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20
【2023节能宣传周时间】2023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活动方案
2023-03-15
2023-03-18
2023-01-16
2023-03-16
更新时间:2023-07-11 14:06:54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2023-03-20
【2023节能宣传周时间】2023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活动方案
2023-03-15
2023-03-18
2023-01-16
2023-03-16
导游介绍湖北旅游景点的导游词(通用8篇)
是时候写导游介绍湖北旅游景点的导游词了,快来看下吧。作为一名导游,常常需要准备导游词,导游词不是以一代百、千篇一律的,它必须是从实际出发,因人、因时而异,有针对性的。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导游介绍湖北旅游景点的导游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荆州市位于湖北省中南部、江汉平原腹地,东望省会武汉、西接长江三峡,南与湖南常德、岳阳、益阳交界、北与荆门毗邻。辖荆州、沙市两个区和公安、监利、江陵三个县及松滋、洪湖、石首三个市。总国土面积483平方公里,总人口630万。
荆州城早在四千多年前的夏代就已经形成,它是大禹治水定天下,定下来的九州之一,因为它管辖范围很大,包括湖北、湖南,两广边界和河南南阳盆地,而且靠的是湖北省南漳县西边的荆山山脉,当时古人按照依山傍水定地名的惯例定它为荆州。这个城市的特点就是一城二名,既叫荆州城,又叫江陵城,江陵城的来历是两千六百多年以前成立了江陵县,江陵这两个字的意思就是远处无高山,近处皆陵埠,也就是远处没有高山,近处都是丘陵和水的意思。千里江陵一日还的诗句,说的就是这个城市。
现在咱们所在的位置是荆州市的沙市区,不知道在座的朋友有没有来过我们沙市的呢?沙市原先是个轻工业城市,特别是纺织业比较发达,而且还有几个比较有名的企业,比如说活力28我想大家应该都知道吧。另外呢,沙市最早的时候也不叫沙市,叫沙石,可能是因为原来这里石头比较多的原因吧。原来它是长江上比较热闹的一个码头,早在1895年,清政府跟英国签定的(马关条约)里面有一条就是在长江上开辟五个通商口岸,那么沙市就是这五个通商口岸中的其中之一。
荆州市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中外闻名的三国古战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中心,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地处长江三峡旅游线、古三国旅游线、楚文化旅游线上,人文景观很多,历史遗迹遍布全市,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鸡公山遗址、楚纪南城、八岭山古墓群、荆州古城墙、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旧址;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2处,市9(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00余处。荆州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魏、蜀、吴为夺取荆州,不是留下了刘备借荆州、关羽大意失荆州等许多动人的故事,而且留下了大量的三国遗址。主要有江陵的关公点将台、马跑泉,洪湖的曹操湾、乌林寨,监利的子龙岗、华容道,石首的绣林镇、刘郎浦,公安的孙夫人城等。荆州城有保存完好的古城墙,历经1800多年,古貌犹存。现存城规模之大保存之好,为我过南方所仅有,在全国也为数不多。城内有建于唐代的开元观、玄妙观,建于明代的太晖观,建于清代的文庙、关庙和铁女寺。据考古发现、,荆州早在五千年前就是原始人类生存的地区,城北的鸡公山就是五万年至二十万年前的一处旧石器时代的遗址。五、六千年前,人类在荆州大地上创造了灿烂的屈家岭文化和石家河文化。春秋战过时代,青铜器冶炼技术,煅铸铁技术,丝织刺绣技术和漆器工艺技术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老庄哲学、楚辞文学和音乐舞蹈也都登上了古代世界文明的殿堂。楚故都纪南城及其周围,有楚城遗址5座,楚文化遗址83处,大型古墓800多处,其中包括18个楚王的葬墓。三国时期,诸葛亮称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过也。魏、蜀、吴三国的众多政治家、军事家围绕荆州斗智斗勇,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故事和许多三国胜迹。
荆州自古人杰地灵,素有唯楚有才之誉。世界四大历史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就曾在这里任职20余年。屈原是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中的一员,也是我国杰出的大文豪,最早的伟大爱国诗人,还是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和改革家。屈原,名平,字原,又名正则,表字灵均。正则即平,以法天:灵均即原,以法地。战国时期楚国人,故里汉寿沧港。约生于公元前340年正月初7日(有说初5日),逝于公元前278年,5月初5日,享年62岁。屈原是楚武王熊通之后,屈是楚国(昭、屈、景)三族中第一个大旺族。武王把次子瑕分封在屈的地方,即今日的汉寿境地。瑕就以屈为他的派称,以后便成了屈姓。从瑕到屈原已有5百多年的历史。屈原的祖父屈宜恤,做过宣王时的司马,威王时的莫敖,是威震诸侯的大将军,屈原的父亲屈丐,字伯庸,是统帅楚国最精锐申息之师的大将军。
