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14
2023-11-04
2023-10-13
2023-11-10
2023-02-23
更新时间:2024-05-28 16:55:13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2023-10-14
2023-11-04
2023-10-13
2023-11-10
2023-02-23
19世纪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形象地指出:“一个真正的教师指点给学生的不是已投入千百年动荡的现成的大厦,而是促使他们去做砌砖的工作,同他一起建造大厦,教他建筑”。这精辟的论述,强调了教师要引导学生入知识之门,上科学之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让学生一辈子受用。
如何改革课堂教学,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呢?下在就《雨点儿》一课,谈谈我的粗浅见解。
我把说课内容分成六个部分:
一、说教材
二、说目标
三、说学情
四、说教法、学法
五、说教学程序
六、说板书设计
1、说教材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雨点儿》是小学语文第一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科学童话。课文用拟人化的手法,通过大雨点和小雨点的对话,告诉学生从云彩里飘落下来的雨点,滋润了万物,花儿更红了,草儿更绿了。
这篇童话内容浅显,情节性强,便于学生阅读。
2、说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识字、写字和朗读。
难点是:通过读课文,使学生知道雨水和植物生长的关系。
3、课时建议:
根据教材内容,本课可分两个课时。第一课时的重点是识字、写字,读通读顺课文,粗知文章大意。第二课时的教学重点是朗读感悟,使学生知道雨水和植物生长的关系。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本课制定的知识和技能目标为:认识11个生字,会写3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过程与方法目标是: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的同时,更强调通过学生自己的动手、动脑、动口等实践活动,达到对知识的内化,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运用。使整个过程体现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达到学科间的综合,并留下足够的空间为学生张扬个性。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第一学段(即一至二年级)的孩子,在阅读方面,要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由此,我确立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了解课文内容,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的世界因为有了水,而更美好。
如今,班上的学生已入学三个多月,学习了汉话拼音,能借助拼音读通课文。但读书时有唱读、断词破句的现象,轻声读得较重,朗读能力有利于提高。他们年龄小,记忆力较强,但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力还较差,有意注意的时间还较短,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老师的有效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叶圣陶先生指出,“老师之 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苦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课弥深,乃为善教者也”。在此,本课我采用情境法、发现法、质 疑法、朗读法,放手让学生运用已学过的拼音知识,指导学生自学、锻炼其自学能力,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知,掌握一定的字形记忆方 法,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让学生举一反三,形成能力,同时,倡导从老师必要的牵引,到放手、到不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构建师生间和谐、平等、互动的语文课堂。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学习的内容如果发生兴趣,就会产生愉快的情绪和强烈的求知欲。为充分激起学生阅读、探究的兴趣,教学开始,我先播放歌曲《小雨沙沙》,让学生跟着音乐唱一唱、演一演,并说一说自己对这首歌的感受。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明确读的要求,对一年级的学生一说,十分必要。这样可以提高读书效率,有利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于是,在导入新课后,我马上提了自读要求:读准了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
