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21
2023-02-21
2022-12-24
2022-12-12
2022-12-24
更新时间:2023-12-24 09:03:08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2023-02-21
2023-02-21
2022-12-24
2022-12-12
2022-12-24
“哈哈,我翻了17页!”“哎,我只翻了9页,肯定是倒数第一了。”咦?大家肯定要问了,这些声音是从哪儿来的呢?不要急,听我慢慢道来。
我刚进学而优课室的大门,就看见老师桌上有一本本书,旁边还放着一捆筷子,我的好奇心一下子就被提起来了,这到底是要干嘛呢?只听见老师说:“这节课,我们来举行‘筷子翻书’比赛”。老师话音刚落,同学们就欢呼起来,不过还没持续多久,便停了下来,因为大家要听老师讲规则,不然怎么能赢呢?规则大致是这样:一分钟内,看谁用筷子翻书的页数多,谁就赢;关键手不能碰书,而且翻多页了就得重翻。
我首先上场,虽然我表面跃跃欲试,但我心里却忐忑不安,毕竟是第一次尝试嘛。老师的“开始”发号声火速传入我的耳畔,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用筷子翻起书来。由于书面很硬,很容易就翻过去了。我心想:这有什么难的嘛,看我给你翻个70页。可没想到里面的书页可没那么听话了。因为书页很薄,筷子又那么细,真是“雪上加霜”啊!看我的三大连招,戳——掀——按。耶!过程开始相当顺利,可没过多久,又“败下阵来”。唉,只翻了11页,不过没关系,这已经是一个很好的成绩了。这场比赛就在一阵欢呼声中结束了。
通过这场比赛,我觉得其实失败并不可怕,害怕才可怕。每一场比赛,都是需要努力才能取得好成绩的,我一定会吸取教训,让下一次比赛的冠军称号无法逃出我的“魔掌”。
中国是一个有多种文化的东方国家,自然就有异于他国的民族风俗。比如我们日常生活中吃饭用的筷子。
筷子嘛,说白了就是两根前细后粗的棍儿条,为中国人食用食物的主要工具。西方国家用的工具都是刀、叉、勺子,使用简单。而中国的筷子相比之下就难多了,它需要你的五根手指密切、团结地合作。这样的使用方法学习起来是非常困难的。相信你不会忘记小时候学用筷子时的无奈吧?
但是,从这个工具中也能表现出我国的文化和智慧。你可能会嗤之以鼻:两根棍条,能有什么玄机?且看西方,金属制的餐具,造价昂贵。筷子用料少,又易制作,在此,我们岂不能看出祖先环保、省力的思维概念?
其次再看使用方法。众所周知,中华民族的创造力是巨大的。刀、叉使用方便,拿起就用,而筷子则要让手指费一番周折,可以看出祖先用独特的创造力制作出了异于他人的工具,也想出了异于他人的使用方法。而通过手指间的配合,也能锻炼手指的灵活程度。
筷子还有一特点——方便。西式餐具需用双手使用,筷子则只用一只手就行了,这在某种情况下是有很大的好处的,这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
写到这儿,我想起了表弟以前学用筷子时,与我的对话:
“哥,中国人为什么要用筷子?”
“因为筷子制作简单又锻炼手指啊。”
“那为什么我觉得很复杂?”
“因为只有聪明人才学得会。”
由此看来,中国人使用筷子,也是我们的智慧所在。
“彦彦,指头不要翘起来,筷子的握法怎么还是错的!”吃午饭时,妈妈搬出她的大嗓门,又说起我耳朵都快听出老茧的话。为了防止老妈有下一步的过激行为,我赶紧把指头缩了回来。
哎,不知从何时起,我握筷子总是把食指翘得高高的,这样才夹得住菜。以前妈妈说我时,我还总是反驳:“你试试,像我这样翘着食指你能夹得住菜?这叫技术。”我大言不惭。
可今天妈妈是抓住不放了,嘴里唠叨着:“这么大了,连筷子都不会握,像什么话?今天我先教你怎样握好筷子。”说完,便放下饭碗,一副不把我教好不罢休的样子。
妈妈做着示范动作,“中指放在筷子的中间,食指和中指拿好一只筷子,大拇指起固定作用,无名指垫在另一只筷子下面,小拇指也一样......”如此这般,听得我脑袋都晕,比舞蹈动作还难!我只好照老妈教的去做,夹菜试试,没想到纠正后夹东西根本就夹不住,感觉特别扭,吃着吃着食指又翘起来了。
妈妈又发话了:“彦彦,你的手法一定要纠正过来,现在觉得不习惯,但慢慢会好起来。”不过,我有个疑问,妈妈所说的握筷子“标准姿势”真的有那么重要吗?能夹住菜那才是关键。
古人云:“民以食为天”,意思是说吃饭是天大的事。我的工作就跟这天大的事有关——给就餐班的同学发筷子。
话说这个学期初,老师在选发碗筷的同学的时候,好多人都举了手,我也踊跃报名。老师指定了邱奕,但我也很想干这份工作,于是就凑到邱奕旁边小声说:“要不要我帮你发呀?”还没等邱奕回答,老师就笑着说:“那你俩一块发吧!一个人发碗,一个人发筷子。”听到这句话,我好高兴呀!
每天上午下了最后一节课,我就第一个冲进洗手间,迅速地洗完手,回到教室发筷子。同学们洗过手,取了餐盒,纷纷来领碗筷,我和邱奕就给每人发一个汤碗和一双筷子。这份工作我干得很开心,也很轻松。
但有一次,我发筷子时有点儿心不在焉,时不时地东张张西望望,突然一位同学从座位上站起来,走了过来,我心想:不吃饭,是想干什么呢?他气呼呼地冲着我说:“你发的是什么筷子?!一个这么长,一个又这么短,叫我怎么吃饭呀!”我一看,可不是,根本不配对嘛。我赶紧说:“不好意思啊!”边说边给他发了一双新筷子。
我很喜欢我的工作,虽然很平淡,但这工作毕竟是跟吃饭这天大的事有关,马虎不得。
现在我已经是一个中学生,我还有一个姐姐,比我大七岁,姐姐特别疼我。因此,我和姐姐关系特别好。我们不仅是姐妹,而且是朋友。
从小,我就是一个左撇子,不管是用剪子。吃饭甚至是写字我都用左手,当然我也用左手拿筷子,是姐姐教会了我用右手:
“甜甜,你怎么老用左手拿筷子?你要用右手。”姐姐说。我撅起小嘴说:“我是左撇子,当然用左手,用右手我不会嘛。”“不如我教你吧,学会了用筷子那写字也就用右手啦。”“好啊,好啊!”我高兴地说。“老妹,你看你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夹住筷子,再去夹菜不就行了吗。”
在姐姐看来很简单的动作可是我做起来却很难。我总是习惯于左手,吃饭时我按照姐姐的方法做,可是总是弄米粒或打翻了碗,姐姐终于看不下去了。她用手握着我的小手,按正确的方法教我,可我每次用筷子是都会把在旁边的姐姐弄的满脸米粒、菜汤。妈妈都看不下去了,嫌我太笨,弄脏了姐姐的衣服,可老姐还是不厌其烦的教我。终于,我学会了用右手拿筷子,理所当然,我也学会了用右手写字。
以前,我用筷子也常会用一根筷子插,也是姐姐教会了我用筷子要用两根夹,筷子是成双的。现在我明白了,筷子是成双的,我和姐姐是成双的,我离不开姐姐,姐姐也需要我。我们的心中都各有一根筷子,而这两根筷子组成了一双,分不开,割不断┄┄
我和姐姐是一双筷子,一双骨肉相连,无法分割的筷子!
