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20
【2023节能宣传周时间】2023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活动方案
2023-03-15
2023-01-16
2023-03-18
2023-03-22
更新时间:2023-07-20 18:42:11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2023-03-20
【2023节能宣传周时间】2023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活动方案
2023-03-15
2023-01-16
2023-03-18
2023-03-22
20_五年级语文教师精讲教案5篇
写好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是我们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认真编写教案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20_五年级语文教师精讲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新型玻璃》
学习目标:
★学习本课的生字生词。
★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介绍的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作用及介绍各种玻璃时运用的说明方法。
★想象自己将要创造设计的新型玻璃,说清楚这种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能说说日常生活中玻璃有什么作用吗?
◆教师板书课题点明“新型”。“新型”是什么意思?
◆“新型玻璃”是什么意思?看到这个题目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教师抓住学生的质疑,进一步启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学习课文后我们就明白了。
二、自学生字,读顺课文。
◆读课文,在文中画出生字、新词及不理解的词。
◆不认识的字可在小组解决,也可查字典解决,注意要读准字音。
◆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难写的生字。
◆巩固练习,教师可出示小黑板或投影片,检查学生生字掌握的情况。
认识生字后再读一遍课文。看看哪些词语的意思不理解,把它画出来,提出来和同学们讨论。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再根据讲读课文的需要,提出一些重点词语,请同学们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是否正确、流利,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学生读书思考: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新型玻璃?用笔画下来。(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
四、布置作业,练读课文。
◆书写本课的生字、生词。
◆自己练习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重点讲读,体会写法。
◆老师导语引入:“夜深了,从一座陈列珍贵字画的博物馆里,突然传来了急促的报警声。警察马上赶来,抓住了一个划破玻璃企图盗窃展品的犯罪嫌疑人。同学们,你们知道是谁报的警吗?”请大家快速阅读课文第l自然段,从中找答案。
◆这是什么玻璃呀?怎么一接触它就发出报警声呢?自由读第1自然段。想一想,夹丝网防盗玻璃有什么特点?它有什么作用?用课文中的相关语句说说你的理解。
◆学生汇报,在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归纳。引导学生理解“夹丝网防盗玻璃”的特点和作用的关系。(这种特殊的玻璃在里面夹了一层极细的金属丝网,由于金属丝网和电源相接通,同时又和自动报警器相接通,才使得它有自动报警防盗的作用。由此可见,“夹丝网防盗玻璃”的作用是由它的特点决定的。)
◆在学生理解了“夹丝网防盗玻璃”的特点和作用的基础上,继续引导学生思考:“夹丝网防盗玻璃”有什么用途?指导朗读句子。(“博物馆可以采用,银行可以采用,珠宝店可以采用,存放重要图纸、文件的建筑物也可以采用。”)
谚思考:这句话中用了几个“可以”说明了什么?(说明了这种玻璃的用途广泛。你能结合生活实际想一想,用上“……可以……可以……可以……也可以……”说一句话吗?)
二、利用表格,自主学习。
◆除了:“夹丝网防盗玻璃”外,作者还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新型玻璃呢?我们来开个新型玻璃展销会吧!请各个厂家把自己玻璃的特点和作用向大家介绍清楚,以便大家购买。分组读书讨论,布置要求:读课文,画特点,想作用,填表格。
新型玻璃名称
特点
作用
夹丝网防盗玻璃
玻璃中夹一层金属丝网
防盗
夹丝玻璃
非常坚硬藕断丝连
高层建筑采用,安全
变色玻璃
反射阳光改变颜色
调节室内光线
吸热玻璃
使房间冬暖夏凉
阻挡强光和冷气
吃音玻璃
消除噪音
闹市临街建筑物采用,减少噪音
哪个厂家先来介绍自己生产的新型玻璃,注意说清楚这种玻璃的特点和作用。学生发言,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藕断丝连”的意思?变色玻璃是怎样随着阳光的强弱调节室内光线的?
板书,小结各种玻璃的特点和作用。这些新型玻璃在现代化的建筑中,发挥着多么重要的作用呀!