屈原离京后,前往江南途中,因秦魏攻楚时,怀王想起屈原,便派人找回了他,怀王命他第二次出齐,联齐抗秦,凭自身的才名和三寸不烂之舌,一举说服齐宣王。但是,张仪又勾结南后再次诋毁屈原,怀王勃然大怒,改任他为三闾大夫,此职是掌管王族三姓的有关事务,负责谱牒,祭祀和教育等。虽职位较高,但不能面见国王。当怀王出秦赴约时,容颜憔悴的屈原,跪在路边哭劝,反被奸臣靳尚推倒在地,飞车而去,其恶果怀王被扣,囚禁三年,死于秦国,这时屈原已42岁。
屈原听说怀王灵柩已回,赴京扶柩痛哭,并奉劝襄王与秦断交,襄王已动心而未成行,反娶秦王之女,认贼作父,屈原竟拼命求见,在宫门口却碰上子兰,他大声怒骂子兰。第二天,子兰向襄王极力诽谤屈原,襄王大怒,便撤了他三闾大夫之职,流放江南很久他已50余岁了。
屈原离开郢都,沿长江而下,满怀悲愤,忧愁交加,便写下了《离骚》。在流浪中写了《招魂》,还设灵位诵此诗祭祀怀王。以后过洞庭、逆沅水,回到汉寿沧港故里住了很久。在此期间他每天在河边湖畔走来走去,独吟诗歌。他已面黄肌瘦,形若枯槁。一天在沧浪河畔遇渔父相交谈心,便写下了《渔父》。尔后,他离家行至湘水时,秦军破郢都,闻此消息,他更忧国忧民,心似火焚,就写下最后一首《怀沙》诗,表明他坚守忠洁、誓死不屈的决心。于5月5日自沉汩罗江,年62岁,故里沧港人民一听到屈原投河,立刻去汩罗捞尸,并将包好的粽子投入河中,以免鱼龙伤害尸体。年年如此,便成了端午龙舟竞渡和包粽子的传统风俗。
1953年,农历5月初5日,我国广泛开展了纪念屈原的活动。同年9月,世界和平理事会开会纪念屈原,号召全世界人民向他学习。
屈原创造了与日月争光的楚辞25篇,其中23篇是在故里沧港写就。《离骚》是中国诗坛的杰作。也是世界著名的史诗,译成许多国家的文字。在很多国家的图书馆里还挂着屈原的画像。《国风》和《离骚》合称为风骚,连诗人也称骚人。抗日时期,曾一时定5月5日为诗人节。
屈原虽已离我们2283周年了,但他的著作是全世界人民的精神财富,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伟大的现实意义。我们不仅要世代缅怀他,而且要广泛宣传和认真学习他。我们要学习他坚持奋进的思想,忠诚高洁的品德,宁死不屈的意志和爱国爱民的伟大精神。
各位朋友,下面就让我们坐下来,“偷得浮生半日闲”,看看茶艺表演,喝几杯清茶吧。
[野坡岭景区]
各位朋友,刚才我们在峡州民俗表演厅尽情领略了背山的厚重与采茶的欢快,下面就让我们登上野坡岭,走进山上人家,去体验一次山里人的真实生活。
野坡岭
沿着台阶蜿蜒而上,看着路两边的花草树木,听着清脆的鸣叫声,相信各位朋友会有“绿荫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的真切感觉。各位朋友,大家请看前面的大石上刻有“野坡岭”三字,这就是进入野坡岭景区的第一道关口。据当地老人们讲,原先这山坡岭上人烟稀少,加上树茂林密,经常有野猪、獾子、麂子、兔子等野兽出现,故名野坡岭。而如今,住在深山里面的人家陆续搬迁到峡江边上,这里成了上山劳作的必经之路,走的人多了,也不再是荒郊野外了,但这一带却保留了“野性”十足的劳作和生活习俗。
施盐坡
沿着台阶继续登山,路两边的植被越来越茂密,这一带就是“施盐坡”了。从这里到平善坝一带背山面江的山坡,过去人称“施盐坡”,实为“私盐坡”。这个名字大约起源于清代。据史书记载,清初规定,宜昌只准销淮盐。川盐入境,以走私论处,并于雍正年间,在平善坝设川盐卡,进行捕缉。据传,在平善坝横江设有铁链条,天黑后将链条从江水中绞起锁江,以防船只偷渡。由于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资,川盐运鄂又是顺江而下,因此,尽管官府严禁川盐入鄂,但从四川偷偷运进的私盐还是不少。盐贩通常先与湖北买主联系好,把盐偷运到石牌一带,请“背脚”沿着我们现在走的这条路,将盐从江边背到山顶,绕道出峡后,设法过江进城出售。久而久之,人们便把这个山坡叫“私盐坡”,后避讳“私”字才传为“施盐坡”。
峡江背篓
过去,山民们在这条路上运输货物,全靠双肩和背篓,人们将背盐和背货进山的人称为“背脚”,也就是“脚夫”。峡江两岸,崇山峻岭,山隔水阻,老百姓世代与高山相伴,也与背篓结下了不解之缘。过去,这里是一片背篓的世界,大背、小背、扁背、脚背、花背、三斗背、五斗背,种类繁多,样式精巧别致。小伙、姑娘、老人、小孩,不论上山还是下山,都背着背篓,穿行在蜿蜒崎岖的山路之间,成为一道流动的风景线。姑娘出嫁,要织“洗衣背篓”作陪嫁,洗衣背篓小巧玲珑,蔑丝细腻,图案别致,花纹精妙,是新娘子巧手勤劳的“招牌”;女儿生孩子,娘家要送一个“娘背篓”(又叫“儿背篓”),作为斟“粥米酒”礼行。背篓成长筒形,腰小口大,专门用来背孩子;摘苞谷则用“高背篓”,它口径粗,腰细,底部呈方形,高过头顶,象倒立的葫芦;砍柴、扯猪草要用“柴背篓”,它蔑粗肚大,经得住摔打。用背篓必用打杵,有了打杵,随时可歇肩。在道路两旁,有许多天然的土石坎,可以墩背子歇肩,叫“懒凳”,但总赶不上打杵方便。打杵形如丁字,常叫“丁字打杵”,有的还在打杵脚上钉有铁箍和铁钉,一杵一个窝,用以防滑,所以又叫它“铁打杵”。背脚要歇息时,随时可用丁字打杵将篓底撑上,人作半卧势,以稍事休息。背篓,在山里人看来,就象沙漠骆驼,江河之舟,是非常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背篓,是峡江人民适应特殊地理环境的产物,是岁月的积淀,智慧的结晶,也是一副优美的民俗风情画。多少年来,峡江人在此上山下山,来来往往,背负着辛酸与苦楚,也背负着喜悦与丰收,背出了三峡人特有的自信与刚强。
