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16
2022-07-15
2022-07-15
2022-07-16
2022-07-15
更新时间:2023-09-17 15:34:03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2022-07-16
2022-07-15
2022-07-15
2022-07-16
2022-07-15
《傅雷家书》由于是父亲写给儿子的家书,是写在纸上的家常话,因此如山间潺潺清泉,碧空中舒卷的白云,感情纯真、质朴,令人动容。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20_傅雷家书读后感作文1000字,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傅雷家书》最早出版于1981年,一共是十二份家信,此书是傅雷夫妇在1954年到1966年5月期间写给傅聪和儿媳弥拉的家信,并由次子傅敏编辑而成。此书的作者傅雷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作家、教育家、美术评论家,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的重要缔造者之一。他为人坦荡,秉性刚毅,对子女更是严格要求,在他与儿子的书信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位父亲望子成龙的殷殷期望,亦能感受到父亲对儿子纯真、质朴的爱,令人为之动容。
这些家书开始于1954年傅聪留学波兰学习钢琴,在波兰,傅聪学习钢琴、演奏成名、结婚生子,而父亲傅雷给他写的这些家信则伴随了他的这段成长,让他能在异国他乡依然保持对学习、生活的热情。在这些书信中,除了写生活琐事外,更多的谈论艺术与人生,激发年轻人对学习、对生活的热情,训练傅聪的文笔与思想。他时时刻刻提醒儿子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让儿子知道“国家荣辱,艺术的尊严”,希望儿子具有一个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
人爱其子,也许是一种自然规律,因为人的寿命是有限的,而人的事业无尽,所以希望后代能够延续和完成还未完成的事业。傅雷先生对其子严格要求,希望他以后能回报社会,报效国家,这也正是傅雷先生一辈子所为之努力的事业,直到后来傅聪没有因为国内家庭惨遭变故,也没有因为他自己所蒙受的罪名,他始终相信国家,相信党,毅然回国。
有人并不认同傅雷教育子女的方式,原因是太严格,太传统了,比方说傅雷非常注意儿子吃饭时的规矩,他就注意孩子是否坐的端正,手肘放的位置是否妨碍别人,吃饭时是否发出咀嚼的声音……其实这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礼貌,人人都应该做到的,只是有些父母一昧的放纵孩子养成坏习惯。我认为教育孩子应该软硬兼施,傅雷在傅聪的学习,做人,办事方面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希望孩子做个有出息的人,然而当孩子在比赛或者受挫的时候,他鼓励孩子放松心,尽力去做。事实证明,傅雷的教育方式是成功的,因为他对儿子的严格要求并未疏远父子俩的关系,反而使儿子愈加尊敬父亲,父亲更加疼爱儿子。后来,傅聪在钢琴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最终也没有辜负父亲对他的期望。
看了傅雷家书,被傅雷的拳拳爱子之心所动容。这也使我想起我的父母亲,我的父母是平平凡凡,普普通通的人,听他们说,小时候因为家里穷,没有读过多少书,所以他们希望子女可以好好读书,以后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这也算是替他们完成他们未完成的遗憾吧。记得小时候父母对我非常严格,未入学前教我识汉字,教我见人要主动问好,教我要诚实,到别人家不要乱翻人家的东西,要我好好读书……小时候也因为这些东西没有做好而挨打挨骂,小时候是真的理解不了父母的一片苦心,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生阅历的增长,慢慢的理解了父母为子女付出的心血,所以我们作子女的千万不要去顶撞父母,即使他们错了,但你一定要相信,他们的初衷一定是为你好的。傅雷对儿子非常严格,傅聪也许心里有怨言,但是他一定能理解父亲对自己的一片苦心。