星期三的体育课上,教我们体育的李老师对我们说:“在下个星期三,我们年级要举行用筷子夹橡皮比赛。”
我听到这个消息后,心怦怦直跳。心想:完了完了,我拿筷子的手法一直不对,就此,爸爸妈妈也教了我好久,可我怎么也学不会。这时的我,心里就像有几十个水桶,七上八下,弄得我不知所措。回到教室,林老师对大家说:“在夹橡皮比赛中,要正确使用筷子。正确使用筷子的手法是:拇指食指在上,无名指小指在下,中指在中间。”并用筷子给大家做了示范。
周末回到家,我马上按照老师教我们的方法去练习。一开始,我先拿花生练习,花生圆圆的,滑溜溜的,我拿筷子的手十分僵硬,无法并拢夹起花生,手心也已经开始慢慢出汗了,我心慌意乱,烦躁不安,很想放弃。奶奶在一旁看穿了我的心思,和蔼地对我说:“慢慢来,不要着急,你可以的,加油!”我休息了一会,重新鼓起了勇气,瞄准了一粒最大的花生,轻轻地把花生夹了起来。一粒,两粒,三粒……就这样,我连续夹了十多粒。练习完夹花生,又拿橡皮接着练习,就突然感觉橡皮比花生好夹多了。我便连续练习了好多遍。
时间过得飞快,就到了比赛的日子了。虽然一分钟才夹到18个橡皮,没有得到奖,但在这过程中,我学会了正确使用筷子,这也是一种收获。
正确使用筷子是中国人餐桌上的礼仪文化。感谢学校举行了这个比赛,才纠正了我以前使用筷子的错误。
今天再次翻开欧·亨利的短篇小说,又收获一份惊喜。他笔下小人物美好的心灵,向我们展示了人性之美。
深秋之时,琼西患上了难缠的肺炎,心如死灰的她,躺在床上望着窗外那株常春藤,绝望地认为最后一片叶子掉落的时候,她的生命也会随之结束。她没有一丝求生的欲望,这让医生和她的好友苏都很着急,就在此时,一位艺术事业很失败的老画家救了她。经过一个风雨交加的寒夜后,琼西惊奇地发现竟然还有一片常春藤贴在墙上,这也让琼西燃起了生的希望,同时意识到了自己是多么可笑。苏告诉她,其实墙上的叶子是贝尔曼先生画的,他冒着寒风和冰雨,为琼西画上了一片叶子,画上生的希望。
贝尔曼是一个失败的画家,一副杰作等了20多年却连第一笔都没有落下,他火气十足,经常嘲讽别人,但却拼尽全力为别人点燃生存的希望,即便最后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欧·亨利笔下大多是一些小人物,但通过他细致温情的描写,总能让人有不一样的感受。虽然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但依旧保持有高尚的品格,留存着一份美好在心里。
同时,我们也领会到了信念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正如琼西,把最后一片叶子当成自己生命的寄托,当她知道叶子没有被风雨吹落的时候,自己也变得积极起来,病也痊愈了,尽管这看起来有些荒唐,但也说明了一个人的心态至关重要。只要心存希望,那片叶子便永远不会凋落。即使眼前的一切再糟糕,我们也要心向阳光,大胆地向前走。
实验上说把筷子插进装米的杯子,抓住筷子能把杯子一块儿提起。我想可能是因为摩擦的原因,或者是吸力。可是这么重,怎么能提起呢?而且只依靠摩擦力可能会脱落杯子,若只依靠吸力拿起来可能会崩掉;如果是其它原因的话,应该不会提起吧。
不管三七二十一,我立刻开始实验。我找到一个圆柱形铝杯子,高约十几厘米,直径约五厘米的。把它放进装米的袋子里舀满米,按住口,都有一斤左右。这时候我更是好奇了,筷子真的能拉起来吗?
我把铝杯子和米放在桌子上,上下敦实,米越来越低,我知道是米一个挨着一个更紧了,把里面的空气挤出来,米上面就变得更低了。
又加点米,弄瓷实,又重了一点,然后用手按住,中间留个孔,把筷子对准孔,往米里插,怎么也插不进去。我又用点力,虽然插进去了一点,但把我的手摩得好疼呀!我本想放开手松松,但又一想,这样米都会出来,所以休息了一会继续往里插。
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手指也摩疼了,筷子才“砰”地一声插到了底,看来插都难插,提起倒很有可能了。
把手上的米搓干净,抓住筷子往上一提,心里的好奇心就在那一刹那被激起,想象着它一提就会爆炸,米便随空射向远方,然后又像雨点般打来。
我慢慢往上提,激动和恐怖同时涌上了我的心头,……“哇”杯子离开了桌面,一毫米……二毫米……三毫米……十厘米,筷子把杯子提起来了!杯子里的米没有一点损坏,我做的实验成功了!
