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21
2023-02-21
2022-12-24
2022-12-12
2022-12-11
更新时间:2023-11-21 08:44:23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2023-02-21
2023-02-21
2022-12-24
2022-12-12
2022-12-11
我非常好奇绿豆芽是怎么长出来的,于是,我准备做个实验,在妈妈的指点下我取了泡豆子要用的材料。
我把六张纸巾放在上面,把豆子放进去,又倒了一些水。准备工作完成了。
第二天早上我去上学,在学校里我很担心豆子死没死?水干没干?终于挨到了放学,我飞奔回家,到了家我立刻把纸巾挪开,令我惊讶的是豆子不仅没死而且长高了!是不是被仙女施了魔法?不是,嫩芽都是靠自己拼命努力长出来的,也许,它也想看看蓝蓝的天空,看看这美丽的世界吧!
原来豆子只比米粒大一点,而现在已经像手指那么大的哩!刚长出来的嫩芽像婴儿的皮肤一样白,像我们的牙齿一样白呢!
过了几天我满心期待地去看豆子嫩芽又长大了一厘米,我兴奋极了!我又看见豆子的外衣破了,这是因为豆子变胖了,所以把它的外衣撑破了。就像我们变胖了,穿以前的衣服也会撑破似的。
豆子越长越弯,越长越长。当它长成的时候,嫩芽大约是两厘米。我迫不及待地把它炒了,可香了!我还听姥姥说绿豆有清热,解暑,调五脏,解诸毒的功效呢!
多么可爱的豆子!多么有趣的实验!我真是越来越喜欢它了。
黄豆芽,你们是不是一听这个名字都认为是吃的呢?哈哈,那你们就错了,其实他们是三只可爱的小狗哦,而且是亲姐弟。
有一天,我们回老家,发现家里多了三只毛茸茸的新成员。我们刚下车,三只小狗就围上来,一边摇尾巴一边围在我们脚边舔我们的脚。其中一只全身黄毛,像个黄色的小毯子;一只身上是黄色的,但嘴巴和胡子是白的,头上还有一撮像包公头上的月牙一样的白毛,所以妹妹总是喊它白胡子星旋;还有一只最小的,全身都是黑色,像个黑绒球。我给它们三个起了个名字:黄黄、豆豆、芽芽,简称黄豆芽。
在家住的这些天,我天天看着它们,跟它们玩,和它们赛跑,我走到哪儿它们就跟到哪儿,像三个小跟班。它们最喜欢我给它们挠痒痒,我一挠他们就躺下来,四脚朝天,有时还舒服得闭上眼睛,非常安静。它们还会给我们帮忙,有天夜里我们捉的鸡跑不见了,是黄豆芽它们三个帮我们找到,还堵着鸡不让它们往外跑,一边汪汪叫我们过去。别看它们还小,看家可是好手,夜里一有动静它们就叫。
我非常喜欢这三只小狗,它们是最可爱的。
夹豆子,看图写话小猴子夹豆子看图写话小猴子夹豆子今天,我们班举行了夹豆子比赛。
老师让我们用右手拿筷子夹花生米。用一分钟的时间,看谁夹得多,谁就是冠军。教室里立刻鸦雀无声,只剩下噼噼啪啪的声音,当我夹不住的时候,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分钟过去了,我夹了27颗。老师却说这是一个小热身......
老师又说现在把黄豆倒进碗里用右手夹,还是用一分钟。老师说:“不能用筷子插,这样算犯规。”随着老师倒数三秒钟,我做好了准备。老师说:“开始!”我夹啊夹。一分钟到了,我得了第三名。用左手夹连第三名也没得上。张子涵代表我们组参加班级比赛,夹了24颗,得了亚军。
虽然班级比赛我没上去,但是我的动手能力提高了!真高兴!
采豆是田琳阿姨发起的,她引着我和妈妈走向她家门前的田里。我看见那里满畦满畦的绿色,豆秧上结满了豆荚。
妈妈下令:“李子航,你就采50个。”我想:50个啊!那要采到猴年马月啊?
