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20
【2023节能宣传周时间】2023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活动方案
2023-03-15
2023-03-18
2023-01-16
2023-03-16
更新时间:2023-07-07 10:08:04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2023-03-20
【2023节能宣传周时间】2023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活动方案
2023-03-15
2023-03-18
2023-01-16
2023-03-16
20_年,湖南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超过30万。今年湖南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超过31万,连续两年的“新高”让人感受到了大学生就业的“沉重压力”
今年湖南高考报考人数在去年下降2.6万人的基础上继续减少了近10万人报名。因大学生就业难,前几年在农村出现的“新读书无用论”已经在城市蔓延开来
a 几届毕业生一起找工作的窘境似乎成了一种普遍现象
四月的长沙,春雨绵绵。
这个季节的高校校园更多了一份伤感。“我们的伤感不仅仅是因为同窗学友的分离,更多的是对没有着落的工作和渺茫的前途的担忧。”28岁的李宇是长沙河西某高校的一名中医学专业的研究生,眼下毕业论文答辩已经完毕,等待的就是离校。
“但我真的不知去什么地方好。”早在去年底,李宇在网上投了30多份简历,“除了两家县中医院问我去不去外,其他的都没有回音……我们学中医的进中医院没机会,进西医院没资格。这就是我们这些学中医的目前面临的状况。”
4年的本科,3年的读研,每年6500元左右的学费,无论是精力还是经济,投入都很大。李宇当初也一直想留在长沙或者进沿海城市的中医院,但在今年初他突然发现,这只是美好的愿望而已。
尽管自己拿了中医执照,但西医院根本不予承认。他们给出的理由是,中医执业范围模糊不清,而且面临“不能开西药”,“不能去临床科室”等诸多限制。
西医院进不了,李宇将求职目标调整为中医院。孰料,要进稍好一点的中医院,竞争非常激烈。“年初,我去了那两家县级中医院进行了一番考察,发现他们连住院部也没有,只有临街的几间门诊,医生的月收入也就千把元。”
因为工作没有着落,出生农村的李宇现在的心情很低落,每每有同学庆贺找到了工作而聚餐时,他也是强装笑颜,“三年前,因为工作不好找,我选择了继续深造,谁知读研之后,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还是那么难。”李宇说,他现在不计较工作单位的条件了,只要月收入达到20_多元就可以了。
4月15日,湖南省政府常务会议透露:“今年湖南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超过31万,创历史新高,全省就业压力严峻。”
20_年,湖南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超过30万,连续两年的“新高”让湖南感受到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沉重压力”。
长沙市月度劳动力调查数据显示,20_年3月至20_年3月,专科和本科学历的毕业生中毕业后没找到工作的比重为25.6%,即为76800多人。上年的毕业生还未完全“消化”,新一批的毕业生又即将出炉。几届毕业生一起找工作的窘境似乎成了一种普遍现象。“同我一起去那两家县中医院考察的就是我的一位学长。”李宇说,和他有着相同境遇的学子大有人在,很多还是他的师兄师姐。
不仅如此,今年湖南高校毕业生就业更多了一层来自农民工的压力。据调查,今年湖南转移就业的农民工中,赴省外转移就业的减少,在省内转移就业的增多,达28.9%,比上年同期提高了2.6个百分点。
“解决农民工就业的压力本来就很大了,现在却又面临几十万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4月18日,一位人事劳动部门的人士感叹说,这几年,他和同事们总是挖空心思为就业人员想办法,但“往往却是僧多粥少,不尽人意”。
b “热门”专业失业严重,未毕业已输在起跑线上了
去年10月27日,由麦可思研究院(mycos institute)撰写的《20_年湖南省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完成。该报告基于对湖南省110所20_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调查研究而写成。
麦可思数据表明,湖南省20_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约为86.6%,稍低于本省20_届大学毕业生的半年后就业率(87.0%),但略高于全国20_届平均水平(86%)。根据学校类型来看,湖南省20_届本科院校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为89.5%,比本省20_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91.4%)低,但高出全国20_届本科院校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88%)1.5个百分点。
《20_年湖南省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指出,管理学成为湖南省20_届就业率最高的本科专业大类,农学类就业率最低,部分专业连续两年失业严重。
湖南省20_届本科各专业大类中,管理学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最高,为92%;农学(72%)相对最低,远低于湖南省(89.5%)和全国的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平均就业率(88%)。
湖南省20_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失业量最多的10个专业失业人数占了本科失业量的39.6%,其中有7个专业同时也是20_届失业最多的专业: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电子信息工程、汉语言文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信息与计算科学。
填报高考志愿时的热门专业,四年后却成了失业人数最多的专业,可以说,这些所谓“热门”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在进大学校门时就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了。
“四年前的需求状况与现在是存在差异的,部分高校在招生过程中,没有考虑到被招收资源的要求,没有考虑到将来的就业需求,只考虑了当时学生的求学需求。”中南大学学生工作处的一位工作人员承认,就业率高的专业少人报,就业率低的“热门”专业扎堆报,这是目前考生大学专业选择的一个怪现状。
这位工作人员说,中南大学采矿、有色金属这些“冷”专业,报考时鲜有考生问津,事实上就业却炙手可热。“去年采矿专业的学生,平均31家单位抢要一个学生。”
20_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英语专业的蒋晓娜至今还没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她无奈地对记者说:“我们在填报志愿时中国刚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当时都预计‘入关’后会需要大量英语专业人才,可等我们毕业了才知现实并非如此……难道这能怪我的父母和那时17岁的我吗?”