◆思考讨论:作者在介绍各种玻璃时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先用分类说明法将新型玻璃分成哪几种;介绍每种玻璃时,又采用描述说明法。)
《骄傲吧,祖国》
教学目标:
1、能快速阅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了解南极恶劣的环境和北极科考的内容及意义,体会科学家的献身精神和爱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用比较简洁的语言说出课文大意;学习科学家为科学,为人民,为祖国勇于探索、勇于献身的精神。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或挂图。
学生:了解南极恶劣的环境和北极科考的内容和意义。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疑问设置,导入课文
师:同学们通过自读,基本了解了这篇课文的内容,现在我们来尝试着补充一个句子好吗?
1.出示:祖国啊,为骄傲吧!
2.抽生回答。
师:金庆民是第一个涉足南极文森峰这个死亡地带的中国女科学家,在南极谱写下生命的壮丽篇章。 (填写:祖国啊,为你的女儿骄傲吧!)
师:是的,这些为科学,为人民,为祖国勇于探索的南极科考队员怎能不让祖国骄傲呢?(板书课题:骄傲吧,祖国)
二、自读提示,自主阅读
1、出示“自读提示”。
★画出生字多读两遍,遇到长句子、难读的词再多读两遍,或同桌互相帮助一下。
★快速阅读课文,进一步了解本文内容。
★不理解的地方,运用学过的符号画出来。尝试边读边批注,记录自己的阅读感受。
★思考《骄傲吧,祖国》一文主要写了什么。
2、自由读文。
3、同桌交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自己喜欢的语句。
三、检查自主学习情况
1、学生质疑词语,相互解答。
2、教师参与答疑活动,在关键处、疑难处点拨。
四、概括内容,理清线索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本文写了第一个涉足南极文森峰这个死亡地带的中国女科学家,克服重重困难,冒着生命危险,为祖国争得荣誉的事。)
2、小组交流、思考:给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1~2段):南极是“死亡地带”,进行科学考察非常艰苦。
第二部分(3~7段):“我”历经生死,发现铁矿。
第三部分(8~11段):“我”与战友们汇合,为彼此的成功而欢欣。
五、提出问题,自主学习
师:能不能告诉老师,你们最感兴趣的是哪一部分?(生自由回答)
师: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在学习之前,同学们先回忆一下以前我们学习这类课文都用过哪些学习方法?(生自由回答,师相机板书学习方法:读—画—想)
六、重点研读,加深感悟
讨论:科学家去南极考察,当时的条件怎样?请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
1、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景象,边读边体会。
2、小组讨论,自主解决。
3、小组反馈:读读认为能回答这个问题的句子或段落,并说说这样具体的描写南极科考的艰苦有什么作用?同学互相评价、补充。 (板书:险恶的天气条件:零下40摄氏度左右、终年冰雪覆盖 地形条件:山势险峻、海拔5140米 生活条件:没有人烟、没有生命的死亡地带)
4、齐读找到的段落或句子。(侧面烘托出了队员不畏艰难险阻,为国争光的豪迈气概。)
师:在如此险恶的条件下,“我”也因此经历了许多的艰难,请概括一下,“我”经历了哪些困难?全班交流。找到相应的句子读读。
5、生活的艰辛。
6、工作的艰难。
7、生命的危险。
8、虽然当时条件恶劣,“我”又经历了许多的艰难,但“我”心中却十分的温暖、火热,因为“我”觉得有一股暖暖的情谊在包围着“我”。请在文中找出体现浓浓情谊的语句。(亲人情、战友情和祖国情)
9、正因为有这么多的“情”支撑着她,所有,作者才能突过重重困难,找到矿藏。请问:“我”发现的矿藏仅仅只是铁矿吗? 出示:一个人,能为自己的理想坚持不懈地奋斗,永不停息地去探索那未知的世界,去攀登一个又一个新高度,难道不是的幸福吗? 引导学生理解“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
10、齐读最后一段,思考:最后一段的作用是什么?(点明题旨,深化中心。)
七、总结
师:文森峰这个死亡地带,没有人烟、没有生命,山势险峻,终年冰雪覆盖,冰原随时可能吞没地质队员的生命。但是当面对这样艰苦的环境时,南极科学考察的队员不畏艰难险阻,为国争光。所以我们要高呼——骄傲吧,祖国!