田琳阿姨说话了:“采豆子先要摸,那些摸起来硬的,就是成熟了的。”
我妈又说:“要采下面的。”
我先摘边上的,摸一个,摘一个,摸一个,摘一个,觉得挺好玩!一会儿,篮底就躺了一些豆荚了,我以为自己采得很快,一看妈妈,她的篮子里都一大堆了。于是,我加快了速度。我妈又说:“要采朝阳的地方的,那些要长得好。”我就专拣朝阳的地方摘。
嗯,硬的,朝阳的,下面的;下面的,朝阳的,硬的……采着采着,我感觉无聊起来。不经意间,我发现菜地旁边有个鸡笼,里面有两只鸡,一公一母。我摘了一个豆荚,剥开,扔了一颗豆子进去,那母鸡马上就跑动起来,但它左找右找没有找到豆子。我就把整个豆荚都扔了进去,那鸡啄了几下,走开了。我又剥了一颗豆子,用了一点力,再扔到了那只鸡面前。那鸡似乎惊了一惊,后退一步,咯咯咯地叫着。但那豆子明显地诱惑着它,没过一秒,它又过去啄豆子了。豆子的味道显然比豆荚好,母鸡啄了七八下,还意犹未尽的。
这时,妈妈问我:“李子航,你采了多少啦?”我一听,忙又开始采起豆来。豆子还真是不好采,叶子还弄得我痒死了,我看到边上有一把镰刀,悄悄拿起镰刀,眼疾手快地砍断了一棵豆秧,然后拿着豆秧摘。
真采得高兴,突然妈妈往我这边走来,我马上把镰刀扔进草丛里,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低头数豆荚:“1、2、3……23、24、25。”啊?采那么辛苦,只有25个?忽然,我灵光一闪,一个豆荚至少有2颗豆子,这样,我已经超过50颗豆子了,任务完成了!可是,我又怕妈妈说我,所以,我趁她不备,把我的豆荚倒进了她的篮子,哈哈,她再也分不清哪是我的,哪是她的了!
以前我只知道吃黄豆,但从来没有泡过黄豆。好奇心驱使我动手。所以,我今天泡了一碗黄豆试试。
我在碗里倒了一些水,又放些黄豆。之后,便把黄豆端到桌子上,目不转睛地盯着那碗黄豆。
过了差不多1分钟,水面上浮起了一层白色的漂浮物,一块一块的。这碗泡黄豆的水就像大海,而这些白钯漂浮物不是这片“大海”上的一座座岛屿。
又过了一段时间,黄豆的皮开始皱了起来。我百思不得其解,只好询问妈妈。
妈妈说:这是因为黄豆还没被水泡大,可它的皮却已经胀开了,所以就皱起来了呀。“
我又泡了好一会儿黄豆,终于把它们泡大了。黄豆们个个精神饱满,就像一个个英勇的战士,随时准备冲向战场。
我泡好了黄豆,便把它们交给了妈妈,等着她为我们烧一桌美味佳肴。
粗心大意给我上了一课。
星期五晚上,妈妈给了我一些豆子。这些豆子小小的,干干的,硬硬的,颜色绿油油的。于是我问:“这是绿豆吗?”“不是,这是黄豆。”妈妈答道。我非常惊奇:“可为什么它是绿色的呢?”妈妈微微一笑:“等你观察完,你就知道了。”听完,我更急切于观察了。我拿了一个碗,把豆子们放进去,倒了点水,放在厨房里。我没待在那儿,我洗澡去了。
洗完澡,大约过了二十分钟,我兴奋地来看我的豆子。豆子的外壳变软了,其他似乎没什么变化。我剥掉了两颗豆的外壳,里面是黄色的!我终于相信这是黄豆了。这特殊的两颗豆,我把它们放在碗里的最旁边,以便区分观察。这时已经是深夜了,我很困,上床睡觉去了。
第二天早晨,我把早上的所有准备工作都做好,正要休息时,才想起去看看豆子。哎呀!豆子的水非常浑蚀,水面上冒着白泡,闻着特别臭。我赶忙问妈妈:“这是什么呀,那么臭!”妈妈快步走过来,一看:“呀,发臭啦!我帮你换水。”她接过碗,把臭水倒掉,接着用清水搓洗了几遍,然后沥清豆子,最后装了一碗清水给我。我又可以继续观察它了。