c 高校培养的人才企业用不了,企业需要的人才高校却很少
如此多的毕业生就不了业,是劳动力过剩吗?在记者的采访中,很多企业的负责人给予了否定的回答。
今年3月,某大型汽车制造企业开出上千岗位满怀希望地赴长沙几大高校揽才,几天的招聘后被录用者却寥寥无几,因为大部分的应聘者不符合企业的用工要求。一边是上千的岗位找不到合适的人,一边是上万的求职者争抢招聘会,冷热两头的现象几乎在每次大型的招聘会上反复地重演。
“并不是企业不需要人,是高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与企业当下所需的人才不能对接,简单地说,就是高校培养的人才企业用不了,企业需要的人才高校却很少。”这家大型汽车制造企业负责现场招聘的负责人坦言,高校培养人才的方法是到了需要好好反思一下的时候了。
“高校有些新设的专业和招生数量都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没有根据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中南大学学生工作处工作人员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才需求的情况每年都在发生变化,再好的专业也有可能出现人才饱和的现象,各大学要根据市场需要调整专业结构,控制招生量的应对措施。
今年4月,由湖南大学20_级新闻专业的任庆龙、王硕等学生经过调查后,完成了《湖南省新闻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调查报告》。这份调查报告显示,湖南新闻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率仅一成多。
一方面是大量的新闻专业的毕业生找不到对口的工作,另一方面却是大量的新媒体对人才如饥似渴。据有关专家估计,未来3到5年内,新媒体人才和媒体融合人才的缺口在60万到80万人。
长沙河西某高校新闻学院一位教授就承认,多年来他只管教学,从来就没想过教出的学生是不是适合用人单位的需要。“由我们几个专业老师在教室里空想出来的一套,教育出来的学生谈何在社会上立足?”
d 大学生自身无法主导就业,择业谈判地位一年不如一年
据了解,往年10月,各大企业都早早地启动了校园招聘计划,各大高校内也因此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而今年毕业生的校园招聘在启动期便寒意阵阵。在走访调查中,校方人员介绍,20_年10-12月的校园招聘跟往年相比冷清了许多,部分往年的招聘大户和积极分子不见了身影,甚至有企业宣布取消了校园招聘计划。
在“找工作难,找好工作更是难上加难”的情况下,很多大学生将目光锁定在考研究生、考公务员(或是参加选调生考试)上,于是出现了熙熙攘攘的考研大军和蔚为壮观的考公务员一族。湖南科技大学去年有500多人参加研究生考试,是前年考研人数的近5倍。
网络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诸葛亮出山前也没带过兵,你们凭啥要求我有工作经验!”这句话引起了很多大学生的共鸣,被奉为经典,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今用人单位在招聘时过于看重工作经验。
4月20日,记者随便拿一份报纸看招聘广告,随处可见就业单位提出“数年工作经验”这样不合理的要求。一个常识是,一个理工科毕业的大学生,要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工程师,需要在毕业后的工作岗位上经过一段时间的继续学习,才能完成这一转变。但是现在由于大学生供求关系发生变化,大学生在择业方面的谈判地位一年不如一年,许多用人单位有条件拒绝承担大学生就业后的“在岗培训”费用。
同时,不少用人机构认为,学历越高越好。选人学历化,造成受聘人员水平和能力与岗位不相适应,或人才浪费。有些单位招聘计算机研究生仅用于本单位的打字等简单文字处理,有些中小学招聘教师也要求研究生学历,实际上,如果不是专业性很强的理论研究工作,不少本科生或是大专学生的职业水平并不比研究生的职业水平低。
e 毕业人数年年都在创新高,可破解就业难的办法始终没有
作为社会上一支就业大军,近年来大学生就业情况一直广受社会关注。