各位朋友,今天我们虽然无法亲身体验背背篓的滋味,但经过这段台阶的攀登,相信大家早已体验到了背脚者的辛酸与沉重。
孤亭
各位朋友,现在出现在我们眼前的亭子名叫孤亭,大家可在这里休息一下。亭子外边的这块石碑上,刻着南宋著名诗人陆游的《扇子峡》一诗:“绝境慰人心,谁家住玉岑?乱云生翠窦,密雪洒青林。高阁临空豁,孤亭陷邃深。定知非俗士,槽急不容寻”,“孤亭”的名字就是从诗中第六句而来。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游览三峡时,被这里的秀丽风光所吸引,他触景生情,挥豪写下了这首诗。站在孤亭,向四周望去,远处群山苍茫,云雾缭绕,近处桔林簇簇,炊烟袅袅,脚下大江奔涌,百舸争流,一幅巨大的峡江山水风光图展现在我们眼前,让我们目及千里,思接千载。
孤亭,还是中观石令牌的绝佳之地。站在这里,放眼望去,巍峨的石令牌矗立江边,气势非凡,它与身后的山体有一道裂缝,宽3米有余。据说是大禹治水时用神斧所劈,谁知石令牌坚不可摧,只劈开一道裂缝。从山顶上看,石令牌与其身后的山体恰似人的鼻子,因而此山叫石鼻山,南宋建炎年间峡州夷陵郡曾设治于石鼻山,达六七年之久。
天下第一桃
各位团友,大家请看道路左边,这里有“天下第一桃”桃园。石牌一带,气候宜人,土壤呈酸性,自古就为产桃之地,历史上多有诗文吟唱:“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桃花飞绿水,三月红江边”等等。但由于历史原因,历史上桃花盛开的美景,已名不符实了。三峡人家风景区在开发和建设中,成功的引进了北京农科院培育的优良品种——大富豪雪桃,栽植面积达10多亩。这种桃花花期长,花瓣大,花色鲜艳,挂果周期长,从春季开花至冬季采果,长达200天左右,桃果在生长期呈青、黄、玫瑰红三种颜色的神奇变换,令人惊叹!该桃果子大,平均单果重250克左右,最大的可达800克,因而被中国“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授誉为“天下第一桃”。该桃的另一独特之处是为反季节水果,春季开花直到冬季方可摘果,期间花开花落,颜色变化,桃果满枝又为峡江增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
沿着石板路前行,穿过一片树林,十几栋高低错落有致的土屋出现在我们眼前,这就是山上人家了。屋上盖着石板瓦或小青瓦,墙上挂着蓑衣、斗笠、背篓,屋顶炊烟袅袅,四周鸣犬相闻,桔林掩映的田间不时传来野味十足的峡江情歌。随着脚步的移近,不知各位朋友有没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山上人家民居
各位朋友,这种独特的民居就是人们所说的“吊脚楼”,朋友们可能只从电视上见到过,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它。山上人家的这种“吊脚楼”,被现代建筑学家称为“杆栏式建筑”。峡江一带地势险峻,房屋多依山势而建,木质结构,房前屋后,竹林芭蕉簇拥。遇到高坎地势,则要立柱或筑墙,才能与正屋跑平合檐,故称“吊脚楼”。其独特之处是前低后高,侧面有走廊,后面有阳台,俗称“走马转角楼”。一般分为上下两层或三层,上层通风,干燥,防潮,是居室,下层是猪牛栏圈或堆放杂物,还可防止毒蛇猛兽侵袭。吊楼有大有小,一般人家为一栋4排扇3间屋,或6排扇5间屋,大户人家则7柱4骑,四合天井大院。吊楼上有绕楼的曲廊,曲廊还配有栏杆。由于临江,地势险要,一户人家的一套居子,往往有三四个层次,似台阶一样。步入山上人家,几步台阶,便把你引进一个个原始淳朴的屋子,进入屋子,穿过一道门,又一架台阶把你引入另一处居室,好像捉迷藏一样,回廊九曲八折,遮遮藏藏,外人进得去,却难走出来。在这些老屋里走一走,便可领略到峡江人顺应自然,又不断地与自然抗争,执着地营造生活,又拼命地享受生命的个性。而屋顶上的遮盖物,也是大有讲究的,有盖泥瓦的,也有盖茅草、石板和青瓦的,各有所喜,也各有其说。盖泥瓦的人家会说“黄土上了屋,家人都幸福”;盖茅草的人家会说“茅草屋里腊肉香”;盖石板的人家会说“石板底下有福享”。但这都体现了峡江人民的乐观、风趣和对生活的热爱。走上吊脚楼,檐角高翘,曲廊盘绕,举目四望,风光如画,大有空中楼阁之诗画意境,有诗赞叹道:“奇山秀水妙寰球,山上人家美尽收。吊脚楼上枕一夜,十年作梦也风流。”
“男人一路欢笑,女人一路尖叫”——中外游客如此评价九畹溪漂流。九畹溪距三峡大坝20公里,分为两段,上段两人一舟,闯越怪石密布、浪花四溅的激流险滩;下段坐观光艇或冲锋舟,穿越绝壁林立、山穷水复的九畹峡谷,欣赏地缝、仙女山、望夫石等奇观。漂流九畹溪,体验浪遏飞舟的快感,享受战胜自我的激情,被中外游客誉为“三峡第一漂”。
九畹溪曾是伟大爱国诗人屈原早年开坛讲学、植兰修性之地,“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即指此地。从秭归新县城至九畹溪,沿途有问天神简、神牛泉、将军岩、美女晒羞、剪刀崖、和尚岩等十余处自然景观,有与屈原文化紧密相关的问天简、坛包、神龟石、巨鱼坊、求字碑、砚窝台、笔峰石、灵芝岩等近二十处人文景观,有极具科学研究价值的古悬棺群,有宗教特色浓郁的圣天观,有人迹罕至的干溪沟生态旅游区,供您欣赏。
在通往九畹溪景区的路上,茶园坡遂道口,有一块巨石临江倚石而立,高约400米,宽约80米,厚约5米。它与主岩之间有一道裂缝,宽处约5米,窄处约半米,把它与岩体完全分离。这块高而薄的石片,就象人工立起的一方丰碑,又象一片竹木削刻的书简,相传楚国郢都失守之后,屈原托弟子石夫将诗简《问天》带回家乡,焚于高山之巅,石夫不忍,将诗简藏于此处,人们称它为“问天神简”。
