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16
2022-07-15
2022-07-15
2022-07-16
2022-07-15
更新时间:2023-09-14 09:41:32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2022-07-16
2022-07-15
2022-07-15
2022-07-16
2022-07-15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沉默的大多数高中读后感800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中国人受着中国人的“熏陶”,《沉默的大多数》中这样写道:我从记事时开始,外面总是装着高音喇叭,没黑没夜的乱嚷嚷。从这些话里我知道了土平炉可以炼钢,我还知道一亩地可以产三十万斤粮,然后我们就饿的要死。总而言之,从小我对讲出来的话就不大相信,越是声色俱厉,嗓门高亢,我越是不信.....在三年困难时期,有一天吃饭时,每人碗里有一小片腊肉。我弟弟见了以后,按捺不住心中的狂喜,冲上阳台,向全世界放声高呼。结果被爸臭揍一顿。经过这样的教育,我一直比较深沉......在我小时候,话语好像是一池冷水,它使我一身一身起鸡皮疙瘩.....幼年的经历,家教和天性谨慎,是我变得沉默的起因......至于我最终选择沉默多年,其主要原因是:从话语中,你很少能学到人性,从沉默中却能。假如还想学得更多,那就要继续一声不吭。
在那个年代,做一个沉默的大多数,远比做一个喜欢发表意见和“话语”的人要来的理智,在那样一个没有理性的时代中,“话语”太多的人往往是不理性,缺乏思考和常识的人。而沉默却可以使人学会冷静和思考,身处“沉默”才能够避免“进了那个圈子就要说那种话,甚至要以那种话来思索”的窘境。
翻开历史,中国历朝历代的大规模屠杀,赶朝换代的战争,株连九族的暴政,外来民族的侵略...已对老百姓造成了长期的选择压力,那些勇敢的人,正直的人,富有正义感的人往往容易招来杀身之祸。而那些唯唯诺诺的懦夫,顺民则能更好的适应这种高压环境,在这种特定的选择压力下生存,繁衍下来。如此,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似乎就是生存文化。
作为后人,我们深受老一辈的影响,“小不忍则乱大谋”,“枪打出头鸟”,“沉默是金”都是自我警醒的金玉良言。我们长期生活在各种重压之下,社会的重压,他人的重压,责任的重压。在尝尽了挫败的滋味后,我们变乖了,学聪明了,也懂得了什么是“不敢说”,“不能说”,“不必说”,最后也就“懒得说”了。于是,在公共场合保持沉默成了大多数中国人终身奉行的明哲保身的潜规则之一。
一摊开报纸,一打开浏览器,一条条新闻迎面而来“学术不端丑闻”,“狂犬疫苗造假”,“某省贪官查处”,而人们对此却嗤之以鼻。也是,诸此新闻铺天盖地,有何新鲜劲儿?再看看这触目惊心标题“幼童失足落入冰冷水塘,围观者上百无人施救”,“女子顶楼欲轻生,围观者催其快跳不要浪费时间”。这一幕幕的悲剧背后折射出的是中国人的看客心态。可当我们每天喝着皮革奶,吃着镉大米,用着地沟油,买着染色蔬菜,住着“豆腐渣”工程时,我们还要沉默吗?
我们每一次不应该的沉默都会付出应有的代价:好人的每一次退让都会助长恶人嚣张的气焰;大众的每一次默许都会纵容谎言的升级;所谓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到头来成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岂不是不笑话?