《傅雷家书》是一部写关于亲情的好书,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到处理亲情的正确方式,傅雷爱子,但是他并未把儿子束缚在自己的膝下,他同意儿子远赴波兰学习音乐,然而等到傅聪终于在这条道路上取得巨大成就的时候,他却更希望儿子能够回国,为祖国挣得更多的荣誉。傅雷在这些家信中自始至终希望儿子成为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人,这才是他教育的最终目的。
《傅雷家书》自出版30年来,经久不衰,是因为它适合每一个年龄阶段的人去阅读,每一个人都要从做子女到做父母,这本说值得我们认真研读,对我们这些青少年来说,更应如此,希望看完这些家信,我们能够更好的理解父母对我们的一片苦心,理解父母对我们的严格要求,作为子女,我们以后能够更多的尊敬父母,孝顺父母,努力奋斗,不辜负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殷殷期望。
我最为欣赏的一本书。傅雷写给儿子的不仅仅仅是家书,而是一个个人生哲理。他对傅聪的人生之路起了很大的作用。傅聪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渐渐懂得了爱,以实际行动回报了父母,这使我十分的感动。
这本书主要是傅雷告诉孩子如何做人,如何搞艺术,以及如何对待生活等问题。他叫儿子要做一个谦虚谨慎的人,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在生活上,傅雷也对儿子用心的引导。家书中大到事业人生艺术,小到吃饭花钱。事无巨细,无不关怀备至,而且他敢于在子女面前承认错误。从自身经历中给出经验和教训,他无疑是儿子的良师益友。
书中时时给人深刻的教诲,处处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不仅仅如此,从书中我还感到家长的用心良苦和他们给予我们的崇高的爱,正如傅雷在书中对儿子说:“孩子,我从里身上得到的教训,恐怕不必你从我这得到的少。尤其是最近三年,你不知我对人生多增了几分深刻的体验我从与你相处的过程中学会了忍耐,学到了说话的技巧,学到了把感情升华。”
当孩子对父母的依靠性太大或者父母对孩子溺爱时都会产生一种对孩子成长不利的因素,只有想傅雷那样用心与孩子沟通,及时发现问题,找出问题,才能成为一名理智父母。
“一个人对人民的服务不必须要站在大会上讲演或者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随时随地的点点滴滴的'把自己明白的,想到的告诉大家,无形中就是替国家播种、施肥、垦殖。
这是傅雷在给儿子家书中的一段话。在《傅雷家书》中我看到了一位父亲对儿子的教诲,字里行间,流露出傅雷对傅聪强烈的父爱。这种爱使人震撼,使我对傅雷爱子教子的精神所深深打动。
在书中我们不光看到了一个对儿子亲切关爱的父亲,同时也看到了父子的共同成长。他用音乐译注和儿子沟通交流,他把对祖国的发胀的关切之情,以及对祖国的热爱同样流露给学生,傅雷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和精力,在对祖国社会人类尽自己的职责。
在日常生活中他告诫儿子“人总得常常强迫自己,不强迫就解决不了问题。最基本的就是抓紧时间”,“最是要科学化、要彻底”,“在外面世界切勿难为情,被人家随便多留,才能不打乱事先定好的日程”,“修改小习惯,就等于修改自己的意识和性情”。我觉得就是我们生活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说道那里,我不禁想到我的父母,他们虽然不是像傅雷那样的伟人但是他们给我的爱却并不比傅雷给傅聪的爱要少,他们事事为我着想,为我思考,他们虽然不能讲出许许多多为人处事的大道理来,但是,日常的教诲又何尝不是立身行事的准则呢?
