一学期的努力,班级年轻教师的带班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班级工作也得以顺利完成。
五、不足及努力方向:
本学期,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有不少不足:
(1)班级幼儿的观察记录还应该进一步完善,应该尝试做好幼儿的个案追踪、分析。
(2)班级教师在活动区材料制作、整理方面有待提高。幼32家32儿童在来年的工作中,这些都是我们的努力方向,我们将努力向先进班级学习,争取使我们的工作更上一层楼。
我园幼小衔接工作继上阶段进行的幼儿社会性适应能力培养,进一步在学习性适应能力的培养方面开展工作。大班下学期,幼儿自身发展的需要有了改变,随着学习难点的增加,有意注意时间的延长,以及入小学的各方面要求,使幼儿在学习上产生了诸多问题。关注幼儿的问题,帮助他们达到学习适应的发展水平便是我们本阶段的主要任务。
最初阶段我们的研究,还只是停留在单纯为开展入小学的学习性准备,即重视知识技能的衔接。随着不断的思考和实践,我们逐渐开始认识到幼小衔接背后的那些对幼儿终身发展有益的重要内涵要素。学习适应指的是关注大班幼儿学习兴趣和习惯的养成,为幼儿入小学做好能力、习惯、兴趣的准备。我们试图从学习幼小衔接新的教育理念入手,逐步通过落实和解决幼小衔接教育中教师环境创设及教学实践能力的问题,来提升教师幼小衔接的意识和实践能力。
新的教育观念的确立,使我们的研究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同时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和策略。
一、从思维教学切入,为学习能力准备。
研究中我们结合园特色课程——思维活动,对幼儿进行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的培养。我们发现,幼小衔接由于长期的教育观念,致使知识传授偏重,思维能力的准备明显不足。于是,我们选择适切的思维活动内容,对活动中的教学方法进行探讨,为幼儿提供环境和材料,激发幼儿主动学习,让幼儿充分利用具体的事物和情景进行学习,丰富他们的感知经验、发展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1、注重思维方法的集体教学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幼儿在进行思维活动时,常常会急于了解答案,而不关注思维方法的运用;教师在教学中也有忽视对幼儿方法的教学,专注于答案的.解答。因此,在集体教学中我们尝试改变以往的形式,对活动内容进行分析,根据大班幼儿思维特点,着重从设计问题情景出发,引导幼儿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思考、运用方法解决问题。在方法交流的环节则侧重比较谁的方法更快、更方便,使幼儿深刻感知解决问题的多种思维方法,体验运用思维方法解决问题的成功。
在“小熊分饼”活动的研讨中,我们在活动方案中设置了为两只小熊公平分饼的问题情景,让幼儿通过操作、讨论来解决问题。并通过不同形状的饼、不同分饼方法的比较,让幼儿了解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感知和运用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充分使幼儿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和能力,培养了幼儿思维的灵活性。
2、注重独立思考操作的个别化学习
独立思考是幼小衔接中幼儿学习品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积极地探索创设个别化活动环境,帮助幼儿积累主动运用不同思维方法,独立解决问题的经验。在实践研究中我们根据阶段的思维内容与要求,选择适合幼儿独立操作的思维练习内容,设计多项个别化思维练习活动。设计中,我们强调对幼儿任务学习习惯和能力的培养,设计任务卡提示,引导幼儿养成学会先看清、看懂任务卡,再进行思考操作的习惯。
“猜猜它的位置在哪里”的活动中,我们在同一项内容中设计了多个任务卡,即把活动要求分解不同层次。幼儿按照自己的能力选择任务卡,根据任务卡上的提示,独立进行操作,完成后再自行对照答案图检查。这一过程让幼儿有了独立、认真、细致完成学习任务的练习机会,对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能力起到了促进作用。另外,我们还注重分享交流环节中的方法比较,使幼儿在与同伴的比较中不断调整自己的思考操作方法,提升幼儿思维能力。交流中以“你是用什么方法来猜的?谁的方法简单方便?”引导幼儿对思维方法的关注,学会用不同的方法思考问题。
二、从兴趣阅读切入,为学习习惯准备。