所以说,该沉默的时候要沉默,该发声的时候就该发声。我想,也许正是因为懂得了这份责任,在沉默了四十年之久后,王小波最终选择发声,以一个终于开口的积极沉默者的姿态,冷静地分析,分析国人的集体沉沦,用他独有的黑色幽默谈道德,谈理性,谈信仰,用笔捍卫一个骑士的荣誉,用文字影响下一代人。
除此之外,在沉默与发声的问题上,能够合理的对两者进行把持,其实并不那么容易。放眼社会,就有这样一群人,面对强权,他们忌惮。面对弱者,他们鄙夷。他们会为了钓鱼岛,装着爱国心,去上街游行,嚷嚷着要灭了小日本,但却不敢喝斥街头小偷;灾难之后,会积极加入感伤洪流,却将沉默者都视为冷酷或居心叵测。诸如此类缺乏逻辑,极尽煽情的事,让人躲避不及。但是像这样的发声,发出的只会是无效的音,由此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消极的沉默。
所以说,有的时候,沉默是一种智慧,一种理性,一种蓄势,一种保全自我的方式。很多时候,我们也需要沉默,因为我们需要思考,需要去看清事物背后的虚虚实实。但是,如果沉默逾了界,那就变了味儿;而有的时候,发声是一种反抗,一种正义,一种维护权益的方式。很多时候,我们也需要发声,因为邪也会胜正,我们需要拨开迷雾为正义辩护。但是,如果发错了声,那就变成了聪明反被聪明误。
沉默与发声是一门人生的艺术。面对所发生的,我们要保持独立的灵魂,进行独立的思考判断,在该沉默时坚持沉默,在该发声时勇敢发声,做一只特立独行却不失理性的“猪”。
这本书本来是想写到每周推荐里的,一不小心,写得有点多,这个篇幅不太适合放到推荐中,故而当做读后感单独发一篇。逻辑不是很清晰,显得有点啰嗦杂乱,想到哪儿说到哪儿,大家见谅。
一开始看到这个书名以及听别人介绍误以为这本书想表达的意思就是中国的大众太沉默了,大家面对问题都选择不说,于是作者鼓励大家说出自己的想法,鼓励民众意识觉醒。现在读完我知道当时的理解太简单了,沉默的大多数只是这本书里的一篇文章,书里还有很多文章讨论了其他的一些社会问题。而在当时那个年代,光是能有意识去思考这些问题就很不错了,何况还够胆写出来,非常不易。王小波说他曾经也是沉默的大多数中的其中一人,现在变得不沉默了,想要说点什么,但我认为他并不是鼓励大家都去说,毕竟,有独立思考能力,有批判精神并敢于说出来的人还是少数,多数人只是复制粘贴别人的说法而已。所以重要的不是说不说,而是思不思考。
其实自古以来,不思考的人是居多的,有些是不愿意思考,有些是没有能力思考。也只有这样社会才能稳定,如果人人都“没事瞎捉摸”,去思考人生意义,去思考社会问题,那么社会就容易动荡,而统治阶级是厌恶动荡的。所以我们这个民族一直就习惯性的沉默,从小父母就教我们做人要低调,做事也不能张扬。到了学校老师教我们,沉默是金,多听少说,韬光养晦,厚积薄发。进入社会,越来越多的人生经验也告诉我们枪打出头鸟,祸从口出,一定要谨言慎行。
有人说这是中国人自卑的劣根性导致的,鼓吹西方文明敢于表达自己,直抒胸臆的坦率。我倒不能完全认同这种妄自菲薄的说法,这其实是两种文化的差别,没有高下之分。直话直说有它的好,沉默以对也有它的利,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
暂且不论沉默是不是一种美德,但我相信沉默是很有力量的,不是空洞的沉默,而是有自己思考和韧性的沉默。就像我前不久的一篇文章里提到的,我很欣赏把说话的功夫都用来做事的人,很酷。但是,如果真有话想说,实在也无需强忍。就像男儿有泪也可轻弹,没有眼泪不用硬挤一个道理,憋久了容易憋出内伤。
某种意义上说,我也算是一个沉默的人,虽然偶尔写写随笔,咋咋呼呼的。但其实真正看我文章的人应该知道,我表达的东西都是比较中立的,态度也算谦逊。会刺痛别人的话我一般是不说的,一方面是我本就持着多元的价值观,认为很少有东西是非黑即白的,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不愿去和人争执,从小养成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惰性。