巨鱼坊 在九畹溪口,有个虽小却很有名的码头,叫巨鱼坊。相传屈原投江汩罗之后,水神湘君、湘夫人派洞庭湖神鱼将他的尸体送回故乡,交给屈原的妹妹女须。神鱼完成任务后,再也没有回洞庭湖,它上下一年一回游,上不过泄滩,下不过新滩,一直守在九畹溪口的江水中。清代诗人程含章作诗歌颂它:“客言秭归山下水,中有神鱼长不死。当年屈子投汩罗,神鱼衔送归乡里。”
神牛泉
在通往九畹溪景区的路上,过芝兰小集镇不久,可见临溪一道绝壁上有许多蘑菇状的钟乳石,石缝中喷射出一道山泉,形成一道瀑布,人们称它为神牛泉,当地人叫它“沙牛屙尿”。每逢雨季水大之时,最远可喷到河对岸,飞珠溅玉,彩虹斜挂,形成一道奇观。当地人有首歌专门吟这神牛泉:“一股清凉泉,洞洞儿里流出来,流将出来洗衣裳。蓝的好洗花的好浆,手拿杨木棒槌,棒出个大太阳。郎在对面望奴洗衣裳,望得奴家心里好慌张,一心想情郎,下下捶石板上。”
将军岩
在神牛泉对岸的悬崖上,有一块酷似人头的巨石,背依大山,头顶冲天帽,怒眼圆睁,阔鼻大嘴,唇边短须横生,五官栩栩如生,石“头”以黑色悬崖为身躯,活象一个身披黑袍、威风凛凛的古代将军。当地人称它为“将军岩”。
棺木岩 自古流传棺木岩,鸟鸣猿啼动人怀。雪飘草林山戴孝,风吹松杉树举哀。春到百花呈奠礼,夜来明月照灵台。不知亡者哪朝辈,棺木七副洞里埋。
在九畹溪峡谷中,在一座约700米高的岩壁,在距地面约六、七十米的半腰中有一条很宽的横向裂缝,缝中放着七具悬棺,因此当地人称这个地方叫棺木岩。悬棺离公路不足百米,站在公路上肉眼可见。
·天门导游词 ·大水井导游词 红楼导游词 ·木兰天池导游词 ·武汉长江大桥导游词
从九畹溪黑龙潭电站泛舟而下七、八公里,可见一巨石,象一位少妇立于悬岩之上,背着婴儿,翘首期盼丈夫归来。她那上圆下尖的瓜子脸蛋,脑后微坠的发髻,浑圆丰满的胸脯,活脱脱一个望穿秋水的青春少妇。当地人称它为“望夫石”。
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
上头日日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
——唐代诗人王建诗《望夫石》
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迎来到神龙架林区,我是大家的导游员__,大家可以叫我__。在旅途中有什么需要或要求大家请尽管提出来,我会尽力帮大家解决。同时也预祝大家旅行愉快。
在到达景区之前我先给大家简要介绍一下神龙架林区吧。神农架最初只是指一座山峰,即今天的大小神农架,到现在则指整个神农架林区,神龙架林区也是我国唯一以林区命名的行政区。神农架还有个十分气派的称号“华中屋脊”,这是因为神农架中的最高峰神农顶海拔高达3105.4米,为华中第一高峰,故而有此称号。我想大家都是奔着神龙架的神秘而来的吧。确实,神龙架有很多不解之谜,比如炎帝神农氏的传说和野人之迷,还有它地处内陆却有保存完好如初的原始森林,而且原始森林中还有金丝猴、大鲵、白化动物等种类繁多的珍稀动物,以及举世罕见、神秘莫测的佛光圣景,这一切都具有令人心驰神往、一睹为快的巨大诱惑力。我想大家一定迫不及待了吧,那我就不多说了,我们就赶紧进进去瞧瞧吧。
这里就是神龙架里最具有特色的神龙顶景区了,区内最高海拔神农顶3105.4米,称之为“华中第一峰”。最奇特的是里面拥有各种各样种类繁多的珍稀动植物,大多数都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对象,只要大家环顾一下四周就知道的确是名不虚传,这里到处都是奇珍异宝。神龙顶景区完整的森林生态系统对整修长江中下游生态环境平衡及整个华中地区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成为华中地区的一道天然屏障,有“绿色宝库”、“植物基因库”、“天然动物园”、“百草药园”、“频危动植物避难所”的美誉。我们现在来到了神龙顶景区的第一站——大龙潭。这里是神农架野人考察的大本营;同时也是金丝猴生活习性的重要观察点。所以说这里是野人和金丝猴出入最频繁的地方,曾经就有野考队员在这里目击过野人出入,呵呵,现在不知道我们是否也有幸看到我们期待已久的野人呢。接着就到了与大龙潭相对的小龙潭了,这里建有野生动物救护站。站内设野考工作展览室,反映国家对神农架野人两次考察的主要成果。还有野人分布图、目击者照片、现场获取的野人毛发、粪便、竹窝,现场灌制的野人脚印以及中科院等单位的分析鉴定材料,这些都证实了神农架野人的存在不可忽视。站内还有各种动植物的摄影展,不过阵容最强大的要数神农架金丝猴组照,它们都是现场拍摄的,内容从猴王,猴群到哨猴;从迁徙,觅食到午睡;从母子嬉戏到夫妻交欢,无不应有尽有,简直就是金丝猴的专辑。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仔细看看。如果大家玩累了可以到小龙潭的茶社去喝杯茶,吃吃神龙架内特色点心。
现在,我们来到神农架风景区的`核心部分神农坛,这里是专供炎黄子孙缅怀先祖,祈求神灵保佑的场所,大家看上面的那座神农塑像高大威严,头像21米,象征着中华民族在21世纪蒸蒸日上,宽35米,与高加起来刚好56米,意味着56个民族的大团结。它头上两只牛角传说是牛首人身,实际上是古代农耕部落的图腾。中间的草坪和两边的台阶也是根据过去皇宫的格局所布臵,大家是否发现这和一些古装电视剧里的金銮殿的造型很相似,中间为天子所走,左右则是大臣的通道。又因为9在古代为阳数之首,故两边的台阶全是9的倍数,每边的台阶共有243步,从下往上分解开来分别是9步,72步,63步,54步,45步。台阶下就是祭坛,臵有九鼎八簋和香炉,这里长年香火不断,每一位炎黄子孙都可以在这儿祭拜祈福。神农架一般于重阳节左右在这里举行盛大的公祭炎帝神农氏仪式,祭祖仪式结束后,在广场上演出《光华千秋》等大型祭祀歌舞,据说自神农坛建成以来,每次祭祀中途,便天降甘露,非常灵验。如果大家那个时候来游览的话说不定能看到这一奇观哦。