后来,豆子的外壳几乎全部都裂开了,虽然没有我想像中会发芽那么好,但是观察的乐趣是无尽的。
早上,爷爷从地里摘来了一大捆黄豆杆子放在院子里,上面挂着许许多多的豆荚,脆生生地躲在绿叶下。奶奶看见了,就搬了一个凳子坐下,熟练地开始剥豆了。我看见了,兴奋地也搬了一个小凳子坐下,准备一起剥豆子。
我学着奶奶的动作,但是我的手指甲太小太软了,怎么捣鼓都不能使豆子张开嘴巴。我瞧了瞧奶奶熟练的手势,好奇地问:奶奶,您是怎么剥开的呀?奶奶看到我苦恼的小表情,噗嗤一声笑了出来,亲切地凑过来说:你的手指甲太软了,所以很难剥开。听了奶奶的话,我的小脑袋瞬间耷拉了下来。沮丧地不知要怎么办才好。但奶奶紧接着话风一转:也不是没有别的办法,你瞧,像这样,抓住豆子外衣的两个角,往不同的方向拧,它就自动露出一个大口子啦!我连忙学着奶奶的样子,用力一拧!哎呀,小豆子圆溜溜的小脑袋就露出来了,太有趣了!我又迅速拿起另一颗,一拧,一挖。嘿嘿,我满脸傲气地将这些嫩嫩的豆子放进碗里,看着豆子在碗里转悠了一圈,才安安静静地躺在那儿,别提多带劲了。我越剥越快,豆子越堆越多,奶奶看了都赞叹不已。
中午,奶奶把剥好的小豆子烧给我们吃,我吃着我剥的豆子,觉得无比满足,似乎今天的豆子更好吃了呢!
有一次,在一个不知名的小镇上下了一场黄豆雨。哗啦啦地洒下来,许多人走出家门看热闹。
“快接呀!快接呀!”在人群中冒出这样一句话。
像是这句话提醒了人们,大家纷纷从家中拿出缸、盆等容器来接,人们喜滋滋的。可乐极生悲了:黄豆雨越下越大,把人们的头砸得痛极了,大家急忙跑进家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放在外面的容器,因为越下越大的黄豆雨盛得满满的。
雨停了,人们又从家里走了出来,当他们看见那么多黄豆时,欣喜若狂。
任何人都行动起来:有的小女孩弯腰捡着,两只辫子像蜻蜓的翅膀;有的大人往尼龙袋里倒着孩子捡来的黄豆,小心翼翼的,生怕有一颗掉了……
这是一个多么欢乐的日子啊!
直到现在小镇里的人民还等着下黄豆雨哩,不过,那块云再也没从那儿飘过。
今天早上我去厨房时,发现有一盆豆子被水泡着,我觉得很奇怪,就问妈妈:“妈妈,这些豆子是做什么用的呀?”妈妈回答道:“今天下午你就会知知道的。”
果然在下午我就知道了,这些豆子是干什么的了?原来是去磨豆子做豆浆呢。发现豆子的用处后,我就磨着姥姥带我去别人家磨豆子,磨了好半天,姥姥才答应带我去。
其实我以前是见过磨豆子的,石磨是很大很大,有一个杆子推着走的。可这次见到的可跟以前见到的那种不一样,是小小的一个,只有一只胳膊长的那种,两块平整的大石头落在一起,在中间有一个孔,有刚出生的小孩拳头那么大小,用来往里放豆子,上面有一个铁钢做的把手,用来转动磨盘。你别看这种石磨小,可转起来可费力气了,我去拉了几下就累的喘不上气来了,实在太重了。
姥姥看到后笑着说:“傻丫头,空磨是转不动的,只有放上了豆子,放上水转起来,才会省力气的。”旁边的人也笑了起来,弄得我一阵大脸红。
姥姥开始磨豆子了,开始先刷了刷石磨,因为我们的石磨好久没有用了。刷好后,姥姥用勺子勺了些豆子,大约有二十几粒,放进了石磨上面的洞里,姥姥说那是磨眼,之后转了几圈,又放了点豆子,又拉了拉上面的把手转了几圈。几勺豆子下来,我看到两个磨盘中间流出了白色的豆汁。直到一盆豆子都磨完,我闻了一下,那淡淡的豆香扑面而来。
回到家后,姥姥开始煮豆浆了。煮到快开的时候放些盐,防止溢出锅来,我尝了一口,真香啊!