《江姐》
教学目标
1 自主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中的对话部分,读出人物相应的语气,背诵课文第4、5自然段。
3 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描写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的句子了解人物的内心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4 激发学生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与怀念之情,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教学重难点
由人物动作、神态、语言体会人物的内心,感受江姐的英勇无畏和视死如归的崇高品质。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朗诵诗词,导入新课,了解江姐
1 师激情朗诵《红梅赞》一词,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从这首词中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你感受到了什么?(指生畅谈,感受红梅傲雪的精神。)
2 出示《红梅傲雪图》和《红梅赞》一词,生有表情地朗诵。
3 讲述梅花的品质。继而引出:几千年来,我们中国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是梅花一样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人。江姐就是其中代表性的一位。(板:江姐)
4 出示关于江姐的文字资料,让学生抓住资料中最能触动自己心灵的文字谈感受,了解江姐。
5 过渡: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关于江姐的一个片段,看这个片段又能带给你哪些心灵的震撼。
二走进文本,感知文意,了解故事起因
1 轻声细读课文,要求:
(1)把课文读通读顺,难读的词语或句子多读几遍。
(2)思考:课文讲述的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事情?
2 读后交流:
(1)出示文中生词和一些较难读的词语,学生开火车读,老师口头解释“渣滓洞”、“阴丹士林布”等词语的意思。
(2)快速浏览全文,看课文讲述的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事情?(让学生明白课文讲述的是江姐临刑前发生的事情)
3 哪一段交代了事情的起因?找出来读一读(生读第1段)。
4 这一段中,点明故事起因的一个关键词是什么?(转移)对江姐来说,这次转移意味着什么?你是从哪些句子读出来的?(以文中的语句为依据,让学生明白江姐转移的实质)
5 作者为什么还要在这一段开头交代当时的天气情况,有什么别的用意吗?
6 面对所谓的“转移”江姐又有着怎样的表现呢?接下来,我们将与她进行面对面地交流,深入她的内心世界。
三抓好事件,品读细节,感悟江姐的品质
1 用心默读2?5自然段,思考:面对所谓的“转移”,江姐都做了哪些事?
2 读后交流。(师相机板书:塞好提纲梳妆打扮)
3 再次细细咀嚼这几段文字,哪些细节最让你心动,就在相应的文字旁写下自己的体会。(在这一环节中,重点交流江姐“梳妆打扮”的细节(出示),师做好朗读指导)
4 过渡:就在江姐梳妆打扮的同时,特务在门外不停地催促,于是江姐准备告别女室的同志。下文就是江姐与同室难友深情话别的场景。(板:深情话别)
(1)出示7—15段(11、12、13、14段用省略号代替)在音乐的伴奏下同桌合作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注意人物说话的表情、语气),练读完毕,再在全班展示读。问难友扮演者:作为江姐同室的难友,此刻你的心里在想些什么?你的心情又是怎样的?问江姐:能告诉大家你此刻的心情吗?(让学生学会设身处地地去读、去想,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
(2)老师提出自己感受深刻的词语(第8段中的“接过”和“递还”)这一接一还,接还的仅仅是一个布包吗?(交流感受同志之间的深情厚谊。)
5 引导学生找出省略号省略的部分,并把教学重点锁定在第12、13自然段——鼓励战友的细节(出示),通过朗读交流,感受江姐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板:激励战友)
6 江姐又是怎样做的呢?一起走进最后一段。(出示,指生读)(1)透过这些文字,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从江姐和这些革命志士身上你又感受到了什么?(生谈感受)(2)伴着《红梅赞》歌老师作激情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段。
四再读资料,升华感情
1 看板书总结全文,感受江姐的品质。
2 出示关于江姐的第二段文字资料(写给亲友的信),让学生明白:无数的革命后代会继承先烈们的遗志——为共产主义革命事业而奋斗,直到胜利的那一天!