从神农顶门口往前走3公里,我们就可以来到被誉为“神农架第一景”的风景垭入口处。然后沿着石阶而上,穿过一片箭竹林,就可以到风景垭口。风景垭海拔2785米,由于地层深切错动致使风景垭南坡下切成深达千米的峡谷,而分布于风景垭南坡的碳酸盐岩,最容易受到风化溶蚀,经过长年累月的风蚀作用,雕塑出了今天的石林奇观。石林周围到处都是苍松劲柏,还有鲜红的杜鹃花,臵于流云飞雾之中,故有“石林云雨”之称。这里的景色如此迷人,大家尽可以在这里细细品味,摄影留念。
美好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我们的神龙架之旅马上就要结束了,很感谢大家的支持与配合,再次希望大家旅行愉快,期待再次与各位合作。
各位朋友:
大家好,我是“__旅行社”的导游员,在这里我对大家光临武汉市表示热烈的欢迎,在接下去的时间里将由我为各位提供导游讲解服务,我一定会尽力安排好各位的行程,使大家在这次旅游活动中感到开心愉快。
好,下面请大家随我一起去参观湖北省博物馆。
湖北省博物馆是湖北省收藏、研究、展览历史和革命文物的中心,共收藏文物约70万件,其中有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等举世瞩目的珍品。当然,在这些文物里面,就其发掘的意义和价值而言,恐怕得首推目前展出的曾侯乙墓出土文物。
所谓曾,就是曾国,侯,就是诸侯国的国君,乙是他的名字,连起来讲,就是曾国国君乙的坟墓,其间出土的不仅有被世界第一小提琴手梅柳英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曾侯乙编钟,还有具有高度审美价值的漆棺、漆器、精美绝伦的青铜器、种类繁多的兵器、车马器、乐器以及玉器、金器和许多日常用品等。在我国古代史上,一次性出土文物数量之多,种类之齐全为国内所罕见。众多的出土文物反映了从墓葬制度到祭祀、宗教礼制、战争、科学技术以及日常生活等社会的各个方面。它实际上反映的是当时的文化。因此,我们到湖北省博物馆,不仅仅是去参观几件出土文物,而更重要的是去追忆古老的中华文化。那么,曾侯乙墓反映的是一种什么文化呢?在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中国古代区域文化问题。
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长江是中华民族的第二摇篮,它孕育了长江流域的巴蜀文化、楚文化和吴越文化,三种区域的文化中,以楚文化至为重要,而那时的楚文化只是综合了中原文化的末流和楚蛮文化的余绪,特色还不多,水平也不高,几乎是不足称道,一直到了春秋中期,才有了发展。我们知道,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的大变革、大动荡、大转变时期,不仅学术上百家争鸣,而且战争频繁,群雄割据,诸侯争霸。楚国正是在这样一种时候不断扩张。与此同时,楚文化在不断的交流、吸收、融合之中,逐步形成了有异于中原周文化而具有自己特色的一种区域文化。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谈一谈曾侯乙墓和曾国。曾侯乙墓的发掘地点是在今湖北随州,距武汉市约165公里,从曾侯乙墓的出土文物来看,在礼制上它沿用了周的一套东西,但在许多器物上反映了强烈的楚文化特色,有的则是周、楚文化艺术特色的综合。因此,很难单纯的把曾侯乙墓归于楚文化还是周文化的范畴。学术界一般单称其为曾侯乙墓,而不称其为“周墓”或“楚墓”,有人干脆提出了曾文化的概念。既然曾侯乙墓既不属于周,又不属于楚,而又同时具有两者的特色,我们可否说它反映的是中国上古时期文化的主流--中原周文化和南方楚文化呢?从这一点上看,曾侯乙墓发掘的意义不亚于甚至超过秦始皇陵的发掘,事实是不是这样的呢?常言道“眼见为实、耳听为虚”,那么还是让我们一起到里面去看看吧。
曾侯乙墓共出土文物一万余件,许多都是前所未见的珍品,它是我国考古史上的重大发现,有着深刻的历史意义和学术研究价值,这在同时代的墓中规模是较大的。
现在请大家看一看椁室模型,它是根据1:10的比例制作的,其中,整个墓室分为兵室、礼室、和乐室三大厅,下面就请大家随我一起参观。
前面我们说过,曾侯乙墓共出土文物一万余件,要想在有限的空间全部展出是不可能的,这里展出的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分,大家请看,这件鹿角立鹤是这个古墓中造型艺术和铸造工艺都比较高的一件杰作,它由鹿的角,鹤的身子、鸟的翅膀组合而成,当然自然界中是不存在这种动物的,它是人们想象出的一种仙鸟,放在墓穴中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守护死者灵魂,防止鬼怪侵袭,再就是护送死者灵魂升天。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他的铸造工艺也是比较讲究的,这反映了当时的青铜铸造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在礼器展厅中,共展出了礼器用品38种134件,是我国历年出土青铜器数量最多,种类较全的一次,所以,大家在余下的时间里可以慢慢的欣赏,领略我国悠远的古文化。
现在请大家和我一起到楼上继续参观。
这里展出的是曾侯乙墓出土的兵器,春秋战国时代战争频繁,所以许多新颖的作战武器脱颖而出,此墓出土的兵器,数量多,质量精,正是当时社会大变动,技术大革新的反映。看完兵器部分,大家是否可以勾勒出古代战争的大致轮廓和想象出他们使用兵器的类型呢?
