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几个新经济学名词的理解

更新时间:2023-02-06 16:39:33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收藏

对几个新经济学名词的理解

【摘要】以知识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学名词扑面而来进入我们的视野,但目前这些名词的解释都带有很大的随意性,为此我们不妨在此作一详细梳理,以弄清其真正内涵与实质。本文内容包括:新经济学名词的一般解释;新经济学名词的提出背景;新经济的主要生产组织形式。

【关键词】新经济学;名词;理解

上世纪90年代至今,以知识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学名词扑面而来进入我们的视野,如知识经济、生态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等。实现这些新经济的生产组织形式也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包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循环经济示范区、生态工业园等。这些名词不仅进入“十一五”规划和中央相关文件,也已开始成为地方政府和企业领导的日常用语。应该说以上新经济学思想在指导世界和中国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仔细分析,目前这些名词的解释都带有很大的随意性,既有重复、交叉,又有矛盾之处,从而对经济发展的指导存在严重的缺失。为此我们不妨在此作一详细梳理,以弄清其真正内涵与实质。

新经济学名词的一般解释

(一)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是一种新型的富有生命力的经济形态。工业化、信息化和知识化是现代化发展的三个阶段:创新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动力,教育、文化和研究开发是知识经济的先导产业,教育和研究开发是知识经济时代最主要的部门,知识和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是最为重要的资源。

(二)生态经济,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发展一些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建设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生态经济是实现经济腾飞与环境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的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三)循环经济,即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其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目标,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梯次使用为特征,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其目的是通过资源高效和循环利用,实现污染的低排放甚至零排放,保护环境,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

(四)绿色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以经济与环境的和谐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经济形式,是产业经济为适应人类环保与健康需要而产生并表现出来的一种发展状态。绿色经济指能够遵循“开发需求、降低成本、加大动力、协调一致、宏观有控”等五项准则,并且得以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绿色经”既可以指具体的一个微观单位经济,又可以指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甚至是全球范围的经济。

(五)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上述新经济形态中,知识经济是生态经济的来源和理论基础。而生态经济依赖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两大支撑,循环经济重在改造传统产业,使之与生态友好;绿色经济重在创新产业,直接修复生态系统;循环经济改造传统产业达到节能减排,绿色经济增强生态系统的能力,促进温室气体吸收、存储和利用,从而发展低碳经济,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实现可持续发展。所以发展低碳经济是生态经济的最终结果,是可持续发展的时代潮流,将形成以能源环境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国际发展实力的竞争浪潮。谁在能源环境技术创新中领先,谁就将主宰绿色发展的潮流,谁就是未来世界的最大赢家。

新经济学名词的提出背景

其次,生态经济学的产生背景在于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问题的大量涌现。二战以后,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和世界经济的快速增长,充分显示出人类干预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也在逐渐增强。然而与此同时出现了大量的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问题,不仅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状态,而且制约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当科学家们探索以上问题产生的历史原因、发展趋势与预防措施时发现:单纯从生态学或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解释和研究这些问题,是难以找到答案的,只有将生态学和经济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才能从中寻求到既发展社会经济又保护生态环境的应对之策。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发表了一篇题为《一门科学——生态经济学》的文章,首次提出生态经济学这一概念。

再次,循环经济发端于生态经济。从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鲍尔丁在1966年发表《一门科学——生态经济学》,开创性地提出生态经济的概念和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后,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在生态经济系统中增长型的经济系统对自然资源需求的无止境性,与稳定型的生态系统对资源供给的局限性之间就必然构成一个贯穿始终的矛盾。围绕这个矛盾来推动现代文明的进程,就必然要走更加理性的强调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相互适应、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生态经济发展道路。生态经济就是把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使二者互相促进的经济活动形式。它要求在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思想指导下,按照物质能量层级利用的原理,把自然、经济、社会和环境作为一个系统工程统筹考虑,立足于生态,着眼于经济,强调经济建设必须重视生态资本的投入效益,认识到生态环境不仅是经济活动的载体,还是重要的生产要素。

最后,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CO2)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在此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而能源与经济以至价值观实行大变革的结果,可能将为逐步迈向生态文明走出一条新路,即摈弃20世纪的传统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新经济的主要生产组织形式

第一,循环经济的实现形式是循环经济示范区。2005年10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6部委局联合发文《关于组织开展循环经济试点(第一批)工作的通知》,其中试点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建立循环经济示范区。循环经济示范区是选择重点行业,依托相关企业开展循环经济试点。通过试点,提出重点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模式、关键技术领域、重点投资领域、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提出各行业与相关产业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链接模式,研究促进资源循环利用的政策措施;树立一批循环经济典型企业。试点企业应做到资源生产率显著提高,单位产品能源、水、原材料消耗大幅度降低,废物循环利用率大幅度提高,废物产生和排放量大幅度降低。

第二,生态经济的实现形式是生态工业园。生态工业园(Symbiosis)是中文译法,英文原字是“共生”。生态工业的概念由美国靛青工业发展研究所主任洛威(E·Loiddot;拉德瑞尔女士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总结的3R清洁生产原则。此后,丹麦卡伦堡园区成立,并逐渐成为工业生态共生体的代表。生态工业园是自然形成的、依生态共生体原理,构成互补、互利循环,共同和谐发展的生态产业链工业群体,并肩负开发生态修复技术和参与区域生态修复的任务,是生态经济的新工厂。也可以说,生态工业园是依据循环经济理论和工业生态学理论而设计的一种新型工业组织形态。它由制造业、服务业和研发单位组成企业群落构成,使相互间共享能源、水和原材料供应,并尽可能形成循环;共享科研成果、技术和资金,并尽可能形成聚变效应;共享周围环境,并按国家规划尽可能协力修复周边生态系统。最终使该企业群落寻求一种比优化每个公司的个体行为来实现个体效益之和还要大得多的群体效益,并共同具有友好的生产环境。