坦率的讲,我在某些方面的独立思考能力是欠缺的,所以读到这本书感触颇多。因为刚看完《乌合之众》,所以对于《沉默的大多数》里提到的一些观点算是加强了认知。比如群体是盲目无知的,并不以理智去判断和决定,而且再优秀的个体陷入群体之中都容易变得愚蠢,另外群体意见的传染性也是极强的。
我想也正是因为这样,王小波的文字里没有那么多的煽动性,从他的文章里看不出愤怒和呐喊,他只是以一种隐喻、缓和的方式说自己的思想,讲自己的道理,因为他本人就很反感洗脑,所以他不是要把他相信的一套灌输给你,而是提醒你应该去独立思考。他想去感染的也并非一帮愚昧的群体,而是希望启发一个个理智的个体,当这些个体的数量达到一定规模的时候,量变也就可以产生质变了。所以说这样的作家和这样的文章可以算是社会质变的催化剂,对社会精神文明的进步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但我不敢说自己喜欢王小波,因为我确实没这个资格,迄今为止,我只读过他的这本《沉默的大多数》,所以对这个作家我远远谈不上喜欢。但是我觉得他的文字确实有理有据,而且能启发我去思考。如果说读这本书需要花5个小时,那我认为因这本书去思考起码需要50个小时,几乎每一段话都值得细细琢磨。
身边真正喜欢王小波的朋友,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特点,独立思考能力较强,具备批判精神。这正是在如今这个信息泛滥的年代显得尤为重要的能力,如果没有基本的对信息的辨别能力,就只能人云亦云,甚至盲目粗暴。这也是为什么会有所谓的“爱国志士”去烧砸同胞的汽车,为什么会有网络喷子无脑喷人,为什么一些没有意义的东西会莫名爆火。
而有着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往往也会选择沉默,也许是觉得说了没用,又或者是觉得说得太多显得轻浮,自己心里明白就好。这其中又有一部分人是看不起其他人的,看不起不会思考的人,同样也看不起把自己的思考说出来的人。当然这种清高或者说傲慢也是有道理的,这是每个人的权力,我认为也应该尊重这种真实表达的傲慢,尊重这种可能推动社会进步的沉默。
但是我还是想就此多说两句,我们当中很多人学到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批判精神,然而却没有学到的是对其他人的尊敬,我说的是发自内心的尊敬而非表面假装的谦逊。就算思想比别人独立,懂得明辨是非,没有随大流,那也不能说明你就高人一等,我没发现王小波的文字里有对愚民愤怒的戾气,也没有站在道德制高点的冷嘲热讽。在我看来,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是聪明的人,但真正在聪明的基础上还懂得尊重他人的人才能算的上有智慧的人。
我很尊敬的一个人告诉我:凡是人,皆须敬。这是我从他那儿学到的第一课也是最重要的一课。现在有的人很喜欢通过卖弄自己的权威,来辱骂或为难别人以达到心理的满足,其实这是一种很无知而懦弱的表现。他们不知道,大家绕开脏东西走,不是因为害怕它,只是害怕弄脏了自己而已。
所以,最后说一句。对己,多一些思考,对人,多一些尊敬。
终于看完了《沉默的大多数》,喜欢王小波的文风,这个理科出身的文学家,杂文写起来很有理性,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逻辑思维,虽然他一再提示说他逻辑没学到多少。而且其中的黑色幽默也是我极其喜欢的,他的幽默总能让人在看比较沉重的问题时突然发笑,有人说王小波的天才,我却觉得那是生活给予他的,不管是上山下乡,还是进大学而后去美国学习,他总是在反思,反思自己的境地,反思社会的变革,反思制度的缺失,反思社会思潮的演变,反思人文立场的孤立,反思知识分子的责任,以及反思弱势群体的痛苦。