最后大家将要看到的便是世界闻名的曾侯乙编钟,编钟源于我国原始社会,乐宫中最为显赫的属编钟,巨大的钟架为铜木结构,呈曲尺形,全套编钟总重为2500公斤,它至今保留着优美迷人的音色,有深沉浑厚的低音、铿锵圆润的中音、清脆响亮的高音,整套编钟铸造十分复杂,要经过设计、制模、合金、浇铸、铸后加工等多道工序,编钟的装配、布局从力学、美学、实际操作上都处理得十分恰当。
这套编钟以其造型美观、铸造精美、保存完好、配备齐全、音域宽广、音色优美、音频准确而成为我国古代编钟之最。
现在经过考古学家们的共同努力,曾侯乙墓的全套乐器已经全部复制出来,面对这些上古时代的杰作,真叫人叹为观止,称它是“世界第八大奇迹”大概也不为过吧?
为了满足各种中外游人的需要,湖北省博物馆在每天都要安排大型编钟演奏,让您徜徉于那悠悠的历史长河之畔,聆听这人间仙乐,所以,此行绝对会给您留下深刻的印象。
那么,现在就请大家随我一起去聆听这个时间长廊传来的音乐。
好了各位朋友,关于湖北省博物馆我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我的讲解能给大家留下一点印象,不详尽的地方也请大家多多海涵。
各位旅客朋友们:
东湖位于武汉市武昌区东部,是全国首批命名的44个名胜风景区之一,同时也是首批获国家4a级景区其一。它于1982年11月被国务院审定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面积88.2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33平方公里,其岸线曲折,港汊交错,碧波万顷,渔舟荡漾,青山环绕,是我国最大的城中湖。
东湖的湖面辽阔,烟波浩渺,素有99湾之称。东湖有大小山峦34个,连绵起伏,高低错落。东湖的山,山青如黛,东湖的水,水碧如蓝。33平方公里的东湖碧波在它的东、西、北三面紧紧环绕,使它犹如一座美丽的半岛。在这里登高峰而望清涟,踏白浪以览群山,能体会到各种山水之妙。充足的雨量与光照使这里各种观赏树种达250多种,共200余万株,在武汉有“绿色宝库”之誉,同时这里也是花的海洋,阳春三月花开时节,漫山遍野花开如织,千姿百态,令人目接不暇。
经过30多年的建设,现在东湖四周已有亭、台、楼、阁和各种建筑设施70多处,可谓是亭台楼馆金碧交辉,园林花囿争芳竟艳。秀丽的山水,丰富的植被,浓郁的荆楚风情和别致的园中园是东湖风景区的四大特点。东湖依自然环境分为:听涛、白马、落雁、珞红、吹笛和磨山六个景区。
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磨山景区,民间有“十里长湖,八里磨山”之说,那么磨山三面环水,六峰逶迤,相传三国时期刘备曾在此搭台祭天,乞神保佑,至今,在磨山之上仍有刘备祭天台遗址。磨山原名磨儿山,是沿湖群山中的主要山脉,山上松林苍翠,曲径幽深,奇石峥嵘,古洞幽邃。磨山站峰以东头的山峰最为秀丽,此峰形圆如磨,因以名山。磨山风景区主要分为植物专类园和楚文化游览区,植物专类园在磨山以南,包括梅园、樱园、盆景园等13个专类园,以园林观赏为主,体现了江南艺术的特色。楚文化游览区位于磨山以北,湖北是中国古代楚国的中心地区,武汉则处在其中心腹地,在此开辟楚文化游览区,旨在弘扬中国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展现绚丽多彩的楚文化。
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楚文化的门户——楚城门,它是参照当时楚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第一大都会纪南城城门设计的。楚国是最早修筑长城并设立城门的诸侯国之一。楚国称长城为“方城”,根据楚人喜临水居高的特点,楚城门选择在依山傍水的要津上,其设计古拙,气势恢弘。整个城门由水门、陆门,城墙,望楼、箭楼和烽火台组成。城上的双阙望楼透出了城门特有的灵秀,由出土文物虎座鸟架骨演变而来的双凤脊饰傲居望楼顶端,展示了楚人崇火尚凤的习俗。该城全长105米,高为11米,一端沿陡壁蜿蜒上山与高处的烽火台相连,另一端直插水中与水师城门相交,具有楚地山乡泽国的特色。
一堵城墙并不能阻隔一切,楚人深知开放融合是一个民族永葆生机的基础。楚人有自己的文化传统,但从来不固步自封,从来不拒绝外来文化的合理因子。革故鼎新是楚民族精神的又一方面,楚人师夷夏之长的目的在于创新,楚人敢于打破陈规,向自认为不合理的事物挑战。“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本是楚人的一种性格,最后上升为以蔑视既存,敢于创新为主要内容的民族精神。
我们现在所在的地点便是楚文化交流以及商品交换的场所——楚市。首先最吸引我们眼球的就是这“楚市”二字了。我们现
在看到的这个楚字很像是由两个树木的木字中间加一个足字组成的,似在表明从森林中走出来的意思,的确,楚人立国之初,偏僻狭小,但他们并不满足偏安一隅,终于通过“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艰辛历程而成为泱泱大国。楚国之所以能成为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其根本原因也在于其开拓进取的精神。楚人不以处蛮地而自卑,敢于在逐鹿中原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展露自己的锋芒。
来到楚市中,我们就可以看到一派楚地风貌,街市错落,黄墙黑瓦,红漆门柱,青石小道。在这200多米长的街市上,采用吊脚楼式的建筑,店铺林立,游人如织,据说土家族所居住的吊脚楼就是沿袭了这一传统,具有鲜明的楚文化风格。楚文化的物质方面主要表现为漆器、木器、丝织刺绣及工艺品、老子和庄子的哲学、屈原的诗歌、庄子的散文、美术和乐舞等内容。在这里,我们可以买到各种具有楚地.特色的旅游商品,大家尽可自由选购。