读通全文后,我以多种形式让学生认读带有拼音和去掉拼音的生字。反馈检查时,让学生自由选择读。样做的目的是尊重学生的选择,鼓励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学习,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努力使学生获得成就感。
第斯多惠说过“知识是不应该灌输给学生的,而应引导他们去发现它们,去独立掌握他们”。教学识字最终是为了让学生独立识字,为实现这个目的,紧接下来,我就让学生自主识字,先小组交流,再全班汇报。
(三)自主探究,朗读感悟。
在第1自然段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自读,结合课件理解“数不清”和“飘落”,并依据课后作业的安排,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引导学生用“______从_______”的句式练习说话。
课文二至四自然段,是大雨点和小雨点的对话,在学生读通读顺的基础耻,我激发学生动脑筋提问题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学生质疑,用“为什 么”提个问题,比如说,为什么小雨点要到有花有草的地方?为什么大雨点要到没花没草的地方?等问题在学生反馈时相机出示有关的句子,指导朗读。并通过学生 交流、小组讨论等方式解疑,学生明白了,干旱的地方需要更多的水分,所以大雨点去了那儿,相信小雨点长大后,也会去帮大雨点的忙,使那儿长出更红的花、更 绿的草。让学生感受到其中关心、友爱的情感。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进而取代了教师繁锁的讲解分析。之后,我又让学生分角色朗读,体现学生的个性,又一次得以张扬。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童年时期是培养、发展想象力的最佳时期,《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为此,我积极挖掘教材,确立第五自然段,为发展学生想象力的重点段。
教学时,我让学生想象,雨娃娃到了哪些地方,那些地方有了什么变化?在学生想象的基础上,用课件再现美景。媒体创设了情境,而情境又助燃了感 悟。此时,我抓住时机,让学生再读:……。学生读出了意境、读出了韵味,将内心对雨点儿或喜爱或感激或佩服的情感自然而然地释放于朗读之中。此时,不生的 各种感官都沉浸在课文中,从而获得了丰富、生动、独特的感受。
(四)书写生字
识字要和认识事物相结合,和写字相结合,学生才能扎扎实实地识好字,所以在最后环节,我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本课的生字都是独体字。教学时,我注意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笔画高低长短,把字写匀称。
花 红
长 更
草 绿
雨,孩子们大多不喜欢,因为它带给孩子们更多的可能是无法到户外去活动的烦恼,但相信学完了这篇课文,小朋友对雨的喜爱会多一层。
本文是一篇科学童话,告诉学生是从云彩里飘落下来,课文用了拟人的方法,通过大雨点与小雨点的对话,让学生感悟雨点能给大自然带来无限生机,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
预设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知道雨水与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有感情地读好对话。
3、认识12个生字,学会写"方、半、巴"。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5课时
教学过程 :
一、歌曲引题
1、小朋友,会唱《小雨沙沙》这首歌吗?我们一起来唱,好吗?歌里说了些什么?(下雨了,种子在说话,欢迎小雨)
2、揭题:下雨的时候,小雨点和大雨点也会说话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题目是。
二、听记课文
1、你听--(播放课件)
2、大雨点和小雨点说了些什么?指名回答。
3、我们再来听听。(播放课文录音)
4、你们听清楚了吗?你记住了什么,说给同桌听听。
三、自读全文
1、 展示全文,试着读一读
2、 给课文标上序号
四、学习课文
1、 第一自然段
(1) 读第一句。
(2) 我们来做动作。
(3) 教师简笔画,画一朵云,先画三点水滴,老师说:"数不清的雨点从云彩间飘落下来"。问:老师这样画,可以吗?(估计有学生说雨点太少,再请学生上讲台画雨点)
(4) 你们说这里有多少点雨滴?数不清的雨点就是很多很多,没有办法数。
2、 第二--四自然段
(1) 自然过渡:这里面有大雨点,有小雨点,他们在说些什么?(引读对话)
(2) 练习朗读对话:分别读小雨点、大雨点的话(注意问的语气)
(3) 他们在什么地方说话?(解释空中、半空、地面,理解"半空")
(4) 学习"半"和"方",书空,在作业 本上书写
3、 最后一个自然段
(1) 出示课件:没有花的地方,长出了花;有小花的地方,花长大了,草更绿了。你们看,这是课文哪一句话写的?找出来读一读。
(2) 指名读。表演读。
4、齐读全文。
五、复习字词
1、出示大屏幕识字:说说你认识了课文的哪些字,不会认的字怎么办?说说你的好办法。
(认字时启发学生用上熟字、部件和偏旁。例如"青"加上"氵"就是"清";"漂"去掉"氵",加上"风"就是"飘";"闪"去掉中间的"人",换上"口"就是"问";"房"去掉"户"就是"方")
2、开火车读生字。
(字音重点:"彩"是平舌音;"数"是翘舌音;"清、空、方"是后鼻音)
3、游戏识字:小雨点落到哪里?