往往一个国家经历改革,带来许许多多的变化,我们能够看到很令人振奋的变化。然而,改革进一步深化,进入了一个十字路口的时候,以前沉淀的问题随之浩浩荡荡奔波袭来,量变几乎达到质变的关口,这时候的矛盾是最多而且最激烈的一种显现,考验不仅仅是某些决策者,不仅仅是这些”精英“,而且对民众也是一种考验,谁也无法说自己脱身事外。我很惊叹的是,《沉默的大多数》是描述上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中期的问题,然而如今不仅没有过时,而且在我们的周遭处处还在显现,更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社会的发展,通过改革开放,中国GDP在增长,而如今据说已经排列世界第二,虽然没有说人均。而这些成就民众将信将疑,更多人关注的是民生问题,比如房价、社会保障、物价过高、教育公平等等一系列关乎每一位公民的生活的问题。中国如今出现的问题,是中产阶级的沦落,也就是经济学上说的”M型经济模式“呈现两边倒的趋势,某些人通过权力寻租,不是通过努力,不是通过创业,而是通过某些灰色甚至黑色的交易或者行为,掌握了这个社会的大部分资源,而富起来的一代,以及富二代等等,这些人是一个极端;而另一部分人,因为劳动力被剥削,被圈地运动淘汰,被资源所限制,而这部分人成了M的另外一边,就是贫穷的一侧。郎咸平教授对中产阶级的描述”能否负担房贷、婚姻和教育费用是中产阶级的显著标志“,就是说现在的情况是,中产阶级在慢慢被吞噬,慢慢被消灭,被逐步赶到M的贫穷的一侧。这是中国现在社会问题的重要体现,为什么那么多人关心房价,以及相亲节目的兴起其中的拜金问题的沉思,还有教育公平户籍制度等等,都是因为有非常庞大的一个次中产阶级的群体的存在,各种问题在这个点上的体现。
正是因为如此之多的问题的综合,我在看《沉默的大多数》的时候在想,我们那么多的弱势群体,包括在网络上引起围观的这些事件,无不是和社会进步中公平问题相关,我想大部分人都是选择沉默的一侧,包括我,卑微的人沉默并不可耻,因为力量的微弱,因为被权力的吞噬,因为心灵的成长度不够,所有这些原因的综合,沉默成了这个时代的主题,网络用语的体现就是”打酱油,神马都是浮云,淡定“诸如此类的用语频出不凡,一是对政府公信力的不信任,一是对事实无法改变的消极对应。龙应台女士曾经写过《中国人为什么不生气》,群体的沉默是一个社会弊病呈现的体现,我想不仅仅生气就可以解决的,只有完善了制度,完善了法律以及执行,引导企业改型,改革教育,改变户籍限制,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才能慢慢消除一些社会弊病。还有最近房价问题政府的打压其实也是有问题的,收房产税我觉得完全是一种错误,羊毛出在羊身上,到头来还是摊在民众身上,引起更多的抱怨与不满,而且保障性住房也不是说数据就可以体现,一切靠指标实现的社会的极度畸形的社会发展。看到某篇关于中国问题的研究,不管是房地产还是其他,归结在一起就是土地问题,解放初期因为土地问题解决得好,所以中国那时的社会趋于稳定,而此时期的房价等问题,是房地产绑架中国经济的时候,因为房地产就是GDP,如果没有解决好这个问题,社会动荡,也就是改朝换代又要到来,希望不是红色流血的冲突,不管是谁都不愿看到这样的结局(别有用心的人除外,这些人没有道德,是下流无耻卑鄙恶心之辈。)。
社会的进步归结为顺应民心,权利的傲慢,往往不太注重如此,当官的只注重政绩,注重指标,注重GDP,注重升官发财,在稳定压倒一切的口号下,人民的声音往往被压缩,沉默是大多数的选择,然而没有听到的声音不能说没有声音,群氓慢慢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在悲观中慢慢成长,能顺应如此庞大的群体的意愿,那么可以说民主的进程是迟早的事,制度需要慢慢完善,我完全不相信人治,人总是带着主观意志在行使某些东西,包括权利包括决策,而这方面,中国的精英们,完全脱离社会,没有调查而立马出来的决策何其之多?总之,社会进步的脚步依然在迈动,前进的步伐是没有人能够阻挡的,希望能够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套用罗大佑的歌名明天会更好。
有关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1000字
A说了些话,不久反悔了,就和听到这些话的人不了了之了,我觉得A的做法不对,要离A远点.