3 让课文留下思考(作业):
(1)想对包括江姐在内的革命先辈们说些什么,动笔写下来。
(2)课外阅读《红岩》这部小说。
《江姐》
教学目标
1. 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边读边思,深刻领会词句的意思。学会“推敲”词语的方法。
2. 学会11个生字,1个多音字,理解2个词语。
3. 能理解课文的思路,认识插叙的段落,懂得插叙的作用。
4. 能辨析反问句和设问句,进一步了解设问句的作用。
5. 感受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钢铁般的坚强意志,体会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不忘革命先烈的斗争业绩。
重点和难点
重点:细读课文第二、三段,理解通过具体事例说明江姐高贵品质的表达方法。
难点:认识插叙的段落,懂得插叙的作用。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习生字和有关词语。
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
1. 导入 新课。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那些值得我们敬仰、怀念、纪念和永远不忘的优秀人物、英雄人物的伟大事迹。
2. 初读课文。
(1) 听录音读课文。
思考:江姐是怎样的人?从课文中哪一句话可看出来?
(2) 讨论上面的问题。(竹签子是竹子做的,但共产党员的意志是用钢铁铸成的。)
(3) 简介江姐的情况。出示人物照片、全家照片。
(4) 默读课文,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学习生字新词。
3. 检查自学情况。
(1) 多音字组词。
解(jiě jiè) 强(qiáng qiǎng jiàng )
(2) 注意下面的字的正确书写。
万籁俱寂 匪首
(3) 理解词语的意思。
令人心悸 万籁俱寂 懦夫
4. 默读课文,给课文分段。
(1)课文反映了江姐怎样的崇高品质?这些品质是通过哪些具体事例来说明的?
(a.江姐奉命去农村工作,遭受丈夫被叛徒杀害的打击,她强忍悲痛,留在丈夫工作的地方工作。B。江姐经受了一夜的残酷折磨,坚贞不屈。)
(2)根据课文内容的改变,给课文分段。
5. 布置作业 。
(1) 指导完成作业 本第1、2、3题。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 细读课文第一、二、三大段,理解课文的重点词句。
2. 理解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江姐的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1. 复习检查。
(1) 读准下面的字:倔强 解送 屏息
(2) 解释下面的词语:万籁俱寂 令人心悸 通夜未眠
2. 学习课文第二段。
(1) 听录音,思考:江姐被捕前哪些表现特别感人?
(2) 自由读课文,分别用一句话概括这一段中每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全班交流。
要点:
a. 江姐暂时与丈夫断绝通讯联系。
b. 江姐奉命去奉节跟丈夫联系。
c. 江姐得知丈夫牺牲。
d. 江姐强忍悲痛,离开奉节。
e. 江姐留在丈夫工作过的地方工作,因叛徒出卖在万县被捕。
(3) 默读课文第5、6自然段,划出体现江姐不顾个人安危,强忍悲痛的坚强意志。讨论交流,理解重点词句。
A. 她抬起头,强压住内心的悲愤……踏着泥泞的路走了。
B. 她没哭,嘴唇微微抖动,平静的吐出了仿佛经过千百次考虑的话。
(参考课后习题)
(4) 小结:这两句写人物的动作,神态,表现了人物的思想品质。
3. 学习课文第一段、第三段。
(1) 自学课文,思考:这一夜江姐怎样经受残酷折磨的?
(2) 理清课文内容后分层。(提审——受审——回牢房)
(3) “提审”与第三段哪句话连接?(“这天夜里带她出去,看来也不会例外。”)
(4) 敌人带江姐去干什么?(出示女牢房、刑具的图片)
在敌人的毒刑拷打面前,江姐坚贞不屈,表现出钢铁般的革命意志,有感情地读课文。
(5) 概括段意。
4. 布置作业 。
(1) 完成作业 本上第4、5(1)、(2)题。
(2) 读课文。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 细读课文第四段,总结课文。
2. 理清课文地层次,懂得插叙的作用。
教学过程
1. 学习课文第四段。
(1) 自学课文,思考:难友们从江姐的英雄行为中受到了怎样的鼓舞?江姐又是怎样对待同志们的关怀和慰问的?