wèn
六、指导写字。
学习"巴"
七、作业 :
1、 读课后"我会读"中的三句话
1、《雨点儿》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的一篇科学童话,课文运用拟人的手法,通过大雨点与小雨点的对话,告诉学生雨点儿是从云彩里飘落下来的,有了它花更红,草更绿。是雨水滋润了万物,万物的生长都需要雨水。本文结构层次分明,情节性强,语言浅显易懂,适于学生阅读。
一年级的学生经过四个多月的学习,对带拼音的课文基本能读通,也掌握了一些简单的识字方法。但他们有意注意的时间短、好玩、好动,同时对于故事性的文章还是第一次接触。所以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特点投其所好,积极地给学生创设情境,让他们在动脑、动口、动手中完成对文本的学习。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情况,我拟订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11个生字,会写“方、半、巴”3个字。
2、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妙。
4、教学重点:识字,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难点:了解雨水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对于这篇课文的教学我将从三个方面来进行:
1、倡导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识字方式。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觉得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识字教学环节,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去看,去发现字音,字形特点,在小组学习中,交流各自的识字方法,体验发现之美,感受合作乐趣。真正做到新课程所提出的:反对教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鼓励学生通过思考与协作主动地获得知识的理念。
2、指导学生在境中读,读中悟。孩子们学习语文应该是一种美丽畅想,在要求自主感受,个性体验,人文熏陶的新课标环境下,我们的语文教学更应该给学生提供一个畅想的空间。教学中,我将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音画结合的效果,积极地给学生创设美好的意境,让他们在境中有感情地朗读,读出个性,读出体验,在读中有所知,有所感,有所悟。由读到悟,理解课文,升华感情。
3、引导角色转换,发挥想像,体验情感。由于本文是一篇童话,故事的主人公是活泼可爱的大小雨点儿。因此,设计整个教学过程时,我就以童话为平台,以我们和大小雨点儿一起旅行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故事中来,与故事中的主角建立起情感的结合点,想他们所想,言他们所言,摒弃传统的为文学文的形式,通过角色转换,让学生真正地走进文本世界,卸去学语文的负担,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我爱学”,使整个教学变得轻松且愉悦。
下面我来说说本课的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上课一开始,我就以故事的形式导入,把学生带入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蓝蓝的天上住着云妈妈,她们每个人都有许多的雨点娃娃,这些雨点娃娃啊可喜欢旅行了。今天,就让我们背着降落伞和雨点儿进行一次快乐之旅吧!”学生在故事的情境中,兴致勃勃地进入课文,产生迫不及待想学习的兴趣。课题“雨点儿”是一个儿化音,对于我们南方人来说,是一个较难读的音节。因此,我将采取范读及手势形式来突破这个难点,并指导学生呼叫“大雨点儿、小雨点儿”的名字来多次练习,达到读准、读好。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年级正是进行养成教育的良好时期。在阅读之前给他们提出明确的阅读要求,让他们能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阅读。这不仅可以提高阅读效率,而且有利于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因此,在教学中,我承接上面的情境,以“云妈妈”的形式给学生送出旅行前的温馨提示:要求学会三读。
1、一读:读通顺,句子较长的多读几遍。
2、二读: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生字,并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3、三读:知道大小雨点儿分别去哪里?
三个环节,循序渐进,螺旋上升,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获得一个初步的印象,为后面的读中悟铺设基础。
(三)、自主识字,学会合作
关的游戏环节,即以大小雨点儿在旅行途中遇到的难关为点,出示生字。要求学习运用以往的拼音知识,分辨平翘舌音,前后鼻音;同时,启发学生用上部件、熟字和偏旁来识记字形,在旧知的基础上建立新知,并在小组中交流各自的识字方法,学会与人合作,与人交往,体现新课标所提倡的自主、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四)、词句结合,读中理解
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作个不恰当的套用,把它套用到语文上,就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把生字词放入语言环境中去学习,学生更易于掌握。因此,紧接着“生字关”,引导学生闯“词语关”。把“数不清、飘落、回答”以生字手拉手的词语形式出现,启发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说说:生活中哪些东西是数不清的?哪些东西是飘落下来的?通过他们的生活体验明白“数不清”是指多,“飘落”是指轻柔,在生活与学语文间构架起桥梁。再让学生找出课文中带有这两个词语的句子,通过重音、停顿的指导,采用同桌听读、个别读、小组读的形式。在读中理解,读中领悟。同时,低年级的儿童有着极强的表现欲,喜爱表演,由“回答”一词拓展开去,让学生想想什么情况下我们需要回答,再用不同符号划出大小雨点儿问与答的句子。在此基础上,我设置分角色朗读,找朋友赛读,为动画配音读的方式,让学生融入情境,兴趣盎然地读,读出童真童趣。
(五)读中理解,读中升华
古人曰:“学而不思则罔”,“为学贵有疑”。能针对课文质疑是开启理解大门的钥匙。经过上面的练读,学生对大小雨点儿的行踪已了解,借此我创设小记者访问记的形式,启发学生根据大小雨点儿的对话用“为什么”提几个问题,如“为什么你们俩去的地方不一样?”指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的交流,明白:小雨点儿可以滋润花草,大雨点儿则可以帮助干旱地方的花草生长,理解了大小雨点儿的不同作用。接着,我用语言衔接情境:说着说着,大小雨点儿就到达了旅行的目的地,解下降落伞,让我们看看有什么变化。在此,我运用多媒体课件显示雨后美景,引导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表达内心的感受,如:看到这么美的景色,你想说什么呢?如果你就是这里的一朵花,或一株草你会对雨点儿说些什么?让学生尽情地表达对雨点儿或喜爱、或感谢、或钦佩、或欢迎之情。同时,启发学生想像:雨点儿还会飘落在哪里?那里会有什么样的变化?森林里的树啊、小动物们会怎样想?爱因斯坦说过:“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是无限的,它概括了世上的一切,并推动着进步。”激发想像、发展创新,让学生的思维因想像而开阔,越是联想得丰富,对课文中雨水与植物生长关系的理解就越透彻,回到对课文的朗读上就更能入情入境。