上个月,大姨家的小狗“妞妞”下崽了,下了两只小笨狗,给了我一只,我管它叫“逗逗”,时间长了它就叫“豆子”了。
“豆子”是一只小公狗,雪白的身体上长着大豆似的褐色斑点,特别可爱,它的大眼睛、微微下垂的三角形耳朵,别提多好玩了。
那天我去洗手,“豆子”跟来了,我向着它眨了一只眼,它也向我回了一个同样的眼神,可把我逗坏了。我洗完手,一会儿没见它,“豆子”竟自己玩了起来:把它的“小被子”踩在脚下,用牙把被子盖在身上,一会儿它自己出不来了,在地上打起了滚儿,小被子把它裹得越来越紧,急得它“汪汪”直叫。如果不是我及时“救”它的话,恐怕它要当一辈子“木乃尹”了。
还有一次,我出去遛狗,“豆子”像不认识我似的见谁就跟谁跑。我和一个小伙伴聊天,过了一会儿低头看看狗,可是它却不见了。啊!?再一看右边,“豆子”正撅着个小屁股跟着一对中年夫妇走呢,使我哭笑不得。
但是,好景不长,老妈嫌它在家里随地大小便,而把它物归原主——还给了大姨家。哎,叫我怎么办,我多么不舍得把它送走啊。那天后,我们家清静了许多,我在小区里玩儿,看见别人和狗玩儿时,我总会把目光定格在狗那里,一直到那狗走远……
今天是我的生日,老妈说给我买一辆山地自行车,但老爸不同意。我说:“如果不买自行车,就把‘豆子’抱回来。”我多么想念“豆子”呀!
“啾,啾,啾……”我被大自然中美妙的声音惊醒,慢慢地睁开了眼,呼吸了一口新鲜的空气。
我洗漱后,正要去后院,一推开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风中含着露水与一阵阵淡淡的黄豆味。
只见地上铺满了黄豆荚,像给院子盖了一层层的秋色。这黄豆荚一连晒了好几天了,要晒的压去黄豆宝宝能蹦出来做运动。几乎已没水分,爸爸才拿起一根又长又粗的木棒,戴个草帽,在火辣辣的太阳下不停地打黄豆荚,黄豆宝宝像一个个调皮的小孩子在玩蹦蹦床。
爸爸把黄豆荚上的黄豆全部都打下来,再把豆杆一捆一捆地绑起来,放在屋檐下晒干,拿到厨房烧火。爸爸用畚斗把晒干了的黄豆装进了麻袋里,像是黄豆宝宝要冬眠。
我也学着爸爸的样子做,打黄豆,收黄豆。这个劳动,我是不会错过的,我虽然打得满头大汗,可是我很快乐!因为我也为爸爸妈妈做了一件事,我觉得很有意义,因为这让我懂得了只要付出了,就会有回报和收获。
老师叫我们种植物,我左思右想:种什么好呢?家里只有每天能喝到美味的黄豆,就它了。
傍晚回到家,我急忙拿出一把黄豆和一个透明杯子。我发现干黄豆又硬又小,呈圆形,每颗黄豆都有一个黑点。我把黄豆扔进放水的杯子里,过了一会儿,去看泡的黄豆。我又发现有些黄豆鼓起来了,是水泡软的原因吧!没想到才几分钟就成这样了。我的心情是无比期待,盼望小黄豆们快快长大。
隔了一两天,我着急地看了一下,居然还没发芽,急死我了。会不会是我水放得太多,会不会捂得太严了?还是其他什么原因?这时有经验的哥哥看我垂头丧气的,他给我支了个招。在杯子下面放打湿的纸巾,把黄豆放进去等奇迹发生。
这两天,黄豆生长得很快,由黄变绿,那小芽儿伸出细细的,嫩嫩的,尖尖的芽,像探出的小花,妙不可言。
期盼已久的黄豆终于变成黄豆芽了,真让人开心!