筷子的确有“神力”,都能把装满米的杯子提起来。
筷子在3000多年前就诞生了,这个小东西可蕴藏着不少的文化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研究研究这个小东西。
传说在商朝时,姜太公的老婆嫌姜太公除了钓鱼什么都不会,想毒死姜太公另嫁其人,于是在姜太公的肉里下了毒药。当姜太公拿起肉要吃时,一只青鸟飞过来,啄了一下他的手。连续3次,姜太公开始好奇了,跟着青鸟上山。只见青鸟停在一根细竹枝上,嘴里念道:“姜子牙呀姜子牙,吃肉不能用手抓,夹肉就在我脚下。”姜子牙知道这是一只神鸟,忙摘了两根细竹回到家。老婆催他吃肉,姜子牙将细竹伸入碗中,顿时冒出一股青烟。姜子牙对老婆说:“肉怎么会冒烟,难道有毒?”说完要将肉往老婆嘴里送。老婆忙逃出门去。此事传出后,四领也纷纷用竹枝吃饭,后来效仿的人越来越多,用筷子吃饭的习俗也就传了下来。
筷子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有象牙筷、牛骨筷、银筷……。还有最普通的木筷。筷子的颜色也越来越多,有红色的、有土黄色的、有棕色的……还有些筷子上面还有花纹呢!有些筷子上面是方形的,下面是是圆形的;有些筷子一凹一凸,呈现出波浪状,十分美丽。不过这些筷子都是上粗下细的。筷子长约25厘米左右,和一支毛笔的重量差不多,是个瘦高个。
我们拿筷子的方式也是千姿百态。
我拿筷子是用食指按在第一支筷子的`内侧,中指压在第二支筷子的外侧,大拇指压在两支筷子的前侧。我们拿筷子时,手指都是夹在筷子中间的。因为如果拿在筷子上面夹菜容易掉,拿在下面又不容易夹着菜。所以,筷子还是拿在中间最合适了。
嘿!想不到这小小筷子还蕴藏着不浅的文化传统和礼仪风貌呢!
你一定没有听说过“水煮筷子”这道菜吧,这可是我妈妈的“厨艺一绝”呢。
那天,我一到家就闻到一股香味从厨房飘来妈妈一定做了糖醋排骨!扔下书包,我奔向了厨房。什么也没有,只见妈妈一边打电话,一边在电磁炉旁忙活着。我凑近一瞧,顿时惊呆了。妈妈这是在做什么呢?锅里是翻滚的开水,里面放了几把筷子,妈妈还用铲子来回翻动着。莫不是妈妈要给我做“水煮筷子”?我可是从来没有听说过这道菜啊,更不用说吃了。咦,这筷子怎么这么香啊?我想弄个明白,可是妈妈一直在打电话,根本没时间理我。
我只好带着疑问回到了自己的房间。不大一会儿,妈妈叫我出来吃饭。我一听,顿时毛骨悚然,妈妈莫不是要让我吃“水煮筷子”吧!想到这儿,我一点食欲都没有了。不过为了一探究竟,我还是“出场”了。可是,餐桌上根本没有那道“水煮筷子”。我吃惊地问:“妈妈,‘水煮筷子’呢?”妈妈被问得一头雾水:“什么‘水煮筷子’啊?我今天给你做的是糖醋排骨!”“可是,我刚才分明看到您在做‘水煮筷子’啊?还很香呢。”听了我的话,妈妈“扑哧”一声笑了。“哦,是这样的。我听说筷子用久了会有细菌,用开水煮可以消除细菌,那香味或许是把浸到筷子里面的油和调料味煮出来了吧!”
听了妈妈的话,我心中的疑团这才解开了。于是,我拿起了一双“水煮筷子”,开心地吃起了糖醋排骨。
这篇文章给了我一个温暖的启示。
“我”夹一块豆腐给小女儿,她高兴地叫起来:“妈妈,你的筷子好温暖。”多么温馨的母女之情,多么敏感的心灵温度计。
我以为是小女孩吃那热呼呼的豆腐时,感到筷子上有一些温暖,然而却不是。小女孩从筷子上感受到妈妈的哺育之情……小女孩是多么善于观察事物,她不是用眼睛,而是用感恩的心一个纯洁的心灵观察事物的美,并感到惊叹的快乐。
我们有很多美的事物在我们身边,却不被发现。我们不应该为那些豪华的盛宴所赞叹,那些东西有钱就能买到。可那筷子上的温暖,却是用心去感受。当我们心中充满欲望,贪婪的乌云便遮挡了我们的视线,看到的只是名牌服饰、新型发式、珍馐美味……相反,如果人们有了敏感的眼睛,那我们就可以观察到美的事物并用心去感受。这时,世界上没有了欲望、贪婪这些令人不愉快的事。世界上到处飘着粉色的心,人们沉浸在这美妙的世界当中,活在快乐之中。
可是,这只是一个美丽的愿望,却不能实现。现实中,人们每天为钱而奔波,为利益而互相残杀,眼中闪烁的是孔方兄的光亮,燃烧的是贪婪的火焰。然而,世界上总会有像小女孩一样善于发现美的人,他们正直、善良、纯洁,用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观察事物获得快乐。把美指给别人,把温暖传递给他人。
快乐、美是无处不在的,它们藏在每个人的生活的角落里。只要你肯发现它,就会获得快乐。
愿每个人都感受到筷子的温暖,愿每一个都快快乐乐。
星期五下午,林老师跟我们谈了筷子的传统文化后,笑容满面地说:“今天,我们要玩一个跟筷子有关的游戏。”大家想:究竟是什么游戏呢?是筷子入瓶,还是筷子夹弹珠?林老师好像看透了我们的心思,神秘兮兮地说:“都不是,这游戏是你们从来没有玩过的,但你们必须认认真真完成作文才能告诉你们。”我们听了,拿起笔,一鼓作气地写起作文来。老师见我们都写得差不多了。就说:“同学们,我们开始玩游戏吧。这次的游戏叫做筷子翻书。比赛规则是右手拿着筷子翻书,左手则按住书本,时间为2分钟翻的页数多者为胜。
一场激动人心的比赛开赛了。只见我拿着筷子,熟练地翻起书来。可没翻几页就遇到了拦路虎,有两页粘在一起了。无论我是捅、是挑、还是戳都没有成功。气得我咬牙切齿。我趁同桌不注意,偷偷地把这两页一次性翻了,同桌却毫无察觉。5、4、3、2、1,只听老师一声令下,比赛结束了。我看了看页码,才26页。我想:这次我肯定输定了。只见同桌脸上带着得意洋洋、幸灾乐祸的笑容。就知道他早有准备。预备,开始。只听老师一声令下,比赛开始了。只见同桌轻而易举地翻了一页又一页。我想:大事不妙,我得赶紧阻止他。我用自己的筷子使劲敲打着同桌的铅笔盒。可同桌还是目不转睛地盯着书本。比赛结束了。同桌翻了34页。这场比赛我输了。
小朋友,你们也来玩筷子翻书吧。
刚坐下,母亲便从厨房冲了出来,她半眯着眼,在冒着热气的炖锅里,仔细筛选出几块最大的肉,一边使劲地吹着热气,一边急急地往我碗里送。“筷子又来了!”我不开心了,我都快十三岁了,可坐在餐桌上,仿佛成了还未长大的孩子。
我终于憋不住了,便向母亲摊牌,当时她只“哦”了一声,迫使筷子收敛了几天。
不过,冲突还是不可防止地爆发了。那天,同学邀我聚餐,叫我把母亲也带上。我心里既兴奋又担忧,要是母亲的“魔筷”又向我袭来,岂不被同学笑话?我不放心地提醒母亲。她看着我,笑道:“放心吧!”到了用餐那天,菜上齐了,大伙还没行动,母亲却不假思索地站了起来,夹起砂锅里的一只鸡腿,朝我送来。眼瞅鸡腿就要落入我碗中,她终于瞟到我愤怒的眼神。只见她稍作停顿,筷子一转弯,很自然地把鸡腿转送到旁边同学的碗里,嘴里说着学习进步一类的客气话。我长舒了一口气,心里暗暗夸母亲机灵。可我分明看到她眼中暗然的神色。
