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红楼梦中学生读后感(三篇)

更新时间:2024-03-29 09:09:54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红楼梦中学生读后感一

有人把莎士比亚比作高山,我认为曹雪芹是一个大海。山再高,终有人可以登上它的顶峰,而大海,要想探究她的深底,却非常之难。“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曹雪芹在写这部书时,用了“谐音寓意”的手法,他把贾家四姐妹命名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这是谐“原应叹息”的音;在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时,警幻仙姑让他饮的茶“千红一窟”,是“千红一哭”的谐音,又让他饮“万艳同杯”的酒,这酒名是“万艳同悲”的谐音,这样的手法几乎贯穿了全书。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这黛玉低吟着的悲凉试句一直被古往今来的独孤人士吟唱至今,这句诗出自曹雪芹的手笔,似乎也暗示着>这部小说的悲凉结局和它之中蕴涵着的封建社会独有的苍凉和无奈。

《红楼梦》在艺术上的成就是巨大的,这首先体现在典型形象的塑造上,它探索到人物灵魂的深处,描写了不同人物的精神面貌,塑造出不同的典型。这一大群性格鲜明,有血有肉,真实可信的人物形象,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道瑰丽的艺术画廊。在这一人物群中,不仅有大家闺秀,豪门公子如主人公: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等。

红楼梦中学生读后感二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枉凝眉》

《红楼梦》,一部书中人物的悲剧,一部作者的悲剧。曹雪芹不仅描写了一个封建贵族家庭由荣华走向衰败的生活,而且赞美了封建礼教下纯真的爱情。一边是木石前盟,一边又是金玉姻缘。一边是封建社会下必须追求的功名光环,一边是心驰神往的自由之身。曹雪芹笔下的《红楼梦》为我们展现了这场无声的较量。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悲剧爱情故事浓缩了这场较量的全部硝烟。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假假真真,让人琢磨不透《红楼梦》中的一切,书中的人物多达900多个,而其中我有一个最喜欢——探春。

“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泣,千里东风一望遥。”“[分骨肉]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

在那样一个千顺从,万顺从的时候,只有她敢于去抗争,敢于去维护自己的尊严。一个敢于同命运、同邪恶斗争的人,才是生活的强者。而她“分骨肉”的无奈或许就是这个时代的悲剧了。

在《红楼梦》中的一段情节——黛玉葬花,这是我很喜欢的一个情节,也是黛玉的个性焦点所在。她的自卑、自尊、自怜在她的《葬花词》中袒露无遗:“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煞葬花人,独把花锄偷洒泪,洒上空枝见血痕。”“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捧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毛泽东说“不读《红楼梦》就不是中国人”,清末有《京都竹枝词》“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亦枉然”,可见《红楼梦》对中国影响之大。

我所看的《红楼梦》,不仅仅是120回的通行本,还有周汝昌校汇本、甲戌本、戚序本,一共四个版本。我没有看高鹗的续书,因为我总认为,曹雪芹的《红楼梦》不是那样子的,我可以通过自己的发现,去还原一个我认为真实的情节而不受高鹗的影响。

《红楼梦》博大精深,次次读次次悟正是它的不朽魅力。

红楼梦中学生读后感三

林黛玉焚稿断痴情,薛宝钗出闺成大礼——本章回主要写了可怜的林黛玉病情愈加严重,吐出了许多鲜血,身旁只有紫鹊照顾,无人问津。此刻正在宝玉成亲之时,原来贾母想要宝钗,宝玉二人在一起,并不想让宝玉娶黛玉,又处处想着法子,便请王熙凤插手,凤姐倒用了移花接木,把黛玉换宝钗,自然宝玉不知了。

玉、钗之间的婚姻并不是两厢情愿的,而是家长强迫,没有所谓的“自由婚姻”。这是封建社会婚姻制度的悲剧折射,哪怕是上层阶级家庭都如此,下层阶级自然可想而知了。

爱不爱谁,宝玉心中早已坚定了自己的选择,但娶谁为妻,宝玉却一点权力都没有,一切决定在父母之手,取决于父母的选择,这就是所谓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于是悲剧便成为了不可避免的结局。

当体弱多病的黛玉得知玉、钗婚姻,加上多愁善感的本性,患上了一场夺命的“大病”,为了爱情熬下了最后一滴泪水,含恨而死,死前居然一怒之下将同宝玉昔日赋的诗稿手绢全焚了,还没说完那句“宝玉,宝玉,你好......”的话句,就香消玉殒了。正所谓:几载幽情成逝水,一腔痴梦赴黄粱。

正是封建统治制度下对妇女身心的约束,冷酷与残暴,曹雪芹才把以黛玉为主众多悲惨结局女性的泪水酿成了芳醇甘冽的艺术美酒,令人悲怜,发人醒悟。

推荐阅读:

  2024年水浒传读后感600字(七篇)

  2024年以奋斗者为本读后感450 华为以奋斗者为本读后感(8篇)

  《孤独之旅》读后感200字(十一篇)

  最新青铜葵花的读后感100字(7篇)

  2024年水浒传读后感10字(4篇)

  2024年乡下孩子教学设计及反思 乡下孩子课文读后感(7篇)

热门标签: 读后感
2024年红楼梦中学生读后感(三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为您推荐

高二议论文:生命的记忆_1500字

我是一个生命,从我降生到死亡,觉的没有遗憾。灵魂站在墓前,想抚去上面的雪,却见手穿过了它。而雪丝毫未动——  回忆人生  人生就像一杯白开水,纯净无杂质。加了醋,便是酸;加了盐,便是咸;加了药,便是苦;加了糖,便是甜。这分别象征着人一生的辛酸,泪水,疾病,

高中作文2023-05-20

高二议论文 :东川一瞥_300字

“北毗磁器古渡,南挽三峡广场,西聆歌乐之音,东襟嘉陵碧浪。”清乾隆二三,东川起。漫长岁月,历经沧桑,百年老校,传承经典。辛亥、五四运动,抗日、解放战争,均为革命胚胎之地,原元气之所存也。集天地之灵气,育学子之从聪颖;汇历史之沧桑,养人才之绝妙。八易校址,未

高中作文2023-05-20

高中议论文500字:克制是适可而止的智慧

执虚如盈,执盈如虚。克制有时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智慧。    像小时候,当我们想要要某件东西的时候,即使是无理或者无法实现的,也是无法克制的,因为我们不懂事,不懂得适可而止,所以总是讨来一顿打骂。    后来长大一些,我们的见识也在不断增长,知道不是每一件

高中作文2023-05-20

高中议论文400字:离别言

以下是i乐德范文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中议论文400字:离别言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人生在世,何免祸福旦夕,而先苦后甜,妇孺皆知。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得兼”。古人云:“鱼与熊掌何能皆得?若选其

高中作文2023-05-20

高一议论文 :驰骋在自己拼搏出的精彩天地_300字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让我们知道成才是容易的,但是需要成功是自己去争取的,因为“优胜劣汰”是永不过时的!  在别人的世界里生活总是感觉有些不自在,不能放飞自己的所有思绪去创造……即使在自己的陋室也能活得潇洒,全身心的细胞都在活跃,连骨子里血液的流

高中作文2023-05-20

高三议论文 :压抑的沉默_400字

我们生活在这个飞快发展的社会,随着各方面便利的同时,我们也压抑着自己。压抑着自己的情绪,给自己的身心带上一层层的枷锁,直到把自己给完全的封锁。这时我们就开始自己带上一层厚厚的面具让自己掩饰着那些最真心,最真诚的一面。也许是快乐,也许是忧伤,但更多的其实只是

高中作文2023-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