逛完了楚市我们便可以看到前面的楚才园了,楚才园是以楚文化典故为题材建造的大型雕塑群,共有圆雕12组,大型浮雕2组。该园以雕塑艺术和磅礴气势而独具风格,每一组都有一个精彩的故事,反映了楚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历史进程,具有很深的文化内涵。
现在我们看到的物品叫做凤标,其凤体净高7.2米,共用黄铜15.8吨,两凤站在百兽之王老虎的背上,威猛而华美.楚先民以凤为图腾和吉祥物,他们把鹰、鹤、燕、孔雀等鸟类的美好特征集合起来,创造了他们理想中的仙鸟——凤。因此,凤被誉为真、至善、至美的象征。楚人尊凤是由其远祖拜日、尊凤的原始信仰衍化而来的,迄今已逾七千多年有文物可考的历史。而这做凤标则很好地展示了楚人崇拜太阳、崇尚火种、钟爱凤的楚文化真谛。
我们现在看到的便是楚文化游览区的标志性建筑——楚天台了。楚天台是按楚国章华台“层台累榭”的形制而建,345级台阶设3个休息平台,寓意“三休乃至”。楚天台“层阶巨殿”,高台耸立,依山傍水,高36米,建筑面积2260平方米,是一个外五内六的建筑。其基座利用山形,建台两层弧形坡道,似两道彩虹给游人以“登云而上”的升腾感。楚天台内有荆楚文物、工艺品、楚国名人蜡相展、编钟乐舞演出。在这里,我们可以一边歇歇脚,一边尽情欣赏、体味楚文化浪漫、瑰丽、诡异的风韵。
各位旅客朋友们:
荆州市位于湖北省中南部、江汉平原腹地,东望省会武汉、西接长江三峡,南与湖南常德、岳阳、益阳交界、北与荆门毗邻。辖荆州、沙市两个区和公安、监利、江陵三个县及松滋、洪湖、石首三个市。总国土面积483平方公里,总人口630万。
荆州城早在四千多年前的夏代就已经形成,它是大禹治水定天下,定下来的九州之一,因为它管辖范围很大,包括湖北、湖南,两广边界和河南南阳盆地,而且靠的是湖北省南漳县西边的荆山山脉,当时古人按照依山傍水定地名的惯例定它为荆州。这个城市的特点就是一城二名,既叫荆州城,又叫江陵城,江陵城的来历是两千六百多年以前成立了江陵县,江陵这两个字的意思就是远处无高山,近处皆陵埠,也就是远处没有高山,近处都是丘陵和水的意思。千里江陵一日还的诗句,说的就是这个城市。
现在我们所在的位置是荆州市的沙市区,不知道在座的朋友有没有来过我们沙市的呢?沙市原先是个轻工业城市,特别是纺织业比较发达,而且还有几个比较有名的企业,比如说活力28我想大家应该都知道吧。另外呢,沙市最早的时候也不叫沙市,叫沙石,可能是因为原来这里石头比较多的原因吧。原来它是长江上比较热闹的一个码头,早在1895年,清政府跟英国签定的(马关条约)里面有一条就是在长江上开辟五个通商口岸,那么沙市就是这五个通商口岸中的其中之一。
荆州市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中外闻名的三国古战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中心,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地处长江三峡旅游线、古三国旅游线、楚文化旅游线上,人文景观很多,历史遗迹遍布全市,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鸡公山遗址、楚纪南城、八岭山古墓群、荆州古城墙、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旧址;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2处,市9(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00余处。荆州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魏、蜀、吴为夺取荆州,不是留下了刘备借荆州、关羽大意失荆州等许多动人的故事,而且留下了大量的三国遗址。主要有江陵的关公点将台、马跑泉,洪湖的曹操湾、乌林寨,监利的子龙岗、华容道,石首的绣林镇、刘郎浦,公安的孙夫人城等。荆州城有保存完好的古城墙,历经1800多年,古貌犹存。现存城规模之大保存之好,为我过南方所仅有,在全国也为数不多。城内有建于唐代的开元观、玄妙观,建于明代的太晖观,建于清代的文庙、关庙和铁女寺。据考古发现,荆州早在五千年前就是原始人类生存的地区,城北的鸡公山就是五万年至二十万年前的一处旧石器时代的遗址。五、六千年前,人类在荆州大地上创造了灿烂的屈家岭文化和石家河文化。春秋战过时代,青铜器冶炼技术,煅铸铁技术,丝织刺绣技术和漆器工艺技术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老庄哲学、楚辞文学和音乐舞蹈也都登上了古代世界文明的殿堂。楚故都纪南城及其周围,有楚城遗址5座,楚文化遗址83处,大型古墓800多处,其中包括18个楚王的葬墓。三国时期,诸葛亮称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过也。魏、蜀、吴三国的众多政治家、军事家围绕荆州斗智斗勇,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故事和许多三国胜迹。
荆州自古人杰地灵,素有唯楚有才之誉。世界四大历史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就曾在这里任职20余年。屈原是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中的一员,也是我国杰出的大文豪,最早的伟大爱国诗人,还是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和改革家。屈原,名平,字原,又名正则,表字灵均。正则即平,以法天:灵均即原,以法地。战国时期楚国人,故里汉寿沧港。约生于公元前340年正月初7日(有说初5日),逝于公元前278年,5月初5日,享年62岁。屈原是楚武王熊通之后,屈是楚国(昭、屈、景)三族中第一个大旺族。
