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护水源,节约水源不可缺

更新时间:2022-12-08 19:16:51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尊敬的环保局领导:

  我是余姚市明伟小学603班的一名小学生我在这里生活了6年,在这美丽的余姚中快快乐乐的过着幸福生活,余姚的景色优美,有像一片金色海洋的稻田,有婀娜多姿的菊花,有郁雄鹰郁葱葱的森林,还有翱翔在天空的……到处洋溢这温暖的气息,可是,仔细观察人们生活的一举一动还是会发现一些美中不足美丽大打折扣之处,使余姚的。在小河边玩耍时,尽管有人看到河水被黑色污染所吞噬,但也没人来反映,只是摆处一副无所事事的态度,结果让那些工厂肆虐的向河水排放处废水、废渣,使河水再也不能显示处它那清澈的容貌,让水源受到严重的威胁;有的人呢,用一大桶一大桶的去洗车足足就浪费了0.05吨的水,眼看面前的水在一点一滴的流失,却没一个人上前去阻止,只是为了眼前的利益所蛊惑、牺牲那些无辜的水资源。就那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吧:你看每户人家大约用1.5立方米的水,全世界有那么多户人家,每一家都要用多少水呢?这是一个天文数字,我们不能想象,全世界有那么多户人家,只要每家节约0.1立方米,全世界就节约了多少水呢?还有,大家可别小看废弃的电池,它可是水最大的天敌―――因为一粒纽扣大小的电池就可以污染600吨水,如果把它扔到水里,水将无法饮用。这样多不好啊!我们都知道,水是人类的生命之源。但是人们长期认为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知道珍惜,随便滥用。事实上,世界的水资源是有限的据统计,全国50%的江河水流量减少被污染;1/3的地方面临沙漠化;80个国家严重缺水,我国大面积森林被砍伐;全球3%的水资源支持了80亿人口,而且分不均匀很多城市将变成一片泽国。节约用水,不仅仅是亿句口号,更应该从爱惜一点一滴水做起,要树立“节约用水,爱护水源不可缺”的观念,时时注意节约用水。我想对人们提出建议:为了珍惜水资源,不能让水龙头哗哗啦啦得流淌;洗澡时要缩短淋浴的时间。并安装节能水龙头;用节水型。向那些随意排放废水废渣的工厂提出意见。全领导召开宝号保护水资源的公益活动。向人们展示没有水资源后果的影响。请全校的校长让学生组织一次节约水源,爱护水源的活动。人们啊?留下一片蓝天吧,一片洁净的天空,不要让太阳的脸上布满黑烟,不要让我们的眼泪成为最后一滴水。

  浙江宁波余姚市余姚市明伟小学六年级:尹思思

推荐阅读:

  给巴金爷爷的一封信作文

  粉笔的精神

  小学生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500字【五篇】

  小学生党的光辉读后感

  小学生平凡的世界读后感300字五篇

  写给巴金爷爷的一封信

热门标签: 节约
爱护水源,节约水源不可缺.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为您推荐

高二满分作文400字:常存忧患之心

古人有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直至今日,这句话仍为一句至理名言为世人传承。而又有谁能真正做到。凭借一己之长,便高枕无忧,安于享乐,而却毫无忧患之心,无疑自取灭亡。  古有神童仲永,写字作诗信手拈来,一时人们争相求之,而其父却毫无忧患之心,以仲永之诗作换

满分作文2023-05-09

辽宁高考满分作文赏析:故事之外的风采

科学家因帮助团队奉献获得成功,摄影家因向世人分享美而获得高度评价,电焊工因敬业奉献成为一代大师,三种不同的职业,不同的人生,却都在各自的领域让生命绽放了异彩。他们的成功,源于对人生价值的诠释,源于他们对职业的信仰和坚守。  作为科学家,其人生价值就是在科研

满分作文2023-05-09

高一写人作文:搞笑无敌我的教官

高一的上半学期就这样草草的结束了,回想这几个月发生的件件往事,又想起了我们刚到学校接触最多的亲爱的教官。     “你们中间有比我大的,也有比我小的,也有和我妹一般大的,我来教你们是我们的缘分,所以一定要服从我的命令,别给你们脸,你们不要”这就是教官刚来时

高中作文2023-05-15

高中环境保护优秀作文五篇

我们的家园就是地球,地球就是我们美好的家园。地球只有一个,大家好好珍惜吧!让我共同保护环境,共创和谐家园。i乐德范文网为大家提供《高中环境保护优秀作文五篇》,欢迎阅读。1.高中环境保护优秀作文  天空的幸福,是它穿着一身的蓝;阳光的幸福,是它拥有耀眼的光彩

高中作文2023-05-15

满分说明文大全:友谊茶

i乐德范文网高中作文频道为大家整理的满分说明文大全:友谊茶 ,供大家参考。更多阅读请查看本站 高中作文网频道。 好朋友如茶中的,淡而不涩,清香四溢,其味飘来,如细水长流。

满分作文2023-05-09

高二满分议论文:学贵质疑

i乐德范文网高中作文频道为大家整理的高二满分议论文:学贵质疑 ,供大家参考。更多阅读请查看本站 高中作文网频道。人们说有成就的人有"学问",既然是"学问",那么就要既"学"且"问"。"问"从何来?从疑而来。只有多疑、善疑、质疑、探疑,才能获得渊博的学识,

满分作文2023-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