1、用生字卡片检查识字情况。
2、引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注意间架结构及笔顺。
3、师范写、生书空。
4、生描红、临写,师巡视指导。
这三个字都是独体字,重点是指导学生注意起笔及笔顺规则,写的端正、匀称。
2、了解我,请做一做:种一盆花或观察种子的成长过程。
板书是课文内容的一个缩影。此课板书我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对课文进行一次提炼。同时,我将把黑板交给学生,让学生上台动手画出雨后其它动植物的变化,把板书进行丰富,让他们在画中领悟有了雨水,世界变得更美的道理。
12、雨点儿
纵观整个教学过程,我始终牢牢把握住教师创设的情境仅仅是一个场,学生才是场上的主角。让他们自由想像,挥洒个性,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关怀;在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的氛围下识字,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我想只有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我们的课堂才能呈现出鲜活的生命状态。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方、半、巴”3个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 系。
教学重难点
认字和朗读是教学重点。要通过朗读让学生知道雨水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教学准备
挂图、生字词卡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要求:认识12个生字。会写“方、半、巴”3个字。
二、教学重点:认字和朗读。
三、教学难点:要通过朗读让学生知道雨水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里都不见。”(雨)
雷阵雨、狂风暴雨。)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雨的课文。(板书课题并注音:12、雨点儿)
谁来试着读读课题?(指导读准轻声、儿化。)
(二)、初读课文
1、这篇课文究竟讲了雨点儿的什么事呢?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自由地大声读课文,喜欢的那一节多读几遍。
要求:把字音读准,课文读通,不认识的字可以问问周围的同学和老师。
2、指名将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读给大家听,听的同学帮助正音纠错。
3、随着读文出示生字、生词认读。
(三)、看挂图,学习课文
1、第一节 :
〈2〉理解“数不清”,指导朗读第一节。
练习用“数不清”说话。
〈3〉“飘落”什么意思?还有什么东西可以飘落下来?
创设情景,练习用“飘落”说话:秋天到了,风一吹,树上的叶子就飘落下来。
〈4〉齐读第一节。
2、第二、三、四节
〈1〉(图2)数不清的雨点儿飘落下来。这时,半空中,一个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说起悄悄话来,让我们听听它们说了些什么。
〈2〉大雨点儿要去哪儿?小雨点儿要去哪儿?(板画:有花有草的地方,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
〈3〉下面请同学们拿出笔找出大雨点和小雨点分别是怎么问的,用直线画出来,读一读。指导学生体会“你呢”这句话没说完整。
〈4〉分组读对话,指导读好疑问语气。分男女生扮演大雨点,小雨点读对话。
3、第五节
〈1〉同学们,读到这儿,你们想不想知道大雨点、小雨点去了那儿以后,那里的景色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让我们去看看课文中是怎么说的吧!(自由大声读课文,找一找发生了什么变化。)
〈2〉指名说说有花有草的地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板画)。
(配乐图三)你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3〉那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配乐图四:荒地—有花有草)
〈4〉师:有了雨水的滋润,花更红,草更绿了,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长出了红的花,绿的草。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雨点儿〉一课,知道了大雨点儿去了有花有草的地方,花儿更红,草更绿了;小雨点儿去了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那儿就长出了红的花,绿的草。
你们喜欢雨点儿吗?让我们带着喜欢雨点儿的感情去齐读全文。
五、作业布置: 回家熟读课文。
六、板书设计: 12、雨点儿
有花有草的地方,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
七、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一、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 系。
二、教学重点:认字和朗读。
三、教学难点:要通过朗读让学生知道雨水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雨点儿》这篇课文,这节课继续,老师请这一行的同学一人读一段。再认认生字。
1、出示生字卡:数不清 云彩 飘落(生认读)
2、出示生字。
(二)、学习生字
这些字你们在课文中已经认识,那么离开课文你还认识吗?拿出字卡老师读一个生字,你们找一个。
1、指名一组上台。找到领读,并贴黑板上。
2、生字“找朋友”(从12个生字中找,找字摆词,并领读)
(三)、“我会读”生自由读课后三个句子,齐读课文
(四)、指导书写
1、“方、半、巴”三个字都是独体字。要指导学生在田字格里把这三个字写均匀。
2、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练写、反馈,再练写。
4、口头组词。
(五)、布置课外实践活动的任务
课余时间,请学生在家里的小花盆里栽花种草,继续引导学生观察,下雨或浇水后,花草有什么变化。
(六)、练习
1、在正确的读音后打钩。
cai( ) shu ( ) fan( )
彩 数 方
chai( ) su ( ) fang( )
2、想一想,猜一猜。
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里看不见。
五、作业布置:课间观察:下雨或浇水后,花草有什么变化?