从那将来,“筷子”很少再来烦我,可看着吃饭不再谈笑风生的母亲,心里很不是滋味。过来些时日,我终于忍不住了:“妈,还是你夹的菜美味!”听到这喜讯,母亲会心地笑了,而她的筷子,则又忙了起来。
“筷子来了!”我许久才领会到,原来,母亲的筷中蕴含着———爱。
“身体细长,兄弟成双。只会吃菜,不会喝汤。”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没错,这就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筷子,古时人们称它为“箸”。
筷子,距今三千年前发明,传说是大禹治水时烧了一锅肉汤,用手抓却觉得很烫,于是折下两根树枝夹起肉来吃,这就是筷子的雏形。
经过发展,筷子的材料也变得多种多样:有象牙做的,有竹子做的,还有玉石做的,形状则大同小异,不是上端方,下端圆,就是上端方,下端尖。有的商店把筷子漆上卡通图案和花纹,让筷子更加引人注目,还能让人增加食欲。
根据专家研究,长期使用筷子能让人头脑聪明,手指灵活,但是还要注意:不能拿着筷子指着人说话,这样很不礼貌;不能把筷子插在盛好的饭里,因为看上去像在给祖先上香,是很不尊敬别人的做法。
最令人佩服的是筷子先人后己的奉献精神。每当主人用餐时,它就负责夹菜送进主人嘴里。虽然筷子没有品尝到饭菜,但它还是任劳任怨地为主人服务。为了它的奉献精神,我们应该尽量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筷子,来延长筷子的使用寿命,让树木不在我们的国土上渐渐消失。
我的母亲 ,是一名普通的裁缝。
小时候,我不会用筷子夹菜。我的母亲,总是用那白皙的大手,紧紧地握住我娇嫩的小手,手把手地教我怎样用筷子。可是我手笨,怎么也学不会,还经常把菜弄在桌子上。母亲却不生气,总是耐心地教我。渐渐地,我终于学会了使用筷子。
每次吃饭时,母亲总爱把菜夹在我的碗里。这似乎已经成了一种习惯,不做心中就难受。即使我已经学会用筷子夹菜,母亲也总是把红烧肉、青菜夹在我的碗里,自己却在旁边笑眯眯地看着我吃。那时我很纳闷,便问母亲这是为什么。母亲总是说:“你是母亲的亲骨肉,你长肉我也跟着长肉啊!”我只好半信半疑地点点头。
后来,母亲去了外地打工,我成了名副其实的留守儿童。母亲虽然难得回家,但她总不会忘记帮我夹菜。当她用粗糙的手把我爱吃的的菜夹到我碗里时,我会夹一些放到她的碗里。母亲笑着说:“轩轩长大了,知道孝顺妈妈了。”说完,母亲便流下了眼泪。
我想起了小时候,想起了母亲那粗糙的大手……我也流下了泪,泪滴在饭里,吃起来真的好咸好咸。我想,这就是爱的味道吧。
当我们学到《手指》这一课,我被它的启迪感触极深。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人的手有五根手指,都各有所短,各有所长。大拇指矮而胖,却最吃苦;食指配合大拇指,笔写字,接触它消受机会最多;中指地位最高,养尊处优,不出力,功劳都归它;无名指算最美了,它与小指配合,虽用处不多,但样子可爱,缺一不可。
人又何尝不是呢?手指都有缺点,也有优点,但如果能团结一致,就能互相补缺,不就更强大了吗?也就是说,一根手指的力量虽然有限,但五根手指团结合作起来,变成一个拳头,就能拥有无限的力量,能做出一根手指无法做出来的力量。手指的全体,同人的全体,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所谓的强与弱、美与丑之分了。所以说,手指都能握成一个拳头,为什么还要比哪根强哪根弱呢?团结在一起就是一种力量,要被人们重用,每根手指都需要去一起付出,这就是团结所创造出来的力量!人也要如此,只要齐心协力,劲儿往一块儿使,就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在任何没有团结的情况下,所有的力量都是弱小的,就像我们俗话说的一样:“不怕巨浪高,只怕梁不齐。”在任何时候,始终要记住一句话:“团结就是力量。”
就如我们科学课上的搭纸桥。这纸桥,我们每人分工才完工,当时,每个组员都有自己的工作,到第二天时,每个人没有遗漏,配合地完成了自己的事,在科学课上取得了老师的表扬得到了前二名的好成绩,这就是我们团结的好成绩,如果再有,我们的力量将会更加强大。
劳动会带来今天的快乐,团结能带来明天的胜利。手指与人都一样,都需要一种团结的力量。
筷子是什么时候什么人发明的已不可考证了。只知远古时,华夏先民先是用手来抓东西吃,如现今动物的吃法有些相似。当祖先从吃生食变熟食后,用手抓取食物已觉不方便,于是就地取材拾小木条作为进食辅助工具,使用后发现用两根要比一根来得方便,于是筷子就这样产生了。
秦汉时筷子称“箸”,至今我国闽南话中仍沿用此称。隋唐时又称之为“筋”。后来,据说吴越先民为避忌“箸”与“住”同音,怕行船搁浅,便改“箸”为“快儿”,希望船行得快,一帆风顺,以图个吉利。汉代筷子又称为“挟提”,意为挟住再提起之意,这就十分形象地道出了筷子的实用功能。后来,由于筷子制作的材料多是竹子,因此在“快”字头上加上“竹”字。这就成了今天的“筷”字了。
当我们的祖先结束了茹毛饮血的生活,使用起筷子后,筷子就与文明一同诞生了。从一位筷子收藏家的资料中得知,迄今为止筷子已有000 多种:从原始社会的树枝、竹子、动物骨筷开始;夏商有经琢磨的牙筷、玉筷;春秋战国出现古朴的铜筷、铁筷;六朝以后,金、银材质做的筷子又应运而生。这当中最名贵的要数象牙筷、犀牛骨筷、乌木镇金筷和各种玉筷了。当然,民间最通用的还是竹筷和木筷,现在又出现了一次性筷子,使用更便捷了。
筷子一千多年前相继传到了日本及东南亚,所以,亚洲人的饮食文化同西方人大相径庭。
可别小看这不起眼的小棒,它制作简单,灵活机巧,长久使用有健体健脑之功效,真可以说是我们祖先对世界饮食文化一个了不起而又值得推崇的创造发明。
世界上的每个人都知道,在中国,吃饭用筷子。
外国人吃饭用那铁质的刀叉,一切,一插,简单粗暴,缺少技巧。筷子,两根“木头”,简简单单,却蕴含着深深的内涵,陪伴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拿筷子有讲究,拇指食指在上,无名指小指在下,中指在中间,一捏,一放,无论是小小的米粒,还是大大的菜,肉,都能轻而易举的夹起。筷子,意味着传承,祖辈用筷子,我们还用筷子,筷子,永远是中国的象征。这,是外国人的刀叉比得上的吗?
