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20
【2023节能宣传周时间】2023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活动方案
2023-03-15
2023-03-18
2023-01-16
2023-03-16
更新时间:2023-07-04 11:13:45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2023-03-20
【2023节能宣传周时间】2023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活动方案
2023-03-15
2023-03-18
2023-01-16
2023-03-16
才非谷永传、无意谒王侯。小暑金将伏、微凉麦正秋。远山依枕见、暮雨闭门愁。更忆东林寺、诗家第一流。引领财经网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小暑饮食养生,供大家参考选择。
六月初六日为“天贶节”。据史书记载,此节始于宋代哲宗元符四年。“贶”即“赐”,即天赐之节。这是宋代皇帝在伏天向臣属赐“冰麨”和“炒面”之因,故称天贶节。
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还能种荞麦;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
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山东有的地方吃生黄瓜和煮鸡蛋来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吃鸡蛋,不吃别的食物。
徐州人入伏吃羊肉,称为吃伏羊这种习俗可上溯到尧舜时期,在民间有彭城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之说法。徐州人对吃伏羊的喜爱莫过于当地民谣:六月六接姑娘,新麦饼羊肉汤。伏日吃面习俗至少三国时期就已开始了。魏氏春秋: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这里的汤饼就是热汤面。荆楚岁时记:六月伏日食汤饼,名为辟恶五月是恶月,六月沾边儿也应辟恶。
伏天还可吃过水面炒面所谓炒面是用锅将面粉炒干炒熟,然后用水加糖拌着吃这种吃法汉代已有唐宋时更为普遍,不过那时是先炒熟麦粒,然后再磨面食之唐代医学家苏恭说,炒面可解烦热,止泄。
另外山东临沂地区有给牛改善饮食的习俗。伏日煮麦仁汤给牛喝,据说牛喝了身子壮,能干活,不淌汗民谣:春牛鞭,舐牛汉(公牛),麦仁汤,舐牛饭,舐牛喝了不淌汗,熬到六月再一遍。
小暑时节是台湾第二期稻作秧苗期第一期稻作黄熟的时候也是丝瓜、苦瓜、黄瓜、冬瓜的盛产期台湾周围的海域是属于温水海域,也是温水鱼群的群聚时期基隆北方外海有小卷红魽等渔获,淡水海域则可捕获黑鲷。
所谓小暑吃芒果代表这个时节是芒果的成熟盛产期。台南县白河镇的莲田盛产莲蓬和莲子,素有莲花之家的白河镇每年都会举办莲花节。
小暑吃什么好
吃藕
炎炎夏日,一般人都会感觉蔫蔫的,胃口不好。所以这个时候的饮食呢,要多选清淡的食物,食材要侧重健脾、消暑、祛湿等功效。在我国很多地方,有“小暑吃藕”的习俗。据说这个习俗开始自清朝咸丰年间,藕一方面与“偶”谐音,有成双双对合合满满的寓意,另外在文人墨客笔下,藕也因出淤泥而不染被赋予了高洁的品行。而从食物本身来说,藕也有健脾开胃的作用,适合夏天食用。
吃黄鳝
在南方的一些地区,有着“小暑黄鳝赛人参”的说法,小暑前后是吃黄鳝的好时节。黄鳝作为食品,按中医的说法有着祛湿、滋补的功效,而小暑前后正是黄鳝最为肥美的时候,确实也很适合食用。
吃水果