外面,冷冷的,而我们的教室里却热火朝天——我们正玩着有趣的夹豆子比赛呢。
我们将一张大桌子放在教室中间,参加夹豆子的同学两人为一组,各自都有两个杯子、一双筷子和160颗黄豆,在一分钟之内,看谁将较多的黄豆从一个杯子夹放到另一个杯子里。打头阵的两个同学上场了,他们目不转睛地盯着黄豆,不停地夹着,刚开始还挺冷静的。后来,手忙脚乱起来了,大概看着对方夹得比自己快,就慌了神,反而夹得更不顺利了。我真替他们着急。看来,心理素质是多么重要。看了几组同学,他们都是这种情况,在1分钟之内,谁都不能超过25颗,而孙鹤朋更加搞笑,可能是因为手眼不协调,本来想夹那颗大的,可是,手却夹了这颗小的;想夹这颗小的,刚夹到一半,豆子又滑下去了……当主持人公布说:“孙鹤朋夹了8颗。”场上立刻哄堂大笑,笑声淹没了孙鹤朋的尴尬。
过了几分钟,轮到我和谢思雅对决了,我紧张得不得了。计时员一声令下,我马上开始夹,左夹夹右夹夹,怎么也夹不上来!本想夹这颗的,可它像一个调皮的孩子,与我玩起了捉迷藏;好不容易快夹上来了,它又跑回了杯子里,真是太欺负人了。眼看谢思雅都夹了好几颗了,正当我急得不得了时,幸亏主持人蒋祚程教了我一招:让我夹边上的,选大的豆子夹。我尝试着做,嘿,真别说,这办法还真管用!没几秒,我就夹了好几颗,可正当我摸出点门道的时候,比赛时间却到了,我只夹了十多颗。看来,夹豆子这项游戏也不容易玩啊!
接着,轮到了赵永靖了,不知道能夹几颗,我暗暗替他担心:他会不会失手呀,幸运星能落在他的头上吗?事实却不是这样,只见他敏捷地把豆子夹上来,一颗、两颗、三颗……动作开始变得越来越快,我们都惊讶起来,没想到小个子的他能夹得这么快,当主持人宣布赵永靖夹了三十多颗的时候,我们都惊呆了,没想到赵永靖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呀!教室里立刻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夹豆子的冠军也自然落到了赵永靖的头上。
一天,阳光明媚,窗外的天气格外的好,阳光洒满了整个屋子。
小红和奶奶坐在房间里一起剥豆子。奶奶的身后放着一个大大的篮子,里面装着冬瓜、南瓜还有黄瓜。桌子上放着一个小篮,里面装着豌豆,还有一个小碗,里面装着剥好的豆子。
奶奶和小红剥得满头大汗,才剥了大半碗豆子。奶奶因为年纪大了,弯着腰,精疲力尽地剥着。小红看到奶奶样子,连忙跑到奶奶身后替奶奶捶背去了。奶奶欣慰地说道:“小红,你真是个孝顺又懂事的好孩子。”小红说:“奶奶,我只是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而且老师也说过我们要尊敬老人,百善孝为先!”
你们见过黄豆跳舞吗?如果没见过,那就跟我来吧!我还会教你黄豆跳舞的秘密呢!