B说了些话,不久变卦了,就向当初听到这些话的人解释我为什么改口,我觉得B蛮有意思的,不是个坏人.
C说了些话,不久还在说这些话,我觉得C有毛病,同情之余,却也懒得理C.
D说了些话,不久死了,我看着D的遗照,怎么也想不起D说话的腔调了,心里是说不出的惆怅.
于是,我就想要把身边ABCEFG等一干人的声音录下来,最好还能合拍几张照,甚至拍拍DV,这样就算塌实多了,以免日后心空洞洞的.
但是,我依旧觉得A不是个东西,B还像个人样,C就是那么让他去吧.
光是记录,而不去改变,这样好么?
虽然大贤罗素说过:"参差多态,乃幸福本源",可是,参差的程度太厉害,就难免产生偏见了.恩,说到偏见,那可多了去了,ABCDEFG...没几个让我看了不爽,恨不得把我的脑袋拧下来塞到他们的脖子上.
上述的想法虽然不太冷静,但却是最为真实,最为触及矛盾核心的比方!
意识到当时自己还没能力解决其中问题,就这么插科打诨混到了18岁.那日子倒也不难熬,因为发现了电视和电影.不过,电影电视看多了,感觉满脑子都进了水,智商一路狂掉,没有锐气了.
还好,脱住院的福,读了点自认为了不起的文字.于是,产生了这样的价值观:所有的参差多态,我压根没必要去管,把我自己的差距和ABCDE拉开来就OK了,人家能不能赶上我,远没有我能不能把人家甩远来得重要!
最后,抖点包袱:机缘巧合,我看到了这样一句话:"男生不能不读王小波,女生不能不读周国平"我承认,我是奔着媚俗的想法,即想要找点能把ABCDEFG比下去的资本底气而去看王的<我的精神家园>的(本来也要看周的,但卖光了).至于对我产生了何种效应,我也说不上来,只是至少,觉得"参差多态",如果能借助文字,写出来,一吐为快,比起得过且过谈恋爱,倒也清爽,也更有价值.
行文至此,来句口号:
我接触ABCD和王小波,是意外;
你接触王小波和我,是地地道道的缘分!
王小波是一极好的作家,一位出色的编剧,一位纯粹的思想者。王小波一生经历丰富,七十年代期间,王小波作为知青被安排下乡插队,尝遍种种艰辛,也目睹了那个时代奇异离谱、可笑荒诞且背离人性的闹剧。可以说,王小波以“沉默”来应对那个时代,并在“沉默”中保留了自己的独立的思想,使其发芽茁壮,终于延展成一片自由之新天地。与其被剥夺独立的思想和人格,王小波宁愿做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愈是揣摩他的心,便愈是钦佩,愈是感动。后来他成为中国第二批大学生,之后他赴美留学,于他妻子所就读的美国匹兹堡大学做研究生,再后来他回国成为一名大学讲师。最终,他选择做一名自由撰稿人,而他人生的辉煌便于此时期内造就。
“古往今来的中国人总在权势面前屈膝,毁掉了自己的尊严,也毁掉了自己的聪明才智”,这是何等一番深刻而又深沉的见解,若无对自己本民族之五千年有极大的感悟和反思,无满胸对于全体中国人的一种感人至深的人文关怀,无颠沛波折足以使人一次次蜕变的丰富阅历,无作为一中国知识分子对民族、对历史、对文化的深度思考和极高的责任感,又何以有如此见识。王小波,无疑是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最好的作家,最敏锐聪慧的思想者,他以祸乱之后的高度清醒,站在历史和时代的至高点上。有了王小波这样的中国人,中华民族才有希望。
公元一九九七年,王小波去世了,去世得很突然。当时他一人在家,死于心力衰竭。死前,大概经历了数小时的痛苦挣扎,却无人能帮他,终年仅四十五岁。一位天才的中国人就这样离去,不得不说是这个民族的一大损失。读到其《有与无》一文,文章最后,论述到向现实投降和向虚无投降时,他写道“我刚刚过了四十四岁生日,在这个年龄上给自己做结论似乎还为时过早。但我总觉得,我这一生决不会向虚无投降。我会一直战斗到死。”不亦悲乎!怎能想到,仅一年后这位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文坛巨子便突然辞世,不再能表达自己的思想。甚至在离世前夕,他心中所占据的,依旧是“战斗”,思想之战斗。