据湘潭市城市调查队的一份调查显示,一些学生遭遇多次求职受挫之后,容易引发焦虑、自卑、失落、怀疑等消极情绪,甚至出现了媒体上报道的就业不成而厌世轻生的惨案。调查问卷显示,在求职受挫后有8.8%的学生个人生活态度比较消极,有16.9%的学生怀疑自己的能力,5.1%的人怀疑政府的能力。湘潭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介绍,很多贫困生倾家荡产举债读大学,一毕业就失业,心理落差很大,校方担心因学生们找不到工作,无法正常离校而带来一系列不安定因素。
据统计,进入21世纪以来,湖南高考报考人数经过了从20_年21万多到20_年的53万多的高增长期后,在20_年时出现了拐点,20_年比20_年减少了2.6万人,今年则在去年下降的基础上继续减少了近10万人报名。
分析人士认为,“90后”高考生出生在中国第三个生育高峰(1985年-1990年)之后,造成绝对人数减少。同时,“课改”使得一些非应届考生放弃复读。“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现在大学生就业相当不易,有部分学生和家长对读大学的兴趣开始下降。”
“想来想去,我还是没让儿子去报考。”长沙某私营业主说,如果他的儿子读完大学找不到好的工作就只能到他经营的门店帮忙,“与其4年后来我店里做事还不如现在就来,做我们这样的小餐饮生意,早学比迟学要强得多。”记者在采访时发现,和这位私营业主一样,有很多家长支持孩子读大学的力度“再没有像前几年那样强烈了”,因大学生就业难,前几年在农村出现的“新读书无用论”已经在城市蔓延开来。
4月17日是星期六,湖南师范大学某研究生宿舍6个女生聚在一起谈论最热门的两个话题就是如何赶快找到如意郎君,好让自己不成为“剩女”,另一个问题就是怎么样才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我们几乎都是在大学毕业时找不到好的工作才来读研的,可等我们研究生毕业时,估计更难找工作了……”
这几位女研究生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的。
中南大学学生工作处的工作人员说,他就如何破解大学生就业难请教了很多前来学校指导毕业生就业的专家,“什么强化政府宏观调控、深化高校教学改革、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切实纠正用人偏见等等,他们说来说去大多还是前几年那一套,但这一套已明显应对不了年年都在创新高的大学毕业生了……”
老范说话
不完全在大学生
范亚湘
连续几年,大批大批的大学生涌入人才市场,他们手里抱着一摞摞的求职书,心里怀揣的是坚持四年甚至更久的梦想。可是,迎接他们的却是一个又一个“我们不能接受”、“你把资料先放在这里,是否录用我们再考虑考虑”……
“不要迷恋大学生,他们只是一个传说。”现在,很多地方大学生的就业优势不比农民工强。
可是,他们并不是压力最大的人,也不是活着最纠结的人。真正承受着最大压力的是那些还在象牙塔里,对自己的未来还不知道怎么实现的在校大学生。这些人拥有最天真的梦想,同时也拥有最莫名其妙的压力,这些压力各种各样,然而最大的是社会造成的压力。他们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媒体上铺天盖地的关于“大学生就业难”的报道,“某某大学生因为就业压力大自杀”永远能够轻而易举地成为网站的头条,学校请来的指导就业的专家讲着千篇一律的东西,却总也提不出解决的办法……
还没有走出大学的校门,就已经被就业的压力压得喘不过气,“80后”和“90后”的“天之骄子”们丝毫不比“60后”和“70后”被耽搁的一代压力低。
我观察了一下近几年媒体关于大学生就业难的报道,舆论几乎一边倒,观点如出一辙,他们总是把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归结于现在的大学生眼高手低,不肯放下自己大学生的身份,不肯从最基层做起,吃不了苦……
与此同时,用人单位总是抱怨现在的大学生不如以前的大学生好用了,动手能力、实践能力下降了,于是他们指责,“80后”和“90后”的孩子是垮掉的一代,是娇生惯养的一代……
然而,现实情况是这样的吗?
据我所知,这些所谓的“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都只是个别现象,可以说,“80后”和“90后”的智商和勤奋以及动手能力并不比“60后”和“70后”的差,问题是,他们没能赶上可以让“60后”和“70后”提供锻炼甚至失误场地的时代。没有机会,没有场地去让现在毕业的大学生发挥,就业难的原因能完全归咎于大学生自己吗?
故而,面对压力越来越大的大学生就业难,我最想说的一句话就是:“难”是有许多原因的,不完全在大学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