大班下学期的阅读活动,由于不同幼儿在识字量上的差异,造成在阅读活动中倾听、理解不均衡的问题。认字多的幼儿常常会因独立阅读而忽视倾听别人。针对这一现象,我们通过研讨,以兴趣阅读为切入,在阅读中创设情景帮助幼儿养成良好倾听习惯。我们分析阅读材料,根据不同内容和侧重点将以认读汉字为主的阅读、以看图讲述为主的阅读以及以观察情景的阅读有机结合。同时运用策略性的引导,帮助幼儿关注倾听的重要,学会在仔细倾听,学会在倾听基础上的补充、评价。
在《看图说话》阅读本的活动中,我们初步形成了一套模式来培养幼儿倾听能力。活动中,先引导幼儿按图的顺序独立阅读,鼓励不同识字量的幼儿用自己的方式阅读。然后,引发幼儿通过各自对阅读的理解、感受提出问题,大家一起分享解决,这一过程是利用差异资源进行相互学习,运用细致的倾听展开活动的重要环节。最后的集体完整阅读、整体感受交流,使幼儿在倾听中完善自己对图片的观察、故事的理解。又是一个刺激幼儿倾听的机会。这个模式的运用,已收到实际的效果,对大班下期幼儿尤其适用。
三、从转变活动方式切入,为学习兴趣准备。
幼小衔接在学习性适应方面主要是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而学习兴趣则应从情感上关注幼儿的学习情感。让幼儿习惯在生活中学习,并能学以致用,真正感受到学习带来的快乐。
活动方式的转变是以幼儿的发展特点来决定的,如果沿用过去的知识衔接,固定的活动方式则趋向小学化,造成幼儿学习兴趣的低落。我们认为,只有确立幼小衔接的观念,才能明确教育方法,让活动方式顺应幼儿的特点,让幼儿乐意主动参与,从而增强幼儿参与活动的持久性。
春游活动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我们将这个话题作为一个幼小衔接专题活动内容,根据大班幼儿独立、自主的特点,以及他们的兴趣需要,努力地找寻幼小衔接活动的结合点,以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形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我们对活动进行设计安排,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自己长大了的积极情感,学习一些合作、策划、统计等的经验。
活动从喜欢去哪的多项选择,到投票决定最终的目的地,到为春游准备什么合适的物品,给家长写通知书,分组策划春游活动内容,等多个活动组合,从情感上激发了幼儿留恋幼儿园生活、萌发长大了,独立做有意义的事的情感,同时发展了幼儿各方面的能力。
通过实践与探索,让我们领悟,只有立足于正确的教育观念,将幼儿的终身学习、后续发展放在第一位,才能在幼小衔接工作中有所突破和创新。我们感到,学会幼小衔接活动的形式是容易的,而掌握幼小衔接教育理念,具备幼小衔接的意识是难的,所以必须要不断的摸索研究,在实践中反思才能把幼小衔接工作做得扎实、有效。
大班是幼儿做好幼小衔接教育的关键阶段,幼小衔接工作一直是我们十分重视的一个方面。不仅要在知识技能方面为升入小学做准备,更要在学习品质与习惯上,在幼儿生活自理上做好幼小衔接的工作。本学期我们自始至终都在渗透幼小衔接的教育,现把我们本学期在幼小衔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培养更为独立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学习习惯。
生活自理能力是幼儿学习的前提条件,不能在生活上自理的孩子在学习会出现诸多问题。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幼儿进行高效学习的基本条件。从孩子入手,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能力。
1、学会整理(书包),知道了需要什么物品。
2、学会生活:懂得自行穿脱衣服、主动喝水、入厕等。
3、学会劳动:明确值日生职业与义务,有集体责任感。
4、学会学习:诸如善于倾听、自主阅读、握笔训练、拼音教学、规则意识的培养、安全教育、自我保护。
5、改变环境:能够适应环境的改变,比如作息时间、铃声等的调整。
幼儿都对小学充满了好奇和向往,会为了更好地做一名小学生而努力,也知道了小学生的一些生活内容,对小学生活充满信心。
二、从家长入手,争取家园配合,共同做好幼小衔接
1、召开幼小衔接家长会,宣传幼小衔接的策略。
2、开展家访活动,了解家长需求,调整教育策略。
3、协助学校逐步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帮助孩子实现心理过渡。
4、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帮助孩子实现习惯过渡。
5、培养孩子大胆与人交往、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孩子实现能力过渡。