筷子本身也有着深刻的寓意。新婚送筷子,意味着“筷子筷子,快快生子。”;恋人赠筷子,意味着“永不分离,白头偕老”。更值得铭记的,是那永远的“筷子精神”。
中国人总说“一根筷子易折断,一捆筷子抱成团”。的确,筷子,成双成对,一根筷子,什么也吃不着,可一双筷子,所有美味都能入口。一根筷子,一折就断,可一捆筷子,无论用多大的力气,都紧紧抱着,永不折断。中国人用筷子,也用出了那筷子精神。
以前,抗日战争时,^v^、^v^尽管党派不同,政见不同,但同为中国人,在中国面临灾难时,团结一心,共同抗日;如今,中国的骄傲:女排,在球场上,夺得金牌,靠得就是她们“团结”的战术。
这一切的一切,不就是中国人已深深印刻在脑海中的“筷子精神”吗?
有的外国人嘲讽中国,说中国是一盘散沙。但是,我们中国人永远记得心中的中国味,筷子精神,永远堂堂正正,团结一心!筷子,成双成对,永远是我心中的中国味!
勺子和筷子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就在前几天他们吵架了,到现在还没有合好。
有一天,小明吃完饭,把勺子和筷子放在了一起,勺子骄傲低对筷子说:“主人喝汤需要我,所以我最重要。”
筷子跺着脚,胀红了脸争辩说:“不对,主人夹菜需要我,所以我才是最重要的。”
就这样他们两个争论不休。
碗爷爷听到了它们的争吵,于是想了一个办法。碗爷爷准备了一盘菜和一碗汤,对他们说:“你们来比一比,谁往自己的碗里盛的菜和汤多,谁最重要。”
它们爽快的答应了。
比赛开始。筷子是个能手,不一会儿就夹了半碗菜,可是一点汤也没盛到,而勺子也不甘示弱,又是盛汤又是盛菜,速度非常的快,但碗边、桌上和地上到处洒的都是。
没一会儿,比赛就结束了,碗爷爷看了看比赛的结果,摇起了头,看起来很不满意。它对勺子和筷子说:“你们俩合作试一试。”
它们各干各的,没一会功夫,就把碗说的满满的,碗爷爷看了,高兴的竖起了大母指。
筷子和勺子羞愧地低着头,它们知道了自己的错,从此以后它们又成了好朋友。
在我的小小记忆库里,有许许多多的事,有一件事现在想起来,还会令我发笑呢!
在我六岁的时候,爸爸和妈妈到东北做生意。年底回家给我带来了好多东西:写字板、铅笔盒、手摇铅笔刨……我好兴奋哦!最令我中意的是那印有米老鼠和唐老鸭的手摇铅笔刨!我把铅笔刨拿到小伙伴家去炫耀,果然不出我所料,他们个个都羡慕得不得了,还问我在哪里买的,想让自己的爸爸妈妈也去买一个。
回到家,我急忙拿出铅笔,要爸爸试一下。只见爸爸一边把笔插进一个“小洞”里,一边用手摇铅笔刨的“尾巴”,不一会儿,一直被削得尖尖的铅笔从“洞口”钻出来了。我看了,几乎惊呆了,这个铅笔刨难道就这么神奇?!
下午,爸爸和妈妈都出去了,我就拿出写字板写字。写着写着,我突然想起上午的事,急忙拿来铅笔刨。我自言自语地说:“乖乖,你别动,姐姐要刨铅笔啦!”我拿出爸爸早上刨起来的铅笔,故意把笔芯弄断,又把笔放进“小洞”里。我按照爸爸早上刨铅笔的样子刨了起来,不一会儿,我把笔抽出来,笔头又变得尖尖的,我高兴极了。我想:铅笔刨真神奇,铅笔刨出来这么尖!我可不可以把手指放进去,让我的手指也变得那么尖呢?我把手指伸到“小洞”里去,又用另一只手使劲地摇。当我把手指拿出来时,差点晕过去。因为我的指甲表面被削成一卷卷的,像卷毛狗的毛一样。
晚上,爸爸和妈妈回来了,我伤心地把手指伸给爸爸妈妈看,并说了经过。刚说完,他俩就哭笑不得地说:“哎哟,我的小祖宗哟!”