首先我们要准备一些黄豆,还要准备一根吸管,把吸管的顶端开一个托盘,再把黄豆放在托盘上,一切就算准备就绪了。我先用嘴巴对着吸管的另一头,鼓起塞帮,使尽全身力气,向吸管里吐气。只见黄豆在空中跳起了舞,它跳得绝对不亚于杂技运动员的表演。黄 豆在空中条了十五秒钟,又重新回到了托盘上。
这时候,周旭闪亮登场,决定与我一决高下。我接受挑战,一场肺活量的比拼开始了。我又一次鼓起腮帮,吹了起来。10秒,15秒,20秒,我与周旭都累得满脸通红。终于,我没坚持住,输掉了比赛。我的成绩是24秒,而周旭的成绩是25秒。这场比赛真有趣。
我觉得让黄豆跳舞既有趣,又没有危险,也可以练肺活量。
今天,老师要我们回家去泡一些豆子。放学回家,我便向外婆要来了一些黄豆和一个碗,把黄豆泡在水里。这些黄豆有的在碗里挤来挤去,有的在另一颗黄豆上蹦蹦跳跳,还有的在水里滑过来滑过去。别提多有趣了!
第二天早上,我急匆匆地跑向客厅去看看我亲爱的小黄豆们。哇,黄豆变大变胖了,但是有的还皱巴巴的,看上去像一个满脸皱纹的老婆婆。我问妈妈黄豆为什么会变大变胖,妈妈说:“黄豆吸足了水份,自然而然就大了。”我恍然大悟,终于知道了原来黄豆也是有生命力的。
第三天,我又满怀希望地去看我亲爱的小黄豆,我发现了一个突起部分,看起来马上要破裂似的。黄豆里的“小生命”好像呆不住了,想去壳外呼吸新鲜空气。可它为什么会有一个突起;部分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上网查了一下相关资料,才知道原来这个突起的地方是黄豆的发芽处,只要几天就能发芽了。
第四天,我迫不及待地又去看黄豆,结果让我欣喜若狂:黄豆的芽居然已经破壳而出了,有的就像一只黄澄澄的小鸭子,有的像一根弯弯的短绳子,还有的像蜗牛的壳。我拿起一颗黄豆,说:“你长得好快啊!”黄豆向后一倾,仿佛在对我说:“小主人,等我熟透了,要去看看你的嘴巴干不干净哟!”
泡豆子不仅给我带来了乐趣,而且还让我大开眼界,学到了许多知识。
轮到我上场了,我心里很紧张。我想这可不能输啊!看到前面同学的动作,想起了小刚的动作,把筷子合在一起往袋子里一戳,豆子轻松的躺在上面。我的对手是小明。这次上场的都是重量级选手―双方队长。看来比赛肯定会更激烈。
一开始,我轻松地夹起了豆子。我一只手小心翼翼地接着筷子上的豆子,生怕它掉下来。可后面就不太顺利了,豆子怎么像抹了油是的?怎么夹也夹不住,我往袋子里一戳,看豆子没有掉,我赶紧一路小跑。到了前面的杯子那里,我赶紧把豆子放在了杯子里。心想:“有了技巧,一定会赢的。”一个转身回到终点,我们经过好几回合,终于时间到了,我们停止了比赛。
最后我们队险胜。可把我们高兴坏了。我将总结的经验,传给了我的队友,相信我们一定会越来越棒!
昨天我泡了几粒豆子,过了一夜我再次观察豆子:它变大了,有一层软皮,长着白白的毛飘来飘去。对了豆子还很胖,因为豆子喝饱了水像胖娃娃一样,真是太妙了!
第二天早晨,我起床穿起衣服,迫不及待地跑到豆子身边观察了一下,没有变化。再次观察,发现豆子长出一个像疙瘩一样的东西。我去问妈妈,妈妈说:“可能是豆子里的小芽在共豆子呢。”我兴奋极了说声:“奥耶!”原来豆子里面有小芽呀。
第三天我又观察了一下,“啊······豆子竟然一成不变,太不可思议了。”我高声喊道。不是爸爸说今天会发芽的吗?难道爸爸在骗我?太让人伤心了。“呜呜呜呜呜······”
第四天我又观察了豆子,心里希望这下要变要变呀!“啊!”“竟然还是一成不变。”我大声喊道。妈妈问:“怎么了儿子?””它还是没有发芽。”妈妈说:“豆子不变是你的错,因为你放的水温不适合它,还有你泡的豆子是去年的。”“知道啦。”我垂头丧气的回答道。
这次经历了4天的泡豆子失败了,以后我会一切都准备好再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