经过一个学期的共同努力,学生的精神面貌和能力有了很大的进步。幼儿大部分都对学习感兴趣,对学习内容本身充满着好奇和兴趣,能积极主动地学习,不懂就问。大部分幼儿活动能合群,在日常学习活动中,能与家人、亲友、老师、同学和睦相处。幼儿生活变得更有条理,能独立自主地安排包括学习在内的基本生活起居,不必大人催着、盯着才去完成。
三、必要的知识经验储备
结合《指南》要求和本班幼儿实际,开设适宜的课程,学习幼小衔接知识经验。每周安排一次生动有趣的识字教学,采用分组的形式,让幼儿在有趣的故事、儿歌中学习汉字。日常生活中帮助幼儿逐步积累常用的汉字如:请幼儿分发课本,让幼儿认识同伴的名字。再如利用活动区,让幼儿认识标题字;利用晨间和中午的时间指导幼儿书写自己的名字,和少量学过的汉字;利用签到墙来练习幼儿前书写能力。
这样的学习方式使汉字不但没成为幼儿的负担,而且激发孩子学字的兴趣,很好地与小学一年级语文衔接了起来。
小学的数学是从最简单的计数和运算开始的,许多在幼儿园学习过的10以内的组成和加减运算在小学还要学,如今小学的数学教学十分注重对孩子思维能力和多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因此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可以采用直观的图示运算向抽象地数学运算过度,重视让幼儿把单纯的运算,排序运用在游戏和生活中。
利用午间让幼儿练习口头叙述的应用题。为了更好地与小学数学衔接,还可以选择一些课外补充练习,如:利用家园合作布置适量作业单等,让父母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指导完成,通过多方面提高了幼儿的计算能力,照顾到个别差异。
四、增强幼儿的任务意识和责任感
1、巧用“值日生”制度。我们加强了值日生的运用范围,使每位幼儿一周内都有事情做,在值日生栏目中不仅任务交代明确,而且随时了解幼儿的任务完成情况。我们还尝试着培养一些组织能力强的幼儿担任组长、检查员。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幼儿的责任感明显增强,完成任务由老师提醒变成幼儿间相互提醒或自己自觉完成。
2、幼儿口述家庭作业。进入大大班后,由幼儿向家长口述作业,我们经常布置一些任务让幼儿回家完成,我逐渐改变以前写通知的形式,让孩子当小传令兵,把回家所要完成的课前准备和任务转达给家长听,这样既加强了幼儿的任务意识,又能够锻炼幼儿准确转述他人意图的能力,以便入小学后,孩子们就清楚地向家长传达学校信息,并能完成学校老师布置的任务。
五、培养幼儿大胆与人合作交往的能力
我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品性,良好的品性是成功与同伴交往的基础,我发现那些乐于将自己的玩具、图书、食品与人分享,对人热情有礼的孩子常常成为许多孩子的玩伴,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常通过一些有趣的故事、榜样、游戏等培养孩子真诚、善良、热情、守信的良好品质。另外,我还常常要求家长们多让自己的孩子与不同年龄的孩子交往,多带孩子走出家门,广泛结交伙伴,使孩子们得到愉快的同时,成为一个乐于交往和善于交往的人。
总之本学期,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幼儿更自信、快乐地向小学迈进了一大步。
本学期各项工作即将结束,在孩子们即将完成本学期学习任务之际,回首所做过的幼小衔接工作总结如下:
一、学校开展了具有班级特色的幼小衔接工作。
1、本学期,我校结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把一年级工作的重点放在了“幼小衔接”的工作上面。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有目的、有计划地将教育教学活动与幼儿园的教学方式、活动方式相融合,采用兴趣教学法、直观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每一位学生不但适应了小学生活,而且在原有基础上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2、在“幼小衔接”的工作中,我们重点对幼儿进行了规则意识、任务意识、自我服务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的培养。经过一学期的努力,班级大部分学生能够较认真地完成老师每次交给的任务,在与同伴的合作中能够用较灵活的方式较好地与同伴进行游戏,遇到困难时能够和同伴们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社会交往能力得到了很好地提高。
二、家长配合做好“幼小衔接”的工作。
进入小学,儿童所处的客观环境、学习内容、作息时间、自理要求、师生关系等都多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许多方面都存在着断层问题,家长配合做了许多工作。