筷子是每家每户,每餐每顿都需要用到的东西,是中华饮食文化的标志之一。
中国人习惯用筷子,筷子的材质有竹、木、金属、骨、瓷、象牙、塑料等材料制成形状各异或方或圆。就拿我们家的筷子来说吧!我们家有六个人,每个人用的筷子几乎都不一样,爷爷奶奶用的筷子是木质的圆柱形体上面有喷漆图案,爸爸妈妈用的是金属的,是情侣款,我妈妈是双鱼座筷子上有小鱼,我爸爸是水瓶座筷子上有水瓶,妹妹是儿童训练款,上面有个立体的公主,下面有和手指相对应的圈圈可以套,所以他很小的时候就会用筷子了。我的筷子是最特别的材质,是不锈钢的,是妈妈从国外给我带回来的,她希望我像这双筷子一样坚定,这种筷子既环保又卫生。
筷子的意义不仅仅是在于夹起饭菜、送到口中这样的动作,更在于让人们享受到味蕾的快乐,填饱肚子的满足,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
我曾经幻想自己拥有一根无所不能的金手指。
假如我有一根无所不能的金手指,我会用它点一下在贫困山区但学习认真的同学,让他们可以在宽敞整洁的教室里安心上课,不再受到贫困的骚扰。假如我有一根金手指,我要让那位有“绿手指”称号的老婆婆返老还童,青春永驻。她的坚持不懈使我震惊,让我折服,令我敬佩,所以我要她青春永驻,健康常在。
事实上,假如我有一根金手指,我决不会用它帮我做弊等,我要用它来造福人类。
假如我有一根金手指我要用它治好白血病,让患者可以恢复健康。我将用它点燃人们心中的那份真挚,让人与人之间不再勾心斗角,让每一个人都能和谐共处,平平静静地过每一天。假如我有一根金手指我要用它点燃一片火,让这片火去吞噬世界上每一处地罪恶。我要用它化成水,去扑灭战争的硝烟。
假如我有一根金手指,我将用它走遍世界上每一个角落,告诉商人们诚信,劝告为官者重义,警醒权威人士礼仪。我要用金手指治好那些吃液态奶和奶粉得胆结石的婴幼儿。
假如我有一根金手指,我要创造一艘小型磁悬浮列车,然我们的生活更方便。我将用它造出一种功能齐全,冬暖夏凉,永久性,而且大众化,价格便宜的家车,让我们的家园可以有轮子滚动,载着我们周游世界。
假如我有一根金手指,我不要迫使学生学诸子百家,我只要他们看书,让他们丰富知识,不管什么书,因为我知道,每一位学生所感兴趣的都是不一样的我不会强迫他们学习,我会用金手指平息我的怒火,因为我知道,时间是珍贵的,不可以用其他同学的时间浪费于那些不爱学习的人身上。
大家喝完啤酒,就是一个没用的啤酒瓶;筷子没用,自然得扔掉。这时,他们找到了对方,去了陈老师家“废品收购站”。
陈老师和这两个兄弟做了一个游戏,想让他们让我们开心。当然,游戏坚持到了考试。如果你想用筷子从高处钻入啤酒瓶的瓶口,没有坚持,没有认真,没有关心,怎么做到?
我和唐笑轮流做这件事。一开始我们练习寻找秘密,但是放不进去。它没进瓶口,我们只好跳出来,不听我的命令。游戏真正开始了。我对准啤酒瓶嘴,屏住呼吸,慢慢控制住双手,在心里对他们俩说:“加油!一定要竞争,让我成功!!!”他们似乎也在为我回答:“试试吧!应该管用。”有了这个回答,我的手又开始颤抖了。筷子,放开,你得自己进去!“哒”的一声弹出!我伤心失望,对他们失去了所有的期望!到了唐笑,她不知怎的,两个人都听了唐笑的话,然后走了进去。我没那么失望。唐笑能做到,我也能成功!又轮到我了。我朝啤酒瓶扔的时候没看现场。只听到另一个“哒”的声音。我睁开眼睛,不想进去!我喜出望外,跳起来到处炫耀:“我成功了,我成功了!!!”
我知道啤酒和筷子,兄弟俩,真的很难生存,很难给我们幸福。他们用生命中最后一丝希望为我们创造了幸福。真的很精彩。啤酒瓶和筷子无与伦比!
写完作业后,我把文具盒放在桌上了。因为太困,倒头就睡着了。深夜,我醒来了。“啊!”我尖叫一声,怎么黑漆漆的,去看看表才深夜深夜二点多,我怎么感觉过了一个世纪之久。哦,明白了,原来我睡觉时是x点(因为我中午没休息好)我准备拿一本书来看。正当我起来时,听到文具盒里发出一阵阵争吵声。我心想:这是怎么了?我悄悄地挪动了位置,当然这是在悄悄中进行的,终于移到了书桌旁边。这时,我看见它们从文具盒里蹦出来,在桌子上开大会。圆规姐姐主动当起了主持人,用清脆的噪音说:“因为我们这里面的文具成员对‘自己的本事是不是最大’的产生争论,所以特此开大会。”圆规怕间音响不足,还找了一张纸,卷起来当话筒。圆规姐姐又说:“我宣布‘辩论会正式开始’,本事最大的会得大家的爱戴!”铅笔信心满满地说:“我的本事最大,别看钢笔经常被重用,我的本事也不小呀!我要是不在,不主人能奥数题吗?她能进入希望杯吗?不能,肯定不是。如果用钢笔写的话,她的眼睛早花了,也得不了什么名次。哼!如果我不在,她再聪明也写不了题哟?哈哈!”钢笔可不服气了:“什么呀?就你那点本事?跟我比。我能写出蓝蓝的字,语文是我来写的。比一比吧!”橡皮小弟结结巴巴地说:“我能擦东西,我的最好!”魔笔不服气了:“怎么?我能擦钢笔,你只能擦铅笔,比一比,谁怕谁?”争吵中,文具盒慢条斯理地说:“我的本事最大,我把你们装入,接着滔滔不绝。”“停!”我大呵一声,“你们团结起来,力量最大。”唉,还要我当和事佬。
文具们,我只觉得姿态和性格有如上差异。文具盒里的成员如果团结一致,就不再有强弱,丑美之分了。
好渴呀!天气实在太热了,我和同学们在院子里玩了一会儿,就累的满头大汗、口干舌燥了!