父爱如山,雄伟壮观,母爱如水,柔情万里。我们应当理解父母并加强自身素质,逐步与父母建立友好关系,让他们理解你,做一个称职的孩子。
所以《傅雷家书》拉近了父母与我们的距离,让我们互相理解,互相体谅,亲情溢于言表,给天下父母子女强烈的感染和启迪。
傅雷家书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的问题。
读了《傅雷家书》之后,真为傅雷先生对人生的如此认真和对子女的如此关爱而感动万分。家书中大到事业人生艺术,小到吃饭穿衣花钱,事无巨细,无不关怀备至。为人父母的能够从中学习到教育子女的方法,学艺术的个性是学钢琴的能够从中学习提高技艺的方法,对解放初期至_这段历史感兴趣的朋友也能从傅雷这位当事人的描述中得到一些了解,而此书中对我印象最深的是加强个人修养。从家信的话语中看出傅雷是一位对自己要求极严格的人,有些方面甚至有些刻薄自己的味道,傅雷让儿子立下的三个原则:不说对不起祖国的话、不做对不起祖国的事、不入他国籍。爱子教子的精神令人感动。
“坚强”是贯穿这封信的内在精神。傅雷对孩子说:“只要你能坚强,我就放心了!”可见坚强对人生的重要好处。坚强有两个方面的体现:a不怕挫折,b永久持续谦卑之心。也就是胜不骄,败不馁。这也是我们能够学到的。还有,他在给儿子傅聪的信里,这样说:“长篇累牍地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作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年轻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能够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不论在做人方面还是其他各方面。”贯穿全部家书的情谊,是要儿子明白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具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不错,很多家庭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因此一个优良的家庭教育至关重要,但是有多少家庭能够适当地教育好孩子呢?在中国,许多家庭的教育不恰当,家长都没有用心与孩子沟通,不了解孩子的状况,没有正当地引导孩子,让孩子步入歧途,最后后悔莫及。还有些家长认为孩子不打不成材,出现了数不胜数的家庭暴力,让孩子身心受到伤害,不但没有使孩子懂事,反而让孩子变得反叛。用适宜的家庭教育教育孩子,家长们就应欣赏这本《傅雷家书》。
其实,作为孩子的我们也有必要看看,因为它能够感染我们,让我们察觉到家长的用心良苦,懂得感谢父母,它更让我们懂得艺术的欣赏,在生活的处事做人,得到正确的指引
不一样的父亲,相同的父爱。尽管这札家信的作者和最初的阅者都与我们有几重世纪之遥,尽管不同时代社会制度下,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实有迥异,尽管如今的出版业为其缀加了更多的商业炒作,但是这天的读者就应做到的是摒弃这些外在的隔阂和枷锁,静读字里行间的文字深情,必须会受益匪浅。
弗兰西斯。培根曾说:“人类的命运,操纵在自己的手里。”我们都渴望成功,期望做一番大事业,这就需要智慧的指引。那么,就从这本书开始吧!它将告诉你所有迈向成功的方法和技巧,帮忙你打开财富的智慧之门,开创你辉煌的人生!
《傅雷家书》,由我国翻译家傅雷及其妻子朱梅馥、长子傅聪著,次子傅敏选编。始于194年长子傅聪出国留学习练钢琴之时,止于1966年傅雷夫妇由于受政治迫害而双双赴死之际,共174篇。呕心沥血,拳拳深情都付于此。
通过这些信我学习到的是人生智慧,感悟到的是舐犊亲情。
首先,我认识了一个不完美而善于反思的父亲——傅雷。
信中傅雷说:"跟着你痛苦的童年一起过去的,是我不懂做爸爸的艺术的壮年。"他对于青少年时期的两个儿子的教育过于严苛,傅聪甚至有离家出走的经历。在和妻子订婚及以后的婚姻生活中,也偶有移情于他人的情况,这是傅雷不完美的一面,但在后的信中,傅雷不断反思并警醒儿子傅聪在育子方面和夫妻关系方面千万别走自己的老路,并给了儿子很多可行而有益的建议。试问我们谁是完美的?勇于反思、及时改正难道不是最可贵吗?