第一、家长协助幼儿习惯学习生活环境的变化。学校的教室,不通同于幼儿园的布置,小学教室的课本、黑板、桌椅等教学设施,可对孩子缺乏吸引力。因此,在开学初期,学校即组织家长集中培训,要求家长配合学校做好了孩子的思想工作,让孩子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小学和幼儿园的环境是不同的。
第二、家长协助孩子适应生活内容的变化。小学学习是小学生的主要活动,不论对所学的课程是否感兴趣,孩子都要根据国家统一规定的教学大纲来学好所规定的课程。学生的主要生活就是上课、完成作业。课间休息和游戏时间很短,孩子面临的是和高年级学生一样的每天上午四节课,下午一般一节或两节课的课堂教学。因此,家长养成了每天养成询问孩子学习内容的习惯,每天帮助学生学着梳理一天的学习内容,监督并培养孩子按照老师的要求学习。
第三、家长协助孩子适应师生关系的变化。在小学,老师的角色主要是完成教学任务在生活上对学生的关心的比幼儿园老师要相对减少,与学生个别接触的时间比较少。因此,家长做到了经常与老师沟通,然后将老师对孩子的评价反馈给孩子,让孩子对老师尽快熟悉。
三、班级教师注重“幼小衔接”,扎实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第一,教师加强了沟通和相互间的联系。联系分为三个层面:
1、加强了与幼儿园老师之间的联系,熟悉孩子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
2、加强了一年级老师之间的联系。根据学生在不同课堂上的反馈,总结孩子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教育策略。
3、注重不同教师与同一家长之间的沟通联系。让家长清楚孩子的长处和不足,有针对性地协助学校做好孩子的工作。
第二,加强了家长之间的联系。学校帮助家长互相认识,协助加强家长们之间的互相交流和沟通,从而让家长之间互相交流育子经验,使幼儿能够适应小学学习与生活的节奏。
第三,加强了小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注意对学生在书写,阅读等方面的良好习惯的培养。
第四,利用家长问卷、家访、家长来校接送幼儿、电话交谈等形式,与家长及时沟通和交流,使家长们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自己的孩子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自己的孩子当前的发展水平和状况,并对其进行专门的教育和训练,取得相互理解和支持,使每一个孩子都能顺利的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学习与生活。
<
★ 20_年幼儿园工作总结★ 学前班教师的总结范文5篇★ 幼儿园大班上学期工作总结5篇★ 幼儿园大班教师的学期工作总结5篇★ 20_春季大班教学总结报告★ 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总结5篇★ 20_幼儿园大班教师年度个人总结5篇★ 大班春期教师工作总结5篇★ 大班教师上学期工作总结5篇★ 20_学年第一学期学校工作总结5篇大班幼小衔接工作总结上学期三
本学期各项工作即将结束,在孩子们即将完成大班上学期学习任务之际,我们班级全体教师坐在一起,对照本学期初制定的班级工作计划,回首所做过的工作,共同总结经验,反思不足,具体总结如下:
一、开展了具有班级特色的教育教学工作:
1、本学期,我班结合大班的年龄特点,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了“幼小衔接”的准备工作上面。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根据班级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有目的、有计划地将教育教学活动渗透在幼儿的日常生活、各学科领域、各活动区域以及幼儿家庭教育当中。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每一位幼儿幼儿在原有基础上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2、在“幼小衔接”的准备工作中,我们重点对幼儿进行了规则意识、任务意识、自我服务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的培养,经过一学期的努力,我们认为:班级大部分幼儿能够较认真的完成老师每次交给的任务,在与同伴的合作中能够用较灵活的方式较好的与同伴进行游戏,遇到困难时能够和同伴们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方法,班级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高。