我连忙跑回家要喝水,妈妈告诉我白糖水既可以解渴,也可以降温。于是我取出杯子,往里面放入白糖,冲入开水,拿了根筷子搅了搅,当筷子不动的时候,我突然发现筷子怎么变成弯的了?我赶紧把筷子拿出来一瞧,还是直筷子呀!我又把筷子放进杯子里,又弯了,这奇怪!我反复了好几次,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筷子一放进杯子里就变成了弯的?心里真是好奇,一边问妈妈一边我跑进房间拿出《十万个为什么》查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噢,我终于明白,这是因为光照到水面斜射到筷子上,传播方向发生改变,我们在杯子外边就看到了“弯”曲的筷子,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今天不仅让我增长了新的知识,还让我知道了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现象,只要你用心去观察,就一定能发现生活中有趣的事。
“食指拇指碰碰,做把剪刀剪剪,我是手指魔术师!”小时候,每当我在电视上听到这句话时,我总是特别期待自己能成为一名手指魔术师。后来,才发现妈妈的手指是魔术师。每天妈妈可以为全家做出香甜可口的饭菜,把家里打理得紧紧有条,让家里的每一位成员倍感温馨。
一天,吃完晚饭,妈妈正在洗碗,只见妈妈一手拿着抹布,一手拿着碗,很熟练地转着,就像在表演手指舞蹈。看着看着,我的心里就痒痒了,便对妈妈说:“妈妈,您让我的手指也‘跳跳舞’吧?”“你行吗?”妈妈疑惑地问。“能行的。”我信心满满。
于是,妈妈把碗和抹布递给我,我胸有成竹地接了过来,学着妈妈的样子,先把抹布弄湿,再在上面挤一些洗洁精,然后开始转碗。谁知,平时在妈妈手里温顺乖巧的宝贝们,一到我手里立刻就变成了一个个“淘气包”。我一着急,竟满头大汗。妈妈见了,忙安慰我:“小心点,宝贝!慢慢来,别太快了。”
经过妈妈的提醒,我放慢了速度,果然灵活多了。渐渐地,我转碗的速度逐渐快了起来,心里特别欣喜,得意对妈妈说:“怎么样,妈妈?虎父无犬子吧?我的手指也能‘舞蹈’了。”妈妈笑了笑,说:“孩子,可别高兴得太早,乐极生悲哦!”妈妈的“预言”在一分钟后果然验证了。只听见“哐当”一声,呀!洗好的一叠碗不小心被我一碰,打碎了。我愣住了,呆呆地站在那里,等着一阵狂风暴雨……
没想到,妈妈非但没生气,还给了我一个深深地拥抱:“孩子,妈妈挺开心的,你已经长大了,知道帮妈妈分忧了。只是,要想当‘手指魔术师’,今后还要常常和妈妈一起工作哦!”顿时,我的心里充满了一股神奇的力量,真为有这样一位妈妈而自豪。你们拥有这样的妈妈吗?
在我们的生活里面,每天都会接触到很多的物品,可是有一样东西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这点东西就是筷子,对于我们来说,日常三餐都离不开筷子。随着时间的发展,古代有许多东西都已经被遗落在历史河流的河底之下,可是筷子街一样东西自从诞生以来就始终没有被社会所淘汰掉。无论是古代悠闲的生活,亦或者是现在高效率,快节奏的时代旋律里面,快速经历了数千年之久,依然是经久不衰。对于我们国家来说,有很多对于饮食方面的谚语,比如说民以食为天。
尤其是喜爱美食的中国人而言,筷子更是我们必须的一种进食的工具。当我们的祖先结束茹毛饮血的远古时代生活的时候,筷子就随着文明一起诞生了。也许在大家的印象里面,筷子就是筷子,可是殊不知经过这数千年的演变,到现在为止已经有六百多种的筷子种类的。比如说在商朝的铜筷,在春秋战国时期的铁筷以及玉制筷等等。而且筷子也有很重要的象征意义,比如说在唐代的时候,筷子还曾用来象征人的刚正不阿。皇帝也喜欢用筷子赏赐给一些非常刚正的大臣。
对于我们现在来说,最常见使用的筷子无非就是竹制,木质以及塑料制作的筷子,虽然说这些筷子并不像金属筷子那样贵重,也不像玉筷子那样昂贵。可是对于最普遍的人来说,这样的筷子无疑是取材最为方便的一种。对于我们来说,只要是身边有树木的存在,那抹就可以随时用来制作自己的筷子。而且筷子除了象征意义以外,还有特殊的作用,比如说在春秋战国的时候。筷子也是用来计算的一种方法。所以到现在为止,在我们的生活里面,我们是不能够缺少筷子的存在的。
有一位老爷爷,一个人住着。他很喜欢花,养了10盆花。他每天都要给花浇水。他的屋子香香的,都是花的香味。
老爷爷越来越老了,越来越没有力气了。一个人很小的时候是没有什么力气的,后来慢慢长大,力气会越来越大。但到年老的时候,力气又小下去了。老爷爷给10盆花浇水觉得吃力了。
老爷爷自己对自己说:我只能给9盆花浇水了吧。
可是,只浇9盆花,还有1盆怎么办呢?没办法,老爷爷只好把1盆花送给人家,尽管他非常舍不得。
老爷爷每天只浇9盆花了。又过了些日子,老爷爷只能浇8盆花了。再後来呢?对了,只能浇7盆,6盆,5盆,4盆,3盆,2盆,最后剩下1盆了。
到了连1盆花也浇不动的时候,老爷爷哭了。
老爷爷站在门口,看人家把他的最后1盆花拿走了,他伤心极了,眼泪滴滴嗒嗒落到地上。
老爷爷的眼泪流进泥土里,过了一会儿,那地方吱吱的长出一个绿色的小芽。长呀长的,小芽长成了苗苗。
老爷爷对苗苗说:你是草还是花?不管你是草还是花,我已经没有力气给你浇水了,我只会淌眼泪,可是你不能让我天天对着你哭啊。
老爷爷慢慢的走回屋里。最后一盆花还留下一点点香味。终于一点香味也没有了。老爷爷叹了口气,倒在床上,迷迷糊糊的睡著了。
不知道睡了多长时间,老爷爷忽然醒来了,他听见叮咚叮咚的声音。这是风铃的声音。老爷爷在屋前挂了一串风铃,风吹动铃铛的时候,叮咚,叮咚,好听极了。
可是,老爷爷觉得奇怪,现在没有风呀,一点风也没有,是谁碰响了铃铛?
真的,外面没有风,也没有人。
今天,我们老师给我们做了一项小实验——竹筷提米杯。首先要准备好筷子、塑料杯和一袋小米,接下来就要开始做实验了。第一步,先把小米小心地装进塑料杯,切记一定要把塑料杯装满。第二步,用手用力地压米,一定要把米压得结结实实。第三步,把筷子插入米杯中。最后一步就是用筷子把米杯提起来,这样实验就完成了。
老师让我们来尝试这个实验,有的同学提筷子的时候,米杯掉了下来,实验失败了,而我们老师的实验成功了,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实验能不能成功主要取决于你有没有用力压米,米杯中的米如果没有被压实,空隙就大,筷子很容易插进去,米杯也就很容易掉下去。只有你把米杯中的米压实,再把筷子插进去,这样米杯中几乎没有空隙,就不会掉下去,竹筷就能成功的把米杯提起来了。
这就是我们今天做的实验,一个有趣的实验。大自然中有无穷无尽的奥秘,只要我们认真观察就能发现。
说起我家人用筷子的方法呀,那真是五花八门,各有各的拿法,或许让你想也想不到,好了,我就把我在餐桌上观察到的全讲给大家听吧!