炎炎夏日,急需补水。所以一些水分充足的水果,特别适合小暑前后食用。比如西瓜和西红柿,都是特别适合的选择。可以将这两种水果去皮、去籽之后混在一起,压榨成果汁饮用。西瓜是特别好的消暑补水的水果,中医中有一个消暑的名方叫“白虎汤”,而西瓜因为有同样的功效,也有着“天生白虎汤”的美誉。西红柿则能生津止渴,对于夏季口渴烦躁,消化不良等热症有很好的效果。
小暑节气,流传最广的是吃炒面之俗,史书记载,宋代皇帝在伏天向臣下赐炒面,可见这种风俗已经渗入皇宫。在江南一带流行吃莲藕、黄鳝,并有谚语云“小暑黄鳝赛人参”。中医认为黄鳝性温味甘,具有补中益气、补肝脾、除风湿、强筋骨等作用。小暑前后多吃淡水鱼、海带等对身体也有益处。
此时节,要合理作息,晚睡早起,穿浅色衣服,随身带防暑降温用品,如防晒霜、清凉油、仁丹、藿香正气水,多喝水、尤其是加盐的凉白开水。在饮食调理上,少油腻,多清淡,可适当多吃一些苦味和酸味食物,清泄暑热,生津解渴,健胃消食,增进食欲。
另外,小暑养生重点应突出“心静”。此时心脏最脆弱,暑热逼人容易烦躁伤心,易伤心血。莲子芯的味道虽然比较苦,但可以清心火,是养心安神的佳品。养生要注意早睡早起,避免熬夜。运动最好选在早上和晚上,晨练不宜过早,以免影响睡眠。
一直以来,民间素有小暑吃藕的习俗,早在清咸丰年间,莲藕就被钦定为御膳贡品了。因与“偶”同音,故民俗用食藕祝愿婚姻美满,又因其出污泥而不染,与荷花同作为清廉高洁的人格象征。南方地区有小暑吃蜜汁藕的习惯。将鲜藕用小火煨烂后,切片后加适量蜂蜜当凉菜吃。也可以把藕切成薄片,用开水焯一下,加醋等凉拌。还可以把藕和排骨一起清炖。藕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及丰富的钙磷铁等,具有清热养血除烦等功效,适合夏天吃。
藕是经历史检验、很多眼神确认过的好食材。清朝第一部大型官修综合性农书是由鄂尔泰等40多人编写的《钦定授时通考》,其中提到了藕:“气味甘平,无毒,消食解渴,散气生肌;蒸食开味补五脏,实下焦”。
汉代《尔雅》中有:“荷……其根藕”,人们对藕已经有了认识和规范。在南北朝时代,藕的种植比较普遍。南北朝鲍令晖写了一首《近代杂歌·青阳歌曲》:“青荷盖绿水,芙蓉发红鲜。下有并根藕,上生同心莲。”
有关藕的诗词,流传至今的很多,如今读起来都觉得清凉爽口。如宋代李流谦写的《食藕》中有:“君看入口处,一片疑嚼雪。”宋代苏辙写的《踏藕》中有:“清泉浴泥滓,粲齿碎冰霜。”明代于慎行写的《赐鲜藕》中有:“冰丝欲断鲛人缕,琼液疑含阆苑霜”等等。
此外,还有宋代杨万里写的《小集食藕极嫩》,写了吃到极嫩的藕——“比雪犹松在,无丝可得飘。轻拈愁欲碎,未嚼已先销。”宋代苏轼写的《水龙吟·小沟东接长江》,写了对藕等食物,年复一年地离开不了——“但丝莼玉藕,珠粳锦鲤,相留恋,又经岁”等等。
宋代王怀隐、陈昭遇等编写的《太平圣惠方》中介绍了“藕羹方”,是能治心脏烦热、止渴除口干、散积血的极有效的方子。“藕(半斤去皮薄切)薄荷(一握)菜(半斤)豉(二合)上以水浓煎。豉汁中作羹。入五味。饱食之。饥即再作食之。”
用藕制作的藕粉,是一种滋补佳品。明代高濂编写的《遵生八笺》中大赞藕粉的好处——“服之,轻身延年”;同时还介绍了制作方法:“取粗者,洗净捣烂,布绞取汁,以密布再滤过,澄去上清水。如汁稠难澄,添水搅即成为粉。”藕粉吃了好处多,做起来却不容易,清代顾仲在《养小录》中说:“每藕二十斤,可成一斤。”也难怪清代袁枚在《随园食单》中说:“藕粉非自磨者,信之不真。”
藕可以制成藕汁食用。明代虞淳熙写的《中秋西湖社集分韵得齐字一百韵》中有:“牵丝和藕汁,腾馥脍橙齑。”宋代王怀隐、陈昭遇等编写的《太平圣惠方》中,记载了藕汁的制作和功效:“藕(半斤去皮绞取汁)上以蜜一合相和。服之。”“治烦热少睡多渴。”
中国古代商品经济不发达,但还是有少量的物品买卖活动,其中包括藕,这也证明了人们对藕的喜爱,对藕是有需求的。如唐代杜荀鹤写的《送人游吴》中有:“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等。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