七、课后反思:
认识12个生字,学写“方”、“半”两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雨水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1、认识12个字,学写“方”、“半”。
2、初步感知雨水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一、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演示动画《雨》
2、请学生看动画简单地说一说雨。
3、板书课题《雨点儿》。
1、请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
2、请学生说说读了课文知道了些什么?
1、认读理解“数不清、云彩、飘落。”
⑴ 逐一出示生字,“数、清”,看拼音读准字音。
⑵ 出示词语,“数不清”,读一读,找一找,文中指什么数不清。
⑶ 说一说,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数不清。
⑷ 认读“云彩、飘落”。
⑸ 在文中找出带有“数不清、云彩、飘落”这三个词语的句子,读一读。
2、认读理解“问、回答”。
⑴ 出示生字“问”,读一读,找一找,文中写的是谁问谁?问什么?把有关句子画出来。
⑵ 交流,指导朗读,问:你要到哪里去?
⑶ 读课文找一找,小雨点是怎样回答的,出示新词“回答”指导学生读正确。
⑷ 辨析:你呢?这句话是不是小雨点在回答大雨点儿。理解“回答”。
⑸ 读课文找出大雨点儿回答小雨点儿的句子,读一读。
3、认读“方”
要求学生仔细读课文中带有“方”字的句子,让学生明确“地方”这个词中,“方”字读轻声。
1、教师边范读第五自然段,演示雨过后草长花开的动画,让学生初步感受雨点儿给植物带来的变化。
2、出示句子。“雨点儿人云彩里飘落下来”:
结合动画情景,展开想象,模仿句子说说雨过后大自然生机勃勃的景象。
小草从泥土里钻出来。
小花从______________。
____从______________。
根据学生的回答,让学生带着雨点或喜爱,或感谢,或佩服……的热情,把全文读给好朋友听,再让学生推荐读得好的朋友为师生做朗读表演。
这是我们学校一位老师公开课的教案设计,贴在这儿和大家一起看一看,讨论讨论。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数不清、飘落、半空”等词语。
3、了解课文内容,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是朗读。
教学难点是通过读课文使学生知道雨水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一、联系生活、激趣导入
大自然中有各种各样的声音。大家静静地听,这是什么声音?(雨点儿滴答的声音)(生:是下雨的声音)对,这是雨声,是雨点儿的歌声,是雨点儿的说话声,这节课我们来认识这些可爱的雨点儿好吗?(齐读课题)
1、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自由地大声地读课文,喜欢哪一节就多读几遍,要求:把字音读准,课文读通,不认识的字可以问问你的同桌或者老师。
2、调皮的生字宝宝从课文里跳出来了,会认识他们的小朋友就大声地把他读出来。(边读边正音)
1、表情朗读,理解数不清与飘落的意思:
⑵ 我们先一起读一读这段话,再请你自己读一读这段话。(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理解词语:数不清)
⑶ 通过动作表演理解飘落的意思,再把整句话连起来读一读。
2、在朗读中学习对话:
⑴ 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要是你就是雨点儿,你有什么话要对大家说?(看图指名说)
⑵ 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中的雨点儿们说了什么悄悄话。(指导好疑问句的朗读语气)
① 谁能来读一读,大雨点儿在说什么?