(2) 理解重点句。
“竹签子是竹子做的,但共产党员的意志是用钢铁铸成的。”
用“钢铁铸成的”跟“竹子做的”做比较,为了说明什么?
完成作业 本第5题的第3小题。
2. 总结课文。
(1) 课文第一、三段主要记叙了什么?(江姐经受一夜折磨的经过。)
(2) 第二段主要记叙了什么?能不能把这一段插叙去掉?(第二段的插叙给江姐的英雄事迹做了必要的补充和铺垫,把事情的起因交待清楚了。)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写江姐在刑讯室里坚贞不屈的那部分和难友们给江姐写的致敬信。
4.布置作业 。
(1) 完成作业 本上的练习。
(2) 背诵难友们给江姐的信。
《我的“长生果”》
这篇略读课文是著名作家叶文玲的一篇散文,主要是回忆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阐明读书的特有感受以及读书对自己生活的影响,全篇情感真挚,层次分明。作者满含深情地回忆了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他的读物由叫做“香烟人”的小画片到连环画,到文艺书籍和中外名著,阅读的范围与深度在不断增加。在醉心的阅读中,由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到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不仅扩展想像力,锻炼记忆力,增强了理解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写作能力。作者在读写的实践中,逐渐悟出了读写间的关系和写作方法: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些“鲜味”才好;作文,要写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本文情真意切,真实可感。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
一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领悟作者对书的情感,体会作者所悟出的道理;二是结合实际明白读写间的关系,学习一些读写方法,并继续开展综合性学习。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特别是阅读课文的教学应着重指导学生把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读书方法勇于阅读时间,因此教师应该让学生自主学习,围绕课文的重点、难点,凭借课文前的“阅读提示”,引导学生读书、思考、交流、讨论,鼓励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逐步提高阅读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成为自己的学习主人。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更多发挥自己语言和才能的空间,鼓励学生大胆想像、发现、质疑、创新。在这种师生互动的的教学过程中,体现学生的价值,把课堂学习变成学生学习的乐园,使学生向学、乐学、爱学,让课堂大放异彩。
1、认识“扉、瘾”等生字,并通过互相提醒认清字形,读准字音。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重点感悟作者从读书和作文中受益的语句。
3、学习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理解感悟作者从读书和习作中受益的语句,并学习作者的读写方法。
让学生搜集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
一、谈话导入,激趣读文
1我们都知道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都是离不开书的:
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皮罗果夫也说过:“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社会,它能够陶冶人的感情和气质,使人高尚。”
书又好比是源泉,好比是船只,好比是顾问……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我们一直在和书进行着有趣地对话。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关于读书的文章。
(板书课题。)
2、读了课题以后,你想知道什么?这是一篇阅读课文,要求同学们运用平时的学习方法自己读懂课文,在课文中找到答案。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每一个字音,把课文读通顺,记一记不认识的生字。
2、和同桌交流自己记生字的办法,并互相读一读课文。
3、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看自己能不能找到问题的答案:
问题:
⑴ 我的“长生果”指的是什么?
⑵ 作者写了童年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
4、汇报交流读书的收获。
默读有助于思考,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三、精读课文,理解感悟,体会情感
1、再读课文,想一想作者在童年是怎样读书的?作者在作文中悟出了怎样的道理?把自己感受深地方多读几遍,画出相关的句子并做批注。
2、小组交流读书的体会。
3、全班汇报交流读书体会:
⑴ 作者在童年是怎样读书的?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找到相关的句子读一读,并说说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看叫做“香烟人”的小画片时津津有味;看连环画时废寝忘食;读文艺书籍时不求甚解;读中外名著时如醉如痴。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读书的体会和方法学习作者写读书笔记:记书中优美的词句,记描写的精彩段落,并在自己的作文中借鉴运用。
⑵ 作者在作文中悟到了怎样的道理?
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作文要写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
⑶ 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作者说书是“我的“长生果”。
⑷ 引导学生读出自己感受深的句子并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