武王把次子瑕分封在屈的地方,即今日的汉寿境地。瑕就以屈为他的派称,以后便成了屈姓。从瑕到屈原已有5百多年的历史。屈原的祖父屈宜恤,做过宣王时的司马,威王时的莫敖,是威震诸侯的大将军,屈原的父亲屈丐,字伯庸,是统帅楚国最精锐申息之师的大将军。
屈原离京后,前往江南途中,因秦魏攻楚时,怀王想起屈原,便派人找回了他,怀王命他第二次出齐,联齐抗秦,凭自身的才名和三寸不烂之舌,一举说服齐宣王。但是,张仪又勾结南后再次诋毁屈原,怀王勃然大怒,改任他为三闾大夫,此职是掌管王族三姓的有关事务,负责谱牒,祭祀和教育等。虽职位较高,但不能面见国王。当怀王出秦赴约时,容颜憔悴的屈原,跪在路边哭劝,反被奸臣靳尚推倒在地,飞车而去,其恶果怀王被扣,囚禁三年,死于秦国,这时屈原已42岁。
屈原听说怀王灵柩已回,赴京扶柩痛哭,并奉劝襄王与秦断交,襄王已动心而未成行,反娶秦王之女,认贼作父,屈原竟拼命求见,在宫门口却碰上子兰,他大声怒骂子兰。第二天,子兰向襄王极力诽谤屈原,襄王大怒,便撤了他三闾大夫之职,流放江南很久他已50余岁了。
屈原离开郢都,沿长江而下,满怀悲愤,忧愁交加,便写下了《离骚》。在流浪中写了《招魂》,还设灵位诵此诗祭祀怀王。以后过洞庭、逆沅水,回到汉寿沧港故里住了很久。在此期间他每天在河边湖畔走来走去,独吟诗歌。他已面黄肌瘦,形若枯槁。一天在沧浪河畔遇渔父相交谈心,便写下了《渔父》。尔后,他离家行至湘水时,秦军破郢都,闻此消息,他更忧国忧民,心似火焚,就写下最后一首《怀沙》诗,表明他坚守忠洁、誓死不屈的决心。于5月5日自沉汩罗江,年62岁,故里沧港人民一听到屈原投河,立刻去汩罗捞尸,并将包好的粽子投入河中,以免鱼龙伤害尸体。年年如此,便成了端午龙舟竞渡和包粽子的传统风俗。
1953年,农历5月初5日,我国广泛开展了纪念屈原的活动。同年9月,世界和平理事会开会纪念屈原,号召全世界人民向他学习。
屈原创造了与日月争光的楚辞25篇,其中23篇是在故里沧港写就。《离骚》是中国诗坛的杰作。也是世界著名的史诗,译成许多国家的文字。在很多国家的图书馆里还挂着屈原的画像。《国风》和《离骚》合称为风骚,连诗人也称骚人。抗日时期,曾一时定5月5日为诗人节。
屈原虽已离我们2283周年了,但他的著作是全世界人民的精神财富,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伟大的现实意义。我们不仅要世代缅怀他,而且要广泛宣传和认真学习他。我们要学习他坚持奋进的思想,忠诚高洁的品德,宁死不屈的意志和爱国爱民的伟大精神。
各位旅客朋友们:
西陵峡口风景区位于宜昌市西郊,距宜昌市中心4公里,离三峡国际机场20公里,与宜昌市火车站相隔5公里,10路旅游专线车直达风景区各景点,交通十分便利。风景区东起葛洲坝,西至三峡大坝,总面积142平方公里,素有“三峡门户、川鄂咽喉”之美称,位置得天独厚,旅游资源丰富,是中国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区,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居“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榜首,是湖北省唯一通过IS09000和IS014001质量环境管理认证的风景区。
“此地江山连蜀楚,天钟神秀在西陵(欧阳修语)。”这里无峰不雄,无滩不险,无洞不奇,无壑不幽,无瀑不秀,无一处不可以成诗,无一处不可以入画。自1979年对外开放以西陵峡口风景区
来,风景区现已形成了嫘祖庙、桃花村、白马洞、五洲休闲娱乐园、下牢溪(天然浴场、漂流)、龙泉石树园、仙人溪、森林公园八大景区。身临其境,可以赏花草,游峡谷,识鸟音,掬清泉,亲溪水,观巴舞,听楚歌,览大坝,拜先祖,中外游客誉之为“山水画廊”、“活的巴风楚韵”。古往今来是人们游览观光、休闲疗养、科普考察和礼仪朝拜的胜地。
太阳挂在这个地方,月亮歇在这个地方;男人想着这个地方,女人梦着这个地方。这就是令人神往的西陵峡口风景区。
历史沿革
西陵峡口风景区历史文明源远流长,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考古发掘已经证明,早在八十万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
景区的旅游历史也非常悠久,北魏旅游家、地理学家郦道元在其《水经注·江水》篇中称:“自三峡七百里,两西陵峡口风景区(4张)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障,隐天蔽日,自非停午夜分,不见羲月……”生动描述了三峡峡谷景观的奇绝峻秀。此后,历代文人墨客慕名前来,观赏游览之余,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绝句佳文,诸如白居易、白行简,元稹的前三游,三苏的后三游,陆游的《入蜀记》,还有曾当过宜陵县令的欧阳修,以及李白、杜甫、刘一儒、雷思沛等等,都曾留下了珍贵诗文。景区景观的奇丽佳境,使之倾倒的历史名人,不胜枚举。
近百年来,丰富的景观资源未得到开发利用,由于战乱和缺乏保护,峡口地区的许多历史遗存和景观被破坏。
解放后,宜昌地、市党和政府都十分重视保护和开发峡口风景区的旅游资源。在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兴建后,地方政府抓住这一开发机遇,投资先后修建了三游洞、白马洞、龙泉洞、桃花村、嫘祖庙等景点,开辟了下牢溪、仙人溪等自然游览线路。经过几十年的建设,西陵峡口风景区已初具规模。随着举世闻名的三峡工程的建成,两坝一峡旅游线路的兴起,景区的旅游资源将会迎来新的开发热潮。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