第三,循环经济与生态经济的实现都离不开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上述两类园区开发高技术,成为两种园区的纽带。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最早出现在美国。又可以称为“科技工业园区”,被称为21世纪的新工厂,一般是依托大学或科研机构,在一片园林式的区域内,创造一定的条件,吸引教授、学者和研究人员利用或转移自己的科研成果兴办高技术企业,把成果直接转化为产品提供给市场。园区的兴办在企业、政府和科研界三元参与的理论指导下进行,以孵化器为核心进行高技术产业创新。园区内有各种为科技成果的产品化提供必要服务的组织,对进入园区的企业有严格的要求,一般需要满足以下条件:一是开发高技术、产品具高附加值;二是园区单位土地面积(公顷)的高GDP值;三是为地方政府提供高税收。

循环经济示范区、生态工业园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三种形式,既有分工,又形成合力,其目的都是用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和新产业打造21世纪的新工厂。与19世纪工业革命的工厂形成工业经济造就工业文明一样,三种园区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达到人与自然和谐,造就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三类园区都有共同的运作规范:一是以知识经济、生态经济的新理念作为指导思想;二是以企业、政府和科研界三元参与具体运作;三是以孵化器为核心创新园区产业,构成新的产业链;四是知识与人才是园区发展的第一要素;五是对所在区域的生态系统修复做出贡献;六是以高于所在区域的单位面积GDP和税收、节能减排、高技术创新和创业人才培养等为考核标准,使园区有可持续的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2]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Z].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2009(合订本).

[3]中共中央党校主办.学习时报[N].2009(下半年合订本).

[4]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

[5]中共中央党校主办.中国党政干部论坛[Z].2009(合订本).中国

推荐阅读:

  浅谈企业会计的工作重点及对企业的影响

  新经济时代下信息产业的发展

  自然价值与新经济学自然价值与新经济学

  浅谈新经济时代的理财理念探析

  谈新经济与传统产业升级的关系

  浅谈“招工难”和“用工荒”的原因及建议

对几个新经济学名词的理解.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为您推荐

浅析《数学分析》课程教学改革与思考

浅析《数学分析》课程教学改革与思考, 《数学分析》课程是高等学校数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是培养学生数学意识和数学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该专业学生学习数学后继课程打下良好和扎实的基础。在国内高校其他专业开设《数学分析》课程的大多数为一些理工类专业,如计算机和物理学专业。随着当今经济科学和管理科学的不断发

其他论文2023-01-19

产业经济学课程论文

产业经济学课程论文, 产业经济系统是由诸多相互作用的经济元组成的动态演进系统,其主体要素是各产业部门,产业经济系统结构演进意味着系统内各产业部门之间比例关系的动态变化。下面是i乐德范文网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推荐的产业经济学课程论文,供大家参考。 产业经济学课程论文范文一:资源型城市发展探讨论文 论文关键词:资源型城市

经济论文2023-02-05

浅谈我国傍名牌现象

浅谈我国傍名牌现象,摘要:近年来,大量傍名牌产品的存在破化了市场秩序,对消费者产生误导作用,不利于我国 经济 的快速、健康、持续 发展 。本文对傍名牌的产生原因、 影响 进行思考,并且针对如何防范傍名牌现象作出相应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傍名牌概念;特点;产生原因;影响;对策 Abstract: In recent y

经济论文2023-02-05

浅谈治安管理处罚法对未成年人的程序使用程度

浅谈治安管理处罚法对未成年人的程序使用程度, 一、程序、法律程序和行政程序的理解 任何社会形态下公共管理权力都需要通过一定的程序规则来运行 行政程序是法律程序的一种,而法律程序在现代社会除程序本身所具有的技术含义以外,还被赋予规范权力正当行使并保护人权的含义,实质是一种正当法律程序。一方面程序含有技术理性因素,另一

其他论文2023-01-19

探究商业营销“麦当劳化”和“迪士尼化”策略

探究商业营销“麦当劳化”和“迪士尼化”策略, 商业作为最古老的行业之一,如今已经成为中国经济中最活跃最具活力的行业之一。近10多年来,商业业态让人眼花缭乱,各种新兴的商业业态如超级市场、专卖店、折扣店、仓储式商店、便利店、购物中心、邮购商店以及网络商店纷纷涌现,还有原有的传统业态诸如百货商店、专业店等。竞争空前惨烈,

其他论文2023-01-19

中国服务贸易的未来竞争优势研究

中国服务贸易的未来竞争优势研究, 服务贸易作为参与国际分工的一种途径,对于国际分工的基本原理与合理内核仍然适用。我国服务贸易的要素密集度结构体现了我国当前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现状。随着我国比较优势的动态变迁,应尽快将我国生产要素优势转化为我国服务产业和服务贸易的竞争优势,大力发展人力资本密集型服务、技术知识密集型和新兴

经济论文2023-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