左撇子型对象:表哥
只因为表哥是个左撇子,所以他的用法当然也是用左手吃饭,筷子的拿在他的手上,就显得与众不同。不过,在表哥看来,这肯定不认为这个样子有多么的特殊。当然,既然表哥他对这个样子感到顺手,我们也不去阻止他改掉这个样子。其实特别点没有什么关系。
练笔型对象:我
小时候,爷爷教我练毛笔字,结果啊,一练手就改不了习惯了,总是握笔的姿势。爸爸妈妈看了难受,我倒不怎么觉得,反正习惯就是习惯,再说也不是什么坏习惯,得强迫着改掉。
长大了,我的拿法又有升级,换了一个方法。开始我准备学学爸爸妈妈的样子,但是可能因为我以前练字练惯了,改不了,结果就是半练字的姿势,半拿筷的样子,成了一个两不象的筷子拿法。
拿筷子型对象:爸爸妈妈
爸爸妈妈他们两个的拿法是最正宗的。其实也只是我认为罢了。但是确实让人看上去感觉很舒服。稳稳的,夹菜又方便。哎……真想和爸爸妈妈模仿模仿,可惜我的拿法是“两不象”呀!
除了这些,还有奶奶、爷爷的拿法,也都是各俱特色的,只是我还没有替它们想出好的称呼来。我们家的筷子拿法五花八门,你们家呢?又有什么特色,也告诉我吧!
筷子是中国人主要的用餐工具,至今已有3000多年了,中国的筷子以前不叫筷子,叫“箸”。
筷子称为一双筷子,而不是称为两根筷子,相传筷子的来历是跟两个砍柴人有关。那两个人因疲倦就在此地休息,又饥饿难耐,就各熬了一碗粥,粥非常非常的烫,不好直接喝下去,于是就在旁边随意折了两根木棍,发现这样吃既不烫,速度又快,就称为“快子”。因为当时的筷子是木头做的,所以就演变成了今天的筷子。中国人用筷子也很讲究。
筷子上粗下尖,筷子使用时要拿在粗头的1/3处。中指拿在筷子之间,食指放在筷子的上方,小拇指和无名指要放在筷子的下方,大拇指挨着筷子。夹菜的时候不能随意拨菜,轻轻夹起就可以了。
中国人还有很多形容筷子的名言,比如:一根筷子易折断,一捆筷子抱成团。
中国人民的筷子真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啊!
大家猜猜这是什么:有长有短,有粗有细,颜色形状各不同。对了,就是筷子。筷子各种各样,想知道的你们一起来看看吧!
筷子是谁发明的?其实从古至今,筷子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筷子是原始人发明的,之前是用手抓饭的,可是他们吃热的东西时是怎么办的?哎,原始人们拔下树上的两根大短差不多相同的枝条,夹着吃。可相传下来大家都说是大禹,据说大禹在治水,吃饭时,他灵机一动拔下枝条夹着吃非常方便,后来他熟悉了夹东西,说:“这既方便又节省时间。”再经过人们的打磨改进,就形成了筷子。
筷子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还有深刻的寓意。你看谐音“快子”,就是快点生孩子。所以结婚时送筷子就是早生贵子的意思。形状也是与众不同的,筷子一头圆、一头方,圆的象征天、方的象征地,对应天圆地方,这也是中国人对世界基本原则的理解。
筷子的讲究也不可少。为什么吃饭不能敲筷子?因为你已经有饭吃了,再敲碗就代指乞丐没饭吃,穷的叮当响。而且也不能把筷子直插米饭里,那是因为祭祠拜佛时上香就是那样。你看,筷子的讲究可多了呢!放眼望去全是讲究。
为什么小小筷子有这么多道理?是因为我们中国伟大,就如梁启超写的:“少年强则国强。”而我相信中国还会更强大的!
今天中午,为了能把筷子体积测得更准确,我叫爸爸从化学室拿了一个细长的量筒,刻度单位更小,每个单位只有1立方厘米。此时,我似乎感觉到了胜利在向我招手,真可谓万事俱备,只差动手实验了。
首先,我用铅笔在一次性筷子上划了一道分界线,将筷子分成两段,并用水浸泡,以免筷子在测定过程中吸水。随后,将筷子插入量筒中,并用滴管将水滴入量筒里,让量筒内的水涨到筷子的分界线上,记下量筒内的水位刻度(38毫升)后,将筷子从量筒中取出,再记下量筒内的水位刻度(毫升),前后两次水位刻度之差就是这一部分筷子的体积,即立方厘米。用同样的方法,我又测出筷子另一部分的体积是5立方厘米,两次测定结果相加得到这双筷子的体积为立方厘米。当得到这个结果时,我兴奋地叫了起来,此时的我是多么自豪、多么骄傲啊!
接着,我又按每人一天使用3双筷子的标准,计算出了我们学校(3000人)及全国(12亿人)一年消耗的一次性筷子量,分别是立方米和11169000立方米。结果使我大吃一惊,每年竟有这么多的木料被做成一次性筷子浪费了,真是太可惜了!
在此,我呼吁全世界的人都不要再使用一次性筷子了,只有这样,才能保护好我们的森林资源,使我们共有的地球环境更加美好,让地球上的每一个人呼吸到干净、清新的空气。
有一种用具,我们每天都要用到,那就是筷子。
它是由木头制成的两根细长的小木条,看上去像是迷你版的高跷,甚是可爱,但是它是人们用餐时的工具。
如今,人们常去饭店吃饭,就连早餐也很少自己做了,因此造成了筷子的使用量增多。众所周知的是:饭店一般都是用一次性筷子,而且很少有人吃饭时自备。每一棵树能做500支左右的筷子,而仅仅一个北京市每天用掉很多一次性筷子,更何况全国呢?为此,我们浪费了太多的木材,生活环境也变得越来越糟糕了。
现在出现了一次性环保筷子,它多用钢制,且可以拆成两节,方便携带,更重要的是还能保护环境,使用环保筷子更重要。
筷子,一种我们生活的必需品,带领我们走进绿色环保新世界。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