② 谁能来读一读,小雨点儿是怎么回答的?
③ 上台表演对话、给图片配音。
④ 男女生对读,小组对读。
3、在朗读中体会雨水帮助植物生长:
⑴ 大雨点儿、小雨点儿说着说着就到了他们各自要去的地方,你们看,小雨点儿到了有花有草的地方,花儿、草儿洗了个澡,喝足了水,花更红了,草更绿了。(课件演示小雨点到了有花有草的地方)
⑵ 大雨点儿到了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这儿变成了什么样子?(课件演示长出了红的花绿的草)谁能根据刚才看到的画面,把这两句话补充完整。
小草从( )。
小花( )。
因为有了雨点儿的滋润,满眼是红艳艳的花,绿油油的草,水珠在花瓣上、在叶片上滚动,种子开始发芽、长叶、开花,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长出了红的花绿的草,世界变得多美呀,我们美美地读一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喜欢表演的同学可以加上自己的动作。
孩子们,雨点儿是多么可爱呀,可是你知道雨点是怎样形成的吗?这个问题留着小朋友们课后完成,回家可以查资料或者问问爸爸、妈妈。
种子要发芽、种子要长大,它们需要雨点儿来帮忙,最后让我们在《小雨沙沙》的歌声中再一次感受雨点儿的可爱吧。
本文是一篇科学童话。课文用拟人化的手法,通过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告诉学生雨点是从云彩里飘落下来的,有了雨水的滋润,才有草长花开的美丽景象。认字和朗读是教学的重点,要通过朗读让学生知道雨水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1、认识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雨水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认识11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理解雨点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1、多媒体课件。
2、生字卡片。
3、搞好预习。
一、出示谜语,激趣导入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三、细读感悟,感情朗读
四、观察分析,指导写字
五、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具体过程如下:
一、出示谜语,激趣导入
1、师说谜语: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里看不见。
2、板书课题:12、雨点儿
3、齐读课题后,强调点的儿化音。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范读
2、请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不好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查读课文: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看谁读得又正确又流利。
4、读预习时画的词语。(练读——指名读)
【我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
5、课件出示词语,请学生认读:这些词语换一个地方你们能读好吗?
①练读带拼音的词语。
②指名读。
③说说哪些字音容易读错(重点强调“数”是翘舌音。“彩”是平舌音。)
④去拼音读词语。(练读——指名读——齐读)
6、去熟字留生字:这样你们还会读吗?
①练读。
②指名读。
③说记字方法。
比一比:飘——漂青——清方——万
联想:回飘落
说结构:空答问
7、游戏:字宝宝长大了
8、看卡片听口令读字,看谁反应快,读得准。(用“彩、清、落”扩词。)
三、细读感悟,感情朗读
1、学习第一自然段。
②课件出示,指名朗读。
③理解“数不清”“飘落”。数不清什么意思?说一说,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数不清?(看谁说的句子通顺、好听。)怎样落叫飘落?(演示)
④指导朗读:怎样读才能读出“数不清”和“飘落”的感觉来。
(指名读——范读——练读——指名读)
2、学习二、三、四自然段。
①(出示插图)听,谁在说话?(板书)他们说什么呢?
②指名读第二自然段:指导读好问的语气。
③小雨点怎样回答的?(指名读随机板书)“你呢?”是不是小雨点的回答?指导读好疑问的语气。
④大雨点怎样回答的?(指名读随机板书)
⑤分角色朗读。
3、学习第五自然段
①出示插图:你能用最美的语言描绘一下这里的美景吗?
②课文是怎样描写的?(顺承说话练习形成的语境气氛,让学生在自由练读、指名读的基础上,齐读第五自然段。随机板书)
③讨论交流:这都是谁的功劳?你想对雨点儿说些什么?
4、根据学生的回答,让学生带着对雨点儿或喜爱,或感谢,或佩服……的感情,把全文朗读给好朋友听,再请学生推荐读得好的朋友为师生做朗读表演。
四、观察分析,指导写字
1、认读“方”“半”。
2、书空笔顺。
3、观察笔画位置。
4、范写。
5、练写。
五、课堂总结,布置作业(略)
三八妇女节的作文二年级 三八妇女节的作文400字左右(9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