如今,距王小波去世已经十七载,而他的思想之树却从未因时代变迁而枯死,相反,它依然向无限的远处延伸,永无尽头。并播撒下自由思想的种子给后来者,特别是青年人。王小波就是一位自由主义者。有自己独立的思想,有何不可?在这个不断进化的时代,谁若说人人思想必要统一,便是民族的贼人,吾等可击鼓而攻之。王小波的思想必须有人传承,必须有人突破,必须有人革新。青年人总是思维活跃,不易受束缚。在每个时代,王小波总会有一大批青年追随者,追求真理、自由,追求民族文化与道德的真正未来。
最后要说一句,在下便是其中一青年。我是王小波的信徒。
作者王小波,众所周知是一位特立独行的作家,他的作品描写和叙述都很生动,甚至是充满了露骨的真实。由此在我看来,与其说他是一位小说家,不如说他是一名斗士,为自由而战的斗士。
《沉默的大多数》这是一本杂文集。作者自身对名字是这么解释的——大体意思是这样的:自从我成人以来,所见到的一切全是颠倒着的。在一个喧嚣的话语圈下面,始终有个沉默的大多数。既然精神原子弹在一颗又一颗地炸着,哪里有我们说话的份?但我辈现在开始说话,以前说过的一切和我们都无关系——总而言之,是个一刀两断的意思。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国要有自由派,就从我辈开始。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现在的中国似乎任然没有实现真正的“自由”,这真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
我们都知道杂文的精髓在于批判,而“胆子”似乎是很关键的一环。本书的开篇《沉默的大多数》,给我们讲述了他的动机,但看起来更像一杯壮胆的烈酒。他说自己因为“幼年的经历、家教和天性谨慎,是我变得沉默的起因”,这在我看来是一个对我们整个社会文化环境的隐喻。
我们如今是一个浮躁的社会,便捷的互联网、通信设备和交通工具,在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也逐渐消磨着我们的耐心,让我们变得越来越不耐烦,同时我们内心又常常空洞肤浅,沉默地对待周围的人,同时在虚无的网络中寻找虚无的知己,在现实的社会中面对封闭的自我。
不得不承认,我也属于那沉默的大多数,对于生活中很多事都抱着不敢说、不能说、不必说的心态。在我周围,像我这样性格的人特多——在公众场合什么都不说,到了私下里则妙语连珠,换言之,对信得过的人什么都说,对信不过的人什么都不说。
龙应台女士曾大发感慨,问中国人为什么不说话。她在外国住了很多年,几乎变成了个心直口快的外国人。她把保持沉默看做是懦弱,是不对的。是一种错误生活方式!“她举了好几个连续的例子说明了各种各样的”沉默“。这样的沉默,其实是一种逃避,是一种”各扫自家房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冷漠。
沉默不一定是坏事,但在需要声音的时候保持沉默就是一种懦弱,一种对生活,对困难的逃避,对人类的冷漠。也许有人对王小波的看法并不赞同,但你不得不承认,他敢于质疑善于批判的态度是绝对值得尊敬的,这是一个群体精神进步的源泉。我们需要像王小波一样的斗士,需要斗士一样的战斗精神。
最后我希望我们大家都能做到像王小波书中所写的那样——当一切开始以后,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什么让我害怕的事情了,只希望我们以后面对生活,面对生命的时候,不再害怕!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