其次,我认识了赤子傅雷。信中说:"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就会创造一个世界。"那么什么样的人是赤子呢?我个人认为是单纯至极而执着于追求的人。那么赤子傅雷追求的是什么呢?我想首先是艺术,傅雷热爱绘画艺术、雕刻艺术、建筑艺术、音乐艺术、学艺术……其次他热爱大自然,他一再提醒儿子傅聪要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接触大自然,从大自然中找寻音乐的灵感。再次他热爱祖国,他叮嘱自己的儿子学有所成要报效祖国,他自己积极投身到新中国的化建设之中,指点江、激扬字,而这都在政治风暴临之际成为刺向他的利剑。在生命的后期,他忍受贫、忍受病,但他不能忍受加在他头上不爱国的帽子,于是革之初他选择了和妻子双双赴死的悲剧抵抗这顶帽子,实在让人扼腕叹息。我曾思考,为什么他不能像沈从、杨绛等人那样或幽默、或坚毅地熬过那段荒诞的岁月呢?我想是爱之深、责之切吧。是他固执地把爱国和政治混为一谈,而不知自己只是政治闹剧和丑剧的牺牲品。
再次,我想说说《傅雷家书》教给了我什么。
它教我热爱生活中的美好,它说:学问第一,艺术第一,真理第一。
它教给我如何做人,它说:第一坦白,第二坦白,第三还是坦白。
它告诉我为什么要合理安排生活,它说:日常生活有规律,并非求生活刻板枯燥,而是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节省更多的.精力做些有用的事,读些有益的书,总之是为了更完美的享受人生。
它教给我如何择偶、怎样和睦夫妻关系、如何育儿、如何解读中国化……
这样一部亲子通信集,以书信的形式将生活的智慧向我们娓娓道,若我们将其束之高阁,它一定远在天涯,若我们捧起在手,它一定近在咫尺,让我们读起吧,让我们更加地热爱艺术、热爱真理、热爱大自然、热爱我们的亲人。
每个人都体会过父母的慈子和教诲。当我读着这本家书,感到的是一种另一番教诲,我似乎找到了另外一种父母之子,这也是大多数子女所体会不到的。这也许是这十年对她子慕不减的原因吧。是那一封封家书,就象一次次珍贵的谈心,拉近了我们的距离,我像一个乖孩子在感受着,聆听着,用心铭记着。
傅雷是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他是一个博学,睿智,正直的学者,极富个性。母亲朱梅馥是一个具有东方文化素养,又经西方文化洗礼,既温厚善良,又端庄贤淑的东方女性。
父亲傅雷对当今中外的文学、音乐、绘画、涉猎广泛,研究精深,个人的文化修养极高。而他培养的对象又是从小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终于成长为国际大师的儿子傅聪。他深刻懂得,艺术即使是像钢琴演奏也需要严格的技术因素,但绝不是“手艺”,而是全身心、全人格的体现。他教育儿子说:“我始终认为弄学问也好,弄艺术也好,顶要紧的是“人”,要把一个“人”’尽量发展,没成为艺术家之前,先要学做人,否则,那种某某家无论如何高明,也不会对人类有多大的贡献。一个纯粹投身艺术的人,他除了艺术和个人的人格,已别无所求。
读了《傅雷家书》之后,真为傅雷先生对人生的如此认真和对子女的如此关爱而感动万分。家书中大到事业人生艺术,小到吃饭穿衣花钱,事无巨细,无不关怀备至。为人父母的可以从中学习到教育子女的方法,学艺术的特别是学钢琴的可以从中学习提高技艺的方法,对解放初期至文—革这段历史感兴趣的朋友也能从傅雷这位当事人的描述中得到一些了解,而此书中对我印象最深的是加强个人修养。从家信的话语中看出傅雷是一位对自己要求极严格的人,有些方面甚至有些刻薄自己的味道,傅雷让儿子立下的三个原则:不说对不起祖国的话、不做对不起祖国的事、不入他国籍。爱子教子的精神令人感动。
有人认为书信是最为真切、自然和诚实的文字。是啊,因为写下的一切文字都是即时即刻的内心所想,思想到哪里,文字就到哪里。给亲人写信更是如此,而且是他敢于剖析自己,在子女面前承认错误,从自身的经历中给出经验和教训。所以,我想读傅雷家书我们读到的应该就是傅雷自己吧。傅雷在子女的教育上也是因材施教的,在对傅聪音乐上的教育上,原先是强调技巧、而后反复要他能真正领悟作品本身,这也就是凡事多从“为什么”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看到事物的本质。傅雷在教育子女中自身的思想经历也在不断的提高,在傅雷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中西二种文化融合的思想。高尚的父母培养出成功的儿女。傅雷夫妇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的两个孩子,都很有成就。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里行间,给了我强烈的感染启迪。
读了傅雷家书后,我懂得了许多,我更了解父母了。这本书不仅是一本教育书,也是一本可以拉近父母与孩子的一本书,让孩子更了解父母,让父母更了解孩子。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