3、在日常教学中,继续以园本课程为指导开展"主题活动",本学期我们进行了"花"和"运动"两个主题,教师结合幼儿的已有经验和兴趣设计活动,活动中体现幼儿为主体的原则,做好幼儿的实证收集,及时展示幼儿活动情况,帮助家长了解主题进展情况,充分体现主题活动的延续和深入。
4、本学期我们根据主题进展情况设计一些与主题有关的区域活动材料,活动区材料根据主题的进展及有计划有目的进行投放,适时地与以调整。本学期应家长的要求在活动区增设的一些棋类游戏也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5、班级环境的布置与主题密切配合,发挥班级幼儿的美术特长,每一次的环境布置都邀请幼儿共同商量、共同完成,在“花花世界”、“我们一起来运动”、“新年到了”的环境布置中充分体现出了班级幼儿集体的智慧。
6、本学期,班级幼儿参与了班级种植园地的建立,我们结合主题在种植园地里面种了许多的花卉,幼儿学习进行观察记录,以此了解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生长过程。
7、学期初,我们提出将“浸入式英语活动”运用到体能活动中的设想,经过一学期的努力,我们发现,除英语老师独立带班的水平提高很快以外,班级幼儿的英语会话水平也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
8、本学期,我们着重幼儿健康体质的培养,组织幼儿坚持开展体育锻炼,在本次的小小运动会上,班级幼儿在团体操表演以及各单项比赛中获得了较好成绩。
9、本学期,组织幼儿积极参与了园里组织的各项大型活动,其中“中秋节大带小活动、国庆亲子看花展活动、家长开放日、秋游、迎新年小小运动会等活动都获得家长以及园领导、同事们的好评。
二、引进家长参与班级管理机制,鼓励家长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人:
本学期,我们采取家长参与班级管理,工作中多发挥家长委员、家庭联络小组组长的作用,及时让家长们了解班级教育教学情况、幼儿在园情况,具体做法为:
1、鼓励家长配合做好“幼小衔接”的准备工作,通过每周一次的“亲子作业”让家长了解幼小衔接进展情况,及时了解幼儿发展水平。
2、每一次的主题活动家长都能够积极参与,主动通过各种渠道为主题的开展提供各种有价值资料,有了家长的参与,我们本学期的教育活动真正做到了“家园共育”。
3、做好幼儿专访、约访、电访工作,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向家长汇报幼儿在园情况,了解幼儿在家情况,努力达成教育的一致性。
4、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园里、班级举行的各项亲子活动,其中亲子制作“花的大书”、小小运动会上“亲子跳绳表演”、“参观花卉市场”、“参观迎春花展”等活动,家长们都能够积极参加,家长与教师间建构起了平等、信任、友谊的桥梁。
三、卫生保健尽量做到家长满意:
1、本学期,我们严格按照园里的要求做好了班级各项卫生保健工作,让幼儿生活在一个整洁、舒适的环境中。
2、做好生病幼儿的护理工作,坚决杜绝传染病流行,本学期,班级无一例传染病,班级幼儿的出勤率一直较高。
3、保育教师和班级教师一起共同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避免了幼儿安全事故的发生。
4、保育教师与班级教师一起,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重点引导几个挑食、食欲差的幼儿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本学期,我们幼儿的身高、体重增长速度较快。
四、班级成员配合默契,自我成长初现
本学期,班级教师在工作中遵循"一切为了班级""班级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针对班级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召开班会,教师间经常沟通、交流,做到了互相学习,及时反思,随时调整。经过一学期的努力,班级年轻教师的带班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班级工作也得以顺利完成。
五、不足及努力方向:
本学期,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有不少不足:
(1)班级幼儿的观察记录还应该进一步完善,应该尝试做好幼儿的个案追踪、分析。
(2)班级教师在活动区材料制作、整理方面有待提高。幼32家32儿童在来年的工作中,这些都是我们的努力方向,我们将努力向先进班级学习,争取使我们的工作更上一层楼。
本学期各项工作即将结束,在孩子们即将完成本学期学习任务之际,回首所做过的幼小衔接工作总结如下:
一、学校开展了具有班级特色的幼小衔接工作。
1、本学期,我校结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把一年级工作的重点放在了“幼小衔接”的工作上面。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有目的、有计划地将教育教学活动与幼儿园的教学方式、活动方式相融合,采用兴趣教学法、直观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每一位学生不但适应了小学生活,而且在原有基础上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2、在“幼小衔接”的工作中,我们重点对幼儿进行了规则意识、任务意识、自我服务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的培养。经过一学期的努力,班级大部分学生能够较认真地完成老师每次交给的任务,在与同伴的合作中能够用较灵活的方式较好地与同伴进行游戏,遇到困难时能够和同伴们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社会交往能力得到了很好地提高。
二、家长配合做好“幼小衔接”的工作。
进入小学,儿童所处的客观环境、学习内容、作息时间、自理要求、师生关系等都多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许多方面都存在着断层问题,家长配合做了许多工作。
第一、家长协助幼儿习惯学习生活环境的变化。学校的教室,不通同于幼儿园的布置,小学教室的课本、黑板、桌椅等教学设施,可对孩子缺乏吸引力。因此,在开学初期,学校即组织家长集中培训,要求家长配合学校做好了孩子的思想工作,让孩子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小学和幼儿园的环境是不同的。
第二、家长协助孩子适应生活内容的变化。小学学习是小学生的主要活动,不论对所学的课程是否感兴趣,孩子都要根据国家统一规定的教学大纲来学好所规定的课程。学生的主要生活就是上课、完成作业。课间休息和游戏时间很短,孩子面临的是和高年级学生一样的每天上午四节课,下午一般一节或两节课的课堂教学。因此,家长养成了每天养成询问孩子学习内容的习惯,每天帮助学生学着梳理一天的学习内容,监督并培养孩子按照老师的要求学习。
第三、家长协助孩子适应师生关系的变化。在小学,老师的角色主要是完成教学任务在生活上对学生的关心的比幼儿园老师要相对减少,与学生个别接触的时间比较少。因此,家长做到了经常与老师沟通,然后将老师对孩子的评价反馈给孩子,让孩子对老师尽快熟悉。
三、班级教师注重“幼小衔接”,扎实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第一,教师加强了沟通和相互间的联系。联系分为三个层面:
1、加强了与幼儿园老师之间的联系,熟悉孩子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
2、加强了一年级老师之间的联系。根据学生在不同课堂上的反馈,总结孩子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教育策略。
3、注重不同教师与同一家长之间的沟通联系。让家长清楚孩子的长处和不足,有针对性地协助学校做好孩子的工作。
第二,加强了家长之间的联系。学校帮助家长互相认识,协助加强家长们之间的互相交流和沟通,从而让家长之间互相交流育子经验,使幼儿能够适应小学学习与生活的节奏。
第三,加强了小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注意对学生在书写,阅读等方面的良好习惯的培养。
第四,利用家长问卷、家访、家长来校接送幼儿、电话交谈等形式,与家长及时沟通和交流,使家长们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自己的孩子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自己的孩子当前的发展水平和状况,并对其进行专门的教育和训练,取得相互理解和支持,使每一个孩子都能顺利的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学习与生活。
<
大班是幼儿做好幼小衔接教育的关键阶段,幼小衔接工作一直是我们十分重视的一个方面。不仅要在知识技能方面为升入小学做准备,更要在学习品质与习惯上,在幼儿生活自理上做好幼小衔接的工作。本学期我们自始至终都在渗透幼小衔接的教育,现把我们本学期在幼小衔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培养更为独立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学习习惯。
生活自理能力是幼儿学习的前提条件,不能在生活上自理的孩子在学习会出现诸多问题。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幼儿进行高效学习的基本条件。从孩子入手,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能力。
1、学会整理(书包),知道了需要什么物品。
2、学会生活:懂得自行穿脱衣服、主动喝水、入厕等。
3、学会劳动:明确值日生职业与义务,有集体责任感。
4、学会学习:诸如善于倾听、自主阅读、握笔训练、拼音教学、规则意识的培养、安全教育、自我保护。
5、改变环境:能够适应环境的改变,比如作息时间、铃声等的调整。
幼儿都对小学充满了好奇和向往,会为了更好地做一名小学生而努力,也知道了小学生的一些生活内容,对小学生活充满信心。
二、从家长入手,争取家园配合,共同做好幼小衔接
1、召开幼小衔接家长会,宣传幼小衔接的策略。
2、开展家访活动,了解家长需求,调整教育策略。
3、协助学校逐步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帮助孩子实现心理过渡。
4、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帮助孩子实现习惯过渡。
5、培养孩子大胆与人交往、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孩子实现能力过渡。
经过一个学期的共同努力,学生的精神面貌和能力有了很大的进步。幼儿大部分都对学习感兴趣,对学习内容本身充满着好奇和兴趣,能积极主动地学习,不懂就问。大部分幼儿活动能合群,在日常学习活动中,能与家人、亲友、老师、同学和睦相处。幼儿生活变得更有条理,能独立自主地安排包括学习在内的基本生活起居,不必大人催着、盯着才去完成。
三、必要的知识经验储备
结合《指南》要求和本班幼儿实际,开设适宜的课程,学习幼小衔接知识经验。每周安排一次生动有趣的识字教学,采用分组的形式,让幼儿在有趣的故事、儿歌中学习汉字。日常生活中帮助幼儿逐步积累常用的汉字如:请幼儿分发课本,让幼儿认识同伴的名字。再如利用活动区,让幼儿认识标题字;利用晨间和中午的时间指导幼儿书写自己的名字,和少量学过的汉字;利用签到墙来练习幼儿前书写能力。
这样的学习方式使汉字不但没成为幼儿的负担,而且激发孩子学字的兴趣,很好地与小学一年级语文衔接了起来。
小学的数学是从最简单的计数和运算开始的,许多在幼儿园学习过的10以内的组成和加减运算在小学还要学,如今小学的数学教学十分注重对孩子思维能力和多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因此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可以采用直观的图示运算向抽象地数学运算过度,重视让幼儿把单纯的运算,排序运用在游戏和生活中。
利用午间让幼儿练习口头叙述的应用题。为了更好地与小学数学衔接,还可以选择一些课外补充练习,如:利用家园合作布置适量作业单等,让父母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指导完成,通过多方面提高了幼儿的计算能力,照顾到个别差异。
四、增强幼儿的任务意识和责任感
1、巧用“值日生”制度。我们加强了值日生的运用范围,使每位幼儿一周内都有事情做,在值日生栏目中不仅任务交代明确,而且随时了解幼儿的任务完成情况。我们还尝试着培养一些组织能力强的幼儿担任组长、检查员。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幼儿的责任感明显增强,完成任务由老师提醒变成幼儿间相互提醒或自己自觉完成。
2、幼儿口述家庭作业。进入大大班后,由幼儿向家长口述作业,我们经常布置一些任务让幼儿回家完成,我逐渐改变以前写通知的形式,让孩子当小传令兵,把回家所要完成的课前准备和任务转达给家长听,这样既加强了幼儿的任务意识,又能够锻炼幼儿准确转述他人意图的能力,以便入小学后,孩子们就清楚地向家长传达学校信息,并能完成学校老师布置的任务。
五、培养幼儿大胆与人合作交往的能力
我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品性,良好的品性是成功与同伴交往的基础,我发现那些乐于将自己的玩具、图书、食品与人分享,对人热情有礼的孩子常常成为许多孩子的玩伴,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常通过一些有趣的故事、榜样、游戏等培养孩子真诚、善良、热情、守信的良好品质。另外,我还常常要求家长们多让自己的孩子与不同年龄的孩子交往,多带孩子走出家门,广泛结交伙伴,使孩子们得到愉快的同时,成为一个乐于交往和善于交往的人。
总之本学期,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幼儿更自信、快乐地向小学迈进了一大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